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文言虛詞課件_第1頁
常見文言虛詞課件_第2頁
常見文言虛詞課件_第3頁
常見文言虛詞課件_第4頁
常見文言虛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及用法甘肅省張掖中學高三(1)班學習小組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及用法甘肅省張掖中學1常見的虛詞有哪些(考綱中的要求)我們想到的問題我們?nèi)菀壮鲥e的地方我們的結(jié)論還會有哪些問題呢我找到了這樣一些解題技巧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常見的虛詞有哪些(考綱中的要求)我們想到的問題我們?nèi)菀壮鲥e的2常見的虛詞有哪些(考綱中的要求)而何乎乃其也且然若所焉以矣因與于則者之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常見的虛詞有哪些(考綱中的要求)而何乎乃其也且然若所焉以矣因3而

⑴表示轉(zhuǎn)折關系,相當于“然而”、“可是”、“卻”。⑵表示偏正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于“著”、“地”等,或不譯。⑶表示假設關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于“如果”、“假使”。

⑷表示并列,相當于“而且”、“又”、“和”或不譯。

⑸表示承遞關系,相當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譯。

⑹通“如”:好像,如同。

⑺通“爾”,你,你的。

(而已)罷了。

「而后」才,方才。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而⑴表示轉(zhuǎn)折關系,相當于“然而”、“可是”、“卻”。4何

⑴什么。例:子何而往?(何:憑什么。)⑵怎么樣。例:如太行、王屋何?⑶哪里。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⑷多么。例:水何澹澹,山島竦峙。⑸為什么。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為,何哉?⑹怎么。例:若為傭耕,何富貴也?⑺作語助詞相當于“啊”。例: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8]何:通“呵”,喝問。例: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何如」怎么樣,怎樣。例:吾欲之南海,何如?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何⑴什么。例:子何而往?(何:憑什么。)⑵怎么樣。5乎⑴表示疑問語氣,相當于“嗎”、“呢”。例:天下事有難易乎?⑵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例:孰為汝多知乎?、切稳菰~詞尾,有時相當于“地”。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⑷表示測度語氣,相當于“吧”。例:日食飲得無衰乎?⑸同“于”。例: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⑹表示感嘆語氣,相當于“啊”、“呀”。例: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⑺表示商量語氣,相當于“嗎”,“吧”。例: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例:于是乎書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乎⑴表示疑問語氣,相當于“嗎”、“呢”。例:天下事有難易乎?6乃⑴于是,就。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⑵才,這才。例: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⑶卻。今君乃亡趙走燕。⑷是,就是,原來是。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⑸竟然。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⑻可是。例:零落難堪,似成棄物;乃摘而藏之,雙備經(jīng)年裹物之用。⑼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⑽這樣。例:夫我乃行之。[11]你,你的。例:爾其無忘乃父之志。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乃⑴于是,就。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⑵才,這才。例:設九7其⑴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系,相當于“他、她、它(們)的?!崩智昂笫芷鋽场"破渲?,其中的。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⑷用作第三人稱,相當于“他、她、它(們)。”例:妻跪問其故。⑸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例:且行千里,其誰不知?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指,相當于“那”之類的詞。例: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⑺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是......還是......".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⑻指示人、事、物,有時表示近指,相當于“這”之類的詞。例: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其:這種)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⑽在句中表示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不概”、“可能”。例: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11)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例: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其⑴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系,相當于“他、她、它(8也⑴同現(xiàn)代漢語“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語氣。⑶用在句末,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⑷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⑸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語氣。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詰語氣。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也⑴同現(xiàn)代漢語“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語氣。⑶9且⑴暫且,姑且。⑵將,將要。⑶而且,并且。⑷況且,再說。⑸尚且,還。⑹連接兩個形容詞,表示關系:又,又......又......。⑺同“夫”,句首助詞。⑻連接兩個動詞表示并列關系:一面......,一面......;一邊......,一邊......。⑼如果。⑽還有,那末?!盖曳颉咕涫字~,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且⑴暫且,姑且。⑵將,將要。⑶而且,并且。⑷況且,再說10然⑴用在詞后,作詞尾表示狀態(tài)。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樣子”。⑵然而,但是。⑶是的,對的。⑷如此,這樣。⑸用在句末,“像......一樣”?!溉缓蟆瓜喈斢诂F(xiàn)代漢語“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溉粍t」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既然這樣,那么......”,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溉欢瓜喈斢诂F(xiàn)代漢語“(雖然)這樣,可是......”。表示轉(zhuǎn)折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然⑴用在詞后,作詞尾表示狀態(tài)。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11若⑴如果,假如。⑵像,好像。⑶你(的),你們(的)。⑷此,如此,這樣⑸至于?!溉舸恕谷绱?,這樣。[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溉艉巍乖趺礃?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若⑴如果,假如。⑵像,好像。⑶你(的),你們(的)。⑷12所⑴處所,地方。⑵用在動詞或者“介詞+動詞”之前,組成名詞性詞組,相當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杆浴耿疟硎拘袨樗鶓{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jù),相當于"用來......的方法""是用來......的"等⑵表示原因。相當于“......的原因(緣故)”。「所謂」所說的「所在」⑴到處。⑵所在之處,處所。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所⑴處所,地方。⑵用在動詞或者“介詞+動詞”之前,組成名詞13焉⑴相當于“于之”、“于此”、“于彼”。⑵哪里,怎么。⑶作語氣助詞,用于句末。⑷作詞尾,相當于“然”、“......的樣子”。⑸相當于“之”⑹作語氣助詞,用于句中,表示停頓,無義。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焉⑴相當于“于之”、“于此”、“于彼”。⑵哪里,怎么。⑶14以1、因為,由于:2、而。3、把,拿,用。4、以為,認為。5、憑,靠。6、按照,依照。7、根據(jù)。8、通“已”,已經(jīng)。9、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10、在。11、作語助,起調(diào)整音節(jié)作用。12、為。13、通“已”,止。14、任用。15、此,這?!敢詾椤?/p>

1、把......當作或作為。2、認為。3、把......制成。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以1、因為,由于:2、而。3、把,拿,用。4、以為,認15矣⑴用于陳述句末,相當于“了”。例:①為之則難者亦易矣。②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③吾計決矣。④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⑵用于感嘆句末。例:①甚至,汝之不惠。②吾村亡無日矣?、怯糜谝蓡柧淠喈斢凇傲恕?、“呢”。⑷用于句中,多在分句末,表示停頓。例: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⑸用于祈使句末,相當于“吧”。例:①公子勉之矣!②蓋亦反其本矣。(矣哉)表示驚嘆的語氣詞,相當于“了啊”。例:嘻,技亦靈怪矣哉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矣⑴用于陳述句末,相當于“了”。例:①為之則難者亦易矣。②不16因⑴于是,就。

⑵依照,根據(jù)。

⑶依靠,憑借。

⑷趁著,趁此。

⑸通過,經(jīng)由。

⑺緣由,機緣。

⑻沿襲。

⑼繼續(xù)。

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因⑴于是,就。⑵依照,根據(jù)。⑶依靠,憑借。⑷趁著,趁此17則⑴卻,可是。

⑵那么,就。

⑶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

⑷用在對比句中,相當于“就”。⑸就是。

⑹原來是。

⑺只。

⑻同“輒”,總是,常常。

⑼原來已經(jīng)。

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則⑴卻,可是。⑵那么,就。⑶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18于⑴對,對于。⑵在。⑶與,跟,同。⑷到。⑸從,自。⑹在......方面。⑺比。⑻被。⑼受。⑽向。(11)給?!赣谑恰?/p>

⑴在這時。例: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⑵與現(xiàn)代漢語“于是”相同。例: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

⑶在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⑷在這種情況下。例: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罅。

⑸對此。例:于是余有嘆焉。

⑹從此。例:遂墨以葬文公,晉于是始墨。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于⑴對,對于。⑵在。⑶與,跟,同。⑷到。⑸從,自。19者⑴指人、物、事、地點等,相當于“......的”或“......的人(東西、事情、地方)?!雹婆c“若”之類字組成某種詞組,或單用,表示比擬,相當于“......的樣子”、“......似的”。⑶放在主語之后,表示提頓或判斷。例: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⑷放在主語之后,引出原因。⑸放在疑問句末,表示疑問。例:

何者?上下之分也。⑹放在假設復句中,表示假設,相當于“如果......”、“......的話”。⑺放在“有”字的賓語之后,表示提頓。⑻放在數(shù)詞之后(翻譯時,要根據(jù)所列事物,在數(shù)詞詞后加上相應的量詞和名詞)。⑼放在后置的定語這后,相當于“的”。⑽放在時間詞之后,表示停頓,起調(diào)整音節(jié)作用。(11)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jié)束。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者⑴指人、物、事、地點等,相當于“......的”或“...20之⑴他,她,它(們)。

⑵的。

⑶往,到......去。

⑷這,此。

⑸作賓語前置的標志。

⑹我。

⑺調(diào)整音節(jié),無實義。

⑻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中,表示了消句子獨立性。

⑼作定語后置的標志。

⑽向。

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之⑴他,她,它(們)。⑵的。⑶往,到......去。⑷21容易出錯的地方1.用法詞性混為一談2.古今詞語詞義詞性混為一談3.不同虛詞因意義、用法相近而誤4.同一虛詞因意義、用法不同而誤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容易出錯的地方1.用法詞性混為一談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22我們的結(jié)論1.理解并牢記基本用法和意義2.分清各自特點和細微區(qū)別,注意綜合歸納以掌握規(guī)律3.把握古今虛詞的聯(lián)系和差異,不以古律今4.根據(jù)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結(jié)合上下文比較分析,不主觀臆斷5.根據(jù)位置推斷詞性、根據(jù)詞性推斷意義,不割斷聯(lián)系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我們的結(jié)論1.理解并牢記基本用法和意義2002年7月23日張23解題技巧以題解文以文解文以注解文以理解文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解題技巧以題解文以文解文以注解文以理解文2002年7月23日24迅速瀏覽一下試題要求,特別是最后的內(nèi)容概括判斷題,仔細閱讀,能夠了解全文大致內(nèi)容,因為這道題往往有一項不符原文,其他三項都正確,就是有一項錯誤也往往是細節(jié)問題。那么通過解讀最后一題,就會馬上了解全文內(nèi)容,再去讀原文,就會事半功倍,化難為易。

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迅速瀏覽一下試題要求,特別是最后的內(nèi)容概括判斷題,仔細閱讀,25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話來解題。文章中的諸種因素存在著一種互相制約,互相闡釋的關系,這是讀者解文的一種依據(jù),例如1994年試題,“尊老在東,不辦常得生米,何必獨饗白粲”?!鞍佐印奔窗酌?,因為上文有“月俸得白米……”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話來解題。文章中的諸種因素存在著一種26文言文命題者會給一些注釋,這些注釋往往能給解題帶來很大幫助。例如1991年試題中有一句“識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譏”,命題者給“叔段、州吁”的注,并在注解的基礎上出了一道題:“對于瑯阝王邪王,識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譏,原因是(什么)?!薄斑@實際上考查學生以事解文的能力。”

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文言文命題者會給一些注釋,這些注釋往往能給解題帶來很大幫助。27在解答翻譯句子時,要與語境結(jié)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例如1994年“以給供養(yǎng)”一句中“給”,到底講成“給以”還是“使……豐足?”似乎都可以。但從情理上分析,就只能取“使……豐足”。因為何子平做為退職官員,“竭身運力”就是不滿足于一般的供養(yǎng),而要“使之豐足”。再比如“扶持私庭”的譯法,是“在家奉養(yǎng)母親,”還是“扶助母親理家”?拋開詞義的規(guī)定性不談,僅從情理上看,也不能講成“扶助母親理家”。因為這“理家”的重任還要靠年近八十的母親,何子平何孝之有?

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在解答翻譯句子時,要與語境結(jié)合,更要善于了解事理。例如19928你還想到什么問題?請告訴我們…E_mail:Qinfenjian@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你還想到什么問題?請告訴我們…E_mail:Qi29我們用到的網(wǎng)上資源1、

/teacher/union/personal/per_zj.php3?uid=redaiyu2、

/cgi-bin/allsearch?word=%CE%C4%D1%D4%CE%C4&www=+%CB%D1%CB%F7WWW%CD%F8%D2%B3+&cdtype=GB3、

《文言文解題技巧》:/tianfu/jiaoyanzu/zhengzhi/images/wenyanwen.htm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我們用到的網(wǎng)上資源1、

http://www.k12.co30我們用到的網(wǎng)上資源4、試題:/sun/xueshengpian_19/cschina.html5、

文言文閱讀諸能力:/gaokao/examguide/0515020004.htm6、

資料庫:/ftp/index.php?search=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我們用到的網(wǎng)上資源4、試題:http://www.yangg31再見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再見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32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及用法甘肅省張掖中學高三(1)班學習小組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及用法甘肅省張掖中學33常見的虛詞有哪些(考綱中的要求)我們想到的問題我們?nèi)菀壮鲥e的地方我們的結(jié)論還會有哪些問題呢我找到了這樣一些解題技巧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常見的虛詞有哪些(考綱中的要求)我們想到的問題我們?nèi)菀壮鲥e的34常見的虛詞有哪些(考綱中的要求)而何乎乃其也且然若所焉以矣因與于則者之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常見的虛詞有哪些(考綱中的要求)而何乎乃其也且然若所焉以矣因35而

⑴表示轉(zhuǎn)折關系,相當于“然而”、“可是”、“卻”。⑵表示偏正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于“著”、“地”等,或不譯。⑶表示假設關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于“如果”、“假使”。

⑷表示并列,相當于“而且”、“又”、“和”或不譯。

⑸表示承遞關系,相當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譯。

⑹通“如”:好像,如同。

⑺通“爾”,你,你的。

(而已)罷了。

「而后」才,方才。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而⑴表示轉(zhuǎn)折關系,相當于“然而”、“可是”、“卻”。36何

⑴什么。例:子何而往?(何:憑什么。)⑵怎么樣。例:如太行、王屋何?⑶哪里。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⑷多么。例:水何澹澹,山島竦峙。⑸為什么。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為,何哉?⑹怎么。例:若為傭耕,何富貴也?⑺作語助詞相當于“啊”。例: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8]何:通“呵”,喝問。例: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负稳纭乖趺礃?,怎樣。例:吾欲之南海,何如?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何⑴什么。例:子何而往?(何:憑什么。)⑵怎么樣。37乎⑴表示疑問語氣,相當于“嗎”、“呢”。例:天下事有難易乎?⑵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例:孰為汝多知乎?、切稳菰~詞尾,有時相當于“地”。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⑷表示測度語氣,相當于“吧”。例:日食飲得無衰乎?⑸同“于”。例: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⑹表示感嘆語氣,相當于“啊”、“呀”。例: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吮硎旧塘空Z氣,相當于“嗎”,“吧”。例: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例:于是乎書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乎⑴表示疑問語氣,相當于“嗎”、“呢”。例:天下事有難易乎?38乃⑴于是,就。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⑵才,這才。例: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⑶卻。今君乃亡趙走燕。⑷是,就是,原來是。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⑸竟然。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⑻可是。例:零落難堪,似成棄物;乃摘而藏之,雙備經(jīng)年裹物之用。⑼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⑽這樣。例:夫我乃行之。[11]你,你的。例:爾其無忘乃父之志。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乃⑴于是,就。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⑵才,這才。例:設九39其⑴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系,相當于“他、她、它(們)的?!崩智昂笫芷鋽?。⑵其中,其中的。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⑷用作第三人稱,相當于“他、她、它(們)?!崩浩薰騿柶涔省"稍诰渲斜硎痉磫栒Z氣,相當于“難道”、"怎么"。例:且行千里,其誰不知?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指,相當于“那”之類的詞。例: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⑺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是......還是......".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⑻指示人、事、物,有時表示近指,相當于“這”之類的詞。例: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其:這種)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ㄆ洌嚎梢卧诰渲斜硎敬y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不概”、“可能”。例: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11)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例: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其⑴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系,相當于“他、她、它(40也⑴同現(xiàn)代漢語“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語氣。⑶用在句末,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⑷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⑸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語氣。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詰語氣。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也⑴同現(xiàn)代漢語“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語氣。⑶41且⑴暫且,姑且。⑵將,將要。⑶而且,并且。⑷況且,再說。⑸尚且,還。⑹連接兩個形容詞,表示關系:又,又......又......。⑺同“夫”,句首助詞。⑻連接兩個動詞表示并列關系:一面......,一面......;一邊......,一邊......。⑼如果。⑽還有,那末?!盖曳颉咕涫字~,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且⑴暫且,姑且。⑵將,將要。⑶而且,并且。⑷況且,再說42然⑴用在詞后,作詞尾表示狀態(tài)。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樣子”。⑵然而,但是。⑶是的,對的。⑷如此,這樣。⑸用在句末,“像......一樣”?!溉缓蟆瓜喈斢诂F(xiàn)代漢語“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溉粍t」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既然這樣,那么......”,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溉欢瓜喈斢诂F(xiàn)代漢語“(雖然)這樣,可是......”。表示轉(zhuǎn)折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然⑴用在詞后,作詞尾表示狀態(tài)。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43若⑴如果,假如。⑵像,好像。⑶你(的),你們(的)。⑷此,如此,這樣⑸至于?!溉舸恕谷绱?,這樣。[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溉艉巍乖趺礃?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若⑴如果,假如。⑵像,好像。⑶你(的),你們(的)。⑷44所⑴處所,地方。⑵用在動詞或者“介詞+動詞”之前,組成名詞性詞組,相當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杆浴耿疟硎拘袨樗鶓{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jù),相當于"用來......的方法""是用來......的"等⑵表示原因。相當于“......的原因(緣故)”?!杆^」所說的「所在」⑴到處。⑵所在之處,處所。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所⑴處所,地方。⑵用在動詞或者“介詞+動詞”之前,組成名詞45焉⑴相當于“于之”、“于此”、“于彼”。⑵哪里,怎么。⑶作語氣助詞,用于句末。⑷作詞尾,相當于“然”、“......的樣子”。⑸相當于“之”⑹作語氣助詞,用于句中,表示停頓,無義。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焉⑴相當于“于之”、“于此”、“于彼”。⑵哪里,怎么。⑶46以1、因為,由于:2、而。3、把,拿,用。4、以為,認為。5、憑,靠。6、按照,依照。7、根據(jù)。8、通“已”,已經(jīng)。9、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10、在。11、作語助,起調(diào)整音節(jié)作用。12、為。13、通“已”,止。14、任用。15、此,這?!敢詾椤?/p>

1、把......當作或作為。2、認為。3、把......制成。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以1、因為,由于:2、而。3、把,拿,用。4、以為,認47矣⑴用于陳述句末,相當于“了”。例:①為之則難者亦易矣。②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③吾計決矣。④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⑵用于感嘆句末。例:①甚至,汝之不惠。②吾村亡無日矣!⑶用于疑問句末,相當于“了”、“呢”。⑷用于句中,多在分句末,表示停頓。例: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⑸用于祈使句末,相當于“吧”。例:①公子勉之矣?、谏w亦反其本矣。(矣哉)表示驚嘆的語氣詞,相當于“了啊”。例:嘻,技亦靈怪矣哉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矣⑴用于陳述句末,相當于“了”。例:①為之則難者亦易矣。②不48因⑴于是,就。

⑵依照,根據(jù)。

⑶依靠,憑借。

⑷趁著,趁此。

⑸通過,經(jīng)由。

⑺緣由,機緣。

⑻沿襲。

⑼繼續(xù)。

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因⑴于是,就。⑵依照,根據(jù)。⑶依靠,憑借。⑷趁著,趁此49則⑴卻,可是。

⑵那么,就。

⑶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

⑷用在對比句中,相當于“就”。⑸就是。

⑹原來是。

⑺只。

⑻同“輒”,總是,常常。

⑼原來已經(jīng)。

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則⑴卻,可是。⑵那么,就。⑶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50于⑴對,對于。⑵在。⑶與,跟,同。⑷到。⑸從,自。⑹在......方面。⑺比。⑻被。⑼受。⑽向。(11)給。「于是」

⑴在這時。例: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⑵與現(xiàn)代漢語“于是”相同。例: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

⑶在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⑷在這種情況下。例: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罅。

⑸對此。例:于是余有嘆焉。

⑹從此。例:遂墨以葬文公,晉于是始墨。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于⑴對,對于。⑵在。⑶與,跟,同。⑷到。⑸從,自。51者⑴指人、物、事、地點等,相當于“......的”或“......的人(東西、事情、地方)。”⑵與“若”之類字組成某種詞組,或單用,表示比擬,相當于“......的樣子”、“......似的”。⑶放在主語之后,表示提頓或判斷。例: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⑷放在主語之后,引出原因。⑸放在疑問句末,表示疑問。例:

何者?上下之分也。⑹放在假設復句中,表示假設,相當于“如果......”、“......的話”。⑺放在“有”字的賓語之后,表示提頓。⑻放在數(shù)詞之后(翻譯時,要根據(jù)所列事物,在數(shù)詞詞后加上相應的量詞和名詞)。⑼放在后置的定語這后,相當于“的”。⑽放在時間詞之后,表示停頓,起調(diào)整音節(jié)作用。(11)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jié)束。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者⑴指人、物、事、地點等,相當于“......的”或“...52之⑴他,她,它(們)。

⑵的。

⑶往,到......去。

⑷這,此。

⑸作賓語前置的標志。

⑹我。

⑺調(diào)整音節(jié),無實義。

⑻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中,表示了消句子獨立性。

⑼作定語后置的標志。

⑽向。

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之⑴他,她,它(們)。⑵的。⑶往,到......去。⑷53容易出錯的地方1.用法詞性混為一談2.古今詞語詞義詞性混為一談3.不同虛詞因意義、用法相近而誤4.同一虛詞因意義、用法不同而誤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容易出錯的地方1.用法詞性混為一談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54我們的結(jié)論1.理解并牢記基本用法和意義2.分清各自特點和細微區(qū)別,注意綜合歸納以掌握規(guī)律3.把握古今虛詞的聯(lián)系和差異,不以古律今4.根據(jù)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結(jié)合上下文比較分析,不主觀臆斷5.根據(jù)位置推斷詞性、根據(jù)詞性推斷意義,不割斷聯(lián)系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我們的結(jié)論1.理解并牢記基本用法和意義2002年7月23日張55解題技巧以題解文以文解文以注解文以理解文2002年7月23日張掖中學徐子鳴制作解題技巧以題解文以文解文以注解文以理解文2002年7月23日56迅速瀏覽一下試題要求,特別是最后的內(nèi)容概括判斷題,仔細閱讀,能夠了解全文大致內(nèi)容,因為這道題往往有一項不符原文,其他三項都正確,就是有一項錯誤也往往是細節(jié)問題。那么通過解讀最后一題,就會馬上了解全文內(nèi)容,再去讀原文,就會事半功倍,化難為易。

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