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代漢語自考_第1頁
2023年古代漢語自考_第2頁
2023年古代漢語自考_第3頁
2023年古代漢語自考_第4頁
2023年古代漢語自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漢語——緒論一、什么是古代漢語我們現在所說的古代漢語,都是指被記錄下來的書面語,也就是古代文獻語言。古代漢語屬于歷史語言,提成四期:(一)上古漢語,秦漢以前的漢語。(二)中古漢語,魏晉至唐代的漢語(三)近古漢語,宋代至民國(四)現代漢語,民國以來(確切定為192023五四運動以來)古代漢語書面語有兩個系統(tǒng):(一)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稱作文言。(二)自唐宋以來逐漸形成的口語實錄,詞匯,語法與現代漢語接近,稱作古白話。文言的兩大特點:(一)它是脫離口語的,因此帶有超方言性(二)它帶有人為的仿古性,因此是超越時代的。(注:書中這一段話挺故意思的,我把它抄在后邊:要想把一種距今長遠,脫離當代生活的歷史語言長期使用下去,就勢必要著力模仿,并且,按照古代正統(tǒng)文學和文章學的評論標準,越是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就越被認為是語言修養(yǎng)高。)古代漢語課的學習對象,應以先秦兩漢作品中為主,兼及唐宋以后的仿古文言文。二、古代漢語課程的性質任務和基本內容即屬基礎理論課,又屬工具課。提高古代漢語也就是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不是學一點理論就能解決問題的,還必須閱讀足夠量的文言作品,以積累語言材料和產生語感。三、學習古代漢語的目的和意義1、文言文閱讀與歷史遺產的繼承這段課本內容寫得極好,可以激勵學子們。2、學習古代漢語是進一步瞭解現代漢語的需要古代漢語、近代漢語、現代漢語是一脈相承的,現代漢語的句式,大部分來自古代漢語。有些古代漢語的特殊短語和句式,雖然在現代漢語句法中不存在了,但在構詞法中尚有所保存。文言與白話的千絲萬縷的聯系,決定了學習現代漢語不能一點也不涉及文言。有沒有文言知識,直接影響到對現代漢語理解的進一步限度和應用的準確限度。四、古代漢語的學習方法1、解決好語感與語理的關系自由閱讀古書是一個較高的目的,這種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形成的。2、解決好分解與綜合,微觀與積累的關系在閱讀時,要通過每一篇短文的學習,積累詞匯,詞義和句式,最終達成純熟和形成語感。3、解決好古代與現代的關系既要注意古今漢語的差異,也要注意古今漢語的溝通。4、解決好一般與重點的關系最后:一旦有了閱讀古書的能力,我們將可以與古人對話,那是一種多么神奇的境界!一、漢字的性質根據記錄語言的重要角度或重要方式、手段的不同,可以將世界上的文字分為兩大類:拼音文字和構意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漢字屬于構意文字,一般也稱為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發(fā)展的初期,通過描摹事物形體的外部特點或輪廓來構形的字為數很多。例如“門”,就是初期的象形字。在發(fā)展過程中,由重要描摹事物的外形輪廓來反映詞義,發(fā)展為用圖形或符號的組合來反映詞義。這就是漢字中的指事字、會意字。例甲骨文:指事字:上下刃亦朱會意字:莫吹啓祝折構意手段的最高階段是用義符和聲符拼合的方式構造字形。這就是漢字中的形聲字。例:皇煌簧惶蝗江河湖漢語中的詞絕大多數都是多義的,其中有一個義項與記錄這個詞的字形最為貼切,可以直接解釋字形構造的理念,我們這把個義項稱為本義。是現有的書面語言材料中可以追溯的最早詞義。二、漢字的結構需要掌握傳統(tǒng)文字學的“六書”,要先掌握一個概念“造意”(見書P9)六書的具體內容:(一)象形象形是一種通過勾勒事物的輪廓來構擬字型的造字方法例:人大女又目耳口齒日月草木水戈戶門牛羊犬豕馬鹿弓矢大凡用象形字記錄的詞,多是表達具體實物的名詞,但有少數例外,它所表達的是這種實物所具有某種性質或狀態(tài)。尚有一種稱為“合體象形”(見書P10)(二)指事指事是用形體簡樸的符號記錄詞義,或是在象形的基礎上加抽象指事符或區(qū)別符號以構成新字。(三)會意會意是根據事物間的某種關系而組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來構成新字的造字方法。兩種類型:1、形合會意字:通過部件的象物性的組合來表達新意構成新字。字中構件擺放的位置往往也成為區(qū)別構意的手段,不能隨意擺放。例:從,牧,莫,舂2、義合會意字:也就是會意字的造字方式從構件物象的組合發(fā)展為構件意義的組合。是語義的組合而不是物象的組合。例:臭,息,法,明(四)形聲形聲即根據事類(指意義)而造或選取一個字作為義符,再取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標聲,即取譬相成,構成新字。1、形聲字類型(P12)2、形聲字義符的表義特點(P12)3、義符和聲符在形聲字中的位置分布書上例字很多P13在對形聲字進行結構分析時,一定要注意找準聲符和義符。4、省聲字和省形字(五)轉注學術界通常認為“轉注”指的是漢字孳乳的一種方式。即某一個字由于意義的引申而產生分化字,分化字之間就是轉注的關系。(六)假借只是補足初期字局限性的一種手段,或者由于有些虛詞無法造字,只好借用一個與該詞同音的字來記錄*在六書中,前四書很明顯談的是漢字的結構形式,而轉注和假借與漢字的結構沒有關系。但六書是一個總體,所以我們也需要大體了解一下“轉注”和“假借”這兩個概念。三、漢字形體的演變漢字形體的演變過程,總的趨勢是向便于識記、易于書寫演變,也就是從象形性向符號化演變。分兩大階段:古文字階段和今文字階段。古文字階段涉及: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戰(zhàn)國文字、秦系小篆。今文字階段涉及:隸書和楷書。(一)殷商甲骨文形體特點:筆畫瘦削,多有方折,刀筆味很濃。P14(二)西周金文金文又叫鐘鼎文,鐘鼎上的文字有陰文和陽文兩種,陰文叫款,陽文叫識,故金文又叫鐘鼎款識。形聲字的大量增長,是漢字構形系統(tǒng)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P16(三)戰(zhàn)國文字分作兩大派系:秦系文字和六國文字。秦系文字上承西周金文,下啟小篆,是漢字發(fā)展主線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戰(zhàn)國文字的主流。(四)小篆小篆的線條粗細均勻,分布均衡,由象物性的線條到符號化線條演變,是漢字書寫元素所發(fā)生的重要變化,是漢字符號化進程中的質的奔騰,為漢字向筆畫文字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正因如此,小篆以后,漢字便進入了今文字時期。P17(五)隸書隸書是起源于戰(zhàn)國晚期,到漢代趨于成熟的一種新型字體。隸書有秦隸、漢隸之分。秦隸又叫古隸,漢隸又叫今隸,是由于事務繁多,需要提高書寫速度而產生的。漢字由篆文向隸書演變過程叫隸變。P19(六)楷書楷書本名真書或正書,后因其結構嚴謹,堪為楷模,故改稱楷書。萌芽于東漢,流行于魏晉南北朝,完全成熟于漢唐,一直沿用至今。由漢隸演變?yōu)榭瑫倪^程,叫做楷化。*有一部分漢字,按照隸書和楷書來分析結構,往往不能得到構字理據,需要向上追溯到古文字,恢復較早的結構。一、夫子至于是邦也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譯文】子禽向子貢問道:“他老人家一到哪個國家,必然聽得到那個國家的政事,求來的呢?還是別人自動告訴他的呢?”子貢道:“他老人家是靠溫和、善良、嚴厲、節(jié)儉、謙遜來取得的。他老人家獲得的方法,和別人獲得的方法,不相同吧?”二、貧而無諂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啊对姟冯叄骸缜腥绱?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弊迂曉?“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薄咀g文】子貢說:“貧窮卻不巴結奉承,有錢卻不驕傲自大,怎么樣?”孔子說:“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縱有錢卻謙虛好禮哩?!弊迂曊f:“《詩經》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同樣,先開料,再糙銼,細刻,然后磨光。’那就是這樣的意思吧?”孔子道:“賜呀,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一件,你能有所發(fā)揮,舉一反三了。”三、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弊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薄咀g文】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于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不越出規(guī)矩?!彼?、哀公問社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zhàn)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卑Ч珕柹缬谠孜摇T孜覍υ唬骸跋暮笫弦运?,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zhàn)栗?!弊勇勚?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譯文】魯哀公向宰我問,作社主用什么木。宰我答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意思是使人民戰(zhàn)戰(zhàn)栗栗?!笨鬃勇牭搅诉@話,[責備宰我]說:“已經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釋了,已經完畢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通過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蔽濉⑽椅匆姾萌收咦釉唬骸拔椅匆姾萌收?,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局限性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弊釉唬骸拔椅匆姾萌收?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局限性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薄咀g文】孔子說:“我不曾見到過愛好仁德的人和厭惡不仁德的人。愛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也沒有的了;厭惡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德的東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誰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于仁德呢?我沒見過力量不夠的。大約這樣人還是有的,我不曾見到罷了?!绷?、女與回也孰愈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弊釉?“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弊釉唬骸案ト缫?;吾與女弗如也?!薄咀g文】孔子對子貢道:“你和顏回,哪一個強些?”子貢答道:“我么,怎敢和回相比?他啦,聽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咧,聽到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道:“趕不上他;我批準你的話,是趕不上他。”七、顏淵季路侍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鳖仠Y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弊勇吩唬骸邦娐勛又?。”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鳖仠Y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輕字當刪,輕字是衍文,即古文在傳抄過程中誤增的字。)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弊勇吩唬骸霸嘎勛又??!弊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薄咀g文】孔子坐著,顏淵、季路兩人站在孔子身邊??鬃拥溃骸昂尾桓魅苏f說自己的志向?”子路道:“樂意把我的車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壞了也沒有什么不滿”顏淵道:“樂意不夸耀自己的好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向孔子道:“希望聽到您的志向?!笨鬃拥?“[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青人使他懷念我?!卑?、季氏將伐顓臾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笨鬃釉唬骸扒?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認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笨鬃釉唬骸扒?!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6怀郑嵍环?,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薄咀g文】季氏準備攻打顓臾。冉有、子路兩人謁見孔子,說道:“季氏準備對顓臾使用兵力?!笨鬃拥?“冉求,這難道不應當責備你嗎?顓臾,上代的君王曾經授權他主持東蒙山的祭祀,并且它的國境早在我們最初被封時的疆土之中,這正是和魯國共安危存亡的藩屬,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道:“季孫要這么干,我們兩人本來都是不批準的。”孔子道:“冉求!周任有句話說:‘可以奉獻自己的力量,這再任職;假如不行,就該辭職?!┤缦棺优龅轿kU,不去扶持;將要摔倒了,不去攙扶,那又何須用助手呢?你的話是錯了。老虎犀牛從檻里逃了出來,龜殼美玉在匣子里毀壞了,這是誰的責任呢?”冉有道:“顓臾,城墻既然堅牢,并且離季孫的采邑費地很近?,F今不把它占領,日子久了,一定會給子孫留下禍害?!笨鬃拥?“冉求!君子就討厭[那種態(tài)度,]不說自己貪心無厭,卻一定另找借口。我聽說過:無論是諸侯或者大夫,不必著急財富不多,只須著急財富不均;不必著急人民太少,只須著急境內不安。若是財富平均,便無所謂貧窮;境內和平團結,便不會覺得人少;境內平安,便不會傾危。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再修仁義禮樂的政教來招致他們。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兩人輔相季孫,遠方之人不歸服,卻不能招致;國家支離破碎,卻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國境以內使用兵力。我恐怕季孫的哀愁不在顓臾,卻在魯君哩?!本?、子適衛(wèi)子適衛(wèi),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痹唬骸凹雀灰?又何加焉?”曰:“教之?!弊舆m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痹唬骸凹雀灰?又何加焉?”曰:“教之?!薄咀g文】孔子到衛(wèi)國,冉有替他駕車子??鬃拥溃骸昂贸砻艿娜丝?”冉有道:“人口已經眾多了,又該怎么辦呢?”孔子道:“使他們富裕起來?!比接械溃骸耙呀浉辉A?又該怎么辦呢?”孔子道:“教育他們”十、陽貨欲見孔子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鬃訒r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痹唬骸皯哑鋵毝云浒睿芍^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笨鬃釉唬骸爸Z;吾將仕矣?!标栘浻娍鬃樱鬃硬灰?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涂。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薄咀g文】陽貨想要孔子來拜會他,孔子不去,他便送孔子一個[蒸熟了的]小豬,[使孔子到他家來道謝。]孔子探聽他不在家的時候,去拜謝。兩人在路上碰著了。他叫著孔子道:“來,我同你說話?!保劭鬃幼吡诉^去。]他又道:“自己有一身的本領,卻聽任著國家的事情糊里胡涂,可以叫做仁愛嗎?”[孔子沒吭聲。]他便自己接口道:“不可以;——一個人喜歡做官,卻屢屢錯過機會,可以叫做聰明嗎?”[孔子仍然沒吭聲。]他又自己接口道:“不可以;——時光一去,就不再回來了呀。”孔子這才說道:“好吧;我打算做官了?!钡诙n漢字的結構與詞義的探索在古代漢語課中,我們學習有關漢字的性質和結構的結識,除了掌握漢字科學的結構規(guī)律之外,重要目的是在探求詞義的過程中,學會通過字形結構的分析來瞭解詞義,掌握詞義。一、漢字形義統(tǒng)一的條件(一)只有初期漢字和有規(guī)律演變的字形才是形義統(tǒng)一的初期漢字例如甲骨文、金文、還保存著漢字的構形理據,是形義統(tǒng)一的,我們可以直接根據字形來探求詞義,小篆也還保存了許多古文字的特點,許多字形的構形理據還是很清楚的,可以作為以形索義的依據。例:P28漢字通過隸變,進入今文字階段,書寫元素演變?yōu)楣P畫,漢字的象形性徹底消失。但是,大多數漢字的演變是有規(guī)律的,符合演變規(guī)律的字形,其構形理據仍然保存。例:秉、元、見、水P29通過度析字形結構來探求詞義。這在訓詁學上叫做“以形索義”。漢字在形體演變過程中,也有一些非規(guī)律性的變化,我們稱之為“訛變”。例如:春,為P29。追溯初期字形的過程,訓詁學上叫作“復形”。(二)只有本字本義才是形義統(tǒng)一的1、本字是是對借字而言的。本字是指專為記錄某個詞所造的字,它的形體是以這個詞的某一義項為根據而造的。例如:“亦”是“腋窩”的本字,“汝”是“汝水”的本字,“莫”是“暮色”的本字。本字是據詞義而造的,是形義統(tǒng)一的。但是,文字在使用的過程中,同音借用的現象很多。由于文字假借而使某字具有了與字形完全無關的意義,稱作假借義或借義。在碰到文獻中的假借字時,必須根據借字的語音追溯本字,訓詁學上稱為“溯本”。例:P30。2、本義是對引申義、假借義而言的。講解漢字一定要用本義來講,才干合乎本來的造字意圖,假如用引申義特別是遠引申義講字形,就會牽強附會。引申:很多例子見P30引申義雖然與字形關系疏遠,但畢竟是有聯系的,這種聯系是可以追溯的;而假借義則與字形沒有任何聯系。二、漢字的結構與詞義的探求1、純表意字與詞義的探求人們一般把沒有示音符號的象形字、指事字和會意字稱為純表意字。在通過度析字形結構探求詞義時,純表意字通過整體構形與詞的本義發(fā)生聯系,而形聲字則是通過義符與本義發(fā)生聯系。例如:P31。2、形聲字與詞義的探求:P31三、從漢字的結構探求詞義的重要參考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是我國語言學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聲讀的文字學著作。這部書是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為了證實漢字的構意性質和形義統(tǒng)一規(guī)律而作的文字學著作。它收錄漢字的原則是“今敘篆文,合以古籀”,即以小篆為字頭,也收錄一些古文、籀文字形。全書共十五卷,每卷分上下。第一卷至第十四卷是正文,第十五卷上是《敘》和部首表,卷下是《后敘》。據《后敘》載,該書收入篆文字頭9353字,另收入重文1163字。許慎對所收錄的漢字的字形運用“六書”理論進行結構分析,證明漢字絕大多數都是由聲符和義符(形符)組合而成的形聲字,而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又是形聲字的義符和聲符的基礎。例詳見P33(非常故意思,但好多篆字,所以我無法一一打出來)。一、子欲子之王之善與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痹唬骸耙积R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痹唬骸耙积R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譯文】孟子對戴不勝說:“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嗎?我明白告訴你吧。比如說有一位楚國的大夫,希望他的兒子學會說齊國話,是找齊國的人來教他好呢?還是找楚國的人來教他好?”戴不勝說:“找齊國人來教他好?!泵献诱f:“假如一個齊國人來教他,卻有許多楚國人在他周邊觀楚國話來干擾他,即使你天天鞭打他,規(guī)定他說齊國話,那也是不也許的。反之,假如把他帶到齊國去,住在齊國的某個街市比方說名叫莊岳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幾年,那么,即使你天天鞭打他,規(guī)定他說楚國話,那也是不也許的了。你說薛居州是個好人,要他住在王宮中。假如在王宮中的人,無論年齡大小還是地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樣的好人,那君王和誰去做壞事呢?相反,假如在王宮中的人,無論年齡大小還是地位高低都不是像薛居州和樣的好人,那君王又和誰去做好事呢?單單一個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樣呢?”二、齊人伐燕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志妊唷P踉唬骸爸T侯多址ス訝蘇擼我源俊孟子對曰:“臣聞七十裏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稌吩?‘湯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稌吩唬骸裔幔醽砥涮K!’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王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鐘諮啾姡鎂崛ブ瑒t猶可及止也?!饼R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對曰:“臣聞七十里為政于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稌吩唬骸疁徽?自葛始?!煜滦胖?,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溪我后,后來其蘇!’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認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王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于燕眾,置君而后去之,則猶可及止也?!薄咀g文】齊人討伐燕國占取了它,諸侯們謀劃著要救助燕國,齊宣王說:“許多諸侯謀劃要討伐我,如何來對付他們呢?”孟子答道:“我聽說有憑藉方圓七十里的疆域而治理天下的人,那就是成湯,沒聽說擁有千里國土而畏懼別人的?!稌氛f‘成湯的征討從葛國開始’,普天之下都信任他,他東向征討,西方的夷人便抱怨;南向征討,北方的狄人便抱怨,都說:‘為什么丟下我們啊!’民眾對他的盼望如同大旱時盼望云朵同樣,所到之處,趕集的不斷止買賣,種田的不改變耕作,誅殺了殘暴的君主而撫慰那兒的民眾,如同及時降下甘霖同樣,民眾非常喜悅,《書》說:‘等待我們的君王,他來了,我們就得救了。’“現在燕國虐害他們的民眾,大王前往征討,民眾認為大王將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所以用筐裝著飯食、用壺盛著飲水來迎接大王的軍隊。假如殺掉他們的父兄,拘禁他們的子弟,拆毀他們的宗廟,搬遷他們的禮器珍寶,這樣做怎么可以呢?普天之下本來就畏懼齊國的強大,現在又擴展了疆域并且不施行仁攻,這就招惹天下各國與齊國為敵。請大王趕緊發(fā)出命令,放回他們的老人和小孩,歸還他們的禮器珍寶,與燕國人士商議選立一位國君,然后從那兒撤離,這樣還可以來得及制止戰(zhàn)禍?!比?、桀紂之失天下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鸇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茍為不畜,終身不得。茍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对姟冯叄骸浜文苁?載胥及溺。’此之謂也。”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茍為不畜,終身不得。茍不志于仁,終身憂辱,以陷于死亡?!对姟吩?‘其何能淑,載胥及溺?!酥^也?!薄咀g文】孟子說:“桀和紂之所以失去天下,是由于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獲得天下有辦法:獲得老百姓的支持,便可以獲得天下;獲得老百姓的支持有辦法:獲得民心,便可以獲得老百姓的支持;獲得民心也有辦法:他們所希望的,就滿足他們,他們所厭惡的,就不強加在他們身上。如此罷了。老百姓歸服仁德,就像水往低處流,獸向曠野跑同樣。所以,替深池把魚趕來的是吃魚的水獺;替森林把烏雀趕來的是吃鳥雀的鷂鷹;替商湯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趕來的是殘害老百姓的夏英和殷紂王。當今之世,假如有哪位諸侯喜好仁德,那么,其它諸侯都會替他把老百姓趕來。就是他不想統(tǒng)一天下,也會身不由己了?,F在那些希望統(tǒng)一天下的人,就像害了七年的病需要用三年以上的陳艾來治療同樣,假如平常不栽培積蓄,終身都得不到。同樣的道理,假如平常不立志行仁,終身都會憂患受辱,一直到陷入死亡的深淵?!对娊洝氛f:‘那如何做得好,但是是相率落水罷了?!钦f的這個意思?!彼?、寡人之于國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專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痹唬骸巴跞缰?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課本上:數(cu四聲,密)罟(gu三聲,魚網)不入洿(wu一聲)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肮峰槭橙耸扯恢獧z,途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绷夯萃踉唬骸肮讶酥趪?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專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痹?“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課本上:數(cu四聲,密)罟(gu三聲,魚網)不入洿(wu一聲)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肮峰槭橙耸扯恢獧z,途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薄咀g文】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很盡心了吧!河內饑荒,就把那里的民眾遷移到河東、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去,河東饑荒時也這樣。了解一下鄰國的政績,沒有像我這樣盡心盡力的。鄰國的民眾不見減少,我的民眾不見增多,是什么道理呢?”孟子答道:“大王喜好打仗,讓我用打仗來作比方。戰(zhàn)鼓咚咚,交戰(zhàn)開始了,戰(zhàn)敗的士兵丟盔棄甲拖著武器奔逃,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譏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呢?”惠王說:“不行!他只但是沒有跑到一百步,也同樣是逃跑。”孟子說:“大王假如知道這個道理,就不要希望你的民眾比鄰國多了。不違反農時,糧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魚網不入池沼,魚鱉就吃不完;斧子、砍刀按季節(jié)進入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完,就使得民眾的生、死都沒有缺憾了。生、死沒有缺憾,是王道的開端。五畝宅田種植桑樹,年滿五十的人就能穿上絲綢了;雞鴨豬狗不失時節(jié)地畜養(yǎng),年滿七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畝農田不誤了它的耕作時節(jié),數口之家就能沒有饑荒了:注重鄉(xiāng)校的教育,強調孝敬長輩的道理,須發(fā)斑白的人就不至于在道路上背物負重了。年滿七十的人能穿上絲綢、吃上肉,老百姓能不受饑寒,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天下的還從未有過。“豬狗吃著人的食物而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賑濟,人死了反而說‘與我無關,是年成不好的緣故’,這和把人殺了卻說‘與我無關,是武器殺的’,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怪罪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民眾就來投奔你了?!钡谌n古書的用字本章有大量的例字需要記憶。尚有天書同樣的古代漢語語音。一、通假字(一)通假字的定義文字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著因聲音相同相近而被借用的情況,也就是說,有時不寫本字而用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我們把借來記錄同音詞的字叫通假字,簡稱借字。例:P40(二)借義借字所承擔的詞義,稱為假借義或借義。例:P41(三)通假字的辨識通假字是借字記詞,以音同音近為前提,所以辨識通假字重要是以聲音為線索,同時注意擬定本字要有充足的證據。1、通假字的聲音關系(1)上古的聲紐和韻部(P42)(2)古音相同相近的標準(P42——P43)(3)通假字之間聲音關系的鑒定從聲音上看,借字和本字具有雙聲、疊韻或雙聲疊韻的關系。例:P432、鑒定通假字的文獻證據鑒定某字借用為某字,除了聲音關系之外,還要有充足的文獻證據,在沒有旁證情況下,不可只據音同音近而輕言通假。二、異體字(一)異體字的定義異體字是指在某一歷史時期音義完全相同、記詞職能也完全同樣,只是形體不同的字。例:P45(二)異體字的類型1、造字方法不同2、造字方法相同、構件不同3、造字方法相同、構件相同、寫法不同。(三)辨認異體字要注意的問題1、在歷史上的某個時期曾經是異體字,但后來記詞職能有了分工,變成了兩個不同的字。例:咳——孩,份——彬,訝——迓2、在歷史上意義或用法不同的兩個字,后來為了精簡漢字,在作異體字整理時把它們視為異體字加以認同。例:P47三、分化字(一)分化字的定義由于詞義的引申和文字的假借等因素,一個字往往承擔著多項記詞職能或承擔著一個詞的多個義項。為了使文字更為明確地記錄語言,人們就使用更多的字形來分擔文字的記錄職能,這就是文字的分化。我們把用來分擔漢字記錄職能的字形稱為分化字,把原先兼有多個記錄職能的字形稱為源字。(二)分化文字職能的方法1、假借其他字分化職能為了分化一個字的多個記錄職能,有時人們會借用其它字來進行分擔,使表義更為明確。例:何——荷,指——旨,女——汝。P482、運用異體字分化職能P49異體字是造字或書寫過程中產生的形體冗余,為了減少字量的目的,可以在異體字認同之后把多余的字形取消。運用異體字分化文字職能,則為異體字的不同字形賦予不同職能,使原本冗余的形體各司其職,各得其所。例如:猶(猶)——猷(音同猶,計謀、打算),亨——享,箸——著。3、造新字分化職能分化源字職能最常見的方法是造新的字形。造新字的方式涉及在源字基礎上增長構件、在源字基礎上更換構件或對源字作形體改造。例如:其——箕,赴——訃,母——毋。(三)分化字的類型四種:1、分化本義有些字被常用的假借義或引申義占用后,會另造一個新字來承擔它的本義。例:孰——熟,然——燃,莫——暮,暴(暴的本義是:曬(曬))——曝,益——溢,要——腰,禽——擒,原——源,州——洲,止——趾,責——債。2、分化引申義當引申義與本義的距離較遠時,有時會為引申義造新字,將引申義分化出去。例:昏——婚,坐——座,齊——劑,尉——慰,竟——境,解——懈,賈(賈)——價(價),說——悅,知——智,被——披,沒——歿,反——返,食——飼,振——賑,張——帳。3、分化借義本來本義與借義共用一字,后來為了區(qū)別,用新的字形將借義分化出去。例:象——像,辟——避、譬、僻,采——彩,牟——眸。4、分化廣義源字的表義很廣,后來這個意義的一部分由分化字承擔,源字和分化字的意義都變得更具體。例:受——授,祝——咒。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佟6嗦勗徊俾勗粶。多見曰閑,少見曰陋。難進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秏。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少見曰陋。難進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秏。[譯文]用善良的言行來引導別人的叫做教導,用善良的言行來附和別人的叫做順應;用不良的言行來引導別人的叫做諂媚,用不良的言行來附和別人的叫做阿諛。以是為是、以非為非的叫做明智,以是為非、以非為是的叫做愚蠢。中傷賢良叫做讒毀,陷害賢良叫做殘害。對的就說對、錯的就說錯叫做正直。偷竊財物叫做盜竊,隱瞞自己的行為叫做欺詐,容易亂說叫做荒誕,進取或退止沒有個定規(guī)叫做反復無常,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棄義的叫做大賊。聽到的東西多叫做淵博,聽到的東西少叫做淺薄。見到的東西多叫做開闊,見到的東西少叫做鄙陋。難以進展叫做遲緩,容易忘掉叫做漏掉。措施簡少而有條理叫做政治清明,措施繁多而混亂叫做昏亂不明。士君子之勇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彊,牟牟然唯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牟牟然唯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強,牟牟然唯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牟牟然唯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譯文]有狗和豬的勇敢,有商人和盜賊的勇敢,有小人的勇敢,有士君子的勇敢。爭喝搶吃,沒有廉恥,不懂是非,不顧死傷,不怕眾人的強大,眼紅得只看到吃喝,這是狗和豬的勇敢。做事圖利,爭奪財物,沒有推讓,行動果斷大膽而振奮,心腸兇猛、貪婪而暴戾,眼紅得只看見財利,這是商人和盜賊的勇敢。不在乎死亡而行為暴虐,是小人的勇敢。合乎道義的地方,就不屈服于權勢,不顧自己的利益,把整個國家都給他他也不改變觀點,雖然看重生命、但堅持正義而不屈不撓,這是士君子的勇敢。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矣:小人也者,疾為誕而欲人之信己也,疾為詐而欲人之親己也,禽獸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慮之難知也,行之難安也,持之難立也,成則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惡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親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慮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則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惡焉。是故窮則不隱,通則大明,身死而名彌白。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願曰:“知慮材性,固有以賢人矣?!狈虿恢渑c己無以異也。則君子注錯之當,而小人注錯之過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餘,可以為君子之所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jié)異也。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矣:小人也者,疾為誕而欲人之信己也,疾為詐而欲人之親己也,禽獸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慮之難知也,行之難安也,持之難立也,成則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惡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親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慮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則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惡焉。是故窮則不隱,通則大明,身死而名彌白。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愿曰:“知慮材性,固有以賢人矣?!狈虿恢渑c己無以異也。則君子注錯之當,而小人注錯之過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認為君子之所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jié)異也。[譯文]資質、本性、智慧、才干,君子、小人是同樣的。喜歡光榮而厭惡恥辱,愛好利益而憎惡禍害,這是君子,小人所相同的,至于他們用來求取光榮、利益的途徑就不同了。小人嘛,肆意妄言卻還要別人相信自己,竭力欺詐卻還要別人親近自己,禽獸一般的行為卻還要別人贊美自己。他們考慮問題難以明智,做起事來難以穩(wěn)妥,堅持的一套難以成立,結果就一定不能得到他們所喜歡的光榮和利益,而必然會遭受他們所厭惡的恥辱和禍害。至于君子嘛,對別人說真話,也希望別人相信自己;對別人忠誠,也希望別人親近自己;善良正直而解決事務合宜,也希望別人贊美自己。他們考慮問題容易明智,做起事來容易穩(wěn)妥,堅持的主張容易成立,結果就一定能得到他們所喜歡的光榮和利益,一定不會遭受他們所厭惡的恥辱和禍害;所以他們窮困時名聲也不會被埋沒,而通達時名聲就會十分顯赫,死了以后名聲會更加輝煌。小人無不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跟而羨慕地說:“這些人的智慧、思慮、資質、本性,肯定有超過別人的地方啊?!彼麄儾恢谰拥馁Y質才干與自己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將它措置得恰當,而小人將它措置錯了。所以仔細地考察一下小人的智慧才干,就可以知道它們是綽綽有余地可以做君子所做的一切的。拿它打個比方來說,越國人習慣于越國,楚國人習慣于楚國,君子習慣于華夏;這并不是智慧、才干、資質、本性導致的,這是由于對其資質才干的措置以及習俗的節(jié)制之不同所導致的啊。圣王之制也聖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鱣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汙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yōu)多而百姓有餘用也。斬伐養(yǎng)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圣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鳣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yōu)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斬伐養(yǎng)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譯文]圣明帝王的制度:草木正在開花長大的時候,砍伐的斧頭不準進入山林,這是為了使它們的生命不夭折,使它們不斷生長;黿、鼉、魚、鱉、泥鰍、鱔魚等懷孕產卵的時候,魚網、毒藥不準投入湖澤,這是為了使它們的生命不夭折,使它們不斷生長。春天耕種、夏天鋤草、秋天收獲、冬天儲藏,這四件事都不喪失時機,所以五谷不斷地生長而老百姓有多余的糧食;池塘、水潭、河流、湖泊,嚴格嚴禁在規(guī)定期期內捕撈,所以魚、鱉富饒繁多而老百姓有多余的資財;樹木的砍伐與哺育養(yǎng)護不錯過季節(jié),所以山林不會光禿禿而老百姓有多余的木材。有亂君無亂國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徧矣;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後之施,不能應事之變,足以亂矣。不知法之義,而正法之數者,雖博,臨事必亂。故明主急得其人,而闇主急得其勢。急得其人,則身佚而國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勢,則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故君人者,勞於索之,而休於使之?!稌吩?“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擇。”此之謂也。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徧矣;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后之施,不能應事之變,足以亂矣。不知法之義,而正法之數者,雖博,臨事必亂。故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急得其勢。急得其人,則身佚而國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勢,則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故君人者,勞于索之,而休于使之?!稌吩?“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擇?!贝酥^也。[譯文]有搞亂國家的君主,沒有自行混亂的國家;有治理國家的人才,沒有自行治理的法制。后羿的射箭方法并沒有失傳,但后羿并不能使世世代代的人都百發(fā)百中;大禹的法制仍然存在,但夏后氏并不能世世代代稱王天下。所以法制不也許單獨有所建樹,律例不也許自動被實行;得到了那種善于治國的人才,那么法制就存在;失去了那種人才,那么法制也就滅亡了。法制,是政治的開頭;君子,是法制的本原。所以有了君子,法律即使簡略,也足夠用在一切方面了;假如沒有君子,法律即使完備,也會失去先后的實行順序,不能應付事情的各種變化,足夠形成混亂了。不懂得法治的道理而只是去定法律的條文的人,即使了解得很多,碰到具體事情也一定會昏亂。所以英明的君主急于得到治國的人才,而愚昧的君主急于取得權勢。急于得到治國的人才,就會自身安逸而國家安定,功績偉大而名聲美好,上可以稱王天下,下可以稱霸諸侯;不急于得到治國的人才,而急于取得權勢,就會自身勞苦而國家混亂,功業(yè)敗壞而聲名狼藉,國家政權必然危險。所以統(tǒng)治人民的君主,在尋覓人才時勞累,而在使用他以后就安逸了?!渡袝氛f:“要想想文王的恭敬戒懼,親自去選擇人才?!闭f的就是這種道理啊。第四課古代漢語詞的構成詞的形式是語音,內容是語義。因此,我們從語音和語義分析漢語詞的構成問題。從語音結構上可以把詞分為單音節(jié)詞、雙音節(jié)詞和多音節(jié)詞。從語義結構上有單純詞和復合詞。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同時包含少量的雙音詞。雙音詞中,既有復合詞,也有少量的單純詞即聯綿詞。聯綿詞是漢語詞匯中特殊的詞匯現象。一、單音詞單音節(jié)詞由一個音節(jié)構成。(一)單音詞與漢語的字、詞關系在古代語言學家筆下的“字”,相稱于單音詞。詞是語言中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表意單位,它以音為義的載體,音和義在約定俗成的原則下結合起來,便形成口語的詞。字是詞的記錄符號,它用字形來記錄詞,從詞那里承受到音與義,因而形成一個形音義的結合體。第一,在一般情況下,一個漢字記錄一個詞。古人歷來都把一個字當作一個詞。古代的注釋書和字書、韻書上所說的“字”,事實上指的就是詞;而他們所說的“詞”,則專指虛詞。第二,雖然漢字是為了記錄詞而產生的,但是,由于語言和文字各有其發(fā)展規(guī)律,就漢字與單音詞的相應關系來說,字和詞并不是一一相應的。異詞同字現象:即一個字記錄意義完全不同的兩個詞。例:P58異詞同字現象的產生重要有兩個因素。一是詞義引申的結果。二是字用過程中的同音借用。異字同詞現象:即一個詞有不只一個記錄符號,各個符號間多是異體字關系,也有的是分化字關系。例P58(二)單音詞與古代漢語中的雙音短語有些雙音節(jié)單位與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同形,很容易被作為雙音詞看待,但事實上并不是雙音詞,而是單音詞的組合。例:P59二、復合詞古代漢語的復音詞以雙音詞為主,三音節(jié)以上的詞很少,因此我們只講雙音詞。從結構上看,雙音詞有單純詞和復合詞兩類。單純詞是由一個語素構成的雙音詞,復合詞大多數是由兩個語素按照一定的構詞法組合而成的。(一)復合詞的結構1、并列結構由兩個意義相同、相近的語素并列構成的復合詞。這兩個語素之間的關系是并列的,沒有修飾、限制、補充、說明等關系。例如:倉廩干戈膏腴賓客祭祀傾覆斟酌謹慎和睦也有個別復合詞是由兩個反義語素并列構成的,例如“緩急”。2、偏正結構兩個語素之間有修飾和被修飾關系的復合詞。例:布衣東宮天子儲候百姓弭狐裘羌笛3、支配結構兩個語素之間有支配和被支配關系的復合詞,又叫動賓結構。例:執(zhí)事將軍當道持戟敗績知府司寇司馬拾遺稽首4、主謂結構兩個語素之間有說明與被說明關系的復合詞。例:地震日食霜降夏至月食(二)復合詞的形成過程及其特點復合詞的形成是漢語由單音化向雙音化發(fā)展的結果。例如:國家,春秋,社稷,尋常,俊傑。P61三、聯綿詞(一)聯綿詞的結構特點可從靜態(tài)和來源兩個方面進行結識。對聯綿詞進行靜態(tài)分析,聯綿詞是由一個語素構成的雙音單純詞,因此沒有結構問題,只有形式上的特點。記錄聯綿詞的兩個字僅僅是記音符號,它們自身所具有的意義已經失去,只有兩個字組合在一起才有詞義。聯綿詞是有結構問題的。1、義合式。兩個單音詞,本可以單獨解釋和運用,凝固后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雙音結構,成為聯綿詞。例:綢繆2、衍音式。這類聯綿詞是由一個單音詞向前或向后衍化出一個表音音節(jié),衍化出的音節(jié)雖然用漢字書寫,但沒有表義作用。例:參差,囹圄,趑趄,菡萏。3、摹聲式。摹擬聲音而產生的聯綿詞。例:霹靂,蟋蟀,噓唏。古代漢語中有一些外族語言中音譯過來的詞,一般稱之為“譯音詞”。也是一種“摹聲”。P63(二)聯綿詞的語音特點在語音上多有雙聲雙韻的關系。雙聲聯綿詞:指兩個音節(jié)古音聲母相同的聯綿詞。例:參差,仿佛,憔悴,躊躇,倉促,流連,忐忑,伶俐。疊韻聯綿詞:指兩個音節(jié)古音“韻”相同的聯綿詞。例:從容,爛漫,逍遙,蹉跎,彷徨,窈窕,輾轉(三)聯綿詞的形體特點寫法比較自由,記錄同一個詞有時用不同的字,導致了一詞多形的特點。例:P64博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辯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辯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譯文】要廣博地學習,具體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別,切實地力行。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終止;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終止;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的確做到圓滿絕不終止。別人學一次就會了,我還不會!就學他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會了,我還不會!就學他一千次。假如真能照這樣子去做,雖然再笨,也會變得聰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會變得堅強。曾子寢疾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牀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執(zhí)燭。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痹?“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痹釉?“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執(zhí)燭。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痹?“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于旦,請敬易之?!痹釉唬骸盃栔異畚乙膊蝗绫恕>又異廴艘惨缘?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咀g文】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嚴重。樂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腳旁,童仆坐在墻角,手拿燭火。童仆說:“席子花紋華麗光潔,是大夫用得席子吧?”樂正子春說:“住口!”曾子聽到了,忽然驚醒過來說:“??!”童仆又說到:“席子花紋華麗光潔,是大夫用得席子吧?”曾子說:“是的,這是季孫送給我的,我沒有力氣換掉它。元啊,扶我起來,把席子換掉?!痹f:“您老人家的病已很危急了,不能移動,希望能等到天亮,再讓我來換掉?!痹诱f:“你愛我不如愛那童仆君子愛人是用德行,小人愛人是姑息遷就。我現在還規(guī)定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禮罷了?!庇谑谴蠹曳銎鹪樱瑩Q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還沒有放安穩(wěn),曾子就去世了。大同與小康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蓋歎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珠]而不興,盜竊亂俁蛔鰨釋鈶舳婚],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鐘檬親鞫紗似穡頊奈涑賞踔芄紗似溥x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蔽粽咧倌崤c于蠟賓,事畢,出游于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認為禮,城郭溝池認為固,禮義認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認為殃,是謂小康?!薄咀g文】以前孔子曾參與蠟祭陪祭者的行列,典禮結束后,出游到闕上,長嘆的樣子。孔子之嘆,大約是嘆魯國吧!子游在旁邊問:“您為什么感慨呢?”孔子說:“(說到)原始社會至善至美的那些準則的實行,跟夏商周三代杰出人物(禹湯文武相比),我趕不上他們,卻也有志于此?。 薄按蟮缹嵭械臅r代,天下是屬于公眾的。選拔道德崇高的人,推舉有才干的人。講求信用,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它達成和睦。因此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得到善終,青壯年人充足施展其才干,少年兒童有使他們成長的條件和措施。老而無妻者、老而無夫者、少而無父者、老而無子者,都有供養(yǎng)他們的措施。男人有職份,女人有夫家。財物,人們厭惡它被扔在地上(即厭惡隨便拋棄財物),但不一定都藏在自己家里。力氣,人們恨它不從自己身上使出來(即都想出力氣),但不一定是為了自己。因此奸詐之心都閉塞而不產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會出現,因此不必從外面把門關上。是高度太平、團結的局面。”“如今大道已經消失不見,天下成為私家的。人們只敬愛自己的父母,只疼愛自己的子女,對待財務和出力都是為了自己:天子諸侯把父子相傳、兄弟相傳作為禮制。城外護城河作為防守設施。禮義作為準則:用禮義擺正君臣的關系,使父子關系純厚,使兄弟關系和睦,使夫妻關系和諧,用禮義來建立制度,來建立戶籍,按照禮義把有勇有謀的人當作賢者(由于當時盜賊并起),按照禮義把自己看作有功。因此奸詐之心由此產生,戰(zhàn)亂也由此興起。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因此成為三代諸王中的杰出任務,(是按照禮義)從中選拔出來的。這六位杰出人物,在禮義上沒有不認真對待的。以禮義表彰他們(民眾)做對了事,以禮義成全他們講信用的事,揭露他們有過錯的事,把仁愛定為法式,提倡禮讓。以禮義指示人們要遵循固定的規(guī)范。假如有不遵循禮義的人,在位的就會被罷免,老百姓把這(不按“禮”行事)當作禍害。這可以稱為小小的安定。”雖有佳肴雖有佳餚(課本上寫做肴,我認為是課本錯。),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局限性,教然後知困。知局限性,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yè)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蔔禘不視學,遊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逼浯酥^乎?大學之法,禁於未發(fā)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淩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fā)然後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局限性,教然后知困。知局限性,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逼浯酥^乎?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yè)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队洝吩?“凡學,官先事,士先志?!逼浯酥^乎?大學之法,禁于未發(fā)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fā)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譯文】盡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會知道它的美味的;盡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學習也不會了解它的好處。所以,通過學習才干知道自己的局限性,通過教人才干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學業(yè)的局限性,才干反過來嚴格規(guī)定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干不倦的鉆研。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兌命》篇說:“(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是一個事情的兩個方面”,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古代設學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閭”設有學校叫“塾”,每一“黨”有自己的學校叫“庠”,每一“術”有自己的學校叫“序”,在天子或諸侯的國都設立有大學。(學校)里每年招收學生入學,每隔一年對學生考察一次。第一年考察學生斷句分章等基本閱讀能力的情況,第三年考察學生是否專心學習和親近同學,第五年考察學生是否在廣博的學習和親近老師,第七年考察學生討論學業(yè)是非和辨認朋友的能力,(這一階段學習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學生能舉一反三,推論事理,并有堅強的信念,不違反老師的教導,(達成這一階段的學習標準)叫做“大成”。唯其這樣,才干教化百姓,移風易俗,周邊的人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會來歸順他,這就是大學教人的宗旨。古書上說:“(求學的人)應效法小螞蟻銜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學習,可以由“小成”到“大成”)”。就是說的這個道理?。〈髮W開學的時候,(天子或官吏)穿著禮服,備有祭菜來祭祀先哲,表達尊師重道,學生要吟誦《詩經·小雅》中(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敘述君臣和睦)的詩,使他們一入學就產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學生按鼓聲開箱取出學習用品,使他們嚴厲地對待學業(yè);同時展示戒尺,以維持整齊嚴厲的秩序;(學生春季入學,教官)沒有夏祭不去考察學生,讓學生有富余的時間按自己的志愿去學習。(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先觀測而不要事先告訴他們什么,以便讓他們專心思考;年長的學生請教教師,年少的學生要注意聽,而不要插問,由于學習應循序漸進,不能越級。這七點,是施教順序的大綱。古書上說:“在教學活動中,教官一方面要盡職,讀書人要先立志”,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啊!大學施教的方法:在學生的錯誤沒有發(fā)生時就加以防止,叫做防止;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教育,叫做及時;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干和年齡特性而進行教育,叫做合乎順序;互相取長補短,叫做觀摩。這四點,是教學成功的經驗。錯誤出現了再去嚴禁,就有堅固不易攻破的趨勢;放過了學習時機,事后補救,盡管勤苦努力,也較難成功;施教者雜亂無章而不按規(guī)律辦事,打亂了條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個人瞑思苦想,不與友人討論,就會形成學識淺薄,見聞不廣;與不正派的朋友來往,必然會違逆老師的教導;從事一些不正經的交談,必然荒廢正課學習。這六點,是教學失敗的因素。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曾子弔之曰:“吾聞之也:朋友喪明則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無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無罪也?吾與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間,退而老於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於夫子,爾罪一也;喪爾親,使民未有聞焉,爾罪二也;喪爾子,喪爾明,爾罪三也。而曰——女何無罪與!”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過矣!吾過矣!吾離羣而索居。亦已久矣?!弊酉膯势渥佣鴨势涿?。曾子吊之曰:“吾聞之也:朋友喪明則哭之?!痹涌蓿酉囊嗫?,曰:“天乎!予之無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無罪也?吾與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間,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爾罪一也;喪爾親,使民未有聞焉,爾罪二也;喪爾子,喪爾明,爾罪三也。而曰——女何無罪與!”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過矣!吾過矣!吾離羣而索居。亦已久矣。”【譯文】子夏因兒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前往吊唁并說:“我聽說朋友的眼睛失明了,就要為它哭泣?!痹涌蘖?子夏也哭起來,說道:“天??!我沒有罪過呀!”曾子氣憤地說:“你怎么沒有罪過呢?以前我和你在洙水和泗水侍奉老師,后來你告老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們把你比作老師。這是你的第一條罪過。你居親人之喪,沒有可認為人特別稱道的事這是你的第二條罪過。你兒子死了就哭瞎了眼睛。這是你的第三條罪過?!痹咏又磫柕滥汶y道就沒有罪過嗎?“子夏聽后仍掉手杖,下拜說:”我錯了!我錯了!我離開朋友獨自居住太久了。第五課古今詞義的差異與溝通從詞匯史上講,古今是要細細劃分的;但從古代漢語的教學體系上看,一般是把現代漢語稱為今,把現代漢語以前的文言文稱作古,即把古代文獻的詞義當作一個整體對待,至于是先秦還是唐宋、明清,則不再細分。一、古今詞義的差異詞義的變化從主線上說是詞的義項的變化。從實踐辨識的角度分析,這種變化和差異重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古代義項的消失,二是古今義項的微殊。(一)古代義項的消失所謂義項的消失,是指由于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古代的一些事物消亡了或是人們的觀念變化了,導致詞的相關義項也隨之消失了。例:P72-P73(二)古今義項的微殊是指同一個詞中的某一個義項在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中只有細微差別。1、廣度寬窄的差異即古今詞義所表達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例:P742、限度深淺的差異即古今詞義輕重深淺不同。例P753、色彩褒貶的差異即詞義的感情色彩發(fā)生了變化。例P764、詞義特點的差異即古今詞義的特點不一致。例P76二、古今詞義的溝通(一)從現代漢語復音詞、成語甚至方言口語的詞素中去瞭解古義在漢語詞匯復音化的過程中,某些詞作為單音詞獨立使用時,其古代漢語的詞義已經消失了,但在作為一個語素構成雙音詞、成語時,古代的詞義仍然存在。例P78(二)從詞義的共同特點和互相聯系上去瞭解古義掌握了詞的本義及其特點,就可以以簡馭繁地去溝通和把握詞義。例P79第五課古今詞義的差異與溝通文選:齊恒公伐楚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候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隸。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睂υ唬骸柏曋蝗?,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於陘。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師退,次於召陵。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饼R侯曰:“以此眾戰(zhàn),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候,準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候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隸。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睂υ唬骸柏曋蝗?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陘。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師退,次于召陵。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谷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饼R侯曰:“以此眾戰(zhàn),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候,準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認為城,漢水認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咀g文】魯僖公四年的春天,齊桓公率領諸侯國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接著又去攻打楚國。楚成王派使節(jié)到齊軍對齊桓公說:“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因此牛馬發(fā)情相逐也到不了雙方的疆土。沒想到您進入了我們的國土這是什么緣故?”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命令我們先君大公說:‘五等諸侯和九州長官,你都有權征討他們,從而共同輔佐周王室。’召康公還給了我們先君征討的范圍:東到海邊,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隸。你們應當進貢的包茅沒有交納,周工室的祭祀供不上,沒有用來滲濾酒渣的東西,我特來征收貢物;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我特來查問這件事?!背钩蓟卮鹫f:“貢品沒有交納,是我們國君的過錯,我們怎么敢不供應呢?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還是請您到水邊去問一間吧!”于是齊軍繼續(xù)前進,臨時駐扎在陘。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齊軍中去交涉,齊軍后撤,臨時駐扎在召陵。齊桓公讓諸侯國的軍隊擺開陣勢,與屈完同乘一輛戰(zhàn)車觀看軍容。齊桓公說:“諸侯們難道是為我而來嗎?他們但是是為了繼承我們先君的和諧關系罷了。你們也同我們建立和諧關系,怎么樣?屈完回答說:“承蒙您惠臨敝國并為我們的國家求福,忍辱接納我們國君,這正是我們國君的心愿?!饼R桓公說:“我率領這些諸侯軍隊作戰(zhàn),誰可以抵擋他們?我讓這些軍隊攻打城池,什么樣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說:‘假如您用仁德來安撫諸侯,哪個敢不順服?假如您用武力的話,那么楚國就把方城山當作城墻,把漢水當作護城河,您的兵馬雖然眾多,恐怕也沒有用處!”后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介子推不言祿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