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陳情表-完美課件_第1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陳情表-完美課件_第2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陳情表-完美課件_第3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陳情表-完美課件_第4頁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陳情表-完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至孝之文,至情之文——《陳情表》至孝之文,至情之文——《陳情表》1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蘇軾語)讀《報任安書》不下淚者,其人必不為人。(后人續(xù))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2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_陳情表_完美課件3聽朗誦注意字音

險釁(xìn)行(xíng)年四歲祚(zuò)?。╞ó)應(yìng)門之童猥(w?i)以微賤床蓐(rù)隕(yǔn)首責臣逋(bū慢日篤(dǔ)拔擢(zhuó)寵命優(yōu)渥(wò)聽朗誦注意字音險釁(xìn)4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tài)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晉武帝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yǎng)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開放性問題,可以各抒已見,自圓其說。孝廉、秀才、郎中、洗馬(解釋、積累有關文化常識。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有人說,《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后被讒免官,死于家中。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思考: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孤苦”一詞承首段,又為下文“臣之辛苦”張本。2、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A、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得到同情。魏國后期,魏的實權落在司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奐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馬炎逼迫曹奐將帝位禪讓給自己,代魏即帝位,改國號為晉,年號泰始,史稱晉武帝。文章語言如第一段寫孤苦無依之狀,第二段寫州縣催迫之景,第三段寫祖母病篤的慘苦之象等都十分生動形象,如在眼前。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馬、溫令等職,官至漢中太守。B、“凡”是指一般,“況”是指特殊。【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自由朗讀課文思考:1、誰要陳情?2、向誰陳情?3、二者什么關系?4、陳的什么情?

5、怎樣才能達到目的?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tài)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自由5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yǎng)。為人正直,頗有才干。曾仕蜀漢為郎,蜀亡以后,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鞏固新政權,籠絡蜀漢舊臣人心,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他上表陳情,以祖母年老無人供養(yǎng),辭不從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馬、溫令等職,官至漢中太守。后被讒免官,死于家中。

1

、誰要陳情?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6

魏國后期,魏的實權落在司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奐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馬炎逼迫曹奐將帝位禪讓給自己,代魏即帝位,改國號為晉,年號泰始,史稱晉武帝。他陰險狡詐;生性多疑,又野蠻殘暴。在此之前兩年,蜀漢(劉備建立的政權)已經(jīng)滅亡當時東吳(孫吳到公元280年才滅亡)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李密的家鄉(xiāng)由晉統(tǒng)治。李密有學問,所以晉武帝想征他做官2

、向誰陳情?

魏國后期,魏的實權落在司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73、二者什么關系?

李密蜀漢舊臣晉武帝新晉皇帝名義上君臣3、二者什么關系?

李密蜀漢舊臣晉武帝新晉皇帝名義上君8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征,請求辭官終養(yǎng)祖母的衷情。(愿乞終養(yǎng),不能就職)

4

、陳什么情?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9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5、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

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5、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

10思考:哪句話是作者陳述的總提?它包含了哪些內容?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父喪母嫁少年多病無親無戚祖母病臥自由誦讀第1段【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俊炯葻o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極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俊径鴦①韹爰膊?,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克伎迹耗木湓捠亲髡哧愂龅目偺幔克四男﹥热?臣以險釁父喪11思考: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縱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六月:慈父見背四歲:舅奪母志少:多疾病九歲:不行思考: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縱的方面:12橫的方面:(外、內)既無——伯叔終鮮——兄弟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橫的方面:(外、內)既無——伯叔終鮮——兄弟晚有——兒息外無13哪些語句可見祖孫的相依為命?哪些詞語直接寫其凄苦?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憫惜、撫養(yǎng)夙嬰疾病——靠孫子侍湯藥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等詞語生動地表現(xiàn)其孤苦之情狀,令人讀而生悲。相依為命:凄苦:哪些語句可見祖孫的相依為命?哪些詞語直接寫其凄苦?零丁孤苦—14作者陳說一家不幸,其目的何在?以情動人,打動晉武帝,讓晉武帝對自己由惱怒斥責化為同情憐憫。作者陳說一家不幸,其目的何在?以情動人,打動晉武帝,讓晉15課堂小結李密在本段中述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以引起晉武帝的同情了。但問題在于晉武帝建立新晉,急于招攬人才,收買人心,李密的辭而不仕會不會讓多疑的晉武帝認為這是他為保留名節(jié)而堅辭不仕的托詞呢?那么接下來李密又是怎么做的呢?讓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課文第二段。課堂小結李密在本段中述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以引起晉武帝16課后作業(yè)1.熟讀并背誦課文第一段2.預習并試著翻譯課文第二段課后作業(yè)1.熟讀并背誦課文第一段17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么?二層敘朝廷征召之殷;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自由誦讀第2段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么?二層敘朝廷征召之殷;寫自己18前一層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和時間詞相對應的表征召的詞有哪些?由這些詞可見什么?為何官職遞增卻“辭不就職(赴命)”?表時間:逮、前、后、尋(解釋“逮”和“尋”,積累相關詞語)表征召:察、舉、拜、除、當;孝廉、秀才、郎中、洗馬(解釋、積累有關文化常識?!靶⒘薄靶悴拧笔撬]舉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辭不赴命”;“郎中”“洗馬”是官職,所以用“辭不就職”)(按時間順序)前一層按什么順序來寫的?19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辭理由:供養(yǎng)無主,劉病日篤(承上文“夙嬰疾病”,張下文“日薄西山”)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20第二層如何見事態(tài)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事態(tài)嚴重:詔、責、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強己所難之窘迫。品析:訴說自己辭不就職的矛盾心理(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奉”“沐浴”,稱頌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見語言的得體和機智。一方面感激朝廷知遇之恩,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處,即有臥床不起的祖母,博得武帝的同情。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yǎng)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第二層如何見事態(tài)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2122研習第二部分明確:表意凄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像是俯首乞憐,令人同情。實質是態(tài)度堅決,不去應征。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tài)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

情以動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僅僅想用情來打動晉武帝的話,也許晉武帝會稍動惻隱之心,而這種惻隱之心很快就會從搞政治的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心中溜走。你盡孝但不能不盡忠?。∽怨耪f“忠孝不能兩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陳情的第二手就是“曉之以理”——“喻之以孝道之大義”。

22研習第二部分明確:表意凄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像是俯首乞22

這兩段以祖母臥病為由,明確提出忠孝難以兩全的難題,婉言拒絕朝廷的恩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小結:這兩段以祖母臥病為由,明確提出忠孝難以兩全的難題,婉言23歸納二段的寫作思路:

兩難的處境詔書切峻,責臣逋慢劉病日篤進退狼狽忠孝兩難全歸納該文段的段意:

陳述自己忠孝兩難的處境。歸納二段的寫作思路:兩難的處境詔書切峻,劉病日篤忠孝兩難全241、本段結尾落在辭官養(yǎng)親上(“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展開的?提示:三層,分別以“伏惟”“且”“但”來轉換文意。A、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得到同情。這是一個既合情又合理合法的終養(yǎng)祖母的“理論依據(jù)”。B、自陳宦歷,稱頌君恩,表明辭職與“名節(jié)”無關,以求皇帝諒解。C、正面陳述劉之現(xiàn)狀,是“不能廢遠”的惟一原因。具體研習第3段1、本段結尾落在辭官養(yǎng)親上(“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是從哪幾252、品味第一層,作者為什么扯起“孝”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義?B、“凡”是指一般,“況”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對特殊就更應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肮驴唷币辉~承首段,又為下文“臣之辛苦”張本。A、借孝來掩飾自己的觀望之意,從而解除晉武帝的疑忌之心。2、品味第一層,作者為什么扯起“孝”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263、品味2、3層,看本段的語言特點A、“至微至陋”“豈敢”等詞委婉動人,至為懇切。B、“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更相為命,……”,一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點:委婉、流暢。此段中反復表明心跡,敘說衷曲,解釋不能“廢遠”的原因,情辭懇切。3、品味2、3層,看本段的語言特點A、“至微至陋”“豈敢”等27預習并試著翻譯課文第二段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馬、溫令等職,官至漢中太守。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yǎng)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故臣當終養(yǎng)祖母,不能廢遠。4、陳辭婉曲,屈伸適宜――探討陳情、諷諫、勸說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題發(fā)揮、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陳利弊、曲徑通幽等等。亞里士多德說:“只有在適當?shù)臅r候,對適當?shù)氖挛?,對適當?shù)娜?,在適當?shù)臅r機下,以適當?shù)姆绞桨l(fā)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開放性問題,可以各抒已見,自圓其說。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4、由本段可見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原因是什么?B、“凡”是指一般,“況”是指特殊。(心之誠:生當隕首,死當結草)品析:訴說自己辭不就職的矛盾心理(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以情動人,打動晉武帝,讓晉武帝對自己由惱怒斥責化為同情憐憫。你盡孝但不能不盡忠??!后被讒免官,死于家中。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等詞語生動地表現(xiàn)其孤苦之情狀,令人讀而生悲。28

明確:矜守名節(jié)。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jié)。晉武帝同樣怕李密也是矜守名節(jié)。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

。作者提起自己在前朝為官的經(jīng)歷,是否為閑筆?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預習并試著翻譯課文第二段28明確:矜守名節(jié)。古代崇尚一種28

本段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理念,陳述自己的從政經(jīng)歷和人生態(tài)度,并強調自己的特別處境,進一步打消晉武帝的疑慮,求得體恤。以“孝治”大理為依據(jù),明確提出“辭不復命”的原因。(三)歸納段意:本段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理念,陳述自己的29歸納三段寫作思路:不仕的理由圣朝以孝治天下祖孫更相為命區(qū)區(qū)不能廢遠克盡孝道(合情合理)歸納該文段的段意:

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綱領,陳述自己不仕的理由。歸納三段寫作思路:不仕的理由圣朝以孝治天下祖孫更相為命區(qū)區(qū)不301、本段中哪句話是表文主旨?2、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3、用語有什么特點?(“愿乞終養(yǎng)”)(“盡節(jié)”“報養(yǎng)”——忠孝兩全)(“愿乞”“愿矜憫”“聽臣微志”——無比懇切)具體研習第4段1、本段中哪句話是表文主旨?2、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3、用314、由本段可見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原因是什么?(事之實: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言之切:愿乞、愿矜憫、聽臣微志、明知、共鑒。)(心之誠:生當隕首,死當結草)4、由本段可見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原因是什么?(事之實:324.本文中有很多短語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成語。請找出來。答:成語有“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4.本文中有很多短語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成語。請找出來。答:成語有“33本段明確提出自己的目的,即“愿乞終老”,先盡孝后盡忠。進一步說明自己的一片癡情,祈求皇上恩準“終養(yǎng)”,言明先盡孝后盡忠的赤誠。(三)概括段意:本段明確提出自己的目的,即“愿乞終老”,先盡孝后盡忠。進一步34整理四段的寫作思路兩難的解決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先孝----后忠)愿乞終養(yǎng)歸納該文段的段意:明確提出陳情的目的“愿乞終養(yǎng)”,先盡孝后進忠。整理四段的寫作思路兩難的解決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35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焙竺媸÷缘囊痪湓?,并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省略這句話?

故臣當終養(yǎng)祖母,不能廢遠。

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36假設你是晉武帝,李密在此提出終祖母的請求,你能不能用一兩句話就把他駁得啞口無言?晉武帝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yǎng)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爾既須終養(yǎng)祖母,為何出仕偽朝?假設你是晉武帝,李密在此提出終祖母的請求,你能不能用一兩句話37思考研究

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回答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yǎng)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思考研究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38思考研究回答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fā)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開放性問題,可以各抒已見,自圓其說。思考研究回答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39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40亞里士多德說:“只有在適當?shù)臅r候,對適當?shù)氖挛?,對適當?shù)娜?,在適當?shù)臅r機下,以適當?shù)姆绞桨l(fā)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運用了最恰當?shù)氖闱榉绞?,終于打動了晉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詔”,允其不仕。說的藝術亞里士多德說:“只有在適當?shù)臅r候,對適當?shù)氖挛?,對適當?shù)娜耍?1本文是從何一步步說服晉武帝的?從寫作特點來看,他是憑著什么方式去勸說晉武帝的?1.融情于事的方法。強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說服晉武帝的重要因素,但作者無論是述自己的孤苦無依之情,還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為命的深厚親情,都是通過敘事來表達的。而自己對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對晉武帝的忠誠之心,也是以充滿情感的筆調來寫的。2.形象生動、自然精粹的語言。本文雖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對偶句,有駢文的整麗之工,但語言卻決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從肺腑流出,絲毫不見斧鑿痕跡。文章語言如第一段寫孤苦無依之狀,第二段寫州縣催迫之景,第三段寫祖母病篤的慘苦之象等都十分生動形象,如在眼前。本文是從何一步步說服晉武帝的?從寫作特點來看,他是憑著什么方423、融情于事――強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無論是述孤苦無依之情,還是述和祖母相依為命的深厚親情,都是通過敘事來表達的;而自己對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對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滿情感的筆調來寫的。作者在文中所陳之情,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因處境狼狽而產(chǎn)生的憂懼之情,二是對“詔書切峻,責臣逋慢”的不滿情緒,三是對祖母劉氏的孝情。正因為作者所寫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會產(chǎn)生“悲惻動人”的效果。

4、陳辭婉曲,屈伸適宜――探討陳情、諷諫、勸說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題發(fā)揮、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陳利弊、曲徑通幽等等。3、融情于事――強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無論是述孤苦43賞析語言賞析語言44

《古文觀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人。”有人說,《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陳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

《古文觀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45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行文通暢。

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吧⒘?,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閔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行文通暢。語勢連貫、46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巴鉄o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yǎng)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xiàn)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47本文是從何一步步說服晉武帝的?從寫作特點來看,他是憑著什么方式去勸說晉武帝的?李密用以陳情的第二手就是“曉之以理”——“喻之以孝道之大義”。爾既須終養(yǎng)祖母,為何出仕偽朝?(“盡節(jié)”“報養(yǎng)”——忠孝兩全)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作者正是運用了最恰當?shù)氖闱榉绞剑K于打動了晉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詔”,允其不仕。生性多疑,又野蠻殘暴。文章語言如第一段寫孤苦無依之狀,第二段寫州縣催迫之景,第三段寫祖母病篤的慘苦之象等都十分生動形象,如在眼前。4、陳辭婉曲,屈伸適宜――探討陳情、諷諫、勸說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題發(fā)揮、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陳利弊、曲徑通幽等等。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行文通暢。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但問題在于晉武帝建立新晉,急于招攬人才,收買人心,李密的辭而不仕會不會讓多疑的晉武帝認為這是他為保留名節(jié)而堅辭不仕的托詞呢?那么接下來李密又是怎么做的呢?讓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課文第二段?;卮?: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綱領,陳述自己不仕的理由。作者提起自己在前朝為官的經(jīng)歷,是否為閑筆?提示:三層,分別以“伏惟”“且”“但”來轉換文意。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fā)生了更大的困難。“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思考: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皠⑷毡∥魃剑瑲庀⒀傺?,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币月淙沼魅嗣?,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fā)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本文是從何一步步說服晉武帝的?從寫作特點來看,他是憑著什么方48

李密的《陳情表》,不事雕琢,不以構思奇妙見長,但感情真摯樸實,鋪敘委婉曲折,抒情誠摯深沉,敘事具體感人。雖造語平實,但詞意懇切,發(fā)自肺腑,兼之行文簡練暢達,因而歷久不衰,光彩照人。李密的《陳情表》,不事雕琢,不以構思奇妙見長,但感情49

至孝之文,至情之文——《陳情表》至孝之文,至情之文——《陳情表》50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蘇軾語)讀《報任安書》不下淚者,其人必不為人。(后人續(xù))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51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_陳情表_完美課件52聽朗誦注意字音

險釁(xìn)行(xíng)年四歲祚(zuò)?。╞ó)應(yìng)門之童猥(w?i)以微賤床蓐(rù)隕(yǔn)首責臣逋(bū慢日篤(dǔ)拔擢(zhuó)寵命優(yōu)渥(wò)聽朗誦注意字音險釁(xìn)53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tài)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晉武帝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yǎng)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開放性問題,可以各抒已見,自圓其說。孝廉、秀才、郎中、洗馬(解釋、積累有關文化常識。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庇腥苏f,《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后被讒免官,死于家中。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思考: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孤苦”一詞承首段,又為下文“臣之辛苦”張本。2、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A、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得到同情。魏國后期,魏的實權落在司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奐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馬炎逼迫曹奐將帝位禪讓給自己,代魏即帝位,改國號為晉,年號泰始,史稱晉武帝。文章語言如第一段寫孤苦無依之狀,第二段寫州縣催迫之景,第三段寫祖母病篤的慘苦之象等都十分生動形象,如在眼前。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馬、溫令等職,官至漢中太守。B、“凡”是指一般,“況”是指特殊。【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自由朗讀課文思考:1、誰要陳情?2、向誰陳情?3、二者什么關系?4、陳的什么情?

5、怎樣才能達到目的?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tài)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自由54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yǎng)。為人正直,頗有才干。曾仕蜀漢為郎,蜀亡以后,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鞏固新政權,籠絡蜀漢舊臣人心,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他上表陳情,以祖母年老無人供養(yǎng),辭不從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馬、溫令等職,官至漢中太守。后被讒免官,死于家中。

1

、誰要陳情?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55

魏國后期,魏的實權落在司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奐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馬炎逼迫曹奐將帝位禪讓給自己,代魏即帝位,改國號為晉,年號泰始,史稱晉武帝。他陰險狡詐;生性多疑,又野蠻殘暴。在此之前兩年,蜀漢(劉備建立的政權)已經(jīng)滅亡當時東吳(孫吳到公元280年才滅亡)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李密的家鄉(xiāng)由晉統(tǒng)治。李密有學問,所以晉武帝想征他做官2

、向誰陳情?

魏國后期,魏的實權落在司馬氏手里,到魏元帝曹563、二者什么關系?

李密蜀漢舊臣晉武帝新晉皇帝名義上君臣3、二者什么關系?

李密蜀漢舊臣晉武帝新晉皇帝名義上君57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征,請求辭官終養(yǎng)祖母的衷情。(愿乞終養(yǎng),不能就職)

4

、陳什么情?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58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5、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

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5、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

59思考:哪句話是作者陳述的總提?它包含了哪些內容?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父喪母嫁少年多病無親無戚祖母病臥自由誦讀第1段【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俊炯葻o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極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俊径鴦①韹爰膊?,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思考:哪句話是作者陳述的總提?它包含了哪些內容?臣以險釁父喪60思考: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縱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六月:慈父見背四歲:舅奪母志少:多疾病九歲:不行思考: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縱的方面:61橫的方面:(外、內)既無——伯叔終鮮——兄弟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橫的方面:(外、內)既無——伯叔終鮮——兄弟晚有——兒息外無62哪些語句可見祖孫的相依為命?哪些詞語直接寫其凄苦?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憫惜、撫養(yǎng)夙嬰疾病——靠孫子侍湯藥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等詞語生動地表現(xiàn)其孤苦之情狀,令人讀而生悲。相依為命:凄苦:哪些語句可見祖孫的相依為命?哪些詞語直接寫其凄苦?零丁孤苦—63作者陳說一家不幸,其目的何在?以情動人,打動晉武帝,讓晉武帝對自己由惱怒斥責化為同情憐憫。作者陳說一家不幸,其目的何在?以情動人,打動晉武帝,讓晉64課堂小結李密在本段中述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以引起晉武帝的同情了。但問題在于晉武帝建立新晉,急于招攬人才,收買人心,李密的辭而不仕會不會讓多疑的晉武帝認為這是他為保留名節(jié)而堅辭不仕的托詞呢?那么接下來李密又是怎么做的呢?讓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課文第二段。課堂小結李密在本段中述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以引起晉武帝65課后作業(yè)1.熟讀并背誦課文第一段2.預習并試著翻譯課文第二段課后作業(yè)1.熟讀并背誦課文第一段66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么?二層敘朝廷征召之殷;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自由誦讀第2段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么?二層敘朝廷征召之殷;寫自己67前一層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和時間詞相對應的表征召的詞有哪些?由這些詞可見什么?為何官職遞增卻“辭不就職(赴命)”?表時間:逮、前、后、尋(解釋“逮”和“尋”,積累相關詞語)表征召:察、舉、拜、除、當;孝廉、秀才、郎中、洗馬(解釋、積累有關文化常識。“孝廉”“秀才”是薦舉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辭不赴命”;“郎中”“洗馬”是官職,所以用“辭不就職”)(按時間順序)前一層按什么順序來寫的?68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辭理由:供養(yǎng)無主,劉病日篤(承上文“夙嬰疾病”,張下文“日薄西山”)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69第二層如何見事態(tài)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事態(tài)嚴重:詔、責、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強己所難之窘迫。品析:訴說自己辭不就職的矛盾心理(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胺睢薄般逶 ?,稱頌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見語言的得體和機智。一方面感激朝廷知遇之恩,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處,即有臥床不起的祖母,博得武帝的同情。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yǎng)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第二層如何見事態(tài)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7071研習第二部分明確:表意凄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像是俯首乞憐,令人同情。實質是態(tài)度堅決,不去應征。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tài)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

情以動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僅僅想用情來打動晉武帝的話,也許晉武帝會稍動惻隱之心,而這種惻隱之心很快就會從搞政治的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心中溜走。你盡孝但不能不盡忠??!自古說“忠孝不能兩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陳情的第二手就是“曉之以理”——“喻之以孝道之大義”。

22研習第二部分明確:表意凄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像是俯首乞71

這兩段以祖母臥病為由,明確提出忠孝難以兩全的難題,婉言拒絕朝廷的恩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小結:這兩段以祖母臥病為由,明確提出忠孝難以兩全的難題,婉言72歸納二段的寫作思路:

兩難的處境詔書切峻,責臣逋慢劉病日篤進退狼狽忠孝兩難全歸納該文段的段意:

陳述自己忠孝兩難的處境。歸納二段的寫作思路:兩難的處境詔書切峻,劉病日篤忠孝兩難全731、本段結尾落在辭官養(yǎng)親上(“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展開的?提示:三層,分別以“伏惟”“且”“但”來轉換文意。A、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得到同情。這是一個既合情又合理合法的終養(yǎng)祖母的“理論依據(jù)”。B、自陳宦歷,稱頌君恩,表明辭職與“名節(jié)”無關,以求皇帝諒解。C、正面陳述劉之現(xiàn)狀,是“不能廢遠”的惟一原因。具體研習第3段1、本段結尾落在辭官養(yǎng)親上(“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是從哪幾742、品味第一層,作者為什么扯起“孝”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義?B、“凡”是指一般,“況”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對特殊就更應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肮驴唷币辉~承首段,又為下文“臣之辛苦”張本。A、借孝來掩飾自己的觀望之意,從而解除晉武帝的疑忌之心。2、品味第一層,作者為什么扯起“孝”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753、品味2、3層,看本段的語言特點A、“至微至陋”“豈敢”等詞委婉動人,至為懇切。B、“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更相為命,……”,一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點:委婉、流暢。此段中反復表明心跡,敘說衷曲,解釋不能“廢遠”的原因,情辭懇切。3、品味2、3層,看本段的語言特點A、“至微至陋”“豈敢”等76預習并試著翻譯課文第二段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馬、溫令等職,官至漢中太守。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yǎng)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故臣當終養(yǎng)祖母,不能廢遠。4、陳辭婉曲,屈伸適宜――探討陳情、諷諫、勸說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題發(fā)揮、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陳利弊、曲徑通幽等等。亞里士多德說:“只有在適當?shù)臅r候,對適當?shù)氖挛铮瑢m當?shù)娜?,在適當?shù)臅r機下,以適當?shù)姆绞桨l(fā)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開放性問題,可以各抒已見,自圓其說。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4、由本段可見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原因是什么?B、“凡”是指一般,“況”是指特殊。(心之誠:生當隕首,死當結草)品析:訴說自己辭不就職的矛盾心理(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以情動人,打動晉武帝,讓晉武帝對自己由惱怒斥責化為同情憐憫。你盡孝但不能不盡忠??!后被讒免官,死于家中。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等詞語生動地表現(xiàn)其孤苦之情狀,令人讀而生悲。77

明確:矜守名節(jié)。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jié)。晉武帝同樣怕李密也是矜守名節(jié)。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

。作者提起自己在前朝為官的經(jīng)歷,是否為閑筆?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預習并試著翻譯課文第二段28明確:矜守名節(jié)。古代崇尚一種77

本段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理念,陳述自己的從政經(jīng)歷和人生態(tài)度,并強調自己的特別處境,進一步打消晉武帝的疑慮,求得體恤。以“孝治”大理為依據(jù),明確提出“辭不復命”的原因。(三)歸納段意:本段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理念,陳述自己的78歸納三段寫作思路:不仕的理由圣朝以孝治天下祖孫更相為命區(qū)區(qū)不能廢遠克盡孝道(合情合理)歸納該文段的段意:

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綱領,陳述自己不仕的理由。歸納三段寫作思路:不仕的理由圣朝以孝治天下祖孫更相為命區(qū)區(qū)不791、本段中哪句話是表文主旨?2、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3、用語有什么特點?(“愿乞終養(yǎng)”)(“盡節(jié)”“報養(yǎng)”——忠孝兩全)(“愿乞”“愿矜憫”“聽臣微志”——無比懇切)具體研習第4段1、本段中哪句話是表文主旨?2、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3、用804、由本段可見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原因是什么?(事之實: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言之切:愿乞、愿矜憫、聽臣微志、明知、共鑒。)(心之誠:生當隕首,死當結草)4、由本段可見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原因是什么?(事之實:814.本文中有很多短語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成語。請找出來。答:成語有“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4.本文中有很多短語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成語。請找出來。答:成語有“82本段明確提出自己的目的,即“愿乞終老”,先盡孝后盡忠。進一步說明自己的一片癡情,祈求皇上恩準“終養(yǎng)”,言明先盡孝后盡忠的赤誠。(三)概括段意:本段明確提出自己的目的,即“愿乞終老”,先盡孝后盡忠。進一步83整理四段的寫作思路兩難的解決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先孝----后忠)愿乞終養(yǎng)歸納該文段的段意:明確提出陳情的目的“愿乞終養(yǎng)”,先盡孝后進忠。整理四段的寫作思路兩難的解決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84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焙竺媸÷缘囊痪湓?,并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省略這句話?

故臣當終養(yǎng)祖母,不能廢遠。

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85假設你是晉武帝,李密在此提出終祖母的請求,你能不能用一兩句話就把他駁得啞口無言?晉武帝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yǎng)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爾既須終養(yǎng)祖母,為何出仕偽朝?假設你是晉武帝,李密在此提出終祖母的請求,你能不能用一兩句話86思考研究

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回答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yǎng)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思考研究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87思考研究回答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fā)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開放性問題,可以各抒已見,自圓其說。思考研究回答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88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89亞里士多德說:“只有在適當?shù)臅r候,對適當?shù)氖挛铮瑢m當?shù)娜?,在適當?shù)臅r機下,以適當?shù)姆绞桨l(fā)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運用了最恰當?shù)氖闱榉绞?,終于打動了晉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詔”,允其不仕。說的藝術亞里士多德說:“只有在適當?shù)臅r候,對適當?shù)氖挛铮瑢m當?shù)娜耍?0本文是從何一步步說服晉武帝的?從寫作特點來看,他是憑著什么方式去勸說晉武帝的?1.融情于事的方法。強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說服晉武帝的重要因素,但作者無論是述自己的孤苦無依之情,還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為命的深厚親情,都是通過敘事來表達的。而自己對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對晉武帝的忠誠之心,也是以充滿情感的筆調來寫的。2.形象生動、自然精粹的語言。本文雖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對偶句,有駢文的整麗之工,但語言卻決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從肺腑流出,絲毫不見斧鑿痕跡。文章語言如第一段寫孤苦無依之狀,第二段寫州縣催迫之景,第三段寫祖母病篤的慘苦之象等都十分生動形象,如在眼前。本文是從何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