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某高職大學語文單招練習題【帶答案】_第1頁
2022年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某高職大學語文單招練習題【帶答案】_第2頁
2022年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某高職大學語文單招練習題【帶答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某高職大學語文單招練習題【帶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10題)1.《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

A.感嘆人生幾何,去日苦多B.感傷親朋離散,孤苦無依C.感慨功業(yè)未成,憂從中來D.渴望招納賢才,建功立業(yè)

2.被譽為“七絕圣手”的詩人是()

A.李白B.杜甫C.王昌齡D.杜牧

3.我國先秦時期著名的語錄體散文集是()A.A.《孟子》B.《論語》C.《莊子》D.《老子》

4.《季氏將伐顓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A.顓臾

B.宋國

C.魯國

D.齊國

5.先秦諸子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縱、引君人彀’’論辯手法的是()

A.孔子B.孟子C.莊子D.韓非子

6.由一般原理推導出關于個別情況的結論,這種論證方法是()

A.演繹法B.歸納法C.類比法D.對比法

7.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主要代表詩人是()A.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駱賓王

8.《風波》所描寫的事件背景是()

A.1919年五四運動B.1911年辛亥革命C.1917年張勛復辟D.1905年科舉制度廢除

9.《答司馬諫議書》一文的寫作背景是

A.王安石變法B.王叔文變法C.詩文革新運動D.古文運動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A.《戰(zhàn)國策》B.《論語》C.《史記》D.《資治通鑒》

二、閱讀理解(4題)11.歲己未,河朔大旱,鎮(zhèn)陽帥自言憂農,督下祈雨甚急。厭禳①小數(shù)②,靡不為之,競無驗。既久,怪誣之說興,適民家有產白驢者,或指日:“此旱之由也。是物不死,旱胡得止?”帥聞,以為然。命亟取,將焚之。

驢見夢于府之屬某日:“冤哉焚也!天禍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預焉?若乃水旱之事,豈其所知!禍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救旱之術多矣,盍亦求諸是類乎?求之不得,無所歸咎,則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諸人,不委諸天,以無稽之言,而謂我之愆。殺我而有利于人,吾何愛一死?如其未也,焉用為是以益惡?濫殺不仁,輕信不智,不仁不智,帥胡取焉?吾子,其屬也,敢私以訴?!蹦持x而覺,請諸帥而釋之。人情初不懌也。未幾而雨,則彌月不解,潦溢傷禾,歲卒以空。人無復議驢。

注:①厭、禳:古人祈禱免除災禍的巫術。②小數(shù):小法術。

寫出下列括號內的詞在句中的意思。

①驢見夢于府之(屬)某日

②人情初不(懌)也

③(彌)月不解

④(歲)卒以空

12.

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A、文章開頭一系列的細節(jié)描寫,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將寂寥塵封的老屋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B、本文使用了多種修辭,其中“這一切,仿佛是悄悄進行的,又仿佛是大張旗鼓雷厲風行地涌現(xiàn)出來的”一句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手法。

C、作者通過描寫自家老屋的破敗和友人新樓的豪華,表現(xiàn)了自己告別過去、追求美好生活的決心。

D、文章末尾通過寫朋友的兒子不滿意自家新樓,反映了當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輩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追求時髦的風氣。

E、本文運用插敘手法,輔以心理描寫,呈現(xiàn)出時空交錯、現(xiàn)實與回憶交織的藝術特點。

13.師說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笠印1送又畮煟谥畷暺渚渥x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日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日:“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裹、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日: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J枪实茏硬槐夭蝗鐜煟瑤煵槐刭t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作者的擇師標準是什么?用原文回答。這一標準體現(xiàn)了韓愈怎樣的從師思想?

14.耕作的詩人

張煒

俄國畫家列賓給托爾斯泰畫了一幅耕作圖。它長久地吸引了我,讓我想象那個杰出的老人,想象他與土地須臾不可分離的關系。也許這是一個偉大詩人與庸常寫作者的最本質、最重要的區(qū)別。

在房間里專注于自己的所謂藝術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個耕作的詩人。對于他,稿紙和土地一樣,筆和犁一樣。于是他的稿紙就相當于一片田園,可以種植,可以催發(fā)鮮花、澆灌出果實。在這不息的勞作之中,他尋求著最大的真實,煥發(fā)出一個人的全部激情。離開了這些,一切都無從談起。

在詩人的最重要的幾部文學著作之間的長長間隔里,我們都不難發(fā)現(xiàn)他怎樣匍匐到土地上,與莊園里的農民,特別是孩子和農婦們打成一片,割草、縫鞋子、編識字課本、收割、種植……他做他們所做的一切,身心與土地緊密結合。這對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這樣的一個生命。他在它們中間。①(他可以融化在它們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詩人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樹林中那個簡樸的墳墓。那是他最后的歸宿。安靜的樹林、墳墓,都在默默昭示著什么,復述一個樸實而偉大的故事。這個故事不可能屬于別人,因為這個世界上僅有一個角落,埋葬著一個耕作的詩人。

托爾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他是一個貴族,后來卻越來越離不開土地。于是,他的情感就更為樸實和扎實,精神與身體一樣健康。這就啟示我們:僅僅是為了保持這種健康,一個寫作者也必須投身于平凡瑣碎的日常勞動,這是不可偏廢的重要工作。而當時另一些寫作者所犯的一個致命錯誤,就是將這種日常的勞作與寫作決然分開。偶有一點勞作,也像貴族對待鄉(xiāng)下的粗糧一樣,帶出一份好奇和喜悅。今天,也恰是這種可惡的姿態(tài)阻止我們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廣和更輝煌的藝術世界。我們只能在一些纖弱和虛假的制作中越滑越遠,最后不可救藥。

一個人只有被淳樸的勞動完全遮蓋,完全溶解的時候;只有在勞作的間隙,在喘息的時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極大的陌生和驚訝陣陣襲來的時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發(fā)現(xiàn)。這種狀態(tài)能夠支持和滋養(yǎng)他飽滿的詩情,給予他真正的創(chuàng)造力和判斷力。舍此,便沒有任何犬激動,人的激動。

托爾斯泰的鼻孔嗅滿了青草和泥土的氣息,兩耳慣于傾聽鳥雀以及樹木的喧嘩馬的噴嚏,還有其他四蹄動物在草叢里奔走的聲音。黎明的空氣中隱隱傳來了田野的聲息,空中連夜趕路的鳥兒發(fā)出悄然的嘆息,還有遠方的歌手、農婦的呼喚、打魚人令人費解的長叫……他瞇著眼睛望向遙遠的田野,蒼茫中費力地辨識著農莊里走來的那黑黢黢的高大漢子,還有他身旁的人:那個孩子、那個婦人。晨霧中,淡淡的光影里閃出了一頭牛、一只狗、一群歡跳的麻雀。有人擔來了馬奶,原來是頭上包著白巾的老婦人用木勺敲響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滿溺愛的咕噥聲引起了他的注意。②(他轉身,腳下那雙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

他的去世也令人難忘。那也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故事。

深夜,老人乘一輛馬車,拋卻了自己的莊園,要奔到更遙遠更蒼茫的那片土地上去,與貧窮的人生活在一起。他僅僅走到了一個鄉(xiāng)間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車站上,一個偉大的生命臨近了最后一刻。

這一刻向我們詮釋了詩人的一生。

(選自《張煒散文精選集》,有刪節(jié))

文中括號部分①中的“它們”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

三、名句默寫題(10題)15.____________,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李白《蜀道難》)

16._____________,何處相思明月樓。(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7.劍閣崢嶸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18.____________,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適《燕歌行》)

19.長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屈原《離騷》(節(jié)選))

20.人世幾回傷往事,_____________。(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21.素月分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22.但見悲鳥號古木,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23.江天一色無纖塵,_____________。(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24.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______________!(高適《燕歌行》)

四、寫作題(2題)25.請以“勤”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6.請以“生命”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參考答案

1.D

2.C王昌齡是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有“詩家天子”之譽,屬于盛唐邊塞詩派,因善作七言絕句,被人稱為“七絕圣手”。晚唐詩人杜牧也擅長七絕,但沒有此美譽。選對此題答案的關鍵是要牢記人們對古代作家的評價。

3.B

4.C

5.B【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孟子的論辯手法?!緫囍笇А棵献釉凇豆讶酥趪病芬晃闹?,用梁惠王熟悉的戰(zhàn)事作比喻.讓其迅速對“五十步笑百步”作出判斷。使對方不知不覺入套,自己否定自己,這就是典型的“引君入彀”的論辯手法,故應選B項。

6.A比較論證是一種由個別到個別的論證方法,這種方法通過把性質特點相同、相近的事物或性質特點不同、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較從而證明論點,前者可稱為類比法,后者可稱為對比法,歸納論證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演繹論證是由一般到個別的論證方法。

7.C

8.C魯迅筆下的《風波》出自《吶喊》一書,小說描寫1917年張勛復辟事件在江南某水鄉(xiāng)所引起的一場關于辮子的風波,以小見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國農村的封閉、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圍。

9.A解析:《答司馬諫議書》是王安石一篇著名的文章,寫于神宗熙寧三年(1070)。諫議:官名,即諫議大夫;司馬諫議:指司馬光,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首領之一。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當時任右諫議大夫的司馬光強烈反對,于熙寧三年一月十七日寫了一封長達三千多字的信給王安石,全面反對新法,并指責王安石“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王安石便寫了這封信一一加以駁斥?!洞鹚抉R諫議書》一文的寫作背景是王安石變法,故A項正確。

10.C《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A項,《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作者是西漢劉向。B項,《論語》是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D項,《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11.①屬下;②愉快(高興);③滿;④年成。①屬下;②愉快(高興);③滿;④年成。

12.AE

13.從師標準:“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表達了作者不恥下問、以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從師標準:“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北磉_了作者不恥下問、以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14.①“它們"指割草、縫鞋子、編識字課本、收割、種植等平凡瑣碎的日常勞動。②“踩出深深的凹痕”寓意托爾斯泰深深地扎根于土地踏踏實實、身體力行地從事日常的勞作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取得的輝煌成就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土地和農民生活的作品。①“它們"指割草、縫鞋子、編識字課本、收割、種植等平凡瑣碎的日常勞動。②“踩出深深的凹痕”寓意托爾斯泰深深地扎根于土地,踏踏實實、身體力行地從事日常的勞作,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取得的輝煌成就,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土地和農民生活的作品。

15.劍閣崢嶸而崔嵬劍閣崢嶸而崔嵬

16.誰家今夜扁舟子誰家今夜扁舟子

17.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18.大漠窮秋塞草腓大漠窮秋塞草腓

19.哀民生之多艱哀民生之多艱

20.山形依舊枕寒流山形依舊枕寒流

21.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22.雄飛雌從繞林間雄飛雌從繞林間

23.皎皎空中孤月輪皎皎空中孤月輪

24.美人帳下猶歌舞美人帳下猶歌舞

25.說“勤”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唐朝大文學家韓愈也曾經(jīng)說過;“業(yè)精于勤”。這就是說,學業(yè)方面的精深造詣來源于勤奮好學。勤,對好學上進的人來說,是一種美德。我們所說的勤,就是要人們善于珍惜時間,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實踐,勤于總結??垂沤裰型?,凡有建樹者,在其歷史的每一頁上,無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寫著一個閃光的大字——“勤”。勤出成果。馬克思寫《資本論》,辛勤勞動,艱苦奮斗了四十年,閱讀了數(shù)量驚人的書籍和刊物,其中做過筆記的就有一千五百種以上;我國歷史巨著《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從二十歲起就開始漫游生活,足跡遍及黃河、長江流域,匯集了大量的社會素材和歷史素材,為《史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德國偉大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時間。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寫出了對世界文學和思想界產生很大影響的詩劇《浮士德》;我國年輕的數(shù)學家陳景潤,在攀登數(shù)學高峰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外的有關上千本資料,通宵達旦地看書學習,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識青年曹南薇,堅持自學十年如一日,終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見,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勤奮分不開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聰慧。傳說古希臘有一個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說家,因小時口吃,登臺演講時,聲音渾濁,發(fā)音不準,常常被雄辯的對手所壓倒。但是,他氣不餒,心不灰,為克服這個弱點,戰(zhàn)勝雄辯的對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對大海朗誦,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風霜,堅持五十年如一日,連爬山、跑步也邊走邊做演說,終于成為全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我國宋代學者朱熹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福州有一個叫陳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讀一、二百遍才能讀熟??墒撬粦胁坏?,勤學苦練,別人讀一遍,他就讀三遍、四遍,天長日久,知與日懼增,后來終于“無書不讀”,成了一個博學之士。這說明,即使有些天資比較差、反映比較遲鈍的人,只要有勤奮好學的精神,同樣也是可以棄拙為巧,變拙為靈的。實踐證明,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把。一個人的知識多寡,關鍵在于勤奮的程度如何。懶惰者,永遠不會在事業(yè)上有所建樹,永遠不會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唯有勤奮者,才能在知識海洋里獵取到真智實才,才能不斷地開拓知識領域,獲得知識的酬報,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高爾基說過:“天才出于勤奮”??ㄈR爾也說過:“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這就是說,只要我們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艱苦的勞動中贏得事業(yè)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個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見的人,是一定能夠體會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26.生命的價值生命是寶貴的,他對于人來說只有一次??墒牵司扛傇鯓踊钪庞袃r值呢?是庸庸碌碌、無所作為地混日子嗎?是整天沉湎于吃喝玩樂之中,過那公子哥兒的生活嗎?還是日夜打著小算盤,不顧他人,只想讓自己的小日子過得更好一點嗎?都不是!我們說:能夠為人類的幸福而奮斗不息的生命才是最有價值的?!盎钪褪菫榱藙e人生活得更加美好”,這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雷鋒同志的名言。是啊,活著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是生命有無價值的分水嶺。在我國歷史上就有許多優(yōu)秀人物,如夏禹為了治水,在外九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李時珍為了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情愿餐風飲露,出沒于深山老林之中,花了四十年功夫,寫成了《本草綱目》這部巨著。他們都名垂千古,博得人民的稱贊。在現(xiàn)代,更有無數(shù)革命志士把個人的生命和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yè)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全部和寶貴的生命都貢獻給了人類解放事業(yè),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今天這樣美好的生活。可以說,他們的生命的價值,達到了正數(shù)的極限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言。確實,在死亡的威脅面前,是臨危不茍,舍生取義,還是奴顏婢膝,畏死偷生,這是檢驗生命有無價值的又一重要標尺。文天祥以他自己的行動實踐了他的名言,殊死抗元,九死不悔,最后被捕,囚禁三年,拒絕大元宰相的誘惑,慷慨就義,連敵人也嘆服不止。這樣的生命,真可說是永垂不朽呢!近代無產階級革命史上,更是英雄輩出,遠遠勝過古人,劉胡蘭、邱少云、董存瑞、黃繼光、羅盛教、蔡永祥、歐陽海?真是舉不勝舉。他們?yōu)槿祟惖男腋6溃m死猶生。他們的精神和事跡,將永遠光照史冊,砥礪后人。生命的價值是無法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