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感電容變壓器_第1頁
電感電容變壓器_第2頁
電感電容變壓器_第3頁
電感電容變壓器_第4頁
電感電容變壓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2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

圖37-1

1.電感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

(1)感抗:電感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p>

(2)感抗大?。航蛔冸娏鞯念l率越高、線圈的自感系數(shù)越大,感抗就越大.

(3)低頻扼流圈對低頻交變電流有很大的阻礙作用,對直流的阻礙作用較小,即“通直流,阻交流”.高頻扼流圈對低頻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較小,對高頻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較大,即“通低頻,阻高頻”.

2.電容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

(1)容抗:電容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p>

(2)容抗大小:交變電流的頻率越高、電容器的電容越大,容抗就越小.

(3)作用:“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

(4)兩種電容器①隔直電容器(耦合電容器):其電容較大.其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②調頻旁路電容器:其電容較?。渥饔檬恰巴ǜ哳l,阻低頻”.

圖37-3注:“通交流”是由于交變電壓加在電容器上,形成電路中的充電和放電交變電流,好像有電流通過了電容器一樣.

3.電阻、感抗和容抗的比較

(1)在直流電路中電阻:有歐姆定律I=.電阻的大小滿足電阻定律R=,即只與導體的自身因素有關.電感:純電感線圈對直流電無阻礙作用.電容:直流電不能通過電容器.

(2)在交流電路中電阻:歐姆定律I=仍成立,電阻定律R=

也成立,即電阻的大小只與導體的自身因素有關.電感:線圈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感抗),感抗的大小不僅與導體自身的自感系數(shù)L有關,還與交變電流的頻率f有關,L、f越大,感抗就越大.電容:交變電流能通過電容器,電容器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容抗),容抗的大小不僅與自身的電容有關,還與交變電流的頻率f有關,C、f越大,容抗就越小.

一、電感對交變電流的影響

例1

如圖37-4所示,開關S與直流恒定電源接通時,相同的兩燈泡L1、L2的亮度相同.若將S與交流電源接通,則(

)

A.L1和L2兩燈泡的亮度仍相同圖37-4

B.燈泡L1比燈泡L2亮些C.燈泡L1比燈泡L2暗些

D.若交變電源電壓的有效值與直流電壓相同,則兩燈泡與原來一樣亮

解析

由于線圈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故接交流電源后,燈泡L2的那條支路比燈泡L1的那條支路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大,電流?。蚀鸢笧锽.

答案

B

點評

本題要明確的是,接交流電源時,電感線圈相當于電阻和電感的串聯(lián).

變式訓練1

一個燈泡通過一個粗導線的線圈與一交流電源相連接,如圖37-5所示.一鐵芯插進線圈之后(

)

A.該燈將變亮

B.該燈將變暗

C.對燈沒影響

D.無法判斷圖37-5

解析

此線圈和燈泡是串聯(lián)的,因此加在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一定是線圈上的電勢差與燈泡上的電勢差之和.由墻上插孔所提供的220V的電壓,一部分降落在線圈上,剩余的降落在燈泡上.如果一個大電壓降落在線圈上,則僅有一小部分電壓降落在燈泡上.燈泡上電壓變小,燈泡變暗.

答案

B

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

例2

下列對交變電流通過電容器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

A.交變電流能夠使電容器極板間的絕緣介質變成導體

B.交變電流定向移動的電荷通過電容器兩極板間的絕緣介質

C.交變電流能夠使電容器交替進行充電、放電,電路中就有了電流,表現(xiàn)為交變電流通過了電容器

D.交變電流通過了電容器,實際上自由電荷并沒有通過電容器極板間的絕緣介質(擊穿除外)

解析

電流能“通過”電容器,并非電荷真的通過電容器的電介質,而是交變電流交替對電容器充放電,電容器兩極板之間的絕緣介質并未有電荷通過,電路中有了電流,表現(xiàn)為交變電流通過了電容器.

答案

CD

變式訓練2

如圖37-6所示,白熾燈和電容器串聯(lián)后接在交變電源的兩端,當交變電源的頻率增加時(

)

A.電容器電容增加

B.電容器電容減小

C.電燈變暗

D.電燈變亮圖37-6

解析電容器的電容是由電容器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與外加的交變電源的頻率無關,選項A、B錯誤.當交變電源的頻率增加時,電容器充放電的速度加快,電容器的容抗減小,電流增大,電燈變亮,選項C錯誤,D正確.

答案

D

例3

圖37-7為一低通濾波電路的電路圖.已知電源電壓包含的電流直流成分是240V,此外還含有一些低頻的交流成分.為了在輸出電壓中盡量減小低頻交流成分,試說明電路中電容器應起的作用.

圖37-7

解析電容器對恒定電流(直流成分)來說,相當于一個始終斷開的開關,所以輸出的電壓中直流成分仍為240V.但交變電流卻可以“通過”電容器,交流頻率越高、電容越大,電容器對電流的阻礙就越小,在電容器上輸出的電壓中交流成分就越?。诒绢}的低通濾波電路中,為了要使電容器上輸出的電壓中,能將低頻的交流成分濾掉,不輸出到下一級電路中,就應取電容較大的電容器,實際應用中,一般取C>500μF.

答案

見解析

點評

本題的目的是將電源信號中的低頻成分濾掉,將直流部分輸出到下一級.此時的電容器就起到一個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要想使低頻的成分盡可能多的濾掉,就要求電容器的電容越大越好.

變式訓練3

如圖37-8所示,線圈的自感系數(shù)L和電容器的電容C都很小(如L=1mH,C=200pF),此電容的重要作用是(

)

圖37-8

A.阻直流通交流,輸出交流

B.阻交流通直流,輸出直流

C.阻低頻通高頻,輸出高頻交流

D.阻高頻通低頻,輸出低頻交流和直流

解析線圈的作用是:“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頻、阻高頻”.電容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因線圈自感系數(shù)L很小,所以對低頻交流的阻礙作用很小,這樣,直流和低頻交流能順利通過線圈.電容器并聯(lián)在電路中,起旁路作用,因電容器C很小,對低頻交流的阻礙作用很大,而對部分通過線圈的高頻交流阻礙作用很小,被它旁路掉,最終輸出的是低頻交流和直流.

答案

D

互動訓練

1.兩位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做實驗,第一位同學使金屬棒ab在導軌上做勻速運動,第二位同學使金屬棒ab在導軌上做變速運動(導軌處于勻強磁場中),但兩位同學對ab棒做的功一樣多,若第一位同學做實驗時小燈泡消耗的電能為E1,第二位同學做實驗時小燈泡消耗的電能為E2,則(

)

A.E1=E2 B.E1>E2

C.E1<E2 D.無法確定

解析

兩位同學對棒ab做功一樣,說明有相等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路中的電能(忽略做功時克服摩擦等因素).第一位同學使金屬棒做勻速運動,產(chǎn)生的電流為恒定電流,電感L消耗電能很少,絕大多數(shù)電能為小燈泡所消耗;而第二位同學使金屬棒做變速運動,電路中產(chǎn)生的感應電流是變化的電流,由于L的感抗作用,有一部分電能消耗在L上(主要轉化為磁場能).故E1>E2.

答案

B

2.在收音機線路中,經(jīng)天線接收的電信號既有高頻交流成分又有低頻交流成分,經(jīng)放大后送下一級,需要把低頻交流成分和高頻交流成分分開,只讓低頻交流成分輸入到下一級,我們采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電路,其中代號a、b應選擇的元件是(

)

A.a(chǎn)是電容較大的電容器,b是低頻扼流圈

B.a(chǎn)是電容較大的電容器,b是高頻扼流圈

C.a(chǎn)是電容較小的電容器,b是高頻扼流圈

D.a(chǎn)是電容較小的電容器,b是低頻扼流圈

解析

電容器具有“通高頻、阻低頻”作用,這樣的電容器電容較小,故a處放電容較小的電容器.電感線圈在該電路中要求做到“通低頻、阻高頻”,所以b處應接一個高頻扼流圈.故選項C正確.

答案

C

3.如圖所示,把電阻、電感器、電容器并聯(lián)接到某一交流電源上,三個電流表的示數(shù)相同,若保持電源電壓不變,而將頻率加大,則三個電流表的示數(shù)I1、I2、I3的大小關系________.

解析

在交流電路中,當頻率增加時,容抗減小,感抗增大,而電阻是與頻率無關的,當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頻率增加時,的示數(shù)不變,的示數(shù)變小,的示數(shù)變大,所以I3>I1>I2.

答案

I3>I1>I2課時3變壓器

一、變壓器

1.定義:用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設備.

2.構造:由一個閉合鐵芯(是由涂有絕緣漆的硅鋼片疊合而成的)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線圈(用絕緣導線繞制,匝數(shù)越多的導線越細)組成.

圖38-1

二、理想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轉換

1.工作原理:變壓器原、副線圈間的互感.

2.理想變壓器:

(1)條件:磁感線全部在鐵芯內(nèi),線圈電阻為零.

(2)特性: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原、副線圈電流的周期、頻率相同.

3.能量轉換:變壓器原線圈把電能轉化為磁場能,副線圈又把磁場能轉化為電能.對理想變壓器,轉換過程中能量值不變.

三、理想變壓器的基本關系式

1.電壓比:.

2.能量關系:P入=P出,即U1I1=U2I2(當有多個副線圈時U1I1=U2I2+U3I3+…).

3.電流關系:一個原線圈、多個副線圈時,n1I1=n2I2+n3I3+…;若原、副線圈各只有一個,則.

粗心:學了變壓器原、副線圈兩端的電壓比和電流比的關系之后,我知道了變壓器原、副線圈兩端的電壓與匝數(shù)成正比,通過它們的電流與匝數(shù)成反比.如圖38-10所示的變壓器的供電情況為:

圖38-10由,得:U2=2V,U3=3V.由,得:I2=3A,I3=2A.細心:那你再算算原、副線圈兩端的輸入功率與輸出功率各是多少?粗心:P入=U1I1=6W,P出=P2+P3=12W.咦,怎么不相等呢?細心:對于理想變壓器,有P入=P出,且輸入功率隨輸出功率的變化而變化,因此I2和I3的實際大小是由接在兩個副線圈n2和n3兩端的負載決定的.而I1又隨I2和I3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始終滿足的關系只有U1∶U2∶U3=n1∶n2∶n3和U1I1=U2I2+U3I3或n1I1=n2I2+n3I3.粗心:哦,我知道了,電流與匝數(shù)成反比(),這種關系只在原、副線圈各只有一個時才成立.細心:你還不賴嘛!

四、幾種特殊變壓器

1.自耦變壓器:如圖38-2所示.圖甲中把整個線圈作為原線圈,取一部分作為副線圈,可以降低電壓;圖乙中把一部分作為原線圈,把整個線圈作為副線圈,可以升高電壓.

圖38-2

2.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如圖38-3所示.

圖38-3

方法探究

一、公式推導

例1

試推導出理想變壓器的變壓、變流公式:

解析

對于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兩端的電壓都等于線圈上的感應電動勢,即:

U1=E1=n1,U2=E2=n2又因為任意時刻有:Φ1=Φ2可得=又由能量守恒定律知,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即:

P1=U1I2,P2=U2I2可得:.

答案

二、理想變壓器基本公式應用

例2

圖38-4為理想變壓器,它的原線圈接在交流電源上,副線圈接在一個標有“12V

100W”的燈泡L上.已知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之比為18∶1,那么燈泡正常工作時,圖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______V,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________A.圖38-4

解析

由公式,得:U1=U2=216V因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的功率相等所以I1==0.46A即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shù)分別為216V、0.46A.

答案

216

0.46

點評

分析理想變壓器問題時,應注意正確地應用原、副線圈上電壓的關系和電流的關系,特別是原、副線圈功率相等的關系.

變式訓練1

如圖38-5所示,有一個理想變壓器,原線圈的匝數(shù)為n1,輸入電壓為U1,電流為I1;兩個副線圈的匝數(shù)分別為n2和n3,輸出電壓分別為U2和U3,電流分別為I2和I3.下列關于此變壓器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A.U1∶U2=n1∶n2,U1∶U3=n1∶n3圖38-5

B.I1∶I2=n2∶n1,I1∶I3=n3∶n1

C.n1I1=n2I2+n3I3

D.I1U1=I2U2+I3U3

答案

ACD

三、原、副線圈各物理量間的決定關系

例3

如圖38-6所示,理想變壓器的匝數(shù)之比為3∶1,四只相同的燈泡中L2、L3、L4均正常發(fā)光,問L1能否正常發(fā)光?

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原線圈回路電路規(guī)律的應用,由匝數(shù)比可得原、副線圈中圖38-6電流比和電壓比I1∶I2=1∶3,U1∶U2=3∶1.又原線圈回路中,L1與線圈串聯(lián),故L1中的電流等于I1,但電壓不等于U1,求解時可據(jù)I1R1進行求解.而副線圈回路中,線圈是電源,故U2與三只燈泡上的電壓相等,電流I2是三者之和.設額定電流為I,則I2=3I,I1=I,故L1能正常發(fā)光.

答案

L1能正常發(fā)光

點評

對于原線圈接穩(wěn)壓電源的理想變壓器,有:U1→U2→I2→P出=P入→I1.

三、綜合應用

例4

一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n1∶n2=1∶2,電源電壓u=220sinωtV,原線圈電路中接入一熔斷電流I0=1A的保險絲,副線圈中接入一可變電阻R,如圖38-8所示.為了使保險絲不被熔斷,調節(jié)R時,其阻值最低不能小于(

)

圖38-8

A.440Ω B.440Ω

C.880Ω D.880Ω

剖析

保險絲是否會被熔斷不是取決于通過它的瞬時電流,而是取決于它的發(fā)熱功率.而發(fā)熱功率P=I2R,其中I應取有效值.故保險絲的熔斷電流指的是有效值.

答案

C

變式訓練3

如圖38-9所示,在甲、乙兩電路中,當a、b兩端與e、f兩端分別加上220V的交流電壓時,測得c、d間與g、h間的電壓均為110V.若分別在c、d兩端與g、h兩端加上110V的交流電壓,則a、b間與e、f間的電壓分別為(

)

A.220V,220V B.220V,110V圖38-9

C.110V,110V D.220V,0

解析

對于變壓器有=,當Ucd=110V時,Uab=2Ucd=220V;而當g、h間為110V的電壓時,g上端部分電阻中無電流,不產(chǎn)生電壓,所以e、f兩端的電壓仍為110V.

答案

B

點評

此題把變壓器的變壓與分壓器的分壓對比起來考查,注重學科內(nèi)的綜合,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

訓練

1.一理想變壓器的原線圈上接有正弦交變電壓,其最大值保持不變,副線圈接有可調電阻R.設原線圈的電流為I1,輸入功率為P1,副線圈的電流為I2,輸出功率為P2.當R增大時[2008年高考·天津理綜卷](

)

A.I1減小,P1增大

B.I1減小,P1減小

D.I2增大,P2減小

D.I2增大,P2增大

答案B

2.如圖甲所示,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為10∶1,R1=20Ω,R2=30Ω,C為電容器.已知通過R1的正弦交流電如圖乙所示,則[2009年高考·四川理綜卷](

)

甲乙

A.交流電的頻率為0.02Hz

B.原線圈輸入電壓的最大值為200V

C.電阻R2的電功率約為6.67W

D.通過R3的電流始終為零

解析

根據(jù)變壓器原理可知,原、副線圈中電流的周期、頻率相同,周期為0.02s、頻率為50Hz,選項A錯誤;由圖乙可知,通過R1的電流最大值Im=1A,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其最大電壓Um=20V,再根據(jù)原線圈的電壓之比等于匝數(shù)之比可知原線圈輸入電壓的最大值為200V,選項B錯誤;因為電容器有通交流、阻直流的作用,則有電流通過R3和電容器,選項D錯誤;根據(jù)正弦交流電的峰值和有效值關系并聯(lián)電路特點可知,電阻R2的電流有效值I=,電壓有效值U=V,電阻R2的電功率P2=UI=W,選項C正確.

答案

C

3.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為1∶5,原線圈兩端的交變電壓為u=20sin100πtV.氖泡在兩端電壓達到100V時開始發(fā)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2009年高考·江蘇物理卷](

)

A.開關接通后,氖泡的發(fā)光頻率為100Hz

B.開關接通后,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00V

C.開關斷開后,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

D.開關斷開后,變壓器的輸出功率不變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變壓器的知識,要能對變壓器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時值以及變壓器變壓原理、功率等問題徹底理解.由交變電壓的瞬時值表達式知,原線圈兩端電壓的有效值U1=V=20V,由得副線圈兩端的電壓U2=100V,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交變電流的有效值,選項B正確;交變電壓的頻率f==50Hz,一個周期內(nèi)電壓兩次大于100V,即一個周期內(nèi)氖泡能兩次發(fā)光,所以其發(fā)光頻率為100Hz,選項A正確;開關斷開前后,輸入電壓不變,變壓器的變壓比不變,故輸出電壓不變,選項C錯誤;斷開后,電路消耗的功率減小,輸出功率決定輸入功率,選項D錯誤.

答案

AB課時4電能的輸送

一、輸電線上的功率損失任何輸電線都有電阻,存在功率損失.設輸電電流為I,輸電線的電阻為R,則輸電線上的功率損失ΔP=I2·R.設輸送的電功率為P,輸電電壓為U,輸電線的總長度為L,橫截面積為S,電阻率為ρ,則輸電電流為I=,輸電線電阻R=.輸電線上的功率損失可表示為:

二、減少輸電線上功率損失的辦法

1.減小輸電線的電阻R①減小輸電線長度L:由于輸電距離一定,所以在實際中不可能用減小L來減小R.②減小電阻率ρ:目前一般用電阻率較小的銅或鋁作導線材料.③增大導線的橫截面積S,這要多耗費金屬材料,增加成本,同時給輸電線的架設帶來很大困難.

2.減小輸電電流I①減小輸送功率P:由于發(fā)電站的裝機容量一定,因此發(fā)電站向外輸送的電功率是一定的,即在實際中不能以用戶少用或不用電來減少輸電線上的功率損失.②提高輸電電壓U:在輸送功率P一定,輸電線電阻R一定的條件下,輸電電壓提高到原來的n倍,輸電線上的功率損失降為原來的倍.采用高壓輸電是減小輸電線上功率損失最有效、最經(jīng)濟的措施.

三、輸電線上的電壓損失

1.電壓損失ΔU:輸電線路始端電壓U跟末端電壓U′的差值,稱為輸電線路上的電壓損失,ΔU=U-U′,如圖39-2所示.

圖39-2

2.造成電壓損失的因素①輸電線電阻造成電壓損失.②輸電線的感抗和容抗造成電壓損失,以后在計算時只考慮輸電線電阻所造成的電壓損失.

3.減小輸電線路上電壓損失的方法①減小輸電線電阻R用增大輸電導線的橫截面積來減小電阻對低壓照明電路有效,對高壓輸電線路效果不佳.②減小輸電電流I在輸送電功率不變的前提下,提高輸電電壓是有效的措施.高壓輸電既能減小功率損失,又能減小電壓損失,但在實際輸送電能時,還需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依照不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輸電電壓.

四、電能輸送原理圖目前生產(chǎn)、生活中使用的基本上是交變電流,因此遠距離輸送的電流都為交變電流,所以可以利用升壓變壓器將輸送電壓升高,到達用戶端后再利用降壓變壓器將電壓降低,以符合用戶用電的需要,輸電原理圖如圖39-3所示.

圖39-3對于理想變壓器有P1=P2,P3=P4

P耗=IR線=P2-P3=P1-P4

U線=I線R線=U2-U3.

五、電能輸送中線路電能損失的計算

六、易錯、易混點透析

1.“提高電壓,降低電流”與歐姆定律矛盾嗎?不矛盾.歐姆定律是對純電阻耗能元件成立的定律,而“提高電壓,降低電流”是從輸送角度,由P=IU,且在P一定的條件下得出的結論,兩者沒有聯(lián)系.

2.高壓輸電,電壓越高越好嗎?并不是電壓越高越好.因為電壓升高,導線會激發(fā)空氣放電,另外高壓輸電對變壓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輸電電壓也不是越高越好.在實際輸電過程中輸電電壓要根據(jù)輸送功率的大小、距離的遠近、技術和經(jīng)濟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

一、關于線路損耗的計算

例1

一小型水電站輸出的電功率為20kW,輸電線的總電阻為5Ω.如果發(fā)電機的輸出電壓為400V,且直接進行輸電,輸電導線上損失的電功率為多少?若改為2000V的電壓輸電,則輸電導線上損失電功率又為多少?

解析

P=U1I1,I1==A=50A

P線=I12R=2500×5W=12500W

P=U2I2,I2==A=10A

P線=I22R2=100×5W=500W.

答案12500W

500W

點評

輸電電壓提高了5倍,輸電線上損失的電壓降為原來的,電線上的損失功率降為原來的.高壓輸電可以保證輸在送功率不變的情況下,減小輸電電流來減小輸電的電能損失.

變式訓練1

一發(fā)電廠發(fā)電機的輸出電壓為U1,發(fā)電廠至學校的輸電線的電阻為R,通過導線的電流為I,學校的輸入電壓為U2.下列四個計算輸電線的功率損耗的式子中,不正確的是(

)

A. B.

C.I2R D.I(U1-U2)

解析

選項A中的U1是輸電電壓,而不是輸電線電阻上的電壓,故選項A錯誤;其余選項均正確.

答案

A

點評

用P=求輸電導線電阻上損失的功率時,一定要把U與電阻R相對應.

二、遠距離輸電線路

例2

某發(fā)電站的輸出功率為1.0×104kW,輸出電壓為4kV,通過理想變壓器升壓后向80km遠處的用戶供電.已知輸電線的電阻率ρ=2.4×10-8Ω·m,導線的橫截面積為1.5×10-4m2,輸電線路損失的功率為輸出功率的4%.求:

(1)升壓變壓器的輸出電壓.

(2)輸電線路上的電壓損失.[2006年高考·廣東物理卷]

解析

(1)輸電線路如圖所示輸電線的電阻為:

R=ρ=25.6Ω

P損=P1×4%

P損=IR=()2R解得:U2=8×104V.

(2)輸電線路上的電壓損失為:

U損==3.2×103V.

答案

(1)8×104V

(2)3.2×103V

點評

這類題型重點要防止出現(xiàn)P損=的錯誤,因為U2只有一小部分加在線電阻R線上,大部分加在降壓變壓器的輸入端.

變式訓練2

如圖39-4所示,某小型水電站發(fā)電機的輸出功率為10kW,輸出電壓為400V,向距離較遠的用戶供電時,為了減少電能損失,使用2kV的高壓輸電,最后用戶得到220V、9.5kW的電力.所用變壓器可認為是理想變壓器.求:

(1)水電站升壓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

(2)輸電線路的導線電阻R.

(3)用戶降壓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

圖39-4

解析

升壓變壓器的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之比等于發(fā)電機的電壓和升壓變壓器的輸出電壓之比.已知輸入功率為10kW而用戶得到功率為9.5kW,所以損失的功率為0.5kW,它應等于導線的電阻與輸送電流的平方之積.輸入電流應等于輸送功率與升壓變壓器的輸出電壓之比.而降壓變壓器的原、副線圈匝數(shù)之比應等于原、副線圈兩端的電壓之比,所以有:

(1)升壓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為:.

(2)導線電阻R

與輸送電流和輸電線上損失的電功率有關,有P損=I2R;而輸送電流又決定于輸電電壓及輸送功率,有:I=所以R=Ω=20Ω.

(3)設降壓變壓器原線圈上的電壓為U3,有:

U3=U2-IR=2000V-5×20V=1900V所以降壓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為:

答案

(1)1∶5

(2)20Ω

(3)95∶11訓練

1.一臺發(fā)電機最大輸出功率為4000kW,電壓為4000V,經(jīng)變壓器T1升壓后向遠方輸電,輸電線路總電阻R=1kΩ.到目的地經(jīng)變壓器T2降壓,負載為多個正常發(fā)光的燈泡(220V、60W).若在輸電線路上消耗的功率為發(fā)電機輸出功率的10%,變壓器T1和T2的損耗可忽略,發(fā)電機處于滿負荷工作狀態(tài),則[2009年高考·海南物理卷](

)

A.T1原、副線圈電流分別為103A和20A

B.T2原、副線圈電壓分別為1.8×105V和220V

C.T1和T2的變壓比分別為1∶50和40∶1

D.有6×104盞燈泡(220V、60W)正常發(fā)光

答案

ABD

2.圖示為遠距離高壓輸電的示意圖.關于遠距離輸電,下列表述正確的是[2009年高考·廣東物理卷](

)

A.增加輸電導線的橫截面積有利于減少輸電過程中的電能損失

B.高壓輸電是通過減小輸電電流來減小電路的發(fā)熱損耗

C.在輸送電壓一定時,輸送的電功率越大,輸電過程中的電能損失越小

D.高壓輸電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不一定是電壓越高越好

解析

依據(jù)輸電原理,電路中的功率損耗ΔP=I2R線,而R線=ρ,增大輸電線的橫截面積,減小輸電線的電阻,則能夠減小輸電線上的功率損耗,選項A正確;由P=UI來看,在輸送功率一定的情況下,輸送電壓U越大,則輸電電流越小,則功率損耗越大,選項B正確;若輸電電壓一定,輸送功率越大,則電流I越大,電路中損耗的電功率越大,選項C錯誤;輸電電壓并不是越高越好,因為電壓越高,對于安全和技術的要求越高,選項D正確.

答案

ABD本章練習

如圖40-2甲所示,一固定的矩形導體線圈水平放置,線圈的兩端接一只小燈泡,在線圈所在空間內(nèi)存在著與線圈平面垂直的均勻分布的磁場.已知線圈的匝數(shù)n=100匝,電阻r=1.0Ω,所圍成的矩形的面積S=0.040m2;小燈泡的電阻R=9.0Ω.磁場的磁感應強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40-2乙所示.線圈中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瞬時值的表達式為e=nBmScost,其中Bm為磁感應強度的最大值,T為磁場變化的周期.不計燈絲電阻隨溫度的變化,求:

(1)線圈中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的最大值.

(2)小燈泡消耗的電功率.

(3)在磁感應強度變化的0~時間內(nèi),通過小燈泡的電荷量.

乙圖40-2

解析(1)由題中電動勢e的表達式知感應電動勢的最大

答案(1)8V

(2)2.88W

(3)4.0×10-3C

二、交變電流的相關參量

圖40-3甲、乙分別表示兩種電壓的波形,其中圖甲所示電壓按正弦規(guī)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2008年高考·山東理綜卷](

)

圖40-3乙

A.圖甲表示交變電流,圖乙表示直流電

B.兩種電壓的有效值相等

C.圖甲所示交變電流的電壓的瞬時值表達式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