初中語文北京課改版八年級下第三單元11向沙漠進軍_第1頁
初中語文北京課改版八年級下第三單元11向沙漠進軍_第2頁
初中語文北京課改版八年級下第三單元11向沙漠進軍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向沙漠進軍》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標】

1、朗讀感悟,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

2、識別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品味說明文的語言的準確性。

3、認識沙漠對人類的危害,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分析課文的說明順序。

教學難點:將征服沙漠喻作向沙漠進軍的含義?!窘虒W方法】1、本文篇幅不長,脈絡清楚,層次分明,各部分相互聯(lián)系環(huán)環(huán)緊扣。教師可采用“點線讀書法”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閱讀水平,提高自學能力。

2、教學步驟建議按照“整體——局部——整體”的程序進行,力求使精講和導讀密切結(jié)合。

3、結(jié)合課文后面的練習題,邊講邊導,剖析課文?!窘虒W用具】多媒體課件【教學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環(huán)保。一位記者在一篇題為《中國荒漠化警示錄》中寫道:“中華民族正面臨著一個嚴峻的事實——荒漠化正向我們走來。在中國地圖上可以看到,土地荒漠化正在由西北向內(nèi)地擴展,它帶來的直接后果是環(huán)境的惡化?!保ㄕ故疚鞅钡貐^(qū)荒漠化地形圖畫面)保護環(huán)境已引起人們的重視。大家是否在生活中感到環(huán)境的惡化?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紛紛發(fā)言:春天的沙塵暴天氣、洪水的泛濫、地震、冬天里的熱效應……

建立綠色家園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愿望。科學工作者正在積極治理沙漠,保護環(huán)境。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專家、科學工作者竺可楨就是一位治沙能手。在他的倡導下,設(shè)置了六個治沙綜合試驗站,他曾三次深入沙漠考察,幾乎跑遍了內(nèi)蒙古、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沙漠。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寫的《向沙漠進軍》。二、簡介作者

竺可楨(1890—1974),浙江紹興人。氣象、地理學家,我國現(xiàn)代氣象事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華全國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主任,中國氣象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對中國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建立和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三、相關(guān)常識1、目前,沙漠化威脅著地球1/3的陸地表面,每年有500至700萬公頃耕地變成沙漠,另有21萬公頃肥沃耕地完全喪失生產(chǎn)能力。全世界大約有3億至10億人生活在易發(fā)生沙漠化和遭受干旱威脅的地區(qū)。在亞洲、非洲和拉美共有37億公頃土地已經(jīng)沙漠化,撒哈拉沙漠在近200年中每年平均向南推進?公里。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區(qū),全部土地的%受到風的侵蝕;在中東地區(qū),這個百分比為%;在世界范圍內(nèi),耕地每年流失的表土估計約250億噸。這種趨勢任其發(fā)展下去,到21世紀初世界的可耕地將損失1/3。多年來的濫碎亂伐、損壞植被,導致土地荒漠化日益嚴重。目前,我國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這相當于每年損失一個中等規(guī)模的縣。目前約有59萬平方公頃農(nóng)田,495萬公頃草地,2000多公里的鐵路,許多城鎮(zhèn)、工礦和水庫受到荒漠化威脅。我國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損失已高達540億元。據(jù)專家估計,如果照此下去,到2023年,我國將有?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淪為不毛之地。(比兩個臺灣省還大)。2、文體知識早知道-----說明文文體知識

(1)說明文的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或介紹事物的狀態(tài)、性質(zhì)、功能;或闡明事理,目的是給人以知識。

(2)說明文的分類:從說明內(nèi)容上可以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旨在介紹某一事物的形體特征,事理說明文旨在解釋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內(nèi)部規(guī)律。

(3)說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征:所謂特征是這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說明白這一事物或事理的獨特之處。

(4)說明文的要素:

A、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即以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時間先后來安排說明順序,從而寫出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情況。這種順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紹、科學觀察記錄,說明事物或事理發(fā)生、發(fā)展或制作過程一類的說明文。

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間存在形式,或從外到內(nèi),或從上到下,或從前到后,或由遠及近依次進行說明。這種說明順序,一般用于說明事物的形狀、構(gòu)造特征。

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nèi)部聯(lián)系形成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事物的內(nèi)部聯(lián)系包括因果關(guān)系、層遞關(guān)系、主次關(guān)系、總分關(guān)系、并列關(guān)系等;認識事物或事理的過程則指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等等。常見的邏輯順序有:1、現(xiàn)象—本質(zhì)2主要—次要3概括—具體4原因—結(jié)果5從特點—用途

B、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別、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畫圖表、引資料等。

C、說明語言:

說明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表示時間、空間、數(shù)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zhì)、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特別要注意說明文中使用的術(shù)語和修飾限制性的詞語,它們往往體現(xiàn)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準確和簡明。有的說明文要講究語言的平實,有的講究語言的生動。但不論是平實還是生動,都要求準確、簡明,要注意說明文的科學性。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注音肆虐(nüè)

抵御(yù)

逞強(chěng)干涸(hé)

儼(yǎn)然汲(jí)水

2、詞語解釋肆虐:任意干殘暴的事情。肆,任意的干。虐,殘暴。

丘墟:廢墟。

不毛之地:不長草木的地方。毛,草木。

蔥蘢: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諭告:告訴,警告。

逞強施威:顯示自己能力強,施展威風。

儼然:形容很像。

充沛:(雨水、精力)充足旺盛。沛,盛大。3、齊讀標題:“向沙漠進軍”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如何治理沙漠)以“向……進軍”為題目,有何好處?(把沙漠比作敵人,把治理沙漠比作敵我雙方戰(zhàn)斗,更形象生動。)

4、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說明沙漠對人類危害(說明為什么向沙漠進軍)

第二部分(4—8)說明如何抵御沙漠的進攻及(說明怎樣向沙漠進軍)

第三部分(9—13)說明人類對沙漠的治理和利用以及向沙漠進軍的前景五、合作探究1.采用找中心句的方法,簡要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義。提示找中心句的方法:一段中只有一個中心句。以短句居多,大多放段首,有時放段中或段尾。注意陳述性的段落有時沒有中心句,那就須讀者綜合概括。2.理清作者的思路:課文按“為什么要向沙漠進軍,怎樣進軍,進軍前途”這個思路將文章分成三個部分。3.細讀課文(1—3)段思考。①作者提出了要向沙漠進軍其原因是什么?②第(2—3)自然段說的是什么?起什么作用?明確:向沙漠進軍的原因是沙漠長期以來危害人類,而第2、3自然段舉了國外以地中海,國內(nèi)以榆林地區(qū)為代表的兩個地方受沙漠危害的情況,有根有據(jù)地揭示了為什么要向沙漠進軍的這一點。4.精讀課文的第二部分,思考討論回答。①作者指導人們到底采用一些什么樣的方法治理沙漠?(即怎樣向沙漠進軍)明確:從抵御、進攻到利用。②這一部分的開頭段說明了沙漠是怎樣危害人類的,文章為什么首先強調(diào)這一點?明確:先讓讀者明白沙漠是怎樣危害人類,即風沙的進攻主要是“游擊戰(zhàn)”、“陣地戰(zhàn)”這兩種方式,然后有的放矢地針對風沙危害的方式采用相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理。③揣摩下列加點字的意義和作用。風沙的進攻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可以稱為“游擊戰(zhàn)”??耧L一起,沙粒隨風飛揚,風愈大,沙的打擊力愈強。春天四五月間禾苗剛出土,正是狂風肆虐的時候。一次大風沙襲擊,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連根拔起。沿長城一帶風沙大的地區(qū),農(nóng)民常常要補種兩三次才能有點收獲。明確:“剛”,限制說明禾苗出土時間很短?!耙淮巍?,限制說明風沙襲擊的厲害:“全部”,限制數(shù)量之大?!俺3!?、“兩三次”、“有點”,說明一次大風沙襲擊給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和收獲帶來的嚴重后果。就這一點講征服沙漠刻不容緩。5.作者要說明“向沙漠進軍”除了用清晰的思路,合理安排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外,更重要的是作者還善于恰當?shù)剡\用各種說明方法。明確:(1)舉例子:(例如:課文的第2、3自然段,舉了“地中?!?,“榆林地區(qū)”這兩個有代表性的例子。說明沙漠對人類的危害嚴重,這樣使要說明的內(nèi)容更明確,更具體。課文中使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和例子很多。請大家重點掌握。)(2)分類別:(如:風沙的進攻方式分“游擊戰(zhàn)”和“陣地戰(zhàn)”二類。又如:介紹對沙漠采用“守勢”時,又分兩種方法:①抵御風沙襲擊的方法②抵御沙粒進攻的方法二類等。提示學生注意:分類時要使用同一標準。并以“人”為例,說明采用的標準不同,分類就不同。)(3)打比方:(如:①將地中海沿岸比作西方文明的搖籃②把風沙進攻的兩種方式比作“游擊戰(zhàn)”、“陣地戰(zhàn)”。)(4)作比較:(如:文章開頭說:“過去人類沒能征服沙漠”。而結(jié)尾處:“征服沙漠的理想會實現(xiàn)。又如:原來地中海沿岸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搖籃,而如今卻有部分地區(qū)逐漸變?yōu)榱嘶哪?。)?)列數(shù)字(略)六、總結(jié)全文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學生先回答,教師修正后簡要概括)。

1

、中心思想:本文說明了沙漠對人類的危害以及征服沙漠的辦法,并揭示了向沙漠進軍的光明前景。

2

、寫作特點:①圍繞中心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質(zhì)說明事物(顯著特點);②科學的分類說明(常用方法之一);③恰當?shù)厥褂眯揎椈蛳拗频脑~語,準確地解說事物、剖析事理(又一特色)。教師分析歸納寫作特色時,應適當舉例說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具體內(nèi)容可參閱人教社出版的《教學參考書》第135—136頁。七、總結(jié)全文。

說明事理的文章為了把事物的特點說明白,常用邏輯順序,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