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測量試卷及答案_第1頁
建筑工程測量試卷及答案_第2頁
建筑工程測量試卷及答案_第3頁
建筑工程測量試卷及答案_第4頁
建筑工程測量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工程測量試卷及答案建筑工程測量試卷及答案建筑工程測量試卷及答案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建筑工程測量試卷及答案日期:20xx年X月判斷題(10題,每題1分)似大地水準面是測量工作的基準面,鉛錘線是測量工作的基準線。(×)DS1水準儀下標1表示儀器本身每公里能達到的精度為1mm。(√)水平角如果觀測兩個測回,第一測回起始方向的度盤位置應配置在稍大于0°00′00″處,第二測回起始方向的度盤位置應配置在180°00′00″處。(×)全站儀的豎盤指標差屬于觀測誤差。(×)導線測量的精度是用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來衡量的。(√)三角高程測量是根據(jù)兩點間所觀測的垂直角及其水平距離,應用三角公式計算它們之間的高差的。(√)在半徑為15km的范圍內,以水平面代替水準面所產生的測距誤差可忽略不計。(×)對于四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允許采用“后后前前(黑紅黑紅)”的觀測順序。(√)在測圖時要求在圖上能反映出地面上5cm的細節(jié),則所選用的測圖比例尺不應小于1/500。(√)10、在曲線上的橋,各孔梁中心線的連線是一折線,稱橋梁工作線,與線路中線一致。(×)。二、單選題(20題,每題1分)1、使用中的GPS接收機要定期進行檢定,檢定周期一般不超過(B)A半年B一年C兩年D三個月2、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2007)中規(guī)定,水準儀視準軸與水準管軸的夾角i,DS3型不應超過(B)A:15″B:20″C:25″D:10″3、測量工作質量控制的核心是(A)。A、測量復核制度

B、測量抽檢制度C、測量自檢制度D、測量報驗制度4、過橋墩中心作一直線平分相鄰二孔梁中心線的夾角,這個角平分線即(A)。A、橋墩橫向軸線

B、橋墩縱向軸線C、橋梁工作線D、偏距5、線路縱斷面是由許多不同坡度的坡段連接成的,為了緩和坡度在變坡點處的急劇變化,使列車能平穩(wěn)通過,在坡段間設置曲線連接,這種連接不同坡段的曲線稱為(D)。A、平曲線

B、緩和曲線C、橋梁工作線D、豎曲線6、圓曲線的測設元素是指切線長、曲線長、外距、(B)。A、緩和曲線長

B、切曲差C、轉角D、偏距7、變形觀測一般位置精度為(C)。A、

B、C、1mmD、1cm8、水準測量時,水準儀視準軸線離地面不應小于(C)m。A、

B、C、D、9、附合導線坐標計算與閉合導線坐標計算的不同點是(D)A、坐標增量閉合差

B、導線全長閉合差C、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D、角度閉合差10、直線AB的象限角RAB=南西30°,則其坐標方位角=(B)。A、30°B、210°C、150°D、330°11、在變形點附近相對穩(wěn)定的地方,設立一些可以利用來直接對變形點進行觀測的點作為過渡點,這些點稱為(C)A、轉點B、高程點C、工作基點D、導線點12、緩和曲線上某點的偏角應等于相應弧長所對中心角的(C)A、1/2B、1/4C、1/3D、1/513、精密導線測量時,導線最短邊長不宜小于300m,相鄰邊長的比不宜小于(B)。A、1:2B、1:3C、1:4D、1:514、在1∶1000地形圖上,設等高距為1米,如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圖上距離為米,則其地面坡度為(A)A、1:10B、1:5C、1:20D、1:1515、某導線全長620m,算得fx=,,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為(

D

)。

2200

3100

4500

304816、某圖紙上標明斷鏈K115+=K115+,該斷鏈為(B)A.長鏈

B.短鏈

C.斷裂

D.斷開17、關于平面控制網的建立,國家標準中對導線測量精度等級的劃分依次為(B)。

(A)二、三、四等和一、二級

(B)

三、四等和一、二、三級

(C)一、二、三、四等

(D)一、二、三、四等和一、二級18、經緯儀的豎盤按順時針方向注記,當視線水平時,盤左豎盤讀數(shù)為90°用該儀器觀測一高處目標,盤左讀數(shù)為75°10′24″,則此目標的豎角為(

D

A.57o10′24″

o49′36″

C.

104o49′36″

D.

14o49′36″19、在全圓測回法的觀測中,同一盤位起始方向的兩次讀數(shù)之差叫(A

A.歸零差

B.測回差

C.C2互差

D.指標差20、下面是三個小組丈量距離的結果,只有(

D

)組測量的相對誤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

A.100m±

B.

250m±

C.150m±

D.

200m±三、多選題(15題,每題2分)1、建筑物的變形包括(ABC)。A沉降B水平位移C傾斜D彈性變形2、水平角測量的方法有(AB)A測回法B方向觀測法C經緯儀法D偏角法3、精密測角時,在上、下半測回之間倒轉望遠鏡,以消除或減弱(AC)誤差等的影響。A視準軸誤差B大氣折光C水平軸傾斜D地球曲率4、連接兩相鄰坡度線的豎曲線,可以用(AD)形式。A圓曲線B緩和曲線C懸鏈線D拋物線5、確定地面點位的基本要素包括(BCD)。A坡度B水平角C距離D高差6、下面說法正確的是(BD)A、三四等水準測量使用的紅黑尺,紅面底部從零開始,黑面底部一根為,另一根為。B、轉點是指水準測量中既有后視讀數(shù)又有前視讀數(shù)且起專遞高程作用的點。C、DJ1經緯儀的精度比DJ6經緯儀的精度低。D、豎盤指標差屬于儀器誤差。7、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B)A、坐標方位角的范圍是0°~360°。B、同一直線正反坐標方位角相差180°。C、象限角等于坐標方位角。D、豎直角的范圍是0°~90°。8、關于誤差分布狀況性質的表述說法正確的是(ABD)A、在一定觀測條件下,偶然誤差的絕對值不會超過一極限值。B、絕對值較小的誤差出現(xiàn)的頻率大,絕對值較大的誤差出現(xiàn)的頻率小。C、絕對值相等的正負誤差出現(xiàn)的頻率相等。D、當觀測次數(shù)無限增大時,偶然誤差的算數(shù)平均值趨近于零。9、基本線形曲線的主點包括(ABCDE)A、直緩點(ZH)B、緩圓點(HY)C、曲中點(QZ)D、圓緩點(YH)E、緩直點(HZ)。10.在全站儀觀測前,一定要先輸入哪些參數(shù),以使儀器對測距數(shù)值進行自動改正。(ABC)A、棱鏡常數(shù)B、溫度C、氣壓D、儀器高11、高斯平面投影的特點說法正確的是(ABC)A中央子午線無變形B無角度變形,圖形保持相似C離中央子午線越遠,變形越大D離中央子午線越近,變形越大12、小三角測量的外業(yè)工作包括(ACD)A、踏勘選點B、平差計算C、角度觀測及起始邊的定向D、基線測量13、根據(jù)等高線的原理和典型地貌的等高線,可知等高線的特性描述正確的有(ABCD)A、同一條等高線上的點,其高程必相等。

B、等高線均是閉合曲線,如不在本圖幅內閉合,則必在圖外閉合,故等高線必須延伸到圖幅邊緣。C、除在懸崖或絕壁處外,等高線在圖上不能相交或重合。D、等高線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則坡度緩,平距相等則坡度相等,平距與坡度成反比。14.對于水準測量閉合差的敘述,哪些項正確(CD)A、水準測量閉合差按測站數(shù)成正比例調整。B、閉合水準環(huán)線閉合差實測值為零C、閉合水準環(huán)線閉合差理論值為零。D、附合水準路線上各點間的高差代數(shù)和與兩個已知高程水準點間高差之差,即為閉合差。15.下列哪幾項是橋(涵)放線最常用的方法(BCD)A、距離交會法B、直接丈量法C、角度交會法D、極坐標法四、簡答題(5題,每題4分)

1、如下圖所示,簡述一個測回水平角觀測基本步驟。答:1)B點安置全站儀,A、C點上立目標棱鏡;2)將望遠鏡置為盤左的位置。瞄準A點,將水平度盤置為稍大于零的位置,讀數(shù)A左(如),記錄。順時針旋轉望遠鏡,瞄準C點,讀水平度盤的讀數(shù)C左,記錄。計算上半測回角值:β上=C左–A左3)將望遠鏡置為盤右的位置,瞄準C點,讀水平方向讀數(shù)C右,記錄。然后逆時針旋轉望遠鏡,再瞄準A點,讀水平方向讀數(shù)A右,記錄。計算下半測回角值:β下=C右–A右4)計算水平角:計算一測回角值:β=(β上+β下)/22、簡述水準儀的i角檢驗方法。答:(1)在平坦地面選相距40~60m的A、B兩點,在兩點打入木樁或設置尺墊。水準儀首先置于離A、B等距的I點,測得A、B兩點的高差(2)然后把水準儀移到AB延長方向上靠近B的Ⅱ點,再次測A、B兩點的高差,必須仍把A作為后視點,故得高差(3)如果,說明水準管軸與視準軸是平行的,即。如果,則說明存在i角的誤差。(4)計算i角式中Δ即為儀器分別在Ⅱ和I所測高差之差,S為A、B兩點間的距離,對于一般水準測量,要求i角不大于20″,否則應進行校正。3、衛(wèi)星定位常用的坐標系統(tǒng)有哪些。答:WGS-84大地坐標系;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1980西安坐標系;1954年北京坐標系。4、鐵路上的曲線梁橋多為“以折代曲”,何為梁的平分中矢布置方式和切線布置方式答:平分中矢布置:梁中線位于弦長中矢的平分線上,梁中線到跨中線路中線的距離等于中矢值的一半兒。切線布置:梁中線位于跨中線路中線的切線上。5、測設點的平面位置通常有哪些方法答:直角坐標法、極坐標法、角度交會法、距離交會法。五、綜合題(論述題或計算題)(3題,7分、7分、6分)1、已知ZH點里程為DK15+,坐標為(,),JD坐標為(,),其中A點里程為DK15+,試計算A點沿線路方向切線方位角和大地坐標。(R=2000,ls=90)(7分)答:由已知得αZH-JD=170°28′″β={()2/(2*2000*90)}*180°/π=0°23′″故A點沿線路方向切線方位角=170°28′″-0°23′″=170°5′″A點處切線支距坐標計算得x=50-505/(40*20002*902)=y=503/(6*2000*90)=由坐標轉換公式得XA=+*cos170°28′″+*sin170°28′″=YA=+*sin170°28′″*cos170°28′″=2、某項目部采用DS3水準儀進行附和水準路線測量,線路走向和尺子讀數(shù)如下圖,將所測數(shù)據(jù)填入記錄表中,并進行平差計算,計算BM1、BM2的高程,高差閉合差f允=±30√L。其中BM001高程為,BM002高程為。水準路線的高程計算點號距離高差改正數(shù)改正后高差高程BM0011ZD12BM12ZD22BM22BM002Σ9Fh=∑h測-(Hbm002-Hbm001)=()==-9mmFh允=±30√L=±30*√=Fh<Fh允滿足要求。3、某二級公路,變坡點樁號為K3+030.00,高程為427.68,前坡為上坡,i1=+5%,后坡為下坡,i2=-4%,豎曲線半徑R=2000m。試計算豎曲線諸要素以及樁號為K3+和K3+處的設計標高。(1)計算豎曲線要素ω=i1-i2=5%-(-4%)=

所以該豎曲線為凸形豎曲線曲線長:L=Rω=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