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模中藥學筆記_第1頁
張廷模中藥學筆記_第2頁
張廷模中藥學筆記_第3頁
張廷模中藥學筆記_第4頁
張廷模中藥學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學筆記中藥學筆記中藥學復習本草著作1本草知識第一次大總結(jié):《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初步奠定了本草學的基礎成書于東漢,載藥365種,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種,無毒,補虛。中品120,既可以補虛,又可以祛邪治病,介于有毒無毒之間。下品125種,有毒,祛邪除病,不能長期服用。它開了本草按效用分類的先河。本草知識第二次大總結(jié):《本草經(jīng)集注》,陶弘景;成書年代:南北朝時期,載藥:730種365*2。本書按藥物來源的自然屬性分類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有名無用七類歸并藥物。這種從基原出發(fā)的分類法,又開藥物分類一大法門。并且采用了朱墨分書,小字增注的文獻出處標識法,使藥學內(nèi)容源流清晰,是非各有所歸。確立的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南朝劉宋時期雷斅《雷公炮炙論》,為我國第一部中藥炮制學專著。本草知識第三次大總結(jié):《新修本草》(唐本草);作者:蘇敬等;成書年代:659年;載藥:844種或851853;創(chuàng)新:首創(chuàng)藥圖:歷史價值:1、世界第一部藥典,我國第一部官修本草?2開創(chuàng)了圖文對照的先例?!?.本草知識第四次大總結(jié):《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證類本草);作者:唐慎微:成書年代:宋代1108年;載藥:1558種;創(chuàng)新:首載方劑(創(chuàng)方藥兼收的編寫體例),首載醫(yī)案(創(chuàng)本草著作記載醫(yī)案的編寫體例)。6.本草知識第五次大總結(jié):《本草綱目》(綱目);作者:李時珍;成書年代:明代:內(nèi)容:1892種,附圖1160余幅,附方11000首,分16部、60類。特點:內(nèi)容豐富,文獻量大,分類詳明,實物考證確切;學術價值:對植物、動物、礦物、農(nóng)學、氣象、化學、冶金等方面均有貢獻本草知識第六次大總結(jié):《本草綱目拾遺》;作者:趙學敏;成書年代:1765年(清朝);載藥:921種(新增716種);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斷代本草著作(16—18世紀)的編寫體例。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1999年出版,收載藥物8980種,內(nèi)容尤豐富,為當代官修本草”產(chǎn)地,采集道地藥材:即產(chǎn)于某一地區(qū)、質(zhì)量好、療效佳、應用歷史悠久的優(yōu)質(zhì)藥材。中藥的米集:植物藥米收時間全草類藥:植株充分生長、枝葉茂盛期采收。如麻黃、益母草等。大多在夏秋季節(jié)植株充分成長、莖葉茂盛或開花時期米集,但有些植物的葉亦有在秋冬時米收的。葉類藥:葉片充分生長的花蕾期或盛花期采收。如蘇葉等。但桑葉在霜后采收?;愃帲夯ɡ倨诨蚴⒒ㄆ诓墒?。如紅花、辛夷等。果實、種子類藥:成熟或?qū)⑹炱诓墒铡H绻鲜V、蒼耳子等。但青皮、枳實等采幼果。根及根莖類藥:早春或深秋采收。如天麻、地骨皮等。但延胡索、半夏等宜夏季采收。樹皮類藥:清明至夏至間采收。如黃柏、厚樸等。根皮類藥:同根類藥。中藥的貯存為什么要重視貯存?(貯存不當,有效成分丟失或變化,療效降低,甚則發(fā)生不良反應)。貯存一般要求:干燥,低溫,通風,衛(wèi)生,安全。貯存時間與功能:當年新貨質(zhì)佳六.陳藥“半夏狼毒與茱萸,枳實麻黃共陳皮;六般藥物宜陳久,入藥方知奏效奇”。三炮制一,1?炮制,又稱炮炙,是藥物在制成各種劑型之前對藥材的整理加工以及根據(jù)醫(yī)療需要而進行加工處理的一些方法。炮制原則:不及炮制目的增強藥物的作用,提高臨床療效。如蜜炙百部加強止咳,姜汁制竹茹加強止嘔等。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烈性與副作用,保證用藥安全。如附子火炮以減毒,大黃蒸制以緩和烈性,常山酒制以抑制催吐之副作用等。改變藥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適應病情需要。如生地蒸曬后為熟地,性轉(zhuǎn)甘溫,功能補血填精等。改變藥物某些形狀,便于貯存和制劑。如肉蓯蓉鹽制便于貯存,滑石粉碎便于制劑等。純凈藥物,保證用量準確。如去泥土等。矯臭、矯味,便于服用。如昆布水洗去鹽分等。炮制方法修治(純凈,粉碎,切制)水制(潤,漂,水飛)火制(炒,炙,煅,煨,炮等)水火共制(煮,蒸,潬,淬)其他制法(制霜,發(fā)酵,發(fā)芽)常用炮制方法:水飛:水飛是研粉方法之一,適用于礦石和貝殼類不易溶解于水的藥物如朱砂等,目的是使藥物粉碎得更加細膩,便于內(nèi)服和外用。在水飛前先將藥物打成粗末,然后放在研缽內(nèi)和水同研,傾取上部的混懸液,然后再將沉于下部的粗末繼續(xù)研磨,這樣反復操作,研至將細粉放在舌上嘗之無渣為度。水飛并可防止粉末在研磨時飛揚,以減少損耗。炒:1)炒黃炒焦炒炭三種不同的程度。2)輔料炒礦物或者動物的粉末。(沙,土,大米,麥麩海蛤粉,%石粉)②砂炙,用鐵砂與藥物拌炒稱為砂炙。先將鐵砂炒熱呈青色,倒入藥物拌炒,松胖為度,取出,篩去鐵砂。例如山甲片、龜板、鱉甲等經(jīng)過砂炙后變成松脆,易于煎取藥汁,或研粉制丸。炮:炮與炒炭基本相同,但炮要求火力猛烈,操作動作要快,這樣可使藥物(一般須切成小塊)通過高熱飛到體積膨脹松胖,如干姜即用此法加工成為炮姜炭。炙:是將藥物加熱拌炒的另一種方法。(液體輔料拌炒藥物叫炙)(蜂蜜,酒,醋,姜汁,鹽水,童便)蜜炙,即加煉蜜拌炒。先將鐵鍋、鏟刀用清水洗凈拭干,燒熱鐵鍋,倒入煉蜜,待蜜化烊略加清水,然后放入藥片反復拌炒,炒至蜜汁吸盡,再噴灑少許清水炒干,使藥物不粘手為度。例如炙紫苑、炙兜鈴、炙甘草等。藥物用蜜炙,是取它潤肺、補中及矯味的作用。煅①直接煅(又叫明煅):適用于礦石和貝殼類不易碎裂的藥物如磁石、牡蠣等。將藥物放在鐵絲篩網(wǎng)上星于無煙的烈火中燒,程度視藥物性質(zhì)不同而定。礦石類藥物必須至紅色為度;貝殼類藥物則至微紅,冷卻后呈灰白色。煅〔聞援燒):少數(shù)體輕質(zhì)松的藥物如陳棕、人發(fā)等則適用燜法。即將藥物放在鐵鍋內(nèi),另用較小鐵鍋覆上,用鹽泥固封鍋邊,小鐵鍋上壓一重物,不便漏氣,置火上燒至滴水于小鐵鍋上立即沸騰,或以白紙貼于小鍋上,當紙烤焦為止,待冷卻后取出。⑹煨:用濕潤的紙或者濕潤的面粉把藥物包裹放在火里燒(如葛根,生姜,木香或者肉豆蔻)降低刺激性。水火共治淬:先把藥物燒紅,然后把明煅了的礦物或者動物的甲殼骨骼馬上放到冷的液體當中,讓其馬上受冷收縮崩解,便于搗碎,便于制劑水火共治:火單:在大量的沸水中放少量的藥物馬上把它濾起來,四藥性理論T中藥性能:又稱藥性,即中藥作用的基本性質(zhì)與特征的概括。藥性理論:有關藥性的理論,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有毒無毒等。2四氣概念:寒、熱、溫、涼四種性質(zhì),又稱四性。確定依據(jù):從人體對藥物的反應中總結(jié)出來的。陰陽屬性:寒涼屬陰,溫熱屬陽。量化表述:大寒一寒一微寒一涼一平大熱一熱一溫一微溫一平四氣的作用:溫熱性的作用溫里散寒:治療里寒證及表寒證。補火助陽:治療陽虛證?;仃柧饶妫褐委熗鲫栕C。溫通氣血:治療寒凝氣滯血瘀證。副作用:傷陰液。寒涼性的作用清熱瀉火:治療里熱證及表熱證。養(yǎng)陰:治療陰虛內(nèi)熱證。涼血:治療血熱證。副作用:傷陽氣3.五味概念:五味本來是指辛甘苦酸咸物種真實的滋味,但性能當中的五味主要是用于反映藥物作用的一些性質(zhì)和特征。藥物不同功能的高度概括另外,澀附于酸,淡附于甘。確定依據(jù):□嘗實踐真實滋味和藥效歸納。(主要掌握性能的味)

3)陰陽屬性:辛、甘、淡屬陽,酸、苦、澀、咸屬陰。作用:(1)辛味的作用(芳香的氣味)能散:散表邪(治表證,荊芥),散內(nèi)結(jié)(治痰核瘰疬,夏枯草)能行:行氣(治氣滯證,陳皮),行血(治血瘀證,川芎)。能潤:潤腎燥(治腎虛證,菟絲子)一不良反應:耗氣傷陰。2)苦味的作用①能泄:3、清泄(清熱泄火,治火熱內(nèi)熾證,梔子),2、通泄(通便瀉下,治熱結(jié)便秘證,大黃),1、降泄(降肺氣,治喘咳苦清能熱堅燥陰濕津、敗胃;降黃),1、降泄(降肺氣,治喘咳苦清能熱堅燥陰濕津、敗胃;降熱胃腎證氣陰,,虛黃治相連嘔火)惡妄,,動燥柿證濕蒂。散)寒傷—(苦溫藥陰治,濕治熱治寒濕證,橘皮,厚②能燥:樸,蒼術)能堅:不良反應:(3)甘味的作用能補:補氣(治氣虛證,人參),補血(治血虛證,熟地),補陰(治陰虛證,麥冬),補陽(治陽虛證,巴戟天)—能緩:緩急止痛,緩和藥性。緩和筋脈拘攣(治筋脈拘攣證,甘草),緩和急躁易怒(治臟躁病,小麥)能和:和味,和中(補虛藥,消食藥),調(diào)和藥性(甘草)。參考可以和毒。不良反應:膩膈滯胃(4)酸味的作用能收澀:治滑脫不禁證。在肺斂汗固表、斂肺止咳,治自汗盜汗、久咳不止,如五味子;在腎澀精止遺,治遺精滑精遺尿等,如山茱萸;在大腸,澀腸止瀉,治久瀉久痢,如石榴皮;在五臟,收斂固脫,治元氣將脫證,如龍骨能生津:治津虧□渴證,如烏梅。不良反應:收斂邪氣(5)咸味的作用能軟堅:軟堅散結(jié),治癥瘕等,如鱉甲°能瀉下治燥屎內(nèi)結(jié)證,非常局限只有芒硝。不良反應:多食(6)淡味的作用①能滲能利:能滲濕利水(能利尿)(豬苓,澤瀉,薏仁)(甘淡并提)歸經(jīng):是指藥物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行作用。歸經(jīng)的確定:是在中醫(yī)臟腑筋絡學說的基礎上,以所治的病癥為依據(jù)臨床意義:能夠增強用藥的準確性。4升降浮沉(1)概念:指藥物進入人體后四種不同作用趨勢。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向外)是發(fā)散、外行,沉(向內(nèi))是收斂、固藏。升降沉浮的趨勢是與病勢的升降出入的傾向相對而言的?,F(xiàn)在是由功效來確定藥物的趨勢。升降沉浮的方法:炮制配伍。(2)陰陽屬性升浮性:升陽發(fā)表,祛風散寒,涌吐,開竅等。沉降性:瀉下,利水,重鎮(zhèn)安神,潛陽熄風,降逆止嘔,止咳平喘等。沉降性:瀉下,利水,重鎮(zhèn)安神,潛陽熄風,降逆止嘔,止咳平喘等。確定藥物升降浮沉的依據(jù):(1)藥物的質(zhì)地:質(zhì)輕主升浮,質(zhì)重主沉降(諸花皆升,唯旋覆花獨降;諸子皆降,唯蔓荊子獨升)(2)藥物的性味:辛、甘升浮,酸、苦、咸沉降;溫熱藥升浮,寒涼藥沉降。臨床意義:改變升降浮沉病勢趨向。順應氣機的趨向,因勢利導,祛邪外出。5.毒性(1)含義:藥物對于機體的傷寒性。廣義的毒藥:毒性就是藥物的偏性。狹義的毒藥:容易造成人體的傷寒。(2)影響毒性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用量!)其他:采集,貯存,炮制的方法,劑型和給藥方式,配伍,患者的個體差異。(3)怎么正確對待中藥的毒性“有毒觀念,無毒用藥”參考1不良反映1、副作用:一種藥物往往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在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況下,伴隨其治療作用的同時另一些作用2、毒性作用:藥物引起人體生理、生化的異常變化或器官、組織結(jié)構的病理改變的危害作用稱為毒性作用,

也叫毒性反應。3、變態(tài)反應:有的用藥者經(jīng)過某種藥物致敏以后,再接觸此藥品后它原有的抗原體與藥物再結(jié)合就造成組織的扌4、特異質(zhì)反映5、藥物的依賴性6、7、致畸作用:對孕婦8、致突變作用參考2急性毒藥的處理五中藥配伍與禁忌1配伍概念:2味或者2味以上的藥物共同使用。目的:增強作用(比炮制更明顯),提高臨床療效,全面適應病情需要,解毒。2配伍關系:七情七情配伍內(nèi)—(1)單行:單味藥治療疾病。如獨參湯。(兩種或以上藥物在同一處方中互不影響,既不減輕也不增強相互的(2)相須(需):兩種性能相近的藥同用,能增強其原有療效。(3)相使:兩種性能有某些共性的藥同用,其中以一藥為主,另一藥為輔,輔藥能加強主藥的功效。如茯苓加(4)相畏:兩藥同用,一藥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藥降低或消除。如黃芪畏防風。(相畏的藥要多余相'殺的)(6)弓(6)弓、1J兩藥同用,一藥的作二用能被另一藥抑制或減弱。如人參惡萊菔子,黃苓惡生姜。相相惡兩藥同用,能產(chǎn)生或2增強毒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反3怎樣對待配伍關系:1)增效的充分利用2)有毒的充分考慮(考慮相畏、相殺)3)減效增毒的避免使對待七情的關系:(多加一條)病情單一可以用單味藥二用藥禁忌:1、配伍禁忌:主要是十八反,十九畏2、癥侯用藥禁忌3、妊娠用藥禁忌4、服藥時候的飲食禁忌(1)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判藜蘆。(2)十九畏(不是相畏的畏,多為相惡,也有相反):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硝為樸硝的精制品)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牙硝也是芒硝)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又忌五靈脂;官桂善能調(diào)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官桂既肉桂)大凡修合看順逆,炮鑑炙煿莫相依。三、中藥的劑量:(一天的服用量)中藥的劑量是指干燥飲片在湯劑中成人一天內(nèi)的常用有效量。確定劑量的依據(jù):藥物方面(毒性的有無,無毒的藥考慮藥的質(zhì)量,質(zhì)量好用量少。質(zhì)地的輕重,一般情況重的用量偏重。藥材滋味的濃淡,味重的用量小。作用強弱。)應用方面(一般單方使用的時候用量大。另外藥物在方劑中的地位。做什么劑型,如果是丸散劑量小,湯劑大。取藥物的哪種功效。)3、患者方面(年齡,性別,體質(zhì),病程,病勢,職業(yè),生活習慣。)(女性月經(jīng)期哺乳期。)4、此外(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四、中藥的用法1給藥途徑(參考)2、應用形式(參考)3、湯劑的煎煮方法(熟悉)1)煎藥的器具:陶罐類(砂鍋)陶瓷類(搪瓷制品)尤其不能用鋁鍋鐵鍋也不可不銹鋼勉強可以用。2)煎藥的水:清潔衛(wèi)生可以食用。3)加水多少:頭煎,藥材干的需要先吸水+蒸發(fā)的水+喝進去的水。另外掌握時間,時間短的防水少二煎三煎僅需沒過藥材即可。4)煎前浸泡:一般用溫水,至少浸泡半小時。(夏短,冬長)5)煎藥的火候:先大火(燒開),后小火(最?。?)榨渣取汁7)煎煮次數(shù):普通的三次,混勻分次服用。(看飲片的厚度,薄如紙的也就兩次。)8)礦物藥,動物的甲殼,另有的毒性藥久煎可減毒,不宜溶出的植物藥,需要先煎。后下:揮發(fā)性藥物,煎煮的時間很短(如薄荷)。9)包煎:用干凈的紗布包裹藥物煎藥物太輕(老是浮在水上);細小的顆粒;毛狀物。特殊處理:另煎(貴重藥材)烊化(膠類藥物)沖服(液體狀的藥物)4、服藥方法(熟悉)1)服藥的時間:一般避免與吃飯同時,驅(qū)蟲瀉下(清晨);飯后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安神藥,晚2)服藥的多少:一劑藥一般分三次一天內(nèi)付完。3)服藥的冷熱:一般是溫熱狀態(tài);發(fā)散風寒(熱服);從治法(順從假象)第一章解表藥含義:凡以發(fā)散表邪、治療表證為主的藥物,稱解表藥,又叫發(fā)表藥。表邪(引起表征的六淫外邪,主要是一、功效主治:(1)辛溫解表藥(發(fā)散風寒藥)。主治風寒表證,發(fā)熱輕,惡寒重,頭身痛,無汗,流清涕,脈浮緊等。(參)兼有功效:止痛,祛風濕。(溫性藥)(2)辛涼解表藥(發(fā)散風熱藥)。主治風熱表證、溫病初起,見發(fā)熱重,惡寒輕,頭痛,□渴,流濁涕,舌尖紅,脈浮數(shù)等。(參)兼有功效:透疹,清熱。(寒性或微寒)二、(溫性比較重的叫發(fā)散風寒藥,如麻黃。溫性比較弱的藥,叫疏風解表藥。藥性比較寒涼叫疏散風熱藥。)三、性能特點:1辛味(都具有解表的效果)。2苦味(1、發(fā)散風寒藥有部分可以燥濕,苦能燥。2、發(fā)散風熱的藥很多能清熱瀉火,苦能清瀉。)歸經(jīng):都歸肺經(jīng)(膀胱經(jīng));升降沉?。荷?;毒性:細辛蒼耳子四、配伍應用:(1、考慮寒熱虛實;2、考慮主治癥狀)(因癥選藥,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使用注意:(1)發(fā)汗力較強的解表藥,用量不宜過大,以免發(fā)汗太過,損及津液,造成亡陽”傷陰”的弊亠LU端。(2)注意因時因地而異,如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藥用量宜輕;冬季腠理致密,不易汗出,解表藥用量宜重;北方嚴寒地區(qū)用藥宜重;南方炎熱地區(qū)用藥宜輕。(3)解表藥多為辛散輕揚之品,入湯劑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揮發(fā)而降低藥效。發(fā)散風寒藥(各論學習方法麻黃上注明)1、麻黃(正名)(主要有宣,散的功效)(掌握)(藥物來源):草麻黃,木賊麻黃,中麻黃(了解)—性能】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jīng)。(功—點?。┲攸c123點(發(fā)汗作用最為明顯,主要用于風八個字1.發(fā)汗解表:(發(fā)汗作用最為明顯,主要用于風平喘:可以稱為宣肺平喘平喘止咳(一般的解表藥都有平喘的功效,麻黃相較較為突出。主要肝咳喘癥)可外開皮毛之郁閉,以使肺氣宣暢;內(nèi)降上逆之氣,以復肺司肅降之常,故善平喘,為治療肺氣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藥,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藥為輔助(最佳主治癥:咳喘兼有風寒外感)(平喘的功效很大,對肺熱雍盛,麻黃經(jīng)過配伍以清瀉肺熱的藥為主,利用麻黃的平喘作用。經(jīng)典方:麻杏石甘湯利尿:利水消腫使水濕同毛竅外散,并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利尿(利尿的作用不強,一般水腫不用—般用于水腫兼有表邪,“風水”)。此外,取麻黃散寒通滯之功,也可用治風寒痹證,陰疽,痰核(應用)(重點理解記憶:個性特征?。ㄖ匾湮榈囊饬x?。ㄖ髦斡涀」πЩ揪土私庵髦瘟耍ㄓ梅ㄓ昧?,使用注意了解特殊的。):2、桂枝(掌握【性能】辛、甘(補虛),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1發(fā)汗解肌,用于風寒感冒,無論表實無汗,表虛有汗,及陽虛受寒者均適用。(風寒表實癥,表虛癥都能用)—配白芍(調(diào)和營衛(wèi)2?溫通經(jīng)脈:又叫溫經(jīng)散寒,寒凝止血諸痛證(有利于活血化瘀藥的效果,本身沒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風寒痹癥,本身不是祛風濕藥,但可以增加祛風濕的效果。)溫助陽氣,溫陽化氣:心悸(陽虛證,功效較肉桂弱)治療痰飲,蓄水證用法特殊處:含芳香,不可久煎。發(fā)汗解表,汗多者慎用。個性:動血(入血分)血熱妄行可能加強。血分有熱桂枝慎用。3、紫蘇(掌握【性能】辛,溫。歸肺、脾經(jīng)。發(fā)汗解表:風寒感冒(發(fā)汗解表力量不強,用于輕證。)(了解: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作用比它的種子紫蘇子強。)行氣寬中:脾胃(脘腑滿悶)(中焦,定位)氣滯,胸悶,嘔吐,惡心(代表方:香蘇散),理氣安胎(用于治療胎氣上逆)解魚蟹毒【用法用量】煎服,59g,不宜久煎。紫蘇用葉,梗沒有解表的功效。梗有行氣寬中的作用。4、生姜(熟悉【性能】辛,溫。歸肺、脾、胃經(jīng)。1、解表散寒:發(fā)散風寒(作用輕微,用于輕癥,輔助作用。)藥苫砸嘔:用于脾胃寒癥(作用于中焦),嘔吐:胃寒引起的胃氣上逆嘔吐(中焦引起的),非中焦引起的生姜也是很重要的藥物(嘔家圣藥)。3、溫肺止咳:肺寒咳嗽(輔助藥物)。特殊亦:「參考姜搗汁入藥,也可配竹瀝,沖服或鼻飼給藥,治中風卒然昏厥者,3-10滴。生姜皮為生姜根莖切下的外表皮。性味辛、涼。功能和脾行水消腫,主要用于水腫,小便不利。煎服,310g。5、香薷(熟悉【性能】辛,微溫。歸肺、脾、胃經(jīng)。1、發(fā)汗解表:作用較強(有比較明顯的發(fā)汗作用);氣味濃烈(可能引起胃脘不適);2、化濕和中:可收外解風寒、內(nèi)化濕濁之功(最佳主治證)。前人稱“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如冬月之用麻黃配伍厚樸、扁豆,如香薷散3、利水消腫:可用于風水證;利尿作用比麻黃明顯,其它癥狀的水腫也可以用。特殊用法:發(fā)汗解表時候煎煮時間短些,用量小些(氣味比較大);利水消腫時候,煎煮時間要長—O【使用注意】本品辛溫發(fā)汗之力較強,表虛有汗及暑熱證當忌用。6、荊芥(掌握)【性能】辛,微溫(溫性不明顯)。歸肺、肝經(jīng)。祛風解表:發(fā)散風寒力量最為平和,無論風寒風熱,寒熱不明均可使用荊芥。用于外感表證(無風寒二字,可以用于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清頭目利咽喉,風熱引起的,風性輕揚最容易上擾清竅(頭昏,頭痛,目赤腫痛,目癢流淚)疏風熱清頭目。利咽喉:咽喉為內(nèi)臟的門戶,風熱內(nèi)犯,淤積在咽喉,出現(xiàn)了咽喉癢痛甚至紅腫2祛風止癢,宣散解毒,透疹:祛風用于風疹瘙癢,瘡瘍初起兼有表證(煎湯外敷);麻疹不透,麻疹初其止血:炒炭后(收斂性止血藥,苦味,平性,肝經(jīng))其性味已由辛溫變?yōu)榭酀胶?,長于理血止血,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種出血證。此外:可以用于瘡癰。7、防風(掌握)用根,產(chǎn)地東北又叫關防風【性能】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jīng)。仁發(fā)散解表:可以少量用于風熱表征(次要作用);除發(fā)散風寒作用外,有明顯的止痛作用。2勝濕止痛:風濕痹痛,祛風濕的作用明顯。3止痙:肢體的抽搐肌肉的痙攣,主要用于破傷風(有一定的效果)【使用注意】本品藥性偏溫,陰血虧虛、熱病動風者不宜使用。8、羌活(用根)祛風和散寒的作用都很明顯,在發(fā)散風寒藥中應用非常廣泛。(掌握)【性能】辛、苦,溫。歸膀胱(肺經(jīng))、腎經(jīng)。1發(fā)散風寒:外感風寒表證,當代廣泛使用。(用途廣于麻黃,無副作用)2勝濕止痛:風寒濕痹,用于腰以上的風濕痹痛。(項背)?!臼褂米⒁狻勘酒沸料銣卦镏暂^烈,故陰血虧虛者慎用。用量過多,易致嘔吐,脾胃虛弱者不宜服。9、白芷(根)溫性不強(熟悉)發(fā)散風寒:普通風寒感冒。而以止痛、通鼻竅見長,宜于外感風寒,頭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證(頭痛主要作用在陽明經(jīng))祛風止痛:頭、牙、風濕痛;頭風痛通鼻竅:治療鼻淵(鼻竇炎)燥濕止帶:本品辛溫香燥,善除陽明經(jīng)濕邪而燥濕止帶。治療寒濕下注,白帶過多者,可與鹿角霜、白術、山藥等溫陽散寒、健脾除濕藥同用;若濕熱下注,帶下黃赤者,宜與車前子、黃柏等清熱利濕、燥濕藥同用。10、細辛(熟悉)(燥濕小毒,用量“不過錢”,煎服:1-3克,入散劑:0.5-1克)(應用中散記不能長期服用,實際應用在湯劑中6-10克也可以用,需要久煎。)(不能和藜蘆同用,18反之一)【性能】辛,溫。有小毒。歸肺、腎、心經(jīng)解表散寒:風寒感冒(解表作用不強)2祛風止痛:頭、牙、風濕痛(止痛作用強,頭身疼痛強烈的人,可加)跌打損傷,牙痛。也可以局部外用,有局部麻醉的作用。3通鼻竅:治療鼻淵溫肺止咳(化飲):肺寒咳喘也是溫里藥。(麻黃附子細辛湯,就是用的溫里的作用。)可以治療昏厥(古書)11、蒼耳子(熟悉)小毒(炒用,再碾:增效,減毒,便于配方)【性能】辛、1、發(fā)散風寒:(微弱)2、通鼻竅:(最主要的功效?。┲委煴菧Y,其他鼻科疾病的重要藥物(寒癥為主,適當配伍可以用于熱癥)。3、祛風濕:4、止痛:12、辛夷(了解)【性能】辛,溫。歸肺、胃經(jīng)。(包煎,因有黃色絨毛)發(fā)散風寒2、通鼻竅:治療鼻淵及其它鼻科要藥。藥效比蒼耳子小但無毒。13、藁本(了解)作用類似羌活了解羌活就了解了(前人認為長于治療顛頂頭痛)發(fā)散風熱藥疏散風熱為主要作用(典型的發(fā)散風熱藥主治風熱表征或叫風熱感冒:臨床表現(xiàn):惡寒發(fā)熱,發(fā)熱重或微惡風寒,頭身疼痛有的比較輕,一般舌質(zhì)有一點淡紅尤其是舌尖,舌苔有一點薄黃,有的□微渴有的有□渴咽干咽喉癢痛,脈浮數(shù)。)(典型的發(fā)散風熱藥還可以用在溫病的衛(wèi)分證。表現(xiàn)與風熱表征十分相似,溫病衛(wèi)分正需要及早治療。)(還可以有清頭目,利咽喉,止癢“目赤癢痛”“咽喉癢痛”的作用。)3(典型的發(fā)散風熱藥,有清里熱的作用,可以治療里熱證。)_(兼有透疹的左右,可用于麻疹初起不透。)=藥性:微寒,寒,涼。藥味:辛,清熱則有苦味。歸經(jīng):肺經(jīng),再看兼有功效。。1、薄荷【性能】辛,涼。歸肺「肝經(jīng)。(發(fā)汗解表的作用較強{也可以用于風寒表征},常和荊芥同時使用)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外感風熱,風熱頭痛,目赤利咽透疹:咽喉腫痛,麻疹透發(fā)不暢疏肝行氣:肝郁氣滯,胸悶肋痛(對胃腸氣滯也有很好作用)4避穢氣(芳香化濕):暑邪郁之腹痛吐瀉之證2、牛蒡子【性能】辛、苦,寒。歸肺、胃經(jīng)。(常用于溫病的衛(wèi)分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外感風熱,風熱頭痛,目赤利咽透疹:咽喉腫痛,麻疹透發(fā)不暢疏肝理氣透發(fā),清泄兩種功效??!兼有:通便潤腸的作用(種子類的藥材)3、桑葉(霜桑葉)【性能】甘、苦,寒。歸肺、肝經(jīng)。(發(fā)散作用不強,外感溫病初起可以用;但如果表邪比較重,全身癥狀明顯,桑葉應用不多。)(主要應用它的清肺熱的功效,兼有肺熱或者燥熱咳嗽的時候,如溫病學上的“桑菊飲”)疏散風熱:潤肺解燥:肺熱咳嗽,燥熱咳嗽平肝明目:肝陽上亢,(肝熱目疾)(肝腎經(jīng)血不足引起的,眼目昏花,視物不清,因其“甘潤益陰”—涼血止血:血熱吐血(肺熱咳嗽,痰中帶血)4、菊花【性能】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jīng)。(123功能類似桑葉,而且常常相須而用。兩者不同的作用,桑葉有潤肺的作用,菊花沒有;桑葉涼血止血菊花沒有;菊花清熱解毒:桑葉沒有。)?疏散風熱:(疏風熱適合黃菊花“參”)2?平抑肝陽:(清肝,平肝適合用白菊花“參”)清肝明目清熱解毒:(野菊花的功效比家菊花大)通利血脈,常用來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做為治療的輔助。(有滋肝腎的微弱作用。)5、蠶蛻(動物藥)【性能】甘,寒。歸肺、肝經(jīng)疏散風熱:利咽開音:利咽消腫,聲音嘶啞透疹清肝明目(明目退翳):翳:好比有東西擋住了眼睛(現(xiàn)代的角膜潰瘍)5■息風止痙:小兒驚風,破傷風有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治療小兒夜啼不安。以上都是比較典型的疏散風熱的藥物,既是解表藥也是清熱藥。以下是偏于寒涼的解表藥。是發(fā)散風熱藥,但不專于散風熱。6蔓荊子(了解)【性能】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jīng)。(藥物較輕,微炒下便于煎煮)疏散風熱:功效一般2、止痛:疏散風熱藥中唯一的止痛藥(記)(風濕痹癥,胃痛)7、葛根(重要)【性能】甘、辛,涼。歸脾、胃經(jīng)?!?7解表退熱:表證發(fā)熱,頭痛項強(有很好的退熱功效)(外感風寒表實證:葛木艮+麻黃;外感風寒表虛證:桂枝+葛根)(近年常用于高血壓引起的項強)透疹:麻疹透發(fā)不暢生津止渴:胃熱口渴清熱生津(生津是屬于補虛甘味的范疇)升陽:升舉脾的陽氣大便稀溏,瀉?。ㄆ⑻?,清陽不升。有升脾陽,化水濕的方法止瀉。治療脾虛久泄)8、柴胡(掌握)【性能】苦、辛,微寒。歸肝、膽經(jīng)。r.:用于少陽證,外感發(fā)熱。(表征熱證,有很好的退熱功效,不分寒熱)疏肝解郁:肝郁氣滯,胸肋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中氣下陷(升舉陽氣):升舉脾氣(與黃芪配合),氣虛下陷,臟器脫重9、升麻(熟悉)【性能】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jīng)。(清陽明熱)1、解表透疹:風熱頭痛,麻疹透發(fā)不暢(非典型解表藥)2、清熱解毒:多種熱毒證,尤擅治陽明熱毒(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痄腮)3、升陽舉氣10、淡豆豉(了解)【性能】苦、辛,涼。歸肺、胃經(jīng)1、解表:寒熱都可以,溫病也可以用(蔥白加淡豆豉,外感初起用)2、除煩:單位藥沒有,復方有此功效(梔子豉湯,傷寒心煩不眠)。3、宣發(fā)郁熱四、比較鑒別麻黃與桂枝之鑒別相同點:二藥都能發(fā)汗解表,治療風寒表實無汗證,常相須為用。同中之異:其中麻黃發(fā)汗力強,桂枝發(fā)汗力弱,然桂枝味甘兼補,又宜于風寒表虛有汗證。不同點:1麻黃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治風寒犯肺之咳喘以及風水水腫等,為桂枝所不俱。2桂枝又能溫通經(jīng)脈,助陽化氣,平?jīng)_降逆,治寒凝血脈證、胸陽痹阻證,蓄水證等,為麻黃所不備。荊芥與防風的比較相同點:荊芥與防風均味辛性微溫,溫而不燥,長于發(fā)表散風,對于外感表證,無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兩者均可使用。同時,兩者也都可用于風疹瘙癢。不同點:1荊芥質(zhì)輕透散,發(fā)汗之力較防風為強,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均常選用;又能透疹、消瘡、止血。2防風質(zhì)松而潤,祛風之力較強,為風藥之潤劑”治風之通用藥”又能勝濕、止痛、止痙,又可用于外感風濕,頭痛如裹、身重肢痛等證。桑葉與菊花相同點:均能疏散風熱,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風熱、發(fā)熱頭痛及目赤腫痛等癥,兩藥往往相須為用。同中之異:疏散風熱方面,桑葉優(yōu)于菊花;清肝明目、平肝潛陽方面,菊花優(yōu)于桑葉。不同點:桑葉疏風清肺的功效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葉而不用菊花;菊花則長于平肝陽,且能清熱解毒。細辛使用注意:“辛不過錢”煎服,13g;散劑每次服0?5lg。紫蘇安胎機理:行氣寬中第二章清熱藥一、概述含義:凡以清泄里熱為主要作用,用治里熱之證的藥物,稱為清熱藥。(瀉主要指由上至下的;泄由里至外的)分類:(相對的)(共同都有清熱效果,都是苦寒藥)(1)清熱瀉火藥(有甘味):氣分實熱證,大熱,大汗出,大煩渴,脈洪大,胃火,肺熱,心火等引起的多種實熱證(2)清熱燥濕藥:主治濕熱證,如:肝膽濕熱,脾胃濕熱,大腸濕熱,膀胱濕熱,肌膚濕熱,濕溫?。?)清熱解毒藥:主治內(nèi)臟熱毒,外邪熱毒,毒蛇咬傷(4)清熱涼血藥:主治溫病熱如營血,內(nèi)傷血熱證(5)清虛熱藥:陰虛內(nèi)熱,溫病后期,熱傷真陽TOC\o"1-5"\h\z使用注意:本類藥為苦寒之品,脾胃期許,食少便溏慎用。易化燥傷陰,陰虛慎用,中病即止(1?因證選藥2?中病即止)不能用于虛寒證?!谝弧鍩釣a火藥:一(狹義上)一癥和內(nèi)科雜病中的臟腑氣分熱癥。)基本功效就是清熱瀉火。主治:1)溫熱病的氣分熱癥(高熱,汗出,□渴,脈洪大有力。);2)內(nèi)科雜病的臟腑熱癥(肺熱證:咳嗽咳痰比較黃稠;胃熱證:□渴,腸燥便秘等;肝熱證:頭暈頭痛、目赤腫痛、眩暈;心煩證:心煩不安、煩躁不眠為主);兼有功效:生津止渴。性味:甘(生津)苦寒歸經(jīng):肺胃(氣分藥)臟腑(能清哪里熱就歸哪個經(jīng))配伍:益氣生津配合適當?shù)那鍩峤舛舅?■石膏【性能】甘、辛,大寒。歸肺、胃經(jīng)。(掌握)【用法用量】生石膏入煎劑,15-60g,先煎。內(nèi)服宜生用;煅石膏外用適量,研末撒敷患處。―、生用,清熱瀉火:1、清氣分熱(溫熱病的氣分熱癥)常與知母相須配合應用。2、肺熱咳喘:配伍麻黃治療咳喘;清肺熱,配合黃苓等「、清胃熱:可以治療胃火牙痛(治療實證)二、除煩止渴三、煅用:斂瘡生肌,收濕,止血。(與知母不同)2■知母【性能】苦、甘,寒。歸肺、胃、腎經(jīng)。(掌握)【功效主治】清熱瀉火:氣分實熱證;在外治外感熱病,高熱煩渴;在內(nèi)上治肺熱咳嗽,中治胃熱消渴,下治陰虛骨蒸滋陰潤燥:用于陰虛消渴,骨蒸潮熱。上養(yǎng)肺陰,中益胃陰,下滋腎陰。一、清熱瀉火:1、用于溫熱病的氣分熱癥23、用于胃熱引起的頭痛,牙痛二滋陰潤燥:(與多了這個功效滋陰—、不但作用于腎「而且作用'于肺胃。滋陰降火退虛熱(骨蒸潮熱)作用在腎。作用在肺胃(治療虛證)(生津止咳)能瀉肺火、滋肺陰,瀉胃火、滋胃陰,瀉腎火、滋腎陰,可用治陰虛內(nèi)熱之消渴證(便溏腹瀉的不能用)3、蘆根【性能】甘,寒。歸肺、胃經(jīng)。(蘆葦?shù)牡叵虑o)(熟悉)(作用相對石膏知母要輕。但也常用)、清熱瀉火:個性:清肺熱的同時可以祛痰排膿(治療肺癰白、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利尿為比較次要的作用。):個性:清胃熱的同時可以生津止嘔。4、天花粉【性能】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熟悉)(瓜蔞根的粉,現(xiàn)在用藥為塊狀。)(作用相對比較緩和)、清熱瀉火:與蘆根差不多,有一定的清氣分熱的功效;在□渴比較重的時候用。、生津止渴:可以清胃熱,有一定的生津止渴效用。(消渴病:表現(xiàn)肺胃比較熱時候)(清肺熱:有―定的清熱化痰的功效)、消腫排膿十八反:反烏頭(參考)—5、淡竹葉【性能】甘、辛、淡,寒。歸心、胃、小腸經(jīng)。(禾本科的一種植物高度不過30-40公分)、清熱瀉火:可以清溫熱病的氣分熱癥,也可以清胃熱,肺熱功效不強(臨床用的不多),、除煩:清臟腑熱癥中長于清心熱、生津,利尿:在下可以利尿(上清心火,下清小腸)6梔子【性能】苦,寒。歸心、肺、三焦經(jīng)。(重點掌握)1、瀉火除煩:長于清心除煩(可以用于清氣分熱,苦寒味無甘味,在氣分熱癥時只有高熱□渴時候—往往不用;心火盛,心煩不安可用)通瀉三焦熱癥尤其擅長清心2、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清利濕熱(濕熱黃疸,濕熱淋癥,參考)3、焦梔子:涼血止血梔子生用7、夏枯草(用花)【性能】辛、苦,寒。歸肝、膽經(jīng)。(不典型清熱瀉火藥)1、清熱瀉火2、明目:(局限在清肝火)(目珠疼痛)(肝火上炎的,頭暈頭痛)(現(xiàn)代可以降血壓)3、散結(jié)消腫:(瘰疬,乳痹:中醫(yī)講是痰核,因內(nèi)熱引起。)8、決明子【性能】甘、苦、咸,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豆科植物)(了解)(保健品,飲料)、清肝明目:肝熱目疾,(肝腎陰虛,配伍補肝腎的藥)、潤腸通便:緩瀉通便第二節(jié)清熱燥濕藥本類藥物性味苦寒,清熱之中,燥濕力強,故稱為清熱燥濕藥,主要用于濕熱證。因其苦降泄熱*(重點)對應的病癥是多種濕熱病癥,(頭身重痛,肢?體困倦,□渴不欲飲,舌苔比較厚膩共同特征)。。。。濕溫病,溫熱病中的一種特殊類型。濕熱在胃腸最為常見的是瀉痢。如果濕熱在脾胃會引起脘腑的痞悶,腹脹,痞滿。濕熱在肝膽,濕熱黃疸。在下焦表現(xiàn)淋癥(小便黃赤短少,小便淋澀疼痛,點滴不暢,點滴難禁)皮膚的濕熱癥如濕疹、濕瘡分泌物比較多。濕痹關節(jié)的紅腫疼痛。婦女白帶過多。兼有功效(比較普遍):1、清熱瀉火作用(可以用于溫熱病的氣分熱癥,如黃苓)2、有清熱解毒作用可以用于相應的熱毒病癥。(尤其是熱毒引起的瘡癰腫痛。)性味:苦寒(清熱作用強。苦能清,能燥)歸經(jīng):(復雜)如濕溫:中焦上焦,主要看用在什么樣的濕溫病。典型的苦寒藥,不能過用,中病即止。1、黃苓【性能】苦,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重點)1、清熱燥濕,2、瀉火,解毒:(清熱瀉火清熱解毒)兩種功效3、止血,安胎。2、黃連【性能】苦,寒。歸心,脾、胃、膽、大腸經(jīng)。(重點)—1、清熱燥濕2、瀉火,解毒3、黃柏【性能】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jīng)(重點)1、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黃苓、黃連、黃柏鑒別(了解)三黃性味皆苦寒,黃連為苦寒之最。同1:三藥皆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用治濕熱內(nèi)盛或熱毒熾盛之證,常相須為用(可以廣泛的用于濕熱異1:黃苓(在濕溫病中相對應用比較廣泛)作用偏中上焦更偏于清上焦肺火,肺熱咳嗽者多用;-黃苓黃連偏于瀉中焦胃火,中焦?jié)駸幔ㄓ绕浯竽c濕熱,濕熱痢疾,是治療濕熱痢疾最重要的藥物,首選藥物。)、痞滿嘔逆及心火亢盛、高熱心煩者多用;黃柏偏于瀉下焦?jié)駸?,黃疸,帶下以及體表的瘡疹,或者濕熱痹癥,痢疾可以用但作用沒有黃連強,淋癥可以用有一定優(yōu)勢,對婦女帶下用的比黃苓黃連都多,外用濕熱痹癥。同2:都能清熱瀉火:用于溫熱病的氣分熱癥,能清臟腑熱異2黃苓清氣分熱的作用最好,相對用的最多。黃苓長于清肺熱,用于肺熱咳嗽。黃苓長于清少陽熱。黃連長于清心熱,胃熱,心煩不安,胃熱引起的嘔吐,多食善饑。黃柏長于退虛熱瀉相火(相火:相對君火而言,心火為君火,其他輔助為相,主要指下焦肝腎之火?!案文懴嗷鹗菍嵶C”),(退虛熱,和知母相須配伍,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同3:都能清熱解毒,都能用在熱毒的瘡癰腫痛異3:相對的黃連的力量強一些,(前人認為熱毒瘡癰與心經(jīng)的熱盛有關)此外:黃苓還有涼血止血安胎的作用(熱邪擾動胞宮,胎漏下血)4、龍膽【性能】苦,寒。歸肝、膽經(jīng)。(了解)、清熱燥濕、瀉肝膽火:最多用于肝膽為主的濕熱病癥。(無濕象,也可以用。)此外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5、苦參豆科植物,切片苦參飲片。【性能】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jīng)。(了解)、清熱燥濕:廣泛應用與多重濕熱病癥,如濕熱瀉痢外用可以煎湯外洗,用于痔瘡,婦女婦科。、殺蟲(外用),利尿6穿心蓮(了解)(外來藥民國)清熱瀉火,瀉肺火。(肺熱咳嗽)。清熱解毒,瘡癰腫痛。用法:(非常苦)很少做湯劑,主要是糖衣片。7、秦皮【性能】苦、澀,寒。歸肝、膽、大腸經(jīng)。(一般了解)、清熱燥濕主要用在收澀止痢、止帶,明目:瀉火主要肝火。也可以清肺熱。此外,含有苷類,可以治療血酸,有一定的治療痛風的功效。第三節(jié)清熱解毒藥本類藥物性質(zhì)寒涼,清熱之中更長于解毒,具有清解火熱毒邪的作用。主要適用于癰腫瘡毒(西醫(yī)化膿性感染)、丹毒、瘟毒發(fā)斑、痄腮、咽喉腫痛、熱毒下痢、蟲蛇咬傷、癌腫、水火燙傷以及其他急性熱病等。咽喉腫痛:咽喉是肺胃的門戶,引起腫痛的原因有三1、肺胃的熱毒盛,尤其是胃經(jīng)的熱毒盛(紅腫疼痛比較明顯)。2、風熱犯肺也可能郁結(jié)于咽喉,需要疏風熱來利咽喉。3、陰虛火旺,虛火上炎。(足少陰腎經(jīng)是循咽喉的)藥物比較多,相對的可以分幾個組。1、溫熱病的清熱解毒藥2、瘡癰腫痛的清熱解毒藥(相對治療瘡癰最有用)3、治療熱毒痢疾為主4、治療熱毒咽喉腫痛為主藥味的確定:以實際滋味為區(qū)別,甘寒(用量可以大,不傷胃,安全性較高。20-30克),苦寒(傷胃)歸經(jīng):心經(jīng)(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另外具體的瘡癰部位。溫熱病,氣分(肺胃)營血(心肝)。痢疾:歸大腸。咽喉:歸肺胃。配伍原則:根據(jù)病癥。由于藥物過多,分成幾個組便于記憶。(注意其他兼有功效。)一、主要用于治療溫熱病的清熱解毒藥(很多用于溫熱病的各個階段:衛(wèi)氣營血)(相對的分類,此類藥在治療溫熱病的同時也是治療瘡癰腫痛的重要藥物。都可以用于內(nèi)癰外癰。)1、*金銀花:(忍冬花)(掌握)【性能】甘,寒。歸肺、心、胃經(jīng)(主要用于溫熱病,可以用于各個階段,但臨床意義不同,衛(wèi)分階段:既是清熱解毒藥,又是疏散風熱藥。氣分階段:既是清熱解毒藥,也能清熱瀉火。有微弱的清熱涼血作用,【不強】。)清熱解毒:除了用于溫熱病也應用于瘡癰腫痛疏散風熱:也是解表藥。2、連翹:(心形)(掌握)【性能】苦,微寒,歸肺、心、小腸經(jīng)(與金銀花功能,性能非常相似,常相須為用。)清熱解毒:(可以應用在溫熱病的各個階段。衛(wèi)分階段:既清熱解毒,又疏散風熱;氣分階段:既清熱解毒,又清氣分熱;入營血后,連翹沒有涼血的功效。[不如金銀花])瘡癰腫痛:尤其善于治療瘡癰腫痛入心經(jīng)【要藥】*3.疏散風熱3、板藍根:【性能】苦,寒。歸心、胃經(jīng)。(掌握)清熱解毒:(也可以用在溫熱病的各個階段和風熱感冒,但臨床意義與銀花連翹不同,銀花連翹本身就是發(fā)散風熱的藥,板藍根沒有疏散風熱的作用,只是在溫熱病中發(fā)揮清熱解毒作用。溫熱病初期常有咽喉腫痛,板藍根長于利咽喉。溫熱病熱入營血后用的是他的涼血消斑的功效。)痄腮:清熱解丹毒:溫熱病中的一種。(現(xiàn)代鏈球菌引起的)4、大青葉:【性能】苦、寒。歸心、胃經(jīng)(大青葉和板藍根有很多共同點)亠熟悉清熱解毒:(利咽喉的功效不如板藍根,但解熱的方面優(yōu)于板藍根:適合溫熱病發(fā)熱患者或外感風熱;無解表功效;可抗病毒_涼血消斑:(涼血消斑的功效優(yōu)于板藍根,大青葉更擅長入血分。溫熱病到了營血階段出現(xiàn)淤血斑塊適合用。)5、青黛【性能】咸,寒。歸肝、肺經(jīng)大青葉中提取的色素成分1.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前兩樣與大青葉同,但無清熱功效。)清肝瀉火,定驚:主要用于清肝火(小兒驚風),有一點清肺熱的功效(尤其適合木火刑金)。用法:不溶于水,不能做湯劑。現(xiàn)代用于湯劑原因是現(xiàn)代的藥物質(zhì)量較差6貫眾【清熱解毒:風熱感冒初期,溫毒發(fā)斑。本品苦寒,既能清氣分之實熱,又能解血分之熱毒,凡溫熱毒邪所致之證皆可用之,常與黃連、甘草等同用。涼血止血(對婦科病的出血有好的療效,對子宮的收縮有好的效果。)殺蟲(參考二、主要用于熱毒痢疾的清熱解毒藥。(有明顯的抑菌抗炎的作用1、魚腥草【性能】辛,微寒。歸肺經(jīng)(芳香氣味,用鮮品,不宜久煎。)(掌握)、清熱解毒:長于清肺熱(可以用于肺癰咳吐濃痰。)2、消癰排膿:(局部新鮮搗絨外敷)、利尿通淋:清利濕熱,濕熱淋癥常用。2、蒲公英(古稱:地丁又叫黃花地?。拘阅堋靠唷⒏?,寒。歸肝、胃經(jīng)。(掌握)、清熱解毒:咽喉腫痛,牙齦腫痛;也清臟腑熱,尤其肝區(qū)(目赤腫痛,耳道流膿);胃(急性胃炎、消腫散結(jié):用于各種瘡癰,內(nèi)服外用:更適合乳癰、利濕通淋:治療淋癥為主(黃疸性的肝炎)食藕菜,是甘味(健胃劑,用量大滑腸。30克以上)3、紫花地丁【性能】苦、辛,寒。歸心、肝經(jīng)。1、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治療內(nèi)癰外癰,最佳用于疔瘡4、土茯苓【性能】甘、淡,微苦(功能)平。歸肝、胃經(jīng)、清熱解毒:治療各種瘡癰腫痛,內(nèi)癰外癰都用。長于治療梅毒,汞毒、清利濕熱5、熊膽(一般了解)【性能】苦,寒。歸肝、膽、心經(jīng)。1、清熱解毒:廣泛應用在各種瘡癰。肝火上炎,小兒驚風。、息風止痙:對痙攣、抽搐、小兒驚風的熱癥,寒癥不用。、清肝明目不能做湯劑,主要用散劑。6野菊花【性能】苦、辛,微寒。歸肝、心經(jīng)(可以與菊花互相代替使用。野菊花沒有疏散風熱作用。)、清熱解毒:治療瘡癰腫痛功能優(yōu)于菊花;其他功效平肝陽(了解)7、紅藤(大血藤)【性能】苦,平。歸大腸、肝經(jīng)。1、清熱解毒:主要用于瘡癰;常用腸癰(急性闌尾炎)、活血,祛風,止痛:活血化瘀,任何瘡癰都可以配伍。跌打損傷,淤血引起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8、敗醬草【性能】辛、苦,微寒。歸胃、大腸、肝經(jīng)。(經(jīng)常與紅藤配伍在一起,可以清熱解毒也可以活血化瘀。)1、清熱解毒,消癰排膿:清熱解毒作用比紅藤強,活血化瘀不如紅藤。(各種急性炎癥使用,尤其婦科盆腔炎等)清熱解毒方面應用越來越廣泛。2、祛瘀止痛三、主要治療咽喉腫痛的清熱解毒藥。1、山豆根【性能】苦,寒。有毒。歸肺、胃經(jīng)(熟悉)、清熱解毒:大苦大寒、利咽消腫:單用或配伍3-6克不能過量(過量中毒,消化道的不良反映)2、射干—【性能】苦,歸肺經(jīng)寒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祛痰:功效不如山豆根,山豆根相對用于咽喉腫痛重癥。長于祛痰(咽喉腫痛兼有痰)無論寒熱都能用于祛痰如射干麻黃湯孕婦忌用慎用(因能活血化瘀,散癥結(jié),通經(jīng)血。)3、清熱解毒:(非常平和)、利咽,止血:用于咽喉腫痛輕癥清止血外用有優(yōu)勢(記住專用)治療休息痢,原蟲痢有一定效果清(不用鮮品,用干品,刺激較?。ㄓ涀S茫┲委熜菹⒘。x痢有一定效果清(不用鮮品,用干品,刺激較?。私猓?、白頭翁【性能】苦,寒清歸胃、大腸經(jīng)、清熱解毒:主要用于痢疾(專藥)、涼血止?。簺鲅饕糜诹〖脖阊?、馬齒莧【性能】酸,寒清歸肝、大腸經(jīng)清、清熱解毒、止痢:(不能用于原蟲痢,作用比較緩和,一般作為輔助藥。優(yōu)點:可以食療)、涼血止血:有明顯的收縮子宮的功效。對婦科的一些出血證有一定的優(yōu)勢。(孕婦不能用)3、鴉膽子【性能】苦,寒。有小毒。歸大腸、肝經(jīng)(—般了解)、清熱解毒,止痢,截瘧:只能用于原蟲?。▽毦缘牧〖矝]有效果)冷痢。、腐蝕贅疣:外用有毒:□服對胃腸有腐蝕性,對肝腎也有影響。(現(xiàn)代用膠囊,腸溶性膠囊)。不能入湯劑第四節(jié)清熱涼血藥凡能清熱涼血,以治療營血分熱為主的藥物,稱為清熱涼血藥。本類藥物性味多為苦寒或咸寒,有些有甘味。偏入血分以清熱,多歸心、肝經(jīng)。因心主血,營氣通于心,肝藏血,故本類藥物有清解營分、血分熱邪的作用。主要用于營分、岳分等實熱證,如溫熱病熱入營分,熱灼營陰,心神被擾,癥見舌絳、身熱夜甚、心煩9神昏譫語、斑疹隱隱;若熱陷心包,則神昏譫語、舌蹇肢厥、舌質(zhì)紅絳;若熱盛迫血,心神被擾,癥見舌色深絳吐血衄血、尿血便血、斑疹紫暗、躁擾不安、甚或昏狂等清兼有功效:亦可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熱出血證若氣血兩燔,可配清熱瀉火藥同用,使氣血兩清。掌握)1、生地黃【性能】甘掌握)、清熱涼血:(溫熱病熱入營血,血熱妄行。)、養(yǎng)陰生津:、止血:熱入血分階段(血熱妄行、養(yǎng)陰生津(重點):用的最多是養(yǎng)胃陰,生津止渴,潤腸通便。對五臟六腑都有養(yǎng)陰的功效。(津傷□渴等陰傷癥。)使用注意:較滋膩2、玄參【性能】甘、苦、咸,微寒。歸肺、胃、腎經(jīng)。(掌握)、清熱涼血:比生地稍次,溫熱病熱入營血,血熱妄行,熱入營血傷陰區(qū)別1:生地有止血的作用涼血的作用比生地稍弱—2―、瀉火解毒:區(qū)別2:玄參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生地沒有可以用于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熱毒引起)、滋陰降火:針對五臟六腑都有滋陰的作用,但主要的作用降火十八反:反藜蘆也叫元參(清避諱玄燁)3、牡丹皮【性能】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jīng)(掌握)、清熱涼血:營分可以用,但少用、活血祛瘀:溫熱病血分更有價值。沒有止血功效,需配伍止血藥(跌打損傷,等廣泛應用與血瘀癥)寒凝作用不明顯,對于寒癥也不避忌。此外:可以退虛熱,陰虛內(nèi)熱證,腎陰虧損4、赤芍【性能】苦、辛、微寒。歸心、肝經(jīng)道地:川與牡丹皮相須,區(qū)別:牡丹皮可以清虛熱,清肝熱的功效優(yōu)于牡丹皮。(掌握)、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反藜蘆)5、水牛角【性能】苦,寒。歸心、肝經(jīng)(熟悉)、清熱涼血:很強的清熱瀉火藥,清心肝熱??梢杂糜跉夥蛛A段(高熱,煩躁不安),可以用于熱入營血。也有一定的止血作用、解毒:很好的清熱解毒藥:可以用于瘡癰、定驚6紫草【性能】甘、咸,寒。歸心,肝經(jīng)。、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透疹:透疹(麻疹疹點紫暗,熱毒淤滯,麻疹的適合用。)(燒燙傷紫草油,濕疹)第五節(jié)清虛熱藥本類藥物藥性寒涼,主入陰分,以清虛熱、退骨蒸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肝腎陰虛,虛火內(nèi)擾所致的骨蒸潮熱、午后發(fā)熱、手足心熱、虛煩不寐、盜汗遺精、舌紅少苔、脈細而數(shù)以及溫熱病后期,邪熱未盡,傷陰劫液,而致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質(zhì)紅絳、脈象細數(shù)等虛熱證。本類藥物亦可用于實熱證。使用本類藥常配伍清熱涼血及清熱養(yǎng)陰之品,以標本兼顧。用于溫熱病的后期,熱邪未盡,陰液已傷,邪氣伏藏于陰分(1、陰與淺表相比表示比較深層。2、以氣血分陰陽)陰分:主要表示營血證的后期邪氣未除干凈,主要指血分。除了有陰虛內(nèi)熱證,還有血分的溫熱邪氣,屬于虛中加實,有低熱,或者夜熱早涼的問題。性味:苦寒;歸經(jīng):肝腎:配伍,最常配伍補陰藥。1、青蒿【性能】苦、辛,寒。歸肝、膽經(jīng)。(常用的退虛熱的藥。)(掌握)、清透虛熱:、涼血除蒸:、解暑:暑(熱性,解暑的藥一般都是清熱的藥)特殊功能1、芳香化濕(針對肝膽濕熱)2、辛寒藥,辛可以散,有類似的發(fā)散風寒藥的功效。、截瘧:可以殺瘧原蟲。治療瘧疾生用,解除暑熱不宜久煎。黃花蒿截瘧。2、地骨皮【性能】甘,寒。歸肺、肝、腎經(jīng)。(掌握)、清虛熱:1)用于陰虛火旺,骨蒸潮熱(常用);有一定涼血的功效;2)陰虛火旺造成的虛火上炎的牙痛通過地骨皮的退虛熱的功效可以治療虛火牙痛;3)另外用于虛火上炎引起的消渴。、清肺降火:清實熱(肺熱)、此外有涼血的功效。3、白薇(了解功效)【性能】苦、咸,寒。歸胃、肝、腎經(jīng)。功效涉及清熱藥的方方面面,但功效都很一般。記憶方法就是它涉及清熱的5節(jié)的各個功能。、清熱涼血:相對其他作用稍大些、利尿通淋:、解毒療瘡4、銀柴胡【性能】甘,微寒。歸肝、胃經(jīng)。與柴胡完全不同的物種,功能也不同。1、清虛熱:用于陰虛發(fā)熱,苦味不明顯,屬于甘味不傷陰。2、除疳熱:小兒疳積中的陰虛發(fā)熱證。比較適合肝疳(小兒煩躁不安,煩躁易怒;疳積上目,影響視力,眼角膜)5、胡黃連【性能】苦,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與黃連不同、退虛熱:一般的陰虛都可以用,但因其苦燥所以匪不如□前兩位常用。、除疳熱:用于脾疳(脾疳:由于久瀉而成疳)此外有清濕熱,解熱毒:作用沒有黃連強。臨床應用不是很多比較石膏與知母功效主治異同(掌握)相同點:二藥同能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用于外感熱病之高熱煩渴,內(nèi)傷病的胃熱消渴、肺熱咳喘等。同中之異:石膏大寒,清熱瀉火優(yōu)于知母,知母質(zhì)潤,生津止渴優(yōu)于石膏。不同點:石膏煅用能收濕、生肌、斂瘡、止血,外治用于潰瘍不斂、濕疹瘙癢、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等;知母能潤腸通便、滋腎陰清相火,治療腸燥便秘、腎陰虛證,為石膏所不具備。2、赤芍藥、牡丹皮之比較赤芍丹皮功能相近,常與丹皮相須為用。丹皮清熱涼血的作用較佳,既能清血分實熱,又能治陰虛發(fā)熱;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實熱,以活血散瘀見長。3、生(鮮)地黃、甘地黃、熟地黃之比較生地黃:苦重于甘清熱涼血效果較好甘地黃:甘重于苦養(yǎng)陰及清虛熱效果好(養(yǎng)陰生津)熟地黃:補虛藥養(yǎng)陰4、金銀花與連翹功效主治異同相同點: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用于熱毒瘡癰、風熱感冒、溫病初期等。同中之異:金銀花涼散風熱優(yōu)于連翹,連翹解毒消癰優(yōu)于金銀花,素有瘡家圣藥”之稱。不同點:金銀花又入血分,能涼血止痢,治療熱毒血痢;連翹又入心經(jīng),能清心開竅,治療溫病熱陷心包之高熱神昏,尚可散結(jié)、利尿,治療瘰疬、痰核以及熱淋尿少等。5、大青葉、板藍根、青黛功效主治異同相同點:三藥均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溫病熱入營血之高熱神昏、發(fā)斑發(fā)疹,以及火毒諸證如癰月屮瘡毒、丹毒等。不同點:大青葉長于涼血消斑,多治斑疹吐衄;板藍根長于利咽,善治大頭瘟、痄腮,咽喉腫痛;大青葉與板藍根不僅清營血分熱邪,又能清解衛(wèi)分、氣分之熱,故二藥可清退內(nèi)外表里之熱,風熱表證、溫病初期用之有效;青黛為大青葉的加工品,兼能清泄肝火,治療肝熱生風、小兒驚癇以及肝火犯肺之咳痰咯血,外用治療濕疹濕瘡,難溶于水。6、腸癰一一蒲公英&肺癰一一魚腥草第九章:瀉下藥概述含義:凡能引起腹瀉,或潤滑大腸,促進排便的藥物,稱為瀉下藥(1)攻下藥:通便力強,主治濕熱便秘以及濕熱內(nèi)蘊之頭痛等。(2)潤下藥:住含油脂,主治津虧腸燥便秘3)峻下逐水藥:多有毒,通利二便,引起強烈的腹瀉。主治血腫,水腫,胸水,腹水等證2、功效與主治3、性能特點:攻下藥,峻下藥苦寒,歸經(jīng)大腸。4、配伍應用:寒熱虛實最重要的配伍:行氣藥,可以增效。(大黃瀉下,無枳實不通。)5、使用注意:因證選藥,忌:便溏腹瀉的,無里實積滯的,對于正氣虧虛的,老年體虛的慎用;婦女妊娠期禁用,月經(jīng)期慎用。用法用量配伍都需要注意。第一節(jié):攻下藥:本類藥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腸經(jīng)。*既有較強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熱瀉火之效。主要適用于大便秘結(jié),燥屎堅結(jié)及實熱積滯之證。應用時常輔以行氣藥,以加強瀉下及消除脹滿作用。若治冷積便秘者,須配用溫里藥。主治:1)引起腹瀉治療便秘(熱結(jié)便秘,或者其他原因的習慣性便秘)2)通便導滯;攻下積滯。(用于體內(nèi)胃部寒積,熱積,食積;胃腸的濕熱積滯如痢疾加大黃;蟲積;甚至痰淤)3)清熱瀉火,清導濕熱。1、大黃【性能】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掌握)苦燥藥,有明顯的燥性1、攻下積滯特點:蕩滌腸胃實熱積滯,為苦寒攻下妙藥。應用:1、腸2、壯熱煩渴、神昏譫語3、濕熱瀉痢、里急后重一通因通用2、瀉火;解毒:清熱瀉火,可以清氣分熱;清臟腑雜病熱癥;3、清泄?jié)駸幔嚎嘣锼?。①濕熱黃疸(濕熱積滯從大便而出)②濕熱淋證(堿化尿液,止小便疼痛)4、涼血止血:清血分實熱――血熱妄行之血熱出血。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上消化道的出血;5、活血祛瘀:入血分,活血藥可以用于多種淤血證,如婦科月經(jīng),或產(chǎn)科祛瘀。其他:濕熱淋癥。影響大黃瀉下力的因素大黃不耐高熱,一般生用后下,或者直接泡水單用。熟大黃沉降趨向減弱(變成治療上焦的問題了)1、炮制:①炮制:生用一力強②酒制一力弱、活血力強③炒炭一只有止血的作用④熟用一比生用力弱、比酒制力強23、劑量:①取其緩下,宜3g或3g以下;②取其急下,宜10g配芒硝、生用。4、煎法:①取其急下,宜泡服、后下;②取其緩下,宜久煎。哺乳期婦女慎用(乳汁中會滲入瀉下成分);此外,服用大黃后尤其量比較大的,小便的顏色會明2、芒硝化學藥水硫酸鈉(NqSQ10H0)【性能】咸、苦,寒。歸胃、大腸經(jīng)。軟堅瀉下藥(掌握)、瀉下攻積、潤燥軟堅、清熱消腫:外用清熱用法:湯劑中不直接煎煮,藥煮好后分次直接兌在藥中(容易控制藥量。)十九畏3、番瀉葉產(chǎn)地南亞北非【性能】甘、苦,寒。歸大腸經(jīng)。(了解)、瀉下通便:治療習慣性便秘的常用藥。與大黃比較:優(yōu)點1、滋味純正(類似茶葉水);2、相對大黃,鞣質(zhì)少,枯燥的不良反映不易發(fā)生。4、蘆薈【性能】苦,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葉片榨汁后濃縮干燥)(了解)、瀉下通便:功能類似大黃,主要用于習慣性便秘(小劑量);大劑量用攻積導滯,會引起比較明顯的腹痛,盆腔出血,甚至引起腎炎。、清肝,殺蟲:清肝火作用很強。用法:不入湯劑;(水溶性)味道非???,有異味(臭)。做丸劑比較多。第二節(jié)潤下藥本類藥物多為植物種子和種仁,富含油脂,味甘質(zhì)潤,多入脾、大腸經(jīng),能潤滑大腸,促使排便而不致峻瀉。適用于年老津枯、產(chǎn)后血虛、熱病傷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腸燥津枯便秘。使用時還應根據(jù)不同病情,配伍其他藥物?若熱盛津傷而便秘者,配清熱養(yǎng)陰藥;兼氣滯者,配伍行氣藥;因血虛引起便秘者,可配伍補血藥。1、火麻仁麻子仁【性能】甘,平。歸脾、胃、大腸經(jīng)。(了解)1、"潤腸通便:特點:甘平質(zhì)潤多脂,兼有滋養(yǎng)之力?!獞茫耗c燥便秘、老人及產(chǎn)后便秘2、潤燥殺蟲:發(fā)落不生、瘡癩(外用)2、郁李仁【性能】辛、苦、甘,平。歸脾、大腸、小腸經(jīng)(了解)1、潤腸通便:特點:質(zhì)潤而降,兼行腸中積滯。無滋養(yǎng)性?!獞茫捍竽c氣滯,便秘兼氣滯腹脹者2、利水消腫:特點:下氣利水消腫(作用不明顯,并不專門做為利水藥。)應用:水腫腹脹滿,腳氣浮腫兼便秘者第三節(jié)峻下逐水藥本類藥物大多苦寒有毒,藥力峻猛,服藥后能引起劇烈腹瀉,有的兼能利尿,能使體內(nèi)潴留的水飲通過二便排出體外,消除腫脹。適用于全身水腫(包括胸腹水),大腹脹滿,以及停飲等正氣未衰之證。易傷正氣,臨床應用當“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使用時常配伍補益藥以保護正氣。體虛者慎用,孕婦忌用。還要注意本類藥物的炮制、劑量、用法及禁忌等,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1-4個小時即可腹瀉,水樣,次數(shù)頻繁。而且大多有毒性,使用不當會引起不良反映。)1、甘遂【性能】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瀉飲逐水:、消腫散結(jié):局部外用用法:入丸散。量:單用每次不超過1克0?5-1克。醋制。十八反不能和甘草同用。2、京大戟【性能】苦,寒。有毒。歸肺、脾、腎經(jīng)、瀉飲逐水:主治與甘遂相似,毒性并不輕,但逐水的效果卻不如甘遂強。、消腫散結(jié):外用3、芫花【性能】苦、辛,溫。有毒。歸肺、脾、腎經(jīng)、瀉水逐飲:用于水腫痰飲上三藥常配伍在一起用。三味藥都不能與甘草配伍。芫花長于治療胸脅的痰飲(長于大戟,甘遂)。、祛痰止咳:作用比較明顯因其有毒,實際臨床不大用。、殺蟲療瘡:外用瘡癰(更多治療頑癬,主要是頭癬,白癬。)三藥,1、共性:都是逐水瀉飲,常常一起使用(十棗湯,舟車丸)不同處:芫花多了祛痰止咳的作用,相對的胸脅的水飲更有意義;2、共性:外用都可以治療瘡癰腫痛,不同處:芫花還可以治療頑癬:3、共性:用法三藥都不作湯劑,都做散劑:用量0?5-1克:都可以用醋來制,醋制后毒性降低:都是18反,都不能和甘草公用4、牽牛子【性能】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了解)峻下逐水藥中相對而言毒性低1、瀉下逐水夫積:有比較明顯的利尿功效。用于水腫的,去積三個效果,其實用量上的區(qū)別。散劑:牽牛子的用量1.5-3克。大于等于3克是峻下逐水藥;2克左右就是攻下藥(類似大黃);小劑量小于等于1?5克,就是緩瀉導滯,(甚至小兒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2、殺蟲:驅(qū)蟲(主要是蛔蟲)5、商路【性能】苦,寒。有毒。歸肺、脾、腎、大腸經(jīng)最佳主治:水腫本節(jié)中商路的利尿作用最強?!?—逐水:最主要治療水腫漲滿,二便不利。(古方中常用于食療治療水腫:1、無明顯苦味。2、峻下逐水藥中唯一的適合做湯劑的,雖然有毒性但煎煮的時間長后,毒性變小。)、消腫散結(jié):外用消癰腫。(民間叫見腫消)用法:醋制。白花商路毒性低于紅花商路。6巴豆【性能】辛,熱;有大毒。歸胃、大腸經(jīng)。(峻下作用最強)(溫下藥代表)、寒積便秘。、腹水臌脹。本品峻瀉,有較強的逐水退腫作用、喉痹痰阻。本品能祛痰利咽以利呼吸。在非常緊急的情況用含有巴豆油的噴霧劑。、癰腫未潰、疥癬惡瘡。本品外用有蝕腐肉用法用量:制成霜散劑0?1-0?3生巴豆和牽牛子不能配伍第四章:祛風濕藥概述1、含義:凡以袪除風寒濕邪,治療風濕痹證為主的藥物,稱為袪風濕藥。(1)祛風濕散寒藥(2)祛風濕清熱藥(3)祛風濕強筋骨藥2、功效與主治:祛風濕,用于風濕痹癥;兼有功效,有的兼有止痛功效兼有舒筋活絡的功效兼有強筋骨的功—腎虧損)。3、性能特點:1,3偏溫2偏寒。味:辛苦;3往往還有甘味。歸經(jīng):主要肝腎。4、配伍應用:寒熱虛實;常常配伍活血化瘀藥5、使用注意:因證選藥。第一節(jié)袪風濕散寒藥1、獨活【性能】辛、苦,微溫。歸腎、膀胱經(jīng)(掌握)、袪風濕:祛風散寒燥濕溫性明顯—、散風寒:可以用于風寒表癥,頭身疼痛比較明顯,兼有表實常用作用不如羌活。、止痛:用于風濕痹癥疼痛,風寒表征的疼痛,此外頭風痛,跌打損傷,淤血疼痛。獨活和羌活的鑒別:相同點:祛風濕;發(fā)散風寒,風寒表證夾濕者;止痹痛,治療風濕痹痛。同中之異:羌活氣雄而散,善散肌表之游風,治風寒表證優(yōu)于獨活,善治上半身風濕痹痛;獨活性緩,善除在里之伏風,長于治下半身風濕痹痛。不同點:獨活又能治少陰頭痛;羌活可以治療太陽頭痛又善治風寒項背強痛。獨活寄生湯2、威靈仙【性能】辛、咸,溫。歸膀胱經(jīng)(熟悉)、袪風濕、止痛:風濕痹痛外還適合很多:頭風痛,牙痛,外傷疼痛(膽囊炎的疼痛也可以單用)、通經(jīng)絡:(中風后潰癥)此外主治諸骨梗喉:醋煎30克慢慢吞服。3、川烏附藥草烏【性能】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jīng)1、袪風濕:溫性特別強,熱長于散寒止痛2、心腹冷痛,寒疝疼痛跌打損傷,麻醉止痛用法注意:不生用(毒性大)要炮制(水煮,高溫蒸)孕婦又熱的人不能用,18反貝母白芨,白蘞等—與川烏。4、蘄蛇(qishe)(古方名:白花蛇)劇毒蛇(掌握)【性能】甘、咸,溫。有毒(去頭后無毒)。歸肝經(jīng)【功效】1、袪風,2、通絡,3、止痙、風濕頑痹,中風半身不遂:祛風濕作用很強(長于透骨搜風;適合久治不愈的。)、小兒驚風,破傷風麻風,疥癬(不一定準確。):有一定的抗過敏功效。止痙:祛風止痙,主要用破傷風定驚肝風內(nèi)動。5、烏梢蛇(無毒蛇)【性能】甘,平。歸肝經(jīng)。作用緩和適用癥與蘄蛇相同。用量需要大,另外適合丸散?!竟πА啃狅L,通絡,止痙。1、風濕頑痹,中風半身不遂。本品性走竄,能搜風邪,透關節(jié),通經(jīng)絡,常用于風濕痹證及中風半身不遂,尤宜于風濕頑痹,日久不愈者2、小兒驚風,破傷風。本品能入肝袪風以定驚搐,治小兒急慢驚風麻風,疥癬6、木瓜【性能】酸,溫。歸肝、脾經(jīng)。【功效】祛風濕(不強。),舒筋,和胃化濕。1、風濕痹證有品味酸入肝,益筋和血,善舒筋活絡,且能去濕除痹,尤為濕痹,筋脈拘攣要藥,亦常用于腰膝關節(jié)酸重疼痛。、腳氣水腫。取其舒筋的功效。3、吐瀉轉(zhuǎn)筋。本品溫香入脾,能化濕和胃,濕去則中焦得運,泄瀉可止;味酸入肝,舒筋活絡而緩攣急。第二節(jié)清風濕散熱藥1、防己(木防己)【性能】苦、辛,寒。歸膀胱、肺經(jīng)。(此類藥中苦寒味最重,但不做為清熱藥用)(重要)—【功效】袪風濕(作用相對較強,切止痛效果好,所以在風濕寒痹當中和獨活,羌活防風配伍。應用普遍),征痛(也用于牙痛),利水消腫。應用1、風濕痹證。本品辛能行散,苦寒降泄,既能袪風除濕止痛,又能清熱、水腫,小便不利,腳氣、濕疹瘡毒。本品苦以燥濕,寒以清熱,治濕疹瘡毒,可與苦參、金銀花等配伍用法用量:漢防己利尿的作用強于木防己,木防己偏于風濕痹痛。木防己來源與馬兜鈴科,有—傷肝腎的痹癥。防己苦寒傷胃,用量不宜太大。木防己量不要大,時間不要太久。2、秦艽(qinjiao)【性能】辛、苦,平。歸胃、肝、膽經(jīng)(重要)【功效】袪風濕(無論寒熱),通絡(經(jīng)常用于中風后遺癥)證痛,退虛熱,清濕熱。應用:1.風濕痹證。本品辛散苦泄,質(zhì)偏潤而不燥,為風藥中之潤劑(相對不耗傷津液。中風不遂。本品既能袪風邪,舒筋絡,又善“活血榮筋”,可用于中風半身不遂,□眼喎斜,四肢拘急,舌強不語等,單用大量水煎服即能奏效。骨蒸潮熱,疳積發(fā)熱。本品能退虛熱,除骨蒸,亦為治虛熱要藥。濕熱黃疸。本品苦以降泄,能清肝膽濕熱而退黃。3、絡石藤【性能】苦,微寒。歸心、肝、腎經(jīng)。(了解)【功效】袪風通絡,涼血消腫。用于各種痹癥,但做為輔助作用。4、雷公藤【性能】苦、辛,寒。有大毒。歸肝、腎經(jīng)。節(jié)炎廣泛使用(類似激素的功效。【功效】祛風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殺蟲解毒。使用方法:不做湯劑,即便湯劑煎煮1-2個小時。制成片劑(制劑),往往是成藥。毒性大!(心肝腎)生殖毒(女性閉經(jīng),男性傷精。)5、稀薟草(xixiancao)【性能】辛、苦,寒。歸肝、腎經(jīng)。制后偏溫(酒潤后蒸)【功效】袪風濕,利關節(jié),(作用平和,不強。);解毒風濕痹痛,中風半身不遂27風疹,濕瘡,瘡癰:因其作用緩慢,用的較少。用法,用量:中風后遺癥。15-30克(作用過于平和,需要用量大,用藥時間長。)生用有不良反應(苦寒)6臭梧桐功效主治類似稀薟草,兩藥可以相須使用。都有一定的降血壓作用。(不做要求)7、桑枝風濕痹證。本品性平,袪風濕而善達四肢經(jīng)絡,通利關節(jié),痹證新久、寒熱均可應用,尤宜于風濕熱痹,肩臂、關節(jié)酸痛麻木者。第三節(jié)袪風濕強筋骨藥本節(jié)藥物主入肝腎經(jīng),除袪風濕外,兼有一定的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主要用于風濕日久,肝腎虛損,腰膝酸軟,腳弱無力等。風濕日久,易損肝腎;肝腎虛損,風寒濕邪又易犯腰膝部位;故選用本節(jié)藥物有扶正袪邪、標本兼顧白弱無力者。1、五加皮(熟悉)【性能】辛、苦,溫。歸肝、腎經(jīng)【功效】袪風濕(主要用于寒痹)作用更主要些;補肝腎,強筋骨;利水,退腫(適合虛寒,用于心性水腫優(yōu)于腎性水腫)2、桑寄生(本節(jié)重點藥)【性能】苦、甘,平。歸肝、腎經(jīng)【功效】袪風濕(作用一般,不強),補肝腎,強筋骨(作用更強些),安胎。風濕痹證薔品苦能燥,甘能補,袪風濕又長于補肝腎、強筋骨,對痹證日久,傷及肝腎,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者尤宜崩漏經(jīng)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本品能補肝腎,養(yǎng)血而固沖任,安胎。治肝腎虧虛,月經(jīng)過多,崩漏,妊娠下血,胎動不安者,每與阿膠、續(xù)斷、當歸、香附等配伍此外,本品尚能降血壓,可用于高血壓病。3、狗脊【性能】苦、甘,溫。歸肝、腎經(jīng)(蕨類植物)(了解)【功效】袪風濕,補肝腎,強腰脊3個功效都不是很強,都不如前兩個藥。第十一章化濕藥一、概述含義:凡氣味芳香,性偏燥濕,具有化濕運脾作用的藥物,成為化濕藥。功效主治:濕阻中焦(化濕運脾);暑濕證,濕溫證、性能特點:辛(行散,另外也表示氣味)部分苦(燥濕);偏于溫燥;脾為主,同時有胃。、配伍應用:5、使用注意:不能久煎。1、蒼術【性能】辛,苦,溫。歸脾、胃、肝經(jīng)(有明顯的芳香燥濕效果,又有明顯的苦溫燥濕效果)【功效】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濕阻中焦證。苦溫燥濕以祛濕濁,辛香健脾以和脾胃(基本方平胃散的君藥。)脾虛選白術—2?祛風濕。(祛風濕散寒藥)辛散苦燥,長于祛濕,故痹證濕勝者尤宜,可與薏苡仁、獨活等祛風濕藥同用?風寒挾濕表證。辛香燥烈,能開肌腠而發(fā)汗,祛肌表之風寒表邪,又因其長于勝濕此外,本品尚能明目,用于夜盲癥及眼目昏澀。2、厚樸【性能】苦、辛,溫。歸脾、胃、肺、大腸經(jīng)?!竟πА吭餄裣担職獬凉M(最佳功能行氣)?濕阻中焦,脘腹脹滿手品苦燥辛散,能燥濕,又下氣除脹滿,為消除脹滿的要藥。常與蒼術、陳皮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劑局方》)?食積氣滯,腹脹便秘。(胃腸脹氣,行氣功效最大的一個。)?痰飲喘咳。本品能燥濕消痰,下氣平喘。(有痰沒痰都能用。)此外「七情郁結(jié),痰氣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氣證,亦可取本品燥濕消痰,下氣寬中之效,配伍半夏、茯苓、蘇葉、生姜等藥,如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3、廣藿香【性能】辛,微溫。歸脾、胃、肺經(jīng)【功效】化濕,止嘔,解暑,解表、濕阻中焦。本品氣味芳香,為芳香化濕濁要藥。又因其性微溫,故多用于寒濕困脾所致的脘腹痞悶,少食作嘔,神疲體倦等癥,常與蒼術、厚樸等同用,如不換金正氣散.嘔吐。本品既能化濕,又能和中止嘔。治濕濁中阻所致之嘔吐,本品最為捷要。常與半夏、丁香等同用?暑濕少溫理表。本品既能化濕,又可解暑。治暑月外感風寒,內(nèi)傷生冷而致惡寒發(fā)熱,頭痛脘嘔吐瀉暑濕證者「配紫蘇、厚樸、半夏等,如藿香正氣散;若濕溫病初起,濕熱并重者,多與黃苓、滑石、茵陳等同用,如甘露消毒丹。4、佩蘭(相對次要)【性能】辛,平。歸脾、胃、肺經(jīng)。(早起著作,就叫“蘭”唐宋“蘭草”)【功效】化濕,解暑作用與藿香相似,常配伍相須使用。作用較藿香弱。但是化濕藥中唯一的平性藥。(治療脾經(jīng)濕熱常用。)—5、6、7、8藥用類似。前兩強調(diào)化濕,后兩位燥濕,溫燥作用5<6<7<8:行氣作用5>6>7>8(8的行氣作用可忽略不計)止嘔作用一樣,白豆蔻最強。5、白豆蔻【性能】辛,溫。歸肺、脾、胃經(jīng)。(連外殼)上焦【功效】化濕行氣,溫中止嘔。(濕溫病)4味藥中不同。&砂仁【性能】辛,溫。歸脾、胃、(種子)【功效】化濕行氣,溫中止瀉,安胎,不同處(因其溫燥孕婦慎用之)7、草豆蔻【性能】辛,溫。歸脾、胃(去外殼,用種子)【功效】燥濕行氣,溫中止嘔8、草果【性能】辛,溫。歸脾、胃經(jīng)(可用果實,但一般用種子。)【功效】燥濕溫中,除痰:截瘧(古方)第十二章利水滲濕藥概述含義:凡能通利水道,滲泄水濕,以治療水濕內(nèi)停病癥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利水滲濕2分類:利水消腫藥;利尿通淋藥;利濕退黃藥功效:1)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淡味為主的):藥性平和;臨床應用廣泛幾乎可以用于與水濕有關的—切病癥;2)利尿通淋:清利濕熱,緩解和消除濕熱淋癥(尿頻,尿急,尿道灼熱,淋漓不盡);3)利濕退黃:清利濕熱加利膽退黃性能特點:—微寒歸腎膀胱:2)利尿通淋藥:偏寒性苦(甘)歸主要膀胱;利濕退黃藥:寒性苦為主(甘)歸曲膽第—節(jié)利水退腫藥1、茯苓【性能】甘、淡,平。歸心、脾、腎經(jīng)。(可以用于所有水濕病癥)【功效】利水消腫,滲濕,健脾,寧心水腫。本品味甘而淡,甘則能補,淡則能滲,藥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禾I」水而不傷正氣,實為利水消腫之要藥。——r痰飲。本品善滲泄水濕,使?jié)駸o所聚,痰無由生,可治痰飲之目眩心悸脾虛泄瀉。本品能健脾滲濕而止瀉,尤宜于脾虛濕盛泄瀉,可與山藥、白術、薏苡仁同?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寧心安神2、豬苓【性能】甘、淡,平。歸腎、膀胱經(jīng)【功效】利水消腫,滲濕?!緫谩克[,小便不利,泄瀉。本品甘淡滲泄,利水作用較強,用于水濕停滯的各種水腫,單味應用即可取效。3、澤瀉【性能】甘,寒。歸腎、膀胱經(jīng)。(利尿的效果與豬苓相當)【功效】利水消腫,滲濕,泄熱.水腫,小便不利,泄瀉。本品淡滲,其利水作用較強,治療水濕停蓄之水腫,小便不利.淋證,遺精。本品性寒,既能清膀胱之熱,又能泄腎經(jīng)之虛火,下焦?jié)駸嵴哂葹檫m宜4、薏苡仁【性能】甘、淡,涼。歸脾、胃、肺經(jīng)功效】利水消腫,滲濕,健脾,除痹(舒筋),清熱排膿.水腫,小便不利,腳氣。本品淡滲甘補,既利水消腫,又健脾補中。.脾虛泄瀉。本品能滲除脾濕,健脾止瀉,尤宜治脾虛濕盛之泄瀉.濕痹拘攣。薏苡仁滲濕除痹,能舒筋脈,緩和拘攣.肺癰,腸癰。本品清肺腸之熱,排膿消癰第二節(jié)利尿通淋藥(各種淋癥廣泛應用,利尿作用明顯)1、車前子【性能】甘微寒。歸肝、腎、肺、小腸經(jīng)【功效】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各種淋癥廣泛應用,利尿作用明顯)1.淋證,水腫。本品甘寒而利,善通利水道,清膀胱熱結(jié)?泄瀉。本品能利水濕,分清濁而止瀉,即利小便以實大便。尤宜于小便不利之水瀉.目赤腫(可以應用在肝腎陰虛).痰熱咳嗽。本品入肺經(jīng),能清肺化痰止咳用法:包煎。2、滑石【性能】甘、淡,寒。歸膀胱、肺、胃經(jīng)(各種淋癥廣泛應用)【功效】利尿通淋,清熱解暑,收濕斂瘡(外用)熱淋,石淋,尿熱澀2.暑濕,濕溫。本品甘淡而寒,既能利水濕,又能解暑熱,是治暑濕之常用藥濕瘡,濕疹,痱子(包煎)3、木通【性能】苦,寒。有毒。歸心、小腸、膀胱經(jīng)(木通科白木通)【功效】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經(jīng)下乳使用注意:關木通引起腎功能衰竭4、通草【性能】甘、淡,微寒。歸肺、胃經(jīng)(功效與木通一樣,但功效更緩和。)(了解)【功效】利尿通淋,通氣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