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東省淄博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1年山東省淄博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1年山東省淄博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山東省淄博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解決大城市環(huán)境問題的根本措施是()

A.興建高層建筑,擴大城市占地面積

B.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衛(wèi)星城市

C.治理工業(yè)“三廢”,建立衛(wèi)生防護帶

D.健全道路體系,解決交通擁擠問題

2.以下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表達,錯誤的一項是()

A.發(fā)生在明成祖時期..

B.當時的西洋是指今天的大西洋

C.先后7次航海,到達了30多個國家

D.創(chuàng)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紀錄

3.

44

下列工業(yè)分布與其工業(yè)布局趨向和格局的正確組合是()

4.被國家授予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特等發(fā)明獎的科學家是()A.A.錢學森

B.華羅庚

C.鄧稼先

D.袁隆平

5.1662年鄭成功從下列哪個殖民者手里收復了臺灣()A.英國B.法國C.荷蘭D.西班牙6.讀四幅氣候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反映我國拉薩氣候特點的是()A.A.AB.BC.CD.D7.宣告“歐洲共同體”發(fā)展為“歐洲聯(lián)盟”的條約是()A.布魯塞爾條約B.馬斯特里赫特條約C.阿姆斯特丹條約D.羅馬條約8.下列最有可能因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因素而導致的災害是()A.A.渤海灣發(fā)生赤潮,漁業(yè)大幅度減產

B.汶川大地震造成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

C.內蒙古暴雪,大批牲畜死亡

D.臺風襲擊,我國東南沿海損失慘重

9.長期以來,該城市在建筑設施等多方面重點防御的自然災害是()。A.龍卷風B.強烈地震C.泥石流D.強沙塵暴

10.京漢鐵路工人罷工失敗給中國共產黨提供的最主要教訓是()

A.必須反對帝國主義B.必須推翻北洋軍閥政府C.必須堅持黨的領導D.必須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

11.佛教傳入我國的時間是()

A.西漢初年B.西漢末年C.東漢初年D.東漢末年

12.下列地形區(qū)與其特點組合正確的一組是()

A.內蒙古高原——崎嶇B.云貴高原——雪山連綿C.四川盆地——多沙漠D.東北平原——黑土廣布

13.據統(tǒng)計,1500年世界總人口為4.25億,1600年達到5.45億,1750年更達到7.2億。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新航路開辟后()

A.傳染病的傳播得到抑制B.人口在世界范圍內的遷移C.商業(yè)貿易網絡覆蓋全球D.農作物品種的廣泛傳播14.臺灣島和海南島的共同地理特征是()A.A.山地都占全島的1/3,且多火山、地震

B.兩島都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C.島嶼西部都有鹽場

D.都有北回歸線穿過

15.下圖中,P點位置同時符合:①東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緯度、④我國境內四個條件的是()A.A.AB.BC.CD.D

16.從種族構成上看,拉丁美洲主要是()

A.白色人種B.黃色人種C.黑色人種D.混血人種17.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時,沒有加入該組織的國家是()A.A.美國B.英國C.德國D.法國

18.

19.圖2反映出()A.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激增B.中國采取嚴禁鴉片的政策C.中國放棄對鴉片貿易的限制D.英國將中國變?yōu)榘胫趁竦?0.明末清初時期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其思想和.主張對后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產生過一定影響的思想家是()A.A.黃宗羲

B.顧炎武

C.王夫之

D.曹雪芹

二、簡答題(2題)21.概述清朝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11分)22.簡述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和法家學派代表人物韓非子的主要思想。(12分)三、圖表題(2題)23.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填注圖中地理事物名稱:A()島、B()列島、C()溪、D()山。(2)臺灣最大城市是()(圖中字母());臺灣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圖中字母());臺灣重要海港和漁業(yè)基地()(圖中字母())(3)從圖中有關內容可判斷臺灣地形東部(),西部();氣候類型:北部為(),南部為()24.讀沿40°N亞歐大陸的1月和7月氣溫變化曲線圖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地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什么?(2)圖中各地氣溫年較差最小的是()。原因是什么?(3)C地所在的半球是()(填東或西)半球。B地所在的國家是(),其發(fā)展工業(yè)有利的自然條件和有利的社會經濟條件是什么?四、非選擇題(5題)25.

26.讀圖4,分析回答問題。(1)圖中字母A_____洲;B_____洲;C_____洲;E_____洋;F_____洋;G_____洋。(2)D是我國的南極科學考察站_____站,H是我國另一科學考察_____站站;兩站在一年中是否都有極晝極夜現象,為什么?(3)該大陸上最豐富的自然資源是_____;受_____氣壓影響,常年吹_____時針方向的極地東風。(4)每年9月~11月該地上空會出現“臭氧空洞”,其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釋放_____化合物,它造成臭氧減少,其危害有①_____,②_____,為了保護臭氧層,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

中國代表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指出,山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應直接歸還中國.……中國代表團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條、直接收回山東權利的書面照會.

——摘自《六十年中國與日本》

材料二

(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連電告代表團:國內局勢緊張.人民要求拒簽,政府壓力極大,簽字一事請陸總長(中國代表團團長)自行決定.……當時國內公眾團體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長們甚為焦急.紛紛致電代表團.堅請拒簽.

——摘自《顧維鈞回憶錄》

材料三

因感覺大會對山東問題解決辦法之不公道.中國代表團曾于1919年1月4日對最高會議提出正式抗議.并于5月6日聲請保留.……媾和會議,對于解決山東問題.已不于中國以公道,中國非犧牲其正義公道愛國之義務,不能簽字.

——摘自1919隼6月28日《中國代表團宣言》

(1)根據材料一、三簡要分析巴黎和會的性質,并簡要評價中國代表團在會議上的外交努力.

(2)從參加愛國運動的人員成分的變化簡要分析“政府壓力極大”的原因.

(3)這場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28.結合史實簡要說明日本明治維新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

29.簡述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五、問答題(2題)30.簡述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召開的政治、軍事背景及會議的主要內容,并評述會議召開的重要意義。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從波羅的海斯德?。ㄊ睬星啵┑絹喌美飦喓_叺睦镅潘固?,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暮已經降落下來?!瓱o一不處在蘇聯(lián)的勢力范圍之內。

——摘自丘吉爾在富爾頓的演說

材料二

余相信美國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之征服企圖。

——摘自杜魯門致國會的咨文

材料三

美國應該盡力協(xié)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tài)……美國政府能盡力緩和局勢,協(xié)助歐洲走上復興道路。

——摘自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

材料四

本公約各締約國……決定聯(lián)合一切力量,進行集體防御。

——摘自《北大西洋公約》

(1)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英兩國戰(zhàn)后初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三、四說出美國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表現是什么?

(3)針對材料四,蘇聯(lián)采取了什么措施?它的影響是什么?

參考答案

1.B本題考查解決城市化過程中產生問題的途徑等知識點。大城市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根源是人口和工業(yè)的高度集中,導致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失去平衡,環(huán)境惡化。因此,大城市今后的發(fā)展,必須控制人口和用地規(guī)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衛(wèi)星城。

2.B本題考查鄭和下西洋的相關史實。明朝時期的西洋是指今天文萊以西的南洋和印度洋沿岸一帶,并非指今天的大西洋。

3.C

4.D1974年,我國以袁隆平為核心的研究小組育成了世界上第一批強優(yōu)勢雜交水稻,為我國農業(yè)生產帶來了大幅度、大面積的增產,是我國也是世界農業(yè)科研中的一項重大成果.袁隆乎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1981年,他獲得中國第一個特等發(fā)明獎.

5.C明末,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臺灣。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從而使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6.D根據圖中水熱組合狀況,可以確定A項為溫帶季風氣候.B項為亞熱帶季風氣候,C項為分布于西北內陸的干旱氣候,D項為分布青藏高原的高原氣候.

7.C

8.A地震、臺風、暴雨均屬于自然災害,沒有人為干預也會發(fā)生.“赤潮”則是由于人類大量排放生產、生活廢水,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而出現的.

9.B本題考查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洛杉磯地區(qū)位于美國西海岸,正好處于全球最大的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范圍內,是一個地震高發(fā)地區(qū)。后來勘測發(fā)現,它還處于一個活動斷層之上。

10.D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積極推動工人運動的發(fā)展,很快形成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潮,其象征就是京漢鐵路工人罷工。京漢鐵路工人罷工,沖擊了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統(tǒng)治,因此遭到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聯(lián)合鎮(zhèn)壓,最終失敗。京漢鐵路工人罷工的失敗,表明工人階級孤軍奮戰(zhàn)是不可能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的,必須建立廣泛的反帝反封建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A、B、C三個選項都不符合題意,應注意進行比較分析。

11.B本題考查佛教傳入我國的時間。佛教產生于古代印度。西漢末年,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qū),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2.D

13.D本題通過世界人口在不同年份總數的比較,說明在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范圍內出現的一種新的歷史趨勢。在250年間,世界人口總數增長將近3億人,凈增約70%,其背后一定有一個強大的力量發(fā)揮著巨大作用。人口的增加首先需要有充足的食物為基礎。正是在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的很多農作物品種,如玉米,先是傳到歐洲,之后又從歐洲傳到世界其他地區(qū),從而使人們獲得了適應力更強、產量更高的糧食來源,推動了世界各地的人口的迅速增加。可見,理解改善“吃”的問題的重要性和意義,是解決本題的關鍵所在。故D項是正確項。A項錯誤在于,在新航路開辟后,傳染病傳播不僅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反而擴大了傳播范圍。B項具有一定迷惑性。的確,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人們在更廣闊的范圍內流動,但是人口流動并不是人口增長的必要前提。C項所描述的商業(yè)貿易網絡覆蓋全球,并不是這時已經達到的狀態(tài),這種情況是在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fā)展,世界市場形成后才逐步實現的。本題容易誤選的是B、C兩項。就B項而言,之所以形成誤選,是沒有分清楚,人口遷移和人口增加之間的關系。如上所述,這兩者之間并不是直接的因果關系。如果人口從一個地區(qū)遷移到另一個地區(qū),而后者并不能滿足人們生存、繁衍最基本的食物條件,人口的增加是難以想像的。就C項而言,之所以誤選,主要是由于沒有區(qū)分清楚時代特征,混淆了本是發(fā)生在后面歷史時期的事情。避免類似錯誤發(fā)生,需要認真分析,準確把握不同時代的歷史特征。

14.C本題是對我國兩大島嶼的綜合考查.海南島雖然山地多、火山多,但地震較少,并且全部在熱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這與臺灣島不同.但是兩島的西部同為雨影區(qū),蒸發(fā)旺盛,分別形成著名的布袋鹽場和鶯歌海鹽場.

15.D解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東、西半球劃分景以20°w和160°E為界線;高、中、低度劃分范圍.解決過程要將四個條件逐一對照檢查,防止漏掉所要求的條件而選擇錯誤的選項.

16.D

17.C

18.D

19.A本題考查鴉片戰(zhàn)爭。該圖表直觀地反映出從1820年到1839年輸入中國的鴉片數量大幅度增長。

20.AB項強調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著作是《天下郡國利病書》;他的腳踏實地的學風對清代學者影響很大.C項是杰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提出政治要“趨時更新”.D是文學家,著作是《紅樓夢》21.(1)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制度源于努爾哈赤晚期設立的五大臣議政王佐理國事制度,后發(fā)展為清王朝宗室貴族中的王與八旗固山額真、議政大臣共同議政的形式。(3分)(2)清朝初期保留著專門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一切軍國大事都要經過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而且一旦做出決定,連皇帝也不能改變。(4分)(3)康熙時設立了南書房,直接為皇帝草擬諭旨和處理奏章,從而繞開議政王大臣會議。雍正年間設立了軍機處,軍國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到乾隆時索性被撤銷。(4分)22.(1)孟子的主要思想:“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這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個中心環(huán)節(jié);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華,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大部分內容源于民本思想。(6分)(2)韓非子的主要思想:韓非子繼承和總結了戰(zhàn)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對于民眾,要以法來約束民眾,施刑于民;對于政治,韓非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6分)23.(1)釣魚澎湖濁水玉(2)臺北E高雄G基隆F(3)高低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本題是對寶島臺灣地理的考查。本題的(1)和(2)問容易回答。(3)問中,臺灣島的山地約占2/3,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部,玉山為最高峰。西部是平原。臺灣地區(qū)有兩種氣候類型,大約以北回歸線為界,南部是熱帶季風氣候,北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24.(1)深居內陸,受海洋影響小。(2)CC位于大陸西岸,受海洋影響大。(3)東日本有利的自然條件:多優(yōu)良港灣。有利的社會經濟條件:科技發(fā)達,勞動力資源豐富。根據題設,該題考查亞歐大陸的氣溫、降水等相關知識,結合圖中所給的氣溫、降水的時空分布,分析解答相關問題。1.從圖中可以看出A地位于大陸的內部,距海遠,海洋上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而使當地降水量少。2.根據1月和7月氣溫變化曲線,可計算出各地的氣溫年較差,得出C地的氣溫年較差最小,其影響因素是C地位于大陸西岸,在40°N地區(qū)受盛行西風的影響,由于海洋的調節(jié)作用,氣溫年較差小。3.東、西半球的劃分,20°W以東至160°E為東半球,C地在此范圍內。據經緯度可判斷B地屬于曰本,日本是亞歐大陸東岸的島國,發(fā)展經濟的優(yōu)勢是多優(yōu)良海港,技術先進,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

25.

26.【答案】(1)南美大洋非印度太平大西(2)中山長城中山站有極晝極夜現象,長城站沒有極晝極夜現象;因為中山站位于南極圈之內,長城站位于南極圈之外(3)淡水極地高逆(4)氟氯烴危害人體健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農牧漁業(yè)造成危害停止生產和使用氟利昂制品【解析】(1)先確定南美洲、澳大利亞和非洲的位置,然后推斷出各大洋的位置。(2)因為中山站在南極圈以內,因此有極晝極夜現象。(3)南極洲是冰雪覆蓋的大陸,冰的體積占世界冰總體積的90%以上;南極大陸受極地高氣壓控制,外圍吹逆時針方向的極地東風。(4)由于人們使用制冷設備時,釋放出的氟氯烴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層后,通過光化學反應大量消耗臭氧。而大氣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

27.(1)巴黎和會是一次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分贓會議.中國代表所做的斗爭.表明了他們有維護民族利益、愛國的一面.但他們沒有認識到和會的分贓掠奪的性質,這樣的會議是不可能照顧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利益的.他們也沒有認識到作為半殖民地的弱國是沒有任何國際地位的,因此他們在會議}二的外交斗爭的失敗是必然的.

(2)運動前期主要是青年學生參加的五四愛國運再6月5日以后變成了由工人階級、工商業(yè)資產階級和青年學生共同參與的愛國運動,大大加強了運動對社會政治、經濟的影響,因此使北洋政府感到了極大壓力.

(3)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由學生、工人和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站在運動前列的是青年學生,他們在運動中起了先鋒作用.中國工人階級在運動中發(fā)揮了主力軍的作用.五四運動波及20多個省、100多個城市,比辛亥革命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五四運動的偉大功績在于“啟導廣大人民的覺悟,準備革命力量的團結”.它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28.封建****統(tǒng)治相對薄弱,使得倒幕派勢力能夠迅速壯大,倒幕派掌握了較大的實力;倒幕派建立政權后,實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西方列強集中力量侵略中國和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抗擊侵略的斗爭,客觀上為日本發(fā)展資本主義提供了相對寬松的國際環(huán)境。

29.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均在這個時期發(fā)明和被廣泛使用,并傳到了歐洲等地,促進了人類的進步。北宋畢升發(fā)明的活字印刷技術,比歐洲人使用活字排版印刷早了400多年;我國宋代指南針已經普遍用于航海,后來傳人阿拉伯和歐洲,為歐洲航海家發(fā)現美洲和實現環(huán)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和“十二氣歷”早于英國800年;元朝郭守敬的《授時歷》,準確計算出一年365。2425天,與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