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教師備課本學校姓名學科長沙市中(?。W教師統一備課用紙科目語文年級三班級1時間年月日課題4《古詩三首》學情分析(知識、能力、品德)教學目標認知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能力目標:能憑借課文插圖或通過理解古詩大意;課外吟誦劉禹錫的其它古詩。情感目標:感悟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重點、難點)教材分析教學重點想像這首詩描繪的優(yōu)美景象,感受詩人筆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潔和精美絕倫。背誦古詩。教學難點理解詞語“兩相和”、“白銀盤”和“青螺”,感悟詩境,體會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與贊美之情。板書設計示意框圖4古詩三首遠景:寒山、石徑、白云、人家山行(喜愛、贊美)近景:楓林、霜葉時序教學操作過程設計(重點寫怎么教及學法指導,含課練、作業(yè)安排)第一課時山行課時目標:1.認識“徑、斜”2個生字,學會“寒、徑、斜、霜”4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山行》,并能夠默寫詩歌。3.了解秋天紅葉的特點,感受詩歌美好的意境,體會詩人熱愛秋天、熱愛祖國美麗風光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一、激趣引入,解釋課題師:孩子們,秋天正向我們走來,你們喜歡秋天嗎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生:我喜歡秋天,因為秋天不再那樣炎熱,涼絲絲的很舒服。生:我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很多果實都成熟了。生:我也喜歡秋天,因為秋天的山林色彩繽紛,就像一幅畫那樣美。師:老師也很喜歡秋天,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秋天的大自然走一走、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幾幅秋天的風景圖片,最后定格在火紅的楓葉圖片上。師:看到這么美好的景色,尤其是最后一張楓葉圖片,孩子們,老師突然想起了一句詩(課件出示“霜葉紅于二月花”)。你們知道這句詩是誰寫的嗎生:知道,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詩歌的名字叫《山行》。師:你們想知道《山行》這首詩到底寫了什么內容嗎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中吧。板書詩題,簡單釋題(在山間行走),引導學生交流對杜牧的了解,教師簡單補充(唐代杰出昀詩人,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設計意圖】以秋天的風景圖片創(chuàng)設話題交流情境,喚醒了學生對秋天美景的感知,初步激發(fā)了他們對秋天大自然的喜愛之情,為學習古詩奠定了積極的情感基礎。二、初讀詩歌,疏通詞句1.教師范讀詩歌,邊讀邊引導學生注意詩歌的朗讀節(jié)奏(課件出示“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2.引導學生自主練習詩歌朗讀,注意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3.指名朗讀,結合朗讀情況,再次指導讀準節(jié)奏,同時強調生字“徑”讀后鼻音。4.再讀詩歌,借助詩歌旁邊的注釋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不理解的做上記號,請同學、老師幫助理解,也可以結合對詩句意思的感知嘗試自主理解。5.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教師適時引導其他同學幫助解決。對于學生不能理解的字詞,教師再進行補充,其中注意“遠上”(伸向遠方)、“石徑斜”(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于”(比)。6.指導學生齊讀詩歌,注意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停頓與韻味?!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重在指導學生在初讀詩歌的過程中,掃清字詞認讀障礙,將詩歌讀通讀順,并能夠解決字詞的意思,為理解詩歌內容做好鋪墊。三、精讀詩歌,體會意境1.質疑交流: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呢(深秋)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從詩中找出依據(課件聚焦詩句中“寒”“霜葉”兩個詞語)。2.自主探究:詩人杜牧坐在馬車上在山間小路上行走,遠遠地他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邊讀邊畫出詩中的景物。1學生讀書、交流,教師歸納板書(寒山石徑白云人家),同時課件出示相關景物,引導學生結合畫面試著串講詩句的意思。教師適時補充(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頂,在白云飄浮的地方有幾戶人家)。2想象體驗:詩人面對這樣凄清寒冷的秋色圖,心里會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呢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抓住“寒”體會詩人心中的悲秋之情。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注意讀出詩歌稍微低沉的語調。3.過渡引入:咦,詩人杜牧為什么走著走著停了下來呢(因為他看到了一大片火紅的楓葉)板書:楓林、霜葉,同時引導學生明確這是詩人看到的近景,課件適時出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1引導學生看圖想象:夕陽照耀下的楓林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學生交流(紅得似火、跟二月的花兒一樣紅艷……)。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紅于二月花”(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艷),同時出示楓葉圖,引導學生再次感受楓葉的色彩美。2引導學生理解“坐”(因為),同時想象此時詩人看到此景會怎樣說(太美了,太漂亮了……)。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感受詩人對楓葉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板書:喜愛、贊美),同時試著串講后兩句的詩意。教師補充(停下來欣賞這楓林的景色,那火紅的楓葉比江南二月的花還要紅),并引導學生明確后兩句詩已經成了贊美秋色的經典名句。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注意體會詩人對秋天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4學生練習朗讀詩歌,教師播放《秋日私語》,引導學生隨著舒緩的音樂放慢自己的語速,同時注意讀出詩句情感由低沉到高昂的微妙變化。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試著進行背誦。學生隨著音樂齊背詩句?!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以詩人的行蹤為線索,引導學生跟隨他一起邊走邊賞秋色,讓學生巧妙地融人到了詩歌意境中,既受到了審美熏陶,同時也準確感知了詩人的情感。四、課堂小結,指導書寫1.是啊,秋天的山野,也許草木不再蔥綠茂盛,但是,那火紅的霜葉,不正是秋天唱響的一首激越美好的贊歌嗎2.指導生字書寫。1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4個生字“寒、徑、斜、霜”,指名朗讀、組詞,教師再次強調“徑”的正確朗讀。2引導學生觀察并交流生字的書寫要領,教師適時指名四位同學板演生字,其他同學進行點評。教師根據評價情況進行書寫修正、范寫,提醒他們注意:“寒”下面部分的三橫要寫得緊湊、等距,且要注意最后一橫略長,撇、捺要舒展;“斜”左右兩邊注意避讓穿插,寫得協調美觀;“霜”上面的“雨”要略呈扁勢,下面“相”的“目”要注意橫畫之間等距。3學生自主描寫生字,教師巡視點撥指導,根據書寫情況及時進行書寫強調。第二課時贈劉景文課時目標:1認識“贈、劉、殘”等8個生字,學會“贈、劉、蓋”等7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3.理解詩歌內容,從荷枯、菊敗、橙黃、橘綠中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和對朋友的勉勵、敬佩之情。教學過程:一、回顧學習,引入詩題1.談話回顧: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剛剛學過杜牧的描寫秋天的詩歌《山行》,來,我們一起背誦這首詩歌。2.質疑交流:在你們的印象中,秋天是怎樣的呢課件出示句子“在我的印象中,秋天?!币龑W生利用給定的句式描述秋天給自己的印象。3.小結引入:在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心目中,秋天卻有著別樣的風情。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蘇軾描寫秋天的古詩《贈劉景文》(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注意“贈”是后鼻音)。隨后教師簡單釋題,引導學生明確這首詩歌是詩人寫給自己的好朋友劉景文的,并簡單介紹蘇軾(號東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驹O計意圖】由上節(jié)課古詩學習回顧,讓學生有效實現了認知內化,同時,通過句式說話訓練的形式,自然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激發(fā)了學生探究蘇軾眼中的秋天是怎樣的強烈欲望。二、初讀古詩,感知畫面1.課件播放舒緩的鋼琴曲,教師配樂范讀,引導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交流自己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秋景圖。教師根據學生的描述,及時予以肯定。2.學生自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不好的字詞借助拼音反復朗讀。3.指名朗讀詩歌,教師根據學生的朗讀,強調生字“猶”讀第二聲,“橙”不要讀成了“登”。同時,注意指導讀好詩歌的停頓與節(jié)奏(課件出示“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4.再讀詩歌,想一想詩中寫了哪些景物。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荷、菊、橙、橘。5.學生齊讀詩歌,注意想象畫面中的幾種景物的樣子?!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重在讓學生在讀中掃清字詞障礙,達到將詩歌讀通、讀順的學習目的,同時,對詩歌中描述的畫面建立粗淺的認知。三、品讀賞析,融境悟情1.質疑引入:古人作詩最講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么在蘇軾這首詩歌中,又藏著一幅怎樣的秋色圖呢認真朗讀詩歌,看看你眼中都見到了怎樣的秋景。2.學生自讀,思考第一、二兩句,并與同學、老師交流:生:我感受到了一種很凄涼的味道。你看,荷花已經開完了,并且已經枯萎了。師: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從“盡”字中體會到的,再看課文中的插圖,荷葉都枯萎了。師:想一想,夏天的時候,荷葉的樣子是怎樣的呢(課件出示夏日荷花圖)生:碧綠的荷葉被高高地舉起,就像一把把小傘。師:對,所以第一句詩中的“雨蓋”是指“雨傘”的意思。這樣缺乏生機的荷葉,確實讓人感到凄涼悲傷。那秋天的菊花又是怎樣的呢生:秋天的菊花雖然也開始枯萎了,但是它卻不怕塞冷,還在傲然綻放。師:你是從哪個地方感受到菊花這樣的精神的生:“傲霜枝”說明它不怕寒霜,還是很勇敢地在秋霜里綻放。師(課件出示“菊殘猶有傲霜枝”):正是因為菊花有如此不屈的精神,所以才能成為秋天精神的代表,也才更讓詩人喜愛秋天(板書:喜愛)。來,讓我們帶著喜愛之情讀讀這兩句詩。3.繼續(xù)出示第三、四兩句詩“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引導學生朗讀并思考:從這兩句詩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1學生交流(對秋天的贊美),教師適時引導他們說說是從哪句話中體會到的(板書:一年好景君須記),并思考詩人贊美秋天的原因。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住“最是橙黃橘綠時”體會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后兩句,注意讀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4.學生自由吟誦,同時嘗試背誦。指名背誦展示,學生齊背詩歌。5.質疑思考:詩人明明是寫秋天的景物,為什么題目偏偏要用“贈劉景文”呢教師簡單補充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資料(劉景文具有菊花一樣的品格和節(jié)操,引導學生從中明確詩人借這首詩歌表達了對朋友劉景文的敬佩與勉勵之情(補充板書:抒情)?!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讀中想象法,讓學生在品讀詩句的過程中不斷在腦海中形成畫面,并從中感受到了秋天景物雖然難免凋謝,但部是個果實成熟豐收的季節(jié),從而與詩人的情感形成共鳴,更好地感悟了詩情。四、指導書寫,課堂小結1.指導生字書寫。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本首詩歌中要求會寫的幾個生字,看看在書寫時需要注意些什么。教師適時進行書寫指導,重點強調:“贈”左窄右寬,右邊“曾”中間的部分不能寫成了一筆橫畫;“蓋”上半部分的三橫略短,且注意等距,下面的“皿”略扁而寬,最后一筆橫畫較長且略有弧度;“殘”右邊半部分前兩筆橫畫不能寫成了短撇,斜鉤要舒展;“橙”右邊的“登”要注意上展下收。2學生自主描紅、臨寫生字,教師巡視檢查指導,重點強調部分易錯筆畫、結構的書寫。2.教師小結:不知不覺我們又誦讀與積累了一首蘇軾贊美秋天的詩歌。本課中還有一首與秋天有關的詩歌《夜書所見》,這就留待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吧。板書設計:4古詩三首寫景:荷、菊、橙、橘(喜愛)贈劉景文抒情:一年好景君須記(贊美)第三課時夜書所見課時目標:1.認識“挑”這個生字,學會“送、挑”2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3.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鄉(xiāng)之情。教學過程:一、觀圖激趣,引入學習1.課件出示教材《夜書所見》插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圖并說說對圖畫內容的感知(有人家、有孩子提著燈籠在籬笆旁邊玩?!?。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夜晚),同時引入:看到這樣一幅畫面,宋代詩人葉紹翁即興寫下了一首古詩《夜書所見》,板書詩題,引導學生簡單釋題(夜晚寫下自己所看見的情景),明確“書”(寫)、“所見”(所看見的)。2.簡介詩歌作者葉紹翁(南宋詩人,最有名的詩是《游園不值》,其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是流傳千古的名句)?!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利用直觀的畫面引入教學,讓學生在認真觀圖、說圖的過程中初步感知了詩歌的畫面,為更好地理解詩意奠定了基礎。二、初讀詩歌,夯實基礎1.課件出示古詩,學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2.檢查自主朗讀情況,教師適時正音,并強調:“挑”是個多音字,在詩中讀第三聲,詞語“挑促織”是指“捉蟋蟀”。同時引導學生讀好詩句的停頓寫節(jié)奏(課件出示“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3.出示課文中要求會寫的兩個生字,引導學生觀察字形及結構,看看應該如何寫好這兩個生字。教師適時范寫指導,強調:“送”的筆順是先內后外,“關”最后一筆是點畫,“辶”的平捺要寫得舒展;“挑”左窄右寬,右邊“兆”的正確筆順應該是撇、點、提、豎彎鉤、撇、點。學生臨寫生字,教師根據書寫情況再作強調。4.引導學生再次練習詩歌朗讀,并與同桌進行朗讀互查,注意將詩句讀得流暢。【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針對生字較少的特點,將生字識寫隨機融人到朗讀檢查的過程中,凸顯了隨文識字、寫字的理念,同時有效實現了對讀寫基礎的夯實。三、融入詩境,體會詩情1.過渡引入:詩中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深秋)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認真朗讀詩歌,從詩中找到相關體現季節(jié)特點的詞語。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適時聚焦詞語“梧葉、寒聲、秋風),同時引導學生說說對這幾個詞語的理解。教師適時補充“寒聲”(秋天的寒意)。2.想象體驗:秋天的夜晚,如果此時你正坐在船上,你從詩人所描述的這幾個充滿秋意的詞語中會產生怎樣的感受(悲涼、寒涼)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再讀詩歌,思考在詩人所描繪的這幅畫面中,哪些是他所見到的(板書:所見)哪些是他所聽到的(板書:所聽)3.學生交流詩人所見情景,教師歸納板書(梧葉兒童挑促織籬笆一燈明),同時引導他們孤住“蕭蕭”一詞體會寒風吹過的聲音(板書:蕭蕭寒聲)。4.再讀詩歌,思考面對此情此景,詩人的內心都產生了怎樣的情感生:詩人的心里應該感到孤獨吧因為這樣凄寒的秋夜,他還在江上奔波著。生:他可能還覺得秋天到了,梧桐葉落了,感覺有些凄涼吧生:他一定是想家了,希望早點兒回到自己的家中。師:是啊,迎著寒冷的秋風,他想到了家的溫暖,于是他的悲秋情、思鄉(xiāng)情頓時被喚醒。板書(所感:動客情),引導學生理解“動客情”的意思(牽動了游子內心的情感)。出示詩句“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詩,注意讀出詩人的悲秋、思鄉(xiāng)之情。5.再讀一讀詩歌第三、四兩句,體會詩人此時的心里又有怎樣的感受呢課件出示“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詩人內心的想法(此時詩人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從而更加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板書:思念家鄉(xiāng),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后兩句,注意讀時情感基調稍微上揚。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注意體會詩人內心的傷感與思鄉(xiāng)之情。7.練習背誦詩歌,指名背誦展示。學生齊背。【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在讀中感悟,同時借助詩歌所描繪的景物感受詩歌意境,從中準確體會詩人內心的悲秋、思鄉(xiāng)之情。四、課堂小結也許秋天看上去確實有些蕭條落寞,不似春夏萬物蓬勃生長的盎然,但是,秋天卻也是成熟的季節(jié),充滿了豐收的氣息。孩子們,讓我們課下再讀一讀其他描寫秋天的詩歌,你們一定能感受到更多屬于秋天的別樣的美!板書設計:4古詩三首所見:梧葉兒童挑促織籬笆一燈明夜書所見所聽:蕭蕭寒聲(思念家鄉(xiāng))所感:動客情教學后記長沙市中(?。W教師統一備課用紙科目語文年級三班級1時間年月日課題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學情分析(知識、能力、品德)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洼、印、凌”等6個生字,學會“鋪、泥、晶”等13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體會梧桐葉的可愛與美好,讀懂作者對秋天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激發(fā)熱愛秋天大自然的美好情感。(重點、難點)教材分析教學重點:體會秋天的梧桐葉的可愛與美好。教學難點:能夠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提升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板書設計示意框圖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顏色:金黃金黃、閃閃發(fā)光梧桐葉樣子: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真美)狀態(tài):平展、凌亂時序教學操作過程設計(重點寫怎么教及學法指導,含課練、作業(yè)安排)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本課“洼、印、凌”等6個生字,學會“鋪、泥、晶”等13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梧桐葉的。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1.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精美的梧桐樹葉,引導學生說說這是什么樹葉以及它的樣子如何。學生交流(像小手掌……),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從葉片的顏色、形狀等方面來具體描述。2.談話引入:這樣一小片梧桐樹葉,在大家的眼里就已經很有趣可愛了,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滿地都鋪滿了像巴掌一樣的梧桐葉,那又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美好情形呢孩子們,接下來就讓我們去欣賞鋪滿了梧桐葉的水泥道吧。板書課題,引導學生一起書空,強調“鋪、泥”兩個生字的寫法及讀音(“鋪”讀第一聲,“泥”的聲母是鼻音“n”)。3.課件播放畫面,引導學生觀圖并簡要說說自己的感受(很美、像鋪了一層地毯……)。【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借助梧桐葉實物引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并在此基礎上再引出課題,顯得水到渠成,同時也讓他們在直觀的畫面中激發(fā)了學習課文的欲望。二、自主朗讀,感知文意1.過渡:課文又是如何來描述的呢孩子們,聽老師朗讀課文,看著哪些字詞自己讀得不太好,記得做上記號喲。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進行國畫。3.學生自主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準或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4.檢查自主學習字詞的情況:1抽取梧桐葉形狀的生字卡片,指名朗讀、小組開火車朗讀,教師適時進行范讀指導,重點指導讀準生字“凌、增、晶”三個字的后鼻音,同時,注意“印”字是前鼻音,另外,還要注意“靴”字的讀音,不要讀成了“化”的音。2認真觀察課文中的生字,看看自己都有哪些識記生字的方法。生:我用順口溜的方式記住了“晶”字——三個日頭亮晶晶。師:既抓住了字形,又記住了字音,很好!生:我也用順口溜“歹徒真可怕,帶刀走天下”記住了“列”字。師:非常形象生動的識字方法。生:我用熟字添加偏旁的方式記住了“鋪、泥、院、遲”等生字。師:這是我們記住生字的主要方式。孩子們,我們再齊讀梧桐葉上的這些生字。3出示課文中的生字詞,指名學生朗讀詞語,教師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結合詞語再次進行范讀強調指導。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適時進行部分句段的朗讀指導。6.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金色巴掌”在文中指什么(梧桐葉)。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深入到課文中,找出文中描寫梧桐葉的部分(第5~9自然段),同時再讀并思考:作者分別都寫了梧桐葉哪些方面的特點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顏色樣子狀態(tài))。【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由字詞朗讀到課文內容感知,遵循了學生學習認知規(guī)律,讓他們夯實基礎的同時,也建立了對課文的整體印象,同時,更初步感受了作者重點描寫的內客。三、指導書寫1.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13個生字,引導學生觀察字形及占格情況,想一想哪些生字在書寫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教師適時進行部分生字的范寫指導,重點強調:“鋪”左窄右寬,右邊的“甫”橫畫較多,注意橫畫之間等距,且里面的兩筆短橫不能連接到了外框;“晶”上面的“日”略比下面的兩個寬,且正好落在它們中間位置的上方;“印”左邊的筆順是撇、豎提、橫,右邊單包耳的第一筆是橫折鉤;“排”右邊“非”的兩邊的三筆橫畫要注意對應,且略向右上斜,注意橫畫之間等距。2.學生自主描寫生字,教師巡視檢查指導,及時予以重點字的書寫強調指導?!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審美與書寫能力,因而教師通過讓學生自主觀察、發(fā)現、歸納,讓他們經歷了漢字書寫認知的自主建構過程,同時,通過教師的范寫指導與強調,進一步規(guī)范了他們的書寫意識,提升了書寫能力。四、課堂小結這些鋪滿了水泥道的梧桐葉究竟是什么樣子的文章作者為什么要寫它們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深入到課文中去探究了解。接下來讓我們再來寫一寫本課中的生字。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體會秋天梧桐葉的可愛樣子,讀懂作者對于美好的秋色的喜愛之情,激發(fā)熱愛秋天的美好情感。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引入學習1.聽寫詞語,課件補充出示詞語,引導學生對照修改,同時將寫錯的詞語挑出來進行鞏固練習,教師結合書寫情況予以朗讀、書寫強調。2.指名用其中的幾個詞語試著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3.引入:孩子們,這么美的景致,不去親自領略欣賞真是太可惜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去那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走走吧!【設計意圖】利用詞語聽寫、說課文內容的方式,讓學生有效進行了舊知學習鞏固,同時,也在積極的期待中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自然地為理解課文做妤了鋪墊。二、精讀課文,體悟文情1.質疑交流:一場秋雨過后,世界給我們呈現出了怎樣的一種美好景象呢認真讀一讀課文第—4自然段,看看作者都看到了怎樣的風景。1學生自讀體會,同時與同學、老師交流自己的感受(天空很明朗、地上還很潮濕……),教師適時出示雨后天空的畫面,引導學生說說對“明朗”一詞的理船,教師補充(光線充足,看上去很明亮),同時引導學生說說看到這樣明朗的藍天,自己的心情如何(非常輕松、快樂,天終于放晴了……)。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1~4自然段,注意讀出快樂、歡欣的感覺。2.激趣引入:走著走著,咦,什么東西落到了頭上(梧桐葉)孩子們,認真讀一讀課文第5~9自然段,看看梧桐葉的顏色、樣子以及它們落到地上后的狀態(tài)都是怎樣的。試著用文中的詞語來描述它們的不同特點。1學生自讀圈畫,并與同學、老師交流,教師適時歸納板書:金黃金黃、閃閃發(fā)光、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平展、凌亂,同時引導他們聯系上下文理解“凌亂”(雜亂而無條理)的意思。2再讀第5~9自然段,邊讀邊看看課文中哪些詞句寫得特別好,好在哪里。將自己的理解簡單地寫在相關的詞語或句子旁邊,同時與同桌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3師生共同交流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生:我非常喜歡“金黃金黃”這個詞語,因為它寫出了梧桐葉顏色既黃又閃著金子一樣光芒的樣子,看上去很漂亮。師:這是一個疊詞,確實增強了語言的表達效果。生:我覺得“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fā)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這句話寫得特別好,因為它寫出了梧桐葉顏色各不相同,而且滿地都是的樣子。師:這句話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這樣寫又有什么好處呢生: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梧桐葉多而且顏色很豐富的特點寫出來了。師:你們也能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說一說自己眼中的事物特點嗎生;秋天的小草,就像營養(yǎng)不良的麥穗一樣,枯黃而且沒有精神。師:一下子就寫出了秋天小草枯黃的特點,很好。課文中還有這樣的句子,誰還發(fā)現了找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生:“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边@一句也是,把梧桐葉比作“金色的小巴掌”,讓我們一下子就想到了梧桐葉的顏色和樣子。課件出示巴掌與梧桐葉,引導學生再次進行比較,體會比喻的奇妙、準確。生:我覺得還有這兩句——“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作者把自己穿的小雨靴比作成了兩只棕紅色的小鳥,讀起來很有趣。4課件重點出示句子“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作者會把自己的小雨靴比作小鳥呢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抓住“蹦跳著、歌唱著”體會作者心中如同小鳥一樣地歡快和開心,同時展開想象補充后面省略號的內容(揮舞雙臂、大聲歡呼……)。教師再次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心中對于眼前美景的喜愛之情。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5~9自然段,注意讀出作者對梧桐葉的喜愛之情。3.想象體驗:孩子們,如果你兢是文章的作者,你此時最想說的是什么話(這景色真是美極了……)教師歸納并板書:真美。同時課件出示最后一自然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強調“真美啊”幾個字,突出“!”的贊嘆語氣。4.質疑探究:文章作者僅僅只是喜歡這些梧桐葉嗎(不是,他還喜歡秋天……)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借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重點借助讀畫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巧妙融入了對句子的品讀感悟以及句式說話訓練等學習目標,因而學生可以準確感知語言的表達效果,更感知到了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間的對于秋天美景的喜愛之情。三、課堂小結.延伸拓展1.播放鋼琴曲《秋日私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課文的語言美。2.教師小結:很多人都會因為秋天的到來而生發(fā)悲秋之情,但其實,秋天遠比我們想象中的美好,甚至一點兒也不比春天遜色。課件出示劉禹錫的詩歌《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敝笇W生齊讀詩歌。3.實踐活動:搜集關于秋天風景的圖片或者文字資料,小組合作完成一份以“秋色”為主題的手抄報,下周進行班級展示交流。教學后記長沙市中(?。W教師統一備課用紙科目語文年級三班級1時間年月日課題6秋天的雨學情分析(知識、能力、品德)教學目標1.認識“鑰、匙、繽”等11個生字,學會“盒、顏、料”等13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季節(jié)特點及其美好的景象,體會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重點、難點)教材分析教學重點:準確感知秋天的季節(jié)特點,體會秋天的美好。教學難點: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體會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板書設計示意框圖6秋天的雨顏色:五彩繽紛秋天氣味:非常好聞(豐收、歡樂)動植物:準備過冬時序教學操作過程設計(重點寫怎么教及學法指導,含課練、作業(yè)安排)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鑰、匙、繽”等11個生字,學會“盒、顏、料”等13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課文分別都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秋天的。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課件播放歌曲《秋雨沙沙沙》,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欣賞歌曲并說說自己的感受。生:我從歌曲中感受到秋雨非常輕柔。生:我似乎看到了一幅秋雨朦朦朧朧的美好畫卷。生:我好像還聽到了秋雨“沙沙沙”的聲音,就像是一首美妙動聽的音樂。師:孩子們,再展開想象,這首美妙的樂曲,唱出了人們怎樣的感情呢生:我覺得唱出了人們對秋天豐收景象的希望之情。生:我聽出了人們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師:說得真好,孩子們,你們喜歡秋雨嗎生:喜歡。師: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秋雨中(板書課題)。孩子們,趕緊跟秋雨打聲招呼吧!生(齊):你好,秋天的雨?!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利用歌雎引入的形式,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了秋雨的美妙與神奇,同時也自然引出了課題。二、自主朗讀,掃清障礙1.引導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檢查學生自主朗讀的情況:1課件出示文中的詞語,指名朗讀,教師適時進行范讀指導,重點強調:“匙”讀輕聲;“繽”讀前鼻音,不要發(fā)成后鼻音了;另外“勾、淡”兩個字不要讀成了“句、談”的音。學生齊讀詞語。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課后生字,看看自己都有哪些識記生字的方法,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利用形近字比較、形聲字形旁加聲旁、兒歌以及熟字添加偏旁等多樣化的方式進行識記。3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適時范讀指導,重點指導讀好課文第2自然段。4學生比賽朗讀課文(讀錯的同學自覺站起來,看看最后誰讀得最好)。3.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每個自然段分別都寫了什么內容,并試著用自己的話概述各段的主要內容。教師引導他們抓住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進行概括,從而學會抓中心句概述課文的方法(第1自然段寫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第2自然段寫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第3自然段寫秋天的雨,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第4自然段寫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最后一自然段寫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接著引導他們試著結合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補充:課文通過寫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4.再讀課文,看看課文除了寫秋雨,還寫了什么(秋天)。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明確,課文借秋雨寫秋天的美景,同時引導學生看看課文主要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秋雨和秋天的。5.學生自讀思考,與同學、老師交流,教師歸納板書(顏色氣味動植物)?!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通過學生自主朗讀課文,讓他們借助拼音讀準了字音、讀通了句子,并在此過程中初步感知了文意,為更深入地理解課文提供了必要的保證。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1.出示課文中要求會書寫的13個生字,引導學生再次朗讀生字,同時試著給生字組詞、擴詞,教師再次引導學生注意準確區(qū)分形近字。2.認真觀察生字的結構、筆畫以及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況,說說這些生字在書寫時需要特別注意哪些地方(“勾”里面的部分不要寫成“、”或者“口”……)。教師適時進行范寫指導,重點強調:“顏”左邊“彥”下面的三撇要注意方向大致一致,且要做到撇畫之間的等距;“淡”右邊“炎”上面的“火”要寫得略小,且捺畫變點畫,下面的“火”撇、捺則要寫得舒展;“梨”要寫得上收下晨,下面“木”的橫畫較長,且撇、捺要舒展;“曲”整體成扁勢,主體部分寫得略寬,橫畫、豎畫之間要做到大致等距。3.學生自主描紅生字,教師巡視檢查指導,及時反饋學生的書寫情況并予以重點強調。【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自主學習與交流指導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不斷培養(yǎng)了對漢字的書寫、審美認知,同時,也凸顯了教師的范寫作用,提高了生字教學的效果。四、課堂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不僅準確識寫了生字,還對課文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是,作者筆下的秋雨和秋天到底又是怎樣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繼續(xù)探究交流。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季節(jié)特點及其美好景象,體會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引入學習1.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適時進行歸納。2.再次播放歌曲《秋雨沙沙沙》,教師過渡引入:秋雨開始下起來了,孩子們,你聽,秋雨的聲音美妙嗎帶上雨傘,跟老師一起走進秋雨中,感受它充滿詩意的美好吧!學生齊讀課題,注意要讀得舒緩輕柔?!驹O計意圖】利用歌曲刨設唯美、引人遐想的意境引入學習,激瓣了學生對于秋雨的遙想,同時能讓學生帶著更為愉悅的情緒走進文本學習。二、品讀文字,感悟“秋之美”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感受秋雨的“神奇”。1引導學生認真品讀第1自然段,想一想秋雨的特點是什么,并從文中畫出相關詞語。2指名朗讀文段,教師適時引導其他同學進行朗讀評價,同時進行范讀指導。學生齊讀。3學生交流秋雨的特點(清涼和溫柔).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將秋雨與夏天的暴雨進行比較,體會秋雨綿綿的特點。4課件聚焦“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引導學生讀句子,想一想作者為什么會用“鑰匙”來比喻秋天的雨(寫出了秋天是被秋雨帶來的……)。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從中體會秋雨的神奇——它不僅帶來了秋天,而且還讓大自然發(fā)生了神奇的變化。同時,引導學生再讀第1自然段,看看這把“鑰匙”神奇茌哪些地方(不知不覺地就把秋天帶來了)。教師適時指導他們朗讀句子“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注意讀出輕柔、神奇的感覺。2.品讀第2自然段,感受秋雨的“色彩美”。1過渡引入:秋天的雨,是一位繪畫高手。你瞧,它帶著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來啦,它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麗。2課件出示秋天的圖畫,引導學生觀圖說說畫面上都有怎樣的色彩。教師適時板書:五彩繽紛,引導學生借助對畫面的感知,理解詞語的意思(表示顏色很多很絢爛),同時引導學生,說說還有哪些意思相似的四字詞語(五顏六色、五彩斑斕、五光十色……)。3引導學生認真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看看文中的秋天又有哪些色彩,并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語。學生交流,課件聚焦“黃色、紅色、金黃色、橙紅色、紫紅、淡黃、雪白”,引導學生再次體會秋天色彩“五彩繽紛”的特點。4引導學生再讀文段,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想想自己為什么喜歡這句話。5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指導學生隨文理解“頻頻”(表示連續(xù)發(fā)生),抓住文段中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對突出不同事物特點的重要作用。同時,抓住“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體會果園里秋天豐收的美好景象。6想象拓展:秋天的雨還會把哪些色彩帶給誰呢展開想象,試著補充文段中的省略號。生:粉紅色是給玫瑰花的,花壇中到處都是小娃娃粉嘟嘟的笑臉。師:寫出了玫瑰花的顏色,更寫出了花兒綻放時的可愛樣子,很有想象力!生:火紅色是給高粱的,你看,高粱地里到處都是紅彤彤的臉龐。師:是啊,這火紅的臉龐不正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的秋天嗎生:紫色足給葡萄園的,瞧,一串串紫葡萄多像珍貴的瑪瑙。師:喲,多形象生動的比喻,老師也被你說得流口水啦!師:孩子們,秋雨的色彩美嗎讓我們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第2自然段,注意讀出對秋天色彩美的喜愛之情。7課件播放鋼琴曲《秋的思念》,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美好的畫面。試著進行背誦練習,教師適時予以點撥、指導。3.合作探究,感受秋雨的“氣味”。1過渡:秋天的雨不僅有五彩繽紛的顏料,還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呢?。ò鍟悍浅:寐劊?學生自主朗讀課文,畫出文中表示氣味的詞語,想一想自己讀到這些詞語時都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反應。3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同時交流表示氣味的詞語。課件聚焦“香香的、甜甜的”,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讀到這些詞語時有什么感受(被深深吸引了,不由得停住了腳步……)。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從文中找出最能表達這種心理的詞語,課件聚焦“勾住”,引導學生說說這個詞語用得好不好。教師歸納:作者并沒有直接寫氣味好聞,而是用一個“勾住”巧妙地體現了氣味的好聞,讓小朋友都不由自主地朝著好聞的氣味奔去。同時引導學生聯想生活中類似的經歷,進一步體會一個好詞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表達效果。4指導學生有感清地齊讀第3自然段,注意讀出對秋天氣味的喜愛之情。4.再讀課文第4自然段,看一看茌秋雨的熱心提醒下,動植物們都在做些什么。1學生讀書交流,教師歸納板書:準備過冬。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想想自己都感受到了怎樣的畫面(動物們很忙碌……)。課件出示填空練習:“小喜鵲銜來樹枝,小松鼠找來松果,小青蛙在,準備舒舒服服地睡大覺。松柏穿上、的衣裳,楊樹、柳樹的葉子。它們都在準備過冬了。”適時引導他們進行填空練習,并抓住動植物的表現體會它們?yōu)檫^冬積極準備的忙碌情形,同時抓住植物們的樣子,體會秋天不同植物的特點。3學生齊讀第4自然段,可以借助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開放式學習方法解決問題,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培養(yǎng)了他們展示自我的自信心,同時也受到了美的熏陶。三、深化文情,總結全文1.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試著用文中的詞語概括秋天的特點。教師適時板書:豐收、歡樂,同時引導學生抓住這兩個詞語體會作者對秋雨以及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2.延伸拓展:秋天的雨能給我們小朋友帶來哪些快樂呢(能夠讓我們看到更多的色彩,能讓我們聞到好聞的味道……)教師及時予以肯定、引導。3.教師小結:是啊,作者描寫秋雨,實際上是為了描述美麗、豐收的秋天。孩子們,讓我們也走進秋天的大自然吧,然后用自己善于發(fā)現的雙眼去欣賞秋天別樣的美景。4.實踐活動:1搜集并積累一些描寫秋天的句子、段落;2自主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按”,然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3雙休日與父母一起去秋游,并把觀察到的景物寫成一段話。教學后記長沙市中(?。W教師統一備課用紙科目語文年級三班級1時間年月日課題7*聽聽,秋的聲音學情分析(知識、能力、品德)教學目標1.認識“抖、蟋、蟀”等9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能夠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妙。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xù)寫詩文,實現語言文字的內化、延伸。(重點、難點)教材分析教學重點:從秋天的聲響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教學難點:準確體會詩歌中包含的作者對于秋天濃濃的喜愛之情。板書設計示意框圖落葉:話音蟋蟀:歌韻7*聽聽,秋的聲音大雁:叮嚀(喜愛、贊美)秋風:歌吟……時序教學操作過程設計(重點寫怎么教及學法指導,含課練、作業(yè)安排)一、課件激趣,談話導入1.談話:同學們,現在已經是秋天了。對秋天你有哪些了解老師也搜集了一些有關秋天的景物和聲響,我們一起來看看。怎么樣2.課件播放秋天的景物圖片以及有趣的聲音,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著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教師小結:秋天的大自然不僅有繽紛絢麗的景色,還有美妙的聲音。有位詩人就把這些聲音寫成了一首詩歌,孩子們,接下來就跟老師一起來學學這首詩歌。3.教師板書課題:聽聽,秋的聲音。學生齊讀課題,教師適時質疑討論:詩題中如果去掉一個“聽”字,表達結果有什么不一樣(讓學生在比較中體會課題用兩個“聽”,目的是要仔細地聽,認真地聽,安靜地昕,這樣才能聽到秋的聲音)教師肯定學生的理解,同時歸納引入:孩子們,接下來讓我們也走進大自然,來認真聆聽秋天大自然里的有趣的聲音吧?!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通過多媒體展示秋天的風景圖以及有趣的聲音,讓學生自然融人到秋天美妙的意境之中,從而激發(fā)了進一步學習詩歌的興趣。二、話題交流、引出課題1.質疑交流:在你們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樣子的(天氣涼了,樹葉變黃了,從樹上紛紛落了下來,地里的莊稼都成熟了,蘋果紅了,石榴咧嘴笑了,大雁南飛,小動物忙著準備過冬的糧食……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用一個詞語說說秋天給自己的印象(豐收的、美好的、涼爽的……),教師肯定學生的個性化感知。2.過渡引入:秋天的景色是迷人的,而秋天的聲音也是充滿趣味的。孩子們,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秋天的大自然,來聽聽秋天的聲音。(板書詩題:聽聽,秋的聲音)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誨題,注意讀得輕柔、緩慢一點。【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談話交流法,讓學生在輕松的話題交流過程中初步建立起對秋天的感知,為融人到詩歌意境中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三、自主學習,了解詩歌1.過渡;秋的聲音是怎樣的呢老師想請大家自己讀一讀詩歌,相信你們一定會昕到很多有趣的秋的聲音。提醒學生在朗讀詩歌的時候,注意幾點要求(課件出示:自由朗讀詩歌,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碰到不懂的可以翻翻工具書,請教老師、同學)。2.檢查反饋自主朗讀詩歌情況:1課件出示文中要求會讀的9個生字,引導學生說說在朗讀的過程中有哪些生字的讀音容易讀錯。教師適時重點聚焦“振、掠、吟”三個生字,其中“振、吟”都是前鼻音,不要讀成了后鼻音,“掠”中間的介母不要讀掉了,不要將“掠”讀成了“京”音。學生再次朗讀生字,同時試著給生字組詞、擴詞。2指名分小節(jié)朗讀詩歌,教師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適時進行范讀指導,特別要隨文強調生字的正確朗讀。引導學生齊讀詩歌。3.引導學生再讀詩歌,說說詩歌作者聽到了哪些秋的聲音。用“——”畫出來。然后與同學、老師交流,教師適時歸納板書:落葉、蟋蟀、大雁、秋風,同時引導學生明確詩歌第1~3小節(jié)具體描寫了秋天的聲音,并再次齊讀三小節(jié),注意讀準表示聲音的詞語。【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自主學習與規(guī)范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識字、朗讀等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讓他們在教師的規(guī)范指導過程中更好地進行了基礎知識的有效夯實。四、聆聽聲音,想象體味1.質疑探究:這些聲音都是怎樣的你最喜歡哪種聲音呢認真朗讀詩歌第1~3小節(jié),找到你最喜歡的那一節(jié)邊讀邊展開想象,同桌之間互說自己好像看到了什么。2.學生交流對聲音的感知,教師適時播放落葉、蟋蟀、大雁、秋風的聲音,引導學生借助聲音體會景物的特點。3.交流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并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生:我喜歡詩歌第1小節(jié),因為我從“唰唰”這個詞語中感受到了樹葉在秋風中掙脫樹枝、慢慢飄到地上的樣子。師:詩歌中將這個聲音比作了什么生:比作為黃葉與樹枝道別的話音(板書:話音)。師:從這樣的道別場面中,你似乎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生:我似乎看到了樹葉依依不舍的樣子,聽到了它對大樹反復說“再見”。(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第1小節(jié),注意想象落葉與大樹道別時的不舍情形。)生:老師,我喜歡秋天蟋蟀的叫聲,它聽起來就像是誰在唱歌。師;你特別善于想象。是啊,詩歌作者也跟你一樣,覺得蟋蟀的叫聲就是它和陽臺告別時的歇韻(板書:歌韻,引導學生說說對“歌韻”的理解,教師補充解釋:歌曲的韻味)。(課件播放蟋蟀嗚叫時的動態(tài)畫面,引導學生感受其動作、聲音的特點,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小節(jié);讀中體會蟋蟀聲音的美妙特點。)課件出示第3小節(jié)。師:可愛的大雁就要到南方去過冬啦,孩子們.臨走前大雁會對好朋友說些什么呢生;叮囑好朋友們做好過冬的準備。師:你知道“叮嚀”的意思嗎(板書:叮嚀)生: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說。師:是啊,有這樣暖心的叮嚀,大雁的朋友們一定非常激動和開心。除了大雁的叮嚀,在秋天的田野上,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生:聽到了秋風的歌吟(板書:歌吟,適時補充解釋“歌吟”:歌唱吟詠)。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交流秋天的田野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從中體會秋天豐收的喜悅之情。4.播放《秋日私語》,指導學生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第1~3小節(jié),注意體會不同聲音的美妙特點。5.過渡:同學們,讓我們走進秋天、走進遼闊透明的音樂廳,你從哪些地方聽到了秋天的聲音呢(課件出示詩歌第5小節(jié))1學生自主朗讀第5小節(jié),看看秋天的聲音都藏在哪些地方。2學生交流,課件聚焦“葉子、小花、汗水、谷?!?,同時補充出示相關事物的圖片,引導學生從每一片葉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顆飽滿的谷粒里感受秋的聲音、秋的美麗、秋的豐收以及秋的溫馨和喜悅。3指導學生帶著溫馨與喜悅之情一起有感情地朗讀第5小節(jié)。6.拓展延伸:引導學生根據自己謀前聆聽到的秋天大自然的聲音,說說秋天還會有哪些聲音。教師適時引導他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聲音,仿照課文第1、2小節(jié)的樣子寫下來,并與同學交流,教師指導并在全班展示,課件再次播放《秋日私語》,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自己的小詩。7.小結:是啊,秋的聲音無處不在,它們從遠方匆匆地來,又向遠方匆匆地去。同學們,來,讓我們再次認真聽聽秋的聲音(課件出示第6小節(jié),學生齊讀)。8.指導學生將詩歌連起來有感情地進行朗讀,課件播放音樂,學生在美妙的旋律中讀出詩歌的畫面感以及聲音的美妙感?!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與讀中想象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不僅經歷了與語言文字理性的對話過程,同時,也讓他們在想象中更好地融人到詩歌意境之中,從而真正體會到了秋天的美好。五、課堂小結1.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從秋天的聲音里體會詩人對于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補充板書:喜愛、贊美)。2.教師小結:美麗的秋天已經向我們走來,秋天的聲音無處不在。同學們,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秋聲帶給我們的喜悅吧(配上音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齊讀整首詩歌)!教學后記長沙市中(?。W教師統一備課用紙科目語文年級三班級1時間年月日課題習作寫日記學情分析(知識、能力、品德)教學目標1.能夠通過閱讀日記范文,了解日記的內容及正確的格式。2.初步體會寫日記的樂趣及意義,培養(yǎng)堅持寫日記的良好習慣。3.學會認真觀察生活,并能夠及時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感受,同時表達真情(重點、難點)教材分析教學重點:學會選擇生活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進行描寫。教學難點:能夠在敘述的過程中表達真情實感。板書設計示意框圖時序教學操作過程設計(重點寫怎么教及學法指導,含課練、作業(yè)安排)一、激趣交流,引入教學1.教師出示日記本,引導學生猜一猜里面可能記錄了什么(賬本、記事本、作文本……)。教師適時解疑:其實這是老師以前讀書的時候的日記本,里面是老師當年所寫的日記(板書:日記)。2.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說說對“日記”的了解,教師適時補充關于“日記”的相關知識(指每天記事的本子或對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記錄,可以記事,可以寫人,可以寫物,可以寫景,也可以記述活動)。3.過渡引入:日記到底怎么寫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寫日記(補充板書:寫日記)?!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激趣交流法,通過展示教師的日記本引發(fā)學生的猜想,并在此過程中引出本節(jié)課的習作話題,有效激發(fā)了他們學寫日記的興趣。二、自主探究,感知寫法過渡:那么,日記到底怎么寫呢孩子們,還是讓我們先來讀一篇別人的日記吧,說不定會給你們非常有益的幫助。2.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日記范文,引導學生自主朗讀日記,看看自己都有什么發(fā)現,然后與同桌交流自己的發(fā)現。3.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生:日記的第一行有日期、星期,還有當天的天氣情況。師:你非常善于觀察,是的,日記最大的特點就是要在記錄事情之前,首先寫清楚當天的日期(年、月、日)、星期和天氣情況。這是它的重要格式之一(板書:格式)。還有其他特點嗎生:我還發(fā)現日記第二行開頭要空兩格。師:如果不看第一行的日期和天氣情況,后面的內容就是一篇作文,因此每段話的開買自然是要空兩格的。再讀一讀這篇日記,看看日記在內容上又有什么特點。學生再次認真研讀日記的主要內容,思考并互相交流。生:日記作者把這一天中難忘的一件事情寫出來了。師:說得很好,這就是日記的內容特點——選擇當天發(fā)生的一件令自己難忘的事情記錄下來(板書: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生:還有,我還從日記里感受到了作者的感受和心情。師:對,日記不僅要把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寫清楚,同時還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板書:真情實感)。4.引導學生再讀日記,看看小作者給我們描寫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以及表達了怎樣的心情。5.學生閱讀、思考、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用簡單的話說清楚事情的主要內容(掉牙的事情),體會日記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的(牙齒松了——想把它搖掉——終于掉了),并抓住文中“這顆搖搖欲墜的牙齒讓我感覺很難受”這句話,體會作者難受的心情。6.結合板書,教師簡要歸納寫日記的要領(首先要寫清楚月日、星期幾以及天氣情況,然后要選擇當天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同時,還要注意在記述事情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借助教材中的日記范文,讓學生通過自讀探究,初步了解了日記的格式及內容特點,同時,再通過老師的歸納總結,讓他們更全面地建立了對日記的認知。三、回歸生活,聚焦素材1.引入:孩子們,生活中我們肯定也會遇到像上述小作者遇到的生活小事,但這些小事情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一想,今天在你的生活中都發(fā)生過哪些事情,其中給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又是哪一件2.學生認真思考并整理自己當天的生活經歷,然后與同桌交流。教師適時提醒他們,也可以想一想以前哪一天發(fā)生過的事情,從中選擇一件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說給同桌聽,注意將事情的經過說清楚,還要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同時提醒他們要認真傾聽他人的表述,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詢問、質疑。3.指名說說自己打算寫哪件事情。指導他們將事情說清楚,同時引導他們說說自己為什么會對這件事情印象最深刻,并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說清楚。4.引導其他同學對他們的表述進行評價,重點看看他們有沒有完整地描述一件事情,同時說說他們所說的事情是不是也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引導學生根據師生的點評再次合理篩選日記內容,注意體現“印象最深刻”的特點?!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通過引導學生回歸自己的生活經歷并聚焦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初步感知了日記在選材上的特點。四、范文引路,讀評習作1.引導學生完成日記初稿,教師巡視學生自主練寫的情況,提醒他們日記的日期一定要跟日記中所寫的事情一致(即日期一定要是發(fā)生在這件事情的那一天),同時注意把事情寫具體。2.引導學生自主朗讀自己的日記初稿,看看自己是否將一件事情完整記述下來了,以及有沒有寫出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3.指導學生自主修改習作:1課件再次出示優(yōu)秀的日記范文,引導學生邊讀邊將自己的日記初稿與之比較,看看范文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優(yōu)秀習作范文:3月18日星期日睛今天晚上,爸爸帶我到文峰廣場去玩,一路上,我蹦蹦跳跳,像一只快樂的小兔子。突然,我發(fā)現被燈光映照的地上有我的影子。咦我怎么變成小矮人了離路燈遠時,嘿!這下我又變成了又大又高的巨人!真有趣!我揮手,影子也揮手。我蹦蹦跳跳,影子也蹦蹦跳跳。它老是跟我學,我做什么,它也做什么。真調皮!影子一會兒跑到我后面,一會兒跑到我左邊,真淘氣!我跟它說什么,它總是不回答我,像個啞巴。原來,跟自己的影子一起玩耍,竟煞是這樣有趣的一件事情!日記格式正確。第1自然段簡單交代了時間和自己當時的心情。第2~5自然段是日記的主體部分,寫出了自己跟影子之間的故事,讀來有趣,富于童真童趣。日記結尾進一步點明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傇u:小作者在日記中講述了一次路燈下觀察自己的影子并與之玩耍的經歷,借助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影子的調皮、可愛,同時也將屬于孩子的天真無邪的童心寫得活靈活現。這則日記結構緊湊,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自己影子的喜愛之情。2學生認真朗讀日記范文并與自己的日記進行比較,同時說說這篇日記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事情寫得很有趣、把自己和影子一起玩耍的情形寫得較具體……),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再次對照范文,看看自己日記的格式是否正確,事情有沒有寫清楚,同時看看有沒有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3引導學生嘗試進行自主修改、同桌互改,教師巡視了解修改情況,并予以點撥指導。4指名2~3位同學展示自己的日記,引導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并予以評價,教師適時針對他們日記中的問題予以指導,引導他們再次進行習作修改?!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再次利用范文進行評價教學,讓學生在研讀、比較的過程中不斷獲得啟發(fā),并認識到自己習作中的不足,從而激發(fā)自主修改習作的欲望。五、課堂小結1.質疑交流:這節(jié)課我們不少同學都學會了如何寫日記,但是你們知道寫日記有什么好處嗎(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記下來了……)教師及時肯定學生的認知。2.教師小結:堅持寫日記不僅能培養(yǎng)我們認真觀察、思考等學習習慣,而且還能培養(yǎng)我們持之以恒的耐心,更重要的是,長期堅持寫日記,還能提高我們寫作文的能力呢。孩子們,準備一個日記本,從今天開始寫日記吧!堅持下去,你一定會大有收荻。教學后記長沙市中(?。W教師統一備課用紙科目語文年級三班級1時間年月日課題語文園地二學情分析(知識、能力、品德)教學目標1.通過探究交流,了解更多理解詞語的方法,提升品悟語言文字的能力。2了解關于不同季節(jié)的特點,進行語言文字的有效積累。3.掌握漢字書寫最基本的規(guī)律,提升漢字的書寫及審美能力。4.通過誦讀描寫秋天的詞語,進一步感知秋天的季節(jié)特點,激發(fā)對秋天的熱愛、贊美之情。(重點、難點)教材分析教學重點:進一步感知秋天季節(jié)特點,激發(fā)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教學難點:能夠掌握理解詞語的基本方法,提升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板書設計示意框圖時序教學操作過程設計(重點寫怎么教及學法指導,含課練、作業(yè)安排)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通過探究交流,了解更多理解詞語的方法,提升品悟語言文字的能力。2.了解不同季節(jié)的特點,進行語言文字的有效積累。教學過程:一、談話激趣,引入話題1.談話引入:孩子們,你們平時喜歡讀課外書嗎(喜歡)是啊,讀書能夠讓人學到很多知識,也能明白很多道理。老師也喜歡閱讀,但是,有時候在閱讀的過程中老師會遇到很多不了解的詞語,影響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那么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該怎么辦呢2學生簡單交流自己的意見(可以請教別人、可以查字典……),教師適時引出話題:看來能夠解決問題的辦法還真不少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自己的讀書方法?!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引出交流話題,并通過問題的呈現,激發(fā)潛藏在學生內心的“樂助”意識,從而為接下來的交流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二、教學“交流平臺”1.課件出示“交流平臺”的內容,引導學生首先認真回顧、整理自己平時都是如何理解詞語的。2.小組內進行交流,小組長注意記錄并整理本小組的交流情況,教師深入小組間了解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提醒他們注意將自己理解詞語的方法說清楚,同時予以點撥指導。3.指明小組代表進行班內交流,比一比哪個小組總結的方法最多、最好。教師注意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予以點撥指導,讓其將自己的方法表述清楚。4.教師予以方法歸納:如果遇到了不了解的詞語,查字典無疑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有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請教同學、老師的方法,或借助自己的生活認知準確體會詞義。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聯系上下文來理解飼語的意思,因為同樣的一個詞語,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會存在不同的意思。5.課件出示含有同一詞語“漂亮”的兩個例句:A.“這個小姑娘長得很漂亮,非常惹人喜愛?!盉.“人們都說他這件事做得漂亮,為老百姓解決了生活困難?!币龑W生學會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明確第一句話中的“漂亮”指長得好看,而第二句話中的“漂亮”則指事情做得成功,讓人稱贊。6.鞏固拓展:課件再次出示本單元學過的句子“它們排列得并不規(guī)則,甚至有些凌亂,然而,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引導學生體會句子中“規(guī)則”一詞的意思,教師適時提醒他們借助對“凌亂”一詞的已有認知,理解該詞的詞義。同時引導他們在今后的閱讀過程中注意借助聯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生詞的詞義?!驹O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讓學生充分與同學、老師進行話題交流,讓他們在思維碰撞過程中不斷豐富了自己的認知,同時,也通過拓展練習,進一步鞏固、內化了對理解詞義方法的認知。三、教學“詞句段運用”1.感受不同季節(jié)的特點,豐富對形容不同季節(jié)詞語的認知。1談話引入:孩子們,在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說說自己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獸醫(yī)寄生蟲模擬習題(含答案)
- 新疆2025年03月新疆阿勒泰地區(qū)法院度面向社會公開招考39名聘用制書記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4月甘肅張掖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高臺分局公開招聘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4月山東航空學院人員(10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4月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工作人員2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4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公開招聘人員(第一批)擬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買賣建材合同標準文本
- 公司材料內部合同標準文本
- 專項物業(yè)服務合同樣本
- 護理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從初心到巔峰
- 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患者的護理
- 足浴技師培訓管理制度
- 粵教版小學科學《探究技能:控制變量 》課件
- 第十三章進化計算課件
- Mysql 8.0 OCP 1Z0-908 CN-total認證備考題庫(含答案)
- 連鎖藥店公司門店商品盤點管理
- 歷年中考物理易錯題匯總1000題
- bs hrp52用戶手冊創(chuàng)業(yè)門戶應用平臺
- 2023年生態(tài)環(huán)境綜合行政執(zhí)法考試參考題庫(400題)
- 2023年春江蘇開放大學《江蘇紅色文化》過程性考核作業(yè)一二和綜合大作業(yè)+參考答案
- 花城版音樂課時2-第2課 兩首風格不同的臺灣民謠-《放紙鷂》-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