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的修辭格_第1頁
古代漢語的修辭格_第2頁
古代漢語的修辭格_第3頁
古代漢語的修辭格_第4頁
古代漢語的修辭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為什么要學習古代漢語的修辭方式.現(xiàn)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修辭方式是一脈相承的,學習古代漢語的修辭,便于探求與追溯現(xiàn)代漢語修辭方式的源流,促進我們的寫作。.我們學習古代漢語修辭的目的,主要在于通曉古人常用的修辭表達方式,減少閱讀上的障礙,從而更順利地讀懂古書,提高我們閱讀古書的能力,?二、古漢語中常見的修辭格修辭格就是修辭的方式,簡稱辭格。陳望道先生在《修辭學發(fā)凡》一書中共列舉了三十八種辭格,張豆在《中國修辭學》中列舉了六十七種辭格。下面介紹一些古漢語中較常見的修辭格。(一)起興先言他物、藉以引起所詠之物的修辭方式,即“托物起興”。(即景生情的表現(xiàn)手法)所托之物多為草木鳥獸、雨雪風霜、日月星辰之類。這種方式在古代的詩歌中很常見,例如: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詩經(jīng).周南.桃天》(宋朱熹集傳:“故詩人因所見以起興,而嘆其女子之賢,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对娊?jīng)?秦風?兼葭》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对娊?jīng).小雅.鹿鳴》?(二)比喻?用一種事物去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式,或稱“譬喻”,俗稱打比方。比喻在結(jié)構(gòu)上一般分為三個部分,即本體、喻體和喻詞。本體和喻體之間存在著某種相似點,但各屬于本質(zhì)不同的事物.根據(jù)本體和喻詞的異同及隱現(xiàn)情況,比喻一般細分為明喻、暗喻、借喻三類.如果喻體有多個,則又有“博喻”一說。? 1.明喻也稱作“直喻、明比”等,就是明顯的比喻。明喻的特點是本體、喻體、喻詞都出現(xiàn),古漢語中常用的喻詞有“如、若、猶、似、類、譬若"等。例如:?若網(wǎng)以綱,有條而不紊。? 《書經(jīng)?盤庚》?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肚f子.逍遙游》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日:“東門有人,其顆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chǎn),然自要以下不及離三寸。《史記?孔子世家》2。暗喻或稱“隱喻、暗比”等,把本體直接說成喻體,表面上看不出是比喻。在古漢語中,本體和喻體之間常用“為、作”一類的詞連接,或干脆不用,以判斷句的形式出現(xiàn)。例如:?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史記.項羽本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制》?曹公,豺虎也。 《資治通鑒》3.借喻或稱“借比%其特點是本體、喻詞都不出現(xiàn),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例如:室王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朽也;于予與何誅?"《論語?公冶長》?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論語?子罕》?陳涉太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史記?伯夷列傳》4。博喻或稱“連比、連喻、聯(lián)喻”等,其特點是連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去說明一個本體。例如: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李斯《諫逐客書》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蘇軾《百步洪二首》其一?試問閑情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青玉案》?(三)夸張描述人或事物時故意言過其實的修辭方式,或稱作“夸飾”。例如: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qD予望之。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宏遠?曾(z@ng。乃)不崇朝.?(宋襄公母歸衛(wèi),思而不止,故作此詩.杭,航.崇,終)《詩經(jīng)?衛(wèi)風?河廣》?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晏子春秋?晏子使楚》?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動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后漢書?皇甫嵩列傳》?(四)引用為了增強說服力而在說話或?qū)懽髦姓饕恍┎牧系男揶o方式,或稱“引語'。引用的內(nèi)容一般分為引言、引文、引事三類。1。引言指引用的內(nèi)容是人們口頭流傳的格言、俗語、諺語、歌謠等。例如:?遲任有言曰:“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尚書?盤庚上》?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左傳?僖公五年》?顧以為身殘?zhí)幏x,動而見尤,欲益反損,是以獨郁悒而誰與語?諺曰:“誰為為之?孰令聽之?”《報任安書》?語曰:“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丢z中上梁王書》2.引文指引用的內(nèi)容是典籍中的文句。在上古,被引用最多的文獻是《詩經(jīng)》,其次是《尚書》、《周易》等經(jīng)書。又有“明引、暗引、化引”之分。例如:(1)明引是指引文時說明了出處,?例如:(士季)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蛉缡牵瑒t能補過者鮮矣」《左傳.宣公二年》《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賈誼《論積貯疏》(2)暗引是指引文時沒有說明出處,直接引用。例如:?賓戲主人曰:蓋聞圣人有一定之論,烈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夫德不得后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時而獨彰。 班固《答賓戲一首并序》“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出自《左傳》?陽子將為祿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為貧,而有時乎為貧',謂祿仕者也。韓愈《爭臣論》“仕不為貧,而有時乎為貧”出自《孟子?萬章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亶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jīng)?鄭風?子衿》?(3)化引或稱“化用",指對所引原文、愿意進行了改造,使之融化在自己話中.“化引”對直引而言.直引無論明引暗引都用的是原意,化引則不一定符合原意,甚或反原意而用之。例如: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別館.天道周星,物極不反。庾信《哀江南賦序》反用《鵑[he]冠子?環(huán)流》“物極則反,命曰環(huán)流"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還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陶淵明《雜詩二首》飛鳥相與還”等三句分別化用《管子》《楚辭》《莊子》中的語句,說明真心歸隱和歸隱的樂趣。《管子?宙合》:“夫鳥之飛也,必還山集谷?!薄冻o?哀郢》:“狐死必首丘,念舊居也。”《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乎中,必搖其精。(搖,損耗) 歐陽修《秋聲賦》化用《莊子?在宥》“心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3.引事或稱“稽古、用典”,指引用歷史故事、寓言故事或人物事跡等.有“明引、化引”之分。(1)明引雖然不一定說明出處,但可以明顯看出是引用。例如: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應(yīng)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2)化引將所引的人或事融進自己的話中,表面上是普通的語句,如果不熟悉有關(guān)歷史則很難看出其中的引用.例如:日暮途遠,人間何世。將軍一去,大樹飄零。 庾信《哀江南賦》日暮途遠"化引《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隱《安定城樓》“欲回天地入扁舟”化引春秋時范蠡功成身退隱于五湖的故事。

?(五)借代?不直接說出事物的名稱而借用其他相關(guān)名稱來代替的修辭方式,或叫“代稱、換名”。借代的使用可以突出事物的特點,增強語言的簡潔性和新穎感,或者達到委婉等效果。借代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

???????

??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孟子.滕文公上》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淮南子?泛論訓》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出師表》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楚辭.離騷》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史記?蘇秦列傳》孟軻雖連蹇,猶為萬乘師。揚雄《解嘲》?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蘇軾《江城子》2.用特稱代泛稱(或稱以個別代一般、以具體代抽象),或以部分代整體。例如:?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告子》?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李白《古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对娊?jīng).王風.采葛》?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戰(zhàn)國策.齊策》?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楊悻《報孫會宗書》3。用泛稱代特稱,或整體代部分。例如:?似逢我公,車邊病是也。? 《后漢書?華佗傳》?是故圣人齊滋味而時動靜,御正六氣之變,禁止聲色之淫,邪行亡乎體,違言不存口?!豆茏?戒》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妒酚?項羽本紀》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孟子.梁惠王上》4.以官名、爵名、地名指代人,或以人名、地名指代事物。例如:?驃騎發(fā)跡于祁連。揚雄《解嘲》絳侯為丞相,朝罷趨出,意得其。上禮之恭,常自送之?!妒酚?袁盎晁錯列傳》亮曰:“豫州軍雖敗于長阪,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guān)羽水軍精甲萬人」《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食頃,有一人控大宛,汗流而至。白行簡《李娃傳》5。以結(jié)果代原因。例如:?(郅都)至則族滅瞄(x恪n)氏首惡,余皆股栗。? 《史記?酷吏列傳》?子夫婦不能相保,誠可為酸鼻。《漢書?鮑宣傳》則曳裾戎幕之下,專弄文墨,為壯夫捧腹,甚未可也!柳宗元《送邠寧獨孤書記赴辟命序》(六)變文為了避復或求異,使語言富有變化,搖曳多姿,對同一意思換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這種修辭手法叫變文,或稱作“變化、變用”。例如:君子見兆則退,不與亂國俱滅,不與暴君偕亡?!蛾套哟呵?內(nèi)篇諫上第四》然則所重者在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吨G逐客書》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七)互文?兩個句子或兩個詞組在意思上互為補充和呼應(yīng)的一種修辭方式,即“互文見義”.互文實際上是把一句話拆成兩個部分來說,故閱讀時應(yīng)把兩個部分合起來理解,如果去掉其一,則另一部分的意思是不完整的。例如: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督怪偾淦蕖穱t無樂君,國安則無憂民.? 《荀子?王霸》?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諸葛亮《前出師表》?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樂府詩集?木蘭詩》?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八)并提在一個句子中同時表述兩件相關(guān)的事,使句子緊湊,文辭簡練。這種修辭方式就叫并提,或稱“合敘、合說”。理解時,要把并提兩件事分開。例如:夫種、蠡無一罪,身死亡。《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后漢書.華佗傳》勁弩長戟,射疏及遠?!稘h書?爰盎晁錯傳》王有孽子不害,最長,王弗愛。王后、太子皆不以為子兄數(shù).《漢書?淮南衡山列傳》?齊楚遣項它、田巴將兵.《漢書.魏豹傳》儒者或以旦暮日出入為近,日中為遠。《論衡?說日》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諸葛亮《出師表》(九)倒置為了表達或?qū)φ獭⒀喉?、調(diào)平仄的需要而改變語序的修辭方式,或稱“倒裝、變序”等。例如: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懼隊宗主,私族于謀而立長親。謀于私族《左傳?昭公十九年》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良辰 《楚辭?東皇太一》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江淹《恨賦》危心 墜涕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杜甫《秋興八首》其八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泉洌而酒香歐陽修《醉翁亭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誰看中天好月色 杜甫《宿府》欲窮千里目,更上一重樓。目欲窮千里 王之渙《登鸛鵲樓》(十)委婉用婉轉(zhuǎn)含蓄的話把不便直說的意思表達出來,這種修辭手法叫“委婉”,或稱“婉曲、折繞”。主要有“避忌諱、避冒犯、避粗俗、外交場合表示敬意等情況。例如: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 《戰(zhàn)國策?秦策五》范睢既相,王稽謂范睢曰:“事有不可知者三,有不柰何者亦三:宮車一日晏駕,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君卒然捐館舍,是事之不可知者二也。 《史記?范睢蔡澤列傳》子紆又以隱居教授,門生千人。肅宗聞而征之,欲以為博士,道物故。《后漢書?儒林傳上?牟長》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孟子?公孫丑下》行年四歲,舅奪母志。李密《陳情表》權(quán)起更衣。 《赤壁之戰(zhàn)》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軒中,得幸?!稘h書?外戚世家》玄成深知其非賢雅意,即陽為病狂,臥便利,妄笑語昏亂。《漢書?韋賢傳》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樂毅《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雖遇執(zhí)事,其弗敢違。? 《左傳?成公三年》?(十一)頂真? 以上一句結(jié)尾的詞作為下一句的開頭,使相鄰的句子首尾銜接,這種修辭方式叫頂真,或稱作“聯(lián)珠、蟬聯(lián)、頂針”等。例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上》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豆茏?權(quán)修》?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nóng),不農(nóng)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xiāng)輕家。(顏師古注:“地著,謂安土也。")? 量錯《論貴粟疏》??悲斯嘆,嘆斯憤,憤必有泄,故見乎詞.劉禹錫《上杜司徒書》(十三)排比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