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用氣壓帶和風帶學習教案課件_第1頁
上課用氣壓帶和風帶學習教案課件_第2頁
上課用氣壓帶和風帶學習教案課件_第3頁
上課用氣壓帶和風帶學習教案課件_第4頁
上課用氣壓帶和風帶學習教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上課用氣壓帶和風帶上課用氣壓帶和風帶1請做課本P33活動題熱冷(高)(低)這種單圈環(huán)流能不能維持下去?第1頁/共56頁請做課本P33活動題熱冷(高)(低)這種單圈環(huán)流2赤道低壓帶極地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東北信風帶副極地低壓帶中緯西風帶極地東風帶低緯環(huán)流中緯環(huán)流高緯環(huán)流考慮高低緯間受熱不均,地轉(zhuǎn)偏向力----三圈環(huán)流第2頁/共56頁赤道低壓帶極地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東北信風帶副極地低壓330°N低緯環(huán)流立體圖赤道低壓副熱帶高壓返回東北信風(冷熱不均)

(動力)

成云致雨炎熱干燥(干燥)第3頁/共56頁30°N低緯環(huán)流立體圖赤道低壓副熱帶高壓返回東北信風4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副極地低壓帶極地高壓帶極地高壓帶東北信風中緯西風極地東風東南信風中緯西風極地東風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第4頁/共56頁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副極地5氣壓帶風帶分布特點:1.分布上兩相間:氣壓帶與風帶分布相間;氣壓帶中高壓帶與低壓帶分布相間2.西風濕潤信風干,上升(低壓帶)濕潤下沉(高壓帶)干第5頁/共56頁氣壓帶風帶分布特點:2.西風濕潤信風干,第5頁/共56頁623°26′N23°26′S66°34′S66°34′N0°氣壓帶、風帶的南北移動——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就全球而言:1月南移,7月北移第6頁/共56頁23°26′N23°26′S66°34′S66°34′N0°71.下列全球的氣壓帶中,氣流是上升的有()①赤道低氣壓帶②副熱帶高氣壓帶③副極地低氣壓帶④極地高氣壓帶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2.由于受熱不均而形成的氣壓帶有:()①赤道低氣壓帶②副熱帶高氣壓帶③副極地低氣壓帶④極地高氣壓帶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D

C

第7頁/共56頁1.下列全球的氣壓帶中,氣流是上升的有()①赤道低氣壓帶84.關(guān)于氣壓帶敘述錯誤的是(

)

A.全球7個氣壓帶,3個低壓帶,4個高壓帶

B.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緯30°左右

C.氣壓帶分布具有高低相間的規(guī)律

D.低壓帶氣流上升,多晴天;高壓帶氣流下沉,多云雨

3.下列圖中,正確反映南半球副熱帶高壓兩側(cè)大氣運動的是()

B.C.D.CD第8頁/共56頁4.關(guān)于氣壓帶敘述錯誤的是(

)

A.全球7個9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赤道地區(qū)上空,水平氣壓梯度力分別指南北兩極B、南北緯30°附近上空,空氣堆積下沉C、東北信風與東南信風在赤道附近輻合上升D、盛行西風與信風在南北緯60°附近相遇D6.關(guān)于高緯環(huán)流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A.極地附近有上升氣流

B.60°緯度附近有下沉氣流

C.近地面形成極地東風帶

D.高空中形成極地東風帶C第9頁/共56頁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赤道地區(qū)上空,水平氣壓梯度力分別107、請在下圖中的直線上畫出箭頭將環(huán)流完成;(1)、寫出a,b,c所代表的風帶;(2)、E,F(xiàn),D所代表的氣壓帶(3)使之形成濕潤氣候的氣壓帶和風帶是第10頁/共56頁7、請在下圖中的直線上畫出箭頭將環(huán)流完成;(3)使之形成濕潤11二、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活動教材第36頁活動圖示二、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第11頁/共56頁二、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二、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第11頁/1260°0°30°30°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第12頁/共56頁60°0°30°30°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13實際中的氣壓是不是也呈帶狀分布?一月副極地低氣壓帶

第13頁/共56頁實際中的氣壓是不是也呈帶狀分布?一月副極地低氣壓帶第1314冬季冰島低壓冰島低壓冬季,大陸出現(xiàn)冷高壓中心,將大陸上的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斷蒙古—西伯利亞高壓阿留申低壓第14頁/共56頁冬季冰島低壓冰島低壓冬季,大陸出現(xiàn)冷高壓中心,將大陸上的副15實際中的氣壓是不是也呈帶狀分布?七月副熱帶高氣壓帶第15頁/共56頁實際中的氣壓是不是也呈帶狀分布?七月副熱帶高氣壓帶第1516印度低壓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夏季夏季,大陸出現(xiàn)熱低壓中心,將大陸上的副熱帶高氣壓帶切斷第16頁/共56頁印度低壓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夏季夏季,大陸出現(xiàn)熱低壓中心,將17

1.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的影響位置影響氣壓分布的因素時間被切斷的氣壓帶氣壓中心的變化亞歐大陸太平洋北半球1月7月南半球氣壓帶基本上呈

狀,因為

面積占絕對優(yōu)勢副極地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冷高壓(塊狀)熱低壓(塊狀)保留副極地低壓帶保留副熱帶高壓帶帶海洋第17頁/共56頁1.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的影響位置影響氣壓分布的182、海陸分布影響大氣環(huán)流(風帶)---季風環(huán)流①概念②成因: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主要原因)季風:大陸和海洋間的廣大地區(qū),以一年為周期,隨季節(jié)變化而方向相反的風系第18頁/共56頁2、海陸分布影響大氣環(huán)流(風帶)---季風環(huán)流①概念②成因:19東亞季風第19頁/共56頁東亞季風第19頁/共56頁20第20頁/共56頁第20頁/共56頁21南亞東亞分布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我國西南我國東部、日本、朝鮮半島季節(jié)1月(冬季)7月(夏季)1月(冬季)7月(夏季)風向性質(zhì)成因西北風東北風東南風西南風冬:寒冷干燥,風力強勁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夏:溫暖濕潤,多降雨亞洲季風讀圖思考完成下表。氣壓帶與風帶的移動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第21頁/共56頁南亞東亞分布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我國東部、日本、季節(jié)1月(冬22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第22頁/共56頁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第22頁/共56頁231.冬季和夏季我國東部沿海大部分地區(qū)的風向是:()A東北風和東南風C西北風和西南風B東北風和西南風D西北風和東南風D

2.關(guān)于我國的季風氣候區(q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季風區(qū)內(nèi)的風向一年中呈規(guī)律性的變化B我國季風區(qū)跨越了亞熱帶和溫帶C我國全部地區(qū)都屬于季風氣候區(qū)D在季風區(qū)內(nèi),夏天降水較多,冬天降水較少C

第23頁/共56頁1.冬季和夏季我國東部沿海大部分地區(qū)A東北風和東南風B東243.影響我國冬季季風的強弱與大小的氣壓中心主要是()A印度低壓B夏威夷高壓C阿留申低壓D蒙古高壓D

4.東亞季風區(qū)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風區(qū),這主要是因為()A人口眾多,人類活動影響B(tài)該地區(qū)冬天特別寒冷,夏天特別炎熱C該地區(qū)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最為顯著D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C

第24頁/共56頁3.影響我國冬季季風的強弱與大小的氣壓中心A印度低壓B25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隊,利用風力,前往乙、丁兩地貿(mào)易之后順利返回原地。讀圖,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5—6題。5.從甲地出發(fā)的最佳季節(jié)應(yīng)該是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6.從乙地經(jīng)丙地,前往丁地貿(mào)易必須()A.在北半球夏季出發(fā),經(jīng)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發(fā),經(jīng)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發(fā),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個風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發(fā),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個風季CC甲乙丙丁第25頁/共56頁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隊,利用風力,前往乙、丁兩地A.夏季 26第三課時三、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第26頁/共56頁第三課時第26頁/共56頁27學法指導1.降水形成的基本條件是:(1)空氣飽和時氣溫繼續(xù)降低;(2)有凝結(jié)核;(3)水滴增大到能夠下降到地面??諝膺\動方向空氣性質(zhì)及降水狀況空氣上升濕潤、易產(chǎn)生降水空氣下沉干燥,不易降水由低緯吹向高緯暖濕,易產(chǎn)生降水由高緯吹向低緯干燥,不易降水由海洋吹向陸地濕潤,易產(chǎn)生降水由陸地吹向海洋干燥,不易降水第27頁/共56頁學法指導1.降水形成的基本條件是:(1)空氣飽和時氣溫繼續(xù)降282.結(jié)構(gòu)圖解氣壓帶、風帶與降水的關(guān)系第28頁/共56頁2.結(jié)構(gòu)圖解氣壓帶、風帶與降水的關(guān)系第28頁/共56頁29性

質(zhì)極地高壓極地東風副極地低壓西風帶副熱帶高壓信風帶赤道低壓帶干冷干熱溫濕濕熱1、氣壓帶、風帶的性質(zhì)2、氣壓帶、風帶分布和移動對氣候的影響第29頁/共56頁性

質(zhì)極地高壓極地東風副極地低壓西風帶副熱帶高壓信風帶赤道低30氣壓帶、風帶及移動對氣候的影響▲三圈環(huán)流——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太理想了!▲海陸分布(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對氣候的影響形成季風氣候!形成多種氣候類型!第30頁/共56頁氣壓帶、風帶及移動對氣候的影響▲三圈環(huán)流——七個氣壓帶、六個31:我們在描述氣候特征的時候,要把氣候的兩個最重要的要素——氣溫和降水的情況描述清楚。在某一種氣壓帶或風帶的控制下,其天氣狀況單一,其氣候特征可用“全年怎么樣”來描述。在某兩種氣壓帶或風帶的交替控制下,其天氣狀況復(fù)雜,其氣候特征可用“夏季怎么樣、冬季怎么樣”來描述。(一)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下的氣候類型第31頁/共56頁(一)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下的氣候類型第31頁/共56頁32分布于南北緯10度。赤道低壓帶控制;熱帶雨林氣候新加坡雅加達第32頁/共56頁分布于南北緯10度。赤道低壓帶控制;熱帶雨林氣候新加坡雅33位于溫帶大陸西側(cè)(南北緯40-60)。受盛行西風帶影響,氣候的海洋性明顯。終年溫暖濕潤。溫帶海洋性氣候巴黎惠靈頓第33頁/共56頁位于溫帶大陸西側(cè)(南北緯40-60)。受盛行西風帶影響,氣候34地處亞熱帶(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帶控制,溫和濕潤。地中海氣候(二)、受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氣候雅典開羅開普頓珀斯舊金山洛杉磯第34頁/共56頁地處亞熱帶(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炎354.在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會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1)全年受單一氣壓帶、風帶控制的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氣候類型成因氣候特征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受中緯西風帶控制終年溫和濕潤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終年炎熱干燥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終年高溫多雨第35頁/共56頁4.在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會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氣候類36(2)受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性移動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氣候類型成因氣候特征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熱帶草原氣候旱季時受信風帶控制,雨季時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全年高溫,一年可分干濕兩季熱帶季風氣候干季時受因海陸熱力差異而形成的東北季風控制,濕季時受氣壓帶、風帶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風的控制全年高溫,一年可分為旱雨兩季第36頁/共56頁(2)受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性移動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37極地高壓:副極低壓:副熱帶高壓:赤道低壓帶:濕熱干冷溫濕干熱熱帶雨林氣候(0°附近)熱帶草原氣候(10°附近)熱帶沙漠氣候(23.5°附近地中海氣候(30°-40°)極地氣候(極圈附近)溫帶海洋性氣候(40°-60°)陸地(西側(cè))極地東風西風帶信風帶第37頁/共56頁極地高壓:副極低壓:副熱帶高壓:赤道低壓帶:濕熱干冷溫濕干熱38氣壓帶和風帶是氣候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一個地方氣候的形成是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jié)果。第38頁/共56頁氣壓帶和風帶是氣候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39第39頁/共56頁第39頁/共56頁40北半球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①②⑥⑦⑧30°40°35°60°第40頁/共56頁北半球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①②⑥⑦⑧30°40°35°60°第41北半球陸地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①②⑥⑦⑧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冰原氣候第41頁/共56頁北半球陸地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①②⑥⑦⑧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42氣候類型的判斷(一)第一步.判斷南北半球以最高氣溫出現(xiàn)的月份確定所屬半球:凡7月或8月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qū)位于北半球;凡1月或2月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qū)位于南半球第42頁/共56頁氣候類型的判斷(一)第一步.判斷南北半球第42頁/共56頁43氣候類型的判斷(二)第二步.據(jù)最冷月氣溫判斷氣候帶1.最冷月在15度以上,則為四種熱帶氣候。2.最冷月在0度和15度之間,則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3.最冷月在0度以下,零下15度以上,則為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第43頁/共56頁氣候類型的判斷(二)第二步.據(jù)最冷月氣溫判斷氣候帶第43頁/44氣候類型的判斷(三)第三步.據(jù)降水量判斷具體類型如:四種熱帶氣候中,全年多雨的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少雨的為熱帶沙漠氣候,有明顯干濕季,月降水量超過300mm有三個月以上,為熱帶季風氣候,不滿三個月的,則為熱帶草原氣候。第44頁/共56頁氣候類型的判斷(三)第三步.據(jù)降水量判斷具體類型第44頁/共45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觀察以下氣候類型的氣溫變化特點和降水分配特點。并償試判斷所屬半球(南、北半球)及氣候類型.年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少雨型1002003004005000第45頁/共56頁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觀察以下氣候46

例1:亞歐大陸東部受太陽輻射、季風的影響,自熱帶向溫帶依次形成: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比較:相同點:雨熱同期不同點:溫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下,雨季較短亞熱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上,雨季較長第46頁/共56頁例1:亞歐大陸東部受太陽輻射、季風的影響,自熱帶向溫47●大陸西岸有兩種情況(亞歐大陸為例)夏季干燥少雨;冬季溫和多雨冬曖夏涼,一年四季降水均勻受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受西風和副高的交替控制成因特點地中海氣候(亞熱帶)溫帶海洋性氣候第47頁/共56頁●大陸西岸有兩種情況(亞歐大陸為例)夏季干燥少雨;冬季溫和48●大陸的東岸(亞歐大陸為例),冬季受大陸的冷干氣流的影響,降水不多;夏季受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第48頁/共56頁●大陸的東岸(亞歐大陸為例),冬季受大陸的冷干第48頁/共549●大陸的內(nèi)部(亞歐大陸為例),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比較少.●兩極地區(qū)以下沉氣流為主,全年降水稀少第49頁/共56頁●大陸的內(nèi)部(亞歐大陸為例),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比較少50例2:氣候的形成受地形的影響歐洲西部氣候類型的分布北美氣候類型的分布第50頁/共56頁例2:氣候的形成受地形的影響歐洲西部氣候類型的分布北美氣候類51●活動與探究探究課題:比較歐洲西部與北美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的特點及成因。(1)概括歐洲大西洋沿岸地區(qū)與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的位置,范圍差異(從兩個方面來思考:一個是最北達到的緯度,一個是東西跨越的范圍大?。#?)根據(jù)圖中的地形分析,從地形的角度看兩個地區(qū)地形有什么不同?地形是如何影響氣候的?(3)提供洋流圖,教師淺釋北大西洋暖流與阿拉斯加暖流的不同。說明洋流對氣候影響程度有什么差異。第51頁/共56頁●活動與探究第51頁/共56頁52歐洲大西洋沿岸地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范圍較大,而且向縱深發(fā)展;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范圍相對較小,而且呈南北狹長分布。這兩個地區(qū)的氣候都受到西風帶的控制,但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風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擋,加之洋流的影響,使溫帶海洋性氣候呈南北狹長分布。第52頁/共56頁歐洲大西洋沿岸地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范圍較大,而且向縱深發(fā)53(1)該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2)該氣候區(qū)降水最多的季節(jié),控制當?shù)氐氖⑿酗L是________,此時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3)當?shù)貧鉁刈罡叩募竟?jié),控制當?shù)氐臍鈮簬莀___________,在它的控制下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4)當?shù)靥幱谝荒曛薪邓疃嗟募竟?jié)時,我國廣州的天氣特點是____________,原因是此時廣州受________的影響。(5)此圖代表的地點可能是以下的()A.上海B.倫敦C.羅馬D.開普敦E.孟買讀圖“某地各月氣溫、降水統(tǒng)計圖”,回答下列問題。地中海式氣候盛行西風溫和多雨副熱帶高壓帶炎熱少雨溫和少雨冷高壓(冬季風C第53頁/共56頁(1)該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讀圖“某54讀圖2—12和2—13,完成下列要求。(1)將圖2—12中A、B、C、D四地的氣候類型同圖2—13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1)、(2)、(3)、(4)反映的氣候特點用直線連接起來。

(2)在A、B、C、D四地的氣候類型中,都能受西風帶控制的是______。

圖2—13圖2—12A-(2)B-(1)C-(4)D-(3)AB第54頁/共56頁讀圖2—12和2—13,完成下列要求。(2)在A、B、C、55(3)讀圖2—14,“風向分布模式圖”,回答:①圖2—14是______半球______季②圖2—13中(1)(2)(3)分別對應(yīng)“風向分布模式圖”的______、______、______。①北冬②EAB第55頁/共56頁(3)讀圖2—14,“風向分布模式圖”,回答:①北冬②56上課用氣壓帶和風帶上課用氣壓帶和風帶57請做課本P33活動題熱冷(高)(低)這種單圈環(huán)流能不能維持下去?第1頁/共56頁請做課本P33活動題熱冷(高)(低)這種單圈環(huán)流58赤道低壓帶極地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東北信風帶副極地低壓帶中緯西風帶極地東風帶低緯環(huán)流中緯環(huán)流高緯環(huán)流考慮高低緯間受熱不均,地轉(zhuǎn)偏向力----三圈環(huán)流第2頁/共56頁赤道低壓帶極地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東北信風帶副極地低壓5930°N低緯環(huán)流立體圖赤道低壓副熱帶高壓返回東北信風(冷熱不均)

(動力)

成云致雨炎熱干燥(干燥)第3頁/共56頁30°N低緯環(huán)流立體圖赤道低壓副熱帶高壓返回東北信風60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副極地低壓帶極地高壓帶極地高壓帶東北信風中緯西風極地東風東南信風中緯西風極地東風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第4頁/共56頁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副極地61氣壓帶風帶分布特點:1.分布上兩相間:氣壓帶與風帶分布相間;氣壓帶中高壓帶與低壓帶分布相間2.西風濕潤信風干,上升(低壓帶)濕潤下沉(高壓帶)干第5頁/共56頁氣壓帶風帶分布特點:2.西風濕潤信風干,第5頁/共56頁6223°26′N23°26′S66°34′S66°34′N0°氣壓帶、風帶的南北移動——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就全球而言:1月南移,7月北移第6頁/共56頁23°26′N23°26′S66°34′S66°34′N0°631.下列全球的氣壓帶中,氣流是上升的有()①赤道低氣壓帶②副熱帶高氣壓帶③副極地低氣壓帶④極地高氣壓帶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2.由于受熱不均而形成的氣壓帶有:()①赤道低氣壓帶②副熱帶高氣壓帶③副極地低氣壓帶④極地高氣壓帶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D

C

第7頁/共56頁1.下列全球的氣壓帶中,氣流是上升的有()①赤道低氣壓帶644.關(guān)于氣壓帶敘述錯誤的是(

)

A.全球7個氣壓帶,3個低壓帶,4個高壓帶

B.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緯30°左右

C.氣壓帶分布具有高低相間的規(guī)律

D.低壓帶氣流上升,多晴天;高壓帶氣流下沉,多云雨

3.下列圖中,正確反映南半球副熱帶高壓兩側(cè)大氣運動的是()

B.C.D.CD第8頁/共56頁4.關(guān)于氣壓帶敘述錯誤的是(

)

A.全球7個65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赤道地區(qū)上空,水平氣壓梯度力分別指南北兩極B、南北緯30°附近上空,空氣堆積下沉C、東北信風與東南信風在赤道附近輻合上升D、盛行西風與信風在南北緯60°附近相遇D6.關(guān)于高緯環(huán)流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A.極地附近有上升氣流

B.60°緯度附近有下沉氣流

C.近地面形成極地東風帶

D.高空中形成極地東風帶C第9頁/共56頁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赤道地區(qū)上空,水平氣壓梯度力分別667、請在下圖中的直線上畫出箭頭將環(huán)流完成;(1)、寫出a,b,c所代表的風帶;(2)、E,F(xiàn),D所代表的氣壓帶(3)使之形成濕潤氣候的氣壓帶和風帶是第10頁/共56頁7、請在下圖中的直線上畫出箭頭將環(huán)流完成;(3)使之形成濕潤67二、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活動教材第36頁活動圖示二、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第11頁/共56頁二、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二、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第11頁/6860°0°30°30°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第12頁/共56頁60°0°30°30°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69實際中的氣壓是不是也呈帶狀分布?一月副極地低氣壓帶

第13頁/共56頁實際中的氣壓是不是也呈帶狀分布?一月副極地低氣壓帶第1370冬季冰島低壓冰島低壓冬季,大陸出現(xiàn)冷高壓中心,將大陸上的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斷蒙古—西伯利亞高壓阿留申低壓第14頁/共56頁冬季冰島低壓冰島低壓冬季,大陸出現(xiàn)冷高壓中心,將大陸上的副71實際中的氣壓是不是也呈帶狀分布?七月副熱帶高氣壓帶第15頁/共56頁實際中的氣壓是不是也呈帶狀分布?七月副熱帶高氣壓帶第1572印度低壓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夏季夏季,大陸出現(xiàn)熱低壓中心,將大陸上的副熱帶高氣壓帶切斷第16頁/共56頁印度低壓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夏季夏季,大陸出現(xiàn)熱低壓中心,將73

1.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的影響位置影響氣壓分布的因素時間被切斷的氣壓帶氣壓中心的變化亞歐大陸太平洋北半球1月7月南半球氣壓帶基本上呈

狀,因為

面積占絕對優(yōu)勢副極地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冷高壓(塊狀)熱低壓(塊狀)保留副極地低壓帶保留副熱帶高壓帶帶海洋第17頁/共56頁1.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的影響位置影響氣壓分布的742、海陸分布影響大氣環(huán)流(風帶)---季風環(huán)流①概念②成因: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主要原因)季風:大陸和海洋間的廣大地區(qū),以一年為周期,隨季節(jié)變化而方向相反的風系第18頁/共56頁2、海陸分布影響大氣環(huán)流(風帶)---季風環(huán)流①概念②成因:75東亞季風第19頁/共56頁東亞季風第19頁/共56頁76第20頁/共56頁第20頁/共56頁77南亞東亞分布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我國西南我國東部、日本、朝鮮半島季節(jié)1月(冬季)7月(夏季)1月(冬季)7月(夏季)風向性質(zhì)成因西北風東北風東南風西南風冬:寒冷干燥,風力強勁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夏:溫暖濕潤,多降雨亞洲季風讀圖思考完成下表。氣壓帶與風帶的移動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第21頁/共56頁南亞東亞分布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我國東部、日本、季節(jié)1月(冬78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第22頁/共56頁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第22頁/共56頁791.冬季和夏季我國東部沿海大部分地區(qū)的風向是:()A東北風和東南風C西北風和西南風B東北風和西南風D西北風和東南風D

2.關(guān)于我國的季風氣候區(q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季風區(qū)內(nèi)的風向一年中呈規(guī)律性的變化B我國季風區(qū)跨越了亞熱帶和溫帶C我國全部地區(qū)都屬于季風氣候區(qū)D在季風區(qū)內(nèi),夏天降水較多,冬天降水較少C

第23頁/共56頁1.冬季和夏季我國東部沿海大部分地區(qū)A東北風和東南風B東803.影響我國冬季季風的強弱與大小的氣壓中心主要是()A印度低壓B夏威夷高壓C阿留申低壓D蒙古高壓D

4.東亞季風區(qū)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風區(qū),這主要是因為()A人口眾多,人類活動影響B(tài)該地區(qū)冬天特別寒冷,夏天特別炎熱C該地區(qū)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最為顯著D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C

第24頁/共56頁3.影響我國冬季季風的強弱與大小的氣壓中心A印度低壓B81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隊,利用風力,前往乙、丁兩地貿(mào)易之后順利返回原地。讀圖,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5—6題。5.從甲地出發(fā)的最佳季節(jié)應(yīng)該是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6.從乙地經(jīng)丙地,前往丁地貿(mào)易必須()A.在北半球夏季出發(fā),經(jīng)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發(fā),經(jīng)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發(fā),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個風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發(fā),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個風季CC甲乙丙丁第25頁/共56頁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隊,利用風力,前往乙、丁兩地A.夏季 82第三課時三、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第26頁/共56頁第三課時第26頁/共56頁83學法指導1.降水形成的基本條件是:(1)空氣飽和時氣溫繼續(xù)降低;(2)有凝結(jié)核;(3)水滴增大到能夠下降到地面??諝膺\動方向空氣性質(zhì)及降水狀況空氣上升濕潤、易產(chǎn)生降水空氣下沉干燥,不易降水由低緯吹向高緯暖濕,易產(chǎn)生降水由高緯吹向低緯干燥,不易降水由海洋吹向陸地濕潤,易產(chǎn)生降水由陸地吹向海洋干燥,不易降水第27頁/共56頁學法指導1.降水形成的基本條件是:(1)空氣飽和時氣溫繼續(xù)降842.結(jié)構(gòu)圖解氣壓帶、風帶與降水的關(guān)系第28頁/共56頁2.結(jié)構(gòu)圖解氣壓帶、風帶與降水的關(guān)系第28頁/共56頁85性

質(zhì)極地高壓極地東風副極地低壓西風帶副熱帶高壓信風帶赤道低壓帶干冷干熱溫濕濕熱1、氣壓帶、風帶的性質(zhì)2、氣壓帶、風帶分布和移動對氣候的影響第29頁/共56頁性

質(zhì)極地高壓極地東風副極地低壓西風帶副熱帶高壓信風帶赤道低86氣壓帶、風帶及移動對氣候的影響▲三圈環(huán)流——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太理想了!▲海陸分布(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對氣候的影響形成季風氣候!形成多種氣候類型!第30頁/共56頁氣壓帶、風帶及移動對氣候的影響▲三圈環(huán)流——七個氣壓帶、六個87:我們在描述氣候特征的時候,要把氣候的兩個最重要的要素——氣溫和降水的情況描述清楚。在某一種氣壓帶或風帶的控制下,其天氣狀況單一,其氣候特征可用“全年怎么樣”來描述。在某兩種氣壓帶或風帶的交替控制下,其天氣狀況復(fù)雜,其氣候特征可用“夏季怎么樣、冬季怎么樣”來描述。(一)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下的氣候類型第31頁/共56頁(一)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下的氣候類型第31頁/共56頁88分布于南北緯10度。赤道低壓帶控制;熱帶雨林氣候新加坡雅加達第32頁/共56頁分布于南北緯10度。赤道低壓帶控制;熱帶雨林氣候新加坡雅89位于溫帶大陸西側(cè)(南北緯40-60)。受盛行西風帶影響,氣候的海洋性明顯。終年溫暖濕潤。溫帶海洋性氣候巴黎惠靈頓第33頁/共56頁位于溫帶大陸西側(cè)(南北緯40-60)。受盛行西風帶影響,氣候90地處亞熱帶(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帶控制,溫和濕潤。地中海氣候(二)、受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氣候雅典開羅開普頓珀斯舊金山洛杉磯第34頁/共56頁地處亞熱帶(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炎914.在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會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1)全年受單一氣壓帶、風帶控制的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氣候類型成因氣候特征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受中緯西風帶控制終年溫和濕潤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終年炎熱干燥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終年高溫多雨第35頁/共56頁4.在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會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氣候類92(2)受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性移動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氣候類型成因氣候特征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熱帶草原氣候旱季時受信風帶控制,雨季時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全年高溫,一年可分干濕兩季熱帶季風氣候干季時受因海陸熱力差異而形成的東北季風控制,濕季時受氣壓帶、風帶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風的控制全年高溫,一年可分為旱雨兩季第36頁/共56頁(2)受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性移動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93極地高壓:副極低壓:副熱帶高壓:赤道低壓帶:濕熱干冷溫濕干熱熱帶雨林氣候(0°附近)熱帶草原氣候(10°附近)熱帶沙漠氣候(23.5°附近地中海氣候(30°-40°)極地氣候(極圈附近)溫帶海洋性氣候(40°-60°)陸地(西側(cè))極地東風西風帶信風帶第37頁/共56頁極地高壓:副極低壓:副熱帶高壓:赤道低壓帶:濕熱干冷溫濕干熱94氣壓帶和風帶是氣候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一個地方氣候的形成是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jié)果。第38頁/共56頁氣壓帶和風帶是氣候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95第39頁/共56頁第39頁/共56頁96北半球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①②⑥⑦⑧30°40°35°60°第40頁/共56頁北半球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①②⑥⑦⑧30°40°35°60°第97北半球陸地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①②⑥⑦⑧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冰原氣候第41頁/共56頁北半球陸地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①②⑥⑦⑧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98氣候類型的判斷(一)第一步.判斷南北半球以最高氣溫出現(xiàn)的月份確定所屬半球:凡7月或8月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qū)位于北半球;凡1月或2月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qū)位于南半球第42頁/共56頁氣候類型的判斷(一)第一步.判斷南北半球第42頁/共56頁99氣候類型的判斷(二)第二步.據(jù)最冷月氣溫判斷氣候帶1.最冷月在15度以上,則為四種熱帶氣候。2.最冷月在0度和15度之間,則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3.最冷月在0度以下,零下15度以上,則為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第43頁/共56頁氣候類型的判斷(二)第二步.據(jù)最冷月氣溫判斷氣候帶第43頁/100氣候類型的判斷(三)第三步.據(jù)降水量判斷具體類型如:四種熱帶氣候中,全年多雨的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少雨的為熱帶沙漠氣候,有明顯干濕季,月降水量超過300mm有三個月以上,為熱帶季風氣候,不滿三個月的,則為熱帶草原氣候。第44頁/共56頁氣候類型的判斷(三)第三步.據(jù)降水量判斷具體類型第44頁/共101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觀察以下氣候類型的氣溫變化特點和降水分配特點。并償試判斷所屬半球(南、北半球)及氣候類型.年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少雨型1002003004005000第45頁/共56頁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觀察以下氣候102

例1:亞歐大陸東部受太陽輻射、季風的影響,自熱帶向溫帶依次形成: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比較:相同點:雨熱同期不同點:溫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下,雨季較短亞熱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上,雨季較長第46頁/共56頁例1:亞歐大陸東部受太陽輻射、季風的影響,自熱帶向溫103●大陸西岸有兩種情況(亞歐大陸為例)夏季干燥少雨;冬季溫和多雨冬曖夏涼,一年四季降水均勻受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受西風和副高的交替控制成因特點地中海氣候(亞熱帶)溫帶海洋性氣候第47頁/共56頁●大陸西岸有兩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