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題1包括_第1頁
(新人教)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題1包括_第2頁
(新人教)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題1包括_第3頁
(新人教)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題1包括_第4頁
(新人教)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題1包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物理上冊的期末試題1包括答案-介紹(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物理上冊的期末試題1包括答案-介紹(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物理上冊的期末試題1包括答案-介紹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人教版)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1.(3分)(2014秋?淮南期末)填寫合適的單位或進行單位換算①淮南平圩淮河大橋是淮河第一長橋,這座大橋的長度約為3.2.②俗話說“一天一個蘋果,醫(yī)生遠離我”,一個蘋果的質量約0.2.③霧霾天氣的“元兇”是直徑小于2.5μm的顆粒物,合m.2.(1分)(2014秋?淮南期末)讀出如圖中間物體的長度是mm.3.(3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同學從家乘公交車上學,車以54km/h合m/s勻速行駛,小明看到窗外路邊的樹木迅速退后,他是以做為參照物,經(jīng)過了10分鐘,到達了目的地,汽車行駛了km.4.(4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坐在教室認真的聽課,老師的聲音是聲帶發(fā)出的,又經(jīng)過流傳到小明耳朵里的,突然窗外的工地上傳來轟隆隆的機器聲,小明連忙將窗子關閉,這是在流傳路子中進行進而減弱噪音,為了讓同學們能聽到上課的內容,老師也提高了嗓門,改變了.(填聲音的三個特點之一)5.(3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在周末的清晨到達了龍湖公園漫步,看到了草地上有一層白白的霜,這是由于氣溫驟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所形成的(填物態(tài)變化),這是一個過程(選填“放熱”“吸熱”),在陽光的照耀下白白的霜很快成晶瑩的小水珠.6.(5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漫步在湖畔,看到水中有柳樹的倒影,這是由于光在水面發(fā)生現(xiàn)象而形成的虛像,同時看到魚兒在水中游動,這是光從水中進入空氣時發(fā)生現(xiàn)象而形成的像,實質的魚在其(選填“上方”“下方”),湖中央的大噴泉,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形成了美麗的彩虹,這是光的現(xiàn)象.7.(2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剛上初中就患上了近視眼,使遠處物體的像落在視網(wǎng)膜(選填“前面”或“后邊”)而看不清遠處物體,需要配戴透鏡進行更正.8.(3分)(2014秋?淮南期末)冬天在戶外的自來水管簡單發(fā)生爆裂,是由于水凝固成冰的過程中,質量,密度,而體積所致.(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二、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9.(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相關誤差和錯誤的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A.誤差和錯誤是一個意思B.誤差就是讀數(shù)時產(chǎn)生的錯誤C.經(jīng)過改進測量方法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除掉誤差D.誤差是不可以防備的,錯誤是可以防備的10.(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關于參照物的采用,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A.參照物只能采用靜止的物體B.參照物可以采用自己C.參照物的采用是任意的D.運動的物體可以沒有參照物11.(3分)(2014秋?淮南期末)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以下列圖,由圖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經(jīng)過6s,甲在乙前面1.2m處C.甲物體的速度是0.1m/sD.以甲為參照物,乙向西運動12.(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各種現(xiàn)象,講解正確的選項是()A.樟腦丸的消失是消融現(xiàn)象,這是吸熱的過程B.燒開水,壺嘴冒的白煙是水蒸氣,這是汽化現(xiàn)象C.冬天,教室的玻璃外側簡單出現(xiàn)小水珠,這是液化現(xiàn)象D.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華要吸熱13.(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各種現(xiàn)象,是為了減緩蒸發(fā)的是()A.農(nóng)民伯伯將糧食攤開曬B.洗頭后用吹風機吹C.將食品用保鮮膜包起來D.衣服放在通風處晾曬14.(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各種光現(xiàn)象中,講解錯誤的選項是()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種平均介質中是沿直線流傳的B.我們能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是由于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人眼C.當人遠離平面鏡時,鏡中的像會越來越小D.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15.(3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在做“平面鏡成像”實驗中,以下操作錯誤的選項是()A.采用比較薄的玻璃板B.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桌面上C.采用兩只一模一樣的蠟燭D.將兩只蠟燭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兩邊16.(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各種成像中,成的是實像的一組是()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鏡成像③投影儀成像④照相機成像⑤放大鏡成像.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17.(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A.物體的質量與體積和狀態(tài)相關B.物體的密度與體積和質量相關C.把物體從地球拿到月球上,質量會變小D.把一瓶油倒掉一半,其密度不變18.(3分)(2013?慶陽)以下列圖的是A,B兩種物質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象,由圖象可知,A,B兩種物質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間的關系是()A.ρB>ρ水>ρAB.ρB>ρA>ρ水C.ρA>ρ水>ρBD.ρ水>ρA>ρB三、作圖和實驗題(每空2分,共30分)19.(4分)(2014秋?淮南期末)作圖題①請在如圖1中畫出S發(fā)出的光輝,經(jīng)過平面鏡反射,經(jīng)過P點的光路圖.②請在如圖2中依照入射光輝和折射光輝,在方框中填上一個合適的光學器材.20.(6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列圖,是“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該實驗采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鏡,主若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2)點燃A蠟燭,小心地搬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重合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這類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取代法”).(3)為證明上述相關成像特點可否可靠,你認為采用以下哪一項操作A、保持A、B兩只蠟燭的地址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地址進行觀察;B、保持玻璃板地址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地址,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21.(10分)(2013?泉州)小明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如圖1所示,讓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鏡,搬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匯聚成一點,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cm.(2)如圖2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光屏向調整(選填“上”或“下”).(3)當燭焰距離凸透鏡12cm處時,搬動光屏,可在光屏上獲取一個倒立、的實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4)當燭焰逐漸遠離凸透鏡時,燭焰所成的實像將(選填“變大”或“變小”).22.(10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對某個小石子的密度產(chǎn)生了興趣,他決定測量出它的密度.①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搬動游碼至標尺左端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中央的右側,則應將平衡螺母向調治,直至天平均衡.②用調好的天平測小石子的質量,當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地址如圖甲所示時,天平均衡,則此石子的質量為g.在量筒內裝有必然量的水,該石子放入前、后的情況如圖乙所示,3由此可知小石子的密度是kg/m.③假設該小石子擁有必然的吸水能力,那么測量結果將會(選填“偏大”“偏小”).四、綜合題(23題7分,24題4分,共16分)23.(7分)(2014秋?淮南期末)中國高鐵飛速發(fā)展,現(xiàn)已經(jīng)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其最高速度可達300km/h.淮南東站的建成,標志住淮南人民也能享碰到高鐵帶來的便利,①淮南到合肥的距離有90km,火車若是以其最高速度行駛,那么最快多少分鐘可以從淮南到達合肥?②小明乘坐某次列車從淮南去合肥,列車運行10分鐘后到達水家湖站,??苛?分鐘,然后又行駛了18分鐘到達了合肥,那么這列火車從淮南到合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4.(9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有一個小鋁球,他素來都不知道這個鋁球可否空心的,當他學完密度的知識后,利用了身邊的天平和杯子,測出了這個鋁球的密度,并判斷出了鋁球可否空心.步驟以下:他用天平測出了杯子的質量為100g,將杯子裝滿水后總質量為180g,再測出小鋁球的質量是54g,將這個小鋁球輕輕的放進裝滿水的杯子,測得總質量為204g;①請你計算出小球的體積.②請你計算出小鋁球的密度.(ρ鋁=2.7×103kg/m3,ρ水=1.0×10,ρ水=1.0×103kg/m3))③判斷該鋁球是否是空心球,若是是,空心部分有多大?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人教版)參照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1.(3分)(2014秋?淮南期末)填寫合適的單位或進行單位換算①淮南平圩淮河大橋是淮河第一長橋,這座大橋的長度約為3.2km.②俗話說“一天一個蘋果,醫(yī)生遠離我”,一個蘋果的質量約0.2kg.③霧霾天氣的“元兇”是直徑小于2.5μm的顆粒物,合2.5×10﹣6m.考物理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點:專其他綜合題.題:分①②依照對常有物體及相關物理量單位的認識,填上正確的單位;析:③1μm=10﹣6m.﹣6m.解解:答:①淮南平圩淮河大橋是淮河第一長橋,這座大橋的長度約為3200m=3.2km;②5個蘋果的質量約1kg,因此一個蘋果的質量在200g=0.2kg左右;③由于1μm=10﹣6m,因此2.5μm=2.5×10﹣6m,因此2.5μm=2.5×10﹣6m.故答案為:km;kg;2.5×10﹣6.點①對生活中常有物體要做到熟知,作出正確的判斷,不要鬧出笑話自己還不知道;評:②單位換算時要“先換后算”.2.(1分)(2014秋?淮南期末)讀出如圖中間物體的長度是29.0mm.考長度的測量.點:專長度、時間、速度.題:分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可否從0刻度線量起,初步端沒從0開始,要析:以某一刻度看作“0”刻度,讀出尾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解:答: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因此1個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端與3.00cm對齊,右端與5.90cm對齊,因此物體的長度為L=5.90cm﹣3.00cm=2.90cm=29.0mm.故答案為:29.0.點刻度尺是平常生活和物理實驗中經(jīng)常使用的基本測量工具,需要我們熟練掌握其使評:用和讀數(shù)方法.3.(3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同學從家乘公交車上學,車以54km/h合15m/s勻速行駛,小明看到窗外路邊的樹木迅速退后,他是以自己(或公交車)做為參照物,經(jīng)過了10分鐘,到達了目的地,汽車行駛了9km.考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點:專計算題;長度、時間、速度.題:分(1)依照1m/s=3.6km/h換算;析:(2)若是物體相關于參照物地址不變,則物體是靜止的,若是物體相關于參照物位置不斷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3)已知汽車的速度與運動時間,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行程.解答:解:(1)54km/h=54×m/s=15m/s;(2)公交車行駛時,路旁的樹木相關于自己(或公交車)的地址不斷退后,以自己或車為參照物,車內乘客會感覺路邊樹木迅速退后;(3)已知t=10min=600s,由v=得:s=vt=15m/s×600s=9000m=9km.故答案為:15;自己(或公交車);9.點此題觀察了參照物的選擇、求平均速度,是一道基礎題,熟練應用速度公式即可求評:出汽車的速度.4.(4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坐在教室認真的聽課,老師的聲音是聲帶振動發(fā)出的,又經(jīng)過空氣流傳到小明耳朵里的,突然窗外的工地上傳來轟隆隆的機器聲,小明連忙將窗子關閉,這是在流傳路子中進行隔音進而減弱噪音,為了讓同學們能聽到上課的內容,老師也提高了嗓門,改變了響度.(填聲音的三個特點之一)考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流傳條件;響度;防治噪聲的路子.點:專聲現(xiàn)象.題:分(1)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的流傳需要介質,平常聽到的聲音是經(jīng)過析:空氣傳來的;(2)減弱噪聲的路子:1.在聲源處減弱;2.在流傳的過程中;3.在人耳處減弱;(3)聲音的響度指的是聲音的大小.解解:答:(1)人說話是聲帶在振動發(fā)聲;我們生活在空氣中,平常聽的聲音是經(jīng)過空氣流傳的;(2)我們聽的聲音是經(jīng)過空氣流傳的,關上門窗是在流傳的過程中減弱噪聲,即通過隔音的方法減弱噪聲;(3)為了讓同學們能聽到上課的內容,老師也提高了嗓門,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故答案為:振動;空氣;隔音;響度.點此題觀察了聲音的產(chǎn)生與流傳,噪聲的減弱方法,是一道聲學基礎題.評:5.(3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在周末的清晨到達了龍湖公園漫步,看到了草地上有一層白白的霜,這是由于氣溫驟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所形成的(填物態(tài)變化),這是一個放熱過程(選填“放熱”“吸熱”),在陽光的照耀下白白的霜很快消融成晶瑩的小水珠.考升華和凝華的定義和特點;消融與消融吸熱特點.點:專溫度計、消融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題:分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是凝華,凝華放熱;析:物質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是消融.解解:答: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xiàn)象,凝華過程要放出熱量;在陽光的照耀下白白的霜很快變成晶瑩的小水珠,是消融現(xiàn)象.故答案為:凝華;放熱;消融.點此題觀察的是同學們對物態(tài)變化的種類及規(guī)律的掌握情況,同時,也涉及到對物理評:聯(lián)系生活實質的能力的觀察.經(jīng)過解析得出正確的物態(tài)變化種類是正確解答的前提.6.(5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漫步在湖畔,看到水中有柳樹的倒影,這是由于光在水面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而形成的虛像,同時看到魚兒在水中游動,這是光從水中進入空氣時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而形成的虛像,實質的魚在其下方(選填“上方”“下方”),湖中央的大噴泉,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形成了美麗的彩虹,這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考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用;光的色散.點:專光的流傳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題:分平面鏡成的像是與物體等大的虛像,知道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析:我們看到水中的物體,其實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太陽光是混雜光,由各種色光混雜而成的,經(jīng)過三棱鏡可以分別為各種色光,這類現(xiàn)象叫光的色散.解解:(1)寧靜的水面上有岸邊光景的倒影,是由于岸邊光景在水面上成的像,是平答: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2)光由水斜射如空氣時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輝向水面偏折;我們看到的水中的魚,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在折射光輝的反向延長線上,由于折射光輝向水面偏折,折射光輝相關于入射光輝地址高升了,因此看到的水中的魚地址比實質地址高.即實質的魚在其下方,(3)當太陽光射入雨后空氣中的小水滴時,太陽光經(jīng)過折射發(fā)生色散,進而形成彩虹.故答案為:反射;折射;虛;下方;色散.點此題主要觀察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現(xiàn)象.特別是看到的現(xiàn)象同是在水中,很簡單評:搞錯.相同之處還有,都是虛像,不相同之處是,成像原理不相同.7.(2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剛上初中就患上了近視眼,使遠處物體的像落在視網(wǎng)膜前面(選填“前面”或“后邊”)而看不清遠處物體,需要配戴凹透鏡進行更正.考近視眼的成因與更正方法.點:專透鏡及其應用.題:分近視眼是晶狀體匯聚能力增強,像呈在視網(wǎng)膜的前面,應佩戴凹透鏡更正.析:解解:近視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狀體變凸,匯聚能力增強,像呈在視網(wǎng)膜的前面,故應答:佩戴發(fā)散透鏡,使光輝發(fā)散,即近視眼鏡的鏡片是凹透鏡.故答案為:前面;凹.點此題主要觀察學生對近視眼的成因與更正方法,要理解掌握.評:8.(3分)(2014秋?淮南期末)冬天在戶外的自來水管簡單發(fā)生爆裂,是由于水凝固成冰的過程中,質量不變,密度變小,而體積變大所致.(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考質量及其特點;密度與溫度.點:專質量及其測量;密度及其應用.題:分質量是物體自己的一種屬性,只有在所含物質的多少發(fā)生變化時才會改變,若是只析:是改變了形狀、狀態(tài)、地址則不會發(fā)生改變.解解:必然體積的水結成冰后,可是狀態(tài)的改變,質量不變,但是冰的密度比水小,答:因此體積變大,密度變小,因此寒冷的冬天自來水管簡單破裂.故答案為:不變;變小;變大.點物質的狀態(tài)改變了,質量是不變的,但是密度經(jīng)常要發(fā)生改變.評:二、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9.(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相關誤差和錯誤的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A.誤差和錯誤是一個意思B.誤差就是讀數(shù)時產(chǎn)生的錯誤C.經(jīng)過改進測量方法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除掉誤差D.誤差是不可以防備的,錯誤是可以防備的考誤差及其減小方法.點:專長度、時間、速度.題:分①誤差是客觀存在的,只幸虧條件贊同時盡可能的減小,而不可以能防備;而錯誤是析:由于不正確做法而引起的,是可以防備的;②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刻度尺的原因、由于人在估讀時造成的誤差等;③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采用精美儀器測量等方法可以減小誤差.解解:(1)誤差是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是不可以防備的;而錯誤是測量方法不答:當造成的,是可以防備的,故AB錯誤;(2)認真測量可以減小誤差,采用精美儀器測量、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誤差是不可以防備的,錯誤是可以防備的,應選項C錯誤;D正確.應選D.點此題主要觀察學生對誤差定義、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及減小誤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評:基礎性題目.10.(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關于參照物的采用,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A.參照物只能采用靜止的物體B.參照物可以采用自己C.參照物的采用是任意的D.運動的物體可以沒有參照物考參照物及其選擇.點:專長度、時間、速度.題:分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人們早先假設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參照物的選擇是可以任意析:的,但為了研究問題方便,應選擇最合適的參照物.解解:參照物可任意選擇,既可以是運動的物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詳盡選哪一答:種物體為參照物,是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的;由于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因此,不早先選定參照物,就無法對某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作出必然的回答,說這個物體是運動或靜止是毫沒心義的.應選項C正確,選項A、D錯誤;若參照物采用自己,就無法比較自己的運動狀態(tài),故B錯誤.應選C.點解答此題的重點是掌握參照物的看法,理解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但要注意,參照評:物一般不選研究對象自己,由于機械運動是相對“另一個物體“的運動,選研究對象自己做參照物,研究對象只可能處在唯一的靜止狀態(tài).11.(3分)(2014秋?淮南期末)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以下列圖,由圖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經(jīng)過6s,甲在乙前面1.2m處C.甲物體的速度是0.1m/sD.以甲為參照物,乙向西運動考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點:專圖析法;長度、時間、速度.題:分勻速直線運動的行程s與運動時間t成正比,s﹣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依照圖析:象的形狀判斷甲、乙的運動性質;由圖象找出甲乙的行程s與所對應的時間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爾后比較它們的大小關系;依照甲乙的速度關系判斷兩物體的地址關系,爾后以甲或乙為參照物,判斷乙或甲的運動狀態(tài).解解:A、由圖象知甲乙的s﹣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因此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答:讀圖可知,經(jīng)過8s,s甲>s乙,由v=可知,v甲>v乙,故A錯誤.B、讀圖可知,經(jīng)過6s,甲運動了1.2m,乙運動了0.6m,為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此時甲在乙前面1.2m﹣0.6m=0.6m處,故B錯誤;C、讀圖可知,經(jīng)過6s,甲運動了1.2m,則v甲===0.2m/s,故C錯誤;D、由于v甲>v乙,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甲在乙車的前面向東運動,兩物體的相對地址不斷變化,以甲為參照物,乙向西運動,D正確.應選D.點此題觀察了物體的s﹣t圖象,由圖象找出兩物體的行程s與所對應的時間t,是解評:題的重點;應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s與t成正比,s﹣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當然,詳盡解析時應認真找準對應關系.12.(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各種現(xiàn)象,講解正確的選項是()A.樟腦丸的消失是消融現(xiàn)象,這是吸熱的過程B.燒開水,壺嘴冒的白煙是水蒸氣,這是汽化現(xiàn)象C.冬天,教室的玻璃外側簡單出現(xiàn)小水珠,這是液化現(xiàn)象D.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華要吸熱考點:升華和凝華的定義和特點;液化及液化現(xiàn)象.專題: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解析:(1)在必然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之間會發(fā)生相互轉變,這就是物態(tài)變化;(2)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叫凝華,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叫升華;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液化,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叫汽化;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消融,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叫凝固.(3)六種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都陪同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tài)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消融、汽化、升華.解答:解:A、衣櫥中放的樟腦丸逐漸變少,是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了氣態(tài),屬于升華現(xiàn)象,升華吸熱,該選項不正確;B、燒開水,壺嘴冒的白煙是水蒸氣是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凝固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xiàn)象,該選項不正確;C、冬天教室玻璃內側形成的小水珠,是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凝固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xiàn)象,該選項不正確;D、干冰就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在常溫下可以迅速升華為氣態(tài)的二氧化碳,升華要吸熱,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發(fā)生熱傳達,水蒸氣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這就是人工降雨的原理,該選項正確.應選D.議論:解析生活中的熱現(xiàn)象屬于哪一種物態(tài)變化,重點要看清物態(tài)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tài);別的對六種物態(tài)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楚的認識.13.(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各種現(xiàn)象,是為了減緩蒸發(fā)的是()A.農(nóng)民伯伯將糧食攤開曬B.洗頭后用吹風機吹C.將食品用保鮮膜包起來D.衣服放在通風處晾曬考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點:專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題:分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有:液體的溫度,液體的上表面積,液體上表面的空氣流動速析:度.依照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來作答.解解:答:A、把糧食攤開,增大了糧食的表面積,可以加快糧食中水份的蒸發(fā),不吻合題意;B、用電吹風吹頭發(fā),電吹風吹出的是熱風,頭發(fā)的溫度比較高,同時空氣流速增大,加快了頭發(fā)上水分的蒸發(fā),不吻合題意;C、將食品用保鮮膜包起來,食品上方空氣不流動,可以減慢蒸發(fā),吻合題意;D、晾曬衣服時,將衣服放在通風的地方,可以加快衣服上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可以加快水分的蒸發(fā),不吻合題意.應選C.點此題觀察的是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聯(lián)系生活實質,是一道理論聯(lián)系實質題.評:14.(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各種光現(xiàn)象中,講解錯誤的選項是()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種平均介質中是沿直線流傳的B.我們能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是由于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人眼C.當人遠離平面鏡時,鏡中的像會越來越小D.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考光的反射;光在平均介質中直線流傳;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點:案;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用.專光的流傳和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題:分(1)光在同一平均介質中沿直線流傳,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析:和月食等;(2)平面鏡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如水中的倒影、鏡中的像等;(3)認識光的折射現(xiàn)象:水底看起來比實質的要淺、海市蜃樓、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來向上折.解解: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種平均介質中是沿直線流傳的,說法正確,答:不合題意;B、我們能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是由于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人眼,說法正確,不合題意;C、平面鏡成的是等大正立的虛像,當人遠離平面鏡時,鏡中的像大小不變,選項說法錯誤,吻合題意;D、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經(jīng)過不平均的大氣層,發(fā)生折射所形成的,說法正確,不合題意.應選C.點此題觀察了光的反射、光的直線流傳、光的折射、等知識點.近似的現(xiàn)象卻包括了評:不相同的道理,提示我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認真加以區(qū)分.15.(3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在做“平面鏡成像”實驗中,以下操作錯誤的選項是()A.采用比較薄的玻璃板B.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桌面上C.采用兩只一模一樣的蠟燭D.將兩只蠟燭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兩邊考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點:專光的流傳和反射、平面鏡成像.題:分(1)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采用玻璃板,其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地址;兩析:只蠟燭大小相同,后邊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好重合,這樣后邊這只蠟燭的位置就是前面這只蠟燭的像的地址,同時證了然像與物大小相同;實驗中要采用薄玻璃板,由于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都能成像,玻璃越厚,反射面越遠,兩個像距離越遠,使實驗復雜化;(2)實驗時玻璃板若是不豎直,不論怎樣搬動后邊的蠟燭都不可以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好重合.(3)依照等效取代的思想,玻璃板后邊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好重合時,后邊蠟燭的地址就是像的地址,依照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解解:答:A、采用平板玻璃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地址,盡量采用薄玻璃板,防備出現(xiàn)明顯的兩個像,簡化實驗,因此A正確;B、實驗時玻璃板要豎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若是不豎直,不論怎樣搬動后邊的蠟燭都不可以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好重合,也就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因此B正確;C、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系,這里用到了取代方法,因此C正確;D、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A,拿一支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邊搬動,直到蠟燭B憂如被點燃似的,這樣可以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進而說了然物像大小相等,因此D錯誤.應選D.點此題主要觀察了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及其應用.這是光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近評:幾年來中考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題型,要修業(yè)生熟練掌握,并學會靈便運用.16.(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各種成像中,成的是實像的一組是()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鏡成像③投影儀成像④照相機成像⑤放大鏡成像.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考實像與虛像的差異.點:專光的流傳和反射、平面鏡成像;透鏡及其應用.題:分(1)寧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因此在寧靜的水面上所成的像是由于鏡面反射造成析:的;(2)光在同一種平均介質中是沿直線流傳的,如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該原理的應用;(3)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U>2f,成倒立、減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解解: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流傳形成的實像;答:②平面鏡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③投影儀成像是成倒立、放大的實像;④照相機成像是倒立、減小的實像;⑤放大鏡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綜上解析,成的是實像的一組是①③④.應選C.點此題主要觀察了光的直線流傳、平面鏡成像特點、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等評:多個知識點,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17.(3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A.物體的質量與體積和狀態(tài)相關B.物體的密度與體積和質量相關C.把物體從地球拿到月球上,質量會變小D.把一瓶油倒掉一半,其密度不變考質量及其特點;密度及其特點.點:專質量及其測量;密度及其應用.題:分1、質量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所處地址沒關.析:2、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由物質自己的結構決定,與物體的質量、體積沒關,不相同物質的密度不相同.解解:(1)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物體一旦確定了,質量便確定了,與物體的答:運動狀態(tài)、所處地址沒關,故AC錯誤.(2)密度由物質自己的性質決定,與物體的質量、體積沒關,故B錯誤,D正確.應選D.點要注意:密度是由物質自己的性質決定的,與物體的質量、體積沒關.解題是不要評:受密度定義式的影響,誤認為密度由物體的質量與體積決定.18.(3分)(2013?慶陽)以下列圖的是A,B兩種物質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象,由圖象可知,A,B兩種物質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間的關系是()A.ρB>ρ水>ρAB.ρB>ρA>ρ水C.ρA>ρ水>ρBD.ρ水>ρA>ρB考密度的計算.點:專密度及其應用.題:分3如圖供應的是A、B兩種物質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象,當體積V=20cm時A的析:質量是30g、B的質量是5g,利用密度公式求出A、B密度,和水的密度比較得出答案.解解:解析圖所示的是A,B兩種物質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象,答:3由圖知,當體積V=20cm時A的質量是30g;B的質量是5g,則ρA===1.5g/cm3>ρ水;ρB===0.25g/cm3<ρ水;由以上計算過程知ρA>ρ水>ρB.應選C.點此題觀察的是學生看圖能力,要修業(yè)生能經(jīng)過圖象找出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評:并能采用正確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物質的密度.做這類題目,學生要明確函數(shù)的性質,并理解其所代表的意義.三、作圖和實驗題(每空2分,共30分)19.(4分)(2014秋?淮南期末)作圖題①請在如圖1中畫出S發(fā)出的光輝,經(jīng)過平面鏡反射,經(jīng)過P點的光路圖.②請在如圖2中依照入射光輝和折射光輝,在方框中填上一個合適的光學器材.考作光的反射光路圖;透鏡的光路圖.點:專光的流傳和反射、平面鏡成像;透鏡及其應用.題:分(1)依照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反射光輝憂如是由像點發(fā)出的,由物與像關于鏡面析:對稱,作出像點后,作出射線S′P,與鏡面的交點為入射點,再完成光路.(2)知道凸透鏡有匯聚光輝的作用,凹透鏡有發(fā)散光輝的作用.依照入射光和折射光的方向,判斷光輝被匯聚了還是發(fā)散了.若光輝被匯聚則填凸透鏡,若光輝被發(fā)散則填凹透鏡.解解:答:(1)過鏡面作出點S的對稱點S′,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連接S′P與鏡面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反射點),連接SO就獲取入射光輝,以以下列圖所示:(2)兩條平行光輝,經(jīng)圖示透鏡折射后,變得發(fā)散,因此該透鏡對光輝有發(fā)散作用,為凹透鏡.以下列圖:點(1)此題還可以作出P點的像P′,連接SP′與鏡面交于O點,進而確定入射光輝評:和入射點,連接OP畫出反射光輝.(2)在解析匯聚、發(fā)散現(xiàn)象時,需要將折射光輝與入射光輝的流傳方向進行比較.若比原來湊近主光軸則為匯聚作用;若比原來遠離主光軸,則為發(fā)散作用.20.(6分)(2014秋?淮南期末)以下列圖,是“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該實驗采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鏡,主若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地址.(2)點燃A蠟燭,小心地搬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重合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這類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等效取代法(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取代法”).(3)為證明上述相關成像特點可否可靠,你認為采用以下哪一項操作BA、保持A、B兩只蠟燭的地址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地址進行觀察;B、保持玻璃板地址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地址,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考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點:專研究型實驗綜合題.題:分(1)在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采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鏡,其目的是為了確認物像的位析:置及大??;(2)用和物體相同的另一個物體來取代物體,和物體的像進行比較物像大小關系,這類方法是等效取代法;(3)搜尋像和物到鏡面距離的關系,要求多次實驗,使結論更具寬泛性.解解:答:(1)由于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邊B蠟燭,便于確定像的地址和大?。唬?)實驗時,用和A完好相同的蠟燭B和蠟燭A的像進行比較,是用蠟燭B來取代蠟燭A,這類方法是等效取代法;(3)為證明上述相關成像特點可否可靠,需要再多做幾次,使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擁有寬泛性;保持玻璃板地址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地址,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故答案為:(1)地址;(2)等效取代法;(3)B.點此題主要觀察了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及其應用.這是光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近評:幾年來中考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題型,要修業(yè)生熟練掌握,并學會靈便運用.21.(10分)(2013?泉州)小明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如圖1所示,讓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鏡,搬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匯聚成一點,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2)如圖2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光屏向下調整(選填“上”或“下”).(3)當燭焰距離凸透鏡12cm處時,搬動光屏,可在光屏上獲取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生活中的幻燈機(或投影儀)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4)當燭焰逐漸遠離凸透鏡時,燭焰所成的實像將變?。ㄟx填“變大”或“變小”).考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研究實驗.點:專研究型實驗綜合題.題:分(1)掌握焦距的看法,從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析:(2)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使燭焰、光屏、凸透鏡的中心大體在同一高度處;(3)解析物距和焦距的關系,利用物距處于1倍和2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實像的特點進行判斷,幻燈機、投影儀都是依照這個原理制成的;(4)依照凸透鏡成實像時,依照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進行判斷.解解:(1)由焦距的看法知,f=60cm﹣50cm=10cm;答:(2)由圖知,光屏的地址偏高,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光屏向下調整;(3)當燭焰距離凸透鏡12cm處時,物體處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因此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幻燈機、投影儀是依照這個原理制成的;(4)當燭焰逐漸遠離凸透鏡時,由于物距變大,因此像距變小,成的像也變?。蚀鸢笧椋海?)10;(2)下;(3)放大;幻燈機(或投影儀);(4)變小.點此題是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觀察了焦距的測量及實驗器材的調治,掌握成評:像特點及物距、像距之間的關系及應用,同時自己做一些總結,更有利于對成像規(guī)律的理解和掌握.22.(10分)(2014秋?淮南期末)小明對某個小石子的密度產(chǎn)生了興趣,他決定測量出它的密度.①他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搬動游碼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中央的右側,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治,直至天平均衡.②用調好的天平測小石子的質量,當盤中所加砝碼和游碼地址如圖甲所示時,天平均衡,則此石子的質量為38.4g.在量筒內裝有必然量的水,該石子放入前、后的情況如圖乙所示,由此可知小石子的密度是2.56×103kg/m.3.③假設該小石子擁有必然的吸水能力,那么測量結果將會偏大(選填“偏大”“偏小”).考固體的密度測量實驗.點:專測量型實驗綜合題.題:分①掌握天平的調平,在調平前將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哪邊的盤高,平析:衡螺母向哪邊搬動;②天平均衡時,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注意標尺的分度值;在進行量筒的讀數(shù)時,注意其分度值,依照公式ρ=計算石子的密度.③小石子吸水,則測量的體積會偏小,依照密度公式解析密度的測量結果.解解:答:①在調治天平均衡時,先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搬動游碼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中央的右側,則左盤高,平衡螺母應向左調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