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免疫學課件緒論_第1頁
第六版免疫學課件緒論_第2頁
第六版免疫學課件緒論_第3頁
第六版免疫學課件緒論_第4頁
第六版免疫學課件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醫(yī)學免疫學(第6版)主編:呂昌龍 李殿俊 李一 高等教育出版社醫(yī)學免疫學授課順序1第一章 緒論2第二章 抗原3第八章 抗體4第九章 補體5第四章 固有免疫細胞6第三章 免疫器官與組織7第五章 適應性免疫細胞T細胞8第六章 適應性免疫細胞B細胞7第十章 細胞因子8第十一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9第十二章 細胞黏附分子10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應答11第十四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10第十五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抗體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 11第十六章 免疫調節(jié)12第十七章 免疫耐受13第十九章 超敏反應第 一 章 緒 論第一節(jié) 免疫學的內涵及其主要功能 一、基本概念 1.免疫 (1)免疫的

2、原始概念 Immunity(免疫),源于拉丁語,意指免除瘟疫。 (2)免疫的現(xiàn)代概念:是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異物,維持機體生理平衡和穩(wěn)定的功能。 2.免疫應答 免疫應答(Immune response)是指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的過程。 3.免疫學 免疫學(Immunology)是研究機體(植物和動物)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和結構,并在免疫應答時所發(fā)生的過程、效應機制和生物學功能,及其診斷、治療和預防的一門科學。 4.醫(yī)學免疫學 醫(yī)學免疫學(Medical Immunology) 是專門研究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和結構,并在免疫應答時所發(fā)生的過程、效應機制和生物學功能,及其診斷、治療和預防的一門科學。二、免疫物

3、質基礎-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 1.免疫器官 (1)中樞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禽類在腔上囊)。 (2)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結、脾臟和黏膜相關淋巴組織。 2.免疫細胞 淋巴系細胞、髓系細胞。 3.免疫分子 抗體、補體、細胞因子和溶菌酶等。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 三、免疫系統(tǒng)的三大功能 免疫系統(tǒng)具有三大功能,詳見下表。免疫系統(tǒng)的三大功能 功能 正常表現(xiàn) 免疫防御 抗感染 (immunologic defense) 免疫穩(wěn)定 消除炎癥或衰老細胞 (immunologic homeostasis) 免疫監(jiān)視 防止正常細胞突變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第二節(jié) 免疫學科的產生 一、免疫學的開創(chuàng)期

4、 1617世紀,中國人種“人痘”預防天花。18世紀,英國人愛德華琴納( Edward Jenner )發(fā)明牛痘苗,預防天花,人類最終戰(zhàn)勝了天花病毒。天花發(fā)病過程7天3天5天中國人發(fā)明減毒天花疫苗Edward Jenner 1749-1822,English 愛德華琴納琴納發(fā)明牛痘苗(一種與天花病毒有交叉抗原的疫苗)1796年5月17日接種獲得成功 法國人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首先通過提高培養(yǎng)溫度成功制備了炭疽桿菌減毒疫苗;通過綿羊腦多次傳代制備成功人工減毒狂犬病疫苗,開創(chuàng)傳染性疾病人工自動免疫時代。 德國人馮.貝林(Emil von Behring ) 發(fā)現(xiàn)抗白喉毒素血清

5、,并研制白喉及破傷風類毒素,利用類毒素制備抗白喉及破傷風毒素血清,發(fā)明了人工被動免疫,也同時開創(chuàng)了人工被動免疫時代。Emil von Behring 1854 - 1917, Germany Nobel Prize in 1901馮.貝林 Louis Pasteur 1822-1895, France路易斯.巴斯德 二、抗感染免疫興隆期 1820世紀初,抗感染免疫得到充分發(fā)展。 1.確定了免疫(應答)的分類 提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應答)。 2.提出了體液和細胞免疫學說。 3.觀察到免疫應答的兩面性 免疫防御作用和病理損傷作用。 4.建立了血清學技術 抗原-抗體反應的檢測方法。 三、免疫

6、學科逐漸發(fā)展(20世紀中葉至今) (一)免疫系統(tǒng)的確立和分類 1.固有免疫系統(tǒng) 固有免疫系統(tǒng)(innate immune system)又稱天然免疫系統(tǒng)(natural immune system)或非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non-specific immune System)。 2.適應性免疫系統(tǒng) 適應性免疫系統(tǒng)(adaptive immune system)又稱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acquired immunity)或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specific immune system)。 (二)免疫應答的認識逐漸完善 1.概念 免疫應答是免疫細胞識別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產生的免疫應答產物(如抗體和致敏

7、淋巴細胞)參與生理性和病理性效應的過程。 2.免疫應答的分類 包括適應性免疫應答和固有免疫應答。 3.免疫耐受 提出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的概念。免疫細胞分化過程適應性(特異性)體液免疫應答產物抗體模式圖兩種免疫應答類型的區(qū)別固有免疫應答適應性免疫應答不依賴抗原活化的應答依賴抗原活化的應答立刻產生應答反應在接觸病原和產生應答之間有一個延長時間(抗原處理提呈,TB細胞增殖和分化)無抗原特異性具有抗原特異性無明顯免疫記憶獲得免疫記憶Adaptive immune response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Effector T ce

8、lls or B cells -AbInfectionLymph node Site of infectionInnate immune response固有免疫應答和適應性免疫應答之間的相互關系年代學 者 姓 名國 家研 究 成 就1901Emil von Behring德 國開創(chuàng)了應用白喉抗毒素治療白喉患者1905Robert Koch德 國對結核病的研究具有諸多發(fā)現(xiàn),結核桿菌,結核菌素及其反應,Koch現(xiàn)象等1908Elie Metchnikoff Paul Ehrlich俄國德國吞噬作用的理論研究抗體產生的側鏈學說 1913Charles Richet法國發(fā)現(xiàn)過敏反應1919Jules

9、 Border比利時揭示了補體溶菌現(xiàn)象的原理1930Karl Landsteiner美國昭示人類紅細胞血型1951Max Theiler南非發(fā)現(xiàn)黃熱病病毒并創(chuàng)建黃熱病疫苗1957Daniel Bovet瑞士發(fā)明了抗組織胺藥物1960F. Macfarlane Burnet澳大利亞發(fā)現(xiàn)獲得性免疫耐受 1972Rodney R. Porter英國闡明抗體的化學結構1977Rosalyn R. Yalow美國開創(chuàng)多肽激素放射免疫分析技術1980Gorge Snell美國發(fā)現(xiàn)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1984Cesar Milstein Niels K. Jerne英國丹麥 創(chuàng)建單克隆抗體生產技術獨特型抗獨特型的級聯(lián)網(wǎng)絡1987Susumu Tonegava日本對Ig基因研究并闡明抗體多樣性1991E. Donnall Thomas美國提出移植免疫學1996Peter C. DohertyRolf M. Zinkernagel澳大利亞瑞士提出細胞介導免疫應答的特異性MHC限制性表1-1 20世紀獲得諾貝爾獎的免疫學家 第三節(jié) 醫(yī)學免疫學與相關醫(yī)學的聯(lián)系及其獨特性 一、醫(yī)學免疫學與相關醫(yī)學的聯(lián)系 免疫生理學、免疫藥理學、免疫病理學、免疫遺傳學、分子免疫學、免疫生物學技術、分子免疫學、行為免疫學、環(huán)境免疫學、預防免疫學等。 二、醫(yī)學免疫學的獨特性 1.免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