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WS507—2016
《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guī)范》
主要內容的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WS507—2016
1
主要內容的解讀
一、管理與布局二、清洗消毒操作要求三、監(jiān)測與記錄四、職業(yè)防護.
2
隨著微創(chuàng)治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內鏡已不再是單純的檢查、診斷工具,已經普遍應用于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為患者帶來福音的同時,也暴露出其因結構復雜難以清洗消毒徹底的隱患,經內鏡傳播和引起的交叉感染的案例國內外均有報道。
不遵循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guī)程,是導致病原體傳播的主要原因如何保證內鏡診療安全,已逐漸成為業(yè)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同時給內鏡清洗消毒工作也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隨著微創(chuàng)治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內鏡已不再是單3
一、管理與布局.
4
(一)
集中清洗4.1.1有條件的醫(yī)院宜建立集中的內鏡診療中心(室),負責內鏡診療及清洗消毒工作。4.1.2內鏡的清洗消毒也可由消毒供應中心負責,遵循本標準開展工作。.
5
醫(yī)院內鏡管理現狀:分散管理
分散管理的缺陷
集中管理的優(yōu)勢監(jiān)管難度大;缺乏專業(yè)性及規(guī)范化;業(yè)務量少科室很難按規(guī)范要求配備場地、設備和人手進行規(guī)范化處理,清洗質量難以保證;人力物力資源浪費;污染機會增加。便于管理專職人員相對固定,工作有連續(xù)性、持續(xù)性;熟悉內鏡結構,清洗消毒效果較好;集中配置清洗消毒設備、設施,減少投入;可減少人力、物力;.
醫(yī)院內鏡管理現狀:分散管理
6〔主要內容1-1〕.〔主要內容1-1〕.7
(二)不同系統(tǒng)內鏡“分開”問題應關注問題:1.同一系統(tǒng)不同部位內鏡檢查后應做好終末消毒問題;2.呼吸和消化系統(tǒng)內鏡清洗、消毒、干燥可同在一室,支氣管鏡在清洗過程中產生氣溶膠,污染環(huán)境與其他內鏡的問題!??!3.清洗人員安全的問題!2004版:不同部位內鏡的診療工作應當分室進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內鏡的診療工作不能分室進行的,應當分時間段進行。不同部位內鏡的清洗消毒干燥的設備應當分開。.(二)不同系統(tǒng)內鏡“分開”問題應關注問題:1.同8
(三)清洗消毒室通風問題本標準規(guī)定:清洗消毒室目前被認可的戊二醛、領苯二甲醛、過氧乙酸的比重分別是3.4、4.6、2.5均比空氣重,因此需要在較低的位置,或清洗裝置的蓋子處設置強制排氣口。最好負壓!.(三)清洗消毒室通風問題本標準規(guī)定:清洗消毒室目9
內鏡診療室5.2.4安裝非手觸式水龍頭5.2.6注水瓶的用水應為無菌水,每天更換。瓶里面的水通過送水管道沖洗消化道黏膜的時候可能接觸破損的黏膜,因此注水瓶應該是滅菌的(或一次性的).內鏡診療10
二、清洗消毒操作要求.二、清洗消毒操作要求.11
(一)
基本原則所有軟式內鏡每次使用后均應進行徹底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或滅菌。軟式內鏡及重復使用的附件、診療用品應遵循以下原則進行分類處理:——進人人體無菌組織、器官,或接觸破損皮膚、破損黏膜的軟式內鏡及附件應進行滅菌;——與完整黏膜相接觸,而不進人人體無菌組織、器官,也不接觸破損皮膚、破損黏膜的軟式內鏡及附屬物品、器具,應進行高水平消毒;——與完整皮膚接觸而不與黏膜接觸的用品宜低水平消毒或清潔。(2004版):第十二條內鏡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滅菌必須遵照以下原則:三、凡進入人體消化道、呼吸道等與粘膜接觸的內鏡,如喉鏡、氣管鏡、支氣管鏡、胃鏡、腸鏡、乙狀結腸鏡、直腸鏡等,應當按照《消毒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高水平消毒。.(一)基本原則12
(二)內鏡清洗消毒應遵循以下流程.(二)內鏡清洗消毒應遵循以下流程13
(三)6.1.4注意事項內鏡使用后應至少每天測漏1次。內鏡消毒或滅菌前應進行徹底清洗。清洗劑和消毒劑的作用時間應遵循產品說明書。確診或疑似分枝桿菌感染患者使用過的內鏡及附件,其消毒時間應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消毒后的內鏡應采用純化水或無菌水進行終末漂洗,采用浸泡滅菌的內鏡應采用無菌水進行終末漂洗。內鏡應儲存于清潔、干燥的環(huán)境中。每日診療工作開始前,應對當日擬使用的消毒類內鏡進行再次消毒、終末漂洗、干燥后,方可用于患者診療。.(三)6.1.4注意事項.14清洗的重要性徹底的手工清洗是消毒成功的關鍵和基礎!.清洗的重要性徹底的手工清洗是消毒成功的關鍵和基礎!.15
強調殘留液體的去除和干燥
為保證漂洗、消毒、終末漂洗、干燥的良好效果,本規(guī)范強調:
1、在每一步處理后,均應使用壓力氣槍將殘留液體去除;
2、終末漂洗后應使用乙醇或異丙醇灌注各個管腔,然后用壓力氣槍進行徹底干燥,同時強化消毒效果。.強調殘留液體的去除和干燥為保證漂洗16強調標準預防理念
應將每位內鏡診療患者視為一個潛在的傳染源,對每位患者使用后內鏡及配件,嚴格遵循規(guī)范的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流程,保障每條內鏡的清洗消毒效果。..17
(四)手工清洗操作流程1.預處理2.測漏3.手工清洗4.漂洗5.消毒6.終末漂洗7.干燥.(四)手工清洗操作流程1.18
1.預處理
6.2.1預處理流程:a)內鏡從患者體內取出后,在與光源和視頻處理器拆離之前,應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濕巾或濕紗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品應一次性使用;b)反復送氣與送水至少10s;c)將內鏡的先端置入裝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啟動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d)蓋好內鏡防水蓋;e)放入運送容器,送至清洗消毒室。
日本技師協會
—清洗時要吸收200ML的洗滌液,用水清洗沒有用含酶洗液洗滌效果好,從污染的潛血程度來看,吸收200ML水,100%呈現陽性,而換做含酶洗液,呈現陽性的概率就減少為50%。
.
1.預處理19床旁預處理—越早越好.床旁預處理—越早越好.20
2.側漏.2.側漏.21側漏的必要性
硬式內鏡也有“漏”的問題:有腦室鏡破損導致低溫等離子滅菌失敗,造成顱內感染的報道.側漏的必要性硬式內鏡也有“漏”的問題:有腦室鏡破損導致22
2側漏
1.取下各類按鈕和閥門;2.連接好測漏裝置,并注入壓力;3.將內鏡全浸沒于水中,使用注射器向各個管道注水,以排出管道內氣體;4.首先向各個方向彎曲內鏡先端,觀察有無氣泡冒出;再觀察插入部、操作部、連接部等部分是否有氣泡冒出;5.如發(fā)現滲漏,應及時保修送檢;6.測漏情況應有記錄;7.也可采用其他有效的測漏方法。6.2.2測漏流程.
2側漏
1.取下各類按鈕和閥門;23
3.手工清洗6.2.3清洗流程如下:a)在清洗槽內配制清洗液,將內鏡、按鈕和閥門完全浸沒于清洗液中。b)用擦拭布反復擦洗鏡身,應重點擦洗插入部和操作部。擦拭布應一用一更換。c)刷洗軟式內鏡的所有管道,刷洗時應兩頭見刷頭,并洗凈刷頭上的污物;反復刷洗至沒有可見污染物。d)連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動力泵或注射器將各管道內充滿清洗液,浸泡時間應遵循產品說明書。e)刷洗按鈕和閥門,適合超聲清洗的按鈕和閥門應遵循生產廠家的使用說明進行超聲清洗。f)每清洗1條內鏡后清洗液應更換。g)將清洗刷清洗干凈,高水平消毒后備用。.
3.手工清洗6.2.3清洗流程如下:.24-.-.25
立即清洗很重要.
26內鏡腔道易形成生物膜內鏡結構本身問題:內鏡管腔系統(tǒng)、屈曲部位及連接交界處均難清洗,送水/送氣管道腔太?。?.0-1.2mm),無法涮洗,活檢口閥瓣無法進行消毒滅菌。內鏡腔道、竇道多清洗不干凈、干燥不充分,內鏡腔道易形成生物膜.內鏡腔道易形成生物膜.27生物膜會阻礙消毒劑和滅菌劑介質的穿透
導致滅菌失敗
立即清洗不給生物膜形成留有時間.生物膜會阻礙消毒劑和滅菌劑介質的穿透
28
生物膜一旦形成常規(guī)消毒方法難以去除
.
生物膜一旦形成常規(guī)消毒方法難以去除
.29管腔內清洗是重點
.管腔內清洗是重點
.30..315.3.11c)醫(yī)用清洗劑應滿足以下要求:1)應選擇適用于軟式內鏡的低泡醫(yī)用清洗劑;2)可根據需要選擇特殊用途的醫(yī)用清洗劑,如具有去除生物膜作用的醫(yī)用清洗劑。
.5.3.11c)醫(yī)用清洗劑應滿足以下要求:.32
關鍵點:每清洗1條內鏡后清洗液應更換多酶清洗液在使用過程中會分解內鏡中的污物,且不具有消毒功能,在清洗液中會滋生細菌,如重復使用,有交叉感染的風險,所以要求內鏡清洗要一洗一換。同時多酶清洗液在反復使用過程自身會發(fā)生分解,清洗效果下降,影響內鏡的清洗質量。酶洗液一洗一換;酶洗液的溫度、浸泡時間應遵循產品說明書。.關鍵點:每清洗1條內鏡后清洗液應更換多酶清洗液在使用過程33
4.漂洗
6.2.4漂洗流程
a)將清洗后的內鏡連同全管道灌流器、按鈕、閥門移入漂洗槽內。b)使用動力泵或壓力水槍充分沖洗內鏡各管道至無清洗劑殘留。
c)用流動水沖洗內鏡的外表面、按鈕和閥門。d)使用動力泵或壓力氣槍向各管道充氣至少30S,去除管道內的水分。
e)用擦拭布擦干內鏡外表面、按鈕和閥門、擦拭布應一用一更換。(2004版)用50毫升注射器項各管道充氣,排除管道內水分,以免稀釋消毒劑。(2004版)用水槍或者注射器徹底沖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內的多酶洗液及松脫的污物漂洗后應干燥,因清洗后內鏡腔存有8-10ml水。積累下來,會嚴重稀釋消毒劑
.
4.漂洗6.2.434消毒前請勿忘干燥.消毒前請勿忘干燥.355.消毒(滅菌)方法將內鏡連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鈕、閥門移人消毒槽,并全部浸沒于消毒液中;使用動力泵或注射器,將各管道內充滿消毒液,消毒方式和時間應遵循產品說明書;更換手套,向各管道至少充氣30s,去除管道內的消毒液;使用滅菌設備對軟式內鏡滅菌時,應遵循設備使用說明書。.5.消毒(滅菌)方法將內鏡連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鈕、閥門移36
內鏡處理的安全系數小.
內鏡處理的37
消毒劑的選擇《酸性氧化電位水生成器安全與衛(wèi)生標準》消毒劑應滿足以下要求:應適用于內鏡且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并對內鏡腐蝕性較低;可選用鄰苯二甲醛、戊二醛、過氧乙酸、二氧化氯、酸性氧化電位水、復方含氯消毒;也可選用其他消毒劑部分消毒劑使用方法見附錄B;酸性氧化電位水應符合GB28234的規(guī)定:滅菌劑應滿足以下要求:應適用于內鏡且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并對內鏡腐蝕性較低;可選用戊二醛、過氧乙酸,也可選用其他滅菌劑;部分滅菌劑使用方法見附錄B。消毒劑濃度測試紙:應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消毒劑的選擇《酸性氧38附錄B部分消毒(滅菌)劑使用方法.附錄B部分消毒(滅菌)劑使用方法.39
6.終末漂洗6.2.6終末漂洗流程如下:a)將內鏡連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鈕、閥門移入終末漂洗槽;b)使用動力泵或壓力水槍,用純化水或無菌水沖洗內鏡各管道至少2min,直至無消毒劑殘留;c)用純化水或無菌水沖洗內鏡的外表面、按鈕和閥門;d)采用浸泡滅菌的內鏡應在專用終末漂洗槽內使用無菌水進行終末漂洗;e)取下全管道灌流器。終末漂洗用水必須一次一換,以避免殘留消毒劑對病人胃腸粘膜產生危害.
6.終末漂洗6.2.6終末漂洗流程如下:終末漂洗用水40純化水5.3.11清洗消毒室的耗材要求:
水應有;自來水、純化水、無菌水1)自來水應符合GB5749≤10CFU/mL;2)“純化水應符合GB5749的規(guī)定,并應保證細菌總數≤10CFU/100mL;生產純化水所使用的濾膜孔徑應≤0.2μm,并定期更換。”3)必要時對純化水或無菌水進行微生物學檢測。.純化水5.3.11清洗消毒室的耗材要求:.41純化水純化水要求引自GB30689—2014《內鏡自動清洗消毒機衛(wèi)生要求》細菌總數≤10CFU/100mL是對0.2微米過濾器過濾后的終末漂洗水要求。藥典對于0.22微米過濾器的液體視同為無菌的。(北京調研:酶洗后培養(yǎng)有細菌消毒后未培養(yǎng)出細菌終末漂水后又培養(yǎng)到細菌).純化水.42
內鏡清洗消毒機操作流程
1、使用內鏡清洗消毒機前應先對內鏡進行預處理、測漏、清洗和漂洗。
2、清洗和漂洗可在同一清洗槽內進行。3、內鏡清洗消毒機的使用應用應遵循產品使用說明。
放入自動洗消機之前的內鏡一定要經手工初洗和酶洗,效果更好!.內鏡清洗消毒機操43..44
強調:使用內鏡自動清洗消毒機,不能省去手工清洗引:劉運喜《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guī)范》重點問題解讀課件.
強調:使用內鏡自動清洗消毒機,不45
先進的洗消設備是未來發(fā)展趨勢歐洲采用軟式內鏡預清洗機對軟式內鏡進行預處理,有記錄。國外清洗消毒機有7個接口,均有獨立水泵,保證連接軟式內鏡的每個孔道,可以監(jiān)測壓力和流量,任何一個管腔壓力或流量不足都會報警,保證清洗質量。清洗機有自身消毒功能,并配有采樣裝置。雙開門軟鏡干燥儲鏡柜,內裝空氣過濾裝置,有管子將潔凈空氣送到內鏡的2個管腔,可儲存700h,所以不需要每天重新清洗消毒,并可記錄進入管腔空氣的壓力和流量,保證干燥效果。.先進的洗消設備是未來發(fā)展趨勢.46
復用附件的清洗消毒與滅菌6.4.1附件使用后應及時浸泡在清洗液里或使用保濕劑保濕,如為管腔類附件應向管腔內注入清洗液。6.4.2附件的內外表面及關節(jié)處應仔細刷洗,直至無可見污染物。6.4.3采用超聲清洗的附件,應遵循附件的產品說明書使用醫(yī)用清洗劑進行超聲清洗。清洗后用流動水漂洗干凈,干燥。.
復用附件的清洗47..48
復用附件消毒或滅菌方法的選擇耐濕、耐熱附件的消毒:1)可選用熱力消毒,也可采用消毒劑進行消毒;2)消毒劑的使用方法應遵循產品說明書;3)使用消毒劑消毒后,應采用純化水或無菌水漂洗干凈,干燥備用。耐濕、耐熱附件的滅菌:1)首選壓力蒸汽滅菌;2)不耐熱的附件應采用低溫滅菌設備或化學滅菌劑浸泡滅菌3)采用化學滅菌劑浸泡滅菌后應使用無菌水漂洗干凈,干燥備用。.復用附件消毒或滅菌方法的選擇.49
(五)干燥方法6.2.7干燥流程如下:6.2.7.1將內鏡按鈕和閥門置于鋪設無菌巾的專用干燥臺。無菌巾應每4h更換1次。6.2.7.2用75%~95%乙醇或異丙醇灌注所有管道。(關鍵點)
6.2.7.3使用壓力氣槍,用潔凈壓縮空氣向所有管道充氣至少30s,至其完全干燥。6.2.7.4用無菌擦拭布,壓力氣槍干燥內鏡外表面、按鈕和閥門。6.2.7.5安裝按鈕和閥門。.(五)干50
內鏡清洗與消毒各步驟處理后的微生物含量步驟1清洗步驟2高水平消毒.內鏡清洗與消毒各步驟處理后的微生物含量步驟1清洗.51..52
(六)儲存要求
內鏡干燥后應儲存于內鏡與附件儲存庫(柜)內每日使用前應再次消毒、終末漂洗、干燥后方可使用.
53
儲存柜:通風、清潔、干燥
.
儲存柜:通風、清潔、干燥
54不應存儲在原來的裝運環(huán)境下
不應存儲在原來的裝運環(huán)境下。這種存儲很難清潔,可能被污染,僅限于運輸。.不應存儲在原來的裝運環(huán)境下
不應存儲在原來的裝運環(huán)境下。這種55
設施、設備及環(huán)境的清潔消毒
〔主要內容18〕.
設施56
三、監(jiān)測與記錄.
.57
使用中的消毒劑或滅菌劑監(jiān)測7.2.1濃度監(jiān)測應遵循產品使用說明書進行濃度監(jiān)測。一次性使用的消毒劑或滅菌劑應每批次進行濃度監(jiān)測;重復使用的消毒劑或滅菌劑配制后應測定一次濃度,每次使用前進行監(jiān)測;消毒內鏡數量達到規(guī)定數量的一半后,應在每條內鏡消毒前進行測定。7.2.1.3酸性氧化電位水應在每次使用前,應在使用現場酸性氧化電位水出水口處,分別測定pH和有效氯濃度。7.2.2染菌量監(jiān)測:每季度應監(jiān)測1次?!仓饕獌热?9〕.
使用中的消毒劑或滅菌劑58
內鏡清洗質量監(jiān)測
1、應采用目測方法對每件內鏡及其附件進行檢查。內鏡及其附件的表面應清潔、無污漬。清洗質量不合格的,應重新處理。2、可采用蛋白殘留測定、ATP生物熒光測定等方法,定期監(jiān)測內鏡的清洗效果。國外已經開始采用ATP作為內鏡質量實時監(jiān)測的方法,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很難判斷其潔凈程度〔主要內容20〕.
內59
內鏡消毒質量監(jiān)測7.3.1生物學監(jiān)測:應每季度進行,輪換式抽檢,每次按25%的比例抽檢;內鏡數量少于等于5條的,應每次全部監(jiān)測;多于5條的,每次監(jiān)測數量應不低于5條;7.3.2消毒合格標準:菌落總數≤20CFU/件。7.3.3當懷疑醫(yī)院感染與內鏡診療操作相關時,應進行致病性微生物檢測?!仓饕獌热?1〕.
60全管道采樣,用50ml采樣液。.全管道采樣,用50ml采樣液。.61..62
手衛(wèi)生和環(huán)境消毒質量監(jiān)測
對診療室、清洗消毒室的環(huán)〔主要內容22〕.
63
質量控制過程的記錄與可追溯要求1、清洗消毒記錄:包括診療日期、患者標識與內鏡編號(均應具唯一性)、清洗消毒的起止時間以及操作人員姓名等。2、應記錄使用中消毒劑濃度及染菌量的監(jiān)測結果。3、應記錄內鏡的生物學監(jiān)測結果。4、宜留存內鏡清洗消毒機運行參數打印資料。5、應記錄手衛(wèi)生和環(huán)境消毒質量監(jiān)測結果。6、記錄應具有可追溯性,消毒劑濃度監(jiān)測記錄的保存期應≥6個月,其他監(jiān)測資料的保存期應≥3年。.質量控制過程的記錄與可追溯要求1、清洗消毒記錄64..65
四、職業(yè)防護4.2.4工作人員進行內鏡診療或者清洗消毒時,應遵循標準預防原則和WS/T311的要求做好個人防護,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不同區(qū)域人員防護著裝要求如下:.四、職業(yè)防護466..67..68..69
本課件是對主要內容進行解讀,在工作中還應逐條落實規(guī)范內容。謝謝聆聽!.
本課件是對主要內容進行解讀,謝謝聆聽!.70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WS507—2016
《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guī)范》
主要內容的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WS507—2016
71
主要內容的解讀
一、管理與布局二、清洗消毒操作要求三、監(jiān)測與記錄四、職業(yè)防護.
72
隨著微創(chuàng)治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內鏡已不再是單純的檢查、診斷工具,已經普遍應用于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為患者帶來福音的同時,也暴露出其因結構復雜難以清洗消毒徹底的隱患,經內鏡傳播和引起的交叉感染的案例國內外均有報道。
不遵循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guī)程,是導致病原體傳播的主要原因如何保證內鏡診療安全,已逐漸成為業(yè)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同時給內鏡清洗消毒工作也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隨著微創(chuàng)治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內鏡已不再是單73
一、管理與布局.
74
(一)
集中清洗4.1.1有條件的醫(yī)院宜建立集中的內鏡診療中心(室),負責內鏡診療及清洗消毒工作。4.1.2內鏡的清洗消毒也可由消毒供應中心負責,遵循本標準開展工作。.
75
醫(yī)院內鏡管理現狀:分散管理
分散管理的缺陷
集中管理的優(yōu)勢監(jiān)管難度大;缺乏專業(yè)性及規(guī)范化;業(yè)務量少科室很難按規(guī)范要求配備場地、設備和人手進行規(guī)范化處理,清洗質量難以保證;人力物力資源浪費;污染機會增加。便于管理專職人員相對固定,工作有連續(xù)性、持續(xù)性;熟悉內鏡結構,清洗消毒效果較好;集中配置清洗消毒設備、設施,減少投入;可減少人力、物力;.
醫(yī)院內鏡管理現狀:分散管理
76〔主要內容1-1〕.〔主要內容1-1〕.77
(二)不同系統(tǒng)內鏡“分開”問題應關注問題:1.同一系統(tǒng)不同部位內鏡檢查后應做好終末消毒問題;2.呼吸和消化系統(tǒng)內鏡清洗、消毒、干燥可同在一室,支氣管鏡在清洗過程中產生氣溶膠,污染環(huán)境與其他內鏡的問題?。?!3.清洗人員安全的問題!2004版:不同部位內鏡的診療工作應當分室進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內鏡的診療工作不能分室進行的,應當分時間段進行。不同部位內鏡的清洗消毒干燥的設備應當分開。.(二)不同系統(tǒng)內鏡“分開”問題應關注問題:1.同78
(三)清洗消毒室通風問題本標準規(guī)定:清洗消毒室目前被認可的戊二醛、領苯二甲醛、過氧乙酸的比重分別是3.4、4.6、2.5均比空氣重,因此需要在較低的位置,或清洗裝置的蓋子處設置強制排氣口。最好負壓!.(三)清洗消毒室通風問題本標準規(guī)定:清洗消毒室目79
內鏡診療室5.2.4安裝非手觸式水龍頭5.2.6注水瓶的用水應為無菌水,每天更換。瓶里面的水通過送水管道沖洗消化道黏膜的時候可能接觸破損的黏膜,因此注水瓶應該是滅菌的(或一次性的).內鏡診療80
二、清洗消毒操作要求.二、清洗消毒操作要求.81
(一)
基本原則所有軟式內鏡每次使用后均應進行徹底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或滅菌。軟式內鏡及重復使用的附件、診療用品應遵循以下原則進行分類處理:——進人人體無菌組織、器官,或接觸破損皮膚、破損黏膜的軟式內鏡及附件應進行滅菌;——與完整黏膜相接觸,而不進人人體無菌組織、器官,也不接觸破損皮膚、破損黏膜的軟式內鏡及附屬物品、器具,應進行高水平消毒;——與完整皮膚接觸而不與黏膜接觸的用品宜低水平消毒或清潔。(2004版):第十二條內鏡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滅菌必須遵照以下原則:三、凡進入人體消化道、呼吸道等與粘膜接觸的內鏡,如喉鏡、氣管鏡、支氣管鏡、胃鏡、腸鏡、乙狀結腸鏡、直腸鏡等,應當按照《消毒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高水平消毒。.(一)基本原則82
(二)內鏡清洗消毒應遵循以下流程.(二)內鏡清洗消毒應遵循以下流程83
(三)6.1.4注意事項內鏡使用后應至少每天測漏1次。內鏡消毒或滅菌前應進行徹底清洗。清洗劑和消毒劑的作用時間應遵循產品說明書。確診或疑似分枝桿菌感染患者使用過的內鏡及附件,其消毒時間應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消毒后的內鏡應采用純化水或無菌水進行終末漂洗,采用浸泡滅菌的內鏡應采用無菌水進行終末漂洗。內鏡應儲存于清潔、干燥的環(huán)境中。每日診療工作開始前,應對當日擬使用的消毒類內鏡進行再次消毒、終末漂洗、干燥后,方可用于患者診療。.(三)6.1.4注意事項.84清洗的重要性徹底的手工清洗是消毒成功的關鍵和基礎!.清洗的重要性徹底的手工清洗是消毒成功的關鍵和基礎!.85
強調殘留液體的去除和干燥
為保證漂洗、消毒、終末漂洗、干燥的良好效果,本規(guī)范強調:
1、在每一步處理后,均應使用壓力氣槍將殘留液體去除;
2、終末漂洗后應使用乙醇或異丙醇灌注各個管腔,然后用壓力氣槍進行徹底干燥,同時強化消毒效果。.強調殘留液體的去除和干燥為保證漂洗86強調標準預防理念
應將每位內鏡診療患者視為一個潛在的傳染源,對每位患者使用后內鏡及配件,嚴格遵循規(guī)范的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流程,保障每條內鏡的清洗消毒效果。..87
(四)手工清洗操作流程1.預處理2.測漏3.手工清洗4.漂洗5.消毒6.終末漂洗7.干燥.(四)手工清洗操作流程1.88
1.預處理
6.2.1預處理流程:a)內鏡從患者體內取出后,在與光源和視頻處理器拆離之前,應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濕巾或濕紗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品應一次性使用;b)反復送氣與送水至少10s;c)將內鏡的先端置入裝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啟動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d)蓋好內鏡防水蓋;e)放入運送容器,送至清洗消毒室。
日本技師協會
—清洗時要吸收200ML的洗滌液,用水清洗沒有用含酶洗液洗滌效果好,從污染的潛血程度來看,吸收200ML水,100%呈現陽性,而換做含酶洗液,呈現陽性的概率就減少為50%。
.
1.預處理89床旁預處理—越早越好.床旁預處理—越早越好.90
2.側漏.2.側漏.91側漏的必要性
硬式內鏡也有“漏”的問題:有腦室鏡破損導致低溫等離子滅菌失敗,造成顱內感染的報道.側漏的必要性硬式內鏡也有“漏”的問題:有腦室鏡破損導致92
2側漏
1.取下各類按鈕和閥門;2.連接好測漏裝置,并注入壓力;3.將內鏡全浸沒于水中,使用注射器向各個管道注水,以排出管道內氣體;4.首先向各個方向彎曲內鏡先端,觀察有無氣泡冒出;再觀察插入部、操作部、連接部等部分是否有氣泡冒出;5.如發(fā)現滲漏,應及時保修送檢;6.測漏情況應有記錄;7.也可采用其他有效的測漏方法。6.2.2測漏流程.
2側漏
1.取下各類按鈕和閥門;93
3.手工清洗6.2.3清洗流程如下:a)在清洗槽內配制清洗液,將內鏡、按鈕和閥門完全浸沒于清洗液中。b)用擦拭布反復擦洗鏡身,應重點擦洗插入部和操作部。擦拭布應一用一更換。c)刷洗軟式內鏡的所有管道,刷洗時應兩頭見刷頭,并洗凈刷頭上的污物;反復刷洗至沒有可見污染物。d)連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動力泵或注射器將各管道內充滿清洗液,浸泡時間應遵循產品說明書。e)刷洗按鈕和閥門,適合超聲清洗的按鈕和閥門應遵循生產廠家的使用說明進行超聲清洗。f)每清洗1條內鏡后清洗液應更換。g)將清洗刷清洗干凈,高水平消毒后備用。.
3.手工清洗6.2.3清洗流程如下:.94-.-.95
立即清洗很重要.
96內鏡腔道易形成生物膜內鏡結構本身問題:內鏡管腔系統(tǒng)、屈曲部位及連接交界處均難清洗,送水/送氣管道腔太?。?.0-1.2mm),無法涮洗,活檢口閥瓣無法進行消毒滅菌。內鏡腔道、竇道多清洗不干凈、干燥不充分,內鏡腔道易形成生物膜.內鏡腔道易形成生物膜.97生物膜會阻礙消毒劑和滅菌劑介質的穿透
導致滅菌失敗
立即清洗不給生物膜形成留有時間.生物膜會阻礙消毒劑和滅菌劑介質的穿透
98
生物膜一旦形成常規(guī)消毒方法難以去除
.
生物膜一旦形成常規(guī)消毒方法難以去除
.99管腔內清洗是重點
.管腔內清洗是重點
.100..1015.3.11c)醫(yī)用清洗劑應滿足以下要求:1)應選擇適用于軟式內鏡的低泡醫(yī)用清洗劑;2)可根據需要選擇特殊用途的醫(yī)用清洗劑,如具有去除生物膜作用的醫(yī)用清洗劑。
.5.3.11c)醫(yī)用清洗劑應滿足以下要求:.102
關鍵點:每清洗1條內鏡后清洗液應更換多酶清洗液在使用過程中會分解內鏡中的污物,且不具有消毒功能,在清洗液中會滋生細菌,如重復使用,有交叉感染的風險,所以要求內鏡清洗要一洗一換。同時多酶清洗液在反復使用過程自身會發(fā)生分解,清洗效果下降,影響內鏡的清洗質量。酶洗液一洗一換;酶洗液的溫度、浸泡時間應遵循產品說明書。.關鍵點:每清洗1條內鏡后清洗液應更換多酶清洗液在使用過程103
4.漂洗
6.2.4漂洗流程
a)將清洗后的內鏡連同全管道灌流器、按鈕、閥門移入漂洗槽內。b)使用動力泵或壓力水槍充分沖洗內鏡各管道至無清洗劑殘留。
c)用流動水沖洗內鏡的外表面、按鈕和閥門。d)使用動力泵或壓力氣槍向各管道充氣至少30S,去除管道內的水分。
e)用擦拭布擦干內鏡外表面、按鈕和閥門、擦拭布應一用一更換。(2004版)用50毫升注射器項各管道充氣,排除管道內水分,以免稀釋消毒劑。(2004版)用水槍或者注射器徹底沖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內的多酶洗液及松脫的污物漂洗后應干燥,因清洗后內鏡腔存有8-10ml水。積累下來,會嚴重稀釋消毒劑
.
4.漂洗6.2.4104消毒前請勿忘干燥.消毒前請勿忘干燥.1055.消毒(滅菌)方法將內鏡連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鈕、閥門移人消毒槽,并全部浸沒于消毒液中;使用動力泵或注射器,將各管道內充滿消毒液,消毒方式和時間應遵循產品說明書;更換手套,向各管道至少充氣30s,去除管道內的消毒液;使用滅菌設備對軟式內鏡滅菌時,應遵循設備使用說明書。.5.消毒(滅菌)方法將內鏡連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鈕、閥門移106
內鏡處理的安全系數小.
內鏡處理的107
消毒劑的選擇《酸性氧化電位水生成器安全與衛(wèi)生標準》消毒劑應滿足以下要求:應適用于內鏡且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并對內鏡腐蝕性較低;可選用鄰苯二甲醛、戊二醛、過氧乙酸、二氧化氯、酸性氧化電位水、復方含氯消毒;也可選用其他消毒劑部分消毒劑使用方法見附錄B;酸性氧化電位水應符合GB28234的規(guī)定:滅菌劑應滿足以下要求:應適用于內鏡且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并對內鏡腐蝕性較低;可選用戊二醛、過氧乙酸,也可選用其他滅菌劑;部分滅菌劑使用方法見附錄B。消毒劑濃度測試紙:應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消毒劑的選擇《酸性氧108附錄B部分消毒(滅菌)劑使用方法.附錄B部分消毒(滅菌)劑使用方法.109
6.終末漂洗6.2.6終末漂洗流程如下:a)將內鏡連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鈕、閥門移入終末漂洗槽;b)使用動力泵或壓力水槍,用純化水或無菌水沖洗內鏡各管道至少2min,直至無消毒劑殘留;c)用純化水或無菌水沖洗內鏡的外表面、按鈕和閥門;d)采用浸泡滅菌的內鏡應在專用終末漂洗槽內使用無菌水進行終末漂洗;e)取下全管道灌流器。終末漂洗用水必須一次一換,以避免殘留消毒劑對病人胃腸粘膜產生危害.
6.終末漂洗6.2.6終末漂洗流程如下:終末漂洗用水110純化水5.3.11清洗消毒室的耗材要求:
水應有;自來水、純化水、無菌水1)自來水應符合GB5749≤10CFU/mL;2)“純化水應符合GB5749的規(guī)定,并應保證細菌總數≤10CFU/100mL;生產純化水所使用的濾膜孔徑應≤0.2μm,并定期更換。”3)必要時對純化水或無菌水進行微生物學檢測。.純化水5.3.11清洗消毒室的耗材要求:.111純化水純化水要求引自GB30689—2014《內鏡自動清洗消毒機衛(wèi)生要求》細菌總數≤10CFU/100mL是對0.2微米過濾器過濾后的終末漂洗水要求。藥典對于0.22微米過濾器的液體視同為無菌的。(北京調研:酶洗后培養(yǎng)有細菌消毒后未培養(yǎng)出細菌終末漂水后又培養(yǎng)到細菌).純化水.112
內鏡清洗消毒機操作流程
1、使用內鏡清洗消毒機前應先對內鏡進行預處理、測漏、清洗和漂洗。
2、清洗和漂洗可在同一清洗槽內進行。3、內鏡清洗消毒機的使用應用應遵循產品使用說明。
放入自動洗消機之前的內鏡一定要經手工初洗和酶洗,效果更好!.內鏡清洗消毒機操113..114
強調:使用內鏡自動清洗消毒機,不能省去手工清洗引:劉運喜《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guī)范》重點問題解讀課件.
強調:使用內鏡自動清洗消毒機,不115
先進的洗消設備是未來發(fā)展趨勢歐洲采用軟式內鏡預清洗機對軟式內鏡進行預處理,有記錄。國外清洗消毒機有7個接口,均有獨立水泵,保證連接軟式內鏡的每個孔道,可以監(jiān)測壓力和流量,任何一個管腔壓力或流量不足都會報警,保證清洗質量。清洗機有自身消毒功能,并配有采樣裝置。雙開門軟鏡干燥儲鏡柜,內裝空氣過濾裝置,有管子將潔凈空氣送到內鏡的2個管腔,可儲存700h,所以不需要每天重新清洗消毒,并可記錄進入管腔空氣的壓力和流量,保證干燥效果。.先進的洗消設備是未來發(fā)展趨勢.116
復用附件的清洗消毒與滅菌6.4.1附件使用后應及時浸泡在清洗液里或使用保濕劑保濕,如為管腔類附件應向管腔內注入清洗液。6.4.2附件的內外表面及關節(jié)處應仔細刷洗,直至無可見污染物。6.4.3采用超聲清洗的附件,應遵循附件的產品說明書使用醫(yī)用清洗劑進行超聲清洗。清洗后用流動水漂洗干凈,干燥。.
復用附件的清洗117..118
復用附件消毒或滅菌方法的選擇耐濕、耐熱附件的消毒:1)可選用熱力消毒,也可采用消毒劑進行消毒;2)消毒劑的使用方法應遵循產品說明書;3)使用消毒劑消毒后,應采用純化水或無菌水漂洗干凈,干燥備用。耐濕、耐熱附件的滅菌:1)首選壓力蒸汽滅菌;2)不耐熱的附件應采用低溫滅菌設備或化學滅菌劑浸泡滅菌3)采用化學滅菌劑浸泡滅菌后應使用無菌水漂洗干凈,干燥備用。.復用附件消毒或滅菌方法的選擇.119
(五)干燥方法6.2.7干燥流程如下:6.2.7.1將內鏡按鈕和閥門置于鋪設無菌巾的專用干燥臺。無菌巾應每4h更換1次。6.2.7.2用75%~95%乙醇或異丙醇灌注所有管道。(關鍵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三次適物理試題含解析
- 湘潭醫(yī)衛(wèi)職業(yè)技術學院《分子生物學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菏澤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零診”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西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鋼琴即興伴奏(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qū)石室教育集團2025年初三期末物理試題含解析
- 四川師范大學《智能信息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井陘礦區(qū)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四川鐵道職業(yè)學院《大學體育(4)》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信息應用職業(yè)技術學院《電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警官職業(yè)學院《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責任商業(yè)聯盟RBA(CSR)知識培訓
- 鋇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承插型盤扣式腳手架作業(yè)指導書
- LY/T 2588-2016林業(yè)有害生物風險分析準則
- 2023年廣州市黃埔區(qū)中醫(yī)院康復醫(yī)學與技術崗位招聘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江蘇省民用建筑施工圖綠色設計專篇參考樣式2021年版
- GB/T 34720-2017山羊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診斷技術
- GB/T 24368-2009玻璃表面疏水污染物檢測接觸角測量法
- GB/T 18901.1-2002光纖傳感器第1部分:總規(guī)范
- GB/T 1282-1996化學試劑磷酸
- 聯想云教室lenovo eclass用戶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