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捉兒童敏感期事例及解讀_第1頁
撲捉兒童敏感期事例及解讀_第2頁
撲捉兒童敏感期事例及解讀_第3頁
撲捉兒童敏感期事例及解讀_第4頁
撲捉兒童敏感期事例及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撲捉兒童敏感期事例及解讀撲捉兒童敏感期事例及解讀撲捉兒童敏感期事例及解讀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lián)渥絻和舾衅谑吕敖庾x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zhǔn):發(fā)布日期:前言:

兒童教育家孫瑞雪的<捕捉兒童敏感期>相必很多人都已經(jīng)聽說過,她以氏理論為發(fā)源和基礎(chǔ),闡述了一系列兒童成長階段中的共性和特性的東西,被很多爸爸媽媽們奉為經(jīng)典.找了一個電子版,陸續(xù)貼到這里,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思考和幫助.

當(dāng)然,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所有理論也僅僅是理論而已,每個孩子的天性不同,方法也沒有萬能和唯一的.只是我們多掌握了理論和心理深層的東西,我想終歸是有好處的.

****************************************************

捕捉兒童敏感期

多少父母知道,嬰兒剛出生時喜歡看黑白相界的地方,而不是人們通常認(rèn)為的彩球嬰幼兒喝了糖水后為什么拒絕再喝白水他為什么愛吃手還對非常微小的東西感興趣他為什么不斷扔掉手里的東西,你撿起來遞給他,他會再扔掉讓他聽磁帶,他的興趣為什么不在聽上,而是在來回裝卸磁帶上。。。。。。這一切,揭示的是兒童生命過程中的一個秘密——敏感期。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nèi)在生命力的驅(qū)使,在某個時間段內(nèi),專心吸收環(huán)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zhì),并不斷重復(fù)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后,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通過十年的教育實踐,以孫瑞雪為首的幼兒教育專家團(tuán)隊發(fā)現(xiàn),敏感期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孩子,頭腦清楚、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zhì)。他們還發(fā)現(xiàn),兒童敏感期也是有彈性的,0——6歲的兒童,如果敏感期沒有得到良好發(fā)展,到了6——12歲還會有彌補的機會,但是,這有個前提,那就是6——12歲期間,兒童必須有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成長環(huán)境。但現(xiàn)實是,在學(xué)習(xí)壓力下,這個年齡段的很多孩子,既得不到6歲以前來自父母的寬容和疼愛,又得不到長大后成人給予的尊重。在這些孩子身上,我們看不到敏感期的種種表現(xiàn)。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個黃金般貴重的概念始終沒有進(jìn)入更多家長的視野。新故事來了,這期講的是貝貝的故事——貝貝(1歲多--3歲多)(一)兒子貝貝1999年8月28日出生,從出生到7個月都由媽媽和姥姥帶。7個月到1歲4個月由小保姆照看;此后一直在姥姥家,直到孩子2歲2個月時送到街道幼兒園,半年后,進(jìn)入了孫瑞雪老師的寧夏蒙特梭利國際學(xué)校幼兒院。進(jìn)蒙特梭利學(xué)校幼兒院之前,我對幼兒教育所知不多,敏感期之類的詞都沒聽說過?,F(xiàn)在回想起來,如果早點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貝貝的教育可能會更成功。貝貝1歲3個月時,開始對讀書很感興趣。當(dāng)時我手頭正好有一本《三字經(jīng)》,晚上睡覺前就給他讀。每天晚上,貝貝在我的朗讀聲中進(jìn)入夢鄉(xiāng)。突然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他竟然把我讀過的內(nèi)容都背了出來。2歲2個月大時,貝貝對識字有了興趣。半個多月就認(rèn)識了幾十個字。有天晚上他認(rèn)字到了11點多,我實在困得不行了,可他還興致勃勃地讓我繼續(xù)教他識字,我有些受不了,心想他這么小,別把身體學(xué)壞了,也就慢慢不怎么教了。后來再教他識字時,他遠(yuǎn)沒有那個階段專注。這使我下決心——以后他喜歡學(xué)什么就讓他學(xué)個夠。2歲9個月前后,貝貝對電子琴開始著迷。表姐彈琴時他專心致志在旁邊聽?;丶液蟠蜷_家中的電子琴,讓我教他彈,我不會彈,他就自己在琴鍵上按,有時是坐在電子琴旁邊,聽琴上存的曲子,有一次聽著聽著,竟爬在琴上睡著了。一次老師來看他,他竟然趕緊坐到琴凳上,學(xué)著表姐的樣子彈了起來,盡管是“亂彈琴”,可他小手快速滑動琴鍵的情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段時間,一天我參加同事孩子的婚禮,酒喝多了,回家直吐。貝貝跑過來問:“爸爸,你怎么吐了”我說:“爸爸喝多了?!薄鞍职衷趺春榷嗔恕薄柏愗悇e問了,爸爸難受?!眱鹤佑眯∪^捶著我的背:“爸爸,你吐吧,吐吧!”昏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躺在床上,貝貝跑過來問:“爸爸,你昨天怎么吐了”“爸爸喝多了,難受?!薄鞍职郑阍趺措y受”見我不回答,他問:“爸爸,你病了嗎”我點點頭。他跑走了。不一會兒來到我床前,手里拿著前幾天我感冒時吃的藥:“爸爸,你病了,要吃藥”。我說:“行!”接著他又跑去倒水。我知道感冒藥并不對癥,但還是毫不猶豫地把藥吃了下去???歲時,貝貝開始喜歡和我一起干家務(wù)。給我喂飯、洗腳、擦臉,幫我洗衣服、晾衣服、擦地、洗碗、收拾碗筷、和面,我干什么他干什么。一天我給他量身高,他說:“爸爸,我也給你量量?!币槐菊?jīng)地接過尺子,抽出三、四十公分長,學(xué)著我的樣子比劃了幾下,然后對著尺子胡亂念:“10。”表情極為認(rèn)真。一天早上,貝貝站在窗臺上看馬路上來來往往的大小汽車,問:“爸爸,那個大巴士怎么不走了”“大巴士在接人?!薄盀槭裁唇尤恕薄澳切┤艘习唷!薄盀槭裁瓷习唷薄八麄円嶅X?!薄百嶅X干嗎”“賺錢買好吃的?!薄鞍职?,我長大了也要賺錢買好吃的給你吃!”3歲2個月以后,他和我睡在一個床上時,總要睡外邊,讓我睡里面。還要摟著我的臉說:“爸爸,我睡外面,你睡里面。你睡外面會掉下去的,我不怕掉下去?!边@都是我對他說過的話,現(xiàn)在他反過來都用到了我身上。為此他真掉下去了兩次,可他就是堅持睡外面。兒子的秩序感我是偶然發(fā)現(xiàn)的。2歲5個月時,帶他回爺爺奶奶家吃早飯,貝貝生氣地沖著爺爺喊起來,小手向前伸著,很傷心的樣子。我趕緊過來問他怎么回事,他說爺爺穿了爸爸的黃拖鞋!堅持要爺爺脫下來讓我穿,原來他認(rèn)為我第一天穿的拖鞋就是我的,不能搞錯!于是,全家人重新?lián)Q了一遍拖鞋。以后的三四天,只要一看見別人穿了那雙黃拖鞋他就會大喊,直到人家脫下來才罷休。一天,我騎車帶貝貝去廣場。他一下就記住了從家到廣場的路,第二次再去時必須走上次的路。自行車也必須放在同一個停車場,并且必須“十分準(zhǔn)確”地放在原位,車的姿勢也不能有改變,否則就會鬧。在外面吃飯,我的自行車也要象旁邊的車子那樣放:“爸爸,像這個自行車那樣放,車把兒掉過來!”比看車的還嚴(yán)格。過馬路遠(yuǎn)遠(yuǎn)看到紅燈他就讓我下車,直到綠燈亮了才讓我走。中國有句老話,“3歲看大,7歲看老”。過了3周歲生日后,兒子貝貝能復(fù)述一個場景,而且能編幾句故事了。一天,他非要去樓下的田田家玩。我說:“你想在田田家玩就去吧,我自己上樓?!碧锾飲尯髞砀嬖V我,貝貝在她家很拘束,站在玩具旁不敢動。勸了他幾次,才放松一些。3歲2個月時,兒子開始喜歡往學(xué)校帶好吃的東西,每次帶都有同樣的借口:給霄霄帶好吃的。送他到學(xué)校后,見他走到霄霄旁邊,拿出好吃的東西,兩人坐在臺階上吃起來。緊接著,貝貝開始不怎么聽話了。讓他干什么他都說“那不行”!“我不!”“我偏不!”有時對我下命令:“爸爸,給我拿個玩具!”我說:“等一等?!彼Z氣非常堅定地命令我:“那不行!你必須做!”我被他弄得不知所措。見了老師,我讓他打招呼,給老師問好,他頭一低就走開。早上送他去學(xué)校,老師過來喊他,他也不理。晚上睡覺,他故意把脫下來的褲子扔到地上,我說這樣不好,剛給他揀回來,又被他扔了回去,扔完還沖我怪笑,直到我不再揀為止。夜里睡覺我擔(dān)心他冷,要給他蓋被子,他不僅不讓我蓋,還故意把褲腿往上拉,露出腿來,撩起上衣,露出肚子來。入冬時有幾天家里沒來暖氣,屋子很冷,我不屈不撓地給他蓋被子,他不屈不撓地故意蹬被子。問了班上的老師,才知道貝貝到了執(zhí)拗的敏感期。貝貝要轉(zhuǎn)到蒙特梭利學(xué)校了。正式送的那天早上,他放聲大哭,連續(xù)痛哭三天,不過哭聲一天比一天小,第六天他不哭了,但對我依然有很強的依賴感。到孫老師的幼兒院的頭一個月,他幾乎天天拉褲子。一天我提前去接他,看見他竟然站著大便,真出乎我意料!看門的老爺爺對我說:“貝貝這孩子什么方面都挺聰明,就是這方面不行?!卑嗌系睦蠋熞蚕肓瞬簧俎k法,都不見效。我很著急,心想拉一個月還情有可原,時間一長老師肯定不高興,為此我非常著急??赡芾蠋熆闯隽宋业男乃迹匾庹椅艺?,希望我能配合學(xué)校,不要因此揍孩子。剛開始,我曾經(jīng)對老師說過多次,我認(rèn)為蒙式教育未必真行得通,明確希望老師能“嚴(yán)格”管貝貝。因為他在原來的幼兒園從來不拉褲子,當(dāng)然和那個幼兒園小有關(guān),這兒場地大了,他可能會不太適應(yīng),但總不至于站著大便。最讓我不安的是,他好象對拉褲子不當(dāng)回事!一天,他要我?guī)蟀褪?,我沒好氣地說:“不行,老拉褲子,爸不帶你坐車?!彼蚯笪野胩?,我最后告訴他只有不拉褲子才可以坐車。他問我:“我不拉褲子,爸爸就可以帶我坐車”我肯定地點點頭。第二天去接他時,得知他真沒有拉褲子,他高興地告訴我:“爸爸,我今天沒拉褲子上,我要做車”。我高興地兌現(xiàn)了諾言。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貝貝都沒拉褲子,老師也當(dāng)我的面夸獎了他,說貝貝這幾天有進(jìn)步。我心里暗自高興,也都兌現(xiàn)了許下的諾言。星期五那天他也沒拉褲子,但我沒帶他坐車,暗想他不再拉褲子了,已經(jīng)改掉了那個習(xí)慣了。況且天天帶他坐車也成了我的負(fù)擔(dān)。周一我去接他時,知道他又拉褲子了。看著我,他的表情有點不安,但還是提出了要求:“爸爸,我要坐車?!蔽覜]好氣地大聲說:“你拉褲子了?!边@之后他又恢復(fù)了拉褲子的毛病,除非早上在家拉過,否則就會在學(xué)校拉褲子。我下班接他,他每次都會說:“爸爸,帶我坐車?!闭f話時目光呆滯。老師安慰我說,他們曾有過一個孩子,拉褲子拉了半年,言下之意是讓我耐心等待。我很后悔:如果那幾天接著讓他坐車,也許早就不拉褲子了。事情終于有了轉(zhuǎn)機。過了些日子,貝貝班上新來了實習(xí)的楊老師,楊老師很喜歡他,他也很喜歡楊老師。楊老師說:“貝貝已經(jīng)養(yǎng)成上廁所拉屎的習(xí)慣了?!边@件事終于讓我踏實了。但是,緊接著兒子冷不丁開始說起了臟話。問他跟誰學(xué)的,他說是班上的××這樣說,連那個孩子說話的神態(tài)都模仿了出來。我趕緊告訴他罵人不對,他也就沒再說。我也沒太在意。但他偶爾會在玩得非常高興時突然罵人,搞得我莫名其妙,真不知是怎么回事。一次,在蒙校召開的家長會上,孫院長特別解釋了這種現(xiàn)象,我才明白這是孩子在發(fā)泄!后來,他再罵人我也不太當(dāng)回事了。有一陣子,貝貝每晚照例要罵一會兒,看到我不象以前那樣堅決制止他罵人,他的罵聲竟然更大,罵完還看著我壞笑。有次我問他為什么這樣罵,他說:“大人這樣罵我就罵!”此言一出令我啞口無言。誰讓大人先罵了呢罵就罵吧,發(fā)泄一下也好,心里不得病。看我不怎么在意,慢慢地他罵得少了,但每次罵完,總不忘沖我笑一笑,儼然一個勝利者的模樣。教會他開關(guān)電視、換臺后,看什么節(jié)目基本上是他說了算:“爸爸,我要看廣告!”“爸爸,我要看唱歌!”如果廣告演完了,他就著急:“我要看剛才的廣告!”“爸爸,你把廣告找回來!”怎么給他解釋都不聽。平時我們做事情也一定得征求他的意見,否則馬上就讓你下不來臺。一次,沒經(jīng)過他的允許,我為他剝了一個香蕉,他很不高興:“爸爸,你給我把皮安上?!弊詮纳狭嗣商厮罄麑W(xué)校,貝貝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變化連鄰居都發(fā)現(xiàn)了。國慶期間,我們單位組織大家去蘇峪口森林公園,我?guī)е鴥鹤右黄鹑ァHサ穆飞?,他站在大巴座位上,兩手摟著前排的靠背、下巴頂在靠背上,不停地看,不停地問:“爸爸,大巴士怎么走了”“爸爸,大巴士為什么能走”“大巴士為什么要有發(fā)動機”說話速度很慢,顯然腦子里在想問題?!鞍职?,這是干什么的”他指著大巴頂棚一個黑色的長方形。我告訴他那是音響,他就從音響是干什么的開始問,一直問到喇叭為什么能放音樂,問得我頭大。上了山他接著問:“太陽會不會上山”我說會,他又問:“樹會不會上山”我說樹不能上山。車子開到半山腰時他看見了太陽,高興地說:“爸爸,太陽上山了!”看見了樹他說:“爸爸,樹也上山了!”到了山頂,我掏出相機給貝貝拍照。照完后,他搶過相機堅持要給我照。有個同事逗他,讓他前腿弓、后腿繃給人照相,他大方地按照同事說的去做,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同去的還有同事的孩子,那幾個孩子都沒有兒子放得開。我真高興,兒子就是像那幾個孩子一樣,現(xiàn)在他再也不拘謹(jǐn)、不怕人了。兒子不光變得大膽了,好多方面也都有了變化。一是比以前懂禮貌了,“爸爸,請你給我拿一下玩具好嗎”玩具拿給他,他總要說聲謝謝。二是能講通道理了,凡事只要跟他商量總能解決,如果不商量他就會提抗議。三是有了平等意識,有了自我保護(hù)意識。好吃的你給我我就給你,你不給我,我也不給你。四是有尊嚴(yán)了。一次我故意逗他,他很不高興地告訴我:“爸爸,我不喜歡這樣?!蔽以絹碓桨l(fā)現(xiàn),跟他在一起一定要充分認(rèn)識到他的獨立性,他也是人,一個“很不小”的人,如果認(rèn)識不到,他就會來點顏色給你看。五是膽子比以前大了,無論什么場合,都能很自然地表現(xiàn)自己?;叵胴愗惓砷L的這3年多,最大的遺憾是找了個脾氣非常不好的小保姆,給他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最大的欣慰是3歲前把孩子送到了蒙特梭利學(xué)校,接受了蒙式教育,孩子的恐懼、膽怯等心理障礙及早被發(fā)現(xiàn),及時解決了。3年多來,我體會到了人世間最真摯的愛,也認(rèn)識到了大人的很多丑陋。兒子出現(xiàn)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講全都是大人的錯,大人經(jīng)?!罢虅萜廴恕?,以為孩子什么也不懂。每當(dāng)想起發(fā)生在我和兒子之間的不愉快,我都想真誠地對兒子道歉。只有這種真誠的態(tài)度,才能贏得兒子的尊重,才能真正跟他溝通。以前看美國動畫片《米老鼠和唐老鴨》,總不明白為什么“龐大”的唐老鴨總被“瘦小”的米老鼠戲弄,失敗者總是唐老鴨。其實,我和兒子之間不正每天上演著《米老鼠和唐老鴨》的故事嗎

孫瑞雪:本文作者是一個好父親。他愛孩子,對孩子寬容,給孩子自由。他勇于接受新思想、挑戰(zhàn)自我。他一口氣寫下這么多文字,真誠而細(xì)膩。他選擇把兒子送到我們學(xué)校的理由很簡單——“這個學(xué)校的老師從不呵斥孩子”。幼年如歌的暢暢(0—5)

世界就是味道暢暢是冬天出生的。母親尊重了我的意愿,沒有給他裹“蠟燭包”。這樣他的小手總是自由地放在外面,但一不留神就就縮回去作“投降狀”。出生后四十幾天,孫(瑞雪)院長來看暢暢。觀察了一會兒她說:“小晶,你看暢暢在作什么”只見他抬起手臂使勁往嘴邊送,一次、二次、三次,都沒成功,暢暢懊惱地“哼哼”了兩聲,又開始送。孫院長說:“他用手的敏感期來了。這時應(yīng)該幫助孩子,否則他會有挫敗感。”暢暢努力了幾下后,我們幫他把手送到口里。他立刻手舞足蹈起來,顯得很高興。真神奇!孫院長說暢暢的衣袖過長,棉襖太厚重,手不容易夠到口。我們馬上給孩子換了衣服。幾天后,暢暢終于能順利地把手送到口里了。一天天過去,暢暢的活動能力越來越強,用口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一百天的時候他開始頻繁吃手指。幾乎一整天小手都在口里。吃完大拇指再吃食指,有時甚至把整個拳頭塞進(jìn)口里。等他會用手抓東西的時候,抓到手的東西必然要送到嘴里進(jìn)行“檢驗”,吮吸小嘴觸及到的所有東西。暢暢口的敏感期延續(xù)了很久,家人、朋友甚至不認(rèn)識的人看到他這樣都會忍不住制止,每逢這時他就痛苦得又哭又喊。幸運的是我明白這一切,我會在暢暢“工作”的時候勸說大家不打擾他。然后暢暢開始咬,見什么咬什么,把玩具咬得嘎嘎響。接著就是咀嚼,吞咽,再后來就開始吸飲料管,吃固體食物,還逐漸地學(xué)著發(fā)音。有時候我也真擔(dān)心。比如他要嘗瓜子皮,栗子皮,吃筆帽,總擔(dān)心他咽下去造成險情,但又不敢阻止,怕影響他的學(xué)習(xí)過程,只能在旁邊提心吊膽地看。但每一次他都會原封不動吐出來。有一次他吃了一口帶皮的蘋果,居然把皮吐了出來,把果肉吃了,真令人驚訝!這一年里,我對那句教育名言有了更深的理解:孩子初始是用口來感知世界的。孫瑞雪:孩子首先用口來感知世界。嬰兒在喝過糖水后會拒絕喝白水。狗的嬰兒(狗崽)也是這樣。很顯然,嬰兒和小狗崽都會用口來品嘗味道。但是,嬰兒用嘴來品嘗味道和用口來認(rèn)識世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他用口認(rèn)識自身之外的各種事物,包括自己的手和腳。連“軟”與“硬”這樣抽象一點的概念,幼兒都是用口來認(rèn)識的。他喜歡用口做對比,打開所有的食品包,吃一口扔掉,再吃一口別的。我常??吹竭@樣的情景:幾盒不同的巧克力,幾種不同口味的果凍,都被孩子們打開了,吃一口這個,再吃一口那個。而成人的想法是:“吃完這一個,再吃那一個。”孩子吃的目的是認(rèn)識味道,了解外在,建構(gòu)自我,成人則僅僅把它理解為吃,并關(guān)注節(jié)約。當(dāng)成人強制性地要求兒童節(jié)約時,兒童的內(nèi)心就會不斷地掙扎。通過口認(rèn)識世界,這個時期能持續(xù)到6—12歲,只不過是嬰兒早期只把注意力放在口上,這個特點成人容易看到。隨著其它敏感期的到來,通過口認(rèn)識世界這一方式就悄悄地退居二線。

對接自暢暢出生以來,我經(jīng)常對身邊的人說:“這孩子太令我驚訝了!”真的,他的成長是如此迅速,發(fā)生的一切都像是早已安排好了。暢暢9個月的時候,有一天,幼兒園工作的大姐來我家陪他玩。過了一會兒,我突然意識到好一陣兒沒聽到兒子的聲音,奔過去一看,暢暢正練習(xí)蓋瓶蓋呢,大姐在旁邊扶著奶瓶??瓷先ニ沽撕艽蟮膭艃翰虐纹鹌可w,又想努力蓋回去,蓋偏了就重蓋,反反復(fù)復(fù)。我當(dāng)時看了一下時間,這個過程居然持續(xù)了二十分鐘!從這天起,他開始喜歡蓋奶瓶蓋,還學(xué)會了把筆插進(jìn)筆帽里。當(dāng)時正值夏天,各種各樣的飲料盒、吸管成了他最鐘愛的玩具。有些飲料盒的吸管孔非常細(xì)小,他的小手怎么也對不準(zhǔn)那個小孔,插好幾次才能成功一次,以致于一插進(jìn)去他就要出口氣,似乎剛才一直是屏住呼吸的。中秋節(jié)過后,家里有了一個圓形的月餅盒,暢暢又把那個月餅盒玩了半個月。接著他又開始玩鍋蓋。我給他一大一小兩個鍋蓋,他一手拿大的,一手拿小的,一會兒把大蓋蓋上,一會兒把小蓋蓋上。但小蓋一蓋就掉進(jìn)鍋里,他伸手取出來,很奇怪地看著。過一會兒看明白了,把小蓋扔到鍋里,又把大蓋蓋上。有趣的是,他的手始終拿著鍋蓋頂部的那個圓疙瘩,絕不會拿著鍋蓋邊。從蓋奶瓶到蓋鍋蓋大約持續(xù)了兩個多月。不久前,我給暢兒買了一小瓶AD鈣奶,暢兒居然把管扔掉,直接對口喝。回想起那段把吸管當(dāng)寶貝的時期,真是不可思議。那個敏感期已經(jīng)過去了。接下來暢暢會有什么令人驚訝的進(jìn)步呢

孫瑞雪:蒙特梭利的“圓柱體插座”就是為兒童的“對接”游戲設(shè)計的。在蓋、插、擰……這些基本動作的重復(fù)中,兒童在建構(gòu)手的組裝能力。但這過程有可能受到成人的阻礙。在這里,我要特別解釋一下手的重要性。在蒙特梭利看來,有兩樣?xùn)|西和人的智慧緊密相關(guān):舌與手(在談?wù)Z言敏感期時會詳細(xì)談舌)。當(dāng)一個兒童能自由使用他的手時,這手就成了智慧的工具。首先,人通過手來占有環(huán)境。嬰兒出生時第一個能運動的器官就是口,嬰兒就用這個他僅能支配的器官認(rèn)識了手——他不停地吃手。可以想象,當(dāng)嬰兒第一次將他的小手放入口中時,肯定會有“開天辟地”般的驚喜。當(dāng)幼兒第一次有意識地向外界物體伸出他的手時,他對世界的探索就開始了。在真正使用手時,幼兒幾乎是見圓的就擰,見方的就按,見線就拽,音響、電視機、洗衣機……都成為他探索的對象。隨著空間敏感期的到來,幼兒在使用手的同時,還在建立空間的概念:他喜歡插東西,將磁帶插入,關(guān)上,打開,拿出,反復(fù)進(jìn)行。成人很害怕這個開始,成人最喜歡說:“不要動?!薄鞍察o下來?!辈蛔寖和袆?,就等于不讓兒童思考。

寶貝,你的玩具呢暢暢3歲半了,越來越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以前每晚睡覺時他會要求我講故事、讀書給他聽,現(xiàn)在,他要給我講他的朋友、講老師、講幼兒院??粗鴷硟旱男δ?,我感慨孩子的成長是如此之快。玩具一天,暢兒興高采烈地從幼兒園回來,手里拿著一張“王牌”:“媽媽,看!王牌?!蔽叶紫聛斫舆^那張王牌,顯然是一張玩了很久的王牌,不是暢兒的:“是誰的王牌”“我的好朋友和我換的,就是那個金箍棒換的嘛!”暢兒大聲回答,一副得意的模樣。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昨天小姑給他買的那桿金箍棒沒帶回來。晚上暢暢睡了,我悄悄告訴老公:“兒子會和小朋友交換東西了。”老公驕傲地說:“那說明我兒子長大了。”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開始遇到一些煩惱。每天早晨上幼兒園,暢暢都要帶上好幾個玩具。晚上回來時,有的玩具“失蹤”了,有的變“陌生”了,不用問,要么送人了,要么和好朋友交換了。一天清晨,他決定把那套玩沙子的工具帶到幼兒園。下午接他時,我料定那套玩具拿不回來。果不其然,暢暢用它們換了一桿破損的毛筆,還快樂地說:“媽媽,這是我好朋友換給我的,我好朋友說這個毛筆不但可以寫字、畫畫,還能玩沙子,看!”然后用那支毛筆極認(rèn)真地刷刷腳趾縫里的細(xì)沙:“媽媽看!它真好用?!蔽抑缓命c頭表示贊同,但心里有些不安,擔(dān)心他在這個“交換”的過程中吃虧。一天下午去接暢暢,遠(yuǎn)遠(yuǎn)看見他正在和明明交談,神情非常認(rèn)真。走近了,聽到明明問:“你同意了嗎你說呀!”暢暢答:“同意,都說好了嘛!”看到我,兩個孩子嚴(yán)肅地站在我面前。暢暢說:“媽媽,我把我的槍和明明的碟交換?!泵髅鲉枺骸鞍⒁蹋阃鈫帷薄皶硶车耐婢?,他說了算呀?!闭f完我就后悔了。那支玩具槍是一個朋友專門在上海給暢暢買的,價格昂貴。我知道不可以干涉孩子,但還是忍不住給他講了一些道理。交涉了一會兒,暢暢說他有個好主意,先互相交換兩天,然后再換回來,我很高興,只是不知道兩個孩子是不是真心高興。第二天晚上我提醒暢暢,他說:“媽媽,我就想把槍換給明明?!蔽逸p柔地又講了些道理給他,最后說:“這些都是媽媽的意見,槍是你的,你自己作決定吧?!睍硶吵聊艘粫?,有些懊惱地說:“媽媽,你煩人,你不給我自由?!蔽毅等弧5诙?,暢暢把槍帶回來了。接下來的幾天,他總會問家里的用品比如衣服架、電腦、杯子是不是他的,可不可以拿它們?nèi)ソ粨Q。我認(rèn)真地告訴兒子:“寶貝,這個家里,你的玩具、書、衣服都是你自己的,電腦、電視等用品是屬于我們?nèi)齻€人共有的,你的東西由你支配,共有的東西我們共同支配。比如說你要把槍換給明明,媽媽應(yīng)該尊重你的意見,由你來決定,以后媽媽會努力作到,好嗎”我希望兒子能恢復(fù)他自由的心智。一個晚上,家人正在看武俠電視劇,暢暢突然說:“我的寶劍送給好朋友了,我沒有了,我想要回來?!崩瞎f:“兒子,說話要算數(shù),送給別人就不能再要回來,你說呢”“那我想個好辦法,明天我給他拿個玩具把寶劍換回來。”我和老公相視而笑。

孫瑞雪:我們學(xué)校有個規(guī)則:孩子們解決不了問題時,教師才能出面。因為價值觀念的不同,常有家長來學(xué)校講理。比如一個孩子用一顆話梅換走了另外一個孩子的電子寵物;一個孩子用一顆掉了的牙換走了一輛搖控車。在成人看來交換的東西價錢差距很大,常擔(dān)心自己孩子吃虧受騙,大人有大人的得失標(biāo)準(zhǔn)。實際上,孩子是各有所需,他通過交換獲得的東西大人可能看不見,據(jù)我10年的觀察,孩子獲得的遠(yuǎn)比失去的多。我們常安撫家長,要盡可能保護(hù)孩子之間的這種交易關(guān)系,直到他們的敏感期順利渡過。假如每位家長都能像暢暢媽媽這樣具有自我反省能力,孩子的成長就有了保證。

幼年如歌暢暢就要4歲了。常有朋友對我說:“早著呢,慢慢熬吧?!笨晌覐膩頉]有“熬”的感覺,懷著對孩子的愛、對生命的感激和對蒙氏教育的崇拜,時間像飛一樣過去,暢兒在飛速成長。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他的一些敏感期度過得很快,比如玩水、玩沙、語言、走路等等。但也有幾個敏感期過得很費勁。我家住在三樓,每天回家都要經(jīng)歷這樣一個程序:暢暢按亮每一盞樓層燈。我打開門,他再為我按亮家里的燈。有時忘了這個程序,暢暢會大哭,一定要我關(guān)了燈,等幾秒鐘,再由他重新按亮。喝牛奶更是如此:上床,脫衣服,坐進(jìn)被子里,拿過瓶裝牛奶,撕去外包裝,用瓶蓋扎一個小眼,用手把小眼摳成小洞,插入吸管,開始喝!每個步驟都不能變,不能漏,否則不僅僅是哭喊,還要重新拿一瓶奶。一天中午,暢暢的爸爸非常累,吃完飯?zhí)上戮退?。過了一會兒,我和暢暢也準(zhǔn)備睡。一上床暢暢就不高興起來,使勁拽爸爸的被子,用腳踢爸爸。我勸他他不聽。我突然明白了:每天睡覺我在暢暢的右邊,爸爸在他的左邊,今天爸爸睡在右邊了,還蓋著我的被子。我叫醒老公,讓他睡回原位,蓋上自己的被子。這下暢暢安靜了。直到現(xiàn)在,我們都還遵守暢暢的這些習(xí)慣。接著就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這段時間暢暢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從頭來”。他喜歡看碟,影碟機一啟動,在座的誰都不能做別的事,不能接電話,不能去衛(wèi)生間,否則就要“從頭來”。有一天我一個人陪他,我們“從頭來”了12次!那一刻我真快要撐不住了,差點就要發(fā)火了。但我管住了自己。我知道“完美的敏感期”對孩子一生非常重要。如今的暢暢有許多優(yōu)點,心態(tài)非常好,安靜、順從、快樂、充滿愛。

孫瑞雪:暢暢正處在秩序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程序和秩序給兒童以安全感。如果程序和秩序被打亂,會給兒童帶來極大的混亂和不適。對這時的幼兒來說,世界是以不變的程序和秩序而存在的。這種程序和秩序進(jìn)入幼兒內(nèi)心,成為幼兒最初的內(nèi)在邏輯。這就是兒童的思維,有時稱“直線式思維”。后來,兒童的這種邏輯開始改變,不變的邏輯核心被抽象出來,在此基礎(chǔ)上,事物的形式可以變化,甚至千變?nèi)f化。才華橫溢的妞妞(0——5歲)英國心理學(xué)家托尼-布贊說:“嬰兒出世那一刻,就真的已經(jīng)是‘才華橫溢’了。”女兒給了我印證這句話的機會。一、黑白相交的地方妞妞剛出生時很安靜,很少哭。大多時她都在睡覺,但常常在夢中驚跳。這曾使我恐慌和心痛——從母體來到這個世界,她一定非??謶职傻液芸彀l(fā)現(xiàn)她對一些黑白相交的地方感興趣。她會睜大眼睛,盯著臺燈投在墻上的影子,或是仰起小臉看著拉花投在房頂?shù)挠白樱粍硬粍?,直到我抱著她改變位置。然后她開始尋找,盯住一張放大的黑白照,或一塊黑白相間的布料,或一件黑白條的上衣。這讓我想到蒙特梭利舉的一個例子。蝴蝶的幼蟲剛生下來時,不能吞噬大葉子,它就靠對光的敏感朝樹梢爬去,去吃那些樹梢尖端的嫩芽。一旦幼蟲長到能吃較粗的食物時,它對光的敏感就失去了。出生一個月后,妞妞對黑白相交的地方不感興趣了。孫瑞雪: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對光如此癡迷。這究竟是種什么感覺呢在黑暗的隧道盡頭,一個光點出現(xiàn)了。因為在黑暗中,這個光點顯得格外奇妙、明亮和有意義。光點逐漸變大,但它依然在黑暗中,強烈的光明與黑暗的對比,使得這一點光充滿了意義。直到光明完全吞噬黑暗,就好像一下子撲進(jìn)光的懷抱中,光明包圍了你。你到家了,進(jìn)入了另一個世界。對光的敏感期過去了。當(dāng)嬰兒暢通無阻地度過了一個敏感期時,他就走過了一個發(fā)展的臺階。這給嬰兒帶來了愉悅和持續(xù)性的滿足,這也是嬰兒從出生到了解、認(rèn)識這個世界的過程。這過程的完成會使兒童充滿活力和激情。但是,如果破壞了這個過程,就會導(dǎo)致兒童的麻木、遲鈍、懶惰、好動、混亂。表面上看,兒童是在發(fā)展自己的感官,實際上兒童是借助感官發(fā)展建構(gòu)他的精神。這是人與動物的本質(zhì)區(qū)別--人是作為精神的人而存在。一個敏感期,將使兒童獲得一種品質(zhì)。眼睛最先敏感的地方是黑白相間、反差明顯的地方,對初生嬰兒來說,它比人們想當(dāng)然認(rèn)為的彩球更具有誘惑力。這一敏感期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我們并不知道。但是我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陽光照進(jìn)教室,撒落在一張小桌上,一個女孩子向光束走去,爬上桌子,緩慢地為光而舞。這一行為吸引著其他孩子,他們抬起頭凝視著,好像被喚醒了某種記憶……羅曼-羅蘭在他的巨著《約翰?克里斯朵夫》中也有描述——從黑暗墻壁上高高的窗戶射進(jìn)來的光線,給嬰兒帶來第一個驚喜和歡樂。二、旋轉(zhuǎn)妞妞剛開始走路的時候,常拉著大人的手在屋里旋轉(zhuǎn),只要一轉(zhuǎn),她就會高興地大笑。剛開始我總擔(dān)心她轉(zhuǎn)暈了會摔倒。后來發(fā)現(xiàn)她每次旋轉(zhuǎn)后,都顯出滿意的神態(tài),而且旋轉(zhuǎn)速度也越來越快。有時她也會暈,但她會很快抓住床沿或桌子站一會兒。這時我立刻走過去對她說:“眩暈!”這項活動持續(xù)了很久,我從沒干涉過她。孫瑞雪:兒童都有喜歡旋轉(zhuǎn)的時期。蒙特梭利曾經(jīng)說過:“運動除了增強體質(zhì)外,它對心理發(fā)展本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學(xué)家的研究也同樣證明,旋轉(zhuǎn)對大腦發(fā)育很重要,它提高平衡感和協(xié)調(diào)性,對寫作、閱讀也有幫助。三、就不要新帽子妞妞從一歲開始就很有秩序感。她不在別人的床上睡覺,也從不用別人的枕頭。有時對別的小孩的東西感興趣,可當(dāng)別人把東西給她時,她又不接受。最讓人頭痛的是她不穿新買的衣服。有一次,給她買了一頂新帽子,是專門帶她去買的。可當(dāng)我摘下舊的、給她戴上新的時,她生氣地摘下新帽子送到售貨員跟前。不會說話的她“嗯嗯”著,示意售貨員收回帽子。我對她說:“這是媽媽給妞妞買的新帽子?!彼闹^上的舊帽子說:“妞妞帽子?!焙髞頉]辦法,只好把那頂新帽子拿回家,把舊帽子藏起來,不斷地告訴她,這個帽子也是妞妞的。孫瑞雪:活動和行為是幼兒表達(dá)自己的語言。妞妞其實是在說:“……不是我的。”“……不是我的”是人的基本意識,是和他人共處的先決條件,等孩子長大成人,這個意識就會沉入潛意識中,成為自律的基礎(chǔ)。四、小霸王妞妞現(xiàn)在1歲8個月了。從一歲半開始,她就有很明顯的占有傾向。不熟悉的人不能碰她的東西。一天,她發(fā)現(xiàn)小姐姐蓋著她的被子,尖叫著從姐姐的身上拉下被子抱在自己懷里。小姐姐又拉起一條毛巾被蓋上,妞妞又沖過去把毛巾被抱在懷里。然后把自己所有蓋的東西都繞成團(tuán)抱緊。小姐姐說:“好吧,我不蓋你的了?!闭f完拉了一下我的被子。妞妞尖叫一聲,吞吞吐吐地說:“不,媽媽……被子?!彼膊蛔屓魏稳俗男∫巫?,睡她的床。更不讓別人摸她的手和臉。也很不愿意和別人分享食物,直到她對這些食物沒興趣了,才允許別人拿走。孫瑞雪:“……是我的”也是人的基本意識,沒有這個意識人就沒有安全感。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這是我們學(xué)校的習(xí)語之一。同樣,別人也不可以拿或者支配我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學(xué)校的習(xí)語之一。兒童和成人對分享的認(rèn)識非常不一樣。成人習(xí)慣于分享食物,兒童則不愿意;成人習(xí)慣于共享玩具,兒童則要看情緒,看對象。這種情況兒童大一點會有所轉(zhuǎn)變。但是,有些成人不了解兒童的這個特點,用成人社會的道德觀評價兒童,說兒童自私,有些家長甚至憂心忡忡,上綱上線。這完全沒必要。擁有一樣物質(zhì),才能得到這一物質(zhì)背后的精神。如果擁有這一東西過于艱難,物質(zhì)背后的精神就在這艱難的過程中被遺忘了。艱難的獲得過程改變了兒童原有的目標(biāo),占有欲取代了精神的需求。如果兒童總是這樣艱難地獲得東西,他就會貪婪,也會出現(xiàn)其它心理問題。五、詛咒2歲10個月開始,妞妞稍不如意便邊哭邊叫:“打死你,我打你!”然后揮舞著小拳頭示威。過了些時候,她的詞匯就更多了:“我捏你,我掐你!”甚至“我咬你,我踢你,我抓你!”總之,所有能用的動詞都用上了。在這之前遇到挫折或阻撓,她會大哭以示抗議。3歲后,妞妞使用的語言更令人驚訝:“我要把你撕成碎片!”“我把你的頭割下來踢!”“讓你夾在玻璃里,壓成肉餅!”我不知道這些咒語是如何儲存在她的小腦瓜里的?,F(xiàn)在妞妞4歲了,即使她很快樂的時候,也不忘突然詛咒我們一下。比如她正站在客廳中間唱歌,我們微笑著看她。突然她一轉(zhuǎn)身,嘴角帶著笑意說:“我把你、你、你們都踢到百貨大樓去!”孫瑞雪:一歲多的兒童,當(dāng)發(fā)現(xiàn)一個詞語和一個外物能配上對時,他會重復(fù)進(jìn)行這種配對,“媽媽”,“哎”,“媽媽,”“哎”,在這一叫一答中他享受著語言能指稱帶來的喜悅。這是兒童語言敏感早期的表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很快發(fā)現(xiàn)一句話能表達(dá)一個意思,這個發(fā)現(xiàn)又使他開始重復(fù)說一句話。語言的秘密何止于此!很快,兒童又發(fā)現(xiàn)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話有時候會產(chǎn)生一種強有力的效果,或者像一把劍一樣能刺傷別人,詛咒的敏感期來了,妞妞就是這樣。她發(fā)現(xiàn)了語言的力量,便開始沒輕沒重、快樂地使用。成人很怕兒童使用詛咒詞匯,一聽到就反應(yīng)強烈,視詛咒為洪水猛獸。兒童感受到了這些語詞的力量,反而特別關(guān)注和喜歡使用這類詞。我們知道,語詞的力量被原始人特別看重。原始人相信咒語會變?yōu)楝F(xiàn)實。中外大量的巫術(shù)小說和神話傳說就來源于此。兒童可能在重復(fù)人類早期的足跡,在基本語言形成后(3歲左右),兒童突然轉(zhuǎn)向使用這類“強有力”的詞,而且使用得非常巧妙,常讓大人吃一驚!但是,幾個月后,這種語言就悄沒聲地過去了。很多成人在憤怒時會使用“詛咒”的語言。這是不是又回到了童年喜歡說詛咒的話之后,兒童很快發(fā)現(xiàn)語言的魅力還在于同樣的詞用在不同的地方,感覺是不一樣的。這發(fā)現(xiàn)使得他開始像一個文學(xué)家一樣刻意追求、努力尋找一些更美妙的語詞,甚至開始糾正大人的語言。進(jìn)入小學(xué)后,兒童能夠用語言為他的動機、他的復(fù)雜的心理活動服務(wù),他的語言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象成人一樣,話語越來越成為一種自由的工具。第二章0歲-2歲半(10多個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沙和孩子們的成長兒童對可以變化的玩具興趣大,而人的想象力有限,任何一種人為的玩具都無法與大自然的賜予相媲美,沙和水就是大自然賜予的孩子最好的禮物。

幼兒園里有四個沙池,每個孩子入園時,無一例外都留戀沙子,這種留戀會持續(xù)幾個月甚至幾年。帶著孩子們到湖邊、海邊、植物園玩耍時,還是沙子抓他們的心。玩沙和玩水是連在一起的,孩子玩沙玩到一定程度,一定會玩水。小歐來幼兒園的第一天,進(jìn)了沙池,抓起一把沙,沙從他的小手指縫中流出,落在手臂上,再從手臂上落下,這感覺讓他驚喜萬分。李宗林剛進(jìn)幼兒園時,好動得不得了,但只要一進(jìn)沙池,馬上就變得寧靜下來,能在沙池玩好幾個小時,半年后,專注的品質(zhì)形成了?;叵胧嗄甑慕逃模液茈y找到一個不愛沙子的孩子。沙到底給了孩子什么有人說沙發(fā)展了孩子的數(shù)學(xué)心智,我還沒有琢磨出其中的道理。我的發(fā)現(xiàn)是:兒童對可以變化的玩具興趣大,而人的想象力有限,任何一種人為的玩具都無法與大自然的賜予相媲美,沙和水就是大自然賜予的孩子最好的禮物。沙如水一般,既是固體的,又是流體的,它變化無常又易被掌握,它那無窮盡的形態(tài)和用之不盡的玩法,從本質(zhì)上滿足了兒童創(chuàng)造和想像的本性。除了水之外,沒有任何一種東西比得上沙的奇妙,也沒有任何一種玩具能如此多方面地滿足孩子的需要。最后,無一例外,孩子總是將水和沙融為一體,在沙水之間找到新的玩法。我常??吹剑⒆觽兡弥鞣N小容器,一趟趟穿梭在班級和院落之間,一次只盛一點點水、一點點沙,幾個小時樂此不疲地來來回回,那情景如天國一般。實際成人也樂意玩沙,在海邊,大人踩在沙上,用這樣的方法親近自然,滿足人那原始而永不會放棄、也不能放棄的心理需要。

哥哥,你別走

今天氣溫較低,但戶外空氣濕潤,洋溢著春天的氣息。我們來到游樂場,孩子很少,但有一個小哥哥不離桓桓左右,想和桓桓玩?;富敢呀?jīng)2歲3個月了。小男孩十分照顧他,看他騎著小車到轉(zhuǎn)彎處或前方有障礙物時,小男孩都會加快步伐搶先跑到危險的地方。當(dāng)桓桓停下車,要去玩其他設(shè)施時,小哥哥問他:“我可以玩你的小車嗎”桓桓一巴掌打在小男孩臉上!小男孩難受地“哎”了一聲。我立刻告訴桓桓:“這是粗野的行為,請你向小哥哥道歉?!被富刚f:“對不起。”我說:“如果不想給小哥哥玩,你可以說不?!边^了一會兒,桓桓又騎上小車,回頭一看小哥哥沒追來,就停下來看著小哥哥。小哥哥早已原諒了桓桓。他剛向桓桓跑了兩步,樓上的媽媽喊他了,他立刻轉(zhuǎn)身跑向媽媽的方向?;富缸妨藥撞叫「绺纾l(fā)現(xiàn)追不上,坐在地上傷心地哇哇大哭。我跑過去抱起他,他傷心地用小拳頭打著我,我給他解釋了小哥哥走的原因,并說:“小哥哥喜歡你,老師也喜歡你,你心情不好,想哭就哭吧!”然后抱著他走來走去,過了好久他才慢慢安靜下來,離開老師的懷抱,又去騎小車了。

孫瑞雪:正常兒童有兩個優(yōu)秀的品行——大孩子照顧小孩子,不打小孩子;小孩子打大孩子,大孩子不還手,不記仇。幼兒傷心時總是大哭。這是他表達(dá)情感的方式,直接而不掩飾。這說明的生命。即使對于成人來說,雖然我們有了強大的理智,但很多情況下,是情感狀態(tài)決定著體驗的豐富性、工作能力的發(fā)揮、決策的優(yōu)劣以及生活的很多方面。在這篇文章里,我們看到一系列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小小孩受到關(guān)愛和幫助還沒有什么感覺,但他簡單地建立起一種安全感和秩序感;他不愿意時就用打?qū)Ψ絹肀磉_(dá);在很短的時間里他對大小孩產(chǎn)生了一種朦朧的依戀;他對大小孩的離去感到痛苦,這個痛苦的消解需要時間。大小孩自然地照顧小小孩,同時試著去滿足自己的愿望;被小小孩打時他并不生氣;受到小小孩拒絕時也并不難過;事實上,大小孩在這個過程中能得到的發(fā)展和果實正在后面,可惜被他媽媽意外地打斷了。媽媽們叫孩子時很少先觀察一下孩子正在干什么,誰知道有多少個寶貴的瞬間就被這樣打斷了征求別人的意見2歲半的桓桓看見了文文的小摩托車,不加思索地騎了上去。王老師請他征求文文的同意,桓桓雙手拇指與食指來回搓著,眉頭微皺,表情嚴(yán)肅,快走到文文面前時,他的表情逐漸放松了,但還是很嚴(yán)肅,剛要張嘴,文文似乎感覺到了什么似的,轉(zhuǎn)身向地下室跑去?;富搞读艘幌拢椿剡^神來,立刻去追文文。一直追到地下室入口處,文文用力敲門想進(jìn)去,桓桓站在后面,非常安靜地等著,希望文文靜下來和他說話。等了1分鐘,文文仍在那兒用力地敲著門,嘴里大喊著“開門!開門!”桓桓似乎等不及了,在后面小聲問:“哥哥,我可以玩你的車嗎”他聲音太小了,文文根本沒聽見,繼續(xù)在那兒敲門?;富赣珠_始搓雙手拇指與食指,眉頭皺在一起。過了一會兒,桓桓發(fā)現(xiàn)文文沒理他,失望地嘆了口氣。我以為他會放棄,沒想到他又鼓起勇氣,重復(fù)了一遍剛才的問話,聲音也比剛才大了很多。這回文文聽見了,但并沒有聽清楚,他瞪著大眼睛疑惑地看著桓桓?;富噶⒖谈杏X到機會來了,微笑著對文文說:“哥哥,我可以玩你的車嗎”桓桓的發(fā)音不太清楚,文文還是沒聽清,疑惑地轉(zhuǎn)頭看看我?;富傅谋砬橛悬c緊張,也用求助的眼神看我,我知道他需要我的幫助,立刻友好地對文文說:“文文,桓桓在問你是否愿意讓他玩一會兒你的小車?!甭犃宋业脑?,文文猶豫了一下,眼睛看著地面搖了搖頭,見文文搖頭,桓桓就像已經(jīng)猜到了這個結(jié)果似的,非常平靜地走出地下室,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慢慢坐在游樂場的臺子上,皺著眉頭,出神地看著文文的車,看了好久,似乎在想著什么。忽然,他放松了眉頭,嘆了口氣,跑向遠(yuǎn)處的滑梯。孫瑞雪:兒童剛剛開始形成自我、還不知道如何同別人溝通時,教師的啟蒙非常重要。兒童提請求的心理過程和成人的沒有根本區(qū)別,但兒童心里沒有世俗的考慮。和成人相比,兒童是一個心理的存在者而不是社會的存在者,交往對他的心理影響遠(yuǎn)遠(yuǎn)超過實際的交往內(nèi)容。在交往中學(xué)會遵守秩序、調(diào)整自己,為將來孩子的人際關(guān)系智能打下基礎(chǔ)。這個例子中,我們看到了桓桓出色的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

語言的敏感期樂樂2歲6個月了,大約三十天左右的時間里,他見誰學(xué)誰說話。媽媽:“樂樂,請你不要打擾我,到外面活動活動好嗎”樂樂:“樂樂,請你不要打擾我,到外面活動活動好嗎”媽媽:“樂樂,講完故事去睡覺好嗎”樂樂:“樂樂,講完故事去睡覺好嗎”媽媽:“多喝水,就不容易生病?!睒窐罚骸岸嗪人筒蝗菀咨?。”奶奶:“樂樂,你尿完沒有”(奶奶帶她去大小便)樂樂:“樂樂,你尿完沒有”老師:“樂樂,你真勇敢,真棒。”樂樂:“樂樂,你真勇敢,真棒。”老師:“樂樂,我們一塊去洗手吃飯好嗎”樂樂:“樂樂,我們一塊去洗手吃飯好嗎”財務(wù)室,樂樂想玩一件辦公用品。他問出納。樂樂:“阿姨,可以讓我玩嗎”出納:“哦,讓我看看有用嗎”樂樂:“哦,讓我看看有用嗎”出納:“哦,沒用,你可以玩。”樂樂:“哦,沒用,你可以玩?!边@段時間,他還經(jīng)常趴在媽媽耳邊說悄悄話:“媽媽,我給你說悄悄話?!敝髬寢屩宦牭阶詈笠痪?“你知道了嗎”媽媽只好回答:“嗯,我知道了?!睒窐穼与娫捯灿袧夂竦呐d趣。鈴聲一響他就飛奔到電話旁,拿起電話:“請問找誰再見,拜拜?!睊鞌嚯娫?。孫瑞雪:在日常語言建設(shè)的敏感期,兒童模仿口語、練習(xí)口語,感覺語言的音韻,不斷重復(fù)使用語言,在使用中把語言內(nèi)化。這是兒童學(xué)習(xí)語言的方式。家長或老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頭語言,要說文明的、規(guī)范的、準(zhǔn)確的、富有美感的口語。

插不上的圓柱今天,桓桓第一次操作圓柱體插座。他先從最粗的圓柱開始,一個一個拿起來放進(jìn)插座中,接著又從細(xì)小的圓柱開始,一個一個插進(jìn)插座中,一直做到最粗的一個。做完這些,他開始四處張望,然后極不情愿地從活動室走出來,用腳踩地上的圓柱。我拿起圓柱:“這是教具,教具是用來工作的,請歸位?!笨伤芙^歸位。薛老師抱起他說:“現(xiàn)在呂老師幫你歸位,請你看呂老師怎樣歸位?!蔽易呦蚧富傅墓ぷ魈海炎罴?xì)的圓柱體插入插座中,接著從細(xì)到粗一個一個插進(jìn)去。插到第4個時,桓桓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似的,掙脫薛老師的懷抱走過來,把圓柱體從粗到細(xì)插了回去,放到最細(xì)的一個時,他發(fā)現(xiàn)放不進(jìn)去,把它顛倒過來才放進(jìn)去。孫瑞雪:圓柱體插座是兒童學(xué)習(xí)空間幾何關(guān)系的第一種教具。幾何是抽象空間中的邊界,圓柱體插座把圓柱幾何直觀化。這個教具體現(xiàn)了蒙氏方法的基本思想,即兒童的認(rèn)知從感覺開始。圓柱體插座讓兒童通過幾何邊界的對應(yīng)來感知幾何邊界。一一對應(yīng)是這個教具操作的主要內(nèi)容。在一一對應(yīng)的操作中,兒童發(fā)現(xiàn)空間形狀并感知序列,通過錯誤對應(yīng)和正確對應(yīng)的比較,掌握空間概念,為將來的幾何學(xué)打下良好基礎(chǔ)。兒童操作這個教具一般需要一到兩個月的時間。愛,妙不可言我發(fā)現(xiàn)2歲半的桓桓最近對家里的阿姨很依戀。今天早晨,阿姨送來桓桓后悄然離開,桓桓發(fā)現(xiàn)后立刻痛苦地跑向門口,不停地喊著“阿姨!阿姨!”我追到他身邊輕聲安慰道:“桓桓,阿姨回家給桓桓做下午飯去了,桓桓下午回到家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飯?!彼犃似铺闉樾?,情緒好了起來。整個一上午我都和他在一起聊天、工作、游戲。下午吃加餐的時候,我坐在旁邊陪他,他不停沖我笑。妙妙吃完離開后,桓桓跪在我面前,雙手搭在我腿上,慢慢對我說:“呂老師……桓桓愛你?!闭f完羞怯地將頭埋在我的兩腿前。我心里熱乎乎的:“桓桓,呂老師也愛你。”聽到我的回答,他的小臉露出了溫柔的笑容。愛,真是妙不可言!孫瑞雪:兒童對教師對環(huán)境的愛和依戀,說明學(xué)校(幼兒園)的環(huán)境是一個美好的環(huán)境,兒童在這個環(huán)境中是快樂的。兒童依戀老師是他感情的需要,也是他不能獨立的表現(xiàn)。

拿掉剪刀豆豆興奮地拿起一把剪刀對老師說:“我要剪紙!”正在看書的桓桓聽見了,趕緊把書歸位,也拿了一把剪刀對我說:“剪紙、剪紙。”我拿了一張紙,放在桓桓打開的剪齒上讓他剪?;富傅氖植啃〖∪馊哼€沒很好地發(fā)展起來,他兩手一起用力,困難地、專注地剪著紙。在這期間,豆豆停止了剪紙工作,但他拒絕將剪刀歸位。老師幫他歸位了,但無意中把他的剪刀掛在了桓桓的掛勾上?;富竿V辜艏埡?,發(fā)現(xiàn)自己的掛勾上掛著剪刀,毫不猶豫地把那把剪刀扔到地上,再把自己的剪刀掛上去,然后平靜地離開。孫瑞雪:這個情景讓人忍俊不禁。我們知道小小孩在秩序被破壞時可能會哭。可桓桓沒有哭,而是直接用行動糾正了秩序。一個正確而雅致的秩序感會在兒童那里很快實現(xiàn)“肉體化”,當(dāng)這一切成為習(xí)慣和自然,就奠定了他的文明基礎(chǔ)。這篇小短文讓我們看到了蒙特梭利教育方法的好幾個用語:打擾;歸位;肌肉發(fā)展;專注;幫助兒童;工作;秩序。用這幾個詞可以寫出很多這個年齡的正常孩子的小短文。

找椅凳下午吃加餐,桓桓一幅沒睡醒的樣子,洗完手來到餐桌旁自己的位置上,眼睛看也不看就直接用手摸自己的椅凳,摸了好半天才反應(yīng)過來:自己的椅凳不見了。他一臉茫然,似乎在說:“桓桓椅凳呢”接著他蹲下來看桌子底下,看了好半天,確定桌子底下也沒有,再次露出茫然的表情:“椅凳呢”突然間,他從桌子底下看到對面豆豆的椅凳。豆豆沒來?;富概d奮地說:“桓桓椅凳!”立刻站起來跑向?qū)γ妫瑴?zhǔn)備拿椅凳。豆豆的椅凳上灑了一點果汁,老師正在擦?;富概d奮地跑過來,手指著椅凳對老師說:“桓桓椅凳!”老師告訴桓桓:“這個椅凳沒擦干呢,還不能坐?!被富冈俅纬霈F(xiàn)茫然的表情:“那桓桓椅凳呢”正在這時,桓桓似乎想到了什么,立刻跑去衛(wèi)生間。原來他記起了放在衛(wèi)生間搭衣服的小椅凳。正要拿時,聽見老師說:“桓桓,椅凳干了,你可以用了?!被富概d奮地跑回來說:“桓桓椅凳,桓桓椅凳?!比缓蟪粤Φ匕阉嶙约旱奈恢蒙希云鹆思硬?。孫瑞雪:“恒恒椅凳”是一個兒童式的電報語,意思是“恒恒坐的位置上的椅凳”。電報語是兒童語言的特征。恒恒的位置和這個位置上的椅凳已經(jīng)成為恒恒的秩序。這么小他就能努力恢復(fù)這個秩序,這對成人來說很平常很簡單,但對兒童來說,它是兒童處于放松狀態(tài)和正常狀態(tài)時才出現(xiàn)的景象。

小狗下坡

2歲1個月的桓桓入園兩周多了。昨天,老師們向幾個小寶寶展示“小狗下坡”的教具。小狗從坡上緩緩走下來,發(fā)出悅耳的“噠噠”聲。桓桓急切地拿起小狗,把小狗的頭掉過去,想讓它再從坡上走回去,可小狗只能從傾斜的坡上下來,不能回去?;富赣职研」贩旁诘厣?,發(fā)現(xiàn)它還是走不了。最后,他把小狗放到坡上,讓小狗下坡。他則在旁邊看著,臉上帶著微笑。他的愉悅傳給了每一位在場的老師。孫瑞雪:發(fā)現(xiàn)是兒童的快樂之一。北京華亭幼兒園的幾個孩子或前或后都進(jìn)入了空間智能的敏感期,如何滿足這個時期的孩子們呢一天,老師發(fā)現(xiàn)了“小狗下坡”的玩具,覺得它對孩子探索空間有幫助。果然,這個玩具讓孩子在驚喜中又是觀察又是實驗,一會兒突然大笑,一會兒突然安靜,整整一個下午,孩子和老師都沉浸在認(rèn)知的喜悅中。

探索空間(一)2歲2個月的桓桓不停地把不同的教具放在同一個地方;皺著眉頭把彈力球扔出去,先是往平地上扔,然后往樹叢中扔,扔了再找。找到后就“咯咯”地笑。他還把球扔上比他高出很多的小平臺,然后跑到小平臺的另一端等待小球慢慢骨碌過來。這些天,他不斷重復(fù)著這些游戲,從不厭煩。(二)去動物園游玩的一天真開心。吃完漢堡,老師和孩子們在草坪上玩樂著,抱在一起在草地上打滾。許多游人的目光被我們吸引了。2歲2個月的桓桓對在草地上打滾有些害怕,我抱著他嘗試了一次。他很高興,我鼓勵他自己試一次,他卻被臨近的小水管吸引了,把小草、小葉放在水管中,水管中有水,小葉浮了起來。他靜靜想了想,又用小手去按小葉,看著小草和小葉順著水流走。過了大約四十分鐘,大家要離開了,他還不愿離去。孫瑞雪:兒童通過物體的位置探索空間,通過物體的運動探索空間,通過不在視界中的物體探索空間,還通過彎曲的視界探索空間。他們由此得到空間感,形成空間概念。這些都是空間的要素:直觀的位置,直觀外的位置,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這就是科學(xué)邏輯的起始點。但生活中,兒童對空間的探索常常不被家長所了解,家長不知道敏感期這個黃金般貴重的概念,自然也不知道有一個探索空間的敏感期。求助2歲2個月的桓桓的語言發(fā)展有點慢。他只能說單字或兩個字的詞,用言語表達(dá)內(nèi)心的想法有點困難,常常用“嗯嗯”聲來求助。那天早晨在游樂場,桓桓專注地擺弄著齊齊的摩托車。半小時后,他把小車推到滿是小石子的地方時怎么也推不動了。一使勁,小車翻倒了!一個小男孩正好經(jīng)過,桓桓向他求助。我說:“桓桓,你可以請小哥哥來幫助你,對他說‘你可以幫助我嗎’”桓桓對小男孩說:“幫我?!眲傋叱鰩撞降男∧泻⒒仡^看了看桓桓,過來幫他扶起了小車,轉(zhuǎn)頭就走,我忙說:“桓桓你應(yīng)該對小哥哥說謝謝”?;富刚f“謝謝!”看著奔跑的小哥哥的背影,他眼中充滿了感謝。孫瑞雪:向他人求助和幫助他人是人的生存能力之一。如果成人不愿意幫助他人,漠視甚至敵視他人,追溯他的童年,我們或許能找到原因。兒童要自我發(fā)展,這發(fā)展需要環(huán)境。教師的任務(wù)就是準(zhǔn)備環(huán)境。兒童在一個環(huán)境中發(fā)展自我,這過程常常需要幫助。教師的任務(wù)就是提供幫助。怎樣自然地設(shè)計環(huán)境和提供環(huán)境,使教師提供的環(huán)境和幫助在無意識中使兒童不斷發(fā)展,是我們一直在研究的課題。

坡上漫游1歲9個月的淼淼是班上孩子中年齡最小的一個。記得剛?cè)朐簳r,他走路都走不穩(wěn),戶外活動也不愿離開老師的懷抱。而現(xiàn)在,他天天拿著自己的鞋站在教室門口,想換鞋去戶外活動。戶外的滑梯上、游樂場內(nèi)總能找到他的身影。他喜歡到處漫游。今天,淼淼又換了一種方式漫游。看到其他孩子在有坡度的坡面上玩“紅綠燈”游戲,他也加入了。對他來說,上坡比較輕松,下坡則有點難度。剛開始他在坡面中段練習(xí),下坡時慢慢控制身體,漸漸地,他下坡速度越來越快,身體控制得越來越好,有時嘴里還一邊哼著調(diào)調(diào),一邊往坡下出溜,還能突然停在阻擋他的人前面。就這樣上上下下,他練習(xí)了三十多次。孫瑞雪:上下坡是每個孩子都有的重要敏感期,是走的敏感期的典型表現(xiàn)。當(dāng)幼兒學(xué)會上下坡,他就真正地、完全地學(xué)會走路了。淼淼的這個敏感期有點晚了,他在抓緊練習(xí)。

位置的秩序兒子安吉從小養(yǎng)成了一個習(xí)慣,入睡前要聽我讀書。記得他1歲2個月時,有一天我身體不舒服,怕傳染給孩子,就讓他爸爸給他念書。安吉不愿意,拿著書非讓我念,我便躺在床上念了起來。剛念了一會兒,安吉哇哇大哭起來,我莫名其妙,只好安撫他:“媽媽這么難受還給你講故事,你為什么還哭呀”安吉根本不聽我的,把書扔到床上,繼續(xù)沖我發(fā)脾氣。我突然意識到了什么,掙扎著坐起來,把安吉抱到我懷里,接著讀書,他立刻安靜下來,開始全神貫注地聽故事。我知道了。這是我們倆一貫的閱讀姿勢。安吉2歲的時候,有一次家里來客人,大家坐在一起吃飯。安吉看了看坐在對面的爸爸,又看了看我,不安了好一會兒,最后終于大哭起來。大家以為他餓了,忙著給他夾菜,可他推開筷子繼續(xù)哭,怎么哄都沒用。他坐在我懷里指著對面的爸爸喊:“爸爸,爸爸?!蔽野阉偷桨职謶牙?,他卻又指著我喊:“媽媽,媽媽?!蔽彝蝗灰庾R到:平時吃飯時他總是坐在爸爸媽媽中間,今天為了照顧客人,爸爸坐到了我們對面。一桌人全體起立調(diào)換位置,讓安吉坐回他爸爸和我中間。安吉這才安靜下來,開始吃飯。孫瑞雪:兒童位置的秩序感并不是一直存在,等到他對事物的位置“變變也行”時,他對事物的獨立性及其相互關(guān)系的把握有了飛躍。兒童位置的秩序感的發(fā)現(xiàn),是蒙特梭利對兒童心理學(xué)的一大貢獻(xiàn)。

重上樓梯我剛進(jìn)小天使班不久,一個母親對我說,她1歲多的孩子極愛走路,帶孩子上街,一路上孩子都要求自己走。進(jìn)了華聯(lián)商場,人太多,媽媽抱著他乘電梯上樓。孩子大哭大鬧,非讓媽媽抱他下來。媽媽無奈地又把他抱下樓,他掛著淚珠跑到樓梯口,一步一步重新上了樓。媽媽為此大惑不解:“以前他不是這樣,總讓我們抱,可最近特別喜歡走路,而且路越長越高興。”孫瑞雪:走的敏感期大概從7個月開始出現(xiàn)。起先孩子拒絕坐,不斷要媽媽拉著雙手跳,一段時間后,他開始走,這可能是父母最累的時候,上樓梯、下樓梯都要自己來,不管需要多長時間;哪里不平偏要往哪里走......走路的敏感期中,兒童是一個自由、活躍的個體,他擁有空間的能力從此跨出了一大步。這時,成人應(yīng)該放棄自己的走路節(jié)奏、生活節(jié)奏去配合孩子,讓孩子在敏感期內(nèi)得到充分、良好的發(fā)展。當(dāng)走的能力發(fā)展起來時,孩子可能會重新回到媽媽的懷抱尋找慰籍、愛意和溫情。他會走了,但他開始說:“媽媽抱抱!”這時候,媽媽不應(yīng)當(dāng)說:“你會走了,怎么還讓抱呀”

捏香蕉

小外甥女容兒現(xiàn)在4歲了。我記得她的很多故事。容兒8、9個月大的時候,家里人經(jīng)常給她喂香蕉。一天,姥姥又給她喂香蕉吃,喂到最后一點,容兒“哼哼”著撲過來,用兩只小手抓剩下的香蕉。軟軟的香蕉被她捏得糊滿了手,她低頭看著,又要捏,姥姥驚訝地叫著:“不能捏!臟!”拉過容兒要給她擦。容兒撲打著,想努力掙脫姥姥,但幼小的她沒能爭過姥姥,雙手最終被姥姥擦得干干凈凈。第二天,姥姥還是給容兒喂香蕉。容兒極安靜地一邊吃,一邊看著姥姥手里的香蕉,吃完了一根,姥姥剛要給容兒擦嘴,容兒突然放聲大哭起來!姥姥嚇得忙抱起容兒哄,怎么哄都不行,容兒就是不停地哭!我抱過容兒問:“容兒不哭,告訴小姨要什么”容兒哭泣著,扭頭看看桌上的香蕉皮。我問:“你是不是還要吃香蕉”沒等容兒反應(yīng),她媽媽說:“不會的,她平時只吃一個,有時一個還吃不了?!蔽蚁肫鹱蛱烊輧耗笙憬兜那榫?,便拿過一根香蕉,剝了皮放到容兒手里。拿著香蕉,容兒不哭了,稍稍過了會兒,她輕輕捏了一下,一截香蕉被她捏扁了,她伸出另一只手,抓住香蕉使勁捏了下去,香蕉軟軟膩膩地粘在她手上,很快,一根香蕉被她捏得沒了樣,香蕉泥落到床上,落到她身上。我又剝了一根放進(jìn)容兒手里,她急切地拿著這根香蕉又開始抓捏。我在一邊觀察著她:她的動作時快時慢,有時用一只手,有時用雙手。還不時抬起那雙黏糊糊的小手,放在眼前觀察。抓捏了一個小時后,容兒揮舞著粘滿香蕉泥的雙手,高興得手舞足蹈。以后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每當(dāng)拿到軟的物品,容兒便去捏;如果同時把軟硬兩種東西放在她面前,她會去捏軟的東西,硬的東西捏一下便扔在一旁,不去理會。孫瑞雪:抓捏香蕉還算臟嗎只要可能,嬰兒會抓捏一切到手的軟東西,果醬、面條、蛋黃、煉乳、泥巴……常常是,當(dāng)成人不能給孩子提供香蕉、面團(tuán)時,孩子就喜歡吃飯時用手抓飯,玩飯;會抓“屎巴巴”,去體驗?zāi)恰罢澈钡氖指?.....記得有一種玩具,軟乎乎、粘乎乎的,像大鼻涕一樣,扔哪兒粘哪兒,十分受孩子的歡迎。很多成人不理解——孩子怎么喜歡玩這種惡心的東西。八九個月的幼兒非常喜歡抓捏軟的物體,手的活動不只是手的活動,而是有著智性的目標(biāo)。成人常常因為無知給兒童設(shè)置了很多障礙,剝奪了他用手的自由,也剝奪了他認(rèn)識世界的機會。

小托蒂的悲劇一個名叫托蒂的意大利小男孩有一只十分奇怪的眼睛。說“十分奇怪”,是因為眼科大夫多次會診得出的結(jié)論都相同:從生理上看,這是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但它卻失明。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何以失明了呢原來,當(dāng)小托蒂呱呱墜地時,這只眼睛因輕度感染被繃帶纏了兩個星期。正是這種對常人來說幾乎沒有副作用的治療,對剛剛出生、大腦正處于構(gòu)建發(fā)育關(guān)鍵期的嬰兒托蒂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由于長時間無法通過這只眼睛接受任何外界信息,原先該為這只眼工作的大腦神經(jīng)組織也隨之“戰(zhàn)略轉(zhuǎn)移”了。小托蒂的遭遇并非偶然。后來研究人員在動物身上做了很多類似的試驗,結(jié)果都一樣——生命的器官嚴(yán)格執(zhí)行著“用進(jìn)廢退”的原則。孫瑞雪:小托蒂的悲劇在于錯過了眼睛受光的敏感期。經(jīng)驗證明,在各個敏感期,如果兒童受到干擾和阻礙,不能正常使用他們的身體的各種功能,相關(guān)的功能就會喪失。不能使用手,手就會多動;不能使用腳,腳就會無用;不使用鼻子,鼻子就會失嗅;不使用耳朵,耳朵就會失聰;不使用眼睛,眼睛就會失明。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當(dāng)嬰兒開始使用口和手時,成人的干涉就開始了。這種干涉剛開始還限于一些老人、低齡保姆和少數(shù)無知的父母,隨著幼兒的活動越來越頻繁,成人的干涉就越來越多。當(dāng)兒童開始使用他自己的意志和思維時,成人的干涉會更厲害。十年的實踐讓我們對兒童的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兒童在無意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們的心智是殘缺的。當(dāng)他們長大成人,當(dāng)了父母,很可能接著干涉自己的下一代。這是一個殘缺的循環(huán)。第四章3歲-4歲(20多個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秩序是文明的基礎(chǔ)為什么幼兒在出生不久就自發(fā)地要求秩序呢這種需求到底能幫助孩子做什么這種品質(zhì)的建立,又對人類社會有什么意義找杯子3歲半的媛媛是一個非??蓯鄣呐?,做事總有一股認(rèn)真勁兒。上個月,我們班把舊杯子全部換成了新杯子。新舊杯子上都寫有孩子們的名字,但名字的字體不一樣,這樣一來,有些孩子認(rèn)新杯子就有點困難,喝水時不能馬上找到自己的杯子。媛媛就是這樣。但我發(fā)現(xiàn),媛媛找自己杯子的方式很獨特。每當(dāng)她喝水的時候,她總是先拿著刻有“張弛敏”名字的杯子到我面前問:“老師,這是不是我的杯子”我說不是,她回去繼續(xù)找,不一會兒,又舉著刻有“馬宇軒”名字的杯子來問我是不是她的杯子,我又說不是,她不聲不響地離開,不一會兒,準(zhǔn)會高舉著刻有自己名字的杯子問我:“這是不是我的杯子”我告訴她:“是的,這下對了,你真棒!”媛媛毫不理會我的夸獎。每次找杯子時都要經(jīng)歷這個過程,先拿張弛敏的,再拿馬宇軒的,最后拿自己的。孩子們一天要喝好幾次水,拿好幾次杯子,每次她都象運行電腦程序一樣找三次。我真想不透這其中的秘密。媛媛在認(rèn)知什么呢是杯子是文字是過程還是老師我還是一種她自己的獨特體驗也許這里邊什么都有。

老師,我很棒孩子們都在專心地工作。3歲半的肖肖在探索二項式。摸索了半天,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辦,就開始四處張望。我走到他旁邊,坐下來問他:“我可以和你一起工作嗎”他臉上是一副無從下手的表情,點點頭表示同意了。我對他說:“請觀察?!比缓髮⒍検降牟僮鬟^程,以分解、緩慢的動作全部演示了一遍。肖肖的表情依然不自信,悄悄對我說:“老師,我不會工作二項式。”我說:“老師相信你會做得很好?!彼闷鸲検介_始嘗試,完整地操作了一遍,操作完畢,依然用一種很不自信的眼神看我。我說:“肖肖,非常棒,你還想工作嗎”他愉快地點點頭。這一次操作完成后,肖肖的表情顯得很有成就感,他指著完整的二項式,自豪地對我說:“老師,你看!”我親吻了一下他的額頭:“非常棒?!本瓦@樣,肖肖重復(fù)工作了很多遍,離開教室的時候,他對我說:“老師,我很棒吧!”孫瑞雪:二項式教具就是把中學(xué)里的二項式(a+b)2做成直覺的形態(tài)。這個教具在兒童階段可以當(dāng)作積木,而且是很好的、很高級的積木。到了中學(xué)時期,這個積木的數(shù)學(xué)意義表現(xiàn)出來,那時,工作過這個積木的孩子就會輕松地理解這個公式。二項式教具是這樣的:a和b相加得到一個長度,以這個長度為邊長求面積,就等于一塊以a為邊長的正方形的面積,加上一塊以b為邊長的正方面積,再加上兩塊以ab為邊長的正方形面積。有了這個思路,孩子們接下去就能容易理解三項式:27塊小立方體的總和。接著就理解多項式。這就是蒙特梭利教具的魔力。

癡迷的繪畫敏感期3歲半的劉一楠入院3個月就出現(xiàn)了繪畫的敏感期。那段時間,她每天來院后不接觸任何教具,只用隨身帶的畫筆畫畫。她沒有什么繪畫基礎(chǔ),常常要求老師幫她畫。午睡時,她總是趴在床上,伸出右手食指反復(fù)描摹地面瓷磚上的花紋。2個月之內(nèi),每天中午她都會重復(fù)這個動作,每次大約40分鐘。劉一楠的畫大部分都畫在小紙片上,圖案也畫得很小。漸漸地,她的繪畫內(nèi)容也固定下來:反復(fù)畫小鳥。剛開始畫面凌亂模糊,看不出什么。后來的幾個月,她自己畫出了一些以圓形組成的小鳥,非??蓯?,畫畫時也很少找老師幫助了。除了固定的作息時間外,她在幼兒院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畫畫。在這之前,劉一楠剛剛度過執(zhí)拗的敏感期。自從喜歡上畫畫以后,她整天都沉浸在自己的繪畫世界中,非常安靜,象變了一個人。家長說她在家也這樣畫個不停。有一天,我?guī)退頃吹揭槐就挄?,扉頁空白處有一群排成隊列、飛向空中的小鳥,形態(tài)由大到小,顏色由深綠到淺綠,個個憨態(tài)可掬,與扉頁搭配得非常和諧,我以為是印上去的。當(dāng)我發(fā)現(xiàn)這是劉一楠的作品時真是驚喜萬分,不由得夸贊起來。劉一楠以前很喜歡別人夸獎,但那天她表現(xiàn)得很平靜。我想,她一定是在繪畫中發(fā)展了自我,滿足了自我。還有一個叫呂楠的小朋友,她各方面能力很強,能影響其他小朋友。當(dāng)她處于繪畫敏感期時,一天到晚帶著紙筆,走到哪兒畫到哪兒,教室里,走廊里,有時就干脆趴在地上畫,始終保持著亢奮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她的床緊挨著墻,午睡時我稍不注意,她就“嗖”地跳起來站在床上,捏著一根短短的鉛筆頭飛快在墻上畫出一幅畫。這一切仿佛是在一分鐘內(nèi)完成的。讓我驚訝的不僅是她的行為,還有她的作品:墻面上出現(xiàn)了一個乘著降落傘從天而降的小女孩,兩條辮子向上飛舞著,狂喜的笑容,精靈的眼睛,非常生動!這種造型成人根本無法想象!在我眼里,她就是個天才!午睡時也就不管這個天才,讓她去教室畫畫。在呂楠的影響下,其他好些小朋友也一天到晚帶著紙筆,隨時跟她趴在地上畫畫。當(dāng)時國際學(xué)校大組的孩子們上美術(shù)課時都特別投入,我覺得與呂楠的影響有關(guān)。還有一個例子。3歲9個月的彭怡慧當(dāng)時也開始出現(xiàn)了繪畫敏感期。她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小狐貍’,她畫的內(nèi)容也全都是狐貍。有一次,彭怡慧在走廊墻面上畫了一只很大的狐貍,狐貍斜倪著眼睛,豎著大尾巴,憨態(tài)中有機警。在繪畫敏感期中,彭怡慧也和呂楠一樣不接觸任何教具,來幼兒園整天就是畫畫,家長說,她們在家里除了看電視也是畫畫。家長還反映,那段繪畫敏感期中,彭怡慧原本有些急躁的性格逐漸變得安靜了,順從了。家長甚至擔(dān)心這個孩子變得過于安靜了。孫瑞雪:孩子們只是簡單地畫嗎只是簡單地寫生、描摹對象嗎成人可能是,但正常狀態(tài)下的兒童不是。這是兒童根據(jù)他內(nèi)心的引導(dǎo)進(jìn)行的自發(fā)活動,他在表達(dá)他看見的,想到的,想象的,向往的。表達(dá)他的注意對象,他的內(nèi)心活動,他的喜愛,他的情感。敏感期中的幼兒往往對敏感對象表現(xiàn)出癡迷的熱情。幼兒繪畫敏感期到來時正是如此。這個敏感期大約在4—5歲之間到來,但也有例外。整個敏感期持續(xù)1個月到1年的時間。幼兒從2歲開始畫線狀團(tuán),3歲左右開出有了運筆意識,畫的形狀成了不規(guī)則的梨型、圓形以及其他的簡單形狀。這個時期過后,兒童會不斷要求大人給畫,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能力有限。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兒童又開始自己畫。此時兒童基本從宏觀的角度來觀察事物,能畫出一個事物的基本輪廓,畫人能畫出頭部、四肢和軀干,但沒有多少細(xì)節(jié)內(nèi)容。接著,他開始把握細(xì)節(jié),對微妙的神態(tài)也有了感覺,他們的畫也變得生動奇妙。這時兒童基本上已經(jīng)進(jìn)入了小學(xué)。滿足兒童敏感期的需求使兒童表現(xiàn)出:1.天才的創(chuàng)作智慧;2.無與倫比的熱情、興趣和意志力;3.迅速發(fā)展的認(rèn)知能力和技能;4.得到滿足之后人格狀態(tài)的寧靜、和諧和順從;5.建構(gòu)了巨大的潛力。癡迷,熱忱的狀態(tài),使兒童達(dá)到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使兒童深入事物的本質(zhì),掌握事物,最終改造和創(chuàng)造事物。它又能凈化兒童的心靈,讓兒童發(fā)現(xiàn)非凡的美。繪畫是一種形象語言,是一種表達(dá)方式,這個敏感期發(fā)展得好,就可能奠定了成為繪畫藝術(shù)家的基礎(chǔ)。

怎么回家今天剛出校門車就壞了,車上的孩子紛紛談?wù)撈饋怼?歲多的肖肖問司機:“康爺爺,車能修好嗎王老師,我們怎么回家呀!”快4歲的妞妞聽了,勸慰道:“不要著急,康爺爺一定能把車修好送我們回家的,是不是王老師”我回答說是的,并為妞妞高興。劉嘉庚問我:“要不,咱們打‘的’回家吧。”我還沒回答,晶晶接嘴了:“可我們沒帶錢呀!”趙津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好,我們打車回家,我?guī)уX了。”說著便從口袋里掏出幾個硬幣來。孫瑞雪:兒童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桃馔昝?/p>

一天早晨,3歲半的文茜上樓吃早點。我遞給她一份早餐,她坐下來,看著眼前的這份早餐,看了好半天,始終不吃。我問她:“為什么不吃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她搖搖頭。我說:“文茜,你說出來,老師會幫助你。”她伸出小手,指著盤子里的蘋果:“嗯——”我一看,那塊蘋果上有一小點疤痕。“你自己去換一塊完整的吧。”我告訴她。她沒換大塊的,只選了一塊沒有疤痕的,回到座位上,很快吃完了她那份早餐。還有一天,晶晶端著一杯水正在觀看,突然,明明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水灑出來了,晶晶滿臉沮喪地跺著腳哭喊:“請你給我賠,請你重新給我倒水。”明明連忙給他道歉,接了大半杯水遞給晶晶,晶晶痛苦地看著水杯:“不是這樣的!”明明又去接了滿滿的一大杯,晶晶才點了點頭,滿意地接受了這杯水。孫瑞雪:從某個時刻起,兒童突然要圓圓的完整的大餅,整瓶的大瓶飲料,套裝的衣服……餅子太大,被家長掰開,孩子就會痛苦,難過,甚至哭鬧。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當(dāng)然也是人的天性。它從兒童時期開始出現(xiàn),護(hù)它就是保護(hù)一個追求完美的人。成人不會把有瑕疵的蘋果看成不完美的,但是成人依然會對一個接近完美的蘋果驚嘆,會為一個接近完美的自然對象或藝術(shù)作品感懷。完美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兒童追求完美,表明兒童的精神世界開始走向豐富和深入。

觸摸肌膚的敏感期我穿著一套短裙,剛走進(jìn)大廳,3歲半的一凡和龍龍迎面撲了過來,一人抱住我一條腿。我不知所措地停下來,不知他們要干什么。一凡抱著我的腿,手輕輕撫摸著,臉親昵地挨著腿,笑呵呵地說:“親愛的!”親了好幾下我的腿,我也回答他:“親愛的,請你松手,老師要工作?!彼静宦?,我只好拖著他走,另外一位老師過來幫我解圍:“寶貝,你喜歡王老師,但不能打擾老師工作?!边@才把他們倆抱開。第二天早上我穿了條褲子。走進(jìn)大廳又碰到一凡,他沒有任何反應(yīng)地看看我,我還挺“多情”的,上前問了句:“早晨好”。他理都沒理我,繼續(xù)玩自己的。下午我換回那套短裙,正上樓梯,一凡從后面沖了過來,抱著我的腿又開始說:“親愛的”,親了一下腿。我蹲下來說:“寶貝,你喜歡老師嗎”“喜歡”,“老師也喜歡你,但是老師必須去工作?!蔽矣H吻了他的臉,他滿意地離開了。孫瑞雪:安東尼?華爾士在他的《愛的科學(xué)》中說:“只有既為人所愛而又能投之以愛,我們才能體會到作為人的完整性?!倍摇拔覀円坏碛辛怂?,幸福感、完美感和勃勃生機感便會油然而生?!眱和峭ㄟ^皮膚來思考、也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