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1從師夷長技到維新思想1.(2022·新課標全國Ⅲ卷高考·28)英國科學家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及其他》認為不能將自然的進化論與人類社會的倫理學混為一談。但嚴復將該書翻譯成《天演論》時,“煞費苦心”地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提出自然界進化規(guī)律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嚴復意在()A.糾正生物進化論的錯誤B.為反清革命提供理論依據(jù)C.傳播“中體西用”思想D.促進國人救亡意識的覺醒【考點】維新思想——嚴復的社會進化論思想【解析】19世紀末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材料嚴復“煞費苦心”將自然的進化論與人類社會的倫理學聯(lián)系起來,目的是推動國人的思想解放,故A項錯誤;嚴復是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沒有倡導反清革命,故B項錯誤;嚴復是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與洋務派“中體西用”思想無關,故C項錯誤;嚴復“煞費苦心”的目的是,宣傳社會進化論思想,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促進國人救亡意識的覺醒,故D項正確?!敬鸢浮緿2.(2022·新課標全國Ⅰ卷高考·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蘇、廣東、福建等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9個省份留日學生共計1883人,占全國留日學生總數(shù)的78%,直隸亦有172人,山西、陜西等其他十幾個省區(qū)僅有351人。影響留日學生區(qū)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水平與開放程度有別B.革命運動在各地高漲程度存在差異C.清政府鼓勵留學的政策發(fā)生變化D.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勢力范圍不同【考點】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留日學生區(qū)域分布【解析】材料中“湖南、四川、江蘇、廣東、福建等長江流域與東南沿?!薄爸彪`”等地開放較早、經(jīng)濟文化較發(fā)達,“山西、陜西等其他十幾個省區(qū)”大多屬于內(nèi)地省份,通商口岸、新式企業(yè)較少,經(jīng)濟相對落后,因而留學跟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開放程度有關,故A項正確;20世紀初的反清革命運動大多是由留日歸國的學生宣傳和發(fā)動,因而是留日學生區(qū)域分布不平衡導致革命運動存在區(qū)域差異,革命運動在各地高漲程度存在差異屬于因果倒置,故B項錯誤;清政府作為全國性的中央政府,其鼓勵留學的政策不會厚此薄彼,出現(xiàn)區(qū)域性的差別,故C項錯誤;材料涉及的是留日學生,日本在華的勢力范圍僅限于福建,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勢力范圍與留日則沒有直接的關系,故D項錯誤?!敬鸢浮緼3.(2022·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29)1913年《申報》登載的“艾羅補腦汁”廣告稱:“欲圖一國之進步,當先使一國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補腦之外另無精神思想也。故善國者必先得衛(wèi)生,善謀衛(wèi)生者必先得謀補腦。”由于廣告成功,產(chǎn)品一上市就十分暢銷。這反映出當時()A.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日益廣泛B.追求新思想成為社會時尚C.改良社會風俗成為國民共識D.廣告成為推進文明的工具【考點】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新文化運動的興起的標志是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時間上與材料不符,故A項錯誤;依據(jù)材料“思想日新,舍補腦之外另無精神思想也”“廣告成功,產(chǎn)品一上市就十分暢銷”,可知,追求新思想成為社會時尚,故B項正確;樹料只是提及廣告的宣傳,故C項錯誤;材料只是提及廣告宣傳而已,談不上推進文明,況且在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文明的推進有待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思想的解放,廣告的作用十分有限,故D項錯誤?!敬鸢浮緽4.(2022·新課標全國Ⅲ卷高考·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國接觸的西洋“除了強大的武力,尚有別具一格的政治組織、經(jīng)濟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國的藩籬為之突破,立國基礎為之震撼”。面對這“曠古未有的變局”,中國“應付的困難就從此開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這個大變化上”。——摘編自呂思勉《中國通史》等圍繞材料,結合中國近代史的具體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論題,闡述須史論結合。)【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國經(jīng)濟結構的變化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解析】首先擬定論題,先解讀材料,材料反映西方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等西方文明給中國社會造成了沖擊,中國開始了艱難的近代化歷程。再結合中國近代史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相關史實,可選擇西方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的某一方面對中國相應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影響為題,如近代西方思想的傳入促進了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也可以從總體上說明在西方文明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如在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下中國開始了近代社會的轉(zhuǎn)型。其次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說明,如果選擇某一方面為題,就要結合近代中國的政治或經(jīng)濟或文化的相關知識進行具體闡述;如果以總體為題,就要結合所學知識從近代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進行闡述,闡述時注意圍繞主題,邏輯清晰,史論結合。最后對闡述進行總結,升華論題?!敬鸢浮柯?.(2022·新課標全國Ⅲ卷高考·28)甲午戰(zhàn)后,梁啟超提出“詩界革命”,曾賦詩“泱泱哉我中華……物產(chǎn)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國言非夸。君不見英日區(qū)區(qū)三島尚崛起,況乃堂矞吾中華!”這反映出“詩界革命”()A.倡導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動了白話文運動C.適應了救亡圖存的需要D.成為改良思潮的開端【考點】維新思想——梁啟超的“詩界革命”【解析】甲午戰(zhàn)爭后,為挽救民族危機,梁啟超倡導維新變法,即政治改良,而不是民主革命,故A項錯誤;白話文運動發(fā)生在新文化運動時期,與材料時間“甲午戰(zhàn)后”不符,故B項錯誤;甲午戰(zhàn)后,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從“英日區(qū)區(qū)三島尚崛起,況乃堂裔吾中華”可以看出梁啟超的“詩界革命”意在振興中華、挽救民族危亡,故C項正確;改良思潮形成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早期維新思想,而不是甲午戰(zhàn)后,故D項錯誤?!敬鸢浮緾6.(2022·新課標全國Ⅲ卷高考·29)1903年,張之洞等擬《奏定學堂章程》,其中規(guī)定禁止使用“團體”“膨脹”“舞臺”“影響”“組織”“運動”“報告”“觀念”等新名詞,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維新思想的傳播B.保證民族語言的純潔性C.反對向西方學習D.維護傳統(tǒng)的意識形態(tài)【考點】中體西用思想——張之洞維護傳統(tǒng)思想【解析】1898年維新變法已經(jīng)失敗,1903年不會抵制維新思想的傳播,故A項錯誤;《奏定學堂章程》禁止使用的只是“團體”等部分新名詞,并非全部新名詞,與民族語言的純潔性無關,故B項錯誤;張之洞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主張中體西用,并不反對向西方學習技術,故C項錯誤;“‘團體’……‘觀念’”等新名詞涉及到意識形態(tài),而洋務派反對學習西方的制度和思想,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維護封建統(tǒng)治,故D項正確。【答案】D7.(2022·新課標全國Ⅰ卷高考·40)(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歷史中,儒學一直在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唐代韓愈以周公、孔子的繼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漢代以來的儒學,認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經(jīng)斷絕。他在《原道》中說:“吾所謂道也,非向(先前)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彼倪@一主張被宋代儒者接受并發(fā)揚。當代學者認為韓愈開了宋代“新儒學”的先河。——摘編自卞孝萱等《韓愈評傳》材料二19世紀末,康有為撰寫《新學偽經(jīng)考》《孔子改制考》二書,認為漢代以來儒者奉為經(jīng)典的《周禮》《左傳》等書,是漢代學者為王莽篡漢而偽造的,影響惡劣,導致“中國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張回歸孔子所編定的《詩經(jīng)》《禮記》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學精神。在他看來,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為“改制”而創(chuàng)作的。他甚至用西學來解釋《春秋》,認為《春秋公羊傳》中的“三世”說為:“始于據(jù)亂(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為立憲,君民共主;終至太平(世),為民主?!薄幾詮埡yi等編《中國近代史》(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韓愈、康有為關于儒學認識的共通之處。(3)我們應當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孔子與儒學【考點】(2)唐代的儒學復興——韓愈的儒學認識;維新思想——康有為的儒學認識(3)對待孔子與儒學的態(tài)度【解析】(2)從理論編定原典,從中探尋儒學的精神實質(zhì),都認為后人的附會、杜撰之說導致儒學傳道的斷絕;從目的看,他們的認識都是為現(xiàn)實服務,韓愈是為了復興儒學,康有為是為變法制造理論依據(jù)。(3)對待孔子與儒學的態(tài)度,應該歷史的、辯證的看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敬鸢浮浚?)共通:回歸原典、回歸孔孟,否定后人的附會、杜撰之說,主張?zhí)綄と鍖W的精神實質(zhì),借助儒學為現(xiàn)實服務。(3)態(tài)度:應歷史地看待孔子與儒學,不應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將真實的孔子與神圣化的孔子區(qū)別開來;借鑒其精華,摒棄其糟粕。8.(2022·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29)康有為在《新學偽經(jīng)考》中認為,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的古文經(jīng)實系偽造。1891年該書刊印后風行國內(nèi),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毀。這主要是因為該書旨在()A.揭露歷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論C.倡導變法維新D.顛覆孔孟學說【考點】維新思想——康有為思想主張【解析】康有為撰寫《新學偽輕考》不是為了考據(jù)歷史,而是為了宣傳資產(chǎn)階級維新思想,其內(nèi)容不一定具有真實性,故A項錯誤;《新學偽經(jīng)考》內(nèi)容是考據(jù)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的古文經(jīng),不是介紹西方理論,故B項錯誤,《新學偽經(jīng)考》中認為,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的古文經(jīng)實系偽造,動搖了頑固派反對變法改革的根基,為維新變法少阻力,因而不能被頑固派占主體清政府所容忍,故C項正確;以康有為為首的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沒有否定顛覆孔孟儒學,而是利用儒學為其服務,托古改制,故D項錯誤?!敬鸢浮緾9.(2022·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28)1892年,維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設議院、改試令,必自易西服始”??涤袨樵谧嘧h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維新派如此重視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營造改制的社會氛圍C.中國需改變對外形象D.長袍馬褂代表了守舊勢力【考點】維新思想;近代中國物質(zhì)生活的變化——服飾變革【解析】結合史實可知A項表述正確,但易服不是維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項錯誤;“易西服”服飾的變化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思想的變化,有利于推行維新變法,故B項正確;當時中國需改變形象,但結合史實可知維新派目的是為推行變法改制,故C項錯誤;長袍馬褂代表了守舊勢力的表述沒有體現(xiàn)出易服的意義,故D項錯誤?!敬鸢浮緽10.(2022·新課標全國Ⅰ卷高考·29)現(xiàn)代化是晚清歷史發(fā)展的一個趨向,最能體現(xiàn)這一趨向的是()A.洋務運動—戊戌政變—清末新政B.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C.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D.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考點】晚清中國經(jīng)濟結構的變化、維新思想、辛亥革命【解析】一般而言,現(xiàn)代化包括了學術知識上的科學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經(jīng)濟上的工業(yè)化等。中國的洋務運動興辦近代工業(yè),邁出了中國現(xiàn)代化的第一步;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主張變革中國的政治制度,體現(xiàn)了政治上民主化的趨向。這三者最能體現(xiàn)現(xiàn)代化這一趨向。選擇B項?!敬鸢浮緽11.(2022·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40)(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有不少學者對愛因斯坦的學說持懷疑態(tài)度。1919年,英國科學家愛丁頓對日全食的觀測結果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引起巨大轟動,世界范圍的愛因斯坦熱接踵而至。荷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先后邀請他前往講學。在中國,梁啟超發(fā)起成立的講學社曾擬邀請愛因斯坦來華講學。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亦發(fā)出邀請,并得到其本人應允。雖然愛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對論卻在中國廣泛傳播。從1917年到1923年,各種報刊登載相對論的論著、譯文、通訊、報告和文獻不下百篇,出版譯著15種左右?!幾园柌祭紫L亍じ栃痢稅垡蛩固箓鳌返炔牧隙垡蛩固篃嵩谥袊脚d未艾之際,正是國內(nèi)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問題論戰(zhàn)正酣之時。以梁啟超為代表的部分知識分子認為,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為核心,后者以科學精神為核心。梁啟超前往歐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國后寫道:“一百年物質(zhì)的進步,比從前三千年所得還加幾倍。我們?nèi)祟惒晃]有得著幸福,倒反帶來許多災難。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遠遠望見個大黑影,拼命往前趕,以為可以靠他向?qū)?。那知趕上幾程,影子卻不見了,因此無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誰就是這位‘科學先生’。歐洲人做了一場科學萬能的大夢,到如今卻叫起科學破產(chǎn)來……我們可愛的青年啊,立正!開步走!大海對岸那邊有好幾萬萬人,愁著物質(zhì)文明破產(chǎn),哀哀欲絕的喊救命,等著你來超拔他哩!我們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許多前輩,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業(yè),正在拿他的精神來加佑你哩?!薄幾岳钕菜?、元青《梁啟超傳》等(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時中國知識界對西方科學的態(tài)度,并予以評析。(17分)【考點】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窘馕觥勘绢}綜合考查學生閱讀史料,闡述、列舉、說明歷史問題以及遷移所學知識的能力。第(2)題可結合材料一中梁啟超、蔡元培邀請愛因斯坦和“相對論卻在中國廣泛傳播”等信息概括中國知識界對西方科學“普遍歡迎,引進宣傳”的態(tài)度;結合材料二中梁啟超認為“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文明”概括出中國知識界對西方科學質(zhì)疑的態(tài)度,并結合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一戰(zhàn)教訓等相關史實予以評析。【答案】(2)態(tài)度:普遍歡迎,引進宣傳。評析:西學東漸及新文化運動的結果;提升中國的科學水平及民眾的科學素養(yǎng),有助于弘揚科學精神。態(tài)度:質(zhì)疑“以科學為中心的西方文明”。評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戰(zhàn)教訓;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學與人類文明的關系;高估了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將西方文明、物質(zhì)文明與科學等同起來,不利于新文化運動,助長保守思想。12.(2022·新課標全國卷高考·4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沖擊—反應”曾是國內(nèi)外史學界解釋中國近代歷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觀點為中國社會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傳統(tǒng)框架的內(nèi)部動力;從19世紀中期開始,西方的沖擊促使中國發(fā)生劇烈變化。有人據(jù)此圖示中國近代歷史變遷(見圖10)。
圖10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沖擊—反應”模式。(要求:對該模式贊成、反對或另有觀點均可,觀點明確;運用材料中的史實進行評析,史論結合。)【解析】本題綜合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向西方學習的歷程。本題為開放型試題,言之有理即可,但解題時須注意沖擊與反應的對應關系,圍繞材料觀點,按要求答題?!敬鸢浮柯?。新文化運動1.(2022·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40)(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有不少學者對愛因斯坦的學說持懷疑態(tài)度。1919年,英國科學家愛丁頓對日全食的觀測結果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引起巨大轟動,世界范圍的愛因斯坦熱接踵而至。荷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先后邀請他前往講學。在中國,梁啟超發(fā)起成立的講學社曾擬邀請愛因斯坦來華講學。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亦發(fā)出邀請,并得到其本人應允。雖然愛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對論卻在中國廣泛傳播。從1917年到1923年,各種報刊登載相對論的論著、譯文、通訊、報告和文獻不下百篇,出版譯著15種左右。——摘編自阿爾布雷希特·弗爾辛《愛因斯坦傳》等材料二愛因斯坦熱在中國方興未艾之際,正是國內(nèi)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問題論戰(zhàn)正酣之時。以梁啟超為代表的部分知識分子認為,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為核心,后者以科學精神為核心。梁啟超前往歐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國后寫道:“一百年物質(zhì)的進步,比從前三千年所得還加幾倍。我們?nèi)祟惒晃]有得著幸福,倒反帶來許多災難。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遠遠望見個大黑影,拼命往前趕,以為可以靠他向?qū)?。那知趕上幾程,影子卻不見了,因此無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誰就是這位‘科學先生’。歐洲人做了一場科學萬能的大夢,到如今卻叫起科學破產(chǎn)來……我們可愛的青年啊,立正!開步走!大海對岸那邊有好幾萬萬人,愁著物質(zhì)文明破產(chǎn),哀哀欲絕的喊救命,等著你來超拔他哩!我們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許多前輩,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業(yè),正在拿他的精神來加佑你哩?!薄幾岳钕菜?、元青《梁啟超傳》等(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時中國知識界對西方科學的態(tài)度,并予以評析。(17分)【考點】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窘馕觥勘绢}綜合考查學生閱讀史料,闡述、列舉、說明歷史問題以及遷移所學知識的能力。第(2)題可結合材料一中梁啟超、蔡元培邀請愛因斯坦和“相對論再中國廣泛傳播”等信息概括中國知識界對西方科學“普遍歡迎,引進宣傳”的態(tài)度;結合材料二中梁啟超認為“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文明”概括出中國知識界對西方科學質(zhì)疑的態(tài)度,并結合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一戰(zhàn)教訓等相關史實予以評析?!敬鸢浮浚?)態(tài)度:普遍歡迎,引進宣傳。評析:西學東漸及新文化運動的結果;提升中國的科學水平及民眾的科學素養(yǎng),有助于弘揚科學精神。態(tài)度:質(zhì)疑“以科學為中心的西方文明”。評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戰(zhàn)教訓;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學與人類文明的關系;高估了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將西方文明、物質(zhì)文明與科學等同起來,不利于新文化運動,助長保守思想。2.(2022·新課標全國卷高考·4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沖擊—反應”曾是國內(nèi)外史學界解釋中國近代歷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觀點為中國社會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傳統(tǒng)框架的內(nèi)部動力;從19世紀中期開始,西方的沖擊促使中國發(fā)生劇烈變化。有人據(jù)此圖示中國近代歷史變遷(見圖10)。
圖10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沖擊—反應”模式。(要求:對該模式贊成、反對或另有觀點均可,觀點明確;運用材料中的史實進行評析,史論結合。)【解析】本題綜合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向西方學習的歷程。本題為開放型試題,言之有理即可,但解題時須注意沖擊與反應的對應關系,圍繞材料觀點,按要求答題?!敬鸢浮柯浴qR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2022·新課標全國Ⅰ卷高考·29)五四運動后,出現(xiàn)了社會主義是否合適中國國情的爭論,有人反對走俄國式的道路,認為救中國只有一條路,就是“增加富力”,發(fā)展實業(yè);還有人主張“采用勞農(nóng)主義的直接行動,達到社會革命的目的”。這場爭論()A.確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認清了歐美的社會制度C.在思想上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D.消除了知識分子在救亡圖存方式上的分歧【考點】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解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是中共在十年對峙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奔跑的鴕鳥》(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山東科學技術版
- 2023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一章 有理數(shù)1.3 有理數(shù)的加減法1.3.2 有理數(shù)的減法第1課時 有理數(shù)的減法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
- 胸引管護理操作流程
- 2024新教材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 工業(yè)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第10課 影響世界的工業(yè)革命教學設計 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4山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學畫寫意花卉-梅花》教學設計-魯教版五四制七年級美術上冊
- 1 春夏秋冬(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2024)語文一年級下冊
- 7 角的初步認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蘇教版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四單元 銀色的冬天 14《慶元旦迎春節(jié)》教學設計設計2 鄂教版
- Module4 Unit2 What's the matter with Daming(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幼兒園園務會議制度
- DB41-T 2403-2023 飲用水水源地水質(zhì)生物毒性發(fā)光細菌法在線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 《檔案管理概論》(肖秋惠編著)課后思考題及答案(參考)
- 助產(chǎn)士的語言溝通交
- 籃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PPT
- 初中英語 Unit5 Beauty in Common Things說課課件
- 實驗室投訴登記表
- 游泳池聚脲防水施工方案
- 公司薪資異動表
- 2023年復旦大學自主招生物理試題
- MT/T 323-1993中雙鏈刮板輸送機用刮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