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第一主題閱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d240b0b940c2126812a61b1c881347/4bd240b0b940c2126812a61b1c8813471.gif)
![四年級下冊第一主題閱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d240b0b940c2126812a61b1c881347/4bd240b0b940c2126812a61b1c8813472.gif)
![四年級下冊第一主題閱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d240b0b940c2126812a61b1c881347/4bd240b0b940c2126812a61b1c8813473.gif)
![四年級下冊第一主題閱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d240b0b940c2126812a61b1c881347/4bd240b0b940c2126812a61b1c8813474.gif)
![四年級下冊第一主題閱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d240b0b940c2126812a61b1c881347/4bd240b0b940c2126812a61b1c88134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時千山萬水美如畫單元導讀課【教學目標】1、讀背《主題讀寫》本單元單元導讀和“一主”教材本單元單元導語。2、瀏覽“一主”教材本單元6篇文章,讀通句子,整體識字?!窘虒W重難點】瀏覽“一主”教材本單元6篇文章,讀通句子,整體識字。【教學流程】單元導語背誦誦讀背誦《主題讀寫》中的單元導語(1)師:祖國的千山萬水是那么多姿多彩,今天就讓我們隨著本單元的學習,與作者一起走進一幅幅大自然的美麗畫卷之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2)出示導語,指名誦讀(3)師生承接讀桂林山水清奇俊秀,杭州西湖濃妝淡抹,黃山廬山云霧縹緲,長江黃河波瀾壯闊……祖國山河就像一幅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徜徉其間,你會流連忘返……(4)男女生承接讀(5)填空,嘗試背誦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黃山廬山,長江黃河……祖國山河就像……誦讀“一主”教材單元導語,明主題之意,悟學習之法(1)學生自讀,要求:用橫線畫出本單元的學習內容,用波浪線畫出本單元的學習方法,如果你在閱讀時有什么想問的可以簡單批注在旁邊。(2)匯報交流(3)師生合作讀師:祖國的千山萬水是那么多姿多彩:男:那奔流不息的江河,女:那連綿起伏的丘陵,男:那直插藍天的雪峰,女:那遼源廣闊的草原……生:真是江山如畫?。?)嘗試背誦(5)明確學習方法:閱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山水的熱愛之情,并體會作者是怎樣用優(yōu)美詞句表情達意的。二、“一主教材”瀏覽環(huán)節(jié)1整體瀏覽“一主”教材本單元文章,邊讀邊用方框畫出文中的四字詞語,用波浪線畫出優(yōu)美的句子,并做簡單批注。2匯報交流讀一讀你所畫的優(yōu)美句子。我覺得《》這篇課文中描寫的句子最吸引人。我讀給大家聽:學生邊讀,可出示相關的句子。《古詩三首》(1)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2)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豆鹆稚剿罚?)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队浗鹑A的雙龍洞》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七月的天山》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騎馬穿行林中,只聽見馬蹄濺起漫流在巖石上的水聲,使密林顯得更加的幽靜。三、總結速記走進本單元,我們將欣賞到“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金華雙龍洞的鐘乳石,新疆的天山,那么在詩人筆下又有怎樣的美景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古詩句,讀一讀,并快速記憶。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祈n愈白如雪,軟如棉,光如銀,闊如海,薄如絮,厚如氈,動如煙,靜如練。-清張維屏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仆蹙S第2課時獨坐敬亭山以詩帶詩學習目標:
1、感情朗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反復誦讀古詩,于品詞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讀成誦。
3、感受本詩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體會詩人孤獨卻不悲觀的情懷。教學重難點:1重點:感情朗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難點:入境悟情。教學過程:一、以舊引新
1、板書“李白”,請學生背誦其詩歌,并說說詩人在作品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李白的一首名詩:板題,生齊讀詩題。3、請熟悉本詩的同學談談對敬亭山和詩歌的理解。
4、師相機介紹詩人創(chuàng)作背景:《獨坐敬亭山》作于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當時距李白被罷官離開京城長安已整整十年。由于抱負得不到施展,長期過著飄泊不定的生活,李白飽嘗了世態(tài)炎涼的滋味,深感孤獨與寂寞。二、初讀詩句,理解大意
1、師質疑:詩題中哪個字最讓你有感觸(生可能談“獨”和“坐”)
2、請學生以自己的體會誦讀詩題。
3、各種形式朗讀古詩,正音、評價。
4、引導學生回憶理解詩句內容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釋、看插圖、讀資料等)。
5、自主選用以上方法在小組內說說詩句的基本意思。
6、全班交流詩的大意:天上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閑地飄向遠方。此時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著,怎么看也不覺得滿足。7、詩句與意義對讀。(各種方式讀)男: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女:天上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閑地飄向遠方。男: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女:此時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著,怎么看也不覺得滿足。三、品讀詩句,入境悟情
1、賞析寫景的一、二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1)要求學生標出描寫景物的詞匯:眾鳥、孤云。(2)指名根據(jù)想象畫出景物。(3)質疑:你們從“眾鳥飛”、“孤云去”的自然景象中體會到什么?(4)李白為什么會由此生出孤獨之感角色體驗朗讀(自己就是李白)。(5)播放朗誦課件,聆聽,欣賞。(6)配樂誦讀,想象畫面;讀出詩韻,讀出情感。
2、品析后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1)敬亭山和李白為何“相看兩不厭”?(2)點撥:李白寄情于山水,山水在他眼中便有了情。他把敬亭山當知己。(3)找到了這樣一位知心朋友,李白才會發(fā)自內心地感慨——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4)假如“知己”敬亭山會說話,李白可能會和它說些什么(引導學生由李白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境況展開想象。)(5)當世界上的一切都遠離李白的時候,他不是頹廢痛苦地生活,而是樂觀、堅定地和敬亭山悠閑地“相看”。(6)指導朗讀。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配樂各種形式誦讀全詩。
2、自由組合練習誦讀。
3、指名背誦。五、帶詩《獨坐敬亭山》(其二)1、自由讀,讀準字音。2、指名讀、齊讀。3、小組討論詩的大概意思,班內分享。4、嘗試記憶。第3課時望洞庭以詩帶詩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本課題《望洞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4、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學過程“一、導入揭題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諸多名勝。著名詩人范仲淹來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經(jīng)典之作。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師:你看到了什么景象(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師: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4、師送一組詞,出示:(生讀)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朧朧、寧靜和諧。5、引出課題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shù)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fā),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6、簡單介紹作者劉禹錫。(劉禹錫,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人。劉禹錫工詩能文,兼擅書法。)二、精讀會意1、自讀全詩,明要求。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看生字表,讀通詩句。2、檢查自學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uó、磨mó3、出示本詩的節(jié)奏,指名讀、齊讀。4、小組討論:在組內說一說你理解了哪句詩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在組內討論交流。5、小組匯報(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相:相互。和:和諧、協(xié)調。湖光:湖水的光?!皟上嗪汀保汉驮鹿馊诤显谝黄?,顯得非常和諧。湖光秋月兩相和——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詩中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理解意思,指導朗讀。(2)“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遙望:遠望。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里一青螺”。(出示實物:白銀盤和一個青螺):你看到了什么師:請你與畫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嗎師:這句詩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指導朗讀。6師生對讀,詩句與意思。師:明月當空的夜晚,洞庭湖的湖光秋月相互輝映,顯得多么和諧,平靜的潭水,如一面沒有經(jīng)過打磨的迷蒙的銅鏡。生: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師:那月下洞庭湖里蒼翠的君山,從遠處看,就好像在白銀盤里盛放著的一枚青螺。生: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7、想象畫面,指導朗讀。(1)這首詩意境很美,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嗎(2)學生說說自己想象到的畫面。學生說畫面時,老師指導朗讀。8、孩子們,這就是洞庭湖。師生對比讀師:湖光秋月和。生:湖光秋月兩相和。師:潭面鏡未磨。生:潭面無風鏡未磨,師:洞庭山水色,生:遙望洞庭山水色,師:盤里一青螺。生:白銀盤里一青螺。師生承接讀師:因為無風,所以湖面寧靜、和諧生: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師:因為遙望,所以君山小巧玲瓏。生: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9、孩子們,你們被洞庭湖的美景吸引了,劉禹錫也陶醉在這樣的美景之中,讓我們在洞庭的湖光秋月中再次齊誦——《望洞庭》。三、學習古詩《題君山》1、除了劉禹錫著迷于洞庭湖,還有一位詩人也喜歡洞庭湖中的景。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唐代詩人雍陶的《題君山》。2、學生自由讀。3、指名讀、正音、齊讀。4、討論全詩你不理解的地方。5、重點解析: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運用了比喻的手法)6、自古君山的來歷便充滿神奇色彩,眾說紛紜,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后到網(wǎng)上查找相關資料閱讀。四、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游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第4課時憶江南以詩帶詩教學目標:1、借助注釋了解詩詞大意,感受詩人對江南的留戀之情。2、通過課外資料的引入,以及對另外兩首《憶江南》的學習,豐富學生的認知。3、了解詞的特點,感受詞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讀三首詩詞。教學重點:1、了解詩詞大意,感受詩人對江南的留戀之情。2、了解詞的特點,感受詞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讀。教學流程: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1、老師根據(jù)圖片進行介紹。這就是位于杭州的西湖,湖畔綠樹成蔭,湖中景物別致,荷花掩映;還有聞名中外的黃鶴樓;這是蘇州園林,園林中亭臺樓閣,曲徑通幽,難怪人們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位于安徽的蕪湖有著幽靜的竹林,分布密集的湖泊河流;再看這是古鎮(zhèn)周莊,它是我國第一水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這些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就是古代文人所鐘愛的“江南”。對于江南,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說法,一般指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區(qū)。自古以來,江南就以景色優(yōu)美而著稱,欣賞了圖片,我們也可以通過詩詞來一起走進江南,一起去看一看。2、關于江南的詩詞江南春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3、導入詞這就是詩中的江南,美麗而又充滿著情趣。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曾在江南居住多年,在蘇州杭州做過官,后來因為有病回到了洛陽老家,在他離開江南十幾年后,六十七歲時寫下了著名的詞——《憶江南》。(板書)4、簡單介紹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頗負盛名。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之稱。代表作有:《長歌行》《賣炭翁》《琵琶行》等。二、了解詩意,感悟詩情。1、了解詞及詞牌。(1)出示詞,《憶江南》與我們學過的古詩有什么不一樣什么是詞和詞牌出示投影。自已讀、指名讀,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詞:詞是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因長短不一,又稱“長短句”,宋時發(fā)展到鼎盛時期,可以配樂演唱。包括詞牌、標題、詞的內容。詞牌:詞最初是伴著旋律而唱的,這個旋律就稱為詞牌。詞有各種詞牌,每一種詞牌的句式是固定的,不同的詞牌有不同的句式。詞牌跟內容沒有關系,而是決定詞的句式。詞牌名也不代表詞的題目。常見的詞牌名有:《水調歌頭》、《清平樂》、《西江月》、《沁園春》、《菩薩蠻》、《蝶戀花》等。《憶江南》是詞牌名,不是題目。2、初讀詩詞,進行第一次朗讀指導。評讀并指導:詩詞在朗讀時要注意字斷而聲不斷,讀出詩詞的韻味。3、了解詩詞中的對仗寫法,進行第二次朗讀指導。(1)詞又叫長短句,但是中間兩句不僅字數(shù)相等,而且詞與詞之間意思還是相對的。上一句的“日出”對下一句的(春來),“江花”對(江水),“紅勝火”對(綠如藍),“日出江花”對(春來江水),“日出江花紅勝火”對(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樣兩句字數(shù)相等,詞語意思相對的,我們稱它們?yōu)椋簩φ?。(板書)這樣的句子也稱對偶句。讀起來非常有節(jié)奏感。(2)再讀這兩句。師:古詩詞不僅要讀得好,更要了解詞句所蘊含的意思。4、了解詩意,進行第三次朗讀指導。(1)借助注釋說說詩詞的意思。自由發(fā)言。重點指導:哪個字是熟悉的意思“舊”是什么意思(白居易曾經(jīng)在這里居住過很多年,江南是他原來很熟悉的地方)理解“紅勝火,綠如藍”。出示圖片:認識“藍草”,感受江南春天的色彩斑斕。指名朗讀。(2)重點指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句。了解南方與北方因氣候不同,而景色不同。白居易此時正在什么地方回憶江南(洛陽在河南省,屬于我國的北方地區(qū),和北京的氣候差不多。)現(xiàn)在株洲正值春季,說說株洲的春天在你眼中是什么樣的圖片出示:北方的春天和南方的春天,對比。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北方的春天雖然萬物復蘇,但是植物看上去還是干干的,黃黃的,洛陽也是如此,而此時的江南卻已經(jīng)是紅勝火,綠如藍的景色了。感情讀這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再次感受江南明麗的春天。5、拓展學習,進行第四次朗讀指導。(1)江南有許許多多的美景,可是白居易為什么單單描寫這普普通通的江花和江水(板書:江花江水)(2)請同學們看這三個詞(江南、江花、江水),有什么共同之處都有江字,都與水有關。作者回憶江南,最先想到的就是江南的水。水,是江南的象征。江南的景色因為有了水而更加秀麗,處處山清水秀;那里的人因為有了水,而變得更加俊秀。因此,身處洛陽的白居易,才會覺得這江花和江水是如此的美麗?。?)再次感情朗讀這兩句。江南讓白居易這么難以忘懷,僅僅因為這里的美景嗎,還有其他原因嗎這就需要我們來借助一些課外的資源了。6、引入課外知識,豐富學生認知。(1)出示投影——資料鏈接:白居易曾擔任杭州刺史(杭州市市長),在杭州的三年中,他帶領百姓修起了一道美麗的湖堤,疏通了六口清澈的井水;留下了200首杰出的詩篇,結交了許許多多的好友。當他要離開杭州時,杭州的百姓全都走向街頭,揮淚送別。白居易離開杭州后,又擔任過蘇州刺史,同樣為百姓做了許多實事。在他生病即將要離開蘇州時,人們都紛紛涌上街頭哭著給他送行。他的好朋友劉禹錫曾寫下過這樣兩句詩,來記錄當時的情景: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2)指名讀,說說白居易為百姓做了哪些實事。(3)白居易要離開杭州和蘇州時,老百姓都揮淚送別,蘇州那里的老百姓更是像嬰兒一樣毫無顧忌地放聲大哭。從這你能看出什么(對他的不舍,對他的情義??闯鲞@里百姓非常純樸,重情義。)7、再讀詩詞第一句,體會“江南好”的豐富含義。學到這里,再請同學們看詩詞的第一句,江南好,這時你是怎么理解這個好字的呢白居易覺得江南哪兒好呢(江南不僅景美,那的百姓是那么純樸善良、重情義……)(板書:景美;人重情)感情朗讀全詩,體會白居易“能不憶江南”的情懷。三、拓展學習,豐富認知。1、就因為對江南有太多的牽掛,白居易又寫下了另外兩首詞:其一: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其二: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1)自由讀,結合注解理解兩首詞的意思。(2)學生匯報,老師點撥。A、“江南憶,最憶是杭州?!钡诙自~中他憶的又是哪兒“山寺月中尋桂子,”在杭州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就是在晚上到山上的寺院中去,在月光中可以等到桂花仙子的降臨。多么美麗的傳說??!美景因為美麗的傳說而變得更加神奇,更加吸引人?!翱ねふ砩峡闯鳖^?!蓖瑢W們學過《觀潮》這一課,請用一個詞形容一下錢塘江大潮。他坐在衙門的亭子里,躺在枕頭上都可以看到錢塘江大潮這樣的氣勢雄偉的景觀,真令人羨慕!再讀第二首詞,感受作者的這種留戀之情。指導朗讀:美麗的傳說,應該是浪漫的,柔美的。錢塘江大潮,應該是波瀾壯闊的,氣勢雄偉的。讀起來應該不一樣,再讀。B、“江南憶,其次憶吳宮?!钡谌自~他憶的是哪兒重點理解“吳酒一杯春竹葉”中的“春”字。兩層含義:他想到吳宮里一種叫竹葉的美酒,喝起來給人一種春天的暖意;一邊喝著美酒一邊欣賞著美麗的姑娘翩翩起舞,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愜意。2、出示第一首詞中的第一句“江南好”,再次深入體會,豐富學生的認知。孩子們,白居易在其一中第一句就是這樣寫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學了后兩首詞,此時你又是怎么理解這個“好”字呢(江南不僅有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色還有錢塘江大潮這樣氣勢雄偉的景觀;有重情重義的百姓,還有山寺月中尋桂子這樣美麗的傳說;還有這里的美酒、美女……江南有著太多令他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再讀這三首詞,感受白居易“能不憶江南”的情懷。四、吟唱詩詞,感受意境。1、剛上課時我們說,過去詞是可以配著旋律來唱的,可是由于年代的久遠,詩詞流傳了下來,但是曲調因為條件有限卻沒有流傳至今,非常遺憾。但是我們現(xiàn)在的人根據(jù)古時的一些文獻,以及江南古典音樂的一些音律特點,譜了一首曲子,雖然這個曲調與原作不可能相同,但是我們也來聽一聽,好嗎來感受一下詞和著旋律來吟唱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同學們可以跟著小聲唱一唱。2、播放相關視頻,學生欣賞。3、古樸的音樂把我們再一次帶到了風景如畫的江南。白居易在離開江南的十幾年中,對它念念不忘。他曾經(jīng)很多次都想回江南去看一看,但都因路途遙遠,身體虛弱,沒有實現(xiàn)這個愿望。他只能把一腔思念寄托于《憶江南》。讓我們最后再一次來朗讀這三首詞,希望這次讀,同學們不僅能再次體會白居易對江南的留戀,而且也容入自己對江南的喜愛之情。五、板書設計憶江南白居易江花對仗江水景色美麗、壯觀百姓重情義難忘傳說神奇美酒春意美女花兒一般第5、6課時桂林山水以文帶文教學目標:1有感情朗讀課文,熟讀成誦。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2學習文章“總-分-總”的敘述方法,領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讓學生初步體會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方法的妙處。3指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留戀與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重難點:1教學重點: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2教學難點: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教學流程:第一課時古詩導入1、一提到桂林,人們的腦子里就會浮現(xiàn)出那挺拔俊俏的孤峰,倒映著青山綠水的漓江,一切都像神話故事那樣奇特,怎不令人向往自古以來,文學家就以膾炙人口的詩句來吟詠它。2、誦讀《經(jīng)典誦讀》中的詩歌《題陽朔山水》。(1)自由讀(2)指名讀、齊讀(3)快速背誦二、整體感知,弄清結構1、讓我們跟著作家陳淼一起走進桂林的山水。板書課題、讀題。2、自由讀文,感受山水之美。思考:課文的每小節(jié)分別講的是什么(第一自然段:山和水;第二自然段:水;第三自然段:山;第四自然段:山和水)3、小結文章的結構:總起—分述—總結4、請用文中的一句話把課文內容概括出來。(桂林山水甲天下?!斫庖馑迹┐司湟彩俏恼碌闹行木?。(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先總的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體描寫漓江的水是怎樣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山,最后寫游覽桂林山水總的印象和感受。)三、疏通字詞1、出示詞語:蕩漾玩賞無瑕翡翠擴散攀登泰山駱駝屏障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峰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色彩明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連綿不斷2、小老師帶讀、齊讀等四、品讀“水”的句子1、出示圖片,說一說桂林的水給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2、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出示自讀要求:用著重號標出桂林的水的特點,并用橫線畫出作者是怎樣描寫出水的特點的3、學生匯報特點:靜、清、綠4、漓江的水靜、清、綠。請同學們用幾個詞把這三個字連接起來,把寫漓江水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如: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漓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5、如果我們告訴人家: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能讓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嗎假如我們把靜、清、綠三個字重疊起來,怎么說漓江的水——漓江的水靜靜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綠綠的。6、把靜、清、綠幾個字重疊起來,語氣加重,就使人覺得漓江的水很靜、很清、很綠。我們看到漓江的水這么美,感嘆起來,該怎么說漓江的水真靜?。±旖乃媲灏。±旖乃婢G??!7、看這就是文中寫的漓江的水,讀。(出示圖片和原文)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老師要指導朗讀)8、在表達強烈的語氣時,要用到感嘆句,可光感嘆能夠把漓江水怎么靜、怎么清、怎么綠告訴人嗎(不能)漓江水靜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綠到什么程度,要補充說明。(1)師生承接讀: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2)師生點評讀生: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師:靜的是河水的狀態(tài),也是作者心中的感受生: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師:江底的沙石烘托出河水的清澈。生: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師:翡翠的比喻,讓水綠得更美。9、對比讀,體會排比句:師: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也很清,連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見。這里的江水又綠,綠得像無瑕的翡翠。生: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從對比讀中體會排比的修辭手法,老師指導朗讀。)10、(1)假如此時你泛舟漓江之上,看到這么靜、這么清、這么綠的水,你會想干什么呢出示:望著這樣的山水,我真想。(2)此時,你對漓江的水又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呢出示:漓江的水真()啊,()得()。(凉、甜、水聲動聽……)3是的,漓江的水帶給每個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11、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是漓江的水,作者為什么要寫大海和西湖呢(對比,引出漓江的水。大海有大海的氣勢,西湖有西湖的嫵媚,各具美感。作者就是想通過對比這三種景觀的不同特色,來突出漓江水別具一格的美。)12、小結寫法:作者先用對比引出漓江的水,再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出水的特點,最后總結感受。三、帶文《濃碧》、《漓江游》(一)《濃碧》漓江的水是柔美的,曾有人這樣寫到:出示《濃碧》1、自由讀2、指名讀、齊讀3、承接讀師:這就是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生:是誰將百里漓江,染成濃碧是誰在晶瑩的水底,鋪下了片片芳草地,輕柔又柔和師:這就是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生:船行在綠玻璃上,人倒影在綠玻璃下。綠草在水底探起頭來,像是向水面上問:你下來嗎(二)《漓江游》1、自學提示:把文中描寫漓江特點的語句用波浪線畫出來,多讀幾遍,并做批注。2、學生匯報閱讀感受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1、上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游覽了桂林漓江的水那里的水有什么特點呢2、背誦有關水的語段。3、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看看桂林的山。二、品讀桂林的山1、出示自學導航: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思考:(1)作者在寫桂林的山時,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2)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請用著重號標出桂林的山的特點,并用橫線畫出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山的2、學生匯報(1)作者先用對比的手法引出桂林的山。相機學習第一句。(2)桂林山的特點是:奇、秀、險。3、讀文。(1)承接讀師:桂林的山不需要攀登,泛舟漓江,瞧,那一座座山便迎面而來。生: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2)承接點評讀師:桂林的山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生: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師:真奇)師:桂林的山色彩明麗,倒映水中生: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師:真秀)師:桂林的山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生: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師:真險)師:泰山峰巒雄偉,香山紅葉似火生:桂林的山,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色彩明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師:因此,作者感嘆生:桂林的山甲天下三、帶文《漓江游》1、自學導航:批注式閱讀有關山的語段2、匯報交流四、品讀最后一段、小結升華1出示語段,思考:這樣的山指怎樣的山這樣的水指怎樣的水用文章的語句回答。2承接點評讀生: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師:山水相互映襯,山水交融,水因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真美!難怪詩人吳邁說生: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生: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師:從空中到山間再到江山,到處都是景,真美!生:云霧迷蒙、綠樹紅花、竹筏小舟師:動靜結合、色彩豐富,真美!難怪,作者說生: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師:泛舟漓江,微風漾過,青山綠水、云霧紅花、竹筏小舟,一切的一切都給人美的享受,走到哪,哪就有美景,因此生: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師:真是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3、升華讀師: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我們不得不說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師: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我們不得不說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師: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我們不得不說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孩子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希望你們以后能有機會走進桂林,親自領略那里的山,那里的水!第7、8課時記金華的雙龍洞以文帶文、讀寫聯(lián)動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2了解游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雙龍洞內孔隙的特點。4領悟移步換景的游記特點,體會并運用作者將見聞和感受結合,把事物寫得具體形象的表達方式。重點難點1學習按游覽順序記敘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2指導學生運用常見的事物,結合自己游覽的感覺,把景物特點寫具體,使人身臨其境的表達方式。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以文帶文一、課前談話同學們,祖國的山川秀美,到處都有迷人的景色。瞧,這是哪兒(課件出示廈門鼓浪嶼圖片)這迷人的風光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文: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再看看一處美景(課件出示江西廬山圖片),你看到這樣的景致,能像老師剛才一樣想起怎樣的詩句呢二、揭示課題,反饋預習,整體感知1出示圖片,揭示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2點明體裁特點,介紹游記是記敘旅行的見聞和感受的文章。(板書:游記)3這篇文章是葉圣陶老先生游覽雙龍洞后寫下的,他的游程是怎樣的(板書:游程)所到之處,葉老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怎樣獨特的感受呢(板書:見聞感受)讓我們走進課文,隨著葉老到字里行間去游歷一番。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了解“雙龍洞”得名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學習生字新詞,注意“浙、蜿”等字的讀音。出示:浙江臀部稍微額角蜿蜒3指導學生結合漢字形聲字構字法,理解“蜿蜒”的詞義,并引導學生結合舊知,聯(lián)系生活,學會運用“蜿蜒”。4讀課文句子“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shù)碾p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币龑W生感悟“雙龍洞”得名的由來。四、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按怎樣的游覽順序來寫的2、學生匯報,相機指導。途中風光—外洞的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3、出示:☆出金華成大約五公里到羅甸,過了羅甸就漸漸入山?!钊肷酱蠹s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畲蠹s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陸了,這就到了內洞?!钗遗抨牭群?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讀句子,注意粗字體同學們,一條線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者就是這樣且走且看,每走到一處景物,就記下自己的所見所聞,這樣一邊游覽,一邊描述,這樣的寫作方法就叫移步換景。五、感受途中風光1、作者在去雙龍洞的途中看到了哪些景物用方框框出來,并總結景物的特點。映山紅、油桐——明艷;溪流——變幻2、讀(1)師生問答讀師:途中的景有哪些呢生:盛開的映山紅,一簇簇的油桐,粉紅色的沙土,變幻的溪流師: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生: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時時變換調子。(2)承接讀師: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生:無論花朵還是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師:油桐也正開花生: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師:山上沙土呈粉紅色,在別處似乎沒有見過。生: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師:一路迎著溪流生: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時時變換調子。六、精讀課文,感受“孔隙”特點,學習表達方式(一)找出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作者見聞及感受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作者游雙龍洞的(4-7自然段)2默讀,思考:4-7自然段寫了哪些景點,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指名答。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外洞:寬敞空隙:窄小內洞:昏暗,比外洞大,有雙龍和石鐘乳(板書:外洞、孔隙、內洞)七、以文帶文《鼎湖山聽泉》1葉老以移步換景的方法寫出了自己的游程,和游覽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我們再來看一篇類似的文章。2自學導航:默讀《鼎湖山聽泉》,用橫線畫出作者的游覽路線,用方框框出文中描寫的景物,并批注景物的特點。3學生交流匯報八、結課今天我們一起分享了兩篇文章,在寫法上他們的共同點都是:移步換景。用這樣的方法來寫,文章的條理非常清楚,咱們讀起來,也好像跟隨著作者進行了一番游歷,所以我們在寫游記的時候,就可以用這種寫作方法。九、板書設計游記記金華的雙龍洞游程洞口見聞外洞感受孔隙內洞第二課時以文帶文、讀寫聯(lián)動一、復習導入1、回憶葉老先生在游雙龍洞的路線是什么二、精讀課文(一)重點感受“孔隙”特點,學習表達方式1、你覺得這些景點中最驚險的是哪(孔隙)2、指名讀,全班學生邊聽邊思考作者是如何寫出孔隙特點的。3、理解“孔隙”詞義,再借助圖片揭示孔隙的特點:窄?。ò鍟?、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樣寫出孔隙窄小特點的。要求學生用心讀第五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1)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師:雖說是孔隙生: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師:怎樣小的小船呢生: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師:作者用常見的事物具體寫孔隙的窄小。(2)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作者用自己游覽的感覺具體寫孔隙的窄小。)(3)創(chuàng)設情境:假如你就是游客,仰臥小舟,工人拉著繩,幫助你穿孔隙,過水道,你會有怎樣的感受(3)指導朗讀句群: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4)小結寫法:葉老沒有直接點明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常見的事物和自己游覽的感覺,把景物的特點寫具體,使人身臨其境。4讀寫互動,遷移運用。出示幾幅圖:海洋館、吊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仿照孔隙的寫法,寫出自己游歷的感受。師生交流、反饋。5梳理游記內容,發(fā)現(xiàn)構段特點。(1)找找這個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從表達方式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奧秘(條理清晰,體現(xiàn)了游覽過程)(2)交流總結:在過孔隙時,葉老按游覽順序,將見聞、感受,生動具體地記錄下來,使人身臨其境,這就是游記的典范。(二)感受外洞的寬1師生問答讀師:雙龍洞的洞口有什么特點生:又高又寬師:外洞呢生:大師:有多大呢生:走進去,仿佛到了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里聚集以前或者八百個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三)感受內洞的奇1默讀課文第六自然段,哪些地方讓你感覺到雙龍洞的內洞很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記。2交流匯報(1)首先當然是蜿蜒著洞頂?shù)碾p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名字的由來。第一課時已經(jīng)解決)(2)石鐘乳和石筍生:其次是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據(jù)形狀想象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師:形狀多!生: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觀賞。師:觀賞價值高!(3)內洞大3、小結:洞內景物的描寫,也是有順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來表明觀看順序,讀一讀,感覺這樣寫條理就比較清楚了。三、帶文《煙臺的海》1自學導航:自由讀文,思考:(1)文章的寫作順序是什么(2)煙臺的海有什么特點(3)文章運用了什么方法來寫煙臺的海的特點的畫出相關的句子,并做批注。2匯報交流四、小結我們一同觀賞了煙臺的海,也與葉圣陶老先生一起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禁折服于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五、板書設計記金華的雙龍洞洞口寬、高外洞大孔隙窄內洞奇第9課時七月的天山以文帶文教學目標1、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2、體會課文精當、華麗的語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襯托等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體會作者通過記敘游覽天山的見聞所流露出來的熱愛祖國、熱愛新生活的深厚感情。教學重難點:1、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體會課文精當、華麗的語言特色,2、體會并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教學流程:一、課前背誦環(huán)節(jié)1誦讀《經(jīng)典誦讀》中的《關山月》、《晚霞》2、背誦《關山月》二、談話導入1一說到新疆,你會聯(lián)想到什么(吐魯番、葡萄、維吾爾族、新疆舞、冬不拉、大草園、羊肉串……)其實,就在同學們的聯(lián)想和交流中,我們已經(jīng)初步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西北風情,并且多少有些向往,是嗎我也一樣,一說起天山,我就會想起一座山,板書“天山”,自然,我就會想起一位著名的作家——碧野,他寫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記》(課件出示圖片)。文章一開頭,作者這樣寫道:朋友,你到過天山嗎天山是我們祖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里,橫貫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遠望天山,美麗多姿,那長年積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體起舞時的維吾爾族少女的珠冠,銀光閃閃;那富于色彩的連綿不斷的山巒,像孔雀開屏,艷麗迷人。如果你愿意,我陪你進天山去看一看。2補充課題、讀題三、疏通字詞戈壁灘炎暑白緞飛瀉洄水窩飲馬俯視白皚皚馬蹄濺起縈繞綿延矯健五彩斑斕重重疊疊高懸的山河閃耀的銀鏈五彩繽紛出示詞語,各種形式讀,疏通四、細讀課文,品讀感受(一)第一自然段(1)在我們這兒,七月是最炎熱的夏季,不知道天山怎么樣。課件出示: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這是全文的開場白,簡潔明了,卻又總領全文,讀一讀,想一想,你感覺到了什么(騎馬上天山,這是多么獨特的游覽,天山的連綿不斷,一望無垠,仿佛游人的視線、心胸都被打開了)(2)資料補充:天山是亞州中部的一條大山脈,橫貫中國新疆的中部,把新疆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里木盆地;北邊是準噶爾盆地。長約2500公里,寬約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為米,峰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在博格達峰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云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里,王母娘娘就在這里設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現(xiàn)在這里已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3)難怪,“騎馬”上天山,這是最理想的。(二)自由讀文,了解內容,疏通順序。1、讀文要求:(1)讀準字音,通句子。(2)邊讀邊畫出2、3、4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并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2、匯報交流課件出示:☆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被遠遠地拋在后邊,迎面送來的雪山寒氣,會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涼爽?!钤偻镒?,天山顯得越來越美?!钭哌M天山深處,山色逐漸變得柔嫩,山形也逐漸邊得柔美。1讀文(2)說發(fā)現(xiàn),小結。原來,上天山不是登上天山的頂峰,而是騎在馬背上,從天山之外走到天山深處,記下一路上所看到的獨特的風景,你知道,這是什么體裁的文章嗎(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游記”,從山外到山里,以游覽行蹤為順序寫游記,真是個好辦法。)3、騎在馬背上,從進入天山,一直到到天山深處,一路上,看到了哪些景物請同學們再一次默讀課文,用方框框出相關景物。交流,板書:飲馬溪邊騎馬穿林走馬觀花雪峰、雪水原始森林野花、溪流4、用一兩句簡短的語言,告訴大家,七月,騎馬上天山,你看到了那些景物,可以借助板書。課件出示:七月,騎馬上天山,“我”。課文《七月的天山》選被選入時已稍有改動,在《天山景物記》中是這樣一個小標題:雪峰溪流森林野花,讀著這個小標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就是作者在文中重點描寫的景物)。作者就這樣移步換景,寫出了這篇令人看了忍不住想騎馬走天山的游記。(三)欣賞景點1、高大潔白的雪峰,飛流直下、氣勢雄偉的雪水,充滿生機的溪流,幽靜的原始森林,一望無際、色彩艷麗的花海,這就是天山,這就是七月的天山,天山的七月,每一道風景都在我們心頭留下了獨特的印象。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有冬天的潔白,有秋天的涼爽,有春天的萬紫千紅。)2、難怪,文章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感慨: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課文哪個自然段的描寫,能使作者發(fā)出如此感嘆,趕緊找到,讀一讀。3、匯報交流。學生說到哪就指導朗讀到哪。進入天山——描寫了雪峰、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水景物。感受:秋天似的涼爽。再往里走——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相映成趣。感受:仿佛走進幽靜的密林。走進天山深處——描寫了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點寫了五彩繽紛的野花。感受:猶如走入了春天的花園。☆藍天襯著高高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陽下,雪峰間的云彩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暗花?!钊诨难┧瑥母邞业纳綕尽那捅跀嘌律巷w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山腳下匯成沖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铒嬹R溪邊,你坐在馬鞍上就可以俯視到那陽光透射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斕的水石之間,魚群閃閃的鱗光映著雪水清流,給寂靜的天山增添了無限生機。☆白皚皚的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撐天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只漏下斑斑點點的細碎的日影。☆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根據(jù)自己的習慣設計朗讀,如:天山深處,“走馬觀花”師: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生: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師:五彩繽紛生: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師: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卻勝似春天,難怪作者感嘆——生: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師: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卻勝似春天,難怪你也會感嘆——生1: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生2: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師: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卻勝似春天,難怪我們都會感嘆——生: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4、這就是天山,這就是碧野筆下的天山,你覺得碧野文中的語言帶給你怎樣的享受。(四)拓展延伸1、天山的豐美景物何止這些,天山綿延幾千里,不論高山、深谷,不論草原、森林,不論溪流、湖泊,處處有豐饒的物產(chǎn),處處有奇麗的美景:那兒有迷人的夏季牧場,有野馬、蘑菇圈、旱獺、雪蓮,還有天然湖與果子溝……難怪作者在《天山景物記》最后這樣寫道:朋友,天山的豐美景物何止這些,天山綿延幾千里,不論高山、深谷,不論草原、森林,不論溪流、湖泊,處處有豐饒的物產(chǎn),處處有奇麗的美景,你要我說可真說不完。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游天山,臨行前別忘了通知我一聲,也許我能給你當一個不很出色的向導。不過當向導在我只是一個漂亮的借口,其實我私心里很想找個機會去重游天山。五、以文帶文《黃果樹瀑布》1自學導航:自由讀文,最吸引你的景物及其描寫用波浪線畫記,并寫下自己的感受,多讀幾遍。2交流匯報,讀中欣賞美景。3對比讀:瀑布上方和瀑布爆發(fā)時的情景瀑布上方:原以為這里一定是波濤洶涌,白浪滔天,但出乎意料,這里只有一條平凡的河,沒有浪花,沒有急流,恬靜、安詳、默默無語。瀑布爆發(fā)時:化為萬馬奔騰、咆哮如雷、洶涌澎湃、崩崖裂石的世界奇觀六、小結課堂我們欣賞了黃果樹瀑布,領略了天山的美景。作者用優(yōu)美的語言對景物進行了具體描寫,表達了對天山、對黃果樹瀑布的熱愛和贊美。如果有機會,希望你們也能在七月騎馬上天山,也能站到黃果樹瀑布的下方去感受瀑布的壯觀。七、板書設計4七月的天山飲馬溪邊騎馬穿林走馬觀花雪峰、雪水原始森林野花、溪流第10課時口語交際基礎訓練學習目標1、增強口語表達的能力。2、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習慣,能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3、積累語言,增強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4、在口語交際中,培養(yǎng)合作和交往的能力。教學重難點: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習作,順序清晰,生動具體。教學流程導入新課談話引入:不知不覺春天已經(jīng)來到我們身邊,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氣息(學生自由發(fā)言,欣賞圖片)春光多美好,你們想出去找找春天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商討一下,怎樣才能快樂、安全、有意義地找到春天。二、讀課題,明確要求。1、先讀讀課文里的這段話,弄明白說話的主題是什么。(春游計劃)2、圍繞這個中心,要說清楚哪幾個要點呢(1)時間、地點(2)準備工作(3)開展的活動(4)注意事項3、除了書上提到的這幾個方面,你覺得還有必要說清楚什么。(自由補充)三、分小組討論1、提出要求(1)圍繞中心話題進行討論。(2)分工合作,團結協(xié)作。(3)學會傾聽(4)作好記錄,形成書面計劃草案。可以表格的形式進行。時間地點活動內容準備工作分工其它2、進行討論。由小組長統(tǒng)一意見,推選一人作好發(fā)言。3、各小組進行匯報。四、形成方案師生評議取長補短,統(tǒng)一意見,形成班級的春游方案。第11、12、13課時習作基礎訓練一、導入新課談話引入:春天來了,我們熟悉的校園也呈現(xiàn)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機,通過觀察,你覺得我們的校園美嗎最美的是什么你最喜歡哪個地方你經(jīng)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說,放開說,教師做適當補充指點)二、交流觀察所得1、說說你已經(jīng)觀察到什么,準備怎么寫,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啟發(fā)。2、提出自己在思考過程中遇到的問題。3、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進行點評。三、讀題,明要求。1、自讀題目,弄清寫作的內容和要求。2、梳理:內容:(1)校園的一處景物(2)別處的景物(3)發(fā)生在校園的一件事要求:順序清楚,內容具體,語句通順。四、指導選材和寫法:1、典型性:寫一處景物,選擇最美的、自己觀察得最仔細的。2、新穎: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3、要有一定的順序4、怎樣寫具體:觀察要細致;采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語言優(yōu)美。五、學生擬草稿。教師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和問題。六、作后指導。1、完稿后,選幾名學生把習作讀給同學聽,大家共同評議,然后分頭修改自己的習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讀自己的大作,默讀皆可)。2、同桌互相交流,評改。改通順,指出錯別字及其病句、標點錯誤等;評優(yōu)點,劃出你認為的好詞好句或者精彩語段;提建議,提出哪些內容需要具體或補充,哪些可簡單或刪除等等。3、學生完成習作后,可以辦一期以“美麗的校園”為主題的習作展覽。附:怎樣寫好開頭和結尾如何開頭1.開門見山。開門見山就是直截了當?shù)芈涔P扣題,直接進入你要描寫的主題。比如,拿本次習作來說,如果要寫校園的操場,運用開門見山式可以這樣寫:不知不覺在學校已經(jīng)度過了四年的時光,學校里到處都有我的足跡,尤其是操場上,留下了無數(shù)令我回憶的鏡頭。我是一個運動健將,所以校園里最讓我歡呼雀躍的地方就是操場。在學校里,操場對于我們這些喜歡玩的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最好的大樂園。……2.設問法。就是開頭先提出一個問題,以引起別人的注意和興趣,然后自己回答。設問法是以提問的方式開頭,但不需要回答,因為答案就在句子當中。比如,拿本次習作來說,如果要寫校園的美麗,運用設問法可以這樣寫:你知道我們的校園里什么地方景色美嗎告訴你吧,最美的地方就是校園里的小花壇。朋友,你到過我們的校園嗎今天,我就帶著你參觀一下我們的美麗校園吧。3.名言、警句、詩歌等引用法。我們經(jīng)??吹胶枚辔恼吕镆靡恍┟?、警句、俗語等作為文章的開頭,效果非常不錯。如你要校園里的美麗景色,可以這樣開頭:“滿園春色關不住?!庇眠@句話來形容我們的校園,最恰當不過了。“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贝河隇⒙涞叫@里,別有一番景色。如何結尾1.自然順暢的結果交代法。如:校園里多美的春天啊,它給我們帶來了迷人的景色和希望的陽光!2.照應開頭的首尾呼應法。如:開頭:校園歡笑了……結尾:校園里的一切都歡笑了。鳥兒飛翔,蟲兒歌唱,花兒伴舞,草兒彎腰,一幅多么柔美的校園春色圖畫呀!這真是一個比萬花筒還要多彩多姿的世界!3.畫龍點睛的全文總結法。如:我愛春天,更愛這生機勃勃的校園。4.啟發(fā)聯(lián)想法。如:窗外飄灑著細雨。點點滴滴。淋淋漓漓,迷迷蒙蒙,浙浙瀝瀝。美麗的校園歡笑了……5.感嘆法。如:校園的楊柳輕輕地搖擺著,仿佛在歡唱著一首春天的贊歌:“春天來啦,春天來啦,我們要把春天留下!”第14課時語文園地一基礎訓練課教學目標:1、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達特點。2、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與伙伴之間共同合作的精神。3、通過誦讀詩句懂得大概的意思。在初步感知后,可復誦讀,直至背誦。4、可通過抄寫,幫助記憶。5、能獨立進行搜集祖國錦繡河山圖片資料的語文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yǎng)孩子們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興趣。教學流程:一、我的發(fā)現(xiàn)(一)反復品讀,自主發(fā)現(xiàn)課件出示句子并提出要求:讀一讀下面的句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二)集體討論,各抒己見預設答案:⑴用三個相同的句式描寫了漓江的水的“清、靜、綠”的特點。⑵三個相同的句式是: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⑶三個句子相同的地方是:“漓江的水真……啊”。⑷我覺得這樣寫,有許多好處。比如:能夠強烈地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讀起來朗朗上口,有一種音樂感和節(jié)奏感。這樣的句子用在文章里,語言很美,很生動、很形象。⑸我發(fā)現(xiàn)課文中還有一些這樣的句子呢。如《桂林山水》中小山的那一段: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騾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鋰輝石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氣體檢測設備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印刷品、記錄媒介復制品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買賣個人房屋合同(4篇)
- 2025年臨時工聘用合同協(xié)議標準版本(三篇)
- 山西省2024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二單元成長的時空第七課在集體中成長情境基礎小練新人教版
- 2025年臨時工解除合同樣本(2篇)
- 2025年人防門制作安裝工程施工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個人無息借款合同經(jīng)典版(2篇)
- 2025年二人合作經(jīng)營協(xié)議參考模板(三篇)
- 使用錯誤評估報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六年級語文下冊閱讀及參考答案(12篇)
- 《發(fā)展?jié)h語(第二版)中級綜合(Ⅰ)》第7課+課件
- 第四章《數(shù)列》復習小結示范公開課教學PPT課件【高中數(shù)學人教A版】
- GB/T 8944.1-2008紙漿成批銷售質量的測定第1部分:漿板漿包及漿塊(急驟干燥漿)漿包
- 蘇教版(蘇少版)九年級美術下冊全冊課件
- 2022年江蘇省鹽城市中考英語試題及參考答案
- 中國文化簡介英文版(ChineseCultureintroduction)課件
- 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課件(完整版)
- 工程經(jīng)濟學完整版課件全套ppt教程
- 鼻空腸營養(yǎng)的護理及注意事項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