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刪定_第1頁
第4課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刪定_第2頁
第4課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刪定_第3頁
第4課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刪定_第4頁
第4課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刪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課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教材知識回顧】佛羅倫斯圣瑪麗亞簪花教堂

瑞士史學家布克哈特曾經說:“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方面——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處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透過它向外看,世界和歷史都罩上了一層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這層紗幕最先煙消云散。請思考:“這層紗幕”指什么?

◆基督教會壟斷西歐文化千年之久,人們生活在缺乏理性思維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什么叫文藝復興?其核心思想和性質是什么?一、文藝復興概念、突出領域、性質、旗幟1【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歐洲第一次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興起于意大利,后發(fā)展到歐洲各國。這場運動以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為名來表達反封建思想,因此被稱作“文藝復興”。2突出領域:以文藝和思想領域最突出3實質: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5性質拓展:文藝復興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的反封建、反教會運動。注意:時代特征: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成為時代潮流反封建包括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思想文化領域;經濟領域是資本主義經濟取代封建經濟;政治領域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廢除封建專制建立資本主義制度;意識形態(tài)領域或思想文化領域主要是通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宣傳資產階級思想和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是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在精神文化領域的反映。6定義拓展:文藝復興時期雖然號稱振興古典文化,但只是借助其形式,內容主要是宣揚資產階級思想和文化、反對教會的神學世界觀,實質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興起。7.文藝復興的旗幟:復興古典文化8文藝復興以“復興古典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為旗幟的原因A從力量對比看:1)當時封建神學占統(tǒng)治地位,教會勢力龐大,不容其他思想和學說傳播。2)形成中的資產階級力量弱小,無力與神學正面沖突。(在力量對比處于弱勢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務實策略)B從內容上的相關性看:3)封建神學理論體系大多是依據古希臘、古羅馬的思想文化成果4)古希臘羅馬文化中的某些內容,如早期人文主義,適應了資本主義發(fā)展需要意大利學者搜集、整理、研究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哲學、藝術、文學作品及歷史文物,從中發(fā)現(xiàn)了“肯定現(xiàn)世生活”和“肯定人”的思想,在此基礎上,他們建立了新的思想體系,即人文主義思想。所以:人文主義者廣泛收集、整理、研究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哲學、藝術、文學作品及歷史文物,借復興古代希臘和羅馬文化為名,行反對封建神學、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之實。二、文藝復興的時間、興起原因、發(fā)源于意大利原因:1.時間、范圍:14—16世紀,從意大利開始席卷西歐各國2文藝復興興起原因:(1)經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是根本原因。(2)文化:中世紀西歐文化自身的傳承和發(fā)展,奠定了文藝復興的基礎。4原因拓展:文藝復興的內外因

1.經濟振興:社會秩序得到重建,貿易和城市重新興起。2.懷疑精神:羅馬天主教的貪婪和愚行引發(fā)大眾的懷疑精神。3.知識普及:印刷技術擴散,打破知識的壟斷,歐洲進入知識全面普及化時代。內部因素1.典籍回流:阿拉伯人將古希臘文明典籍傳回歐洲。2.實驗精神:東方煉金術師帶來類似近代的實驗精神。3.開闊眼界:蒙古人打通基督教和回教文明的長期隔閡,歐洲人擺脫自閉。外部因素理性復活韋爾斯《世界簡史》240,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印刷術的力量證明材料……☆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經濟:工商業(yè)發(fā)達,經濟繁榮,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文化:繼承古典文化;拜占庭文化的影響3、意大利成為文藝復興發(fā)源地的原因:

1)物質條件:意大利北部是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較早的地區(qū)之一,市民階級壯大,為文化發(fā)展提供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2)人才優(yōu)勢: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學者文人,他們是文藝復興的中堅力量。3)文化遺產:意大利是歐洲古代文化的搖籃之一(羅馬文化),保存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中世紀時文化也相對比較繁榮。4)拜占庭學者與典籍:15世紀前后,許多拜占庭學者移居意大利城市,他們帶來大量珍貴的古代希臘、羅馬典籍和藝術品,促進了意大利藝術家和學者對古典文化的了解、研究。三、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

1.內涵:是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和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神學的思想武器。提倡人們對現(xiàn)實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經驗和理性,提倡人類認識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強調人的自然本性、價值、自由意志、世俗生活和世俗教育。1)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崇尚人性(既有貪婪、享樂、邪惡的一面,也有善良、進取、愛、求知的一面),要求把人、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2)宣揚人的自由意志和個性自由的發(fā)展(個性解放)。3)要求現(xiàn)實生活和塵世的享樂。宗教神學以神為中心強調禁欲主義和來世幸福提倡等級觀念蒙昧主義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追求現(xiàn)世的幸福和物質享受提倡自由平等、個性解放、個人奮斗推崇理性、科學1)反對中世紀神學抬高神、貶低人的觀點,肯定人和“人學”、貶低神和神學;(人是偉大的,還是卑微渺小的?)2)反對中世紀神學的禁欲主義和來世觀念,珍視短暫生命,鄙棄虛無來世,主張及時行樂,提倡人們現(xiàn)世生活的享樂;3)反對中世紀的宗教束縛和封建等級觀念,提倡個人奮斗、自由平等、譴責封建血統(tǒng)、等級觀念;4)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推崇科學、理性,提倡認識自然,造福人生“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么高貴,力量是多么無窮,儀表和舉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論行動,多么像天使,論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哈姆雷特》英國莎士比亞“贊美人、人的價值”◆

《十日談》

郡主(綺思夢達)沖破封建門第觀念,與仆人相戀,事情敗露后,父親暴跳如雷,將仆人關入地牢,痛罵女兒不顧身份,竟與下賤的奴仆相愛。綺思夢達卻寧死不屈,并憤然駁斥父親綺思夢達的故事“我們人類的骨肉都是用同樣的物質造成的,我們的靈魂都是天主賜給的,具備著同樣的機能和一樣的效用。我們人類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區(qū)分人類的標準?!?5世紀西歐流行歌曲一段歌詞人生目標:追尋歡樂!青春是多么美麗吔,但是,留不住這逝水年華,得歡樂時且歡樂吧,誰知明天有沒有閑暇。來世天國:沒空想!評級:正面:肯定對現(xiàn)世幸福的追求負面:導致個人私欲膨脹、泛濫和社會混亂。上帝賦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為動物,也可以上升到與上帝相似的東西。

——《論人的尊嚴》皮科(1463—1494)

“大多時候,落在人們頭上的幸?;虿恍胰Q于他自己?!?/p>

——阿爾伯(1404—1472)

“神圣的種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個人身上。”

——但丁

“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懷抱里。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薄?/p>

——彼特拉克

結合時代背景及以下材料,評述人文主義的思想價值觀念。材料: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對人的經驗的價值中心地位——用今天流行的拉丁文原文來說,即人的尊嚴——的堅持,力量是太大了,它們一旦被恢復和重新提出,就無法加以永遠的壓制。……然而,作為歷史力量,它有明顯的軟弱性,……

它只以受過教育的階級為對象,這是人數有限的城市或貴族精英;不像路德或諾克斯那樣,也不像后來反宗教改革的天主教那樣,以沒有受過教育的廣大群眾為對象。

◆——《西方人文主義傳統(tǒng)》[英]阿倫.布洛克2對人文主義的評價:肯定:1)強調人、人的尊嚴和人的價值,肯定人的現(xiàn)世生活;倡導個性自由和個人奮斗對教會和封建貴族的腐敗和虛偽及其虛偽的根源——禁欲主義進行揭露批判,具有人道主義精神和進步意義。2)有力地推動西歐從中世紀封建時代向近代資本主義轉型,在西方文明的發(fā)展、演進與更新的歷程中具有突出的歷史地位。否定:1)過度強調現(xiàn)世享樂和個人主義容易導致個人私欲膨脹、泛濫和社會混亂。2)它主要以受過教育的階層為對象,而不以沒有受過教育的廣大群眾為對象。三、文藝復興的內容:1人文主義學者廣泛搜集、整理、研究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哲學、藝術、文學作品及歷史文物,創(chuàng)造出“人文主義”思想。意大利學者在“復興古典文化”的旗幟下,以人文主義為武器,抨擊羅馬天主教會及其神學理論。2在文學藝術和思想領域取得突出成就,涌現(xiàn)出一批杰出藝術家、思想家,創(chuàng)造出絢麗的思想、文化。1)前三杰是文學家: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2)后三杰是藝術家: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米開朗琪羅:《大衛(wèi)》展現(xiàn)人體健美和力量拉菲爾:展現(xiàn)圣母溫柔、典雅、母性的一面3)馬基雅弗利:《君主論》主張“強權政治”理論,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學說,反映了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現(xiàn)實和資產階級要求統(tǒng)一的主張。

前三杰:哈姆雷特后三杰:君主論文學藝術政治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談莎士比亞拉伯雷巨人傳塞萬提斯唐吉柯德達芬奇蒙娜麗莎等米開朗琪羅大衛(wèi)等拉斐爾西斯廷圣母等

馬基雅弗利歌頌理性、自由、知識、至善、人性;譴責教會強調人的世俗情感和個性自由歌頌自由愛情的可貴,肯定人們的聰明才智等

要求沖破封建勢力束縛的強烈愿望;歌頌自由愛情

塑造出身心健全、大智大勇的巨人形象批判封建騎士精神,追求現(xiàn)實生活追求美、正義、光明以凝重恢宏的氣勢充分顯示了人的力量展現(xiàn)和諧的美文學三杰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歌集》強調人的世俗情感個性自由歌頌人的生命和自然情感、現(xiàn)實生活,揭露教會的腐敗。從人的塵世幸福(享受和平)這一人文主義的理想出發(fā),提出國家必須統(tǒng)一,王權必須強化(集中)這個時代命題,主張通過政教分離來實現(xiàn)意大利的統(tǒng)一,譴責教會,歌頌自由、知識教皇哲學家圣明的君主天堂煉獄地獄《神曲》

馬基雅弗利從人性惡出發(fā),提出一套功利主義國家理論,摒棄傳統(tǒng)道德觀,著《君主論》(聯(lián)系法家、儒家),要點:(1)人天生自私并有無限的貪欲,為保證社會安寧必須建立國家,通過強有力的政府和法制限制人的貪欲,所以國家的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用人的眼光而非神的眼光觀察國家)(2)國家政體有共和制和君主制,盡管共和制比較理想,能夠給公民較多自由,但究竟選擇哪種政體,須考慮國情,當時的意大利以君主制為好,即由鐵腕人物一統(tǒng)天下,建立秩序(3)為了實現(xiàn)國家的統(tǒng)一和長治久安,統(tǒng)治者必兼有獅子的殘暴和狐貍的狡獪兩種品性,可以采取一切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無須有道德上的顧慮。(從國家利益的角度論證君主非道德統(tǒng)治權術的正當性)馬基雅弗利(1469—1527)是意大利人,主要著作《君主論》

達·芬奇

DaVinci

主要作品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

拉斐爾Raphael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評價刻畫人類復雜的內心世界及對美、正義、光明的追求大衛(wèi)、摩西;西斯廷教堂壁畫作品以凝重恢宏的氣勢充分顯示了人的力量《西斯廷圣母》《雅典學院》等表現(xiàn)和諧的美被譽為“畫圣”拉斐爾《雅典學院》——反映西方人文主義的起源阿基米德四、文藝復興的意義1肯定:綜述:文藝復興對對摧毀封建制度和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它建立了符合資產階級利益的價值觀、倫理道德觀、美學理論、哲學體系、科學的學科體系等

(1)思想方面:人文主義成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精神動力,沖擊了天主教會,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對資本主義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歷史影響。(2)文藝方面:在文學藝術和思想領域取得突出成就,涌現(xiàn)出一批杰出的藝術家、思想家和文藝、思想作品,為后來的人類文明的繁榮進步開拓了廣闊前景。

(3)科技方面: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學,為近代歐洲自然科學的興起提供了必要條件,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不足:1)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在文藝復興運動晚期,過分推崇和強調個人主義和個性解放,造成了個人私欲橫流和社會混亂,2)在當時影響主要是受過教育的人而非未受教育的人民群眾。小結深入認識1人文精神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倡導人性,包括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是廣義的人道主義精神。第二層次是倡導理性,包括對真理的追求,是廣義的科學精神;第三層次是倡導正確的價值觀,包括對生活意義的追求和批判。概括起來就是關心人2人文精神的誕生始于對生命的同情和愛,顯性文化壓(科學主義)抑隱性文化(人文主義)的必然結果就是愛的缺失。3中國人的傳統(tǒng)人文精神是大器、包容、寬容的仁愛精神,近半個世紀以來,經過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和商潮的沖擊,利益驅動下,見利忘義,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日趨淡漠。五、宗教改革

(一)宗教改革的原因(1)時代特征:16世紀,西歐正處于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2)時代問題:羅馬天主教會是西歐最有勢力的封建主集團,為了自身利益,竭力維護封建秩序,嚴重阻礙社會進步。(3)社會基礎:新興的資產階級和社會其他階層將矛頭指向天主教會(4)導火線:羅馬教皇派特使在德國兜售贖罪圈,搜刮錢財,激怒了德國民眾。教皇派紅衣主教臺徹爾來到德國售賣贖罪券?!?/p>

路德宗教改革時的教皇是利歐十世(1513-1521),生活豪侈淫佚,而喜愛藝術。因興建圣彼得大教堂,而以售賣贖罪券為籌款的財路。

他的推銷員,夸張贖罪券的功能說:“當你購買贖罪券的銀錢叮當落在箱子里,你的親人就從煉獄的火焰中出來了。”

有一名無恥的推銷員,對他的顧客說:“你投下銀錢,現(xiàn)在我看見你父親的左腿已經邁出煉獄的火焰,只剩右腿還在火里面;再繼續(xù)加錢吧!”

那人說:“不必了。我父親并沒有右腿!”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為甚么不用他自己的錢來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須花費可憐的信徒們的錢呢?——《九十五條論綱》(二)內涵、時間地點、開始標志:1.內涵:16世紀新興的資產階級和社會其他階層掀起的一場將矛頭指向天主教會的社會改革運動,史稱宗教改革。(影響面在當時廣于文藝復興)2.爆發(fā)時間地點:16世紀,最先爆發(fā)于德國英法等國王權加強,形成民族國家,教皇勢力受到削弱,德國四分五裂,成為教皇搜刮的主要對象。MartinLuther(1483-1546)3.開始標志:1517年,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將自己寫的《關于贖罪券的功效》(《九十五條論綱》)貼在維登堡教堂的正門上,指出出賣贖罪券是欺騙、捏造,是散步“與基督教不符的道理”。這篇文章揭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九十五條論綱《九十五條論綱》放出的閃電引起了燎原大火。它成了起義的信號,整個德意志民族都投入到反教會的運動中去?!毒攀鍡l論綱》成了大家共同的綱領,被爭相傳抄,不脛而走,兩個星期傳遍了德國,一個月傳遍了基督教世界。根據材料指出馬丁·路德的主張:

材料一(德意志)“所在教士職位都應該脫離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復地方主教的職權”;材料二“應該規(guī)定,凡屬世俗的事都不應該送到羅馬判決,只應該由世俗當局處理。”

——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貴族公開書》(1520年)材料三:馬丁·路德提出“因信稱義”說。他認為,靈魂得救只需靠個人虔誠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會的繁瑣儀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給人的禮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為,全憑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會或行善。更不靠贖罪券?!堵返逻x集》材料四:世俗權力是受上帝的委托來懲治奸邪,保護善良的。因此,我們應當讓世俗政權在整個基督教中執(zhí)行它的職務,不要加以任何阻礙。無論什么,不管他是教皇、主教、傳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權力都有權來管他?!R丁·路德答:A建立民族教會,脫離羅馬教皇;B司法實行政教分離;C因信稱義(靈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稱為“義”,要想“稱義”,即靈魂得到拯救),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否定教會、遵守教會繁瑣儀式(教規(guī))、教皇、行善(積下的功德)、贖罪券在救贖中的作用。唯有上帝可赦免罪人。信徒都可成為祭司,《圣經》具有最高權威;D世俗權力源于上帝,其目的是保護善良(維持正義),世俗權力的行使不受教權阻礙,世俗權力高于教權(教皇),有權管束教皇等教會人士。(三)新教教派及其主要思想1.德國宗教改革——路德教派(1)主要人物:馬丁·路德是德國宗教改革的先驅。(神學教授——叛逆的教授)(2)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第一,強調“信仰得救”、“因信稱義”,認為信仰上帝就可得救,否定了教會的救贖作用;第二,堅持《圣經》是最高權威,《圣經》高于教皇和教會,并依據希臘文原本把《圣經》翻譯成德文。第三,否認教皇的權威。否認教權神授理論,宣稱沒有教皇,教會也能存在。(實際上是要恢復地方主教的職權,各地區(qū)可脫離教皇建立民族教會)第四,簡化宗教儀式,僧侶可婚配和還俗。第五,世俗權力源于上帝(即君權神授因而必須得到無條件服從),君主的權力高于教士甚至教皇(俗權至上),司法實行政教分離(激發(fā)德意志的民族意識,得到了很多封建諸侯的支持)。(注意:馬丁路德不反對宗教,只是否定教皇和教會的權威及其繁瑣儀式,反對因行稱義,并認為世俗統(tǒng)治者的首要目的是維護“真正的宗教”和基督教會,這易引起宗教戰(zhàn)爭)馬丁·路德的主要宗教觀點A、信仰耶穌就可得救,“因信稱義”。B、簡化宗教儀式,僧侶可婚配和還俗。C、最高權威來自于《圣經》,而非羅馬教會。D、君權神授、君主的權力高于教士甚至教皇(俗權至上)E、建立民族教會,(各國教會應與羅馬切斷聯(lián)系而由各國政府管)司法實行政教分離。如何理解“假如沒有路德,就根本不會有路易十四”選擇題:馬丁·路德這樣描述他在奧古斯丁修道院塔樓的“福音體驗”:“我夜以繼日地思索‘上帝公義’的問題,直到我看出它與‘義人必因信得生’的關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義’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憐憫使我們因信稱義。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樂園的門大開,讓我進入。圣經的一切話語有了新意義。”馬丁路德“福音體驗”的重大意義在于A.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B.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軸心時代的文化)C.使人們獲得精神自由和靈魂得救的自主權D.使宗教神權、專制王權和貴族特權遭到沉重打擊(啟蒙運動)C(3)馬丁路德“因信稱義”的意義:使人們獲得精神自由和靈魂得救的自主權,彰顯個人主義(明顯帶有個性自由的人文主義傾向)思考:1英國學者稱“16世紀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靈追求自由的運動”能夠佐證這一觀點的是:A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牧師B當錢幣在錢柜中叮當作響時,增加的只是貪婪和利己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無分別地把得救的指望賜給所有的人D教皇沒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權力A2馬丁·路德說:“男人必須要娶一個女人,女人必須要嫁一個男人,這是自然的事……將婚姻作為圣事不僅毫無《圣經》上的依據,而且正是這種贊揚婚姻的教義把婚姻變成一場鬧劇?!痹摬牧戏从沉笋R丁·路德()A.倡導男女平等B.否定宗教信仰C.宣揚《圣經》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D2.瑞士宗教改革——加爾文教派(1)加爾文的思想主張:A“預定論”,即教徒的得救取決于上帝的恩賜,成功者被視為“上帝的選民”。(更符合資產階級的需要)B如果我們的統(tǒng)治者是暴君或壓迫者,那“他們就不是上帝命定的”,因此“我們在拒絕服從并反抗這樣的統(tǒng)治者時,并不是在反抗上帝的意志”(演變成反對專制王權的革命意識形態(tài),成為西歐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C強調禁欲,過圣徒般的生活(小字,加爾文在日內瓦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評價:加爾文宗的宗教觀念和實踐活動有利于早期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之一。(精神動力)(2)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閱讀材料思考:資本主義精神是什么?加爾文的宗教改革思想為何有利于“資本主義精神”的產生?材料:資本主義精神與傳統(tǒng)精神是相對的。傳統(tǒng)精神不講效率,不受任何道德倫理的約束而不擇手段地攫取財富。而資本主義意味著以“合理的”手段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與此對應的資本主義精神表現(xiàn)為對生活的理性態(tài)度,講求效率和效果的做事方法。新教尤其是加爾文教,對于西方資本主義精神的產生“發(fā)生過巨大無比的杠桿作用”。——摘編自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答:(1)在道德倫理的約束下,以“合理的”手段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君子愛財取之有道)(2)加爾文的宗教改革思想有利于“資本主義精神”產生的原因:A加爾文主張“預定論”,認為財富是上帝恩賜的人獲得成功的標志,主張選民要以奮斗精神取得事業(yè)成功;并且具有節(jié)制、忍耐、簡樸、誠實、講信用和謙遜等美德。B實際上為資產階級的經濟活動披上了神圣的宗教外衣。

思考:探索與爭鳴

《名家史論》新教“強調禁欲在某一固定職業(yè)中的重要作用,從倫理上證明了現(xiàn)代專業(yè)化勞動分工的正確性。同理,將謀利解釋為天意,證明了商人的活動都是合乎道理的”?!氨容^起來,加爾文教似乎更緊地與資產階級的資本主義企業(yè)家的那種嚴格的守法主義和主動進取心相聯(lián)系”。——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閱讀本課“名家史論”,你認為新教倫理中哪些因素有利于西歐早期資本主義發(fā)展?提示:強調禁欲,培養(yǎng)嚴格守法主義,禁欲有利于資本的積累;證明勞動分工的正確性,肯定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將謀利解釋為天意,強調商人活動的合理性,有利于激勵主動進取心和個人奮斗,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3.英國宗教改革結果——英國國教:1534年,英國議會通過法案,宣布英國教會不再從屬于羅馬教廷,英王為英國教會的首腦。改革影響:1)建立起民族教會,改革后的教會稱為英國國教。2)英國國教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度、重要教義和儀式。4.新教的教派有:路德教派、加爾文教派、英國國教等5.宗教改革后基督教的三大派別:東正教、天主教、新教(四)宗教改革的性質和影響1.宗教改革的性質:宗教改革是西歐新興的資產階級掀起的(矛頭指向天主教會的)的反對封建制度的社會改革運動。2.宗教改革的影響:1)帶來基督教的再次分裂,形成了三大派別——東政教、天主教、新教2)宗教改革直接打擊了教皇和天主教會的勢力,動搖了西歐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聯(lián)系新教倫理)。注:天主教會大量土地和財產被沒收,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3)促進了新興的民族國家發(fā)展(聯(lián)系君權高于教權,建立民族教會)4)(打破了封建文化和宗教神學對思想文化的禁錮,促進了西歐各國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局限性:批判天主教會和禁欲主義,但并不否認宗教存在和上帝,不是徹底的無神論思想3新教徒的政治實踐(長遠政治影響之一)在(宗教改革)不長的時間后,1581年7月,新教締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荷蘭共和國,緊跟其后的英國清教徒(基督新教中加爾文主義者)在1649年將查理一世推上了斷頭臺,成立了共和國,1688年經過光榮革命,迎來了新教國王,實行了“君主立憲”的憲政體系?!?620年為反抗宗教壓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建立了自己的家園。1776年,締造了一個……美利堅合眾國。11.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比較

共同點:(1)兩者都是在西歐新興資產階級在思想意識形態(tài)領域反封建束縛的斗爭;(內容)(2)都是在資本主義萌芽后資產階級要求政治權利在思想上的反映;(背景)(3)斗爭鋒芒都指向天主教會。(內容、對象)區(qū)別:(1)發(fā)源地不同:前者在意大利,后者在德國(2)核心內容不同:前者以人文主義為核心,肯定人、人權、人性;后者主張信仰得救和簡化宗教儀式,建立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新教。(3)實質不同:前者即是思想解放運動又是一場文化革命運動;后者是一場反封建的社會運動,屬于政治斗爭影響不同:前者使資產階級獲得與封建統(tǒng)治階級斗爭的理論依據和思想武器,將人從封建神學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推動了科學文化的發(fā)展及社會的進步。后者為資產階級奪權開辟道路,同時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提供思想武器,它主張個人參與經濟活動,發(fā)揮人的積極性與獨創(chuàng)性,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小結:1500年前后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1)資本主義曙光的來臨:①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貨幣關系的發(fā)展,西歐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②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新興資產階級從思想上沖擊著封建統(tǒng)治秩序,文藝復興運動興起,宗教改革如火如荼。③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民族國家的形成,英、法等國的君主專制取代等級君主制。(2)1500年以前,歷史上出現(xiàn)的各文明中心尚未連成一體,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qū)。新航路的開辟,為世界各地區(qū)之間加強聯(lián)系、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地理方面的便利。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世界各地區(qū)逐漸被連為一體的趨勢。(3)從1500年左右地理大發(fā)現(xiàn)以后,西歐人走向海外,開始殖民征服,歐洲貿易走出地中海的狹小范圍而擴大到全世界。這為新興資產階級開辟了新的活動場所,加速了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過渡,對世界各地的社會、經濟施加了影響。所以有人將1500年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練習與測評

1、意大利為什么會成為西歐文藝復興的中心和發(fā)源地?為什么說“文藝復興”不是對古典文化的簡單復興?答:意大利北部是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較早的地區(qū)之一,這里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學者文人,他們是文藝復興的中堅力量。作為歐洲古代文化搖籃之一,意大利保存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中世紀時文化也相對比較繁榮。15世紀前后,許多拜占庭學者移居意大利城市,他們帶來大量珍貴的古代希臘、羅馬典籍和藝術品,促進了意大利藝術家和學者對古典文化的了解、研究。一方面,文藝復興期間,意大利學者以人文主義為武器,抨擊羅馬天主教會及其神學理論?!皬团d”只是旗號,本質是反對天主教神學,為資本主義發(fā)展造輿論。另一方面,他們廣泛搜集、整理、研究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哲學、藝術、文學作品及歷史文物,在文學藝術和思想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涌現(xiàn)出一批杰出的藝術家和思想家,比古代希臘羅馬文化成果和水平有大的發(fā)展。所以說“文藝復興”不是對古典文化的簡單復興。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世俗權力是受上帝的委托來懲治奸邪,保護善良的。因此,我們應當讓世俗政權在整個基督教中執(zhí)行它的職務,不要加以任何阻礙。無論什么,不管他是教皇、主教、傳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權力都有權來管他?!R丁·路德馬丁·路德認為世俗權力與教權應當是什么關系?其矛頭指向誰?答:馬丁·路德認為世俗權力可以高于教權,世俗權力可以管教皇。其矛頭直接指向羅馬天主教會與教皇。3、15、16世紀之交,隨著封建制度的解體,西歐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聯(lián)系前面幾課所學的內容,以“走出中世紀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