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藝心理學-自考復習資料文藝心理學-自考復習資料34/34文藝心理學-自考復習資料《文藝心理學》導論一,名詞說明:1.文藝心理學——文藝心理學是“心理文藝學”或“心理學美學”,是文藝學或美學的一個分支,這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文藝創(chuàng)作,文藝作品和文藝接受中的問題。(江西省09年07月名詞說明題)2.一般心理學——一般心理學是探討人類普遍心理的學科,探討方法多采納試驗方法,力求定量定性。3.心理活動——即把審美主體的心理當做一種人類活動,一種人類的精神活動。它是動態(tài)的,不是靜止的,是多面的,不是單一的,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不是彼此孤立的。4.審美體驗——是人的一種生命體驗。作為一種心理活動,它指向人的生命,具有猛烈的情感色調(diào),常常使人進入心醉神迷,物我兩忘的境界,這種心理活動又是以閱歷作為基礎的,它是對閱歷帶有感情色調(diào)的回味,反芻和體現(xiàn)。5.審美心理機制——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和藝術接受過程中,語言,視覺,情感,記憶的各自功能和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另外還是審美主體心理活動的社會實踐性。二,問答題:1,文藝心理學同文藝學其他分支相比,有什么優(yōu)勢?答:文藝心理學既不同于文藝社會學,也不同于文藝哲學,它有自己獨特的探討對象,探討角度和探討方法,它把探討的重點從審美客體轉(zhuǎn)向?qū)徝乐黧w,它在肯定程度上拋棄了“自上而下”的方法,而采納了“自下而上”的方法,它不是高度思辨和演繹的方法,而是閱歷的實記的和歸納的方法。及文藝哲學相比,對文藝現(xiàn)象作微觀的把握很精確,及文藝社會學比,顧及了文藝活動的全部豐富性和困難性,充分重視了藝術家的特性。2,文藝的心理學的探討對象是什么?答:文藝心理學探討對象是審美主體在一切審美體驗中的心理活動,是文藝創(chuàng)作和文藝接受活動中的審美心理機制。這樣,藝術家的心理特性,藝術創(chuàng)作的動力,藝術創(chuàng)作的心理流程,藝術傷口的心理蘊含,藝術接受的心理規(guī)律等,就自然成了文藝心理學的主要課題。3,文藝心理學同一般心理學是什么關系?答:一般心理學和文藝心理學關系最為親密,它在文藝心理學探討中占有特殊地位,文藝心理學探討離開一般心理學是很難完成的。同時,它們又是兩門學科,有不同的探討方法和探討對象。一般心理學的探討對象是人類普遍的心理,文藝心理學探討對象是人類的特殊心理——審美心理。后者比前者更為困難和微妙,它有自己顯明的特征和獨特的內(nèi)容。從探討方法看,普遍心理學更帶有自然科學性質(zhì),它的探討更多采納試驗方法,力求定量定性。而文藝心理學面對情感色調(diào)猛烈和困難微妙的審美心理,更多采納體驗和內(nèi)省的方法,要達到定量和定性難度是很大的。第一章文藝心理學的理論背景和探討途徑一,名詞說明:1.審美閥原則——運用于意識水平的原則。它要求刺激在它能夠使立體產(chǎn)生快樂或者苦痛之前必需達到肯定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2.喚醒理論——貝里尼在60年代提出,又稱“規(guī)范及審美愉悅的關系理論”。人的審美愉悅是由兩種喚醒而得到的:一是“漸進性”的喚醒,它使情感達到適當程度,其過程是驚慌心情的適度遞增;二是“亢奮性”喚醒:情感超過可意的程度而猛烈上升,然后在喚醒下退時獲得一種解除的開心。3.潛意識——是人類精神活動最深層和最原始的部分,在這個層面中充溢著不容于社會的各種本能和欲望,它們時刻想沖出前意識和意識層面表現(xiàn)出來。然而,意識的抑制作用強迫它們留在潛意識深處。因此,潛意識就是人的內(nèi)心生活的能量的蓄積庫,是一種被壓抑的東西。4.俄狄浦斯情結(四川省05年十月已考)——是弗洛伊德的聞名論點。即人從兒童時期就有了性的意識,男孩的戀母弒父的情意綜,就是俄狄浦情結。(江西省09年7月已考)5.人格結構——弗洛伊德的精神結構的理論,認為人格的構成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部分。所謂本我,它是原始的,生來就有的潛意識部分,遵循順應本能沖動的開心原則。自我代表著理智,以現(xiàn)實的原則限制本我的活動。超我是倫理化的自我,帶有志向的特征。6.集體無意識——指的是那種由于某種潛在體驗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類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貯存。(江西省09年7月已考)7.原型——指的是集體無意識中一種先天傾向,是心理閱歷的一種先在確定因素,它使個體以其原本祖先當時面臨的類似情境所表現(xiàn)的方式去行動。如英雄,大地母親,才智老人,魔鬼等都是原型。8.自卑——阿德勒認為,自卑是人人都有的一種心情,起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無助,但只有附加的器質(zhì)性缺陷和社會性的挫傷才會形成一種困難的情結。9.鏡像階段——拉康提出的聞名理論。即人初涉世界是非主體的,不分化的存在,在我及物之間沒有什么區(qū)分。但是,一旦到了肯定的年齡階段(大約6--18個月)就進入鏡像階段,人就達到一次主體性躍遷的轉(zhuǎn)換點。即嬰兒在鏡子中看到自己,也就是看到鏡像活動及自己身體活動之間的關系時,他為自己的發(fā)覺感到興奮,并舍命向鏡子靠近,以便看得更清晰些。這種識別的行動正是“我”的初次出現(xiàn),也就是所謂的“初次同化”(嬰兒和鏡子的合一)。10.同形性——格式塔心理學的兩條重要原則之一。即認為在知覺活動中,在作為對象的物理現(xiàn)象及作為認知主體的人的大腦生理現(xiàn)象之間存在著某種同形關系。11.表現(xiàn)性——表現(xiàn)性就是藝術品中的“格式塔質(zhì)”,它是在作品各組成部分的聯(lián)系中呈現(xiàn)出的總體性質(zhì)。或者說是由可見的藝術品表現(xiàn)出來的不可見的意蘊。12.知覺概念——阿恩海姆提出的一個新的名詞,即人們感知外物時,大腦皮層就開始了對該物的結構特征的提煉過程,而不是將這個物體的形態(tài)原原本本地印進腦海中。13.簡化原則——阿恩海姆提出的聞名觀點,即對于繪畫之類的造型藝術來說,所謂簡化就是要抓住表現(xiàn)的結構特征,用最精粹的形式將其呈現(xiàn)出來。14.須要層次——在馬斯洛看來,人的須要可分為7個層次,如同一座金字塔。它們由低級到高級分別為心理須要,平安須要,歸屬及愛的須要,敬重的須要,相識須要,審美須要以及自我實現(xiàn)的須要。自我實現(xiàn)的須要被看作是人的最高須要。15.自我實現(xiàn)-——所謂自我實現(xiàn),是指人的自我發(fā)揮和自我完善的一種欲望,也就是一種使自己的潛能得以實現(xiàn)的傾向。16.高峰體驗——馬期洛自我實現(xiàn)論中的重要概念,指人在進入自我實現(xiàn)和自我超越狀態(tài)時可能感受到的一種快樂至極的體驗。(江西省09年7月已考)17.確定論原則——人的心理和意識是屬于個人的,是有個體性的,同時又是受社會生活所制約的在社會文化歷史學派看來,心理確定于生活方式,并且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而變化,它總是積淀著社會文化歷史的蘊含。18.意識和活動同一原則——由社會文化歷史學派提出,認為活動是人對四周現(xiàn)實的能動關系的最重要的形式;認為人的活動有外部的,實踐的活動,也有內(nèi)部的心理活動,而且二者是統(tǒng)一的。二,問答題:1,試詳細談談費希納的某一審美原則。答:費希納的16種審美原則中的第四種:沒有沖突,一樣或真實的原則。假如沖突重重,人們就陷入苦苦思索中而不得要領,是不會產(chǎn)生審美情感的,或者內(nèi)容是虛假而漂亮的,人們開始何許也會有審美情感,而一旦發(fā)覺事物真相,只能產(chǎn)生被欺瞞和生氣的感情。2,如何評價試驗派的文藝心理學探討?答:在試驗藝術心理學這一令人略感新穎 和依舊生疏的探討圈中,雖然對藝術活動至關重要的情感動機和人格均末或暫無可能充分涉及,但是它的前進步態(tài)還是明顯可辨的。它的第一進展組成的過程總是要呈現(xiàn)為漸進的鏈式的結構。雖然和藝術心理學的第一種分支探討一樣,試驗的藝術心理學的第一個成果同時也會是人們抱憾的一種目標。不過,類似的感受及其說是一種現(xiàn)實的要求,還不如說是一種志向的期盼。3,夢及藝術創(chuàng)建的關系應當如何理解?答:首先,夢有巨大的壓縮作用,而壓縮也有一種躲避意識監(jiān)視的傾向。同樣,藝術家在選擇和提煉題材時也是為把潛意識中的力比多加以偽裝和變形;其次,夢意是呈現(xiàn)視覺的形象,絕少有抽象,無形的思想,在夢的世界里,最為活躍和流淌不定的總是及記憶相關的心情性表象具有很強的可再現(xiàn)性;其三,夢中的視覺形象幾乎都是處在一種高度驚慌的“戲劇性”中,也就是說,它及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形成了相當顯明的比照,因而是一種移位了的東西;第四,夢具有相當?shù)南笳饕饬x,特殊是及性有實質(zhì)的聯(lián)系。夢不是什么無稽之談,而總是有所指涉,有所意味。4,如何評價弗洛伊德的文藝心理學觀?答:弗洛伊德的文藝心理學觀,在今日仍舊或多或少地受到懷疑,但是卻又被外行地運用于藝術問題和美學,而且常常是以一種錯綜的或歪曲的方式去運用,因此,有人堅決反對把精神分析運用于藝術之上。但是,假如謹慎地應用同時又不排斥其他資料,精神分析理論對于藝術和藝術家的說明依舊是深刻的說明。5,談談原型特定文化的關系。答:藝術中的母親原型之所以能獨立地形成,同人類尋求愛護和得到哺育的集體無意識有著肯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樣母親原型就更具有普遍的力氣。不過,由于母親這種預先形成的心像在不同的嬰兒和母親之間的現(xiàn)實關系中存在,就漸漸呈現(xiàn)為不同的確定性形象,及此同時也就產(chǎn)生變體,但是盡管如此,它們還是具有肯定的定向,那就是它們幾乎都意味著哺育,保持,扶植,獻身和肥沃,豐饒等,而這些不能不說是人類有關母親的集體無意識內(nèi)容。正是這種深層的東西成了母親原型在藝術中成為永恒的感人至深的主題的一個重要緣由。6,描述藝術活動中的自卑和超越。答:藝術家在許多方面和處于自卑或無能狀態(tài)中的兒童一樣,他們的心中總是擁有著某種目標,而且往往是由想象而生的優(yōu)越性目標,因而,藝術家的內(nèi)心充溢了諸如此類的心理沖突:貧乏和富有,附屬性和支配性,苦難和華蜜,無知和全知以及無能和創(chuàng)建等。在這里,想象的目標越是優(yōu)越,藝術家的不安和苦痛就可能越深,但也可能同時意味著可以激發(fā)更為驚人的創(chuàng)建力,獲得某種真正的自卑的超越。7,格式塔文藝心理學是如何說明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心物關系的?答:格式塔文藝心理學對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心物關系提出了兩條重要原則:其一,整體性原則。認為人的一個知覺視野具有組織起來的趨勢,呈現(xiàn)為一個完整的圖形,即“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其二,同形論,又稱為異質(zhì)同構論。認為在知覺活動中,在作為對象的物理現(xiàn)象及作為認知主體的人的大腦生理現(xiàn)象之間存在著某種同形關系。8,格式塔文藝心理學是如何說明審美活動的生理基礎的?答:當人們看到某種客觀物體或景物時,這些客觀物體或景物的結構形態(tài)會通過視察者的視覺系統(tǒng)在大腦皮層上引起生理力的活躍,這種生理力就構成了類似物體或景物結構的內(nèi)在形式。當這種生理力的內(nèi)在結構形式被視察者的心理所體驗到時,盡管視察者體驗到的是自己大腦皮層上的變化,但他卻認為是體驗到了來自物體或景物的性質(zhì)。在心及物之間有了這層以大腦皮層生理力的變化為中介的關系,心理事實及物理事實便被溝通了。9,為什么馬斯洛的心理學是第三思潮?答:由于馬斯洛的心理學不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那樣探求人的意識的隱藏之處,也不像行為主義的心理學那樣注意刺激及反應的模式,而是傾心于人的“高級意識心理”,從而刺眼地成為心理學的第三種力氣,即精神分析及行為主義心理學之外的第三種聲音。10,談談馬斯洛的“存在性世界”及藝術的關系。答:馬斯洛的“存在性世界”是超越性體驗的世界,是人們直接了解人類的最高美德及志向,是馬斯洛的須要層次理論是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xiàn)層次,是同人類的終極價值及存在價值聯(lián)系在一起。在馬斯洛的“存在性世界”中,藝術無疑是占據(jù)了重要地位。但是,對于存在性價值的提升及實現(xiàn),藝術的作用其實是有限的,間接的,因為存在性價值更是藝術以外的重大問題。11,社會文化歷史學派文藝心理學有什么重要特征?答:一是確定論的原則;二是意識和活動統(tǒng)一的原則;三是心理在活動中發(fā)展的原則。12,維戈茨基如何通過分析文學作品結構的內(nèi)在沖突來揭示審美反應的心理機制?答:在維戈茨基看來,分析作品的結構主要是分析結構的內(nèi)在沖突,從心理基礎來講就是所謂“逆向感情”的運動。正是這種運動造成藝術的感染力,產(chǎn)生藝術的特殊功能。他認為“逆向感情”就是構成作品內(nèi)容的心情和激情沿著兩個相反而以趨向同一終點的方向發(fā)展。在終點上仿佛發(fā)生“短路”似的解除了激情,感情得到改造和凈化,也就是苦痛的和不開心的激情得到肯定的舒泄,轉(zhuǎn)化為相反的激情。他指出:“審美反應本身實質(zhì)上就可以被歸結為這種凈化”,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他認為脫離心理學就無法說明文學,心理學對于理解藝術作品的結構和藝術的特殊功能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第二章藝術家及體驗一,名詞說明:1.藝術體驗——所謂體驗是閱歷中見出意義,思想和詩意的部分,而藝術體驗是藝術家個體生命體驗。2.體驗生成——指藝術家審美心理結構的建構過程。它多是處于兩種聯(lián)系中,一是及藝術家在特定時期所處的外部社會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一是及藝術家個人經(jīng)驗中早期閱歷以及由教化和各種活動所形成的心理反應圖式的聯(lián)系。3.童年閱歷——指“童年體驗”。童年閱歷是指一個人在童年(包括從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經(jīng)驗中所獲得的心理體驗的總和,包括童年時的各種感受,印象,記憶,情感,知識,童志等。4.缺失性體驗——指主體對各種缺失(精神的和物質(zhì)的)體驗。5.崇高體驗——是藝術家經(jīng)由自然或社會的某種外在刺激所喚醒的壓抑在內(nèi)心的帶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體驗。6.超越體驗——指藝術家超越好用功利和超越個體實存時的經(jīng)驗和感受。7.孤獨體驗——指藝術家在世態(tài)創(chuàng)建過程中所感到的孤獨無望的體驗心理。8.神奇體驗——神奇體驗包含三個要點:一是假定并信任一種超越性的終極現(xiàn)實的存在;二是這種終極現(xiàn)實是超日常閱歷,感官閱歷及邏輯理性的,它只有通過神奇的直覺,契合,頓悟,啟示等才能把握;三是當主體通過神奇的感悟及“最高的存在”達到契合時,會產(chǎn)生一種迷狂式的同一性體驗。9.歸依體驗——歸依體驗是藝術家在找尋精神家園的過程中達到的神圣的境界,一種結束無意義的生活以后重新獲得生活意義的充溢感,安適感及華蜜感。二,問答題:1,體驗有哪些特牲?它及藝術活動有哪些同構關系?(江西省09年7月簡答題已考)答:一,體驗有生命性,情感性,“忘我”,“反芻”等特性及藝術活動的心靈性,意蘊性,“移情”和“詩意”等特性是同構對應的?;蛘哒f,在藝術活動中凝聚了個體體驗的諸種特性。沒有藝術家個體的體驗的特性,藝術活動也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藝術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藝術正是作家的個體體驗的凝聚及表現(xiàn)。2,藝術體驗的生成有什么特征?(四川省05年10月已考)答:藝術體驗的生成具有以下特征:1,體驗生成的互滲性;2,體驗生成的意向性;3,回憶:體驗生成的重要形式??傊?,藝術家的體驗是活生生的,千變?nèi)f化的心理之流。3,童年閱歷對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有什么重要作用?答:(1)藝術家的體驗生成總是及他的童年閱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2)童年閱歷有藝術家的特性鑄造上有重要意義。(3)苦痛的童年閱歷常常能使藝術家具有敏感的心靈和博大的憐憫心,養(yǎng)成獨立思索的習慣。(4)童年的苦痛體驗對藝術家的影響是深刻的,內(nèi)在的,它造就了藝術家的心理結構和意向結構,藝術家一生的體驗都要經(jīng)過這個結構的過濾和析光,因此,即使不是直接表現(xiàn),也常常會作為一種基調(diào)滲透在作品中。(5)童年閱歷包蘊最深厚最豐富的人生真味,可以說它本身常常就是一種審美體驗。(6)童年閱歷之珍貴在于它是審美的非功利的,是最接近藝術本質(zhì)的體驗。因而,童年閱歷作為建構藝術家體驗生成的重要因素,比其他體驗占有更重要的地位。4,缺失性體驗為何激活藝術家的異樣認知?答:缺失即未滿意,此時主體為確缺失,求得滿意,會調(diào)動自己的各種心智力氣。缺失激發(fā)著認知活力。缺失使藝術家深感苦痛,同時往往也激發(fā)了他們的意志和創(chuàng)建的沖動,促使他們通過各種活動,包括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去努力重新建設一個世界。也就是說,他們的缺乏性體驗成為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動力。5,試述崇高體驗及成就動機相互轉(zhuǎn)化的機制。答:藝術家的崇高體驗主要是通過成就動機形成的。成就動機,是人在某種猛烈的企圖發(fā)揮自我優(yōu)勢實力的欲望支配下,盼望傾其一生,實現(xiàn)自我價值,盡力取得驚世駭俗的成果的動機。成就動機的萌生,往往是從社會和自然給藝術家以種種難以忍受的刺激開始的。成就動機萌生后,藝術家在直覺中所品咂到的對于人生,社會的感悟成果,及其隨之而來的一切心理能量,都可能傾注進去。成就動機實現(xiàn)以前或難以達到時,藝術家的崇高體驗往往體現(xiàn)為極度的焦慮。不管折服自然還是面對社會斗爭,人類的崇高體驗往往以悲劇形式出現(xiàn),而以成就動機的受挫或毀滅來達成。6,藝術家超越好用功利對藝術創(chuàng)作有何意義?答:藝術家的文學藝術活動在本質(zhì)上是對現(xiàn)實的超越,藝術家假如過于講究實際,在藝術上就很難真正有所創(chuàng)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藝術家為了維護自己的藝術志向,常常須要做出犧牲,這即是對好用功利的一種超越。只有超越了好用功利才能達到藝術創(chuàng)作成就高峰,才能取得真正的勝利。7,是否只有信仰宗教的人才有神奇體驗?為什么?答:不是的。因為由神奇體驗進入歸依體驗,豐富多樣,因人而異,一般依據(jù)其歸依的對象,大致分為三種比較典型的類型,二是向宗教的歸依;二是向自然的歸依;三是向童年的歸依。所以說,并不是只有信仰宗教的人才有神奇體驗。第三章藝術創(chuàng)作:體驗的跡化一,名詞說明:1.潛動機——指藝術家從事創(chuàng)作時內(nèi)心的某種無意識驅(qū)動力氣。主要特點有二:驅(qū)動性,潛動性。2.顯動機——在生活中,藝術家因各種物象,事務的觸發(fā),常發(fā)生心理波動,造成失衡,并引發(fā)適當強度的情感。顯動機就是藝術家宣泄情感,以復原心理平衡的力氣,主要特征有意象,心情情感,創(chuàng)建性三者。3.動機簇——動機簇指一個動機內(nèi)由幾個子動機形成的叢簇現(xiàn)象。4.動機沖突——指一個動機簇內(nèi)各種子動機的叢簇現(xiàn)象。5.癲狂狀態(tài)——指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當情感達到一種極致狀態(tài)時,出現(xiàn)的一種奇異的創(chuàng)作現(xiàn)象——癲狂。創(chuàng)作主體好像進入了一種非自覺創(chuàng)作的精神狀態(tài),而癲狂的奇異性主要就表現(xiàn)在這如癡如狂,物我不分,意不由已,不由自主的非自覺精神狀態(tài)上面。6.藝術深思——藝術深思是創(chuàng)作沖動的思緒主流如驚濤般涌過之后的一種深厚的安靜。在深思之中涌上心頭的紛紜思緒,物象被反復回味體驗,從而形成藝術的內(nèi)形式——審美意象。在深思中,以往的情感積累獲得審美升華。它是藝術創(chuàng)作心理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江西省09年7月名詞說明題)7.內(nèi)覺體驗——深層心理內(nèi)容在創(chuàng)作主體的有意調(diào)動和其他因素的刺激下會以不同方式顯現(xiàn)為意識水平的心理活動。對于這種心理活動,稱之為內(nèi)覺體驗。8.內(nèi)在形式——內(nèi)在形式指在藝術家的心理體驗及藝術品的外在形式之間的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用美學上常用的術語表示就是審美意象。9.審美相像律——就是使人將原來及人無涉的外在事物變?yōu)橹饔^存在,再由主觀存在升華為新的客觀存在的心理規(guī)律,它是以存在于原始思維中的那種廣義相像性原理為基礎的。10.形象范式——它是具有表象的抽象性,情感性,充盈性和個異性的范式形態(tài)。一般說來,它主要及人的無意識作用相關,通過無意識體驗的創(chuàng)建性活動來實現(xiàn),但又離不開人的生活閱歷。二,問答題:1,試談談潛動機的品行和內(nèi)在機制。(四川省05年10月已考)答:潛動機有某些羞于啟齒的成分。由于不符合意識自我的價值觀念,難以獲得認同。潛動機只能隱藏在閾限之下,客觀存在是真正的動力源。潛動機的內(nèi)在機制表現(xiàn)為直覺表象;外在機緣;心情情感;解構重構等,創(chuàng)作潛動機非常困難,千萬不能把它簡單化。2,試分析某一作家或作品的創(chuàng)作動機。答:齊白石從小家貧,始終被生活重負所壓迫。一方面要保證藝術良心不被金錢玷污;另一方面又不愿趨炎附勢,為宮廷作畫。兩種負價值迫使他處于焦慮之中。既要避開銅臭,又要避開官府,怎么辦?被逼無奈,他只能選擇第三條道路,過“自食其力的平凡生活“——賣畫。既有飯吃,又可以保全自己的藝術追求和良心。魯迅的《不周山》意欲用女媧造人和弗洛伊德主義說明藝術起源,但中途讀了道學家之文,動機轉(zhuǎn)化,在女媧兩腿之間添加了“古衣冠的小丈夫”,由此導致“油滑”,且“破壞”(魯迅語)了宏大結構。3,為什么說藝術家的癲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瘋狂?(四川省05年10月已考簡答)答:藝術家的癲狂作為人類創(chuàng)建活動中的一種反常的非自覺的精神現(xiàn)象,是一時的如癡如狂,而不是真癡真狂,不是精神病人無理智的病態(tài),而是一時的變態(tài)或癲狂。兩者根本不同的是藝術家還能從變態(tài)中返回常態(tài),回到現(xiàn)實,還能從癲狂狀態(tài)中復原理智,正視現(xiàn)實,因而能賜予創(chuàng)作活動總體上的限制;而精神病患者卻失掉了這種實力,完全及現(xiàn)實失去聯(lián)系。再則,藝術家的癲狂意向是有意義和價值的,是長期情感積累的瞬間爆發(fā),相比之下精神病患者的意向是無價值和意義的,他們通常愛做呆板的,老套的,重復的,明顯是無意義的事。精神病患者的癲兒是一種“病態(tài)”,而藝術家的癲狂則是有所創(chuàng)建,兩者盡管有著許多相像,但實在是不能相提并論。4,藝術深思是如何將自然情感化為藝術情感的?答:藝術深思所須要的心理條件是“安靜中回憶起來的情感”。對情感的再度體驗,乃是藝術深思的基本內(nèi)涵,安靜的心情作為藝術深思的必要條件也就是審美心境,而審美心境的產(chǎn)生有賴于主體及其對象之間的肯定的心理距離,心理距離使人獲得審美心境為藝術深思供應了條件。其次,在安靜的心境中,對被壓抑在心理深層的情感儲備加以“回憶”,就是藝術深思對情感的初步把握,也是藝術情感的初級生成,自然情感被當做藝術深思的對象時,會產(chǎn)生新的特性,也就是審美特征,它產(chǎn)生于人心理之中,是在觀照之中產(chǎn)生的,藝術深思通過上述二個步驟,漸漸將自然情感化為藝術情感。5,試分析內(nèi)覺體驗及幻象型藝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答:內(nèi)覺的構成來源于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及人的生理結構相聯(lián)系的尚未形成的心理活動的沖動,一方面是人的意識乃至精神層次心理現(xiàn)象的復沉,而人作為幻象型藝術就同時蘊含著心命沖動及社會人生體驗,因此它也折射出社會生活面貌,盡管它是以內(nèi)在結構的相像隆而不以表層現(xiàn)象的真確性來顯現(xiàn)的。而幻象型藝術家可視為這樣一種人:他們最擅長體驗到內(nèi)覺狀態(tài),擅長從心靈深處挖掘藝術材料,可以說內(nèi)覺體驗及幻象型藝術是緊密相關的。6,作為藝術品內(nèi)在形式的審美意象有何特征,它是如何形成的?答:作為藝術品骨在形式的審美意象是主體之生命體驗及某種知覺表象的結合,它的一般特征:首先意象并不指涉固定的單一之物;其次,審美意象是包含著理解,評價和情感傾向的復合性心理構成;第三,審美意象指向主觀體驗。審美意象的產(chǎn)生和形成過程:首先說,審美意象絕不是一般的心理構成,它只有在特殊的心理條件即審美心境下才能產(chǎn)生,而審美心境的形成有賴于一種被稱為“預備心情”的心理因素的出現(xiàn)。在審美意象的形成過程中,各類心情情感,感覺知覺,想象聯(lián)想以及推斷理解融為一體而呈現(xiàn)為某種具象性形式。各種心理要素的交匯融合過程即是體驗過程,而那種最深刻的聯(lián)系到人的生命存在的體驗則可稱為生命體驗。生命體驗尋求感性形式的過程也就是審美意象生成的過程??梢哉f審美意象就是生命體驗的形式化。7,如何理解創(chuàng)作過程中自我體驗及角色意識的沖突沖突?答:人既是一個特性的生命存在又是社會整體一分子這個事實,導致了藝術作品既包含著個體價值,又包含著社會價值的困難性,從創(chuàng)作過程來看,藝術家的自我體驗及角色意識之間的沖突統(tǒng)一恰恰是藝術作品價值二重性特征的主觀心理基礎。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藝術家一方面反復體驗,觀照著自己的生存境遇及心情積累,尋求獨特的感受方式及表達方式,一方面又扮演著某種社會集團的代表者,努力成為某種“集體之體”的思想情感的代言人。這樣一來,藝術家的自我體驗及角色意識便構成了推動他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兩種既相互排斥又彼此滲透的內(nèi)驅(qū)力。8,如何理解形象范式是“形象的抽象框架”的說法?(江西省09年7月已考)答:依據(jù)各種對原型的即形象范式的說明,可以發(fā)覺任何一個呈現(xiàn)于作品中的原型,事實上都會存在著三個不同層面上可供說明的原型側面,最詳細(第一層)的是原型像,其中包含了第一,二層面說明的東西;其次是原型式,它是在肯定程度上剝落了原型像的詳細性后留下形象的抽象框架,再就是剝落了一切詳細性后余下的肯定抽象的原型義。原型像是一種已分予成的實體,本身不再具有分予的實力。原型義因其肯定的抽象性,只能是包含在原型式中的意義內(nèi)涵,它也無法直接分予出藝術化的具象。因此,具有分予實力的便是處于具象及抽象間作為中介者的原型式,就集體表象而言,只有原型式才是最精確意義上的形象范式。同時,它也量作為心理形式而非外在形式而存在的,即只有作為主體的構成才有可能以主動的方式,自生自發(fā)地去分予摹本,由此而可將原型首先作為一種心理事實來看待。第四章節(jié)藝術作品的心理蘊含一,名詞說明:1.文學語言法則是指文學語言組織的意義系統(tǒng)(包括心理蘊含)的詳細表現(xiàn)方式及其相應的構成規(guī)律。它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內(nèi)指性,音樂隆,生疏化和本色化。2.文學語言層面--文學語言的層面,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劃分,通??煞譃樗膫€層面:語言,文法,辭格,語體。3.敘述行為--敘述行為簡言之是運用言詞的行為,藝術家的敘述行為就是如何運用言詞來創(chuàng)建一個幻想世界的舉動。(江西省09年7月選擇題)4.心理喚起--即由簡單過渡到困難,由直白進入曲折,由緩慢發(fā)展到驚慌的漸進過程。5.技巧的發(fā)生--藝術技巧的發(fā)生及人類的原始心理有著直接的關系,一是節(jié)奏的發(fā)生;二是人類的仿照;三是“擬人”。6.母題--母題是文學作品中反復出現(xiàn)的因素,它可以是一個事務,一種模式,一種手法,一種敘述程式或某個慣用語。關鍵是,“母題”必需是一種程式化,慣例化的文學傳統(tǒng),這也是它及主題的基本區(qū)分。7.原型--是一種在文學作品中反復出現(xiàn)的象征模式,它構成了一種特定的文學傳統(tǒng),把歷史上個別的作品串聯(lián)在一起,具有約定俗成的語義關聯(lián),通過這種原型意象,我們可以從一個特定的角度,發(fā)覺文學的歷史線索。原型具有豐富的心理蘊涵,它常常是人類的有肯定普遍性的,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模式及心情模式的符號化,同時當然也受到特定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8.慣用語--慣用語是為文學史中對于某種主題的慣例化的表達語碼。它及原型意象的區(qū)分是:前者常常是一個陳述式詞組或短句,而后者則是一個名詞性的詞或詞組。9.形式折服題材--指在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題材及形式對立,沖突,不是形式消極適應題材,而是形式折服題材,達到內(nèi)容及形式的統(tǒng)一,這是一條普遍的藝術規(guī)律。10.對立原理--指達爾文提出的,認為人和動物的表情動作,都遵循著“對立的原理”,即某種表情動作是以及之相反的表情動作為條件的。11.題材情感--指由題材本身所引發(fā)的心情感受。12.形式情感--指由形式本身所引起的心情感受。二,問答題:1,試結合實例論述文學語言法則和心理蘊含的關系。答:文學語言法則有內(nèi)指性,音樂性,生疏化和本色化四個方面。下面談談內(nèi)指性和心理蘊含的關系:例如有人問你:“黃河水從哪里來?”這邊小孩子也會回答:“黃河水從山上來”,或“黃河水從青藏高原來”,更詳細而精確地可說是“黃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钡?,詩人卻可以不顧這一“地理學事實”而說成:“黃河之水天上來”??雌饋恚畎椎倪@一詩意語言是“失真”的,因為它竟違反了一般地理常識;但是,這一有意“失真”的描述卻一句千鈞地突現(xiàn)出黃河的巨大氣概和雄偉氣象,并使這一描述本身成為有關黃河描述的千古絕響。為什么呢?這是由于,正是這句不顧“地理學事實”的極盡夸張和虛構能事的描述,才盡情地呈現(xiàn)出黃河在詩人和其他世人心中留下的真實的震撼性體驗。同理,說“白發(fā)三千丈”也不符合生活事實,但這樣的語言卻更能傳達詩人內(nèi)心的極度愁悶。這表明,文學語言總是返身指向內(nèi)在的心靈世界的,是內(nèi)在的自足的。換言之,它總是遵循人的情感和想象的邏輯行事,而并不肯定尋求及外在客觀事實相符。文學語言的美正源于此。這正表明,文學語言的內(nèi)指性有助于形成文學的心理蘊含性。2,試結合實例論述文學語言層面和心理蘊含的關系。(江西省09年7月論述題已考)答:文學語言層面包括語音,文法,辭格和語體。如語音層面中的押韻,可以使詩讀來瑯瑯上口,鏗鏘可誦,悅耳好聽,使人受到一種和諧的音樂美。能夠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作者的心理狀態(tài)。例如選擇韻腳字就是頗有講究的,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悉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边@里的韻腳字“裳”,“狂”,“鄉(xiāng)”和“陽”全屬陽韻字,讀起來非常洪亮,開朗,精確地傳達出詩人欣喜若狂的心情。3,敘述行為的心理依據(jù)是什么?答:敘述行為簡言之是運用言詞的行為,藝術家的敘述行為就是如何運用言詞來創(chuàng)建一個幻想世界的舉動。那它為什么要借助于言詞,它的心理依據(jù)就是因為言詞是原初社會的人類最簡單,也最便利就能獲得的材料。它同時又是最實在最便利的交際工具。敘述行為運用的言詞材料來自人類自身,垂手可得,又很簡單進行創(chuàng)作和改造,因此它必定會被選中,承當起這一任務。4,節(jié)奏在“三位一體”的原始藝術中具有什么作用?答:所謂詩歌,音樂,舞蹈三者同源,當是源于節(jié)奏這個命脈;而所謂“三位一體”,是指詩歌,音樂都存于舞蹈這一母體。“三位一體”藝術現(xiàn)象深刻而又充分地表明,節(jié)奏這種藝術技巧,對人類藝術的生成及其樣式的產(chǎn)生了多么獨特而又巨大的作用。節(jié)奏是從人的生命心情里流溢出來,而非外在的人工技巧,所以,它本身就是藝術生命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也正是節(jié)奏不同于其他一般藝術技巧的地方。因此,任何藝術都不可沒有節(jié)奏。節(jié)奏失當,藝術的生命整體將遭到嚴峻的損害。5,仿照對原始藝術的寫實特征有什么影響?答:仿照給人快感,是仿照成為藝術創(chuàng)建技巧的內(nèi)在緣由,仿照行為的出現(xiàn),大大促進了藝術的發(fā)生和形成。仿照對于原始人來說,既是一種相識方式的實踐活動,又是一種最基本的同時又是運用最為廣泛的技巧,它確定了早期原始造型藝術的基本特色和屬性——寫實主義。越是接近藝術發(fā)生的日子,寫實的風格就是突出顯明。6,作為藝術技巧的“擬人”和原始人類的思維是否具有同一性?答:是具有同一性的?!皵M人”作為一種藝術技巧,直接脫胎于早期人類的原始思維。它是原始社會早期人類最典型的“原始——兒童”意識。甚至可以說,“擬人”最初就是一種思維方式。7,母題同民族文化的心理有什么關系?(四川省05年10月已考)答:特定民族文學中的母題是該民族文化審美心理(包括人生觀念,價值取向,情感模式,審美體驗方式等)的集中體現(xiàn),它以審美的方式展示了一個民族的成員對于人及世界的獨特看法和把握方式。8,為什么說不能用內(nèi)容和形式的二分法理解母題。答:文學作品中的母題是離不開語言形式的,更精確地說,它本身就是一套形式——語言的慣例及程式——抒情作品中的意象模式及敘事作品中的敘述模式。它是外于作品的,也就是說業(yè)已形式化了的,所以說不能用內(nèi)容和形式的二分法理解母題。9,藝術形式是如何折服題材的。答:作家通過強調(diào)這一點和忽視那一點等藝術形式的深度加工,便形式折服題材,讓題材歸順形式。10,形式情感是如何折服自然情感并形成審美情感的?答:形式情感通過下列三個階段來折服自然情感并形成審美情感的:第一階段,題材情感作為一種刺激,引起人們情感的興奮。第二階段,形式在題材的吁求下出現(xiàn),形式情感及題材反生“對抗”沖突,最終形式情感折服了題材情感。正是藝術形式的折服作用和分隔作用,使視點由有功利目的視點轉(zhuǎn)換為超功利目的的視點。正是藝術形式的作用消解了直接的功利目的,而形成了無關功利的審美聚焦,使夾帶著泥沙的不可限制的自然情感之流注入深潭,得到限制,回旋及緩解,進而變成審美情感的清流悠閑傾瀉出來。第三階段,形式情感改造,折服題材情感的最終心理反應,是情感的舒泄及升華。通過上述說明白形式情感折服,消融題材情感,導致了我們的情感沿著興奮--緩解,阻滯——舒泄,升華的路線前進,而這條路線的終點就是人們渴望的,能夠給我們心靈以勸慰的藝術中的審美情感。第五章藝術接受心理一,名詞說明:1.圖式--它是在接受主體在接受藝術品時業(yè)已存在著的一種獨特的,先在的東西,從發(fā)生學上來說是問題的起點。它是通過反應發(fā)展的基本階段的遞進而得以詳細的體現(xiàn)。是接受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范疇。2.自性--在心理學的視野里,自性問題更是一種人格或特性的問題。查爾德國認為,人格(自性)指的是在可比擬的情境中所表明的“那些使一個人的行為時時一樣,并且有別于他人的多多少少有穩(wěn)定性的內(nèi)在因素。它有四個方面:穩(wěn)定性方面,內(nèi)在性方面,一樣性方面,個體差異方面。3.心理時空--心理時空是客觀時空在藝術主體主腦中的審美反映,是藝術主體心理結構中的一個層面。4.慣例--“慣例”即是“第一個門類系統(tǒng)為了使該門類所屬的藝術作品能夠作為藝術作品來呈現(xiàn)的一種框架結構。它是具有約定性的,有關藝術接受活動所涉及的接受環(huán)境,接受對象和接受方式等的綜合性心理反應機制。5心理常態(tài)--心理常態(tài)是動態(tài)的,一種不斷順應和發(fā)展進化的過程。是接受者能夠主動地適應接受對象從而可以志向地觀賞和獲得審美愉悅。就是心理常態(tài)。(四川省05年10考名詞說明)6.消遣--哪里有藝術,哪里就有快樂,在快樂的下面有著深刻的意義:首先對個體而言,文藝能夠移化心靈;其次,宏觀看,文藝喚起的主動情感能夠?qū)巩惢?,使人性得以重建??偠灾?,藝術作為趨于快樂的主動情感活動,是對抗不同壓制情感方式的力氣,也是將人們從焦慮和驚慌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使人性等到重建的力氣。7.心理治療--藝術的心理治療是以設定的藝術手段所形成的“心理反饋”調(diào)動主體在系統(tǒng)發(fā)育中所具備的特定反應潛能,從而調(diào)整其神經(jīng)系統(tǒng)以趨向比較穩(wěn)定而伸展的心境狀態(tài)。8.指責意識--指責意識是指責家持特定看法實現(xiàn)其還原欲望的心理現(xiàn)象。二,問答題:1,怎樣理解心理圖式選擇性?答:因為接受者的圖式是一種先存的心理因素在特定條件下的組合,它總是出現(xiàn)出一種趨向有個體的選擇性反應的內(nèi)在傾向。由于各種心理因素的定向性質(zhì)是相當一般的事實。臂如,感覺是對事物的個別屬性的選擇。所以不同方式,不同特征,不同素養(yǎng)的情感主體具有千差萬別的不相類同的須要和看法,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扶擇不同的體驗對象,以適應相應的情感條件。同時,圖式的選擇傾向也是一種變化和發(fā)展的勢能,隨著接受閱歷的遞增,這一勢能得到強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然而從受動方面看,選擇功能也終歸暗含著主體圖式的現(xiàn)實的不完善性,甚至其有限的反應敏度有可能偏離某些藝術的審美內(nèi)涵,尤其在情感未能充分地對應于特定藝術時,情形更是如此。2,如何分析文學藝術對于人的內(nèi)在方面的主動影響?答:藝術總是為人們供應了一種宣泄的體驗,這種體驗的特殊性在于它可以使接受者既掩飾了那些源自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種種幻想又從中得到愿望的滿意。藝術有助于提高自性的意識。盡管藝術無力使人充分地意識到自性中受壓抑的沖動,但是卻可以神奇而無意識地解放這種沖動,在某種意義上說,藝術極其有力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合得接受主體的投射和內(nèi)攝活動更加活躍而又充溢了變化。在藝術的天地里,人不僅僅獲得即時的,別樣的心緒,而且也在歷時的意義上延長著一種內(nèi)存的變異。3,心理時空的特征有哪些?答:1)審美心理時空的超越性:“空間和時間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2)審美心理時空的“有機性”:日常認知心理時空是作為理性思維載體的純粹認知性的單一時空表象,而審美心理時空則是由記憶,想象,心情,情感以及無意識欲望等心理因素介入的復合時空表象。3)審美心理時空的互滲性:這里的“互滲性”指的是在審美心理時空的統(tǒng)一結構中,時間感和空間感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特點。其中,又可細分為兩種情境。其一是空間感向時間感的生成,其二是時間感向空間感的轉(zhuǎn)換。4,怎樣相識慣例閱歷及藝術發(fā)展的辯證關系?(江西省09年7月簡答題已考)答:幾乎在每一種藝術接受活動中我們都可以追蹤到接受主體對于特定樣式的藝術對象的閱歷反應痕跡。同樣,各種藝術也不可能沒有自身特殊的慣例形式,兩者是相互呼應的。慣例閱歷在接受活動中并非偶然性的心理現(xiàn)象,主體對藝術慣例的了解程度和破譯水平構成了接受的一種心理基礎。在藝術接受中主體的慣例閱歷當然有無可否認的意義,然而在其背后也可能潛藏著導向非“詳細化”或非審美化的因素。特定的藝術慣例總是引發(fā),塑造著接受主體的情感體驗,以至于使繼起體驗常常成為一種心心相印式的癡述和沉醉,而這樣的峰巔體驗對于沒有相應慣例閱歷的所謂“零度接受者”來說,幾乎就是不可奢望的審美享受。慣例閱歷進化有漸變特性,事實上,藝術尋求對自身慣例的某種充溢及超越幾乎是從未停息過。慣例及審美的豐富多樣傾向是不沖突的,藝術接受優(yōu)越于人對一般對象的閱歷把握恰恰就在于它促使人能動去獲得簇新的感受。5,藝術接受中的異態(tài)的重要表現(xiàn)有哪些?(四川省05年10月已考)答:幻覺及現(xiàn)實的界限的合一;“虛假的社會化”;“認知失調(diào)”;心情變態(tài);趣味紊亂;理性化防衛(wèi)等。6,消遣及情感的關系如何把握?答:1對個體而言,文藝能移化心靈;2宏觀看,文藝喚起的主動情感能夠?qū)巩惢谷诵缘靡灾亟???偠灾囆g作為趨于快樂的主動情感活動,是對抗不同壓制情感方式的力氣,也是將人們從焦慮和驚慌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使人性得到重建的力氣。7,藝術的心理治療的最根本的依據(jù)是什么?答:藝術的心理治療滿意人類的本質(zhì)須要,這些須要往往更明顯地表現(xiàn)在患者身上,也同樣明顯地從患者通過藝術接受獲得的各種好處上反映出來。8,詳細描繪指責家的心理特征。答:指責家在天性上或者說先天的心理素養(yǎng)上有一些明顯的特征,如攻擊性,概念想象力,面對龐雜對象具有強化和簡化的實力等等,下面分別描繪。(1)攻擊型氣質(zhì)。優(yōu)秀的指責家首先是一個不安分的批剔者,一個讀者日后是否成長為指責家,其初始及其說取決于他鑒賞力的凹凸,毋寧說取決于他是否是一個富有挑剔特性的人物,是否是一個攻擊性很強的人物,舉凡大指責家,沒有幾個不以挑剔性指責,攻擊性指責為能事。(2)想象力。優(yōu)秀的指責家同優(yōu)秀的藝術家一樣,依靠其超人一籌的想象力折服別人。不過想象力的方向和體現(xiàn),在不同的狀況下并不一樣,藝術家的想象力是形象想象力,意象想象力,情感想象力。指責家的想象力是范疇想象力,概念想象力,建筑理論框架的想象力。指責家要把握或要表現(xiàn)自我都離不開這種實力,無論是藝術世界還是內(nèi)在世界,其內(nèi)部是多維度的,豐富多姿而又雜亂不堪。指責家若要對此作理智而清晰的描述,作細密周到而令人信服的解析,或者把藝術創(chuàng)建的信息以理論形態(tài)來擴散和傳播就得借助概念,借助范疇,借助于理論框架。(3)強化和簡化。面對龐雜紛繁的藝術現(xiàn)象,指責家總是在不斷地進行選擇,留取或淘汰,闡釋或緘口不言,指責總要指到一些好玩的,有價值的話題來發(fā)揮。有自知之明的指責家知道他們并不能總是在任何題目上作出成果的,也不是每一個題目都有指責效應和指責價值的,但他們必需在某一些問題上顯示出自己的才能來,有所不言而有所言,他們信任自己涉足的指責題目要比他們忽視的題目更有意義,促使指責家這么行動的是強化和簡化的心理實力。這是兩種相反的實力,但卻是相輔相成的。當指責的意識之光照射到它該照射的地方時,同時也就略過了某些領域處于黑暗之中。(4)知覺敏銳。指責家是理性精神極強的人,然而,我們千萬不要以為他們在感知上沒有什么精彩的地方。好像他們的全部優(yōu)長都顯現(xiàn)在理性思索方面。事情恰恰相反,指責家的知覺較為敏銳,他們以很微小的辨別力來把握對象。長期的職業(yè)性習慣養(yǎng)成了他們的直觀敏銳性。所謂從一粒米看大千世界,從一滴水以觀滄海。這是既有指責意向的強化,也肯定有知覺上的細察。自考文藝心理學試題--2007年1月四川一,單項選擇題1,現(xiàn)代心理學和產(chǎn)生是以()為代表的試驗心理學的出現(xiàn)。A,康德B,費希納C,布洛D,克羅齊2,推動和影響文藝心理學發(fā)展的兩股主要潮流是()。A,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發(fā)展B,心理學和人文主義的發(fā)展C,科學試驗和馬克思主義D,美學和文藝學的發(fā)展3,文藝心理學探討的核心命題是()。A,作家心理B,作品心理C,讀者心理D,審美體驗4,20世紀影響最大的文藝心理學流派是()。A,人本主義文藝心理學B,格式塔文藝心理學C,社會文化歷史文藝心理學D,精神分析文藝心理學5,20世紀初期就試圖運用西方心理學來闡明文藝創(chuàng)作現(xiàn)象并寫出《紅樓夢評論》的是()A,蔡元培B,王國維C,朱光潛D,胡風6,以下不是朱光潛的著作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版汽運運輸合同
- 房屋買賣合同補充協(xié)議范例
- 簡單易懂的投資理財合同
- 業(yè)績分享合同樣本
- 產(chǎn)品買賣協(xié)議范本
- 校園設計合同樣本
- 房貸抵押合同范例
- 政府公園場地租賃合同范例
- 農(nóng)村轉(zhuǎn)讓合同范例
- 商業(yè)步行街真石漆外墻裝飾合同
- 設計中的重點、難點及關鍵技術問題的把握控制及相應措施
- 五年級數(shù)學(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計算題專項練習及答案
- 湖南省益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 含答案
- 第17課 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 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 災難事故避險自救-終結性考核-國開(SC)-參考資料
- 【MOOC】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管理-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MOOC】成本會計學-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六上六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期末 測試卷(答案版)
- 2024年中國金蓮花膠囊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有關中醫(yī)康復治療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chǎn)品回收處理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投資規(guī)劃分析報告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