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地圖_第1頁
第二單元地圖_第2頁
第二單元地圖_第3頁
第二單元地圖_第4頁
第二單元地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地圖單元概覽地圖是地理學科的最主要組成部分,它是其他地理事物的載體,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又是讀圖基礎,此部分知識與區(qū)域地理結(jié)合是歷年高考的??键c之一,等高線地形圖又是最常見的一種地圖,為學習其他等值線圖打下鋪墊。認知導學學習目標方法歸納學習目標1.學會在各種地圖上正確辨別方向,并利用比例尺進行實地距離、圖上距離的計算。2.記住海拔、相對高度、等高線、等深線等基本概念,在等高線圖上正確識別不同地形名稱,并進行人類活動的布點、選線等。3.正確判讀等高線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地形剖面圖,并能根據(jù)等高線地形圖繪制地形剖面圖。認知導學一、地圖上的比例尺1.比例尺的表示方式地圖上的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可表示為:比例尺=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式:即文字式、數(shù)字式和線段式。如果圖上距離1厘米,代表兩地的實地距離100千米,則其表示方式如下。文字式:“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千米”。2.用比例尺量算距離根據(jù)地圖上的比例尺,可量算任意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具體方法是:先看好比例關系,再量出兩地的圖上距離(厘米),然后根據(jù)比例尺算出實地距離。例如:比例尺是“六百萬分之一”,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六百萬厘米,即60千米;若量出圖上兩地距離為5厘米,則兩地實地距離為:60千米×5=300千米。3.比例尺的大小由于比例尺是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也就是說,圖上1厘米代表的實地距離越長,比例尺的值越小。如1∶1000的比例尺大于1∶100000的比例尺。同樣圖幅的地圖,比例尺較大的,表示的范圍較小,但內(nèi)容較詳細;比例尺較小的,表示的范圍較大,但內(nèi)容較簡略。圖2-1中國地圖根據(jù)繪制的內(nèi)容要求不同,可選擇相應的比例尺,如繪制學校平面圖或一個社區(qū)的平面圖,一定要選用大比例尺,而繪制一張中國或亞洲的地圖則一定要選用小比例尺。圖2-2北京市略圖思考探究1

怎樣根據(jù)實地范圍和圖幅紙張大小確定地圖比例尺?

答案:實地范圍和紙張大小已定,繪制地圖時要求確定比例尺的大小,其方法是先用紙張的長度除以實地范圍的長度,得出長度比例尺,然后用紙張的寬度除以實地寬度,求出寬度比例尺,然后比較長度和寬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選用較小者,可以采用比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決不能采用大于較小者的比例尺。例如:用長和寬各1米的紙張繪制中國地圖,可根據(jù)紙張長度和中國東西距離(約5200千米)求出長度比例尺為1∶5200000,根據(jù)紙張寬度和我國南北距離(約5500千米)求出寬度比例尺為1∶5500000。比較可以得出,在這張紙上繪制的中國地圖比例尺不得大于1∶5500000。二、地圖上的方向地圖上的基本方向有: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在圖上的表示方法有:

1.一般指向法面對地圖,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圖2-3八個基本方向2.經(jīng)緯線指向法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圖2-4經(jīng)緯線指向法3.指向標指向法在無經(jīng)緯線指向的圖上,常用指向標法,指向標的箭頭一般指向北。圖2-5指向標指向法思考探究2

在地圖上,東北、北偏東、東偏北有何區(qū)別?答案:東北是北與東平分即夾角均等于45°的方向,北偏東是與正北方向夾角小于45°偏東的方向,東偏北是與正東方向夾角小于45°偏北的方向。三、地圖上的圖例和注記圖例是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種符號。常見的圖例如圖所示。圖2-6常見圖例注記是說明地理事物名稱、性質(zhì)、屬性或數(shù)據(jù)等的文字或數(shù)字,繪圖填寫注記時,一般自左至右、自上至下。圖2-7地圖注記四、絕對高度(海拔)與相對高度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絕對高度或海拔。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我國以青島附近黃海平均海平面為0米海拔基準面)。圖2-8海拔和相對高度圖2-9等高線地形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如果某地低于海平面則用負值表示,如吐魯番盆地艾丁湖面為-155米,死海湖面為-415米。計算兩地高度之差,若均在海平面以上,則兩值相減;若有一值在海平面以下,則兩值絕對值相加。如珠穆朗瑪峰(8844.43米)與吐魯番盆地艾丁湖(-155米)高程之差為:8844.43+|-155|=8844.43+155=8999.43(米)五、等高線地形圖1.等高線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各點的連線稱為等高線。同一條等高線上高度相同;同一幅地圖中,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等高距相同;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緩,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陡;等高線不能相互交叉,形成陡崖時,等高線重合。2.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叫做等深線。等深線可表示海底地形,同一幅圖上等深距并不完全相等。如可以設定1000米、2000米、4000米等。3.不同地形等高線組合狀態(tài)及等高線地形圖見附表思考探究3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水庫宜選在哪兒?窯洞又要選在哪兒?

答案:(1)水庫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qū)或選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這些地區(qū)不僅庫容大,而且有較大的集水面積。(2)窯洞要選在陡崖處,便于打造洞穴。4.地形剖面圖沿等高線地形圖上某一方向的直線(一般稱剖面線)所畫出來的垂直斷面圖稱為地形剖面圖。它可以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狀況。圖2-18繪制地形剖面圖的主要步驟有以下幾點。(1)定線:確定需要了解的剖面方向,并畫出剖面基線,如圖所示的AB線。(2)找點:找出剖面基線與等高線的所有交點,如圖所示1~15各點。(3)取尺:根據(jù)要求,選取確定地形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與原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等高線地形圖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數(shù)越大,起伏越明顯,如圖所示的垂直比例尺就為水平比例尺的20倍。(4)畫矩形并作平行線與垂直虛線:平行線是在所要畫的剖面圖上按垂直高程(如圖所示0米、250米、750米……)引出來的,垂直虛線是從剖面線AB與等高線的每個交點上開始,向矩形底邊(如圖所示的MN)引出的垂線。(5)定位:依據(jù)原圖中剖面基線與等高線的交點,確定剖面圖中的點位,如圖中所示的1′~15′。(6)點點相連:用平滑曲線從點1′一直連到點15′,即得AB剖面線的地形剖面圖。(7)注意點:連接海拔相等的相鄰兩點時要注意分析等高線地形圖上原兩點間的地勢高低走勢及兩點間的海拔,從而做到準確平滑過渡。方法歸納一、等高線地形圖上有關問題的計算1.計算兩地間的相對高度。從等高線圖上讀出任意兩點的海拔,就可以計算這兩點的相對高度:H相=H甲-H乙。2.計算兩地間的氣溫差。已知某地的氣溫和兩地間的相對高度,根據(jù)氣溫垂直遞減率(0.6℃/100m)可以計算這兩地間的氣溫差異:T差=0.6/100H相。3.估算陡崖的高度。若假設等高距為h,陡崖相交處的等高線條數(shù)為n,與陡崖相交的等高線最低值為x、最高值為y,y=x+(n-1)h。①陡崖底部的高度(海拔)H底,其公式為:x-h<H底≤x②陡崖頂部的高度H頂,其公式為:y≤H頂<y+h③陡崖的相對高度H,其公式為:(n-1)h≤H<(n+1)h說明:計算H的公式也可適用于計算等高線地形圖上任何兩點之間的相對高差,但公式中無等號(注意:兩點一般不在圖中等值線上)。二、在不同的等高線圖上如何判斷坡度大小坡度的大小可分三種情況進行判斷:1.根據(jù)等高線疏密判斷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線地形圖上,在相同的水平距離上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如圖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為C>A>D>B。圖2-192.根據(jù)等高距大小判斷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線地形圖上,在相同的水平范圍內(nèi)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