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復習題_第1頁
傳染病學復習題_第2頁
傳染病學復習題_第3頁
傳染病學復習題_第4頁
傳染病學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染病學復習題一、名詞解釋:傳染?。菏侵赣刹≡⑸铮腥救梭w后產(chǎn)生的有傳染性、在一定條件下造成流行的疾病。再燃:當傳染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逐漸減輕,但體溫尚未完全恢復正常的緩解階段,由于潛伏于血液或組織中的病原體再度繁殖,使體溫再次升高,初發(fā)病的癥狀與體征再度出現(xiàn)的情形。復發(fā):當患者進入恢復期后,已經(jīng)穩(wěn)定退熱一段時間,由于體內殘存的病原體再度繁殖而使臨床表現(xiàn)再度出現(xiàn)的情形。腎綜合征出血熱:亦稱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急性、地方性、自然疫源性傳染病,臨床上以發(fā)熱、出血、腎臟損害為三大主癥,典型病例表現(xiàn)為五期經(jīng)過,即發(fā)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干性霍亂:即暴發(fā)型霍亂。以休克為首發(fā)癥狀,而吐瀉不顯著或缺如,病情急驟發(fā)展迅猛,多死于循環(huán)衰竭?;颊呖杀憩F(xiàn)為極度不安,面色青灰,皮膚、肌肉枯萎,昏迷、高熱、病情重,病死率高。內基氏小體及臨床意義:狂犬病特征性的病變是嗜酸性包涵體,即內基小體(Negribody),常見于海馬和小腦浦肯野細胞,有診斷價值。內基小體為圓形或卵圓形嗜酸性小體,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為1-20um,一般在3-10um之間,存在于細胞質內或樹突中,可有一個或多個,其形狀與所在部位有關。人群易感性: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傷寒再燃:部分患者于緩解期,體溫還沒有下降到正常時又重新升高,持續(xù)5~7d后退熱,稱為再燃。赫克斯海默爾反應(赫氏反應):鉤體病患者在接受首劑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藥物后,可因短時間內大量鉤體被殺死而裂解釋放毒素引起臨床癥狀的加重反應,常見高熱、寒戰(zhàn)、血壓下降,稱為赫氏反應。發(fā)生后盡快應用鎮(zhèn)靜劑以及靜脈滴注或注射氫化可的松處理。二、填空:1.水痘病毒僅(1)個血清型,(人)為自然界已知的唯一宿主。病變主要在(表皮棘細胞)。2.艾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艾滋病是由(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3.流行性斑疹傷寒由(普氏立克次體)通過(人虱)為媒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4.預防傳染病應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5.瘧疾的傳播媒介為(按蚊),典型癥狀為間歇性寒戰(zhàn)、(高熱)、大量出汗。6.流行性腮腺炎常見并發(fā)癥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7.對于HIV/AIDS的診斷最重要的是根據(jù)(經(jīng)確認HIV抗體陽性)8.流行性出血熱的基本病理損害是:高熱、抽搐、(呼吸衰竭)9.肺結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10.急性菌痢分為普通型、輕型、中毒型三型,最兇險的是(中毒混合型);慢性菌痢是指菌痢的病程超過(2)個月以上。11.傷寒治療首選藥物(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流腦治療首選藥物(青霉素)三、單選題:1.對于HIV/AIDS的診斷最重要的是根據(jù)(B)

A.臨床表現(xiàn)B.經(jīng)確認HIV抗體陽性C.具有高危行為2.下列哪個不是艾滋病的傳播途徑(C)A.性接觸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蟲叮咬D、母嬰垂直傳播3.對流行性腮腺炎的傳染期描述正確的是(B)A.病人腮腺腫大前9日至腫后7日

B.病人腮腺腫大前7日至腫后9日

C.病人發(fā)熱前9日至熱退后7日

D.病人發(fā)熱前7日至熱退后9日

4.流行性腮腺炎的傳播方式除外(B)A.說話B.蚊蟲叮咬C.咳嗽D.噴嚏5.對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學,描述錯誤的是(D)A.全球均有流腮流行,冬春季為流行高峰

B.2歲及以上兒童發(fā)病較多

C.流腮在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的易感染者中常引起爆發(fā)

D.1歲以下兒童和成人不發(fā)病

6.流行性出血熱“三痛”是指(B)A.頭痛、眼眶痛、骨關節(jié)疼痛B.頭痛、腰痛、眼眶痛

C.腹痛、骨關節(jié)痛、肌痛D.頭痛、眼眶痛、肌痛7.流行性出血熱五期分別為(A)A.發(fā)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

B.發(fā)熱期、低血壓休克期、昏迷期、多尿期、恢復期

C.發(fā)熱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

D.發(fā)熱期、出血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

8.流行性乙型腦炎主要通過以下哪種途徑傳播(D)A.借飛沫呼吸道傳染

B.糞便污染水源和食物經(jīng)口傳染

C.蒼蠅作為媒介污染食物經(jīng)口傳染

D.帶病毒的蚊蟲叮咬經(jīng)皮膚入血9.麻疹特異性的口腔粘膜斑稱為(A)A.KoplikB.herbs

C.chick

D.measles

10.目前公認的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方案是哪種(A)A.干擾素+病毒唑(利巴韋林)B.干擾素+胸腺肽C.甘利欣+病毒唑(利巴韋林)D.拉米夫定+病毒唑(利巴韋林)11.狂犬病臨床分期為(D)A.興奮期,麻痹期,恢復期B.前驅期,麻痹期,恢復期C.前驅期,興奮期,恢復期D.前驅期,興奮期,麻痹期12.有關HCV的敘述下列哪個是正確的(D)A.屬于肝炎病毒科,其基因組為單股正鏈DNAB.屬于黃病毒科,其基因組為雙股正鏈RNAC.屬于皰疹病毒科,其基因組為單股負鏈RNAD.屬于黃病毒科,其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13.關于乙腦輕型診斷標準下列哪個是正確的(D)A.患者神志清晰,有嗜睡,不抽搐,腦膜刺激征明顯。體溫通常在38~39℃之間,多在二周內恢復,可有輕度恢復期癥狀B.患者神志始終清晰,但可有嗜睡或輕度抽搐,腦膜刺激不明顯。體溫通常在37~39℃之間,多在四周內恢復,無恢復期癥狀C.患者神志不清晰,有嗜睡,抽搐,腦膜刺激明顯。體溫通常在39~40℃之間,多在三周內恢復,無恢復期癥狀D.患者神志始終清晰,有不同程度嗜睡,無抽搐,腦膜刺激不明顯。體溫通常在38~39℃之間,多在一周內恢復,無恢復期癥狀。14.下列哪一組全部都是乙類傳染?。ˋ)A.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瘧疾B.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絲蟲病C.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瘧疾D.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15.患者及隱性感染者作為流行性乙型腦炎傳染源的意義(B)A.大B.不大C.非常大D.不清楚16.痢疾桿菌致病作用的決定因素是(A)A.內毒素B.腸毒素C.神經(jīng)毒素D.細胞毒素E.侵襲作用17.阿米巴病組織損傷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D)A.溶組織內阿米巴的機械性損傷B.溶組織內阿米巴釋放的毒素C.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D.溶組織內阿米巴的接觸性溶解細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組織破壞E.繼發(fā)感染18.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城鎮(zhèn)和農村要求于發(fā)現(xiàn)霍亂后多少時間內上報(B)A.3小時和6小時B.6小時和12小時C.12小時和24小時D.24小時和48小時E.48小時和72小時19.腦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A.內毒素B.外毒素C.腸毒素D.直接致組織壞死作用E.神經(jīng)毒素20.溶組織內阿米巴原蟲侵入肝臟最主要的途徑是(C)A.穿透結腸壁直接入肝B.經(jīng)膽道逆行入肝C.經(jīng)門靜脈入肝D.經(jīng)肝靜脈入肝E.經(jīng)局部淋巴管入肝21.鉤端螺旋體病的治療藥物宜首選(A)A.青霉素B.鏈霉素C.四環(huán)素D.慶大霉素E.糖皮質激素22.下列哪項不屬于疫源性疾病(A)A.傷寒B.腎綜合征出血熱C.鉤端螺旋體病D.鼠疫E.血吸蟲病23.在我國最常見的瘧疾類型是(A)A.間日瘧B(tài).惡性瘧C.三日瘧D.卵形瘧E.輸血后瘧24.某傷寒患者經(jīng)氯霉素治療后體溫正常,一周后體溫再次升高,血培養(yǎng)陽性,這種情況屬于(A)A.復發(fā)B.再燃C.重復感染D.混合感染E.再感染25.女,20歲,民工,急起腹瀉、嘔吐6小時,共吐瀉30余次,開始為黃色稀便,后轉為清水樣便,就診時大便已無法計數(shù),呈米泔水樣。體查:體溫36.5℃,脈搏110次/分,血壓9.1/6.1kPa(68/46mmHg)大便常規(guī):米泔水樣,RBC0-2個/HP,WBC0-3個/HP。大便懸滴可見穿梭狀快速運動的細菌。最可能的診斷是(C)A.中毒性痢疾B.細菌性食物中毒C.霍亂D.病毒性肝炎E.化學性食物中毒26.下列屬于強制管理的傳染病是(C)A.傷寒B.菌痢C.霍亂D.病毒性肝炎E.艾滋病27.抗結核治療必須遵循的原則是什么(D)A.早期、聯(lián)合B.早期、聯(lián)合、適量、規(guī)律C.早期、聯(lián)合、規(guī)律、全程D.早期、聯(lián)合、適量、規(guī)律、全程28.有關細菌性痢疾下列哪項是錯誤的(D)A.菌痢常見致病菌為福氏痢疾桿菌,宋內氏次之B."依鏈"痢疾桿菌活菌苗可用作人工主動免疫C.菌痢是屬于侵襲性腹瀉D.所有的痢疾桿菌只有內毒素E.菌痢主要病變部位是直腸,乙狀結腸29.下列霍亂休克搶救中哪項措施是錯誤的(B)A.盡快補充液體及電解質,擴容治療B.大量應用縮血管性血管活性藥物是升血壓的關鍵C.必要時加用氫化可的松D.及時補充鉀離子E.急性肺水腫心力衰竭者用強心劑毛花苷30.菌痢的病原體屬于(A)A.志賀菌屬B.沙門菌屬C.類志賀毗鄰單胞菌屬D.弧菌屬E.彎曲菌屬31.暴發(fā)型流腦的發(fā)病機理主要是由于(C)A.內毒素所致DICB.腦膜炎球菌直接引起廣泛的血管內皮損害C.內毒素所致的急性微循環(huán)障礙D.急性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E.內毒素所致腦水腫、顱內高壓32.30歲某男,急性腹瀉2天,黃色水樣便,少許粘液,伴左下腹痛及里急后重。大便常規(guī):黃色粘液便。RBC2-8/HP,WBC+/HP。最可能的診斷是(B)A.阿米巴痢疾B.菌痢C.霍亂D.傷寒E.結腸癌33.目前國內最常見的細菌性痢疾病原菌是(A)A.福氏痢疾桿菌B.宋內痢疾桿菌C.鮑氏痢疾桿菌D.舒氏痢疾桿菌E.志賀痢疾桿菌34.近年來發(fā)現(xiàn)對痢疾桿菌較敏感的抗菌藥物為(D)A.卡那霉素B.慶大霉素C.SMZD.氟喹諾酮類E.氨芐青霉素35.造成流腦大流行的主要因素是(A)A.人群免疫力下降,新的易感者增加B.菌群毒力增加C.菌群變異D.帶菌者增多E.細菌產(chǎn)生耐藥36.猩紅熱患兒皮疹特點,以下哪項不符合(A)A.皮疹粗糙,砂紙樣B.常有散在糠屑樣脫皮C.在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褶處皮疹稀疏D.常在24小時內遍及全身E.疹間皮膚亦呈紅色E.療程10天以上37.溶組織內阿米巴的特點是(D)A.滋養(yǎng)體抵抗力強B.包囊可傳染他人C.可在組織中形成小滋養(yǎng)體D.各期溶組織內阿米巴都可致病E.在病變組織中可發(fā)現(xiàn)包囊38.瘧疾病人的周圍血液檢查顯示(D)A.白細胞總數(shù)明顯升高B.血小板增多C.網(wǎng)織紅細胞減少D.紅細胞減少E.大單核細胞減少39.細菌性痢疾病理改變的部位是(C)A.盲腸B.回腸末端C.直腸和乙狀結腸D.升結腸E.降結腸40.5歲男孩畏寒、發(fā)熱、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2天。體查:間有躁動不安,全身有散在性出血點。血壓正常,對光反應好,瞳孔等大,頸硬,克、布氏征(+),病理征(-);診斷為流腦,應屬于哪一型(D)A.普通型B.輕型C.暴發(fā)型休克D.暴發(fā)型腦膜腦炎型E.暴發(fā)型混合型41.流行性出血熱五期分別為(A)A.發(fā)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

B.發(fā)熱期、低血壓休克期、昏迷期、多尿期、恢復期

C.發(fā)熱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

D.發(fā)熱期、出血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

42.流行性乙型腦炎主要通過以下哪種途徑傳播(D

)A.借飛沫呼吸道傳染

B.糞便污染水源和食物經(jīng)口傳染

C.蒼蠅作為媒介污染食物經(jīng)口傳染

D.帶病毒的蚊蟲叮咬經(jīng)皮膚入血43.麻疹特異性的口腔粘膜斑稱為(A

)A.KoplikB.herbs

C.chick

D.measles

44.目前公認的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方案是哪種(A)A.干擾素+病毒唑(利巴韋林)B.干擾素+胸腺肽C.甘利欣+病毒唑(利巴韋林)D.拉米夫定+病毒唑(利巴韋林)45.狂犬病臨床分期為(D)A.興奮期,麻痹期,恢復期B.前驅期,麻痹期,恢復期C.前驅期,興奮期,恢復期D.前驅期,興奮期,麻痹期46.下列哪一組全部都是乙類傳染?。ˋ)A.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瘧疾B.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絲蟲病C.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瘧疾D.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47.有關乙肝病毒的檢查結果下列哪一組不具備傳染性(C)A.HBsAg+、HBeAg+、HBcAb+、HBVDNA+B.HBsAg+、HBeAg-、HBcAb+、HBVDNA+C.HBsAb+、HBeAg-、HBcAb-、HBVDNA-D.HBsAg+、HBeAb+、HBcAb+、HBVDNA+48.水痘是由哪種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A.單純皰疹B.水痘-皰疹C.水痘-帶狀皰疹D.水痘-單純皰疹49.艾滋病毒不可以通過下列哪種方式傳播(C)A.共用針頭或注射器B.性接觸C.日常生活接觸D.母嬰傳播50.當HlV侵入機體后,未進入發(fā)病期者被稱之為(B)A.艾滋病病人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窗口期四、簡答題:1.內基氏小體及臨床意義:狂犬病特征性的病變是嗜酸性包涵體,即內基小體(Negribody),常見于海馬和小腦浦肯野細胞,有診斷價值。內基小體為圓形或卵圓形嗜酸性小體,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為1-20um,一般在3-10um之間,存在于細胞質內或樹突中,可有一個或多個,其形狀與所在部位有關。2.根據(jù)病理組織學特征和病情發(fā)展速度,肝衰竭可分為哪四類及特征:1)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又稱暴發(fā)型肝炎(fulminanthepatitis)特征:發(fā)病多有誘因。起病急,發(fā)病2周內出現(xiàn)Ⅱ度以上肝性腦病為特征的肝衰竭癥候群。本型病死率高,病程不超過三周。2)亞急性肝衰竭(subacuteliverfailure,SALF):又稱亞急性肝壞死。特征:起病較急,發(fā)病15d~26周內出現(xiàn)肝衰竭癥候群。3)慢加急性(亞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礎上出現(xiàn)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償。4)慢性肝衰竭(chronicliverfailure,CLF):是在肝硬化基礎上,肝功能進行性減退導致的以腹水或門脈高壓、凝血功能障礙和肝性腦病等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償。3.試述急性阿米巴痢疾與急性菌痢的鑒別要點。鑒別要點急性阿米巴痢疾急性菌痢病原體阿米巴原蟲痢疾桿菌全身癥狀多不發(fā)熱,少有毒血癥狀多有發(fā)熱及毒血癥癥狀腸道癥狀腹痛輕,無里急后重腹瀉,每日數(shù)次,多為右下腹痛腹痛重,里急后重明顯,腹瀉次多,次以上/d,多為左下腹痛腹部壓痛部位右下腹多見左下腹多見糞便檢查量多、暗紅色果醬樣血便,鏡檢白細胞少,紅細胞多,有夏-雷晶體,有阿米巴滋養(yǎng)體,培養(yǎng)志賀菌陰性量少,粘液膿血便,鏡檢有大量白細胞、紅細胞,可見吞噬細胞,培養(yǎng)有志賀菌乙狀腸鏡腸粘膜大多正常,有散在潰瘍,深切腸粘膜彌漫性充血、水腫及淺表潰瘍4.霍亂可確定診斷的標準有哪些。1)有腹瀉癥狀,糞便培養(yǎng)霍亂弧菌養(yǎng)性2)在霍亂疫區(qū)、流行期間內有典型的霍亂腹瀉和嘔吐癥狀,迅速出現(xiàn)嚴重脫水,循環(huán)衰竭和肌肉痙攣者。雖然糞便培養(yǎng)未發(fā)現(xiàn)霍亂弧菌,但并無其他原因可查者。如有條件可做雙份血清凝集素試驗,滴度4倍或4倍以上者可診斷。3)疫源檢索中發(fā)現(xiàn)糞便培養(yǎng)陽性前5天內有腹瀉癥狀者,可診斷為輕型霍亂。5.流行性出血熱少尿期的治療原則:原則:“穩(wěn)、促、導、透”——穩(wěn)定內環(huán)境、促進利尿、導瀉、透析穩(wěn)定內環(huán)境:促進利尿:導瀉和放血療法:目的少尿期防高容量綜合癥及高血鉀透析療法:氮質血癥、高容量綜合癥、高血鉀6.簡述中毒型菌痢與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鑒別診斷:共同點:兒童多見,夏秋季節(jié)多見,發(fā)熱、昏迷、驚厥不同點:乙型腦炎發(fā)展較慢、休克極少見,腦脊液檢查異常,乙腦特異性IgM+;中毒性菌痢起病急,早期出現(xiàn)循環(huán)衰竭,采用直腸拭子或灌腸取便,鏡檢可見WBC、RBC及PC7.試述霍亂的治療原則。答:霍亂的治療原則是:嚴格隔離,及時補液,輔以抗菌和對癥治療。8.如何進行抗瘧原蟲治療?答:抗瘧原蟲治療包括控制癥狀發(fā)作、防止復發(fā)和傳播及預防三部分??刂瓢Y狀發(fā)作及防止復發(fā)的用藥原則:1)一般瘧疾的治療:磷酸氯喹+伯氨喹。2)耐藥性瘧疾的治療:可選用甲氟喹、磷酸咯萘啶、青蒿素類,同時加服伯氨喹。3)兇險型瘧疾的治療:可選用磷酸氯喹注射劑、鹽酸奎寧。五、病例分析1.患兒,男性,2歲,北京人。1995年8月20日14時許突然高熱,體溫39.5℃,無咳嗽流涕,無腹痛腹瀉,無嘔吐。16:50左右全身抽搐,四肢僵硬,雙眼向上凝視,口吐白沫,約持續(xù)3~4分鐘。17:00許又相繼抽搐2次,約持續(xù)3~5分鐘。19:00許患兒進入昏迷狀態(tài),呼之不應。在北京某大醫(yī)院就醫(yī),診斷“乙型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