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3/184更多資料請訪問.()更多企業(yè)學院:/Shop/《中小企業(yè)治理全能版》183套講座+89700份資料/Shop/40.shtml《總經理、高層治理》49套講座+16388份資料/Shop/38.shtml《中層治理學院》46套講座+6020份資料
/Shop/39.shtml《國學智慧、易經》46套講座/Shop/41.shtml《人力資源學院》56套講座+27123份資料/Shop/44.shtml《各時期職員培訓學院》77套講座+324份資料/Shop/49.shtml《職員治理企業(yè)學院》67套講座+8720份資料/Shop/42.shtml《工廠生產治理學院》52套講座+13920份資料/Shop/43.shtml《財務治理學院》53套講座+17945份資料
/Shop/45.shtml《銷售經理學院》56套講座+14350份資料/Shop/46.shtml《銷售人員培訓學院》72套講座+4879份資料/Shop/47.shtml(2009年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目錄報告摘要 3第一章調查介紹 5一、調查背景 5二、報告術語界定 6三、調查方法 8第二章網民規(guī)模與結構特征 11一、網民規(guī)模 11(一)總體網民規(guī)模 11(二)寬帶網民規(guī)模 12(三)手機上網網民規(guī)模 13(四)農村網民規(guī)模 14(五)分省網民規(guī)模 15二、網民結構特征 16(一)性不結構 16(二)年齡結構 16(三)學歷結構 17(四)職業(yè)結構 18(五)收入結構 19(六)城鄉(xiāng)結構 19第三章互聯網基礎資源 20一、基礎資源概述 20二、IP地址 20三、域名 21四、網站 22五、網頁 23六、網絡國際出口帶寬 24第四章網絡接入 26一、上網時刻 26二、上網地點 27三、上網設備 27四、接入方式 29第五章網民網絡應用 30一、要緊網絡應用使用行為 30二、重點人群網絡應用行為 34(一)幾個重點人群講明 34(二)重點群體中互聯網應用普及率 35(三)重點群體在互聯網上的活躍性 36三、網民網絡應用行為分群 37第六章網民網絡生活形態(tài)研究 41一、總體分析 41二、不同應用群體網民在生活形態(tài)上的對比 41三、不同應用深度網民在生活形態(tài)上的對比 42附錄1香港互聯網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44附錄2澳門互聯網使用狀況統(tǒng)計報告 68附錄3互聯網基礎資源附表 111附錄4調查支持單位 124報告摘要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2.98億人寬帶網民規(guī)模達到2.7億人,占網民總體的90.6%。手機上網網民規(guī)模達到11760萬人,較2007年增長了133%。農村網民規(guī)模增長迅速,網民規(guī)模達到8460萬人,較2007年增長60.8%,增速遠遠超過城鎮(zhèn)(35.6%)。在我國東中西部地區(qū)中,西部省份網民增長最快,網民增速達到52%,遠遠超過中部(40.6%)和東部(39.3%)地區(qū)。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增長迅速,但增長不均衡。IPv4地址的增速差不多連續(xù)兩年落后于網民的增速,IPv4地址的增速假如持續(xù)落后于中國網民的增速,以后將成為制約中國互聯網進展進展的瓶頸因素。CN域名和CN域名下網站增速均超過域名總體和網站總體的增長速度,成為拉動中國互聯網資源增長的重要力量。2008年中國的網絡新聞得到快速進展,網絡新聞的使用率較去年提升了近5個百分點,網絡新聞用戶達到23400萬人,互聯網差不多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輿論宣傳陣地。作為用戶自創(chuàng)內容的重要應用,博客自誕生以來,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長勢頭,截至2008年底,中國博客作者差不多達到16200萬人。網絡游戲在各個應用中排在第六位。在中小學生的應用排序中是第三的位置,網絡游戲是中小學生上網的一個重要應用。大學生使用的前三種網絡應用是:網絡音樂、即時通信、網絡新聞,和總體相比,網絡新聞在大學生的使用序列中下降了一個位次,而網絡視頻則較總體提升了一個位次,排在各個應用的第四位。依照網民使用的網絡應用,結合他們的網絡應用數量、在互聯網的時刻花費,能夠將他們劃分為三大序列、七大群體:重度用戶序列:他們不管在使用的網絡應用數量依舊在上網時長上都遠高于網民總體的平均水平。網絡依靠群:此群體占網民總規(guī)模的近11%,他們在各種網絡應用上的群體特征值都高于總體平均水平,他們使用的網絡應用最多,每周上網時刻也最長。他們是互聯網的最忠實的用戶。網絡商務群:此群體占網民總體的6.7%,是網民中最小的一個群體。此群體與網絡依靠群比較接近,然而在上網時長、網絡應用數量上都遠低于網絡依靠群,在應用上的一個重大區(qū)不在于此群體幾乎不訪問論壇。同時他們在電子商務、在線炒股、旅行預訂等應用上的特征明顯強于搜索引擎、即時通信、電子郵件等基礎應用。網絡社交群:此群體占網民總體的12.3%。他們在具有社交特征的應用上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群體,他們在即時通信、博客、論壇/BBS、交友網站等社區(qū)類網絡應用上的滲透率明顯偏高。中度用戶序列:中度用戶的網絡應用數量和上網時長與總體水平接近。從使用的網絡應用推斷,他們可能是輕度用戶向重度用戶的過渡群體?;A應用群:此群體在網民總體中所占比重達到21.5%,是最大的一個群體。此群體在搜索引擎、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等互聯網基礎應用上的比例遠高于總體水平,而在其他應用上的使用率卻明顯偏低。輕度用戶序列:他們在上網時刻和應用數量上都遠低于平均水平,同時他們也是網齡最小的用戶。自我展示群:此群體占總體的12.6%。此群體中的用戶100%擁有博客,而在其他應用上他們的使用率明顯低于總體。此群體平均使用5.3個應用,每周上網12.27個小時。非主流網游群:此群體中的網民100%玩網絡游戲,他們占總網民規(guī)模的近18%,此群體除了游戲之外,在其他應用上的指數都低于總體。網絡淺嘗者:此群體占總體的18.2%,是規(guī)模僅次于基礎應用群的一個群體。此群體在各個應用上的群體特征都不突出,他們上網時刻最少,使用的網絡應用數量最少,同時他們也是網齡最短的群體,然而他們卻是年齡最大的群體,平均年齡達到32歲。此群體顯示了互聯網向高年齡群體的擴張。網民生活形態(tài)研究發(fā)覺:越是重度用戶,對互聯網作為生活助手的價值認可度越高,同時他們對互聯網的信任與安全性認可度也較高;另外不可忽視的一點是:越是重度用戶,對互聯網可能產生的社會隔離認同度越高。第一章調查介紹一、調查背景中國網民人數與結構特征、互聯網基礎資源、上網條件和網絡應用等方面情況的信息,對國家和企業(yè)掌握互聯網絡進展動態(tài)和決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997年,經國家主管部門研究,決定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聯合互聯網絡單位共同實施這項統(tǒng)計工作。為了使這項工作正規(guī)化、制度化,從1998年起,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于每年1月和7月公布《中國互聯網絡進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統(tǒng)計報告發(fā)表后,受到各個方面的重視,被國內外廣泛引用。本次為第23次調查。該項工作得到了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等國家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各互聯網單位、調查支持網站以及媒體等也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調查工作給予了支持與配合,保證了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此,謹對他們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報告術語界定網民過去半年使用過互聯網的6周歲及以上中國公民。寬帶網民指過去半年使用過寬帶接入互聯網的網民。寬帶包括:xDSL、CABLEMODEM、光纖接入、電力線上網、以太網等。手機網民指過去半年曾經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但不限于僅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網民。農村網民指過去半年要緊居住在農村的網民。城鎮(zhèn)網民指過去半年要緊居住在城鎮(zhèn)的網民。IP地址IP地址的作用是標識上網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中的其他設備,是互聯網中的基礎資源,只有獲得IP地址(不管以何種形式存在),才能和互聯網相連。域名本報告中僅指英文域名,是指由點(.)分割、僅由數字、英文字母和連字符(-)組成的字串,是與IP地址相對應的層次結構式互聯網地址標識。常見的域名分為兩類:一類是國家或地區(qū)頂級域名(ccTLD),如以.結尾的域名代表中國;一類是類不頂級域名(gTLD),如以.COM,.NET,.ORG結尾的域名等。網站是指以域名本身或者“..+域名”為網址的web站點,其中包括中國的國家頂級域名.和類不頂級域名(gTLD)下的web站點,該域名的注冊者位于中國境內。如:對域名cnnic.來講,它的網站只有一個,其對應的網址為cnnic.或..nic.,除此以外,whois.nic.,mail.nic.……等以該域名為后綴的網址只被視為該網站的不同頻道。靜態(tài)網頁指URL中不含“?”和輸入參數的網頁,包括:*.htm、*.html、*.shtml、*.txt、*.xml等。動態(tài)網頁指URL中含“?”或輸入參數的網頁,包括ASP、PHP、PERL、CGI等在Server方進行處理的網頁。網頁的更新周期指搜索網頁時的日期與該網頁的最后更新日期之間的時刻間隔。調查范圍除非明確指出,本報告中的數據均不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qū)在內。調查數據截止日期本次統(tǒng)計調查數據截止日期為2008
三、調查方法(一)電話調查3.1調查內容被訪者是否上網,被訪者背景信息:性不、年齡、學歷、職業(yè)、城鄉(xiāng)、收入等;網民的上網行為、上網深度、上網體驗等。3.2樣本規(guī)模調查總體樣本66000個,其中,固話用戶、手機用戶各33000個,樣本覆蓋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3.3調查方式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CATI)。3.4調查總體細分CBACBA調查總體劃分如下:子總體A:住宅固話覆蓋人群【包括:住宅固定電話覆蓋的居民+小靈通用戶+學生宿舍電話覆蓋用戶+其他宿舍電話覆蓋用戶】,用a代表來自子總體A的樣本;子總體B:手機覆蓋人群,用b代表來自子總體B的樣本;子總體C:手機和住宅固話共同覆蓋人群【住宅固話覆蓋人群和手機覆蓋人群有重合,重合處為子總體C】,C=A∩B,用c代表來自子總體C的樣本。3.5調查總體和目標總體的差異——電話無法覆蓋人群CNNIC在2005年底曾經對此群體進行過研究,此群體中網民規(guī)模專門小,因此本次調查研究有一個前提假設,即:針對該項研究,電話無法覆蓋人群中的網民在統(tǒng)計中能夠忽略不計。(二)網上調查網上調查重在了解典型互聯網應用的使用情況。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2008年12月9日—12月31日進行了網上調查。將問卷放置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網站上,同時在政府媒體網站、全國較大ICP/ISP網站與各省的信息港上設置問卷鏈接,由網民主動參與填寫問卷?;厥諉柧砗?,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答卷有效性檢驗,篩除無效答卷。網上問卷調查得到各大網站的大力支持和寬敞網民的熱情參與。本次網上調查共收到調查問卷81,488份,通過有效性檢查處理得到有效答卷72,152份。(三)網上自動搜索與統(tǒng)計數據上報網上自動搜索要緊是對域名、網站數量及其地域分布等指標進行技術統(tǒng)計,而統(tǒng)計上報數據要緊包括IP地址數和網絡國際出口帶寬數。1.IP地址總數IP地址分省統(tǒng)計的數據來自亞太互聯網信息中心(APNIC)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IP地址數據庫。將兩個數據庫中差不多注冊且能夠判明地址所屬省份的數據,按省分不相加得到分省數據。由于地址分配使用是動態(tài)過程,所統(tǒng)計數據僅供參考。同時,IP地址的國家主管部門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也會要求中國IP地址分配單位(如中國電信等)每半年上報一次其擁有的IP地址數。為確保IP數據準確,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會今后自APNIC的統(tǒng)計數據與上報數據進行比較、核實,確定最終IP地址數。2.中國域名總數和網站總數中國的域名總數和網站總數由以下兩部分數據相加得到:第一部分是.下的域名數和網站數,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采納計算機網上自動搜索得到;第二部分是中國類不頂級域名(gTLD)與網站數,由國內各類不頂級域名注冊單位協(xié)助提供。這些數據包括:所有類不頂級域名(gTLD)和域名下已開通的網站數;按.COM、.NET、.ORG分類的類不頂級域名(gTLD)和網站數;按注冊單位所在省份分類的類不頂級域名(gTLD)和網站數。3.網頁數采納計算機網上自動搜索,對抽取的網站從其首頁(.+域名)開始搜索,通過網頁上的層層鏈接,抓取所有屬于該網站的網頁特征及其文本內容。將由網頁搜索所獲得的所有中國網站的網頁數和網頁字節(jié)數分不相加,得到中國網頁總數及網頁字節(jié)數。該總數不含內容相同的重復網頁。4.網絡國際出口帶寬數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通過電信企業(yè)的報表制度,定期得到中國各運營商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相連的網絡出口帶寬總數?!吨袊ヂ摼W絡進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中納入了這些上報數據。第二章網民規(guī)模與結構特征一、網民規(guī)模(一)總體網民規(guī)模截至2008年底,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2.98億人,較2007年增長41.9%,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數據來源:數據來源:...;對比的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互聯網普及率為2008年6月底數據。圖SEQ圖\*ARABIC12000-2008年中國網民規(guī)模與增長率中國網民規(guī)模的快速增長與如下因素密不可分:第一、我國經濟的快速進展是互聯網用戶規(guī)??焖僭鲩L的基礎。中國通過30年的改革開放,在年均GDP增長9.8%的背景下,積存了相當的實力。隨著全民整體收入的增加,人們在信息需求上的投入會越來越多。同時,良好的經濟環(huán)境為互聯網產業(yè)創(chuàng)新和進展制造了條件,并促使產業(yè)內的并購和商業(yè)模式升級,最終使更多的人成為網民并更好的服務于網民群體。第二、為保證我國信息化健康進展,國家制訂并公布了《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進展戰(zhàn)略》,《國民經濟和社會進展信息化“十一五”規(guī)劃》等一系列政策,信息化正在成為促進科學進展的重要手段。農村信息化建設成為其中的重要部分,也在逐漸成為農業(yè)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為了讓信息技術與服務惠及億萬農民群眾,落實2010年差不多實現全國“村村通電話,鄉(xiāng)鄉(xiāng)能上網”目標,政府主管部門和電信運營企業(yè)正在積極推進自然村通電話和行政村通寬帶工程。都市化進程為更多大眾接觸互聯網制造了條件。那個地點的都市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鄉(xiāng)村的都市化,另一方面是都市的集群化。前者的進展直接帶來了生產生活等硬件設施的升級,后者進一步推動了城鄉(xiāng)地域空間差距的縮小。第三、通信和網絡技術向寬帶、移動、融合方向進展,數據通信正在逐步取代語音通信成為通信領域的主流。隨著產業(yè)技術進步和網絡運營商競爭程度的加劇,網絡接入的軟硬件環(huán)境在不斷優(yōu)化。網絡接入和用戶終端產品的價格不斷下降,使用戶的上網門檻不斷降低。第四、互聯網具有高粘性和高傳播性。依照CNNIC的調查,一旦用戶接觸互聯網之后,流失率極低;另一方面,互聯網上的網絡游戲、即時通信、博客、論壇、交友等應用具有極強的互動功能,這些功能會推動相關應用的傳播,這種傳播既包括向網民的傳播,也包括向非網民的傳播,而向非網民的傳播將推動網民規(guī)模的擴張。第五、網民規(guī)模的擴張推動網絡價值的提升,而網絡價值的提升又進一步增強其擴張力。依照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Law),網絡的價值與網絡規(guī)模的平方成正比。隨著網民規(guī)模的快速增長,網絡的價值不斷膨脹。將目光瞄向互聯網價值的機構和個人制造的內容,反過來進一步增強了網絡的擴張力和吸引力。盡管中國的網民規(guī)模和普及率持續(xù)快速進展,然而由于中國的人口基數大,互聯網普及率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qū)中只能排在第87位。下圖是中國和一些國家的互聯網普及率對比。圖SEQ圖\*ARABIC2部分國家的互聯網普及率(二)寬帶網民規(guī)模調查顯示,2008年下半年,90.6%的中國網民使用過寬帶接入互聯網,即2.7億中國網民使用了寬帶訪問互聯網,較2007年增長超過一個億。圖SEQ圖\*ARABIC32007-2008中國寬帶網民規(guī)模對比據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08年第3季度,我國互聯網長途電路達到8,935,811個2M,比2007年末增長了近一倍(94%),全國光纜線路長度比2007年末新增61.8萬公里,達到639.5萬公里?;ヂ摼W寬帶接入端口數達到10,372.1萬個,其中xDSL端口數8,672.7萬個,比2007年末增長了22%。2008年我國電信網的通信能力快速提升,帶動了(三)手機上網網民規(guī)模截至2008年,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達到1.176億人,較2007年增長一倍多。手機上網網民的快速增長,要緊緣故如下:第一、運營商對手機上網業(yè)務的重視。作為產業(yè)鏈核心的運營商,一方面加強對移動互聯網的治理,另一方面逐步下調用戶手機上網資費。第二、占手機用戶規(guī)模最大的神州行品牌用戶,成長為最大的手機上網群體。手機上網用戶達到較高的數量基礎,用戶之間的相互阻礙較為明顯,帶動更多用戶使用手機上網。圖SEQ圖\*ARABIC42007-2008手機上網網民規(guī)模對比第三、無牌照手機(一般稱“山寨機”)在2008年進展迅速,關于移動上網的支持與低廉的購買價格,為用戶手機上網提供了硬件基礎。2009年隨著3G時代的到來,手機上網會有更快速的進展。(四)農村網民規(guī)模截至2008年底,中國農村網民規(guī)模達到8460萬人,較2007年增長3190萬,增長率超過60%。圖SEQ圖\*ARABIC52007-2008年中國農村網民規(guī)模對比農村互聯網的快速進展,得益于以下因素的助推:首先,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深入推廣,建設了一大批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這些站點對互聯網的進展起到了客觀的推動作用;其次,農村信息服務站建設工作的扎實推進為農民上網提供了終端設備與場所;第三,配合遠程教育工程的推進和農村信息服務站的建設,電信運營商為這些地區(qū)提供了資費優(yōu)惠政策,客觀上能夠推動這些地區(qū)的互聯網使用。(五)分省網民規(guī)模表SEQ表\*ARABIC12007-2008各個省份網民規(guī)模和互聯網普及率對比2007年底2008年底增長率網民數(萬人)普及率網民數(萬人)普及率全國2100015.9%2980022.6%41.9%北京73746.6%98060.0%32.9%天津28726.7%48543.5%69.1%河北76211.1%133419.2%75.0%山西53615.9%81924.1%52.8%內蒙古32213.4%38516.0%19.7%遼寧78318.3%113826.5%45.3%吉林43415.9%52019.0%19.8%黑龍江47612.5%62016.2%30.2%上海83045.8%111059.7%33.7%江蘇175723.3%208427.3%18.6%浙江150930.3%210841.7%39.7%安徽5879.6%72311.8%23.1%福建86624.3%137938.5%59.3%江西51111.8%61014.0%19.5%山東125613.5%198321.2%57.9%河南95610.2%128313.7%34.2%湖北70612.4%105018.4%48.7%湖南69010.9%99915.7%44.7%廣東334435.9%455448.2%36.2%廣西56011.9%73415.4%31.1%海南14417.2%21625.6%49.9%重慶35612.7%59821.2%67.9%四川8099.9%110313.6%36.4%貴州2246.0%43311.5%93.4%云南3036.8%54812.1%81.0%西藏3612.7%4716.4%29.5%陜西51713.9%79021.1%52.8%甘肅2198.4%32712.5%49.5%青海6011.0%13023.6%117.4%寧夏6110.1%10216.6%66.4%新疆36317.7%62527.1%72.1%在各個省份中,西部地區(qū)網民數增長最快。其中增長率在60%以上的8個省份中,6個在西部,增長最快的3個省份均來自西部。二、網民結構特征(一)性不結構《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8)》顯示:2007年底,中國居民的男女性不比為51.5:48.5。與2007年相比,中國網民性不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網民性不結構趨近于總人口中的性不結構。圖SEQ圖\*ARABIC62007-2008年網民性不結構對比盡管網民總體的性不結構較為接近,然而城鄉(xiāng)之間的網民性不結構差不仍然較大。城鎮(zhèn)網民中性不結構幾無差異,而農村網民中,男性仍然高出女性約15個百分點。圖SEQ圖\*ARABIC7城鄉(xiāng)網民性不結構對比(二)年齡結構與2007年相比,10-19歲網民所占比重增大,成為2008年中國互聯網最大的用戶群體。該群體規(guī)模的增長要緊有兩個緣故促成:首先,教育部自2000年開始建設“校校通”工程,打算用5-10年時刻使全國90%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能夠上網,使師生共享網上教育資源,目前該工程差不多接近尾聲;第二,互聯網的娛樂特性加大了其在青青年人群中的滲透率,網絡游戲、網絡視頻、網絡音樂等服務均對互聯網在該年齡段人群的普及起到推動作用。2008年40歲及以上網民所占比重略高于2007年。近年來網民中高齡群體比例不斷上升,增長率差不多超過了網民總體的增長速度,顯現了我國網民結構在年齡上不斷優(yōu)化的趨勢。圖SEQ圖\*ARABIC82007-2008年網民年齡結構對比(三)學歷結構與2007年相比,網民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進一步下降,高中、初中學歷所占比重接著提升。互聯網日益向低學歷人口普及。圖SEQ圖\*ARABIC92007-2008網民學歷結構對比圖SEQ圖\*ARABIC10非學生網民的學歷結構在非學生網民中,初中及以下網民的比例明顯低于網民總體,而高中及以上比例都高于總體。在此群體中,互聯網向低學歷人群的滲透速度明顯低于學生群體。(四)職業(yè)結構網民的最大構成群體是學生,學生群體的大量存在,一方面極大地活躍著中國的互聯網應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中國互聯網的商業(yè)價值。除了學生之外,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者、企業(yè)公司治理者、職員、專業(yè)技術人員等文職人員占有較大比重,而占中國人口最大比重的農民、產業(yè)服務業(yè)工人在網民中所占比重還比較低;與2007年相比,網民中無業(yè)人群從11.9%下降到5.5%。圖SEQ圖\*ARABIC11網民職業(yè)結構(五)收入結構與2007年相比,網民中無收入群體所占比重從4.4%下降到1.5%,降幅明顯,這與職業(yè)中無業(yè)人群的比重下降形成對應。其他收入段變化較小。圖SEQ圖\*ARABIC12網民收入結構(六)城鄉(xiāng)結構農村網民規(guī)模達到8460萬人,網民中鄉(xiāng)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斷提升,互聯網正在不斷向農村地區(qū)滲透。圖SEQ圖\*ARABIC132007-2008年網民城鄉(xiāng)結構對比第三章互聯網基礎資源一、基礎資源概述2008年中國的互聯網基礎資源接著保持快速增長,除了IPv4之外,其他資源的增速差不多與網民增長等速或超過網民的增速。IPv4的增長速度差不多連續(xù)兩年落后于中國網民的增長速度,人均IPv4地址數持續(xù)下滑。作為訪問互聯網必須的基礎資源,以后幾年,中國IPv4地址的增速假如不能夠獲得更快速的進展或者過渡到IPv6,極有可能成為制約中國互聯網進展進展的瓶頸因素。表SEQ表\*ARABIC22007-2008年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對比2007年2008年增長量增長率IPv4(個)135,274,752181,273,34445,998,59234.0%域名(個)11,931,27716,826,1984,894,92141.0%其中CN域名(個)9,001,99313,572,3264,570,33350.8%網站(個)1,503,8002,878,0001,374,20091.4%其中.下網站(個)1,006,0002,216,4001,210,400120.3%國際出口帶寬(Mbps)368,927640,286.67271,359.6773.6%二、IP地址IP地址分為IPv4和IPv6兩種,目前主流應用是IPv4,然而,隨著IPv4資源的短缺形勢越來越嚴峻,向IPv6過渡差不多是大勢所趨。圖SEQ圖\*ARABIC142001-2008年中國IPv4地址資源變化盡管IPv4資源較為緊缺,由于我國的互聯網進展迅速,在各IP地址分配單位的努力下,我國的IPv4地址資源依舊保持快速增長,2008年達到181.273.344個,較去年增長34%。盡管IPv4地址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然而依舊趕不上我國網民的增速,加上服務器、路由器等其他互聯網設備上的對IP地址的占用,IPv4地址在我國的緊缺局面特不嚴峻。注:中國IPv4和IPv6在各個單位和各省份的詳細分配參見附錄3。三、域名截至2008年底,中國的域名總量達到16,826,198個,較2007年增長41%,依舊保持快速增長之勢。圖SEQ圖\*ARABIC152004-2008年中國域名規(guī)模的變化中國域名規(guī)模的增長,要緊受益于國家頂級域名.的增長。2001年中國的國家頂級域.在中國只有16%左右的份額,通過幾年的進展,到2006年,.的市場份額差不多達到43.9%,然而依舊落后于類不頂級域名.COM(當時占有中國域名市場的47.2%)。2007年,中國國家域名.的注冊治理機構啟動“國家域名騰飛打算”,一舉超越.COM,占據了中國域名市場的龍頭地位。到2008年底,.的市場份額差不多達到80.7%(見下表)。表SEQ表\*ARABIC3中國分類域名數數量比例cn13,572,32680.66%com2,739,13016.28%net419,2202.49%org93,9130.56%其他1,6090.01%合計16,826,198100.0%下表是CN域名中各類域名的總量和市場份額。表SEQ表\*ARABIC4CN下各類域名數數量比例.8,878,13965.41%.com.3,629,37526.74%.net.505,3333.72%.org.218,7031.61%.adm.278,3362.05%.gov.45,5550.34%.ac.13,4380.10%.mil.60.00%edu.3,4410.03%合計13,572,326100.0%CN域名中,以.結尾的二級域名比例最高,其次是.COM.,與去年同期相比,二級域名.增長了約兩個百分點,而.COM.略顯下降。四、網站截至2008年底,中國的網站數,即域名注冊者在中國境內的網站數(包括在境內接入和境外接入)達到287.8萬個,較2007年增長91.4%,是2000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2007年中國的域名注冊量大幅增長之后,通過一年的沉淀,域名增量在網站上的帶動作用開始顯現。圖SEQ圖\*ARABIC162000-2008年中國網站規(guī)模變化注:數據中不包含.EDU.下網站數下表是各類域名下的網站數,CN下網站數占有絕對領先地位,較2007年有10個百分點的大幅度提升,而COM下網站較2007年則下降了9.2個百分點。表SEQ表\*ARABIC5中國各類域名下網站數網站數比例cn2,216,43777.0%com552,89819.2%net87,7133.0%org21,0050.7%合計2,878,053100.0%注:數據中不包含.EDU.下網站數五、網頁網頁是互聯網內容資源的直接載體,網頁的規(guī)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互聯網的內容豐富程度。自2002年開始,中國的網頁規(guī)模一直保持在高位增長。圖SEQ圖\*ARABIC172002-2008年中國網頁規(guī)模變化截至2008年底,中國網頁總數超過160億個,較2007年增長90%。網頁的增長速度與網站的增速差不多一致。表SEQ表\*ARABIC6中國網頁數網頁總數個16,086,370,233靜態(tài)網頁個7,891,388,272占網頁總數比例49.06%動態(tài)網頁個8,194,981,961占網頁總數比例50.94%靜態(tài)/動態(tài)網頁的比例0.96:1網頁長度(總字節(jié)數)KB460,217,386,099平均每個網站的網頁數個5,588平均每個網頁的字節(jié)數KB28.6六、網絡國際出口帶寬2008年中國網絡國際出口帶寬達到640,286.67Mbps,較2007年增長73.6%,增速超過了網民增速,中國網民訪問國外網站的速度有所提升,使用體驗進一步優(yōu)化。圖SEQ圖\*ARABIC182001-2008中國國際出口帶寬變化表SEQ表\*ARABIC7要緊骨干網絡國際出口帶寬數骨干網絡名稱國際出口帶寬數(Mbps)原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337,564.17原寬帶中國CHINA169網243,956.5中國科技網(CSTNET)10,010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9,932原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29,860原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4,319原中國鐵通互聯網(CRNET)4,643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2合計640,286.67第四章網絡接入一、上網時刻網民在網上花費的時刻與網齡之間存在緊密關系:網齡越長,在網上花費的時刻越長。上網時刻是各種網絡應用的基礎和使用程度的客觀反映。一般而言,網民上網時刻越長,使用的各種網絡應用就越豐富,網民的網絡行為成熟度越高。反過來,網民的網絡應用越豐富,網絡行為成熟度越高,則會體現在上網時長的不斷增長上。這一點我們在后面的網絡應用上還會分析。圖SEQ圖\*ARABIC19不同網齡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與2007年相比,網民在2008年的平均每周上網時刻略有提升。然而,由于新增網民上網時長略低的阻礙,網民的平均上網時刻增長有限??紤]到網民總體的巨大規(guī)模,網民總體實際花費在互聯網上的總時刻較2007年要大大增加,由此可見,互聯網作為廣告平臺的“注意力經濟”的價值依舊在大幅提升。圖SEQ圖\*ARABIC202007-2008年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對比互聯網日益成為網民日常生活中反復接觸的媒體,這意味著互聯網作為主流廣告媒體的價值越來越明顯。由于互聯網廣告具有投放精準、受眾價值高、效果可追蹤等特點,以后或許在解決“白費的一半廣告費”的問題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二、上網地點家庭、網吧是網民上網的最要緊的兩個場所。然而對不同身份的網民,其上網地點存在著特不明顯的差異,其中,體力工作者和下崗失業(yè)人員更多的在網吧上網。圖SEQ圖\*ARABIC21網民上網場所三、上網設備臺式電腦是網民上網的要緊設備,手機作為上網終端迅速崛起,隨著中國3G應用的進展,能夠可能,2009年及以后更長一段時刻內手機上網將會更加普及。圖SEQ圖\*ARABIC22網民上網設備不同的職業(yè)身份,對上網設備的使用具有專門大阻礙。對應分析和交叉表顯示:治理者更加傾向于使用筆記本電腦上網,辦公室職員則要緊通過臺式機上網,而學生則有明顯的手機上網傾向。圖SEQ圖\*ARABIC23網民身份與上網設備對應分析手機為學生的移動上網提供了最為便捷的手段。一方面是在學生中應用最多的客戶品牌“動感地帶”、“UP新勢力”等,在套餐中直接加入了上網的資費;另一方面,學生普遍關注的應用,如即時通信、圖鈴下載、手機小講等,都能夠在手機上網中方便地實現。這些對推動學生使用手機上網都起到了特不積極的作用。表SEQ表\*ARABIC8不同身份網民上網設備比較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手機PDA學生89.3%28.6%43.5%1.6%治理者90.0%43.0%35.9%2.6%辦公室職員90.5%28.1%37.5%1.4%體力工作者87.2%20.6%40.8%0.7%退休人員85.1%16.0%9.3%1.3%無業(yè)、下崗、失業(yè)88.1%21.1%38.3%0.3%需要注意的是:體力工作者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也專門高,這與手機的普及關系緊密。另一方面,電腦價格較高,同時對體力勞動者而言又不是必需品,因而間或的上網需要能夠通過手機部分滿足,而無法使用手機替代的需要則在網吧實現。第三,該人群的上網需求簡單,談天、棋牌游戲是要緊的應用,而這些應用在手機上都能夠實現。四、接入方式網民通過寬帶接入互聯網的比例差不多占到總體網民的90%強,寬帶上網差不多成為絕對主流。圖SEQ圖\*ARABIC24寬帶窄帶在網民中的普及率42.4%的網民使用過窄帶接入,那個地點的窄帶接入差不多不同于互聯網初期的撥號方式,而更多的是移動互聯網的無線接入。下圖是只使用窄帶接入的用戶的上網設備,從圖中能夠看出:手機是此群體最常使用的上網設備。圖SEQ圖\*ARABIC25僅使用窄帶接入的網民使用的上網設備由于寬帶窄帶之間存在復用,實際上只使用窄帶接入的網民只占總體網民的9.4%,另外有33%的網民是寬帶和窄帶的復用群體。第五章網民網絡應用一、要緊網絡應用使用行為我們把互聯網的各種應用大致分為如下幾類:網絡媒體、互聯網信息檢索、網絡通訊、網絡社區(qū)、網絡娛樂、電子商務、網絡金融等應用。總體而言,搜索引擎、即時通信、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等一些主流網絡應用的網民占有率有所下降,這要緊和網民規(guī)模增速快有關系:新增網民往往從某一種或少數幾種應用開始進入網絡世界,較少使用其他網絡應用,而新增網民的入門應用并不是專門集中,老網民向其他應用的擴散假如跟不上網民的增長速度,就會導致網絡應用的使用率下降。(一)網絡媒體2008年網絡媒體的使用率較2007年提升了近5個百分點,達到78.5%,用戶群體增長7900萬,達到23400萬人。表SEQ表\*ARABIC92007-2008年網絡新聞用戶對比2007年底2008年底變化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增長量(萬人)增長率網絡新聞73.6%15,50078.5%23,4007,90051.0%互動性是網絡新聞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它將傳統(tǒng)媒體與受眾的傳播關系轉變?yōu)殡p向或多向互動的傳播關系。另一方面,網絡新聞在表現形式上實現了多媒體整合運作,表現力與感染力更為突出。對重大事件,例如奧運會的報道,使網絡媒體站到了主流媒體行列。(二)信息檢索搜索引擎是網民在互聯網中獵取所需信息的基礎應用,目前搜索引擎的使用率為68.0%,在各互聯網應用中位列第四。2008年全年搜索引擎用戶增長了5100萬人,年增長率達到33.6%。由于互聯網整體網民規(guī)??焖僭鲩L,新增網民中低學歷網民比重增大,而該部分網民的搜索引擎的使用率較低,導致搜索引擎的整體使用率下降。表SEQ表\*ARABIC102007-2008年信息檢索類應用用戶對比2007年底2008年底變化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增長量(萬人)增長率搜索引擎72.4%15,20068.0%20,3005,10033.6%網絡求職10.4%2,20018.6%5,5003,300150.0%搜索引擎的使用存在明顯的城鄉(xiāng)、年齡、學歷、收入差異:城鎮(zhèn)網民搜索引擎使用率明顯高于農村;20-40歲網民搜索引擎使用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學歷越高,搜索引擎使用率越高;收入越高,搜索引擎使用率越高。搜索引擎應用人群的特點決定了它在互聯網領域的高商業(yè)價值。(三)網絡通訊1.電子郵件2008年電子郵件使用率為56.8%,與2007年保持穩(wěn)定。研究發(fā)覺:網民學歷越高,電子郵件使用率越高;職業(yè)分類中的辦公室員、治理者、大學生等電子郵件的使用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網民的學歷結構會接著向低學歷人群傾斜,而隨著互聯網向辦公場所的進一步普及,會有越來越多的職業(yè)人群使用電子郵件。將以上兩種因素結合考慮,以后電子郵件的使用人群會接著增長,這種增長在職業(yè)人群中會尤其明顯,然而由于低學歷人群不斷涌入互聯網用戶大軍,以后電子郵件使用率有走低的趨勢。表SEQ表\*ARABIC112007-2008年網絡通訊類應用用戶對比2007年底2008年底變化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增長量(萬人)增長率電子郵件56.5%11,90056.8%16,9005,00042.0%即時通信81.4%17,10075.3%22,4005,30031.0%2.即時通信即時通信承載的功能日益豐富,一方面正在成為社會化網絡的連接點,另一方面,其平臺性也使其逐漸成為電子郵件、博客、網絡游戲和搜索等多種網絡應用重要入口。2008年底即時通信應用的使用率75.3%,比起2007年年底,用戶群規(guī)模增長了5300萬,但使用率降低了6.1%。從年齡分析看,40歲及以上人群即時通信用戶所占比重略高于2007年,要緊的用戶增量體現在40歲及以上的老網民中,而40歲以下的即時通信用戶使用率均出現了下降。(四)網絡社區(qū)1.交友網站2008年交友網站較2007年有較大規(guī)模的增長,目前使用率達到19.3%?;閼俳挥丫W站通過與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的合作等方式,提高了對用戶的阻礙力,網民對專業(yè)婚戀交友網站的認同程度也在提高,用戶規(guī)模在持續(xù)成長。校園和職場網絡交友形式,在2008年進展特不迅速,憑借已有的用戶規(guī)?;A,吸引了更多的新用戶加入。豐富的應用種類(如網頁游戲)和使用手段(如手機交友),為交友網站的用戶增長起到了更大的推動作用。表SEQ表\*ARABIC122007-2008年網絡社區(qū)類應用用戶對比2007年底2008年底變化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增長量(萬人)增長率擁有博客--54.3%16,200--更新博客23.5%4,90035.2%10,5005,600114.3%論壇/BBS--30.7%9,100--交友網站--19.3%5,800--2.博客2008年博客用戶規(guī)模持續(xù)快速進展,截至2008年12月底,在中國2.98億網民中,擁有博客的網民比例達到54.3%,用戶規(guī)模為1.62億人。在用戶規(guī)模增長的同時,中國博客的活躍度有所提高,半年內更新過博客的比重較2007年底提高了11.7%。博客數量的增長帶來了用戶聚攏的規(guī)模效應。博客頻道在各類型網站中成為標準配置,其中SNS元素的加入對博客用戶的增長起到了推動作用。博客的阻礙力進一步加強。(五)網絡娛樂1.網絡游戲2008年網絡游戲用戶規(guī)模接著保持增長的態(tài)勢,用戶使用比例從2007年的59.3%升至2008年的62.8%,這要緊受益于網絡游戲產品內容以及形式的豐富:一方面,網絡游戲產品內容的多樣化加大了其向高低兩個年齡段用戶的擴張力度;另一方面,網頁游戲作為新興的游戲形式在2008年得到了迅速的進展,其無需下載客戶端、操作方便等特性使工作時刻玩游戲成為可能性,而SNS網站加入了網頁游戲因素,又進一步加大了網絡游戲的傳播范圍。表SEQ表\*ARABIC132007-2008年網絡娛樂類應用用戶對比2007年底2008年底變化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增長量(萬人)增長率網絡游戲59.3%12,50062.8%18,7006,20049.6%網絡音樂86.6%18,20083.7%24,9006,70036.8%網絡視頻76.9%16,10067.7%20,2004,10025.5%2.網絡音樂網絡音樂仍然是中國網民的第一大應用服務,盡管使用網民比例從2007年的86.6%下降至2008年的83.7%,但用戶數量仍然增長了6700萬人。網絡音樂的高普及率源自于其大眾化的內容以及使用的便捷性,用戶進入門檻較低,而這些特性也促使其成為推動互聯網普及的要緊推動力之一。3.網絡視頻網絡視頻用戶只有輕度增長,相比2007年底凈增4000多萬用戶,達到2.02億。網絡視頻的用戶要緊集中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群。(六)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與網民生活緊密相關的重要網絡應用。過去一年中,網絡購物市場的增長趨勢明顯。目前的網絡購物用戶人數差不多達到7400萬人,年增長率達到60%。比較國外的進展狀況,韓國網民的網絡購物比例為60.6%,美國為71%。均高于中國網絡購物的使用率。表SEQ表\*ARABIC142007-2008年電子商務類應用用戶對比2007年底2008年底變化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增長量(萬人)增長率網絡購物22.1%4,60024.8%7,4002,80060.9%網絡售物--3.7%1,100--網上支付15.8%3,30017.6%5,2001,90057.6%旅行預訂--5.6%1,700--除網絡購物外,網絡售物和旅行預訂也差不多初具規(guī)模,網絡售物網民數差不多達到1100萬人,通過網絡進行旅行預訂的網民數達到1700萬人。需要指出的是,那個地點的網絡售物不僅包括網絡開店,也包括在網上出售二手物品。與網絡購物緊密關聯的網絡支付進展十分迅速,目前使用的網民規(guī)模差不多達到5200萬人,年增長率達到57.6%。有力地推動了網絡購物的進展。(七)網絡金融1.網上銀行網上銀行在2008年增長緩慢,目前使用率為19.3%。網上銀行的要緊用戶是大學生與白領。在校大學生差不多在入學之際,就差不多辦理相應的銀行帳戶,方便學校的治理以及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財務治理。大學生和白領人群等高教育水平人群,有著較高的互聯網操作技能,對網上銀行有著專門強的使用需求,但對目前網上銀行業(yè)務的安全性不夠信任,阻礙了用戶使用比例的上升。表SEQ表\*ARABIC152007-2008年網絡金融用戶對比2007年底2008年底變化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增長量(萬人)增長率網上銀行19.2%4,00019.3%5,8001,80045.0%網絡炒股18.2%3,80011.4%3,400-400-10.5%2.網絡炒股網絡炒股的要緊用戶群體是企業(yè)職工、專業(yè)技術人員和一部分大學生。網絡炒股行為與股市的變化有直接的關系,受中國股市/基金市場的阻礙,中國網絡炒股應用比例出現下降趨勢,2008年網民的使用率只有11.4%,用戶規(guī)模也下降了400萬。(八)網上教育2008年網上教育的使用率為16.5%,差不多與2007年持平。網上教育要緊應用人群是中小學生和一般在職人員。表SEQ表\*ARABIC162007-2008年網上教育用戶對比2007年底2008年底變化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使用率網民規(guī)模(萬人)增長量(萬人)增長率網上教育16.6%3,50016.5%4,9001,40040.0%校校通工程促進了中國的中小學學?;ネㄅc上網平臺的建設,且近年來中小學生的課堂教育已不能滿足家長們對小孩的期望,各種網上的補習班和課程都開始成為中小學生的學習內容。而隨著就業(yè)壓力的增大,已工作的一般在職人員更加注重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會計等網上教育課程,由于更容易分配時刻,成本相對低廉,得到了在職人員的推崇。以后幾年網上教育將會有較好的進展空間。二、重點人群網絡應用行為(一)幾個重點人群講明本節(jié)著重分析幾個重點群體(中小學生、大學生、辦公室職員、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互聯網應用行為,這幾個群體占據了網民總體的74%,他們各自的群體規(guī)模如下圖:圖SEQ圖\*ARABIC26重點分析的幾個群體的規(guī)模(二)重點群體中互聯網應用普及率表SEQ表\*ARABIC17各互聯網應用在重點群體中的普及率中小學生大學生辦公室職員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總體網絡媒體網絡新聞68.1%89.9%83.1%73.4%78.5%信息檢索搜索引擎63.5%84.4%71.9%56.6%68.0%網絡招聘8.9%29.5%23.0%23.7%18.6%網絡通訊電子郵件52.2%81.4%60.4%38.9%56.8%即時通信77.5%91.1%75.0%66.5%75.3%網絡社區(qū)擁有博客64.0%81.4%50.9%43.1%54.3%論壇/BBS24.1%55.5%34.6%17.2%30.7%交友網站16.8%26.0%20.2%18.2%19.3%網絡娛樂網絡音樂86.9%94.0%83.4%78.2%83.7%網絡視頻67.4%84.4%68.1%57.3%67.7%網絡游戲69.7%64.2%60.6%55.5%62.8%電子商務網絡購物16.2%38.8%29.4%11.7%24.8%網上賣東西2.1%5.2%4.4%0.8%3.7%網上支付9.6%30.5%22.4%7.9%17.6%旅行預訂2.0%6.8%6.8%2.5%5.6%其他網上銀行7.7%29.9%25.5%7.4%19.3%網絡炒股4.7%4.7%15.5%4.1%11.4%網上教育16.2%25.6%17.3%7.8%16.5%中小學生中小學生對互聯網的應用深度不高,僅有的幾個滲透率超過總體的應用是即時通信、博客、網絡音樂、網絡視頻,這四種應用差不多上能夠定位在娛樂和社交兩個領域,與那個年齡段好玩、好奇的心理需求差不多一致。網上教育與總體水平差不多一致,他們除了同意學校的教育之外,通過互聯網進行相關課程輔導是他們在互聯網上的一個重要應用。大學生大學生是各重點群體中最為活躍的一個,在測量的18種應用中,除了網絡炒股之外,其他的應用全部高于總體普及率。時刻上的閑暇、年輕人的好奇與好動的心理,以及互聯網的無限可能是他們樂此不疲的重要動力。博客、論壇是他們極為活躍的領域,博客在大學生用戶中半年更新率達到80.3%。辦公室職員辦公室職員的活躍程度僅次于大學生,他們除了在網絡炒股上的滲透率高于大學生之外,其他應用上的滲透率均低于大學生。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是幾個重點群體中最不活躍的一個群體,他們所有應用上的滲透率都低于總體水平,特不是在電子商務和網絡金融類應用上,差距更大。(三)重點群體在互聯網上的活躍性對重點群體的網絡應用數量和互聯網時刻花費的分析發(fā)覺兩個專門有意思的“換位”:大學生使用的互聯網應用數最多,然而花在互聯網上的時刻卻低于辦公室職員,只能屈居第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盡管上網行為最為單一,然而花在互聯網上的時刻卻多于中小學生。圖SEQ圖\*ARABIC27重點群體使用的網絡應用數(個)圖SEQ圖\*ARABIC28重點群體平均每周上網時刻(小時)網民的這種活躍性規(guī)律可能與如下因素有關:大學生較為活躍、好奇心強,會嘗試各種應用,然而受學業(yè)限制,要緊的時刻還要放在課堂上,因此使用的網絡應用多而上網時刻卻少于辦公室職員;而辦公室職員中專門多人在工作時刻內能夠接觸到互聯網,甚至上網是他們必須的工作條件之一,然而他們的網上行為差不多較為成熟,差不多會固定在幾個常用的應用上。中小學生則還處在家長和老師的監(jiān)護之下,不能為所欲為的長時刻在網上沖浪,然而好奇心會是他們嘗試一些互聯網應用;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閑暇時刻差不多不受他人制約,因而他們能夠花費相對較多的時刻在互聯網上。因此,閑暇時刻的量以及工作(學習)的性質決定了中小學生的上網時刻和網絡應用數量不可能超過大學生,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上網時刻和網絡應用數量不可能超過辦公室職員。三、網民網絡應用行為分群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們的行為是對人進行分群的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而網民的網絡應用行為則是對網民進行分群的有效方式。通過網絡應用對網民進行群體細分研究,能夠為互聯網治理、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等工作提供更為精準的人群定位。本次調查共測量了18種網絡應用,通過反復測試,網絡新聞、網絡音樂、網絡視頻分群效果不明顯;在線教育、網絡招聘對分群結果干擾較大;網絡購物、網絡銀行、在線支付共線性較強,分群分析中只選擇網絡購物作為統(tǒng)計變量;如此我們就獲得了11個分群變量(見下表)。依照這11個分群變量,我們將網民中國網民分為7大群,群體規(guī)模和群體命名如下:圖SEQ圖\*ARABIC29中國網民分群群體命名和群體規(guī)模群體特征指數指:分析的目標群體在測量的應用上的表現強度,總體的平均水平為100,假如某一群體在一個應用上的群體特征指數大于100,表明該群體在這一應用上具有較為明顯的特征。群體特征指數的計算公式如下:群體特征指數=某一應用在該群體中的使用比例÷該應用在總體中的使用比例×100七大群體的命名確實是依照群體特征指數定義的。表SEQ表\*ARABIC18七大群體特征指數非主流網游群網絡依靠群基礎應用群自我展示群網絡商務群網絡淺嘗者網絡社交群總體平均水平搜索引擎661361344411487127100電子郵件361641433413672151100即時通信681261307911575123100擁有博客01441661841061149100訪問論壇/BBS323268029138253100交友網站50167566312434313100網絡游戲1591141071131060121100網絡購物2835261363195364100網上賣東西2146742382492689100網絡炒股67237603325677114100網上旅行預訂43331574023942131100為更深入分析各個群體,需要測算出他們的網絡應用的使用數量,和在互聯網上的時刻花費。圖SEQ圖\*ARABIC30各群體平均每周在網上花費的時刻(小時)圖SEQ圖\*ARABIC31各群體使用的網絡應用數量(個)中國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為16.6小時,在測量的18個應用中,平均使用的應用數量為7.1個,將以上兩圖結合分析,能夠清晰地將網民分群依照顧用程度區(qū)分為三類:重度用戶:包括網絡依靠群、網絡商務群、網絡社交群。重度用戶不管在使用的網絡應用數量依舊在上網時長上都遠高于網民總體的平均水平。中度用戶:基礎應用群。中度用戶的網絡應用數量和上網時長與總體水平接近。從使用的網絡應用推斷,他們可能是輕度用戶向重度用戶的過度群體。輕度用戶:自我展示群、非主流網游群、網絡淺嘗者,他們在上網時刻和應用數量上都遠低于平均水平,同時他們也是網齡最小的用戶。結合群體特征指數和各個群體時刻花費和應用數量,我們對各個群體進行詳細分析如下:1.重度用戶網絡依靠群:此群體占網民總規(guī)模的近11%,他們在各種網絡應用上的群體特征值都高于總體平均水平,他們使用的網絡應用最多,每周上網時刻也最長。他們是互聯網的最忠實的用戶。網絡商務群:此群體占網民總體的6.7%,是網民中最小的一個群體。此群體與網絡依靠群比較接近,然而在上網時長、網絡應用數量上都遠低于網絡依靠群,在應用上的一個重大區(qū)不在于此群體幾乎不訪問論壇。同時他們在電子商務、在線炒股、旅行預訂等應用上的特征明顯強于搜索引擎、即時通信、電子郵件等基礎應用。網絡社交群:此群體占網民總體的12.3%。他們在具有社交特征的應用上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群體,他們在即時通信、博客、論壇/BBS、交友網站等社區(qū)類網絡應用上的滲透率明顯偏高。2.中度用戶基礎應用群:此群體在網民總體中所占比重達到21.5%,是最大的一個群體。此群體在搜索引擎、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等互聯網基礎應用上的比例遠高于總體水平,而在其他應用上的使用率卻明顯偏低。3.輕度用戶自我展示群:此群體占總體的12.6%。此群體中的用戶100%擁有博客,而在其他應用上他們的使用率明顯低于總體。此群體平均使用5.3個應用,每周上網12.27個小時。非主流網游群:此群體中的網民100%玩網絡游戲,他們占總網民規(guī)模的近18%,此群體除了游戲之外,在其他應用上的指數都低于總體。15歲以下15歲以下15—34歲35歲及以上他圖SEQ圖\*ARABIC32非主流網游群此群體在年齡上與網游用戶總體相比,表現出明顯的非主流特征。此群體的年齡特征指數顯示,在年齡上更偏向于兩端;在網絡行為上,他們的網絡行為較為單一,平均使用的網絡應用數量只有4.7個;在上網時刻花費上,他們平均每周上網大約12個小時,低于整體網民在互聯網上的時刻花費,更低于一般網游用戶在互聯網上的時刻花費。然而,結合他們網絡應用少的特點,能夠初步推斷,他們在互聯網上的時刻絕大部分被花在了網絡游戲上面。網絡淺嘗者:此群體占總體的18.2%,是規(guī)模僅次于基礎應用群的一個群體。此群體在各個應用上的群體特征都不突出,他們上網時刻最少,使用的網絡應用數量最少,同時他們也是網齡最短的群體,然而他們卻是平均年齡最大的群體,平均年齡達到32歲。此群體顯示了互聯網向高年齡群體的擴張。
第六章網民網絡生活形態(tài)研究一、總體分析價值觀念、生活態(tài)度是阻礙人們行為的重要因素,同時人們的行為也塑造著他們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態(tài)度,特不是一些新興事物,由于人們對它們的認識不足,在與它們的接觸中逐漸了解與把握它們,而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態(tài)度也往往會潛移默化的被這些新興事物所改變?;ヂ摼W作為一種互動媒體、信息渠道、生活平臺,其對人們價值觀念的阻礙尤其值得研究。本次調查中,研究人員采納里克特量表法測量了網民在6種與互聯網相關的價值觀念上的表現。總體得分如下表。表SEQ表\*ARABIC19網民對生活形態(tài)語句的總體認同度分類語句認同度生活助手離了互聯網,我無法工作學習39.0%沒有互聯網,我的娛樂生活會專門單調59.1%網上辦事減少了我專門多親臨實地的苦惱69.3%信息渠道重大新聞我一般都首先從互聯網上看到61.8%遇到問題時,我首先會去網上找答案64.6%交往工具通過互聯網我認識了專門多新朋友65.4%互聯網加強了我與朋友的聯系82.5%社會隔離互聯網時代,我感受更孤單19.9%互聯網減少了我與家人相處的時刻29.0%網絡信任與安全我在互聯網上填寫注冊信息是真實的47.5%在網上進行交易是安全的27.6%社會參與互聯網是我發(fā)表意見的要緊渠道41.9%上網以后,我比往常更加關注社會事件76.9%總體而言,網民對互聯網作為信息渠道和交往工具的認可度較高,互聯網作為生活助手的價值也逐漸顯現;然而對互聯網的信任度與安全感較低,這可能是中國網絡經濟規(guī)模較小的一個要緊緣故;隨著互聯網對人們生活日益浸入,互聯網給人們帶來距離感(那個地點稱為“社會隔離”)也逐漸產生。二、不同應用群體網民在生活形態(tài)上的對比不同的網絡應用群體,在測量的生活形態(tài)語句上也表現出了各自不同的認同度:網絡社交群更加認可網絡作為交往工具的價值;自我展示群對社會隔離、通過互聯網發(fā)表意見等的認可度較高;網絡依靠群與網絡商務群體對互聯網的信任與安全性認可度較高,這兩個群體在電子商務上應用行為突出;網絡依靠群在生活助手、信息渠道等上面的認可程度也專門高。表SEQ表\*ARABIC20不同網絡應用群體的生活形態(tài)語句的認同度分類網絡依靠群網絡商務群網絡社交群基礎應用群自我展示群非主流網游群網絡淺嘗者生活助手離了互聯網,我無法工作學習51.6%42.8%42.9%38.4%39.6%31.8%34.4%沒有互聯網,我的娛樂生活會專門單調69.6%68.4%64.4%61.9%57.0%52.6%49.8%網上辦事減少了專門多親臨實地的苦惱82.8%77.6%76.6%68.9%63.3%64.3%62.5%信息渠道重大新聞我一般首先從互聯網上看到76.5%68.1%69.0%58.5%58.5%56.3%57.7%遇到問題時,我首先會去網上找答案79.6%76.8%68.8%61.0%59.7%58.7%62.1%交往工具通過互聯網我認識了專門多新朋友63.1%60.5%73.3%70.7%71.5%62.6%55.6%互聯網加強了我與朋友的聯系88.3%84.8%88.5%87.3%83.8%75.8%73.7%社會隔離互聯網時代,我感受更孤單20.6%19.6%20.7%17.8%23.0%19.4%20.4%互聯網減少了我與家人相處的時刻32.5%29.3%28.4%26.6%30.2%29.4%29.4%信任與安全我在互聯網上填寫注冊信息是真實的60.4%55.1%54.0%46.3%43.0%42.4%42.0%在網上進行交易是安全的53.5%47.6%29.4%22.0%23.6%20.6%20.2%社會參與互聯網是我發(fā)表意見的要緊渠道45.5%42.8%45.2%38.7%44.3%39.9%41.4%上網以后,我比往常更加關注社會事件77.2%76.4%80.6%76.4%77.0%77.2%74.9%三、不同應用深度網民在生活形態(tài)上的對比互聯網的應用深度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測量,比如上網時刻花費、網絡應用的使用數量、網齡、上網頻率等。那個地點我們要緊依照上網時刻和網絡應用的數量進行分析??傮w而言,各個生活形態(tài)方面,都表現出隨著互聯網應用程度的加深,認可度逐漸提高的趨勢?!靶湃闻c安全”、“社會隔離”這兩個生活形態(tài)是社會廣泛關注的,下面特不介紹這兩類生活形態(tài)在不同應用程度的網民中被認知的情況。我們在前面的總體分析中差不多指出,網民對“信任與安全”認可度都不高,然而隨著網民對互聯網的使用程度加深,對互聯網的信任程度與安全感有所提高。這要緊是因為網民對互聯網使用越來越熟練,對互聯網上的陷阱與隱患的識不與防范能力也越來越強。熟練網民能夠有效防范互聯網上的風險與不安全因素,因而他們對互聯網的信任度與安全感的認同度就比較高。輕度網民因為對網上的陷阱缺少識不與防范的能力,在一些網絡負面案例宣傳的阻礙下,對網絡安全度認知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容插壓電送器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學習計劃(分享12篇)
- 電子通訊技術在醫(yī)療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應用
- 修改文稿合同范本
- 社交電商中用戶行為模式研究
- 現代實驗室如何進行電子電器產品的電氣強度測試
- 服務合同與供貨合同范本
- 電梯維護保養(yǎng)與安全操作實務培訓
- 知識產權在海外辦公環(huán)境的實踐與挑戰(zhàn)
- 2025至2030年中國涂料噴涂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施工技術管理項總體思路、方式和方法解析
- 城市規(guī)劃與建筑學專業(yè)英語
- 《兒童心理健康課件》
- 赤蒼藤扦插育苗技術規(guī)程
- 《旅游市場營銷》課程教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 老年人能力評估基本知識
- CATL設備電氣控制標準-V10
-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HNDC搶救流程圖
- 風電場設備材料設備清單
- 裝載機駕駛員理論考試復習題庫(500題)
- 常用護理風險評估量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