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陽泉市楊家莊中學2023年高三生物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陽泉市楊家莊中學2023年高三生物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陽泉市楊家莊中學2023年高三生物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陽泉市楊家莊中學2023年高三生物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西省陽泉市楊家莊中學2023年高三生物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陽泉市楊家莊中學2023年高三生物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雄蛙的一個體細胞經有絲分裂形成2個子細胞(C1,C2),一個初級精母細胞經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形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S1,S2),比較C1與C2,S1與S2細胞核中DNA數(shù)目及其貯存的遺傳信息,正確的是A.DNA數(shù)目C1與C2相同S1與S2不同

B.遺傳信息C1與C2相同S1與S2不同C.DNA數(shù)目C1與C2不同S1與S2相同

D.遺傳信息C1與C2不同S1與S2相同參考答案:B2.圖甲是分裂各階段細胞的核DNA和細胞質中信使RNA含量的變化曲線。圖乙是某生物有絲分裂過程中某時期的分裂圖。請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要進行誘變育種,誘變劑發(fā)揮作用的時期是圖甲的c階段B.若將細胞培養(yǎng)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yǎng)液中,則當細胞分裂至圖乙所示時期時,染色體上的所有DNA均含放射性

C.圖甲曲線表明,細胞分裂過程中核糖體功能最活躍的時期是b和dD.在圖甲的e期才能觀察到圖乙所示的圖像,該生物的基因型為aB參考答案:B3.在生物體內,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據(jù)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A.人體中,單體b的種類有4種

B.導致地球上生物多種多樣的根本原因是A的結構具有多樣性

C.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過程是圖中的①②D.圖中A和C是組成染色體的主要成分參考答案:答案:C4.下圖為精原細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過程示意圖。設①③細胞都處于染色體的著絲點向兩極移動的時期。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①中無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數(shù)目為4n,DNA數(shù)目為4aB.②中有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數(shù)目為2n,DNA數(shù)目為4aC.③中無同源染色體,染色體數(shù)目為2n,DNA數(shù)目為2aD.②有姐妹染色單體,①③均無姐妹染色單體參考答案:答案:A5.將一個細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來,并將其在空氣一水界面上鋪成單分子層,結果測得單分子層的表面積相當于原來細胞膜表面積的兩倍。用下列細胞實驗與此結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細胞

B.蛙的紅細胞C.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D.大腸桿菌細胞參考答案:D6.如圖為溶酶體的示意圖,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各種細胞內都含有溶酶體,該結構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的范疇B.H+進入溶酶體的方式與水進入紅細胞的方式相同C.溶酶體吞噬入侵細胞的病原體過程與膜的流動性有關D.溶酶體破裂后,其內部各種水解酶的活性應升高或不變參考答案:C【知識點】細胞質和細胞器解析:原核細胞內沒有溶酶體,H+進入溶酶體的方式是主動運輸,水進入紅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從圖中可知,溶酶體內的水解酶PH環(huán)境為酸性,它破裂后,水解酶釋放到細胞質基質中,細胞質基質PH為中性,水解酶活性下降?!舅悸伏c撥】根據(jù)圖示結合相關知識分析。7.如圖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紙層析的實驗結果,樣品分別為新鮮菠菜葉和一種藍藻經液氮冷凍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研磨時加入CaCO3過量會破壞葉綠素B.層析液可采用生理鹽水或磷酸鹽緩沖液C.在敞開的燒杯中進行層析時,需通風操作D.實驗驗證了該種藍藻沒有葉綠素b參考答案:D【分析】綠色植物的葉綠體中含有四種色素,紙層析后,形成的色素帶從上到下依次是:胡蘿卜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藍綠色)、葉綠素b黃綠色。由圖可知,菠菜含有四種色素,藍藻(原核生物)只含有葉綠素a和胡蘿卜素?!驹斀狻垦心r加入碳酸鈣是為了保護葉綠素,A錯誤;層析液可以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而成,也可以用92號汽油代替,B錯誤;層析時,為了防止層析液揮發(fā),需要用培養(yǎng)皿蓋住小燒杯,C錯誤;由圖可知,藍藻只有兩條色素帶,不含有葉綠色b,D正確,故選D。

8.將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時間的葉片均分4塊,置于不同的試管中,按下表進行實驗,著色最淺葉片所在的試管是

注:“+”表示具有該條件。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D9.當脊椎動物的大腦發(fā)送一個神經信號來松弛血管壁的平滑肌時,由平滑肌附近的神經釋放信號分子乙酰膽堿,導致附近的上皮細胞產生N0,由它來使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擴張來增強血液流動。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A.大腦發(fā)送神經信號與神經纖維膜內外離子變化有關B.大腦支配上皮細胞產生NO的過程屬于非條件反射C.接受乙酰膽堿的信號與細胞表面的受體類型有關D.上述生理過程的調節(jié)方式有神經調節(jié)也有體液調節(jié)參考答案:B大腦發(fā)送神經信號是通過電信號的方式,與神經纖維膜內外離子變化有關,A正確;大腦支配上皮細胞產生NO的過程屬于條件反射,B錯誤;乙酰膽堿是一種興奮型的神經遞質,只能與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受體結合,C正確;上述生理過程的調節(jié)方式有神經調節(jié)也有體液調節(jié),D正確。10.關于制備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yǎng)基,敘述錯誤的是(

)A.操作順序為計算、稱量、熔化、倒平板、滅菌B.將稱好的牛肉膏連同稱量紙一同放入燒杯C.待培養(yǎng)基冷卻至50℃左右時進行倒平板D.待平板冷卻凝固約5~10min后將平板倒過來放置參考答案:A11.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重組指的是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B.在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細菌轉化的實質是發(fā)生了基因重組C.調查人類遺傳病時,可選青少年型糖尿病作為調查對象D.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碼子參考答案:B基因重組指的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A錯誤;在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細菌轉化的實質是發(fā)生了基因重組,B正確;調查人類遺傳病時,可選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而青少年型糖尿病屬于多基因遺傳病,C錯誤;基因的本質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而起始密碼子位于mRNA上,D錯誤。12.英國科學家維爾穆特用羊的體細胞(乳腺細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這一方法被稱之為“克隆”。以下四項中,與此方法在本質上最相近的是()A.將兔的早期胚胎一分為二后,分別植入兩只母兔的子宮內,并最終發(fā)育成兩只一樣的兔子B.將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煙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煙草新品種C.將鼠骨髓瘤細胞與經過免疫的脾細胞融合成雜交瘤細胞D.將人的精子與卵細胞在體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試管內發(fā)育到囊胚期時,再植入女性子宮內發(fā)育成“試管嬰兒”參考答案:A略13.經測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該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項功能是(

)A.與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

B.與乙酰膽堿結合后引起突觸后膜去極化C.調節(jié)血糖濃度

D.細胞中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蛋白質基本元素為CHON,故該化合物可能為蛋白質。抗體為蛋白質,與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A正確。神經遞質受體為蛋白質,B正確。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為蛋白質,能夠調節(jié)血糖濃度,C正確。tRNA為RNA,元素組成為CHONP,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D錯。14.右圖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與該細胞活動關系密切的激素是雄激素

B.該細胞中有2條染色體、3個DNA分子

C.若①有基因B,②上相應位點的基因b一定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的

D.該細胞分裂結束產生4個精細胞參考答案:A1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種的蝌蚪,三者之間無相互捕食關系。某研究小組在4個條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數(shù)量不等的同種捕食者,一段時間后,各池塘中3種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A.隨著捕食者數(shù)量增加,乙可獲得的資源減少B.無捕食者時蝌蚪的種間競爭可能導致乙消失C.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D.蝌蚪的種間競爭結果可能受捕食者影響參考答案:A【分析】根據(jù)表格分析,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捕食者的數(shù)量、蝌蚪的種類,因變量是三種蝌蚪的存活率,其中1號池塘為空白對照組。四個池塘實驗對照比較,隨著捕食者數(shù)量的增加,甲、丙種群數(shù)量越來越少,可見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來源;同時甲、乙、丙相對數(shù)量發(fā)生變化,說明捕食者數(shù)量會影響甲、乙、丙之間的競爭關系?!驹斀狻侩S著捕食者數(shù)量增加,乙存活率增加,獲得的資源增加,A錯誤;無捕食者時,乙存活率極低,種間競爭可能導致乙消失,B正確;根據(jù)以上分析已知,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來源,C正確;隨著捕食者數(shù)量增加,乙存活率逐漸增加,而甲、丙的存活率降低,說明蝌蚪間的競爭受捕食者影響,D正確。【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從表格中獲取有效信息,確定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捕食者的主要捕食對象以及捕食者數(shù)量變化對三者之間種間關系的影響。16.生態(tài)恢復工程的第一步是(

)A.恢復這一地區(qū)的生物群落

B.恢復植被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鏈

D.保持一定的動物數(shù)量參考答案:B17.下列有關人體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若某細胞內酶活性降低,則說明該細胞已衰老B.癌細胞不能進行正常的分化,機體清除癌細胞與細胞凋亡有關C.受精卵中的所有基因均被表達,因此受精卵具有全能性D.生物體的所有細胞都處于細胞周期中

參考答案:B【知識點】細胞的生命歷程綜合解析:衰老細胞中酶活性降低,但細胞中酶活性降低細胞不一定是處于衰老過程中如溫度、PH等因素都能影響酶的活性;A錯誤。癌細胞是正常細胞異常分化的結果;細胞凋亡可以清除體內癌細胞,B正確。受精卵中基因并非都能表達,細胞在特定時期基因選擇性表達;C錯誤。不同種細胞的細胞周期時間不同,同種細胞的細胞周期在不同階段細胞周期不同。D錯誤?!舅悸伏c撥】本題考查細胞生命歷程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18.至今發(fā)現(xiàn)由禽鳥傳給人體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種:甲型H5N1、甲型H7N7、甲型H9N2。流感病毒的抗原結構分H和N兩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體可通過效應B細胞和T細胞產生抗體抵抗病原體,接種禽流感疫苗后,人可終生免疫

B.在人體內T淋巴細胞既要參與細胞免疫,又要參與體液免疫,與B淋巴細胞在功能上相互配合

C.禽流感病毒專營細胞內寄生,體液免疫對其不起作用

D.組成禽流感病毒的含氮堿基有A、G、C、T、U五種參考答案:B19.若控制草原野兔某相對性狀的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其中某種基因型的雄性胚胎致死.現(xiàn)將捕捉到的一對雌雄草原野兔雜交,F(xiàn)1代雌雄野兔數(shù)量比為2:1,則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若致死基因為b,則F1代雌兔有2種基因型、2種表現(xiàn)型B.若致死基因為B,則F1代雌兔有1種基因型、1種表現(xiàn)型C.若致死基因為B,則F1代草原野兔隨機交配,F(xiàn)2代存活的個體中隱性性狀占D.若致死基因為b,則F1代草原野兔隨機交配,F(xiàn)2代雌兔中的顯性個體:隱性個體=3:1參考答案:C【考點】8A:伴性遺傳.【分析】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F1代雌雄野兔數(shù)量比為2:1,說明有一半的雄兔死于某一基因純合.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狀的B、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雜交親本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XbY或XBXb×XBY.【解答】解:A、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狀的B、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致死基因為b,則F1代雌兔有2種基因型(XBXB和XBXb),1種表現(xiàn)型,A錯誤;B、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狀的B、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致死基因為B,則F1代雌兔有2種基因型(XBXb和XbXb),2種表現(xiàn)型,B錯誤;C、如果純合致死基因是B,則成活野兔的基因型有:XbXb、XBXb和XbY,雌性有顯性和隱性兩種表現(xiàn)型,雄性只有隱性類型.讓F1代野兔隨機交配,F(xiàn)2代(×=)XbXb、(×=)XBXb和(×=)XbY,則F2代存活的個體中隱性性狀占,C正確;D、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狀的B、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致死基因為b,則F1代野兔隨機交配,F(xiàn)2代雌兔中都是顯性個體,D錯誤.故選:C.20.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內質網(wǎng)的細胞不一定是真核細胞

B.有高爾基體的細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C.有線粒體的細胞不能進行無氧呼吸

D.有核糖體的細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參考答案:B21.如圖為某哺乳動物生殖過程示意圖(b為卵細胞、c來自雌性荷斯坦奶牛)。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圖中a、b、c三種細胞的產生方式分別為減數(shù)分裂、有絲分裂、有絲分裂B.動物個體②的產生表明,動物細胞也具有全能性C.動物個體②的產生方式屬于無性生殖D.動物個體①②的性別分別為雄性、雌性參考答案:C【分析】分析題;圖示為哺乳動物生殖過程示意圖,其中a為精子,b為卵子,c為體細胞;動物個體①的產生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有性生殖;動物個體②的產生采用了核移植技術,屬于無性生殖,產生的動物為克隆動物。【詳解】a為精子,b為卵子,c為體細胞三種細胞的產生方式分別為減數(shù)分裂、減數(shù)分裂、有絲分裂,A錯誤;動物個體②的產生采用了核移植技術,②的產生表明,動物細胞核也具有全能性,B錯誤;動物個體②的產生采用了核移植技術,屬于無性生殖,產生的動物為克隆動物,C正確;動物個體①的性別不清楚是雌性還是雄性,因為不知道精子細胞中提供的是X還是Y染色體,②是雌性個體,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結合哺乳動物生殖過程示意圖,考查動物核移植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動物核移植的概念、具體過程及意義,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細胞和個體的名稱,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22.按照圖1方式取得的切段若干浸入蒸餾水中1h后,再分別轉入5種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A溶液和含糖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在23℃的條件下,避光振蕩培養(yǎng)24h后,逐一測量切段長度(取每組平均值),實驗進行兩次,結果見圖2。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1mg/L的A溶液為促進切段伸長的最適濃度B.避光培養(yǎng)可以增加切段中生長素濃度C.切段浸泡在蒸餾水中的目的是作為對照組D.濃度為0.1mg/L時的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偏差較大,應重復實驗查找原因參考答案:D【知識點】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綜合解析:根據(jù)圖形分析,促進切段伸長的效果最明顯的濃度為1mg/L,所以最適濃度在0.1mg/L—10mg/L之間,A錯誤;生長素的合成與光照無關,B錯誤;要保持切段的活性,必須提供現(xiàn)成的有機物和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所以生長素類似物就溶解于含糖的磷酸鹽緩沖液,先放置在水中一段時間將切段中使原有的激素減少或消失,避免對實驗結果的影響,C錯誤;對實驗數(shù)據(jù)偏差過大的一般就如實填寫,然后再重復該組實驗使得到的數(shù)據(jù)更可靠,D正確。故選D。【思路點撥】本題考查植物激素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獲取信息以及識圖分析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3.人體肝細胞內CO2分壓和K+濃度高于細胞外,而O2分壓和Na+濃度低于細胞外,上述四種物質中通過主動轉運進入該細胞的是()A.CO2

B.O2

C.K+

D.Na+參考答案:D24.請根據(jù)下圖,對表格中的說法進行判斷

項目說法①若a,b分別對應為骨髓瘤細胞和效應B細胞則d能產生單克隆抗體是b的遺傳物質選擇性表達的如果②若d形成有性雜交后代則a和b融合形成d的過程叫受精作用③若d形成無性雜種植株則采用了細胞工程中的核移植技術④若d形成無性雜種植株,由于雜種細胞具有雙親葉綠體則可能培育出比有性雜交品種光合作用性能更好的植株A.全部正確

B.三項正確

C.二項正確

D.一項正確參考答案:答案:B25.以下有關研究方法的運用,敘述正確的是A.薩頓推論出基因在染色體上運用的是假說一演繹法B.科學家一般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化學反應過程C.沃森和克里克運用模型法研究DNA的復制方式D.探究落葉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爛的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參考答案:B薩頓推論出基因在染色體上運用的是類比推理法,A錯誤;科學家一般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化學反應過程,B正確;沃森和克里克運用模型法研究DNA的結構,C錯誤;探究落葉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爛的實驗,需要設置對照,D錯誤。26.某實驗小組做了兩組實驗,甲組用35S標記的T2噬菌體去侵染32P標記的細菌;乙組用32P標記的T2噬菌體去侵染35S標記的細菌,則甲乙兩組新產生的眾多噬菌體中的元素情況分別為(

)A.甲:全部含有32P和35S;乙:部分含有32P和35SB.甲:部分含有32P,全部含有35S;乙: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C.甲: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乙:部分不含32P,全部含有35SD.甲:部分含有32P,全部不含35S;乙:全部含有32P,全部含有35S參考答案:C27.關于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中,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①②③遵循堿基互補配對的原則相同B.①②③能在線粒體、葉綠體和原核細胞中進行C.mRNA、tRNA、rRNA是由一條DNA不同區(qū)段轉錄來的D.﹣條mRNA上可與多個核糖體結合共同合成一條肽鏈,加快翻譯速率參考答案:B【考點】中心法則及其發(fā)展.【專題】模式圖;DNA分子結構和復制;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分析】分析題圖:圖中①表示DNA分子的復制過程;②表示轉錄過程;③表示翻譯過程.【解答】解:A、①表示DNA分子的復制過程,該過程中的堿基配對方式為A﹣T、T﹣A、C﹣G、G﹣C;②表示轉錄過程,該過程中的堿基配對方式為A﹣U、T﹣A、C﹣G、G﹣C;③表示翻譯過程,該過程中的堿基配對方式為A﹣U、U﹣A、C﹣G、G﹣C,A錯誤;B、線粒體、葉綠體和原核細胞中都含有DNA和核糖體,因此①②③能在線粒體、葉綠體和原核細胞中進行,B正確;C、mRNA、tRNA、rRNA是由一條DNA同一區(qū)段轉錄來的,只是經過了不同的加工,C錯誤;D、﹣條mRNA上可與多個核糖體結合共同合成多條相同的肽鏈,加快翻譯速率,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結合圖解,考查中心法則及其發(fā)展,要求考生識記中心法則的主要內容及后人對其進行的補充和完善,能準確判斷圖中各過程的名稱,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28.下列關于細胞的物質或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A.原核細胞只有染色質沒有染色體B.酶的合成均需要經過轉錄和翻譯C.O2與[H]結合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中D.有機物的合成可發(fā)生在類囊體薄膜上參考答案:D【考點】3J: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27: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的異同;37:酶的概念;3O: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意義.【分析】1、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少數(shù)酶是RNA.2、【解答】解:A、原核細胞無染色體或染色質,A錯誤;B、酶是蛋白質或RNA,其中蛋白質的合成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而RNA是通過轉錄過程合成的,沒有經過翻譯過程,B錯誤;C、O2與[H]結合發(fā)生在線粒體內膜上,C錯誤;D、在類囊體薄膜上可以進行ATP的合成,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原核細胞的特點、酶的本質、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酶的概念及化學本質;識記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qū)別;識記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過程及場所等基礎知識,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29.如圖表示一酶促反應,它所反映的酶的一個特性和a、b、c最可能代表的物質依次是()A.高效性、蛋白酶、蛋白質、多肽B.專一性、淀粉酶、淀粉、麥芽糖C.專一性、麥芽糖酶、麥芽糖、葡萄糖D.高效性、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酶作為催化劑在反應前后本身的性質和數(shù)量不發(fā)生改變,故根據(jù)圖解a是酶,b、d是酶的催化底物,根據(jù)其只和底物b反應,可知此圖表示的是酶具有專一性的特點,A、D項錯誤;淀粉屬于多糖,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形成多個麥芽糖,而麥芽糖屬于二糖,圖解c表示由二個分子組成的物質,故B項正確;麥芽糖(屬于二糖)在麥芽糖酶的催化下形成兩個分子的葡萄糖(屬于單糖),與圖解不符,C項錯誤。考點:本題考查以圖解形成考查酶的專一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shù)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的能力。30.下圖為關于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的概念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m是指葉綠體的類囊體膜

B.圖中a、b、c分別是指細胞膜、具膜的細胞器和核膜

C.圖中p是指線粒體的內膜D.圖中的f和h分別是指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參考答案:B31.如圖為某家族遺傳病系譜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該遺傳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 B.該遺傳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C.Ⅰ—2不一定為雜合體 D.若Ⅲ—7與Ⅲ—8結婚,則患病女孩的概率為1/3參考答案:D【分析】根據(jù)5和6雙親患病,后代出現(xiàn)了正常個體,且為女性,說明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據(jù)此答題。【詳解】A、根據(jù)分析可知,該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若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9號應患病,A錯誤;

B、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出現(xiàn)的概率相同,B錯誤;C、由于Ⅱ-4不含致病基因,所以Ⅰ-2患者一定同時含有正常的基因和致病基因,即一定為雜合體,C錯誤;

D、設致病基因為A,Ⅲ-7不患病,基因型為aa,Ⅲ-9的基因型也為aa,故Ⅱ-5和Ⅱ-6的基因型均為Aa,則Ⅲ-8基因型為1/3AA、2/3Aa,若Ⅲ-7與Ⅲ-8結婚,則患病女孩的概率為1/3×1/2+2/3×1/2×1/2=1/3,D正確。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要求考生識記幾種常見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特點,能根據(jù)系譜圖準確判斷這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及相應個體的基因型,并能進行相關概率的計算。32.某工廠有男女職工各200名,對他們進行調查時發(fā)現(xiàn),女性色盲基因的攜帶者為15人,患者為5人;男性患者為11人,那么這個群體中色盲基因的頻率為多少

()

A.12%

B.9%

C.6%

D.4.5%參考答案:C33.2012年1月6日,在美國紐約倫斯勒的神經干細胞研究所工作的SallyTempie等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人視膜色素上皮組織也存在神經干細胞”,對此種干細胞進行培養(yǎng)后能得到多種細胞(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中a過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達B.圖中b過程中核酸的種類和含量會發(fā)生變化C.富含脂肪的細胞用蘇丹Ⅲ染色后,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紅色顆粒物質D.兩種骨細胞代謝相對比較緩慢的原因與自由水所占比例較低有關參考答案:【知識點】A2

蛋白質和核酸【答案解析】核酸包括DNA和RNA兩類,細胞分化過程中DNA的種類和含量不會發(fā)生變化,但RNA的種類和含量會發(fā)生變化,因此B項錯誤。34.某小麥種群中,T(抗銹病)對t(易感染)為顯性,在自然情況下該小麥種群可以自由交配,據(jù)統(tǒng)計TT為20%,Tt為60%,tt為20%,該小麥種群突然大面積感染銹病,致使易感染小麥在開花之前全部死亡。則該小麥在感染銹病之前與之后基因T的頻率分別是A.50%和40%

B.50%和62.5%

C.62.5%和50% D.50%和80%參考答案:B35.下列對于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說法,正確的是①RNA與DNA都是由四種核苷酸組成的,可以儲存遺傳信息②核孔是生物大分子物質進出的通道,它對物質的通過沒有選擇性③ATP脫去2個磷酸基團后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④卵細胞體積較大有利于和周圍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為胚胎早期發(fā)育提供所需養(yǎng)料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參考答案:D36.下列是大腸桿菌某基因的堿基序列的變化,對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響最大的是(不考慮終止密碼子)-ATGGGCCTGCTGA…………GAGTTCTAA-147

1013100103106A.第6位的C被替換為T

B.第9位與第10位之間插入1個TC.第100、101、102位被替換為TTT

D.第103至105位被替換為1個T參考答案:B【知識點】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解析:如果第6位的C被替換為T,轉錄后形成的mRNA只可能造成個別氨基酸的替換,其他氨基酸不變,A錯;如果在第9位與第10位之間插入1個T,轉錄后形成的mRNA會造成插入點后面的所有氨基酸序列都可能發(fā)生改變,因此對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響最大,B正確;如果第100、101、102位被替換為TTT,轉錄后形成的mRNA只可能造成個別氨基酸的替換,其他氨基酸不變,C錯;如果第103至105位被替換為1個T,轉錄后形成的mRNA只可能造成個別氨基酸的替換,其他氨基酸不變,C錯誤?!舅悸伏c撥】翻譯是指在細胞質中,以信使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密碼子是指信使RNA上決定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如果其中的堿基改變,可能導致氨基酸種類發(fā)生改變。37.蘭花是常見的觀賞植物。生物興趣小組采集到相同數(shù)量的春蘭、建蘭和墨蘭種子,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年,其初次長花時間和花期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初次長花時間

花期

春蘭

2月-3月

30天

建蘭

8月-9月

20天

墨蘭

11月-12月

40天

A.春蘭、建蘭和墨蘭的種群基因庫有部分相同B.春蘭、建蘭和墨蘭花期的差異體現(xiàn)出群落的多樣性C.表中信息能推出春蘭、建蘭和墨蘭間不存在生殖隔離D.春蘭、建蘭和墨蘭差異的根本來源是突變和基因重組參考答案:A【分析】由題文描述和表中信息可知:該題考查學生對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等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以及獲取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詳解】春蘭、建蘭和墨蘭會含有一些相同基因,它們種群的基因庫有部分相同,A正確;表中信息顯示:自然條件下的春蘭、建蘭和墨蘭的花期不重合,說明它們之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存在生殖隔離,屬于不同物種,表現(xiàn)出的是基因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B、C錯誤;春蘭、建蘭和墨蘭差異的根本來源是基因突變,D錯誤【點睛】理清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明確基因庫的內涵、物種多樣性的含義及其包含的層次,據(jù)此從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對各選項的問題情境做出準確的判斷。38.南瓜果實的顏色是由一對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黃果南瓜和一株白果南瓜雜交得到F1,F(xiàn)1自交產生F2,實驗過程右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親本中黃果的基因型是aaB.F1中白果的基因型為AA和AaC.由圖中③可以判定白果為顯性性狀D.F2中黃果與白果的理論比例是5:3參考答案:B【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基因規(guī)律的應用,難度中等。F1白果自交后代發(fā)生性狀分離,則分離出的黃果為隱性性狀,白果為顯性性狀,C正確,親本黃果為aa,A正確;親本白果A與白果aa雜交后代既有白果又有黃果,則親本黃果的基因型為Aa,則F1黃果aa:白果Aa=1:1,F(xiàn)2自交,F(xiàn)3中黃果的比例為1/2+1/2×1=5/8,則白果為3/8,因此黃果:白果=5:3。39.熊貓和竹子細胞結構中共有的細胞器是(

)①細胞膜②葉綠體③線粒體④高爾基體⑤核糖體⑥細胞核⑦中心體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參考答案:B40.下圖為某二倍體生物精原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內的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的變化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染色體數(shù)目最多的時期在CD段B、只有AB段和EG段細胞內可能含有2個染色體組C、基因重組最可能發(fā)生在FG段

D、此圖中既有精原細胞的有絲分裂也有減數(shù)分裂參考答案: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41.(7分)下面介紹的是DNA研究的科學實驗:A、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下圖是實驗的部分過程:

(1)寫出以上實驗的部分操作過程:第一步:用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如何實現(xiàn)對噬菌體的標記?請簡要說明實驗的設計方法。

。第二步:用被35S標記的噬菌體與沒有標記的細菌混合。第三步:一定時間后,在攪拌器中攪拌,后進行離心。(2)以上實驗結果能否說明遺傳物質是DNA?為什么?

。(3)噬菌體侵染細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需要(

A.細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體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體的DNA和細菌的氨基酸

D.細菌的DNA及其噬菌體的氨基酸B、用紫外線處理大腸桿菌可誘導產生對T2噬菌體有抗性的大腸桿菌,這種抗性的產生與其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發(fā)生變化有關。下圖簡要示意處理的方法:

(1)在紫外線作用下,細菌的膜蛋白質發(fā)生改變的根本原因是

。(2)如何將圖中的抗T2噬菌體菌株從混合菌株中篩選出來?

。參考答案:答案:A、(1)先將細菌培養(yǎng)在含35S的培養(yǎng)基上,再用噬菌體去侵染該細菌。(2)不能

它只能證明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沒有進入細菌體內,(要證明遺傳物質是DNA,還要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

(3)CB、(1)基因突變(2)用T2噬菌體侵染混合菌株,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能形成菌落的就是抗T2噬菌體的菌株。42.如圖甲表示細胞內某種物質的合成和轉運過程,圖乙表示幾種膜結構表面積的變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C物質是蛋白質,則結構A是

,其形成與

(結構)有關,C物質形成的方式是

.(2)C、D代表由細胞內有關結構合成的物質,下列物質中屬于C、D類物質的分別是、

.a.呼吸酶

b.線粒體膜的組成蛋白

c.胰島素

d.血紅蛋白(3)G是合成D物質的原料,則G物質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形成D物質到排出細胞外所經過的膜結構依次是

(用“→”和文字表示).(4)若圖乙表示胰島素合成和分泌過程中的細胞膜、內質網(wǎng)膜和高爾基體膜的面積變化,則①②③分別表示的結構是 .參考答案:(1)核糖體核仁脫水縮合

(2)abd

c(3)細胞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