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課件_第1頁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課件_第2頁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課件_第3頁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課件_第4頁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第一冊專題八、專題九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衢州二中徐衍昌聯系電話子郵件:zjqzxyc@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衢州二中1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一、初高中相關課標內容比較二、學習要求、教材分析教學建議、問題理解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一、初高中相關課標內容比較二、學習要2一、初、高中相關課標內容比較: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

高中課標

初中(《歷史與社會》課標二)

1、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3、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4、概述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史實,認識其歷史意義。

二、我們傳承的文明4—3列舉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與人物,說明它(他)們在社會變革中的突出作用。(馬克思主義的誕生)4—4列舉現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與人物,了解它(他)們是如何影響當代中國和世界面貌的。(理想變?yōu)楝F實中的十月革命)三、我們面對的機遇與挑戰(zhàn)1—1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發(fā)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國成長的道路和經歷的曲折。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一、初、高中相關課標內容比較: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3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高中課標

初中(《歷史與社會》課標二)

1、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冷戰(zhàn)”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國際關系發(fā)展的影響。2、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3、了解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加強的史實,認識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影響。

三、我們面對的機遇與挑戰(zhàn)1—3以“冷戰(zhàn)”的形成和結束為線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全球格局的變化。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高中課標初中(《歷4

根據初、高中課標內容的比較,結合我省實際,可以看出目前初中歷史學習的情況:一是初中的《歷史與社會》強調基礎性要求,側重于識記層面(列舉、簡述、了解等)。二是我們浙江省初中使用的綜合科《歷史與社會》對歷史內容雖有所涉及,但比較籠統、零碎,跳躍性大,沒有通史應具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另外,為了減輕學生負擔,省中考考綱對相關歷史內容又作了大量的刪減,更有部分地(市)根本就沒有將初中歷史作為中考內容。考什么教什么的客觀現實造成我省許多初中對歷史學習的相對缺失。因此,本次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內容制訂所依據的前提條件之一,即初中已經學習了以通史為主體的基礎知識,并有了一定的歷史意識和歷史思維能力等,這對我省大部分初中畢業(yè)生來說是不具備的。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根據初、高中課標內容的比較,結合我省實際,可以看出目5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

還有,這次高中歷史新課程專題式設計的明顯弱點是

時序性不強、整體性不明顯。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還有,這次高中歷史新6

客觀歷史的發(fā)展是以其在時間上的順序性和在過程上的整體性為主要特征的,因此歷史教學中一般都會根據歷史的這一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注意理清歷史發(fā)展線索和揭示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都會嚴格地按照歷史發(fā)展的時序性和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及其內在的邏輯來選擇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進度。客觀歷史的發(fā)展是以其在時間上的順序7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新課程下高中歷史專題式教學的疑問與擔心:(1)歷史有不可跨越的時序性和前后承接的整體性,這種打破時間順序和地域框架的跳躍式專題教學,教師和學生能把握得了嗎?(2)專題式教學會不會加大歷史學習的知識和理論難度,使學生比現在更厭倦歷史學習?(3)這種打破傳統時間順序和空間范圍的專題式教學,具有更強的探究性、更大的跳躍性和更難的理論深度,我們能勝任這種教學方式嗎?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新課程下高中歷史專題式教學的疑問與擔8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

基于上述比較、分析,我們深切感受到,本次課程改革確實對高中歷史教學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基于上述比較、分析,我們深切9對策1:

明確定位。我省初中畢業(yè)生的通史基礎相當薄弱,而新課程下的高中歷史是模塊專題結構,所以在組織具體教學中應適當考慮必要的通史基礎知識輔墊。

對策1:明確定位。我省初中畢業(yè)生的通史基礎10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對策2:高度重視省編教學指導意見

省教育廳組織編寫的《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指導意見》中的學習要求是根據“課標內容、教學內容說明、考試大綱”等制訂的,它以行為動詞來提示學習的層次要求。如:識記層次的“列舉、知道、了解、說出、講述、簡述”等;理解層次的“概述、理解、說明、闡明、歸納”等;應用層次的“分析、評價、比較、探討、討論”等;對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要求,則采用了“體會、體驗、認同、感悟、感受”等心態(tài)詞匯。這樣,不僅進一步明確了課標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具體化要求,同時也是今后各類考試評價的主要依據。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對策2:高度重視省編教學指導意見11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

第一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二、學習要求、教材分析、教學建議、問題理解課標內容

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

基本要求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感受馬克思、恩格斯為探求真理不懈奮斗的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要求

教材分析教材前兩目分別從社會經濟前提、階級基礎、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等四方面闡述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必然性。第三目“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陽光”,主要講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和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二、學習要12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

1.本課的理論性較強,比較抽象,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建議以教師講解為主,適當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2.對《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則可通過列表格、繪制圖示、提煉關鍵詞等方法,指導學生概括掌握。3.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本教材專題三中的“中國共產黨成立意義”,討論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4.通過介紹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奮斗的事跡,使學生體驗歷史巨人探索和堅持真理并為人類進步事業(yè)勇于獻身的可貴精神。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1.本課的13千年第一思想家

1999年,先是由英國劍橋大學文理學院教授們發(fā)起,就誰是人類紀元第二個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這一命題進行了校內的征詢、推選。投票結果是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習慣公認第一的愛因斯坦卻屈居第二、牛頓和達爾文分列第三、四名。隨后,英國BBC廣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題,在全球互聯網上公開征詢投票一個月。匯集全球投票的結果,仍然是馬克思第一,愛因斯坦第二。千年第一思想家1999年,先是由英國劍橋14馬克思有什么突出成就,得到如此高的評價?馬克思有什么突出成就,得到如此高的評價?15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6關于馬克思主義,同學們知道哪些知識?或者你有什么疑問、問題想問?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組成部分、產生的原因、有何特別之處?

馬克思主義:為解放全人類,以建立美好理想社會為目標而創(chuàng)立的科學思想理論體系關于馬克思主義,同學們知道哪些知識?或者你有什17一、誕生的原因(一)客觀原因

1、工業(yè)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但社會弊端日益突出

2、工人不斷進行反抗斗爭,但都以失敗告終3、思想理論的發(fā)展進行深刻反思(經濟基礎)需要理論指導(階級基礎)提供理論基礎一、誕生的原因(一)客觀原因1、工業(yè)革命推動資本主18(二)主觀原因(實踐基礎)人物簡歷特點馬克思恩格斯理想崇高智能出眾勤奮刻苦精神動力智能條件行動保障⑴年幼和中學時對民眾的同情⑵大學時吸取辯證法⑶畢業(yè)后接受唯物主義⑷給《萊茵報》撰稿并任主編⑸巴黎時期轉折點⑹1844年發(fā)表《導言》⑴被迫棄學經商⑵自學成才⑶1842年前往曼徹斯特,在科隆一見馬克思⑷1844年經過巴黎二見馬克思⑸1845年三見馬克思,從此開始共同的戰(zhàn)斗歷程(二)主觀原因(實踐基礎)人物簡歷特點理想崇高智能出眾勤奮刻191、素質出眾2、勇于進行理論研究,參加社會實踐3、真誠合作馬恩1、素質出眾2、勇于進行理論研究,參加20二、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1、分析矛盾,揭示規(guī)律2、闡明使命、性質、特點3、規(guī)定綱領、目的、專政4、揭露和批判流派5、制定黨的策略原則、強調建立政黨,號召聯合從規(guī)律上說明社會主義實現的必然性有先進強大的實施者—無產階級繼承發(fā)展了前人對未來社會的設想解決了怎樣實現的問題分清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

二、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1、分析矛盾,揭示規(guī)律2、21三、誕生的意義國際共運第一個戰(zhàn)斗綱領實踐上:理論上:現實上:思想上:把空想變成科學堅定信仰適應需要,推動發(fā)展,形成潮流為建立和諧社會提供理論依據三、誕生的意義實踐上:理論上:現實上:思想上:把空想變成科學22到此,同學們對馬克思主義有什么新的想法、看法,或者有什么新的問題?到此,同學們對馬克思主義有什么新的想法、看法,或者有什么新23

與馬克思一樣,還有許多人希望人類能建立美好的社會,也提出了許多美好的設想,同學們說說看,你知道哪些?與馬克思一樣,還有許多人希望人類能建立美好的社會,也提出24

《禮記·禮運》篇,以孔子的語氣分析了人文社會依其治亂程度可以分為“亂世”、“小康”和“大同”之世,并對“大同”之世作了如下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里描寫的正是“天下如一家,人人如一人”為基本特征的大同社會的理想。《禮記·禮運》篇,以孔子的語氣分析了人文社會依其25

道家經典《道德經》第八十章中有這樣一段話:“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君,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边@里雖然有“棄圣絕智”的消極想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家對社會安寧和諧的向往與追求。

由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希望建立“有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社會,正是“大同”精神的實踐體現。道家經典《道德經》第八十章中有這樣一段話:“小26

莫爾(1478-1535)的《烏托邦》第二部分,是描繪這個國家的社會生活。如財產公有、公共消費、人人自覺勞動,民主選舉領導人、以快樂為最大的幸福,確認德行便是順從自然意志的生活,人們應該在無損于他人的情形下力求有利等等。由于財產公有、消費也公共,烏托邦沒有貨幣,金子只是在與外國交換時才有用,在國內就完全沒有用,并且成為人見人厭的東西。莫爾(1478-1535)的《烏托邦》第二部分,是描繪27

[意]康帕內拉(1568-1639)的《太陽城》一書的主要觀點是:①實行公有制。②實行普遍的義務勞動制。③由國家統一組織生產,產品歸公,按需分配,集體消費。④以“賢人”治國為基本政治制度的政教合一的共和國。⑤實行普遍的義務教育。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意]康帕內拉(1568-1639)的《太陽城》一書的主28以上這些人物都與馬克思一樣,對未來社會提出美好的設想,可馬克思的歷史地位卻為什么特別高呢?以上這些人物都與馬克思一樣,對未來社會提出美好的設想,可29地區(qū)人物社會主要設想完成者方法中國外國沒有沒有沒有沒有沒有沒有沒有沒有農民階級武裝起義平均分配人類探尋美好社會的回顧:大同小國寡民“四有兩無”烏托邦太陽城孔子老子洪秀全莫爾坎帕內拉地區(qū)人物社會主要設想完成者方法中國外國沒有沒有沒有沒有沒有沒30思想來源三大組成部分來源內容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黑格爾辯證法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亞當·斯密大衛(wèi)·李嘉圖勞動價值論圣、傅、歐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歷史唯物主義馬義政治經濟學剩余價值論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三大思想來源和三大組成部分思想來源三大組成部分來源內容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古典政治經濟學31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32六中全會公報,提出到二〇二〇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九大目標和任務:

1、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2、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差距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會就業(yè)比較充分,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有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良好道德風尚、和諧人際關系進一步形成;

6、全社會創(chuàng)造活力顯著增強,創(chuàng)新型國家基本建成;

7、社會管理體系更加完善,社會秩序良好;

8、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明顯好轉;

9、實現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目標,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諧相處局面。

六中全會公報,提出到二〇二〇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九33馬克思的自白:您對幸福的理解——斗爭您對不幸的理解——屈服您最厭惡的缺點——逢迎您最喜歡做的事——啃書本您最能諒解的缺點——輕信您的主要特點——目標始終如一您喜愛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您喜愛的座右銘——懷疑一切馬克思的自白:您對幸福的理解——斗爭34馬克思17歲中學畢業(yè)考試的德語作文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我們就不會為它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作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并不顯赫,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馬克思17歲中學畢業(yè)考試的德語作文如果我們35一股洶涌的洪流,呼嘯著獨自奔出山谷,松樹在他面前轟然到下,他就這樣給自己沖開了一條大道;我也將和這股山洪一樣,給自己開辟一條道路。恩格斯19歲寫的一首詩:一股洶涌的洪流,恩格斯19歲寫的一首詩:36恩格斯在英國從事長時間的經商活動,其主要原因是為了從經濟上支持馬克思完成《資本論》的寫作。馬克思對此十分了解,深受感動。馬克思寫信給恩格斯說,“我的良心經常象被夢魘壓著一樣感到沉重,因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為了我才浪費在經商上面,才讓它們荒廢,而且還要分擔我的一切瑣碎的憂患。”恩格斯在英國從事長時間的經商活動,其主要37這個理論之所以用馬克思一個人的名字命名,恩格斯是這樣虛懷若谷地說的:“馬克思比我們一切人都站得高些,看得遠些,觀察得多些和快些。馬克思是天才,我們至多是能手。沒有馬克思,我們的理論遠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所以,這個理論用他的名字命名是公正的?!?/p>

這個理論之所以用馬克思一個人的名字命名,恩格38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第二課國際工人運動的艱辛歷程課標內容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

基本要求知道3月18日起義的原因與成果;知道巴黎公社的性質及成立年代;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知道保衛(wèi)公社的戰(zhàn)斗及其結局;體會巴黎公社戰(zhàn)士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斗爭精神發(fā)展要求

知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建立背景與概況;分析巴黎公社的失敗原因和經驗教訓。

教材分析教材第二目“建設無產階級政權的嘗試”是本課教學重點。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第二國際的斗爭”二目為學生課外閱讀內容。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第二課國際工人運動的艱辛歷程39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

1.可以以列表格、提煉關鍵詞等方法,幫助學生歸納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培養(yǎng)學生歸納歷史知識的能力。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熏陶,可以通過“五月流血周”中公社戰(zhàn)士可歌可泣的事跡等具體史實讓學生去感受。

2.關于巴黎公社的性質,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3月18日革命的結果、當選的公社委員、特別是公社采取的一系列革命措施等的學習來加以理解。

3.對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要引導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結合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去討論分析。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1.可以以40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問題理解:如何分析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客觀原因:反動勢力過于強大,有本國資產階級政府和封建貴族的聯合,還有外敵普魯士勢力的干涉。主觀原因:公社缺乏統一的革命政黨的領導,沒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沒有前人可供借鑒的經驗,決策屢屢失誤等。(用具體史實說明)最根本原因:資本主義主義還處于上升時期,而無產階級在政治上還不成熟,歷史的發(fā)展還不具備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先決條件。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問題理解:41

討論探究:

聯系《共產黨宣言》的有關內容,分析巴黎公社如何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討論探究:42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第三課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課標內容

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基本要求概述《四月提綱》、“七月事件”、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等十月革命中的主要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體會革命導師列寧為社會進步、人民幸福而積極探索的精神。發(fā)展要求

了解二月革命教材分析

第三目主要闡述十月革命的發(fā)生及其意義,是本課的重點。第一目“革命前夜的‘火星’”,為學生課外閱讀內容。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第三課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43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

1.本課的較大篇幅主要是敘述歷史事實,建議采用學生閱讀與教師點撥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教學,通過學生自主閱讀來接受知識,通過教師點撥理解問題。2.對十月革命的主要史實,可以提供“二月革命—四月綱領—七月事件—十月決議—十一月起義—建立政權”這一參考線索,幫助學生梳理;對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可以聯系“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和“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等知識,引導學生從國內、國際兩方面分析。3.可以選用部分影視資料或其他文字史料,組織學生講一講列寧的故事,體會列寧實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勇氣,增添課堂教學的活力。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1.本課的較44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問題理解:十月革命爆發(fā)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必然性:20世紀初,俄國出現的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社會矛盾尖銳、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激化國內社會矛盾等歷史因素,說明了十月革命爆發(fā)的歷史必然性。偶然性:俄國二月革命只是部分地解決了社會矛盾,此后出現的一系列歷史事件,如:臨時政府決定繼續(xù)參加戰(zhàn)爭引起人民反對、列寧發(fā)表《四月提綱》指出俄國革命發(fā)展的正確方向、布爾什維克黨果斷舉行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等,從主客觀諸方面直接加速了十月革命的到來。因此,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爆發(fā)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它只發(fā)生在1917年落后的俄國。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問題理解:45討論探究:

2、十月革命的性質?

俄國十月革命究竟是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范疇還是屬于社會主義革命的范疇?這是列寧當年和以普列漢諾夫、蘇漢諾夫為代表的孟什維克激烈爭辯的問題,至今史學界仍爭論不休。

你的觀點是什么?請用史實說明。

討論探究:46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專題九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的趨勢第一課美蘇爭鋒課標內容

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冷戰(zhàn)”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國際關系發(fā)展的影響。

基本要求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本過程及雅爾塔體系、杜魯門主義、“冷戰(zhàn)”、馬歇爾計劃、北約、戰(zhàn)后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華約等重要史實或基本概念;辯證地認識美蘇“冷戰(zhàn)”對二戰(zhàn)后國際關系發(fā)展的影響。學習要求從“冷戰(zhàn)”政策和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史實中認識霸權主義的危害;明確一個國家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歸根到底是由其綜合國力所決定的。

教材分析

本課學習要求中所涉及的重要史實和概念基本上集中在“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這一目,是教學的重點內容。

“德國分裂”、“朝鮮戰(zhàn)爭”、“古巴導彈危機”、“越南戰(zhàn)爭”和“經濟互助委員會”等為學生課外閱讀內容。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的趨47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

1.本節(jié)課內容較多,因此,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查找一些資料,如二戰(zhàn)后美國的軍事、經濟實力,北約和華約的沿革等。這樣可以在課堂上減少學生的閱讀時間和教師的講解時間,突出本課的重點——“冷戰(zhàn)”的興起的原因、“冷戰(zhàn)”的表現及內在聯系、“冷戰(zhàn)”的影響。教師也要做相應準備,通過課件在課堂上展示相關資料。

2.本課教學可采用師生共同探究問題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同時,不斷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思考、歸納。如關于“北約和華約”的教學,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提問:教材中的地圖上可以看到希臘、土耳其并非北大西洋沿岸國家,為什么被吸收入北約組織?華約組織包括哪些國家?為什么沒有南斯拉夫?它為什么在1991年解散?又如,分析“冷戰(zhàn)”影響時,讓學生歸納消極和積極兩方面的影響,并且能夠列舉史實加以論證。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1.本節(jié)課內48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49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50二戰(zhàn)帶來災難二戰(zhàn)帶來災難51大戰(zhàn)歷時六年多,世界人口的80%卷入戰(zhàn)爭,交戰(zhàn)雙方投入的總兵力達1.1億,戰(zhàn)爭中喪生的總人數達五千萬,其中中國軍民傷亡達3500萬。這次戰(zhàn)爭的直接軍費消耗了1.1萬億美元,占當時所有參戰(zhàn)國國民總收入的大半。還有4萬多億美元的物質財富被毀壞,人類多年積蓄的財富毀于一旦。人民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價,終于打敗了法西斯侵略。大戰(zhàn)歷時六年多,世界人口的80%卷入戰(zhàn)爭,交戰(zhàn)雙方投入的總兵52

“二戰(zhàn)”結束了,人類是否迎來了真正的和平?昔日的盟友關系能否維持長久?什么是“冷戰(zhàn)”、“熱戰(zhàn)”?“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是怎樣提出的?“北約”、“華約”又是怎么回事?下面我們將對此展開探究。也許我們由此可以感悟到在戰(zhàn)爭與和平、生命與死亡的一線之隔中,人類的命運應該如何把握。

53思考問題:二后初期國際關系格局發(fā)生了怎樣的重大變化?

①戰(zhàn)后初期,美蘇均勢基礎上二分天下形成了雅爾塔體系;②在雅爾塔體系基礎上形成美蘇兩極格局。國際關系格局的特點:

是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全球對峙的兩極格局,即所謂“冷戰(zhàn)”格局(1947——1991)形成。思考問題:二后初期國際關系格局發(fā)生了怎樣的重大54“冷戰(zhàn)”的概念(Coldwar)是指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之間展開的除戰(zhàn)爭以外的政治、軍事、外交、意識形態(tài)、經濟等方面的較量和對抗。“冷戰(zhàn)”的概念(Coldwar)是指以美蘇為首55一、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美蘇兩國成為戰(zhàn)后實力相當的超級大國。1.“冷戰(zhàn)”興起的原因二戰(zhàn)的結束,兩國失去了戰(zhàn)時同盟的基礎。美蘇兩國擴大自己的影響,形成利益沖突。美蘇兩國國家利益和社會制度根本對立。一、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美蘇兩國成為戰(zhàn)后實力相當的超級大國。156“大不列顛作為一個世界強國,已經完蛋了”。

——美國國務院官員瓊斯西歐輝煌不在戰(zhàn)后歐洲的形勢非常嚴峻:生產凋敝,物質奇缺。英國從往昔的世界霸主降落為二流國家,法、德兩國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按蟛涣蓄嵶鳛橐粋€世界強國,已經完蛋了”。西歐輝煌不在戰(zhàn)后歐57美國:獨占鰲頭二戰(zhàn)結束后,美國登上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寶座。經濟上,戰(zhàn)后初期美國經濟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所占比重為:工業(yè)生產量:2/3

,外貿出口額:1/3

,黃金儲備:3/4。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軍事上,1945年,美國擁有武裝部隊總數達1230萬人,軍費開支達90多億美元。美國擁有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數百個軍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壟斷著原子彈,成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

美國:獨占鰲頭二戰(zhàn)結束后,美國登上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寶座。經濟58蘇聯:世界一流五大國中唯一能夠與美國抗衡的只有蘇聯。它擁有一只數量最多、戰(zhàn)斗力強、裝備精良的軍隊。1945年蘇軍總數達1140萬,領土擴大了60萬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請思考: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二戰(zhàn)結束后還會不會保持原來的盟友關系?蘇聯:世界一流五大國中唯一能夠與美國抗衡的只有蘇聯。它擁有一591)序幕:“鐵幕演說”2、“冷戰(zhàn)”的表現2)標志:“杜魯門主義”的提出3)具體表現美國蘇聯“杜魯門主義”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馬歇爾計劃”經濟互助委員會“北約”“華約”1)序幕:“鐵幕演說”2、“冷戰(zhàn)”的表現2)標志:“杜魯門主60疑難探討:

杜魯門曾經說過: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是一個胡桃的兩半。通過這句話,你能不能結合書中的知識,認識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之間有何關系?

杜魯門主義的核心內容:遏制蘇聯,反對社會主義制度。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的實質都是遏制蘇聯,穩(wěn)定西歐的資本主義制度。

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在經濟上的運用,其本質還是遏制蘇聯,穩(wěn)定西歐的資本主義制度。疑難探討:

杜魯門曾經說過: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61三、冷戰(zhàn)的影響1、美蘇雙方勢均力敵,在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2、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長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從對方身上借鑒了經驗,并用于調整和改革,推動了世界整體發(fā)展.3、亞非拉發(fā)展中國家組成不結盟運動,第三世界由此崛起。4、兩強競爭客觀上促進了科技的發(fā)展1、使西歐依靠美國、東歐依賴蘇聯2、使世界處于核戰(zhàn)爭的威脅下3、破壞了世界的和平,爆發(fā)了局部的“熱戰(zhàn)”積極影響消極影響三、冷戰(zhàn)的影響1、美蘇雙方勢均力敵,在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1、62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63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64探究與共享:

現在,冷戰(zhàn)雖然早已成為歷史,那么人類是否迎來了真正的和平呢?當今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為了世界和平,我們應該做哪些努力?探究與共享:現在,冷戰(zhàn)雖然早已成為歷史,那么人類是659?11中倒塌的世貿大廈看圖片說歷史美軍對巴格達大規(guī)模轟炸巴以沖突不斷,再度交火9?11中倒塌的世貿大廈看圖片美軍對巴格達大規(guī)模轟炸巴以66為了人類的和平,我們應該做哪些努力?為了人類的和平,我們應該做哪些努力?67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第二課新興力量的崛起課標內容

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

基本要求簡述歐洲共同體形成的基本過程;了解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主要階段與概況及其在當今國際舞臺上的作用;知道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了解不結盟運動的作用;說出兩極格局下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的主要表現。

感受發(fā)展的多樣性與統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發(fā)展的特殊性。發(fā)展要求簡述日本經濟迅速發(fā)展的原因、表現及其影響;教材分析本課教材主要講了四方面的內容:一是歐洲共同體的產生和發(fā)展;二是戰(zhàn)后日本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的逐漸形成;三是新中國的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中國怎樣成為國際社會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四是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崛起及影響。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第二課新興力量的崛起課標內68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

1.教學本課時,可以用設問作為過渡、知識銜接和引起學生興趣的方法。如:“二戰(zhàn)后西歐和日本為什么成為經濟恢復和發(fā)展最快的地區(qū)?”“同樣對兩極格局的沖擊,不結盟運動與歐共體、日本的表現有何不同?”“不結盟運動是否真的不結盟?”“世界經濟政治的多極化反映了怎樣的歷史發(fā)展趨勢?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多極化?”等,上述問題也多是本課的難點,應注意結合談話法、討論法等加以突破。2.利用世界政區(qū)圖,從不同國際政治力量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角度援引史料,通過史料教學來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形成世界多極化的空間概念。

3.教學“東方巨龍的騰飛”一目時,可適當聯系專題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1.教學本69新興力量的崛起(20世紀50年代——80年代)新興力量的崛起(20世紀50年代——80年代)70日本歐洲中國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日本歐洲中國

711、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A.工業(yè)生產恢復戰(zhàn)前水平一、歐洲人的歐洲B.重振西歐的世界地位,重新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作用1、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A.工業(yè)生產恢復戰(zhàn)前水平一、歐洲人的歐722.形成過程A.歐共體的建立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六國)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2.形成過程A.歐共體的建立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六國73B、歐共體的發(fā)展經濟一體化:

爭取在成員國之間實現商品、人員、勞務和資本的自由交流政治一體化:1973年,成員國開始“用一個聲音說話”。1975年,“歐洲議會”成立80C后,政治聯系進一步加強B、歐共體的發(fā)展經濟一體化:743.影響大大增強了同美蘇抗衡的實力使世界力量對比發(fā)生了部分變化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3.影響大大增強了同美蘇抗衡的實力使世界力量對比發(fā)生了部分變751986年5月29日正式懸掛,會旗為天藍色底面,,上面有12顆金黃色的星。象征著歐洲共同體的12個成員國。制作會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增強人們對歐洲同一性的印象。歐洲共同體總部大廈1986年5月29日正式懸掛,會旗為天藍色底面,,上面有1276二、迅速興起的日本閱讀課本P143頁“知識鏈接”1.原因

A.國際:低姿態(tài),外交上堅持以日美關系為基軸,依賴美國保護;B.國內:①進行了廣泛的社會改革;②把發(fā)展經濟作為立國方針,制定合乎本國國情的經濟戰(zhàn)略③重視教育二、迅速興起的日本閱讀課本P143頁“知識鏈接”1.原因77

材料:從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起,美國軍隊就向日本企業(yè)發(fā)出了大量有關武器、運載工具零部件和其他軍用物質的訂貨單。為了幫助實現這個目標,美國被迫緊急地復興日本的經濟,這樣就使還在執(zhí)行的日本經濟非軍事化的政策迅速中止了。同時,日本和美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成為必不可少的了。……從1950年開始的五年時間里,日本的企業(yè)由于軍用物資的巨大需求而發(fā)達起來?!瓕τ谌毡緛碚f,這種發(fā)展是極其幸運的。事實上,當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特別需求突然猛增的時候,不論是企業(yè)家還是政治家都為此而高興,并歡呼:“神風終于開始刮起來了!”……——摘自(日)森島通夫《日本為什么“成功”》材料:從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起,美國軍隊就向日本企業(yè)發(fā)出了大量78日本著名的汽車生產商豐田汽車公司的總經理,在50年代就曾親自赴美考察福特汽車公司,學習先進技術。他回國后便擬訂出本公司實現設備現代化的五年計劃,并著手改善生產工藝。不久,豐田公司就生產出完全采用國產技術的“皇冠”車,實現了日本汽車制造史上的飛躍。日本著名的汽車生產商豐田汽車公司的總經理,在50年代就792.發(fā)展概況

60年代末:1987年:僅次于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一度躍居資本主義之首90年代: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在海外的投資生產占世界第一位。還是世界主要的貿易出口大國和對外援助大國2.發(fā)展概況60年代末:1987年:僅次于美國的資本80

3.日本崛起的啟示要以經濟建設為重心要重視教育和科技3.日本崛起的啟示要以經濟建設為重心要重視教育和81三、中國的騰飛1.發(fā)展歷程1949年,新中國成立----改變國際政治力量對比1953年抗美援朝勝利--國際威望空前提高1978年,改革開放--綜合國力迅速增長

2.影響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三、中國的騰飛1.發(fā)展歷程1949年,新中國成立----改82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83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84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85亞、非、拉獨立國家不愿介入美蘇之間的斗爭,希望保持和平中立。鐵托、納賽爾、尼赫魯等四、不結盟運動誕生1.興起原因2.倡導者3.標志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鐵托亞、非、拉獨立國家不愿介入美蘇之間的斗爭,希望保持86不結盟運動的標志2003年3月20日不結盟運動13次首腦會議在吉隆坡舉行不結盟運動的標志2003年3月20日不結盟運動13次87宗旨和原則:4.內容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堅決反對帝國主義、新老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一切形式的外來統治和霸權主義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宗旨和原則:4.內容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堅決反對帝國主義88(5)不結盟運動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加速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作為一支新興力量,有力地沖擊了兩極格局。(5)不結盟運動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891950—197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年平均增長率國家增長率%聯邦德國意大利法國英國日本美國6.65.65.32.99.63.5根據表格,概括所體現的經濟現象討論探究11950—197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年平均增長率國家增長90二戰(zhàn)以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高速發(fā)展西歐和日本經濟發(fā)展尤其迅速日本平均增長率最高,甚至超過了美國二戰(zhàn)以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高速發(fā)展西歐和日本經濟發(fā)展尤其迅速日91

討論探究2

西歐一體化的動因?二戰(zhàn)后歐洲一體化的發(fā)展是當代世界區(qū)域合作最成功的范例,從而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關注。政治因素是促成西歐聯合的初始動力,即希望以此避免戰(zhàn)爭,維持歐洲的和平穩(wěn)定。來自蘇聯東歐的外部壓力,以及擺脫美國控制的強烈愿望等是西歐一體化的重要推動力。但真正推動西歐一體化進程不斷發(fā)展的還是經濟因素,經濟因素起了決定性作用。在長期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fā)展中,西歐國家間的經濟聯系密切,市場制度相同、經濟結構類似、生活水平接近,這些都為西歐一體化提供了現實基礎。此外,歐洲一體化還是二戰(zhàn)后西歐國家適應經濟全球化發(fā)展和國際競爭加劇的產物。

討論探究292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第三課走向多極化課標內容

了解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加強的史實,認識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影響。

基本要求

知道兩極格局瓦解的標志;簡述“一超多強”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體表現;知道歐盟成立的標志及其影響;了解俄羅斯國際地位改善的主要表現及原因;簡述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現;認識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影響。學習要求

知道日本加快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主要表現;教材分析

“蘇聯解體的影響”、“兩極格局瓦解后‘一超多強’局面的形成”是教學重點。

“別了,雅爾塔”一目和“伊拉克戰(zhàn)爭”、“俄羅斯的困境”、“發(fā)展中國家與霸權主義的斗爭”等知識點,為學生課外閱讀內容。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第三課走向多極化課標內容93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

1.“走向多極化”是本課的主題,因此,教學中要按“說明”中的要求,對“別了,雅爾塔”這一目和“伊拉克戰(zhàn)爭”等知識點作淡化處理,以確保學習重點的掌握。

2.教學本課時,可提出這樣一些思考題:“蘇東劇變的原因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出現的這一重大挫折?”“20世紀來,國際關系格局經歷了哪幾次重大變化?國際關系格局演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多極化格局是怎樣出現的?為什么兩極格局解體以來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增強?這一趨勢對世界歷史發(fā)展有何影響?”等。2.可以適當援引相關史料和“當前”的事實,引導學生運用討論的方法,談談多極化趨勢對當今世界發(fā)展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理解意識。3.本課的小結建議聯系前兩課的內容,對二戰(zhàn)以來的世界政治進行整理回顧,幫助學生概括歷史發(fā)展的階段特征。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1.“走向94三、走向多極化三、走向多極化95一、兩極格局的瓦解

1991年《阿拉木圖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戰(zhàn)后存在40多年的兩極格局崩潰

一、兩極格局的瓦解961、鼎足之勢話西方(1)美國試圖建立“單極世界”

A、原因:

B、表現:

1998對伊拉克空中打擊;

1999發(fā)動科索沃戰(zhàn)爭;

2001發(fā)動阿富汗戰(zhàn)爭;

2003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二、“一超多強”世界格局的形成

1991年美國總統布什在其《國情咨文》中說:“我們是世界上唯一能夠維持和平力量的國家,正是這一領導的重任以及實力,使美國在一個尋求自由的世界中成為自由的燈塔?!?、鼎足之勢話西方二、“一超多強”世界格局的形成19997美國軍隊塔利班軍隊美聯合阿富汗北方聯盟對塔利班的一場戰(zhàn)爭。結果: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基地組織基本被消滅。2001年阿富汗戰(zhàn)爭美國軍隊塔利班軍隊美聯合阿富汗北方聯盟對塔利班的一場戰(zhàn)爭。98戰(zhàn)火中的小女孩痛失親人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戰(zhàn)火中的小女孩痛失親人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99誰來可憐我?!誰來可憐我?!100(2)歐共體一體化進程加快

A、表現:

歐盟成立:

1991《歐洲聯盟條約》(“馬約”)

標志:1993“馬約”生效;

1999歐元正式啟用

努力建立歐洲獨立的防務體系

B、影響:綜合實力增強;對國際事務有舉足輕重影響。(2)歐共體一體化進程加快101(3)日本謀求政治大國

A、表現:

注重日美關系;

與亞洲鄰國建立經濟分工與合作關系:

1992《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合作方案》:

企圖成為軍事大國

B、影響:軍事力量膨脹,引起亞洲各國擔憂和疑慮。(3)日本謀求政治大國102小泉政府的改革措施2001年5月,小泉純一郎就任日本首相以后,曾經先后發(fā)表關于修改憲法和集團自衛(wèi)權的言論,表現出日本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角色設定的趨向?!?·11事件”以后,小泉政府又積極運籌,完成了反恐怖措施法和自衛(wèi)隊修正法以及海上保安修正法等項涉及派遣自衛(wèi)隊走出國門的立法程序,并于11月派出軍艦參加美國反恐怖作戰(zhàn)。這一切表明,日本正在向著“政治大國”的目標穩(wěn)步前進。小泉純一郎小泉政府的改革措施2001年5月,小泉純一郎就任日本首相以后103日本出兵伊拉克的秘密特種部隊日本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謀求常任理事國席位日本出兵伊拉克的秘密特種部隊日本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謀求常1042、走出低谷的俄羅斯(1)面臨嚴峻的政治經濟問題:(2)葉利欽的對策:

A、對外:全方位外交——確保大國地位加強與歐盟的關系保持在獨聯體的地位和影響發(fā)展與亞太國家的關系

B、對內:車臣問題上強硬措施2、走出低谷的俄羅斯105(3)普京的務實舉措:2000年

A、內容:改組政府、應對車臣問題、加強中央權力

B、作用:穩(wěn)定政局;國際上仍是對美全球支配地位構成挑戰(zhàn)的國家思考:俄羅斯國際地位改善的主要表現及原因?(3)普京的務實舉措:2000年A、內容:思考:俄羅斯國際1063、風云際會看東方(1)第三世界的斗爭

A、第十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

B、中國人權問題上的斗爭

C、東亞經濟形成世界經濟的第四極(2)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A、成為政治大國

B、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世界貿易組織

C、保持匯率穩(wěn)定,制止亞洲金融危機惡化3、風云際會看東方107三、多極化趨勢加強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影響1、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2、有利于大國關系緩和;3、使世界經濟發(fā)展出現兩個主要趨勢;經濟全球化和區(qū)域經濟集團化;4、對發(fā)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

……△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民主化;△有利于發(fā)揮聯合國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三、多極化趨勢加強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影響1、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108

問題理解:

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

兩極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的狀態(tài)是:世界處于新舊格局交替時期,新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美國試圖建立一個由其領導的單極世界,但世界多種政治力量不斷發(fā)展壯大,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第一,美國企圖獨霸世界,表現出強烈的單邊主義色彩。第二,世界政治多極化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雖然“一超多強”的局面還將繼續(xù)下去,但世界格局多極化的趨勢不可逆轉。

問題理解:109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本專題教學建議:本專題分3課時學習。每一課時學習一課。

通過本專題教學,讓學生認識到世界格局多極化的趨勢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認識世界格局多極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會評價兩極格局和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本專題教學建議:110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要注意從整體世界的宏大背景中認識和把握世界格局的形成、發(fā)展、演變及其影響,從而達到切入點具體、背景宏闊、含義深刻的教學效果。第二,要注意了解歷史事件的階段性特征,把握時代發(fā)展的特點及其基本矛盾,這是學習世界格局問題的基礎。而正確估計各種力量,是把握世界政治格局及其特征的基本方法。第三,本專題內容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極為密切。要充分注意課外學習資源的利用,鼓勵學生利用各種媒介,搜集與整理相關資料,并通過討論會、歷史板報等形式,發(fā)表對相關問題的看法,不斷提高學生收集和處理各類信息的能力,增強學生對歷史的觀察力和理解力。第四,要注意根據每課的重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使之多維度、多層面地考慮問題,并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發(fā)展的特殊性。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四點:111推薦閱讀書目:1、《人類解放的故事》〔美〕房龍著,劉海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2、《百年激蕩》(世界卷)關鴻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寫給大家的簡明世界史》恩·貢布里希著,張榮昌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4、《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美〕斯塔里阿諾斯,關象嬰、梁赤民譯,上海社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推薦閱讀書目:112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第一冊專題八、專題九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衢州一中徐衍昌聯系電話子郵件:zjqzxyc@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衢州一中113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機器轟鳴聲里的抗爭與思索有一框內容專門介紹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但沒有涉及馬恩友誼的內容。偉大的友誼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陽光二國際工人運動的艱辛歷程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無建設無產階級政權的嘗試關于巴黎公社,初中教材用“閱讀卡”的形式向學生作了簡單介紹。第二國際的斗爭無三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革命前夜的“火星”有一框內容比較詳細的介紹了俄國十月革命。帝國大廈的坍塌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專題八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機器轟鳴聲里的抗爭與思索偉大的友誼114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兩極”與“冷戰(zhàn)”一目和專題探究——“冷戰(zhàn)”面面觀圖片豐富,介紹相對詳細,并簡要歸納了美蘇冷戰(zhàn)的具體表現和特點“冷戰(zhàn)”局面下的國際關系歐共體的形成與發(fā)展“在多極化進程中”一目和專題探究中簡要介紹了歐盟以及用小字和圖片介紹了歐元,提到多極中的中國、俄羅斯、日本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中國的振興不結盟運動興起及影響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兩極”與“冷戰(zhàn)”一目和“冷戰(zhàn)”局面下115

本專題內容與老教材相比,部分內容敘述更詳細。如空想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理論的過程,巴黎公社革命的過程,俄國十月革命前夜的“火星”等。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116

本專題從結構到內容都有變化,涉及到二戰(zhàn)結束以來世界政治格局發(fā)展演變歷程,增加了或較詳細敘述了一些貼近時代與現實的史實。(1)美蘇爭鋒新增:“杜魯門主義”,“冷戰(zhàn)”局面下的國際關系。(2)新興力量的崛起新增80年代以來日本的泡沫經濟及作為世界經濟大國的地位。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117(3)走向多極化比較詳細介紹了多極化趨勢中各重要力量在冷戰(zhàn)結束后的發(fā)展演變,刪除了原有教材中地區(qū)沖突國際裁軍和地區(qū)緩和的內容。“別了,雅爾塔”一目主要介紹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導致雅爾塔體系的瓦解,但比老教材更加簡煉?!岸ψ阒畡菰捨鞣健币荒啃略隽艘恍┡c時代比較貼近的史實:表現超級大國美國霸權主義行徑的科索沃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等;歐盟實力的進一步增強,日本軍事力量的增強等?!白叱龅凸鹊亩砹_斯”一目新增了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發(fā)展中面臨的問題和普京執(zhí)政以來俄羅斯改革的重要成就?!帮L云際會看東方”一目突出了發(fā)展中國家的團結和在世界多極化中的重要作用。(3)走向多極化118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

第一,加強學習學習引領新課程改革的當代教育理論,如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后現代主義理論、布魯納的發(fā)現學習理論、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等,切實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同時要加強專業(yè)知識學習,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以積極主動的恣態(tài)投入到本次課程改革的洪流中。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第一,加強學習119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

第二,明確定位一是基礎定位,如前所述,我省初中畢業(yè)生的通史基礎相當薄弱,而新課程下的高中歷史是模塊專題結構,所以在組織具體教學中應考慮必要的通史基礎知識輔墊。二是目標定位,高中歷史新課標內容目標要求明顯高于初中要求和以往的教學大綱要求。相對初中來說,主要體現在大大強化了理解、應用層次的要求;相對原教學大綱來說,新課程的專題式框架不僅打破傳統通史體例,更突出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要求。只有明確了定位,才能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第二,明確定位120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第三,高度重視教學指導意見。

省教育廳組織編寫的《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指導意見》中的學習要求是根據“課標內容、教學內容說明、考試大綱”等制訂的,它以行為動詞來提示學習的層次要求。如:識記層次的“列舉、知道、了解、說出、講述、簡述”等;理解層次的“概述、理解、說明、闡明、歸納”等;應用層次的“分析、評價、比較、探討、討論”等;對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要求,則采用了“體會、體驗、認同、感悟、感受”等心態(tài)詞匯。這樣,不僅進一步明確了課標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具體化要求,同時也是今后各類考試評價的主要依據。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第三,高度重視教學指導意見。121演講完畢,謝謝觀看!演講完畢,謝謝觀看!122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第一冊專題八、專題九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衢州二中徐衍昌聯系電話子郵件:zjqzxyc@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必修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衢州二中123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一、初高中相關課標內容比較二、學習要求、教材分析教學建議、問題理解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一、初高中相關課標內容比較二、學習要124一、初、高中相關課標內容比較: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

高中課標

初中(《歷史與社會》課標二)

1、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3、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4、概述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史實,認識其歷史意義。

二、我們傳承的文明4—3列舉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與人物,說明它(他)們在社會變革中的突出作用。(馬克思主義的誕生)4—4列舉現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與人物,了解它(他)們是如何影響當代中國和世界面貌的。(理想變?yōu)楝F實中的十月革命)三、我們面對的機遇與挑戰(zhàn)1—1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發(fā)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國成長的道路和經歷的曲折。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一、初、高中相關課標內容比較: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125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高中課標

初中(《歷史與社會》課標二)

1、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冷戰(zhàn)”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國際關系發(fā)展的影響。2、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3、了解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加強的史實,認識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影響。

三、我們面對的機遇與挑戰(zhàn)1—3以“冷戰(zhàn)”的形成和結束為線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全球格局的變化。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高中課標初中(《歷126

根據初、高中課標內容的比較,結合我省實際,可以看出目前初中歷史學習的情況:一是初中的《歷史與社會》強調基礎性要求,側重于識記層面(列舉、簡述、了解等)。二是我們浙江省初中使用的綜合科《歷史與社會》對歷史內容雖有所涉及,但比較籠統、零碎,跳躍性大,沒有通史應具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另外,為了減輕學生負擔,省中考考綱對相關歷史內容又作了大量的刪減,更有部分地(市)根本就沒有將初中歷史作為中考內容??际裁唇淌裁吹目陀^現實造成我省許多初中對歷史學習的相對缺失。因此,本次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內容制訂所依據的前提條件之一,即初中已經學習了以通史為主體的基礎知識,并有了一定的歷史意識和歷史思維能力等,這對我省大部分初中畢業(yè)生來說是不具備的。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根據初、高中課標內容的比較,結合我省實際,可以看出目127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

還有,這次高中歷史新課程專題式設計的明顯弱點是

時序性不強、整體性不明顯。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還有,這次高中歷史新128

客觀歷史的發(fā)展是以其在時間上的順序性和在過程上的整體性為主要特征的,因此歷史教學中一般都會根據歷史的這一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注意理清歷史發(fā)展線索和揭示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都會嚴格地按照歷史發(fā)展的時序性和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及其內在的邏輯來選擇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進度??陀^歷史的發(fā)展是以其在時間上的順序129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新課程下高中歷史專題式教學的疑問與擔心:(1)歷史有不可跨越的時序性和前后承接的整體性,這種打破時間順序和地域框架的跳躍式專題教學,教師和學生能把握得了嗎?(2)專題式教學會不會加大歷史學習的知識和理論難度,使學生比現在更厭倦歷史學習?(3)這種打破傳統時間順序和空間范圍的專題式教學,具有更強的探究性、更大的跳躍性和更難的理論深度,我們能勝任這種教學方式嗎?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新課程下高中歷史專題式教學的疑問與擔130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

基于上述比較、分析,我們深切感受到,本次課程改革確實對高中歷史教學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基于上述比較、分析,我們深切131對策1:

明確定位。我省初中畢業(yè)生的通史基礎相當薄弱,而新課程下的高中歷史是模塊專題結構,所以在組織具體教學中應適當考慮必要的通史基礎知識輔墊。

對策1:明確定位。我省初中畢業(yè)生的通史基礎132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對策2:高度重視省編教學指導意見

省教育廳組織編寫的《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指導意見》中的學習要求是根據“課標內容、教學內容說明、考試大綱”等制訂的,它以行為動詞來提示學習的層次要求。如:識記層次的“列舉、知道、了解、說出、講述、簡述”等;理解層次的“概述、理解、說明、闡明、歸納”等;應用層次的“分析、評價、比較、探討、討論”等;對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要求,則采用了“體會、體驗、認同、感悟、感受”等心態(tài)詞匯。這樣,不僅進一步明確了課標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具體化要求,同時也是今后各類考試評價的主要依據。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對策2:高度重視省編教學指導意見133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

第一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二、學習要求、教材分析、教學建議、問題理解課標內容

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

基本要求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感受馬克思、恩格斯為探求真理不懈奮斗的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要求

教材分析教材前兩目分別從社會經濟前提、階級基礎、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等四方面闡述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必然性。第三目“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陽光”,主要講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和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二、學習要134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

1.本課的理論性較強,比較抽象,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建議以教師講解為主,適當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2.對《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則可通過列表格、繪制圖示、提煉關鍵詞等方法,指導學生概括掌握。3.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本教材專題三中的“中國共產黨成立意義”,討論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4.通過介紹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奮斗的事跡,使學生體驗歷史巨人探索和堅持真理并為人類進步事業(yè)勇于獻身的可貴精神。

浙江省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教學建議1課時1.本課的135千年第一思想家

1999年,先是由英國劍橋大學文理學院教授們發(fā)起,就誰是人類紀元第二個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這一命題進行了校內的征詢、推選。投票結果是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習慣公認第一的愛因斯坦卻屈居第二、牛頓和達爾文分列第三、四名。隨后,英國BBC廣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題,在全球互聯網上公開征詢投票一個月。匯集全球投票的結果,仍然是馬克思第一,愛因斯坦第二。千年第一思想家1999年,先是由英國劍橋136馬克思有什么突出成就,得到如此高的評價?馬克思有什么突出成就,得到如此高的評價?137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38關于馬克思主義,同學們知道哪些知識?或者你有什么疑問、問題想問?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組成部分、產生的原因、有何特別之處?

馬克思主義:為解放全人類,以建立美好理想社會為目標而創(chuàng)立的科學思想理論體系關于馬克思主義,同學們知道哪些知識?或者你有什139一、誕生的原因(一)客觀原因

1、工業(yè)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但社會弊端日益突出

2、工人不斷進行反抗斗爭,但都以失敗告終3、思想理論的發(fā)展進行深刻反思(經濟基礎)需要理論指導(階級基礎)提供理論基礎一、誕生的原因(一)客觀原因1、工業(yè)革命推動資本主140(二)主觀原因(實踐基礎)人物簡歷特點馬克思恩格斯理想崇高智能出眾勤奮刻苦精神動力智能條件行動保障⑴年幼和中學時對民眾的同情⑵大學時吸取辯證法⑶畢業(yè)后接受唯物主義⑷給《萊茵報》撰稿并任主編⑸巴黎時期轉折點⑹1844年發(fā)表《導言》⑴被迫棄學經商⑵自學成才⑶1842年前往曼徹斯特,在科隆一見馬克思⑷1844年經過巴黎二見馬克思⑸1845年三見馬克思,從此開始共同的戰(zhàn)斗歷程(二)主觀原因(實踐基礎)人物簡歷特點理想崇高智能出眾勤奮刻1411、素質出眾2、勇于進行理論研究,參加社會實踐3、真誠合作馬恩1、素質出眾2、勇于進行理論研究,參加142二、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1、分析矛盾,揭示規(guī)律2、闡明使命、性質、特點3、規(guī)定綱領、目的、專政4、揭露和批判流派5、制定黨的策略原則、強調建立政黨,號召聯合從規(guī)律上說明社會主義實現的必然性有先進強大的實施者—無產階級繼承發(fā)展了前人對未來社會的設想解決了怎樣實現的問題分清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

二、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1、分析矛盾,揭示規(guī)律2、143三、誕生的意義國際共運第一個戰(zhàn)斗綱領實踐上:理論上:現實上:思想上:把空想變成科學堅定信仰適應需要,推動發(fā)展,形成潮流為建立和諧社會提供理論依據三、誕生的意義實踐上:理論上:現實上:思想上:把空想變成科學144到此,同學們對馬克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