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常見意象所代表的意思_第1頁
古詩中常見意象所代表的意思_第2頁
古詩中常見意象所代表的意思_第3頁
古詩中常見意象所代表的意思_第4頁
古詩中常見意象所代表的意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中常見意象所代表的意思1、月亮:人生的圓滿、缺憾,思鄉(xiāng)、思親。(月亮的別稱:蟾宮、玉盤、銀鉤、嬋娟、桂宮;“玉盤〃、"玉輪〃、"玉環(huán)〃、"玉鉤〃、"玉弓”、“玉鏡〃、"天鏡〃、"明鏡〃、"玉兔〃、"嫦娥〃、"蟾蜍〃。)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望月懷遠〃,"傷春悲秋〃。"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梧桐細雨則凄楚悲涼〃。(1)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李白的思鄉(xiāng)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犊偸前椎?,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xiāng)更明,因為憶弟思家。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ㄔ娋湟晕竦囊蓡桙c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故鄉(xiāng)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還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唐人張九齡《望月懷遠》)、"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唐人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等詩句,大體上也是這樣的感情。此外"月〃還有以下意象:(2)明月蘊涵邊人的悲愁。如:"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悲壯雄渾。(3)明月蘊涵情感的無奈。如謝莊“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ǖ钠矶\和祝福;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ǖ南<胶涂逝巍?4)明月蘊涵時空的永恒?!肮湃私袢巳袅魉?,共看明月皆如此?!ò褧r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5)由于月亮的特點是普照天下,有圓有缺,月圓可喻親朋相聚,事情結(jié)果圓滿;月缺可喻親朋分離,事情不如人意。"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diào)歌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昂蘧皇墙瓨窃拢媳睎|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宋?呂本中《采桑子》)即借月亮的這兩個特點來喻人事。2、菊花: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zhì)。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ㄔ娙艘燥嬄恫突ㄏ笳髯约浩沸械母呱泻图儩?。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zhì),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3、 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zhì),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xiàn)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shù)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zhì),言淺而意深。4、 松:松樹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quán)貴,李白寫詩規(guī)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ㄔ娙艘源司涿銊钐玫芤袼退砂啬菢訄载懀谌魏吻闆r下保持高潔的品質(zhì)。5、 蓮: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ā吧徸印?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guān),采用諧音雙關(guān)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F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guān)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6、 梧桐:梧桐是凄涼、凄苦、悲傷的象征。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懙氖潜粍儕Z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托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人徐再思《雙調(diào)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ㄒ晕嗤┤~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7、 杜鵑鳥: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ㄗ右?guī)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ㄈ鹿庹赵谕ピ豪镅┌椎睦婊ㄉ希霹N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xiāng)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8、 鷓鴣鳥: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nèi)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它的叫聲被老百姓摹擬為)"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鷓鴣的叫聲還可用來婉轉(zhuǎn)勸人不要遠行,以此表達思念之情。"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東風唱鷓鴣〃(鄭谷《席上貽歌者》),它借所謂"江南客〃之不忍唱鷓鴣曲,表達詩人不愿繼續(xù)游子行的思鄉(xiāng)之情。9、 寒蟬: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xù)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ㄒ院s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寒蟬鳴我側(cè)〃(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10、 "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zhuǎn)。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shù)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人戴復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11、"另外還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12、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13、 "鴛鴦:指恩愛的夫婦,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14、 "丁香:指愁思或情結(jié),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jié)〃(唐人牛嶠《感恩多》),等等。15、 "冰、雪: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奥尻栍H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16、 "月亮:對月思親一一引發(fā)離愁別緒,思鄉(xiāng)之愁。17、"柳樹:以折柳表惜別?!傲?、“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漢代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離別長安的必經(jīng)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橋折柳〃作為送別和送別之所。18、"蟬:以蟬喻品行高潔。9、"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20、"南浦:水邊的送別之所。21、 "長亭:陸上的送別之所。22、 "芭蕉: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lián)系。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凄涼之音。23、"梧桐: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種凄苦之音。24、 "梅花: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征。25、 "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堅挺、傲岸、堅強、生命力。6、 "菊花:象征高潔的品質(zhì)。27、 "桃花:象征美人。28、 "牡丹:寄寓富貴、美好。29、 "楊花:有飄零之意。30、"杜鵑:杜鵑鳥俗稱布谷,又名子規(guī)、杜宇、子鵑。春夏季節(jié),杜鵑徹夜不停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如果仔細端詳,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中國古代有“望帝啼鵲〃的神話傳說。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名為杜鵑。杜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lián)系在一起。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思。1、"烏鴉:按照迷信的說法,是一種不祥的鳥,它經(jīng)常出沒在墳頭等荒涼之處。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32、"蟋蟀:古人覺得蟋蟀的鳴聲同織機的聲音相仿,時令又屆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紡織,準備冬衣以至懷念征人等聯(lián)系了起來。蟋蟀被直接喚為〃促織〃。33、 "猿啼:出現(xiàn)在詩歌中常常象征著一種悲傷的感情。34、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fā)出的是一種凄切之音。唐代邊塞詩中經(jīng)常提到。羌笛發(fā)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胡笳的作用與此相同。(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diào)呢?要知道,玉門關(guān)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35、"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見月懷人,是古代詩詞中常用手法。36、"水:在中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以流水與離愁關(guān)合,也是古典詩歌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37、 "琴瑟: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38、 "鴻雁:《漢書?蘇武傳》載,匈奴單子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只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后來就用"鴻雁〃、"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39、"月老:傳說唐朝韋固月夜里經(jīng)過宋城,遇見一個老人坐著翻檢書本。韋固前往窺視,一個字也不認得,向老人詢問后,才知道老人是專司人間婚姻的神仙,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后來因此稱媒人為月下老人或月老。40、"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如:望穿秋水。41、"連理枝、比翼鳥:連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相傳戰(zhàn)國時宋康王奪了隨從官韓憑的妻子,囚禁了韓憑。韓自殺,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臺游玩時自投臺下,大家拉她衣服,沒拉住,跌下去,死了,留下遺書說是與韓憑合葬,康王卻把他們分葬兩處。不久,兩座墳上各生一棵梓樹,十天就長得很粗大,兩棵樹的根和枝交錯在一起,樹上有鴛鴦一對,相向悲鳴。后來人們把結(jié)婚稱為“喜結(jié)連理〃。(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42、 "青梅竹馬:用來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43、 "逐鹿:以鹿喻帝位。后來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爭奪天下。44、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詞。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所以稱“三尺法〃。45、 "杜康:《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ê蠹匆远趴禐榫频拇Q。46、"鴻鵠:鴻鵠飛得很高,常用來比喻志向高遠的人。47、"秦晉:春秋時,秦晉兩國結(jié)為婚姻,后便稱兩姓聯(lián)姻為"秦晉之好〃。48、 "彭祖:傳說中長壽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時已八百余歲,舊時把彭祖作為長壽的象征,以“壽如彭祖〃來祝人長壽。49、 "雞肋:雞的肋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比喻沒有多大價值,沒有多大意思的事情。50、 "嬋娟:姿態(tài)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們常喻月為美女,故稱月亮為嬋娟。51、 "獻芹:《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xiāng)里的豪紳面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嘗了之后,竟“蜇于口,慘于腹〃。后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52、"執(zhí)牛耳: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每人嘗一點牲血,主盟的人親自割牛耳取血,故用"執(zhí)牛耳〃指盟主。后來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53、 "作壁上觀:壁:營壘、壁壘。觀:觀望。在壁壘上觀望。比喻觀別人成敗,不卷入其中。54、 "紅豆: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55、 "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后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56、 "精衛(wèi):古代神話。后來用精衛(wèi)填海來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報;也比喻不畏艱難.努力奮斗。57、"雞口牛后:《戰(zhàn)國策?韓策》:"寧為雞口,無為牛后?!ê蟊扔鲗幵冈诰置嫘〉牡胤疆敿易髦?,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58、 "歲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則耐寒開花,故有"歲寒三友〃之稱。59、 "花中四君子:梅、竹、蘭、菊花稱為"花中四君子〃。60、"泰斗:“泰山北斗〃的簡稱。比喻杰出的可為榜樣的人物。61、 "玉成:比喻為人成全好事。62、 "璧還:敬詞,指恭敬地退還別人的贈品,或指毫無損傷地歸還借用別人的物品。63、 "方家:原指深于道術(shù)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種學問、某項技術(shù)的專家。64、 "青鳥: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一只先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只隨西王母而來,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來青鳥成為傳書的信使。65、"梨園:梨園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園圃,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其作為教習歌舞的地方,且在這里培養(yǎng)出了大批優(yōu)秀的音樂舞蹈表演人才,在歷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后世的戲曲班社常以“梨園〃為其代稱,戲曲藝人稱“梨園弟子〃。66、"抱柱:相傳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梁,尾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堅守信約。67、 "班馬:春秋時,晉、魯、鄭伐齊,齊軍趁夜間撤走。晉國大臣刑伯聽到齊軍營里馬叫,推測道:"有班馬之聲,齊國軍隊一定連夜撤走了?!ò囫R為離群之馬,后送別詩多用以抒發(fā)惜別之情?!皳]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ǎɡ畎住端陀讶恕贰扒嗌綑M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ǎ?8、 "問鼎:春秋時,楚莊王北伐,陳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孫滿慰勞楚師,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周朝的傳國之寶九鼎的大小和輕重。后遂以“問鼎〃喻篡奪政權(quán)。69、 "辭第:漢時,北方匈奴貴族經(jīng)常騷擾邊境。一次漢武帝要為大將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辭謝道:“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也。〃后以喻為國忘家。70、"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ê笠杂鳉硤髧?。71、"還珠:古時合浦盛產(chǎn)珍珠,但是地方官員很貪,珍珠都自動移到別的地方去了。東漢的孟嘗到這里來當太守,革除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來了。故以"還珠〃喻官吏為政清廉。72、 "金雞:古代傳說天雞星動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豎起長竿,在竿上立一金雞,把該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們宣布大赦令。后便以“金雞〃借指大赦令。73、 "爛柯:古代神話傳說晉人王質(zhì)上山砍柴,看見有幾個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來聽他們唱,小孩給他一個像棗核的東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覺得餓了。過了—會兒,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來,發(fā)現(xiàn)斧頭柄已全爛了。他回到家,原來的人一個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爛柯〃喻離家年久。74、 "青眼:相傳三國時魏國名士阮籍,能為青白眼,對所討厭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邊看,露出眼白,表示輕視或憎恨。對喜愛或尊敬的人,就對他正視,青黑的眼珠在中間,表示尊重。他見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見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75、 "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相傳春秋時俞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每當伯牙彈琴彈到描寫高山、流水的曲調(diào)時,鐘子期就感到他的琴聲猶如巍峨的高山、浩蕩的江河。鐘子期死后,伯牙嘆無知音,不再彈琴。后常借指知音或樂曲的高雅。76、 "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计湓戳?,“哀鴻〃一語出自“鴻雁〃?!对?小雅?鴻雁》曰:"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q0)勞?!ㄔ姼鑼懯钩夹杏谒姆剑娏髅袢瑛櫻泔w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鳴之聲不絕。后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77、 "巴歌:亦稱巴唱、巴謳、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謙詞。78、 "白衣蒼狗:亦叫白云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79、 "吳鉤:泛指寶刀、利劍。80、"莼羹鱸膾指家鄉(xiāng)風味。典出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張翰)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ㄝ圆烁狠圆恕⑤桓?。后來文人以"莼羹鱸膾〃、"莼鱸秋思〃借指思鄉(xiāng)之情。典出《晉書?張翰傳》。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