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5篇】_第1頁
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5篇】_第2頁
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5篇】_第3頁
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5篇】_第4頁
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5篇】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篇一

1、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中一作:終)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五十九。下面是四川詩詞學會理事、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周嘯天對此詩的賞析。

孟浩然詩的特色是“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皮日休),雖只就閑情逸致作清描淡寫,往往能引人漸入佳境。《夏日南亭懷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此詩,詩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邊,閑話清談,共度良宵??扇似诓粊?,自然會生出許多惆悵。這種懷念故人的情緒一直延續(xù)到睡下以后,進入夢鄉(xiāng),居然在夢中會見了自己的好友。詩以有情的夢境結束,極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詩意的感受。此詩不過寫一種閑適自得的情趣,兼帶點無知音的感慨,并無十分厚重的思想內容;然而寫各種感覺細膩入微,詩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具有樸素的形式美,層遞自然,由景及意達到渾然一體,極富韻味。2、與諸子登峴山/與諸子登峴首

孟浩然?〔唐代〕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尚在一作:字在)

這是一首觸景傷情的感懷之作。峴山是襄陽名勝,孟浩然于此吊古傷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發(fā)了感時傷懷的這一古老主題。

此詩因求仕不遇心情苦悶而作,詩人登臨峴山,憑吊羊公碑,懷古傷今,抒發(fā)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負,不覺分外悲傷,淚濕衣襟。全詩借古抒懷,融寫景、抒情和說理于一爐,感情真摯深沉,平淡中見深遠。

該詩前兩聯(lián)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詩的前四句,就是概括羊祜的話。“人事”,人物及其事跡,是有新陳代謝的。一代的人去了,一代的人接上了。這就成為古今。山水今天依然是一個名勝,卻輪到我們這一代人來游玩。后兩聯(lián)既描繪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飽含了的激情,使得它成為詩人之詩而不是哲人之詩。“湮滅無聞”正是對詩人自己遭遇的真實寫照,觸景生情,倍感悲傷,不禁潸然下淚。想到自己空有抱負,不覺分外悲傷,淚濕衣襟。全詩感生命之短促,表達懷才不遇之悲傷。同時,語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摯動人,以平淡深遠見長。清沈德潛評孟浩然詩詞:“從靜悟中得之,故語淡而味終不薄。”這首詩的確有如此情趣。

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篇二

1、一七令·茶

元稹?〔唐代〕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2、桑茶坑道中

楊萬里?〔宋代〕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3、山泉煎茶有懷

白居易?〔唐代〕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篇三

1、《題西林壁》蘇軾?宋代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山行》杜牧?唐代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3、《春曉》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蘇軾?宋代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篇四

1、田家元日

孟浩然?〔唐代〕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nóng)。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詩中首尾兩聯(lián)反映了我國古代農(nóng)民非常重視觀測天象,注意氣候、節(jié)令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關系,其中雖有某種程度的迷信色彩,但更多的是從生產(chǎn)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有一定的科學價值。中間兩聯(lián)敘寫了自已的隱居生活內容,其中隱隱透露了不甘隱居躬耕的心情,說明他的鹿門隱居只是為了取得清高的聲望,以便得到引薦達到入仕的目的。這首詩既嘆自己的不遇,惜壯志之難伸;又復悲天憫人,憂農(nóng)收之不豐,隱然有一心以天下為己任的懷抱。本來,士各有志,人各有愿;而在總的希望的水中,九派百支,主流總趨于一個定向:愿年年月圓花好,愿歲歲人壽年豐。只不過表現(xiàn)的形式不同而已。

這首詩敘寫了詩人新年伊始的心緒。前四句寫時光匆匆,又一年開始了,自己已屆四十,仍未做官,不禁產(chǎn)生淡淡的哀傷。后四句寫自己與牧童、農(nóng)人一起推測氣候、年成,不覺又有一絲自適之情。全詩沒有明顯的起伏,語調平和,而靜味深長。尾句“共說此年豐”當有雙重含義:一是指農(nóng)田耕種的豐收,二是企盼即將去長安赴試有一個好的結果。

2、留別王侍御維/留別王維

孟浩然?〔唐代〕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這首詩是孟浩然回襄陽臨行前留給王維的。詩人抒發(fā)出由于沒人引薦,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懷。這首詩表達直率,語言淺顯,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耐人尋味。

綜觀全詩,既沒有優(yōu)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辭藻,語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語。對偶也不求工整,卻極其自然,毫無斧鑿痕跡。然而卻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現(xiàn)得頗為深刻。言淺意深,頗有余味,耐人咀嚼。

這首詩是科舉落第離開長安時贈別友人王維的作品。首聯(lián)直接說出“自歸”,頷聯(lián)則寫題意“惜別”,頸聯(lián)說明“自歸”之故——乃是知音既少,當?shù)啦挥?,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尾聯(lián)敘寫決心隱居不仕,歸隱田園。詩以失意后的牢騷貫穿全詩。語言平淡樸實,近于口語,不講究對偶,順其自然。

在京求仕不成,詩中便充溢著對“當路誰相假”的憤懣,并用“獨尋芳草去”自我解嘲。

綜觀全詩,既沒有優(yōu)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辭藻,語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語。對偶也不求工整,卻極其自然,毫無斧鑿痕跡。然而卻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現(xiàn)得頗為深刻。言淺意深,頗有余味,耐人咀嚼。

八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篇五

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宋代〕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jié),高高興興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個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也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一作:何時;又恐一作:惟/唯恐)

明月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呢?我拿著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憑借著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jīng)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賞著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宮哪里比得上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向一作:偏向)

月兒移動,轉過了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可又為什么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事兒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

2、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宋代〕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秋天總是忽然變暖,又轉寒冷,最難保養(yǎng)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風緊吹?一行大雁從頭頂上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當年為我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