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Z 27764-2011 聲學 阻抗管中傳聲損失的測量 傳遞矩陣法》是一項國家標準指導性技術文件,旨在為使用阻抗管測量材料或結構件在一定頻率范圍內的傳聲損失提供基于傳遞矩陣法的技術指南。該標準詳細描述了利用傳遞矩陣方法測定吸聲材料、隔音板等樣本的聲學性能參數的具體步驟與要求。

標準首先定義了一些關鍵術語和符號,比如傳聲損失(Transmission Loss, TL),這是一種衡量聲音從一個空間穿過屏障后被減弱程度的指標;還有傳遞矩陣,這是用來表示系統(tǒng)輸入輸出之間關系的一種數學工具,在這里特指用于描述聲波通過介質時其性質變化情況的矩陣形式。

接著,《GB/Z 27764-2011》介紹了實驗所需設備的基本配置,包括但不限于:符合特定尺寸要求的阻抗管、精密聲源、麥克風陣列以及數據采集分析系統(tǒng)等。同時,也規(guī)定了測試環(huán)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等因素對結果可能產生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控制建議。

然后是關于如何進行實際操作的部分。標準詳述了準備試樣、安裝儀器直至最終完成測量并計算出所需物理量(例如TL值)的一系列流程。特別強調了在整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比如確保管道內表面光滑無阻礙物以減少反射誤差、合理選擇激勵信號類型及頻率范圍來保證測量精度等。

此外,《GB/Z 27764-2011》還提供了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包括如何校正由于裝置本身特性導致的數據偏差,以及如何根據所得傳遞函數推導出待測樣品的相關聲學參數。這部分內容對于準確評估材料性能至關重要。

最后,雖然本標準主要針對的是實驗室條件下理想化的單層或多層平面樣本測試,但它也為實際應用中遇到更復雜情況下的擴展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參考。通過遵循此標準所規(guī)定的程序,研究人員可以更加科學地評價各種聲學材料的有效性和適用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xiàn)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11-12-30 頒布
  • 2012-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Z 27764-2011聲學阻抗管中傳聲損失的測量傳遞矩陣法_第1頁
GB/Z 27764-2011聲學阻抗管中傳聲損失的測量傳遞矩陣法_第2頁
GB/Z 27764-2011聲學阻抗管中傳聲損失的測量傳遞矩陣法_第3頁
GB/Z 27764-2011聲學阻抗管中傳聲損失的測量傳遞矩陣法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Z 27764-2011聲學阻抗管中傳聲損失的測量傳遞矩陣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1714001

A5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

GB/Z27764—2011

聲學阻抗管中傳聲損失的測量

傳遞矩陣法

Acoustics—Determinationofsoundtransmissionlossinimpedancetubes—

Transfermatrixmethod

2011-12-30發(fā)布2012-05-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發(fā)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Z27764—2011

目次

前言…………………………

范圍………………………

11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1

原理………………………

43

測試設備…………………

53

預備測試…………………

68

測試樣品的安裝…………………………

79

測試步驟…………………

89

測量不確定度……………

911

測試報告………………

1012

附錄規(guī)范性附錄預備測試…………

A()13

附錄規(guī)范性附錄測量理論…………

B()16

附錄資料性附錄柔性薄片材料測量說明…………

C()18

附錄資料性附錄誤差來源及測量不確定度計算…………………

D()19

參考文獻……………………

25

GB/Z27764—2011

前言

本指導性技術文件按照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GB/T1.1—2009。

本指導性技術文件由中國科學院提出

。

本指導性技術文件由全國聲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SAC/TC17)。

本指導性技術文件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無錫吉興汽車聲學

:、、、

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本指導性技術文件主要起草人劉克朱蓓麗程建春朱可達周啟君陶猛王金蘭

:、、、、、、。

GB/Z27764—2011

聲學阻抗管中傳聲損失的測量

傳遞矩陣法

1范圍

本指導性技術文件規(guī)定了用傳遞矩陣法在阻抗管內測量聲學材料或聲學結構的法向入射隔聲量

或稱法向入射傳聲損失

()。

本指導性技術文件適用于海綿棉氈及測試頻率處于質量控制區(qū)的軟質薄板等局部反應聲學材料

即材料內部沒有與其表面平行的聲傳播的法向入射隔聲量的測量適用于研制階段聲學材料隔聲性

();

能的對比由于材料的傳聲損失與它的物理特性諸如彈性模量密度結構因子等緊密相關所以本指

;(、、),

導性技術文件規(guī)定的測量方法可以應用于有關的基礎研究和產品開發(fā)

本指導性技術文件不適用于產品隔聲性能的鑒定測試

。

本指導性技術文件使用阻抗管一個或多個傳聲器及數字采集分析系統(tǒng)

、。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聲學名詞術語

GB/T3947—1996

聲學阻抗管中吸聲系數和聲阻抗的測量第部分傳遞函數法

GB/T18696.2—20022: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及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

31

.

法向入射聲壓透射系數normalincidencesoundpressuretransmissioncoefficient

[]

τp

聲波法向入射時經材料或結構透射的聲壓與入射聲壓之比

,。

注改寫術語和定義

:GB/T3947—1996,12.37。

32

.

法向入射傳聲損失normalincidencesoundtransmissionloss

[]

TL

聲波法向入射時材料一面的入射聲功率級與另一面的透射聲功率級之差傳聲損失等于聲壓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