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1頁
第14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2頁
第14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3頁
第14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4頁
第14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蘇軾在密州當太守兩年了。中秋之夜,他約幾個客人在超然臺上飲酒賞月,席上聽人說他將調官到別地,不免感嘆自己的生活動蕩不定。此刻,明月高掛在東山上,光華普照大地。在這家家戶戶團圓之夜,蘇軾想起了弟弟蘇轍,跟他分別已經(jīng)有五年時間了。那時蘇轍在濟南當小官,相隔不遠,但“咫尺不相見,實與千里同”。

蘇軾一面與客人應酬,一面昂頭望著明月,思緒萬千,不可抑止。他在幻想中不覺飛進了清涼美麗的月宮,感到人生的遭遇不能十全十美,正如月亮有陰晴圓缺那樣……

這天夜里,蘇軾與客人歡飲達旦,喝得酩酊大醉,創(chuàng)作了這首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水調歌頭蘇軾1、培養(yǎng)學生獨立鑒賞詩詞的能力,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2、品味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養(yǎng)成良好的誦讀詩詞的習慣。?3、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目標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崇尚“花好月圓人團圓”,月亮的圓缺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思,在漫漫的文學長河中,多少文人墨客對月抒懷,既有“月上柳頭,人約黃昏后”的婉約,又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的豪放,既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的思鄉(xiāng)情,又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感慨。宋代文豪蘇軾也曾中秋月夜抒懷,后人評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睂胄抡n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豪放派代表。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謚號“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詩、詞、文、書、畫樣樣精通。醫(yī)藥、烹飪、水利也有貢獻。

他既反對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新黨的變法主張,又不完全同意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的政治措施,在新舊黨輪流執(zhí)政的五朝中,他屢遭排擠,數(shù)度浮沉,道路極其坎坷。但他進退自如,寵辱不驚。還能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到處都能發(fā)現(xiàn)美的的存在。走進蘇軾——資源共享知其人了其事感其情

豪放派代表。豪放派要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婉約派要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澳纤斡嵛谋洞祫︿洝分休d: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睎|坡為之絕倒。大意是說蘇軾在玉堂署任職時,問一個幕僚他的詞和柳永相比較如何,這幕僚說了上面一段話,引了他們各自代表性詞作中的千古名句,說明了柳永詞嬌婉細膩,蘇軾的詞則是豪情萬丈、睥睨天下,確實道出了蘇軾詞的豪邁氣慨,難怪蘇“為之絕倒”!詞

水調歌頭,是詞牌名,其作用是規(guī)定一首詞每句的字數(shù)、平仄等。

詞是詩歌的一種。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到宋發(fā)展到鼎盛時期。

詞的句子一般都長短不齊,所以也叫長短句。

闋:是詞的段落,也叫片。分兩段的第一段叫上闋(片),一般寫景或敘事;第二段叫下闋(片),一般議論或抒情。知識鏈接欣賞視頻朗誦,體會詞人心境。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qióng)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chán)娟(juān)。朗讀感悟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qióng)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chán)娟(juān)。反復朗讀,讀準字音停頓,揣摩作者情感。朗讀感悟

此詞寫作的時間、緣由是什么?從哪兒可看出來?序言: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丙辰年中秋節(jié),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序言交代時間、地點、作此詞的緣由,領起全篇。背景簡介

北宋熙寧七年(1074),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而自求外放的蘇軾為了能與弟弟蘇轍常常團聚,自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公元1076年中秋,蘇軾在密州(山東省諸城),弟弟蘇轍在濟南,他們已有7年未見。蘇軾政治上不得志,理想和現(xiàn)實發(fā)生尖銳矛盾,又加上喪妻別子,兄弟久隔,心情壓抑。中秋之夜,

他喝酒賞月,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不禁思念起不在身邊的弟弟,寫下了此詞。背景簡介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將詞中文句變作平時的語言表述出來——整體把握全詞的內容。1、結合注釋,讀懂詞義。2、不懂之處,組內討論讀懂詞意品析明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的?(我)端著酒杯詢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里,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為何?),又恐怕在那美玉砌成的樓宇(想象中的月中宮殿)里,經(jīng)受(承受)不住高處的寒冷。我在月下起舞,身影也隨著舞動,(月宮)哪里比得上在人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成果展示上下精品教學資源月光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門窗上,照著不能成眠的人。月亮不該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不能團聚時才圓滿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難以周全。只希望我們兄弟都能平安健康,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月亮)。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成果展示齊讀,上闕探究讀完上闕后,解決問題,如不能,可以尋找同學的幫助。探究提示:1、中秋的月亮是什么形象?人們賦予它什么情感?2、作者是否正面描寫了明月?詩人由美好的月色想到了什么?3、作者喜歡人間還是喜歡天上?哪句詞表現(xiàn)出來的?細讀探究——是團圓的象征。人們喜愛、歌頌中秋圓月,祝愿一家人團聚,人人幸福?!獩]有寫?zhàn)嵉拿髟?,沒有寫?zhàn)┰庐斂?。想到了天上的宮闕?!矚g人間,“何似在人間”表達對人間的贊美。上下精品教學資源小組合作探究同桌合作賞析詩句(每組賞析一句)。溫馨提示:賞析句子方法示例:(方法+效果)。1、修辭(化用、對比、設問、反問、夸張、對偶、反復、比喻、擬人、排比)。2、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對比、象征、卒章顯志、襯托、托物言志、欲揚先抑、以小見大、鋪墊伏筆、懸念、借古諷今、用典、諷刺、借景抒情……)3、煉字(動詞、形容詞、疊詞、數(shù)字……)。4、主旨情感哲理。細讀探究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李白《把酒問天》中的詩句: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茫且环N修辭手法。也稱“借用”“套用”,即將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開來,重新組合,靈活運用。細讀探究表面問天,實際上想問朝廷的情況。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表面問天,實則想問?)細讀探究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皻w去就是回家,怎么理解這個家?

想回朝廷這個家,朝廷雖然不是蘇軾現(xiàn)實中的家,卻是他的精神家園。中國文人往往把朝廷當作精神家園,如”云橫秦嶺家何在?“(朝廷如何會寒冷?)

寒冷指朝廷復雜的政治斗爭,讓蘇軾感到害怕心寒。蘇軾借月表達出他的矛盾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卻又害怕復雜的政治斗爭。既向往天上又留戀人間(把酒問月抒感慨)細讀探究“人間”,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奮發(fā)有為,做地方官同樣可以為國出力。這是作者對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細讀探究直面人生上下精品教學資源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這話在詞中有何作用?

動作描寫,(1)準確生動描繪了月光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承上啟下。借景抒情,(2)表現(xiàn)離別之人因不能團圓而難以入眠的情景,(3)表達詞人對親人的思念和被貶的失意惆悵。

詞人接著問月:“何事長向別時圓?“用了什么手法,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感情?擬人,反問。似乎埋怨月亮故意捉弄人,實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道是無情卻有情,恨人生不得志,恨月圓人不圓,抒發(fā)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讀下片,思考:細讀探究上下精品教學資源

他沒有因思念而傷感,沒有因思念而痛苦,而是想到了一個自然規(guī)律和人間的普遍哲理來安慰自己,這句話是——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有離別有歡聚,與月亮有缺有圓一樣,是自然規(guī)律(人生哲理),要有樂觀豁達的胸襟。細讀探究上下精品教學資源我不能改變天氣,我不能改變容顏,我不能預知明天,我不能改變過去,我不能改變別人,我不能事事如意,但我可以改變心情;但我可以展現(xiàn)笑容;但我可以把握今天;但我可以改變未來;但我可以改變自己;但我可以事事盡力。細讀探究上下精品教學資源

有著這樣曠達胸襟的詞人,在詞的結尾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直抒胸臆。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對天下人的美好祝愿。表達詞人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細讀探究上片(闕)——抬頭望月(寫景),欲歸又恐,作者在“天上”“人間”徘徊的矛盾心理和政治感慨。(想象,借景抒情)下片(闕)——對月懷人(抒情、議論),作者的情感跟隨著月影在“朱閣”“綺戶”之間輾轉,抒發(fā)對弟弟的思念,最終以積極樂觀的曠達情懷作結。也表達了對親人和天下所有離人的美好祝福。歸納總結上下精品教學資源

面對皓月當空,你對月懷人。面對傷離別怨,你以理遣情。歷盡人世滄桑,你都泰然處之。你將一己愁懷的釋然,推向對整個人類的共同祝愿。真切的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豪邁高潔的情懷撼人心魄。從你那里我明了面對不幸,要學會將憂傷輕輕埋葬,讓快樂陪伴清影,愿真情永駐心中,把祝福掬成一輪皎然擦亮親人的孤寂,天涯此時,共度月明。面對這樣的蘇軾,你想對他說點什么嗎?拓展提高上下精品教學資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