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微生物在環(huán)境工程中的應用1_第1頁
第十章 微生物在環(huán)境工程中的應用1_第2頁
第十章 微生物在環(huán)境工程中的應用1_第3頁
第十章 微生物在環(huán)境工程中的應用1_第4頁
第十章 微生物在環(huán)境工程中的應用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微生物在環(huán)境工程中的應用

一、水體污染與水體自凈1

水體就是海洋、湖泊、河流、沼澤、水庫、地下水的總稱。2

水體污染:由于人類活動而排放的污染物進入水體,使水體和水體低泥的物理、化學性質或生化性質發(fā)生了改變,從而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價值,這種現(xiàn)象稱為水體污染。3水體自凈:是指受污染的水體由于物理、化學、生物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濃度逐漸降低,經過一段時間后,恢復到污染前的狀態(tài),這一過程稱為水體自凈。包括稀釋、混合、氧化還原、吸附凝聚及生化過程。4水體富營養(yǎng)化:是指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生物所需的N、P等營養(yǎng)物大量進入湖泊、河流、海灣等緩流水體,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現(xiàn)象。環(huán)境的自凈作用

環(huán)境受到污染后,由于受到環(huán)境中物理、化學、生物因素的作用,而逐步達到自然凈化的過程。物理作用:稀釋、沉淀、吸附、風吹、光解、人為化學作用;分解、轉化、縮合、降解生物作用;吸收、轉化、分解、縮合、降解等代謝過程。二、廢水中的污染物種類無機無毒類:N、P無機鹽類、無機堿類、無機酸等,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無機有毒類:主要是非金屬的氰化鉀、砷化物及重金屬中的汞、鉻、鎘等。高濃度使生物致死;低濃度時產生慢性中毒。這類物質不被生物降解,而在食物鏈中積累、放大,進入人體產生危害。有機無毒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自然生成的有機物,它們容易降解為無機物。有機有毒類:多屬于人工合成的有機物如農藥、殺蟲劑、合成洗滌劑、合成染料等。它們不易被生物降解。通常是致癌、致畸、致突變物。其他污染物:放射線物質、生物污染、熱污染等。

三、污水的生物處理

1污水生物處理的定義: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廢水中溶解的和膠體性有機污染物降解、轉化為簡單的物質,將有毒物質轉化為無毒無害物質的一種污水處理方法。2生物處理的分類:好氧處理和厭氧處理。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作用可總括成如下圖式:

復雜有機物簡單有機物需氧微生物胞內酶厭氧微生物胞內酶微生物胞外酶CO2、H2OCO2、H2O、H2、CH4、H2S及有機酸、醇、酮、醛等未完全氧化產物圖10-1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作用示意圖

污水處理中的生化過程O2、CO2、SO42-、NO3-等細胞構成物C、H、O、N、維生素等能源受氫體微生物微生物細胞合成生物污泥分解能量代謝產物+熱能CO2、H2O、SO42-、NO3-、NH4+、PO43-、H2S、CH4、有機酸、醇等排水排出不可降解殘留物內源呼吸圖10-2污水處理中的生化過程(一)、好氧性生物處理1.在反應槽中供給氧氣,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被好氧性微生物分解成穩(wěn)定物質的方法。2.反應式:

3.例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法、生物轉盤法等屬于好氧性處理。有機物(含C,H,N,S)+微生物+O2微生物細胞+CO2+H2O+NO3-+SO42-(二)、厭氧生物處理1.在密閉反應槽中(缺氧狀態(tài)下),使廢水水中的復雜有機物被厭氧性微生物分解成穩(wěn)定物質的方法。2.在厭氧狀態(tài)下,有機物的穩(wěn)定化是由酸性生成菌及甲烷菌分二階段完成。3.反應式:4.例如:厭氧接觸法、厭氧濾床、厭氧流動床等屬于厭氧性處理。有機物+結合氧(如NO3-,SO42-)酸性生成菌酸菌細胞+有機酸+CO2+H2O+NH3+H2H2S+CH4+CO2+甲烷菌細胞甲烷菌

(一)、好氧性生物處理Ⅰ

活性污泥法1活性污泥的定義由微生物群體與懸浮物質、膠體物質混雜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很強吸附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的絮狀體顆粒。微生物以細菌為主體,包括真菌、原生動物、藻類。2

活性污泥處理廢水的機理:利用人工培養(yǎng)和馴化的微生物群體去分解廢水中可供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通過生化反應,改變這些有機物的性質,將它們從廢水中分離出來,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征利用生物絮狀體為生化反應的主體物利用曝氣設備向生化反應系統(tǒng)分散空氣或氧氣,為微生物提供氧源對體系進行混合攪拌以增加接觸和加速生化反應傳質過程采樣沉淀方式去除有機物,降低出水中的微生物的固體含量通過回流使沉淀池濃縮的微生物絮凝體返回到反應系統(tǒng)為保證系統(tǒng)內生物細胞平均停留的時間的穩(wěn)定,經常排出一部分生物固體。3活性污泥的理化性質序號

項目典型性狀說明

1形狀絮狀絨粒

2絮體大小0.02~0.2毫米

3色相多為茶褐色隨廢水水質和處理條件變化

4氣味微具土壤味

5比重1.0056含水率99%靜沉30~60分鐘

7pH約6.74活性污泥的基本流程

空氣

經過初沉的廢水

回流污泥剩余污泥

外排

曝氣池的作用:使污泥懸浮、攪拌作用,使污泥與有機物充分接觸、充氧。

回流污泥的作用:使暴氣池有充足的污泥量、接種菌種。

二次沉淀池的作用:將微生物從液相中分離出來,保證水質?;钚晕勰嘟到鈴U水分為兩個階段即吸附階段和穩(wěn)定階段.曝氣池二次沉淀池出水活性污泥法的主要運行方式(1)按廢水和回流污泥的進入方式及其在曝氣池中的混合方式活性污泥法主要有兩大運行方式: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推流式推流式活性污泥曝氣池有若干個狹長的流槽,廢水從一端進入,另一端流出。隨水流的過程,底物降解,微生物增長;從池首端到尾端,混合液內影響活性污泥凈化功能的各種因素,如F/M值、微生物的組成和數(shù)量、基質的組成和數(shù)量等都在連續(xù)地變化,有機物降解速率、耗氧速率也連續(xù)變化。

推流式特點

在曝氣池的任何斷面上都存在有機基質的濃度梯度,因此存在基質降解動力,BOD降解菌為優(yōu)勢菌,可避免發(fā)生污泥膨脹現(xiàn)象、運行可采用多種方式,能夠增加凈化功能如脫氮、除磷等。圖10-3推流式曝氣池活性污泥法的主要運行方式(2)完全混合式廢水進入曝氣池后在攪拌下立即與池內活性污泥混合液混合,從而使進水得到良好的稀釋,污泥與廢水得到充分混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承受廢水水質變化的沖擊。特點:能夠承受高濃度廢水,對沖擊負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需氧全池要求相同,能夠節(jié)省動力;可使曝氣池與沉淀池合建,無需單獨設置污泥回流系統(tǒng),易于運行管理。幾種活性污泥法的工藝流程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短時曝氣法(漸減曝氣法)階段曝氣法(多點進水法)生物吸附法(AB法)序批式間歇反應器(SBR法)氧化溝法(OxidationDitch)深水曝氣活性污泥法生物吸附法(AB)工藝流程二沉池接觸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