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設計說明書_第1頁
地鐵設計說明書_第2頁
地鐵設計說明書_第3頁
地鐵設計說明書_第4頁
地鐵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7號線工程初步設計第九篇車站第八冊安托山站第一分冊車站建筑PAGEI-第九篇 車站第八冊安托山站第一分冊車站建筑目錄TOC\o"1-2"\h\z\u1概述 11.1設計依據(jù) 11.2設計范圍 11.3設計原則及采用的規(guī)范、標準 11.4總體設計評審意見的主要內容及執(zhí)行情況 32工程概況 32.1站位 32.2站址環(huán)境 32.3車站換乘情況 33車站規(guī)模 33.1設計客流 43.2車站建筑組成及面積 43.3車站形式、分層、埋深及外包尺寸 44車站總平面設計 44.1站址分向客流及吸引分析 44.2站址建設條件分析 54.3總平面布置 54.4配套工程及環(huán)境綜合開發(fā) 55車站建筑設計 55.1站廳層建筑布置 55.2站臺層建筑布置 65.3設備管理用房 75.4出入口通道、風亭、冷卻塔等附屬建筑 95.5無障礙設計 95.6車站防災 95.7人防工程 116綜合管線設計 117車站大型設備運輸路徑 118車站的物業(yè)開發(fā)及綜合利用 119裝修設計 119.1設計原則 119.2裝修材料的選擇及采用標準 129.3照明設計 1210指示導向標識 1211廣告燈箱 1212環(huán)境保護 1213存在問題建議 12-PAGE13-說明1概述1.1設計依據(jù)1、《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guī)劃(2011-2020)》2、《深圳2030城市發(fā)展策略》(深圳市規(guī)劃局,2006年)3、《深圳市綜合交通與軌道交通規(guī)劃》(深圳市規(guī)劃與國土資源局等,2002年12月)4、《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guī)劃(2011-2020)》(深圳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規(guī)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2009年11月)5、《深圳地鐵7號線工程勘察設計總承包合同》及《深圳地鐵7號線工程勘察設計分包合同》。6、《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7號線工程總體設計》(2010年9月)7、《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7號線工程總體設計》評審會專家組評審意見(2010年9月)8、《深圳地鐵7號線工程初步設計技術要求》(2010年8月)9、《深圳地鐵7號線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組成與內容》(2010年8月)10、《深圳地鐵7號線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及其它統(tǒng)一規(guī)定》(2010年8月)11、《深圳地鐵7號線工程初步設計技術接口文件》(2010年8月)12、歷次地鐵公司、設計總體組相關查審意見1.2設計范圍安托山站土建工程初步設計包括:車站起點里程至終點里程范圍內的車站主體部分、附屬部分(包括出入口、通道、風道和風亭)的土建設計;車站地面規(guī)劃用地范圍內的規(guī)劃及環(huán)境設計(包括車站配套設施的布置及其周邊鋪地、綠化等環(huán)境設計)。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DK9+914.982,車站起點(永久結構結構外側)里程:DK9+836.052,車站終點(永久結構結構外側)里程:DK10+018.152,車站主體長度1821.3設計原則及采用的規(guī)范、標準1.3.1設計原則1、車站的總體布局,應符合深圳市城市規(guī)劃、城市交通規(guī)劃、環(huán)境保護和城市景觀的要求,在考慮吸引客流的同時,妥善處理好與地面建筑、地下管線、地下構筑物等之間的關系,盡量減少房屋拆遷、管線遷移和施工時對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及市民生活的影響。2、車站設計應保證乘客使用安全、方便,并具有良好的通風、照明、衛(wèi)生、防災等設施,為乘客提供舒適的乘車環(huán)境。3、車站規(guī)模應根據(jù)遠期(2041年)設計客流量(如近期值大于遠期值時取大值)和車站本身功能定位、行車管理、設備用房的需要來確定。4、車站設計應合理組織客流,避免交叉干擾,保證乘客進站方便,出站迅速,同時應滿足事故緊急疏散客流的需要。5、應充分考慮車站與其它軌道交通線路、地面公交及出租車等的換乘與銜接,設計中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選擇合理、便捷的換乘方式。近、遠期工程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設計,分期實施,預留切實可行的換乘土建接口。6、車站設計應滿足無障礙設計的有關規(guī)定與要求。7、地下車站主體抗力等級應按六級人防設計。1.3.21、《地鐵設計規(guī)范》(GB50157-2003)2、《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guī)范》(GB50490-2009)3、《地鐵設計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4、《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06)5、《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6、《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98-98)2001年版7、《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guī)范》(GB50038-2005)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JGJ50-2001)9、《全國民用建筑工程技術措施(規(guī)劃、建筑)》(2003)10、《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2008年版)216號11、《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12、《地鐵安全防范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DB12/289-2009)13、《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標準》建標104-200814、《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222-95)15、《地鐵設計防火規(guī)范》(2010征求意見稿)16、《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GB/T50104-2001)17、《總圖制圖標準》(GB/T50103-2001)18、其它相關規(guī)范和規(guī)定及深圳市相關行業(yè)標準。1.3.3設計標準1、站廳層公共區(qū)地面裝修層厚度150mm防靜電架空地板高(用于通信、信號設備用房)300mm防靜電架空地板高(用于控制室)60公共區(qū)地坪裝飾面至吊頂?shù)酌鎯舾撸ǖ叵抡荆?200mm公共區(qū)地坪裝飾面至任何懸掛障礙物≥2500mm一般用房(地板面至吊頂面)≥2400mm內部管理區(qū)走道凈寬(單面布置房間)≥1200mm(雙面布置房間)≥1800mm內部管理區(qū)走道凈高≥2400mm其他設備用房按有關專業(yè)技術要求進行2、站臺層地坪裝修面厚度100mm裝修后地面至中層板底凈高≥4站臺層地面至站廳層地面層高5100mm公共區(qū)地坪裝修面至吊頂?shù)酌鎯舾?000mm公共區(qū)地坪裝修面至軌頂面10軌面至結構底板面560mm計算站臺長度內站臺邊緣至線路中心線距離(直線段)16計算站臺長度外站臺邊緣至線路中心線距離(直線段)1線路中心線至側墻凈距(直線段)2車站計算站臺長度1站臺地坪裝飾面至任何懸掛障礙物≥2500mm地下站一般用房地面至吊頂?shù)酌鎯舾摺?400mm內部管理區(qū)走道凈寬(單面布置房間)≥1200mm(雙面布置房間)≥1內部管理區(qū)走道凈高≥2400mm設備用房地面至吊頂?shù)酌鎯舾?,按相關專業(yè)的技術要求執(zhí)行。地下車站縱坡不小于2‰。有效站臺范圍內站臺下風道豎墻外側至站臺板邊緣距離為500mm。3、自動扶梯、人行樓梯(1)自動扶梯:自動扶梯采用重型公共交通型,凈寬1000mm,傾角30°,0.65m/s。自動扶梯踏步面沿口至上部任何障礙的最小垂直高度≥2400mm(2)人行樓梯:樓梯寬度:單向人流最小1800mm,雙向人流最小2400mm。樓梯踏步面沿口至天花板底線垂直凈高≥24中間平臺長度1200~1800mm。樓梯段欄桿高900mm,水平段欄桿高1204、其他設計標準建筑工程設計等級一級耐火等級一級人防設計等級6級防化等級丙級主體結構工程設計使用年限100年抗震設防烈度7度 1.4總體設計評審意見的主要內容及執(zhí)行情況總體設計評審專家無意見。2工程概況2.1站位安托山站是深圳地鐵2、7號線工程的換乘站,位于安托山四路(規(guī)劃路)和僑香四路(規(guī)劃路)交叉口,沿安托山四路布置,呈南北方向布置;安托山四路規(guī)劃紅線寬度25m,僑香四路規(guī)劃紅線寬度16m,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為DK9+914.9822.2站址環(huán)境2.2.1站址周邊建筑及環(huán)境本站位于僑香三路北側與安托山六路西側,現(xiàn)狀車站東南側是雅福居小區(qū)、北側和西側為深圳市安托山混凝土有限公司。從規(guī)劃用地來看,周圍也多為居住用地,該站客流主要為周邊居民和與2號線換乘客流。2.2.2地下管線現(xiàn)狀車站主體結構范圍內:平行于車站方向有1根φ600砼雨水管3.8m、1根φ500砼污水管2.30m等;垂直于車站方向有1根φ100鋼燃氣管1.27m、1根φ700x200塑膠電信管1.41mA號出入口通道上方根據(jù)管線勘察資料,無地下管線。B號出入口通道上方有1根φ200鑄鐵上水管0.69m、1根φ700x200塑膠電信管1.41、1根φ100鋼燃氣管1.27m、1根φ15010KV塑膠電力管0.98m2.2.3從規(guī)劃來看,周邊主要為居住用地和綠化為主。僑香三路規(guī)劃紅線寬度40m為雙向4車道,現(xiàn)狀道路兩側建筑較少。安托山六路規(guī)劃紅線寬度40m為雙向2.3車站換乘情況安托山站為深圳地鐵2、7號線換乘車站,2號線安托山已先期建設,目前主體土建已完工。2號線安托山站為地下三層島式站臺車站,7號線安托山站為地下兩層側式站臺車站。2、7號線呈十字交叉換乘。本站站廳層中部為2、7號線換乘公共區(qū),由欄桿和進出站閘機分隔為付費區(qū)與非付費區(qū),付費區(qū)內共設10部自動扶梯,4部樓梯、2部垂直電梯;其中設通往7號線站臺的有4部上行自動扶梯、2部下行自動扶梯、2部下行樓梯;其余2部上行自動扶梯、2部下行自動扶梯、2部下行樓梯和1部垂直電梯通往2號線站臺層;7號線有兩部垂直電梯,其中有1部與2號線共用。站臺層中部設置與2號線站臺換乘的上行自動扶梯2部,下行樓梯2部;3車站規(guī)模3.1設計客流設計年度按初期2019年、近期2026年、遠期2041年設計年限進行客流預測,并考慮軌道交通網(wǎng)絡中其他線路的換乘客流??刂栖囌疽?guī)模的客流量為遠期設計客流量。遠期預測客流及超高峰系數(shù)表(2041年早、晚高峰,人次/小時)表3.1-1預測客流站名上行下行超高峰系數(shù)下車上車上車下車安托山站早高峰20834659228831121.25晚高峰2376326022234928本站按晚高峰客流量控制,高峰小時客流量為12787人次/小時,超高峰系數(shù)1.25,則車站設計客流量為12787×1.25=15984人次/小時。3.2車站建筑組成及面積車站建筑主要由站廳層、站臺層、出入口通道、風道及地面建筑組成。車站總建筑面積11667.24m2,站廳層面積5198.54m2,站臺層面積4869.1m2,出入口通道面積535.87m2,風道面積663.45m2,出入口上蓋、風亭上蓋面積400.28m2。3.3車站形式、分層、埋深及外包尺寸3.3.1車站形式及分層本站為地下兩層單柱雙跨8.2m側式站臺車站3.3.2車站埋深有效站臺中心里程處頂板覆土為3.186m,埋深16.076車站總長度(永久結構外緣)為182.1m,標準段外包尺寸(結構外緣)為29.85m(寬)×13.54m(高)。車站小里程端區(qū)間為礦山法施工4車站總平面設計4.1站址分向客流及吸引分析車站遠期高峰小時進出站客流量和換乘客流量的設計客流為15984人次/小時,按每個象限一個出入口設置考慮,則分向客流按表4.1-1進行設計。表4.1-1車站高峰小時分向客流表安托山站象限Ⅰ(7號線B號出入口)象限Ⅱ(2號線既有出入口)象限Ⅲ(7號線A號出入口)象限Ⅳ(2號線既有出入口)合計客流量(人/小時)1315416218420285943比例22.13%7.00%36.75%34.12%100%按車站高峰小時分向客流表所示,象限Ⅰ、Ⅲ客流比較集中,7號線車站出入口設置此兩個象限;2號線出入口設置在Ⅱ、Ⅳ象限。4.2站址建設條件分析1、本車站站址周邊現(xiàn)狀建(構)筑物較少,只有東南側有一居民小區(qū),北側和西側是混凝土攪拌場和材料堆放地;車站上方道路為規(guī)劃路,無車流量;場地范圍內存在較少的電力、電信、雨水、上水、污水、燃氣、路燈等地下管線管道,地下管線管道的走向與道路平行,局部斜交,但場地條件較好。2、車站出入口位于規(guī)劃綠地和市政道路邊上,其中一個預留過街通道。3、車站風亭可以和未來物業(yè)進行結合或根據(jù)車站周邊現(xiàn)狀設于路側人行道邊。4.3總平面布置安托山站位于在規(guī)劃路安托山四路和僑香四路交叉口,車站主體呈南北向布置。由于本車站周邊均為遠期開發(fā)地塊,且2號線安托山站設置了2個出入口,為確保四個象限均設一個出入口,因此7號線車站共設2個出入口,即平行于安托山四路設置一個和平行于僑香三路設置一個。車站風亭布置于車站的南北兩端,1號風亭由位于車站小里程端的進風口、排風口(戰(zhàn)時)、2個活塞風口組成;2號風亭由位于車站大里程端的進風口(戰(zhàn)時)、排風口和2個活塞風口組成。設計中考慮將2號風亭、消防疏散口結合設置,最大限度較少對景觀的影響。地面風亭的設置應考慮道路幅員,其地面突出物的造型設計應與周邊環(huán)境相協(xié)調。4.4配套工程及環(huán)境綜合開發(fā)4.4.1交通配套工程安托山站的交通功能定位為換乘站,需設置的主要交通銜接設施有公交??空?、的士站和自行車場。本設計建議在僑香三路靠近B號出入口的地方設置公交??空竞偷氖空?,以方便和地鐵換乘,實現(xiàn)公交一體化。本設計在A號出入口設地鐵出入口廣場,在A號出入口廣場設自行車停車棚。4.4.2環(huán)境綜合開發(fā)安托山站的周邊規(guī)劃主要以居住建筑和商業(yè)建筑為主。車站地面建筑(包括出入口、風亭)均可考慮和物業(yè)合建,車站風亭綜合考慮周邊條件來確定設置位置。5車站建筑設計5.1站廳層建筑布置5.1.1建筑布置車站地下一層為站廳層,中部為2、7號線換乘的公共區(qū),由欄桿和進出站閘機分隔為付費區(qū)與非付費區(qū),付費區(qū)內設通往站臺的10部自動扶梯、4部樓梯和2部垂直電梯。7號線付費區(qū)與非付費區(qū)之間近期設有6臺入站閘機(遠期預留2臺),8臺出站閘機(遠期預留2臺),雙向閘機2臺,特殊通道閘機2臺。并設2處售票問訊處;非付費區(qū)布置6臺自動售票機(遠期預留2臺)、半自動售票機2臺、自動充值驗票機2臺和4部IC卡公用電話等。站廳層大里程端管理設備用房區(qū)布置有環(huán)控機房(包括小系統(tǒng)通風機房)、環(huán)控電控室、專用通信設備室、信號設備室、監(jiān)控設備室、弱電電源室、信號值班室、氣瓶間、照明配電室和更衣室等房間;本區(qū)設有與站臺層相通的封閉垂直疏散樓梯間、與公共區(qū)相通的過道及直通地面的1.3m寬專用消防通道;站廳層小里程端管理設備用房區(qū)布置有環(huán)控機房(包括小系統(tǒng)通風機房)、照明配電室、銀行、OA站廳層公共區(qū)凈高4.85m,小里程端設備區(qū)凈高5.35m,大里程端設備區(qū)凈高4.85m。通信、信號設備室設300mm高防靜電架空地板,室內凈高2.8m,滿足工藝要求。受2號線裝修影響,站廳層公共區(qū)裝修后吊頂下具體房間布置詳見“站廳層平面布置圖”。5.1.2出入口及通道寬度計算出入口及通道寬度根據(jù)設計客流量和過街客流量及緊急疏散的要求計算確定。凡兼做過街通道的通道和地面出入口樓梯的通過能力應有40%的儲備量。本站按晚高峰客流量控制,客流量超高峰系數(shù)按1.25,不均勻系數(shù)按1.25。車站A出入口分向客流量預測值為2184人次/h。A出入口通道高峰小時的分向客流量設計值均為2184×1.25×1.25=3413人次/h。B出入口分向客流量預測值為1315人次/h。B出入口通道高峰小時的分向客流量設計值均為1315×1.25×1.25=2055人次/h。1、按客流量計算出入口通道、樓梯所需寬度(凈寬):A出入口通道:3413×1.4÷4000=1.20m;A出入口樓梯:3413×1.4÷3200=1.50m。B出入口通道:2055×1.4÷4000=0.72m;B出入口樓梯:2055×1.4÷3200=0.90m。2、按事故疏散客流驗算出入口通道、樓梯寬度出入口通道、樓梯的總通過量還必須進行事故疏散客流驗算,即保證滿足在高峰小時的客流時發(fā)生火災疏散的要求。高峰小時乘車客流量取遠期高峰小時區(qū)間斷面流量為22337,2041年早高峰小時上車客流為6947人次/小時,發(fā)車次數(shù)(遠期)30對/小時。站臺上候車人數(shù)=6947×1.25÷30=290(人)一列車乘客=22337÷30=745×1.25=931(人)站臺上候車人數(shù)290人,一列車乘客931人,共計290+931=1221人。通道寬度:1221÷(5000÷60×5.0)=2.94m樓梯寬度:1221÷(3700÷60×5.0)=4.00m全站所設A、B號出入口通道凈寬為9.8m;在A出入口均設2部1.0m寬自動扶梯和1部1.8m寬樓梯,B出入口均設1部1.0m寬自動扶梯和1部2.2m5.2站臺層建筑布置5.2.1建筑布置車站地下二層為站臺層,站臺兩端為設備管理區(qū),中部為乘車區(qū)和與2號線換乘區(qū)。有效站臺兩側設屏蔽門,中部布置通往站廳的6部扶梯、2部樓梯和2部垂直電梯,樓梯有效凈寬均為1.8m,扶梯有效凈寬均為1.0m;布置通往2號線站臺的2部扶梯和2部樓梯,樓梯有效凈寬均為1.8站臺大里程端布置有0.4KV開關柜室、直流開關柜室、整流變壓器室、照明配電室、屏蔽門控制室、氣瓶間、事故照明蓄電池室、綜合維修室、污水泵房、廢水泵房等設備房間;小里程端則有照明配電室、氣瓶間、環(huán)控電控室、跟隨所等設備房間。站臺層層高為4.95m,凈高4.30m,站臺板頂至底板頂高度為1640mm。站臺層公共區(qū)裝修后吊頂下凈高為具體房間布置詳見“站臺層平面布置圖”。5.2.2站臺寬度計算1、計算公式Bc=b+z+tBc─側式站臺寬度b=Q上、下·ρ/L+MQ上、下──遠期高峰小時單側上、下車預測客流量×高峰小時系數(shù)÷高峰小時發(fā)車次數(shù)早高峰小時上行客流=4659+2083=6742(人)早高峰小時下行客流=2288+3112=5400(人)晚高峰小時上行客流=3260+2376=5636(人)晚高峰小時下行客流=2223+4928=7151(人)取用最大值,故Q上、下=7151(人)ρ──站臺上人流密度按0.33~0.75(m2/人),取0.5m2/L──站臺計算長度(m),取135.M──站臺邊緣至屏蔽門立柱內側的距離(m),取0.26mt──每組人行梯與自動扶梯寬度之和(m)z──橫向柱寬(m)2、側站臺寬度計算b=Q上、下·ρ/L+M=1.25×7151/30×0.5/135.68+0.268=1.37mb﹤2.50m,取側站臺寬度b=2.50mBc=b+z+t=2.50+2.0+1.78+0.52=6.8其中2.5m2.0m為樓梯寬度;0.52m為扶梯間距1.78為扶梯寬度。結論:2號線已經(jīng)為7號線預留了8.2m側站臺,滿足計算5.2.3站臺至站廳樓梯、自動扶梯寬度計算1、按客流量計算站廳與站臺之間自動扶梯、樓梯寬度(1)設計客流量左線與右線超高峰小時上車設計客流量:6947×1.25=8684人次(遠期早高峰)左線與右線超高峰小時下車設計客流量:7304×1.25=9130人次(遠期晚高峰)(2)樓扶梯通過能力樓梯最大通過能力為:雙向混行3200人/m.h,上行3700人/m.h,下行4200人/m.h。扶梯通過能力為:8190人/m·h(3)設4部上行自動扶梯和2部下行自動扶梯和2部1.則4×8190=32760人次/h>9130人次/h滿足要求。3.6×4200+2×8190=31500人次/h>8684人次/h滿足要求。結論:站臺至站廳樓扶梯通過能力滿足日常通過要求。5.3設備管理用房站內設備管理用房設置情況如下表5.4-1。車站設備、管理用房面積表表5.4-1用房序號房間名稱初步設計要求面積(m2)使用面積(m2)備注站廳層站臺層管理用房1站長室10-15與2號線共用2等候室10與2號線共用3會議室25-3018.034警務室25與2號線共用5公務/接觸網(wǎng)用房15與2號線共用6客服中心128.25*27銀行7.5或1514.938男/女更衣室15/1511.859男/女衛(wèi)生間(公共)3039.5111男/女衛(wèi)生間(工作人員用)20與2號線共用12清掃工具間8+810.919.7913備品間10-3038.2514運管辦值班室1215垃圾間56.327.8316備用區(qū)域5037.9217綜合維修室12~2016.6618站臺監(jiān)察亭56.24*2設備用房19車站控制室50與2號線共用17監(jiān)控設備室5041.8518弱電電源室2522.6219專用通信設備室3536.8320公眾通信設備室50/70與2號線共用21警用通信機械室20與2號線共用22通信設備房10與2號線共用23信號設備室40/8082.7824通號電纜間612.6425AFC機房15與2號線共用26AFC票務室20-25與2號線共用27屏蔽門控制室2026.9528環(huán)控機房200*2269.09/231.8729隧道風機房350*230熱排小室6*238.9531氣瓶間2017.7428.1832冷水機房120與2號線共用33環(huán)控電控室50+6599.9989.5034整流變壓器室5*7*289.8351500v直流開關柜室35Kv開關柜室61/54132.783682/60.837高壓控制室3224.0438高壓檢修/儲藏室2018.6139400v低壓開關柜室160136.5140低壓檢修室2041跟隨變電所152130.2742照明配電室15*2/20*216.00/19.8017.28/17.3443事故照明蓄電池室2019.4025.9244高壓電纜井2*25.25/9.127.2/7.8245低壓電纜井446污水泵房814.0047廢水泵房1227.84485.4出入口通道、風亭、冷卻塔等附屬建筑本站7號線共設2個出入口通道、2個地面出入口、1個獨立設置的消防通道及樓梯間、2組地面風亭。A出入口通道寬度為6.0m,出入口及通道總長為54.35m。通道到地面平臺提升高度為10.7m,設上行1.0m凈寬自動扶梯1部、下行1.0m凈寬自動扶梯1部和1.8m凈寬樓梯B出入口通道凈寬4.5m,出入口及通道總長為84.62m。通道到地面平臺提升高度為7.8m,設上行1.0m凈寬自動扶梯1部和2.2本站共設2個風道、2組地面風亭,風道均為地下單層;2組風亭均由1個進風口、1個排風口和2個活塞風口組成。風亭高度約為5.8m和1號風亭組位于現(xiàn)狀深圳市安托山混凝土有限公司內設置,該用地居住用地,用地權屬單位為深圳市名爵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2號風亭組位于現(xiàn)狀僑香三路北側,為空地,權屬單位未明。未來規(guī)劃為商業(yè)用地。5.5無障礙設計由于本站2號線出入口位置已設置供殘疾人及老、弱、病等人使用的無障礙垂直電梯,供殘疾人等從地面進出站廳,因此7號線出入口不重復設置無障礙垂直電梯;2部置于站廳層中部的付費區(qū)內,供殘疾人等上下于站廳和站臺層之間。本站出入口通道及站廳公共區(qū)內鋪設盲道通向付費區(qū)內樓扶梯,在站臺層的側站臺及其與停車車門之間的地面上也鋪設盲道。站內凡殘疾人能涉足的部位均設置無障礙標志及設施,以提高地鐵的服務水平。5.6車站防災5.61、耐火等級地鐵的地下工程及出入口、風亭的耐火等級均為一級。2、總平面布置地鐵站的出入口、通風亭之間以及與周圍已建或規(guī)劃中的建筑物、構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及《地鐵設計規(guī)范》的防火間距要求,并且不影響消防車道的設置。3、防火分區(qū)車站主體共分為3個防火分區(qū),4個防火單元;站廳層及站臺層公共區(qū)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qū),設2個直達地面的出入口;站廳大里程端的設備管理用房為一個防火分區(qū),面積為1438.85m2,設一個直通地面的消防疏散口;站廳小里程端的設備用房為一個防火分區(qū),屬于無人區(qū),面積為928.22m2;站臺層公共區(qū)兩端的設備管理用房各劃分為一個防火單元,面積分別為242.75m2、539.32m2、179防火分區(qū)之間的防火墻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h的砌塊墻分隔,防火墻上的門為甲級防火門,窗為甲級防火窗(采用C類甲級防火玻璃),風道與其它防火分區(qū)之間的防火墻上的門采用甲級防火密閉門。4、防煙分區(qū)本站公共區(qū)分為四個防煙分區(qū),其中站廳層公共區(qū)為兩個防煙分區(qū),面積分別為933.44m2、959.88m2;站臺層公共區(qū)為兩個防煙分區(qū),面積為929.03m2、954.79站廳、站臺公共區(qū)防煙分區(qū)處以及站臺公共區(qū)樓、扶梯開口段四周設擋煙垂壁,擋煙垂壁應采用滿足0.5h耐火極限要求不燃燒體材料,擋煙垂壁從吊頂下突出高度為500mm并升至結構板底;當采用格柵吊頂(吊頂空隙率大于33%)且吊頂內空間高度不小于500mm時,擋煙垂壁應從結構板下垂至格柵吊頂上皮。5.6.1.5安全疏散和通道、出入口按《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guī)范》GB50490-2009中7.3.4的規(guī)定,站臺公共區(qū)的任一點,距疏散樓梯口或通道口均不大于50m,滿足疏散要求。按《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guī)范》GB50490-2009中7.3.2的規(guī)定,車站站臺層的事故疏散時間,應在6min內將一列車乘客及站臺上候車的乘客疏散完畢。站廳與站臺間火災緊急疏散樓梯寬度計算車站站臺層的事故疏散時間,按6min內將一列車乘客、站臺上候車的乘客及工作人員疏散完畢進行驗算。T=1+{(Q1+Q2)/0.9[A1NY+A2NT+A3B]}×K≤6min式中:T:疏散時間Q1:一列車旅客數(shù)(人),Q1=遠期高峰小時區(qū)間斷面流量Q2:站臺上候車乘客(取2041年晚高峰小時設計客流)A1:自動扶梯通過能力[人/(min.m)]A2:自動扶梯停運作步行樓梯的通過能力[人/(min.m)]A3:人行樓梯通過能力[人/(min.m)]Ny:運行自動扶梯臺數(shù)Nt:停運自動扶梯臺數(shù)B:樓梯總寬度(m)(指每組樓梯每股人流寬度整陪數(shù)計的總和)K:提升高度的修正值(K≥1)Q1=22337/30=745×1.25=931(人)Q2=6947×1.25/30=290(人)T=1+(931+290)/0.9[8190/60×(6-1)+2770/60×1+(3700/60)×3.6]×1=2.43min<6min結論:站臺層至站廳層設置2部1.8m凈寬的樓梯及6部扶梯(扶梯采用一級負荷,計入疏散),按《地鐵設計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中30.2.10.2的規(guī)定,本站車站設備、管理用房區(qū)安全出口及樓梯為1.2m;單面布置房間的疏散通道為1.2m,雙面布置房間的疏散通道為在站廳兩端設備管理區(qū)內設兩條疏散通道,西端內部設封閉樓梯間,通道寬度均滿足《地鐵設計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中30.2.10.3的規(guī)定:附設于設備及管理用房的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沒有超過40m,最長通道長為22m,且在5墻體與門窗構造防火分區(qū)之間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小時的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分隔。在防火墻設有觀察窗時,應采用C類甲級防火玻璃。防火門采用平開門,除某些特殊的有雙向要求的位置外,防火門均應向疏散方向開啟。疏散樓梯間或主要通道上的防火門,采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甲級防火門。6建筑構件與孔洞車站的站臺、站廳、出入口樓梯、疏散通道、封閉樓梯間等乘客集散部位,以及各設備、管理用房,其墻、地及頂面的裝修材料,以及廣告燈箱、座椅、電話亭和售、檢票亭等所用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同時,裝修材料不得采用石棉、玻璃纖維制品及塑料類制品。暗裝消火栓箱于防火墻及所有電氣房間的隔墻上時,墻體開洞處均應采取防火補救措施。本工程除已注明的防火墻外,所有電氣、通信、信號房間的墻體均為防火墻,凡管道穿越防火墻時,其縫隙均用防火材料封堵。5.6.本站地面出入口地坪高出室外地坪約450mm,風亭風口下沿高出室外地坪2m,車站地面出入口設置1200mm5.7人防工程按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7號線工程人防系統(tǒng)的布置,本站為一個人防防護單元,戰(zhàn)時為人員臨時掩蔽部,掩蔽人數(shù)為1500人,按六級人防設防,防化等級為丙級。A、B號出入口為戰(zhàn)時人員出入口。2個戰(zhàn)時人員出入口均在通道設防護密閉門安裝段,安裝鋼結構無門檻雙扇防護密閉門1道和鋼結構無門檻雙扇密閉門1道,平時門扇開啟緊靠兩邊側墻,并用裝修做好偽裝,與通道側墻協(xié)調一致。在A號出入口預留人防連通口,寬×高為2.5m×2.5m,連通口設在人員出入口防護區(qū)以內。根據(jù)車站戰(zhàn)時人防通風要求,本站按三種通風方式設計,即戰(zhàn)時清潔式通風道、清潔式通風和隔絕式防護。戰(zhàn)時通風的新風利用2號風亭的進風口和風井,風道設1道防護密閉門和1道密閉門;排風利用1號風亭的排風口和風井,風道設1道防護密閉門和1道密閉門。其余通風豎井,一律采用門式封堵或垂直封堵。上述設防具體做法詳見總參四院的《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6綜合管線設計本站綜合管線設計包括通風與空調、動照、供電、給排水及消防、通信、信號、弱電系統(tǒng)(包括自動售票(AFC)、主控(MCS)、乘客資訊(PIS)、設備監(jiān)控(BAS)、安防)等多個專業(yè)的管線,為各專業(yè)下階段的設計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綜合管線布置原則:綜合管線按“小讓大,軟讓硬,弱讓強(電壓等級)的原則綜合布置。管線相對位置宜按照電管在上,風管在中,水管、氣管在下的原則布置。7車站大型設備運輸路徑本站對環(huán)控、變電所大型設備運輸路徑進行設計。不僅對開通前的設備運輸安裝進行考慮,對運營后設備更換路徑也予以預留。環(huán)控大型設備運輸路徑:環(huán)控的大型設備設吊裝孔進行運輸(車站兩側分設吊裝孔),其上方設吊鉤(環(huán))等承力設施。大型設備由軌道運至站臺經(jīng)吊裝孔,到達冷水機房、TVF機房或UPE機房。變電所大型設備運輸路徑:設備由軌道運至站臺。位于站廳層的設備由軌道運至站臺經(jīng)吊裝孔,到達站廳層機房。大型設備運輸路徑詳見“站廳層平面布置圖”和“站臺層平面布置圖”。8車站的物業(yè)開發(fā)及綜合利用本站無自然形成的地下空間。9裝修設計9.1設計原則7號線工程裝修總體定位理念:以實現(xiàn)人性化的效益空間為宗旨。即在延續(xù)二期設計概念的基礎上加強標準化設計體現(xiàn)簡約設計風格;加強區(qū)域文化特點的提煉,加強識別性、引導性設計及細部設計,體現(xiàn)地鐵工程人性化設計理念。9.2裝修材料的選擇及采用標準1、所選擇的裝修材料應具有不燃、無毒、放射性指標滿足國家環(huán)保要求、經(jīng)濟、耐久、便于設備管理和清洗的性能,地面材料應防滑、耐久、耐磨、耐腐蝕。2、在設備與管理用房及公共部位要考慮采用具有吸音、防潮功能的裝飾材料(根據(jù)各專業(yè)提出的技術要求和工藝要求確定)。3、本站建筑裝修服從統(tǒng)一格調的總體設計要求,裝修材料應盡標準化。9.3照明設計1、在滿足地下空間照明指標的情況下,光源應采用節(jié)能型常日光源,規(guī)格盡量統(tǒng)一。2、車站燈具的設計考慮白天、夜晚不同時段及不同空間的要求對照明布置分組設計。3、將重點照明部分如裝飾藝術畫、交通接口處提高照度,使地鐵空間在大部分空間具有均勻照度的情況下,提高其導向性。10指示導向標識1、納入導向標識系統(tǒng)的車站地面信息范圍按500m范圍控制。車站500m范圍內的各路口、各相關物業(yè)應設置導向標志。2、車站的站臺層、站廳層、地面出入口,以及與地鐵車站相連的物業(y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