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濕湯-回春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ee45187e611f54e8ac4482e7bcbee9/38ee45187e611f54e8ac4482e7bcbee91.gif)
![滲濕湯-回春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ee45187e611f54e8ac4482e7bcbee9/38ee45187e611f54e8ac4482e7bcbee92.gif)
![滲濕湯-回春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ee45187e611f54e8ac4482e7bcbee9/38ee45187e611f54e8ac4482e7bcbee93.gif)
![滲濕湯-回春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ee45187e611f54e8ac4482e7bcbee9/38ee45187e611f54e8ac4482e7bcbee94.gif)
![滲濕湯-回春卷二-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ee45187e611f54e8ac4482e7bcbee9/38ee45187e611f54e8ac4482e7bcbee9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100滲濕湯_回春卷二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滲濕湯_回春卷二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411.1. 組成: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11.2. 功效:一切濕癥。 411.3. 來源:《回春》卷二。 41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412. 相似度92%:利水實脾湯 412.1. 組成:蒼術(shù)8分,白術(shù)8分,茯苓8分,陳皮8分,豬苓8分,澤瀉8分,滑石8分,香附8分,撫芎8分,厚樸8分,砂仁8分,甘草3分。 412.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12.3. 加:滑石 412.4. 功效:濕由內(nèi)生,面目浮腫,胸滿喘急,大便溏泄,小便短澀,腿膝浮腫,其脈沉緩。 412.5. 來源:《簡明醫(yī)彀》卷二。 413. 相似度82%:補中行濕湯 413.1. 組成:陳皮、人參、茯苓、白術(shù)、、豬苓、肉桂、澤瀉、蒼術(shù)、厚樸、甘草。 413.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23.3. 加:人參、肉桂 423.4. 減:香附、撫芎、砂仁 423.5. 功效:小兒諸般虛腫,小水不利者。 423.6. 來源:《幼科證治大全》引《幼幼集》。 424. 相似度82%:香砂胃苓湯 424.1. 組成:陳皮1錢半,厚樸1錢半,澤瀉1錢半,藿香1錢半,砂仁1錢半,蒼術(shù)2錢,茯苓2錢,豬苓2錢,甘草5分,官桂5分,白術(shù)2錢。 424.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24.3. 加:藿香、官桂 424.4. 減:香附、撫芎 424.5. 功效:嘔吐泄瀉,浮腫,小便不利。 424.6. 來源:《攝生眾妙方》卷五。 425. 相似度75%:分消湯 425.1. 組成:蒼術(shù)(米泔浸,炒)1錢,白術(shù)(去蘆)1錢,陳皮1錢,厚樸(姜汁炒)1錢,枳實(麩炒)1錢,砂仁7分,木香3分,香附8分,豬苓8分,澤瀉8分,大腹皮8分,茯苓1錢。 425.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35.3. 加:枳實、木香、大腹皮 435.4. 減:撫芎、甘草 435.5. 功效:中滿成鼓脹,兼治脾虛發(fā)腫滿飽悶。 435.6. 來源:《回春》卷三。 436. 相似度75%:實脾飲 436.1. 組成:蒼術(shù)(米泔制)、白術(shù)(土炒)、厚樸(姜汁炒)、茯苓(連皮用)、豬苓、澤瀉、香附、砂仁、枳殼(麩炒)、陳皮、木香、大腹皮各等分。 436.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36.3. 加:枳殼、木香、大腹皮 436.4. 減:撫芎、甘草 436.5. 功效:水腫。 436.6. 來源:《回春》卷三。 437. 相似度73%:胃苓丸 437.1. 組成:蒼術(shù)(米泔水浸,去黑皮,焙)5錢,陳皮5錢,白術(shù)(土炒)5錢,厚樸(姜制)3錢,豬苓3錢,茯苓3錢,甘草2錢,草果仁2錢,澤瀉(去皮)4錢,官桂1錢。 437.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47.3. 加:草果仁、官桂 447.4. 減:香附、撫芎、砂仁 447.5. 來源:《幼科指南》卷上。 448. 相似度73%:萬安丸 448.1. 組成:白術(shù)1錢半,茯苓1錢半,人參1錢半,陳皮5錢,蒼術(shù)5錢,厚樸5錢,豬苓5錢,澤瀉5錢,干姜3錢,官桂2錢,甘草2錢半。 448.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48.3. 加:人參、干姜、官桂 448.4. 減:香附、撫芎、砂仁 448.5. 功效:小兒泄瀉。 448.6. 來源:《丹溪治法心要》卷八。 449. 相似度73%:香連術(shù)苓湯 449.1. 組成:白術(shù)、茯苓、豬苓、澤瀉、桂枝、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木香、黃連。 449.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59.3. 加:桂枝、木香、黃連 459.4. 減:香附、撫芎、砂仁 459.5. 功效:產(chǎn)后泄瀉。 459.6. 來源:《女科萬金方》。 4510. 相似度73%:加減胃苓湯 4510.1. 組成:厚樸8分,蒼術(shù)8分,澤瀉8分,茯苓8分,豬苓8分,陳皮1錢,甘草1錢,白術(shù)1錢,黃連1錢,木香3分,檳榔5分。 4510.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510.3. 加:黃連、木香、檳榔 4510.4. 減:香附、撫芎、砂仁 4510.5. 功效:暴痢赤白相雜,腹痛里急后重。 4510.6. 來源:《便覽》卷二。 4511. 相似度73%:香砂養(yǎng)胃湯 4511.1. 組成:香附(炒)8分,砂仁8分,蒼術(shù)(米泔制,炒)8分,厚樸(姜汁炒)8分,陳皮8分,人參5分,白術(shù)(去蘆)1錢,茯苓(去皮)8分,木香5分,白豆蔻(去殼)7分,甘草(炙)2分。 4511.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611.3. 加:人參、木香、白豆蔻 4611.4. 減:澤瀉、豬苓、撫芎 4611.5. 功效:脾胃不和,胃寒不思飲食,口不知味,痞悶不舒。 4611.6. 來源:《回春》卷二。 4612. 相似度73%:保和丸 4612.1. 組成:蒼術(shù)、陳皮、白術(shù)、茯苓、半夏、砂仁、香附、神曲、白芍、厚樸、甘草各等分。 4612.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612.3. 加:半夏、神曲、白芍 4612.4. 減:澤瀉、豬苓、撫芎 4612.5. 功效:食積泄瀉,泄時腹痛,泄后痛減。 4612.6. 來源:《一盤珠》卷三。 4613. 相似度69%:術(shù)苓調(diào)中湯 4613.1. 組成:白芍1錢2分,豬苓1錢2分,茯苓1錢2分,澤瀉1錢2分,厚樸1錢2分,陳皮8分,甘草8分,蒼術(shù)8分,白術(shù)8分,山楂1錢,香附1錢,麥芽1錢,神曲1錢。 4613.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713.3. 加:麥芽、神曲、白芍、山楂 4713.4. 減:撫芎、砂仁 4713.5. 功效:過傷飲食,大便泄瀉,下痢,肚腹膨脹。 4713.6. 來源:《玉案》卷三。 4714. 相似度69%:人參白術(shù)散 4714.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豬苓、澤瀉、蒼術(shù)、陳皮、甘草、砂仁、當歸、木香、香薷、厚樸。 4714.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714.3. 加:人參、當歸、木香、香薷 4714.4. 減:香附、撫芎 4714.5. 功效:妊娠泄瀉者,由胃有宿冷,飲食不節(jié):或下焦虛寒,命門火衰;或冷食停飲留滯腸胃;或脾土虛弱,不能運化,加以寒、風、暑、濕乘之,使水道不通,米谷不運,清氣在下,濁氣在上,腸鳴腹痛,泄瀉不止。久則面黃,肌肉消瘦,食少,胎氣不安。 4714.6. 來源:《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4715. 相似度67%:順逆丹 4715.1. 組成:白術(shù)(去油蘆,土炒)1兩,白茯苓(去皮)1兩,陳皮1兩,厚樸(去皮,姜炒)1兩,澤瀉1兩,豬苓8錢,蒼術(shù)(米泔浸,炒)1兩5錢,神曲(炒)7錢,麥芽(炒)7錢,砂仁3錢,木香2錢,甘草(炙)5錢。 4815.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815.3. 加:白茯苓、神曲、麥芽、木香 4815.4. 減:茯苓、香附、撫芎 4815.5. 功效:霍亂轉(zhuǎn)筋,吐瀉不止,傷食停飲,胃腸失和,腹中絞痛,氣滯不舒。 4815.6. 來源:《魯府禁方》卷一。 4816. 相似度67%:五苓散 4816.1. 組成:茯苓(去皮)8分,白術(shù)(去蘆)8分,豬苓8分,澤瀉8分,山藥8分,陳皮8分,蒼術(shù)(米泔制)8分,砂仁(炒)8分,肉蔻(面包煨,捶去油)8分,訶子(煨,去核)8分,官桂5分,甘草(炙)5分。 4816.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816.3. 加:山藥、肉蔻、訶子、官桂 4816.4. 減:香附、撫芎、厚樸 4816.5. 功效:濕瀉。瀉水多而腹不痛,腹響雷鳴,脈細。 4816.6. 來源:《回春》卷三。 4917. 相似度67%:實脾飲 4917.1. 組成:白術(shù)、茯苓、陳皮、甘草(少用)、蒼術(shù)、厚樸、豬苓、澤瀉、木通、肉桂、山楂、麥芽。 4917.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917.3. 加:木通、肉桂、山楂、麥芽 4917.4. 減:香附、撫芎、砂仁 4917.5. 功效:水腫。 4917.6. 來源:《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4918. 相似度67%:五苓平胃湯 4918.1. 組成:柴胡1錢半,黃芩1錢,蒼術(shù)1錢,半夏1錢,甘草3分,白術(shù)1錢半,陳皮8分,茯苓8分,厚樸8分,豬苓8分,澤瀉8分,桂枝5分。 4918.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4918.3. 加:柴胡、黃芩、半夏、桂枝 4918.4. 減:香附、撫芎、砂仁 4918.5. 功效:瘧疾初起,熱多寒少。 4918.6. 來源:《嵩崖尊生》卷九。 5019. 相似度67%:加味胃苓丸 5019.1. 組成:蒼術(shù)5兩,陳皮3兩,厚樸2兩,甘草2兩(炙),白術(shù)4兩,茯苓2兩,肉桂2兩,豬苓2兩,澤瀉2兩(去毛),人參1兩(去蘆),黃連1兩(姜汁炒),白芍2兩(炒)。 5019.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019.3. 加:肉桂、人參、黃連、白芍 5019.4. 減:香附、撫芎、砂仁 5019.5. 功效:暑病。 5019.6. 來源:《溫熱暑疫全書》卷三。 5020. 相似度64%:胃苓湯 5020.1. 組成:蒼術(shù)(米泔浸,炒)2錢,厚樸(姜制)1錢,陳皮1錢,甘草(炙)1錢,白術(shù)(炒)1錢,茯苓1錢7分,澤瀉1錢,木香1錢,白芍藥(炒)1錢,官桂5分,淡竹葉20片。 5020.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020.3. 加:木香、白芍藥、官桂、淡竹葉 5020.4. 減:豬苓、香附、撫芎、砂仁 5020.5. 功效:癰疽,四肢沉重。 5120.6. 來源:《準繩_瘍醫(yī)》卷二。 5121. 相似度64%:藿苓湯 5121.1. 組成:藿香、厚樸、白術(shù)、赤茯苓、半夏、蒼術(shù)、陳皮、甘草、豬苓、澤瀉、肉桂。 5121.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121.3. 加:藿香、赤茯苓、半夏、肉桂 5121.4. 減:茯苓、香附、撫芎、砂仁 5121.5. 功效:霍亂,內(nèi)外兩傷,吐瀉交作。 5121.6. 來源:《增補內(nèi)經(jīng)拾遺》卷三引《濟世良方》。 5122. 相似度64%:白術(shù)附子湯 5122.1. 組成:白術(shù)2兩,附子(炮,去皮臍)2兩,蒼術(shù)2兩,陳皮2兩,厚樸(姜制)2兩,半夏(湯洗7次)2兩,茯苓2兩,澤瀉2兩,豬苓(去皮)半兩,肉桂4錢。 5122.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122.3. 加:附子、半夏、肉桂 5122.4. 減:香附、撫芎、砂仁、甘草 5122.5. 功效:寒中。陰盛生內(nèi)寒,厥氣上逆,寒氣積于胸中,作中滿腹脹,作涎,作清涕,或多溺,足下痛不能任身履地,骨乏無力,喜睡,兩丸多冷,時作隱隱而痛,或妄見鬼狀,夢亡人,腰、背、胛、眼、腰、脊皆痛,而不渴不瀉,脈盛大以澀。 5222.6. 來源:《醫(yī)學發(fā)明》卷五。 5223. 相似度64%:運脾飲 5223.1. 組成:香附、半夏、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茯苓、草豆蔻、山楂、澤瀉、神曲。 5223.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223.3. 加:半夏、草豆蔻、山楂、神曲 5223.4. 減:白術(shù)、豬苓、撫芎、砂仁 5223.5. 功效:脾虛或外感風冷,內(nèi)傷飲食而致脾氣不實,經(jīng)正行忽病泄瀉者。 5223.6. 來源:《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5224. 相似度64%:四苓散 5224.1. 組成:茯苓1錢,白術(shù)1錢,豬苓1錢,澤瀉1錢,蒼術(shù)1錢(炒),山藥1錢,芍藥1錢,山梔1錢(炒),陳皮1錢,甘草5分,烏梅1個。 5224.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224.3. 加:山藥、芍藥、山梔、烏梅 5324.4. 減:香附、撫芎、砂仁、厚樸 5324.5. 功效:火瀉,熱瀉。 5324.6. 來源:《回春》卷三。 5325. 相似度64%:平胃四苓散 5325.1. 組成: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白術(shù)、白茯苓、澤瀉、豬苓。 5325.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325.3. 加:白茯苓 5325.4. 減:茯苓、香附、撫芎、砂仁 5325.5. 功效:酒積,五更泄瀉,中焦水飲痞塞混濁。 5325.6.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5326. 相似度64%:平胃滲濕湯 5326.1. 組成:蒼術(shù)1錢半(炒),厚樸1錢半(制),豬苓1錢半,茯苓3錢,木香1錢半,陳皮1錢半,蒼耳3錢(炒),澤瀉1錢半,甘草5分,茵陳3錢。 5326.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326.3. 加:木香、蒼耳、茵陳 5326.4. 減:白術(shù)、香附、撫芎、砂仁 5426.5. 功效:濕郁發(fā)黃,小便不利,大便泄瀉,脈緩澀者。 5426.6. 來源:《醫(yī)略六書》卷二十。 5427. 相似度64%:家傳加味胃苓丸 5427.1. 組成:蒼術(shù)(制)、厚樸(姜制)、陳皮、白術(shù)、豬苓、澤瀉、香附(酒浸,炒)、神曲(炒)、白茯苓各等分,炙甘草減半。 5427.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427.3. 加:神曲、白茯苓、炙甘草 5427.4. 減:茯苓、撫芎、砂仁、甘草 5427.5. 來源:《保命歌括》卷五。 5428. 相似度64%:胃苓湯 5428.1. 組成:白術(shù)、茯苓、澤瀉、厚樸、豬苓、陳皮、甘草(炒)各等分,桂少許。 5428.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428.3. 加:桂 5428.4. 減:蒼術(shù)、香附、撫芎、砂仁 5428.5. 功效:腸胃受濕,嘔吐泄瀉。 5528.6. 來源:《保嬰撮要》卷七。 5529. 相似度64%:胃苓湯 5529.1. 組成: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蒼術(shù)、厚樸、陳橘皮、甘草。 5529.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529.3. 加:桂枝、陳橘皮 5529.4. 減:陳皮、香附、撫芎、砂仁 5529.5. 功效:傷暑煩渴引飲,所下如水。 5529.6. 來源:《得效》卷五。 5530. 相似度64%:胃苓湯 5530.1. 組成:蒼術(shù)(泔浸)8錢,陳皮5錢,厚樸(姜制)5錢,甘草(蜜炙)3錢,澤瀉2錢5分,豬苓1錢半,赤茯苓(去皮)1錢半,白術(shù)1錢半,肉桂1錢。 5530.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530.3. 加:赤茯苓、肉桂 5530.4. 減:茯苓、香附、撫芎、砂仁 5530.5. 功效:脾濕過盛,浮腫泄瀉,嘔吐黃疸,小便不利。小便癃閑,大便飧泄,濡瀉。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泄瀉不止。沉冷證小便不利,及胃虛不和,早晨心腹痛。陰囊腫,狀如水晶,時痛時癢出水,小腹按之作聲,小便頻數(shù),脈遲緩。脾胃受濕,嘔吐泄瀉。黃疸。陰水。中暑挾食不消,吐瀉腹痛。飲食停積,浮腫泄瀉。 5630.6. 來源:《增補內(nèi)經(jīng)拾遺》卷三引《局方》。 5631. 相似度64%:胃苓丸 5631.1. 組成:蒼術(shù)、厚樸、陳橘皮、甘草、豬苓、茯苓、白術(shù)、澤瀉、桂枝。 5631.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631.3. 加:陳橘皮、桂枝 5631.4. 減:陳皮、香附、撫芎、砂仁 5631.5. 功效:水腫。腫滿因積而得,既取積而腫作,小便不利。 5631.6. 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四。 5632. 相似度64%:加味胃苓丸 5632.1. 組成:蒼術(shù)(制)、厚樸(姜制)、陳皮、白術(shù)、豬苓、澤瀉、香附(酒浸,炒)、神曲(炒)、白茯苓各等分、炙甘草減半。 5632.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632.3. 加:神曲、白茯苓 5732.4. 減:茯苓、撫芎、砂仁、甘草 5732.5. 來源:《保命歌括》卷五。 5733. 相似度64%:香附六君子湯 5733.1. 組成:香附(炒)、砂仁、厚樸(姜汁炒)、陳皮、人參、白術(shù)(去蘆)、芍藥(炒)、蒼術(shù)(炒)、山藥(炒)、甘草(炙)各等分。 5733.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733.3. 加:人參、芍藥、山藥 5733.4. 減:茯苓、澤瀉、豬苓、撫芎 5733.5. 功效:脾瀉癥,食后到飽,瀉后即寬,脈細。 5733.6. 來源:《回春》卷三。 5734. 相似度64%:秘傳加減平胃散 5734.1. 組成:蒼術(shù)(米泔水浸,去皮)、白術(shù)、白茯苓、甘草(炙)、陳皮(去白)、砂仁、豬苓、澤瀉。 5734.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734.3. 加:白茯苓 5734.4. 減:茯苓、香附、撫芎、厚樸 5834.5. 功效:脾胃虛弱,飲食所傷,及風寒暑濕之氣所襲而致泄瀉。 5834.6. 來源:《松崖醫(yī)徑》卷下。 5835. 相似度64%:斷后湯 5835.1. 組成:訶子、厚樸、香附、陳皮、蒼術(shù)、甘草、半夏、豬苓、澤瀉、藿香、蒼耳子。 5835.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835.3. 加:訶子、半夏、藿香、蒼耳子 5835.4. 減:白術(shù)、茯苓、撫芎、砂仁 5835.5. 功效:白粉瘋。唇腫,牙縫出血,遍體如刀刺,覺口臭。 5835.6. 來源:《秘傳大麻瘋方》。 5836. 相似度64%:香砂平胃散 5836.1. 組成:蒼術(shù)1錢5分,陳皮2錢,厚樸(姜炒)8分,白術(shù)1錢5分,白茯苓(去皮)3錢,半夏(姜炒)2錢,砂仁1錢,香附(炒)2錢,神曲(炒)3錢,白芍2錢,甘草(炙)8分。 5836.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836.3. 加:白茯苓、半夏、神曲、白芍 5836.4. 減:茯苓、澤瀉、豬苓、撫芎 5936.5. 功效:食積泄瀉。腹痛甚而泄瀉,瀉后痛減者。 5936.6. 來源:《壽世保元》卷三。 5937. 相似度64%:加味平胃散 5937.1. 組成: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白術(shù)、茯苓、半夏、神曲、山楂、澤瀉。 5937.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937.3. 加:半夏、神曲、山楂 5937.4. 減:豬苓、香附、撫芎、砂仁 5937.5. 功效:食積泄瀉。 5937.6. 來源:《濟陽綱目》卷二十二。 5938. 相似度64%:二陳湯 5938.1. 組成:陳皮、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術(shù)(去蘆)、蒼術(shù)(米泔制)砂仁、山藥(炒)、車前、木通、厚樸(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5938.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5938.3. 加:半夏、山藥、車前、木通 5938.4. 減:澤瀉、豬苓、香附、撫芎 6038.5. 功效:痰瀉。 6038.6. 來源:《回春》卷三。 6039. 相似度64%:香砂和中湯 6039.1. 組成:藿香1錢半,蒼術(shù)1錢半,砂仁1錢,厚樸(姜炒)1錢,陳皮1錢,茯苓1錢,半夏(姜制)1錢,香附1錢,青皮1錢,甘草5分,木香(磨水)3匙。 6039.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6039.3. 加:藿香、半夏、青皮、木香 6039.4. 減:白術(shù)、澤瀉、豬苓、撫芎 6039.5. 功效:心腹氣痛。 6039.6. 來源:《便覽》卷二。 6040. 相似度64%:助胃固腸丸 6040.1. 組成:訶子(煨)4分,肉豆蔻(煨)4分,白術(shù)4分,陳皮2錢,厚樸2錢,蒼術(shù)2錢,炙甘草2錢,茯苓2錢,豬苓2錢,澤瀉2錢。 6040.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6040.3. 加:訶子、肉豆蔻、炙甘草 6040.4. 減:香附、撫芎、砂仁、甘草 6140.5. 功效:泄瀉,或食積停飲,濕熱走腹。 6140.6. 來源:《活人心統(tǒng)》卷一。 6141. 相似度62%:加味胃苓湯 6141.1. 組成:陳皮1錢,茯苓1錢,白術(shù)1錢,白芍1錢,藿香5分,人參5分,厚樸5分,山楂5分,澤瀉5分,半夏5分,甘草3分,豬苓3分,香附(女人加)1錢。 6141.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6141.3. 加:白芍、藿香、人參、山楂、半夏 6141.4. 減:蒼術(shù)、撫芎、砂仁 6141.5. 功效:脾胃受傷,胸膈不寬,兩脅膨脹,小水不利,面目四肢浮腫者。 6141.6. 來源:《外科正宗》卷四。 6142. 相似度60%:胃苓丸 6142.1. 組成:白術(shù)2兩,厚樸2兩,茯苓2兩,陳皮2兩,甘草1兩,澤瀉3兩,豬苓1兩5錢,干葛1兩5錢,山楂2兩,麥芽2兩,神曲2兩,黃連1兩,木香1兩,砂仁1兩,蒼術(shù)1兩。 6142.2. 原方對照:蒼術(shù)1錢半(米泔制),白術(shù)1錢半(去蘆),茯苓1錢半,陳皮1錢,澤瀉1錢,豬苓1錢,香附7分,撫芎7分,砂仁7分,厚樸(去皮)7分,甘草3分。 6142.3. 加:干葛、山楂、麥芽、神曲、黃連、木香 61HYPERL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春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6單元 22《禮記》二則 大道之行也說課稿 新人教版
- 2025年度企業(yè)安全管理人員勞動合同范本
- 住宅地基轉(zhuǎn)讓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建筑工地用工人員勞動保護用品供應(yīng)合同
- 人才引進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國際租車服務(wù)合同書(2024版更新)
- 2025年度公路工程進度監(jiān)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化學品產(chǎn)品追溯與防偽合作合同
- 年食品采購合同(33篇)
- 2025年度智能機器人研發(fā)與應(yīng)用示范項目合同書
- 2012年安徽高考理綜試卷及答案-文檔
- 《游戲界面設(shè)計專題實踐》課件-知識點5:圖標繪制準備與繪制步驟
- 自動扶梯安裝過程記錄
- MOOC 材料科學基礎(chǔ)-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智慧供熱管理系統(tǒng)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
- 帕金森病的言語康復治療
- 中國城市居民的健康意識和生活方式調(diào)研分析報告
- 上海星巴克員工手冊
- 貓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復產(chǎn)復工試題含答案
-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大單元整體作業(yè)設(shè)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