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制史 第十章 清代的法律制度_第1頁
中國法制史 第十章 清代的法律制度_第2頁
中國法制史 第十章 清代的法律制度_第3頁
中國法制史 第十章 清代的法律制度_第4頁
中國法制史 第十章 清代的法律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清代的法律制度清代的法律制度清廷對全中國的統(tǒng)治,從1644年清軍入關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止,共二百六十八年。在這二百六十八年統(tǒng)治中,中國的封建經(jīng)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成就。在政治法律方面,清代繼承了漢唐宋明等歷代封建制度的主干,并有所發(fā)展,其典章制度發(fā)達完備,堪稱集中國封建法制之大成。此外,清初的“文治武功”及多民族統(tǒng)一的形成,也奠定了中國近現(xiàn)代疆域版圖之基礎及多民族國家的基礎。清代的法律制度中國在清代初期和中期雖堪稱全盛,但也已經(jīng)顯示出無可救藥的僵化和衰落。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極端強化,皇權的極端膨脹,思想文化的極端沉悶僵化,教育與科舉的極端枯朽,吏治的極端腐敗及行政制度與人民的極端隔閡,經(jīng)濟生活更新動力的極端缺乏,商品經(jīng)濟所受的壓抑空前強化等等,都早已昭示出封建制度已經(jīng)山窮水盡,革命性巨變正在醞釀之中。正當此時,志在掠奪東方財富的西方列強以鴉片和大炮為武器,敲開了中國封閉的國門,客觀上加速了中國封建統(tǒng)治的滅亡。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揭開了中國政治法律制度近代化的序幕。清代的法律制度,以鴉片戰(zhàn)爭為界,體現(xiàn)為兩個不同的階段,各有特色。第一節(jié)清代的立法概況清代的立法思想清入關前法律制度即后金的法律制度相對簡陋,正處在習慣法向成文法的過渡之中。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后金政權的法律制度就不斷吸收著漢族法制文明的成就?!皡h酎金”,“漸就中國之制”已成為后金統(tǒng)治集團的基本立法指導思想。清代的立法思想1644年清人入關之初,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廣闊疆域及眾多的人口,面對著漢族地區(qū)遠比關外原有治區(qū)更為發(fā)達的文化和復雜的社會生活,其原有法律制度遠不適應新的統(tǒng)治需要。這種以《大明律》作為入關之初過渡性法律的狀況一直持續(xù)至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清代的立法思想1645年,順治帝下令“修律官參稽滿漢條例,分輕重等差”,統(tǒng)一纂修大清律。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五月,修成,名《大清律集解附例》,頒行全國。順治帝親自為該律作序,序文稱:“爰敕法司官廣集廷議,詳議明律,參以國制,增損劑量,期于平允?!边@正反映了清初立法的典型指導思想。在這種指導思想之下,清律不斷發(fā)展完善。歷經(jīng)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近百年,有過三四次大的修律活動,至乾隆朝初期律文基本定型,此后不再修改,僅定期增修“附例”。清代的立法概括與主要法典(一)《大清律》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廷即設置律例館,負責修律。三年出,律成,名曰《大清律集附例》,次年三月正式頒行,律文四百五十九條,比明律僅少了一條,篇門條目之名一準明律。律文之后附相關“條例”,共四百三十多條,比明律所附“問刑條例”增大。而后又由“內院校定議發(fā)”滿文本,于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頒發(fā)。清代的立法概括與主要法典(二)《大清律例》《大清律例》于乾隆元年開始重新修訂。乾隆即位之初,命律令總裁官對原有律例進行逐條考證,重加編輯,于乾隆五年完成,頒行天下?!洞笄迓衫返慕Y構、形式、體例、篇目與《大明律》基本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戶律、禮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其中《律目》、《諸圖》、《服制》各一卷,《律例》正文36卷,律文436條。自乾隆五年頒律以后律文部分基本定型,極少修訂,后世各朝只是不斷增修律文之后的“附例”。清代的立法概括與主要法典《大清律例》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大清律例》以《大明律》為藍本,是中國傳統(tǒng)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漢唐以來確定的封建法律的基本精神、主要制度,在《大清律例》中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大清律例》的制定充分考慮了清代政治實踐和政治特色,在一些具體制度上,對前代法律制度有所改進。清代的立法概括與主要法典(三)清代的例清代最重要的法律形式就是例。例是統(tǒng)稱,可分為條例、則例、事例、成例等名目。清代的立法概括與主要法典⒈條例條例一般而言是專指刑事單行法規(guī),大部分編入《大清律例》,附于某一律條之后。條例是由刑部或其他行政部門就一些相似的案例先提出一項立法建議,經(jīng)皇帝批準后成為一項事例,指導類似案件的審理判決。然后,經(jīng)“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的條例纂修活動,由律例館編入《大清律例》,或單獨編為某方面的刑事單行法規(guī)。清代的立法概括與主要法典⒉則例則例指某一行政部門或某項專門事務方面對單行法規(guī)匯編。它是針對政府各部門的職責、辦事規(guī)程而制定的基本規(guī)則?!皠t例”作為清代重要法律形式之一,對于國家行政管理起著重要作用。清代的立法概括與主要法典⒊事例事例指皇帝就某項事務發(fā)布的“上諭”或經(jīng)皇帝批準的政府部門提出的建議。事例一般不自動具有永久的、普遍的效力,但可以作為處理該事務的指導原則。清代的立法概括與主要法典⒋成例成例,也稱“定例”,指經(jīng)過整理編訂的事例,是一項單行法規(guī)。成例是一種統(tǒng)稱,包括條例及行政方面的單行法規(guī)。清代的立法概括與主要法典(四)《大清會典》為了規(guī)范國家機關的組織、活動、加強行政管理,提高官吏的統(tǒng)治效能,自康熙朝開始,清廷仿效《明會典》編定《清會典》,記述各朝主要國家機關的職掌、事例、活動規(guī)則與有關制度。計有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光緒五部會典,合稱“五朝會典”,統(tǒng)稱《大清會典》。自乾隆二十七年編纂《乾隆會典》開始,《清會典》的編纂一直遵循”以典為綱,以則例為目“的原則,典、例分別編輯遂成固定體例?!睍洹八d,一般為國家基本體制,少有變動。具體的變更,則在增律”則例“中完成。刑罰原則清代繼承了明朝刑罰原則中的“重其所重,輕其所輕”的原則。清律擴大和加重對“十惡”中“謀反”、“謀大逆”等侵犯皇權的犯罪的懲罰。凡謀反、大逆案件中只要參與共謀,即不分首從一律凌遲處死;其父子、祖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論同姓異姓)、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戶籍之同異),年16歲以上者(不論篤疾、廢疾)皆斬;15歲以下者及犯人之母女妻妾、姊妹及子之妻妾,“皆給付功臣之家為奴,財產(chǎn)入官”。清律中對“文字獄”確實沒有相關的直接條款,但所有“文字獄”均按謀大逆定罪,從而導致因文字獲罪者罪名最多,多被處極刑并株連最廣,以此達到鎮(zhèn)壓具有反對皇帝專制制度和反抗民族壓迫的社會思潮。第二節(jié)清律的特點清律的特點⒈嚴刑峻法維護高壓統(tǒng)治⒉維護旗人特權和滿族統(tǒng)治⒊重法扼制資本主義經(jīng)濟因素的發(fā)展⒋維護統(tǒng)一,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實行有效法律控制第三節(jié)清代司法制度及其特點中央“三法司”清代承襲明代三法司體制,設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機關,號稱“三法司”。⒈刑部刑部為清代中央最高審判機關。⒉大理寺大理寺本是古制上的最高審判機關,但清時地位大大下降,主要職責是復核刑部擬判的死刑案件。如發(fā)現(xiàn)刑部定擬不當,可以駁回。同時也主持熱審案件。不過,大理寺在復核死刑、參與秋審朝審時只是陪襯。⒊都察院都察院號稱“風憲衙門”,是法紀監(jiān)督機關,主掌官員監(jiān)察,并職司諫議。都察院參與司法事物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參與會讞。二是參加秋審和朝審,執(zhí)行復奏之職。地方四級司法體制在清代,地方四方分州、縣、府、省按察司、總督(及巡撫)四級。其中州或縣為第一審級,有權決定笞杖刑,徒以上案件上報。一般而言,有關田土、戶婚、斗毆諸般“細故”,均由縣州自理,但命盜重案,州縣初審后,應將人犯并案卷一并解赴上級機關審理。府為第二審級,負責復審州縣上報的刑事案件,提出擬罪意見,上報省按察司。省按察司為第三審級,負責復審各地方上報之徒刑以上案件,并審理軍流、死刑案的人犯,對于“審供無異”者,上報督撫,如發(fā)現(xiàn)有疑漏,則可駁回重審,或改發(fā)本省其他州縣、府更審。總督(或巡撫)為第四審級,有權批復徒刑案件,審核軍流案件,如無異議,定案并諮報刑部。對死刑案則須復審,并上報中央。會審制度的發(fā)展⒈秋審秋審是最重要的死刑復合制度,因在每年秋天舉行而得名。秋審審理對象是全國上報的斬、絞監(jiān)候案件,每年秋8月在天安門金水橋西由九卿、詹事、科道以及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等重要官員會同審理。秋審被看成是“國家大典”,統(tǒng)治者較為重視,專門制定《秋審條款》。會審制度的發(fā)展⒉朝審朝審是對刑部判決的重案及京師附近絞、斬監(jiān)候案件進行的復審,其審判組織、方式與秋審大體相同,于每年霜降后十日舉行。案件經(jīng)過秋審或朝審復審程序后,分四種情況處理:其一情實,指案情屬實、罪名恰當者,奏請執(zhí)行死刑;其二緩決,案情雖屬實,但危害性不大者,可減為流三千里,或發(fā)煙瘴極邊充軍,或再押監(jiān)候;其三可矜,指案情屬實,但有可矜或可疑之處,可免于死刑,一般減為徒、流刑罰;其四留養(yǎng)承嗣,指案情屬實、罪名恰當,但有親老丁單情形,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