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較1課件_第1頁
中西文化比較1課件_第2頁
中西文化比較1課件_第3頁
中西文化比較1課件_第4頁
中西文化比較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西文化比較人文學科的價值人文學科是關于人生價值與導向的學科。他研究人的思想觀念與社會存在、發(fā)展的合理性,思考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啟發(fā)人的處世原則,預測與引導人與社會的發(fā)展方向。師道尊嚴與點名 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禮記曲禮西南聯大(校旗與?;眨┪锢韺W家:葉企孫、吳有訓、王竹溪、周培源、吳大猷、趙九章(氣象學家,物理學家) 、李憲之(氣象學家)地質學家:馮景蘭、袁復禮經濟學家:陳岱孫數學家:陳省身、華羅庚、楊武之 教育家:張伯苓、蔣夢麟 語言學家:王力優(yōu)生學家:潘光旦 人類學家:費孝通 建筑學家:梁思成、林徽因 查拉斯圖拉在山上呆了十年。一天早晨,他黎明時起身,而對著太陽說:“啊,你,偉大的

2、星球啊!假若你沒有被你照耀的人們,你的幸福何在呢?十年來,你每天向我的山洞走來:假若沒有我,和我的鷹與蛇,你會厭倦于你自己的光明和這條舊路罷??窗。∥蚁穹e蜜太多的蜂兒一樣,對于我的智慧已經厭倦了;我需要伸出來領受這智慧的手。愿意贈送與布散我的智慧,直到聰明的人們會再因為自己的瘋狂而喜歡,窮困的人們會再因為自己的財富而歡喜。因此,我應當降到最深處去:如夜間你走到海后邊,把光明送到下面的世界去一樣。啊,恩惠無邊的星球??!我要像你一樣地下山去,我將要去的人間是這樣稱呼這件事的?!辈槔箞D拉之下山如是開始。何為文化西漢劉向編說苑指武篇:“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敝芤祝骸坝^乎人文以化成

3、天下。” 西晉束皙補亡詩由儀“文化內輯,武功外悠”。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文化分析一文中提出,文化一般有三種定義。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義。根據這個定義,就某些絕對或普遍價值而言,文化是人類完善的一種狀態(tài)或過程其次是“文獻式”文化定義,根據這個定義,文化是知性和想像作品的整體,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詳細記錄了人類的經驗。最后是文化的“社會”定義,根據這個定義,文化是對一種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這種描述不僅表現藝術和學問中某些價值和意義,而且也表示制度和日常行為中的某些意義和價值。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據我們看,所謂一家文化,不過是一個民族生活的種種方面,總括起來,不外三個

4、方面。(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學、科學、藝術等是。宗教文藝是偏于情感的,哲學、科學是偏于理智的。(二)社會生活方面,我們對周圍的人家庭、社會、國家、世界之間的生活方法都屬于社會生活一方面,如社會組織倫理習慣政治制度及經濟關系是。(三)物質生活方面,如飲食,起居種種享用,人類對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種是?!耙粋€壺并非文化所謂文化者乃在器物背后的觀念。而祈禱和禮儀只不過是一個文化觀念之可見及的表現方式而已。”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張之洞:“世運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學。”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勝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亂、一盛一衰為天行人事的自然

5、,西之人以日進無疆,既盛不可復衰,即治不可復亂,為學術政化之極則。中國最重三綱,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國親親,西人尚賢;中國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國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國貴一道而同風,而西人喜黨居而州處;中國多忌諱,而西人眾譏評。其于則用也,中國重節(jié)流,而西人重開源;中國追淳樸,而西人求歡虞;其于接物也,中國美謙屈,而西人務發(fā)舒;中國尚節(jié)文,而西人樂簡易。其于為學也,中國夸多識,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禍實也,中國委天數,而西人恃人力 嚴復論世變之亟 一為自然的,一為人為的;一為安息的,一為戰(zhàn)爭的;一為消極的,一為積極的;一為依賴的,一為獨立的;一為茍安的,一為突進的;一為因襲的,一為創(chuàng)造的;

6、一為保守的,一為進步的;一為直覺的,一為理智的;一為空想的,一為體驗的;一為藝術的,一為科學的;一為精神的,一為物質的;一為靈的,一為肉的;一為向天的,一為立地的;一為自然支配人間的,一為人間征服自然的。 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 “西方文化之重心在科學宗教,中國文化之重心在道德藝術。” 唐君毅“海洋的文化恰如智者尚智;內陸的文化恰如仁者尚德?!?張蔭齡擇要而論,就生活上的必要,技術與經驗科學考察,兩方都不相上下,互有特長。若就思維與思辯的科學而言,則歐洲實較中國為優(yōu)越。因為邏輯學、形而上學為我們固有領域,其優(yōu)越自不待言;在此無形的知識以外,我們對于物質抽象的現象考察,即數學,也較為熟練。我們

7、如果將中國的天文學與歐洲天文學予以比較即可明瞭。因為他們缺乏證明的技術,所以即令我們的勞動者具有一般的幾何學知識,也可以使他們滿足。在軍事領域,他們實遠不及歐洲,這并不是中國人無知,而是因為中國人厭惡人類的這一罪惡,同時具有較基督教更為高深的學理,所以極力避免戰(zhàn)爭。 萊布尼茨中國近況 在事實上,我們在中華民族中發(fā)現了優(yōu)美的道德,即在道德上,中華民族呈現著異樣的優(yōu)越。在實踐哲學方面,換言之,即在生活與人類實際方面的倫理與政治,我們實不足與中國相比較。(這是一種必須忍耐的屈辱)。因為中國民族在可能的范圍內,相互團結以實現公共的安全與人類的秩序。這與其他國家的法律比較,其優(yōu)劣當不可同日而語,對于人類

8、的罪惡,由人類自身所發(fā)生的,返回以人類自身。如人與人是狼這一諺語,在中國則就不合適。我們的愚味,使我們自身沉淪在不幸之中,同時對我們自身又創(chuàng)造了苦難。如果理性是一付清涼的解毒劑,那么,中國民族便首先是獲得此藥劑的民族?,F在如有一圣賢要選一優(yōu)秀民族加以獎勵,那么他的金蘋果的賜予,一定會落到中國人的身上。 萊布尼茨中國近況在這些日常生活中不斷喚起一種必須銘刻在人民心中的感情,而且正是因為人人都具有這種感情才構成了這一帝國的統(tǒng)治精神。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孔子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里思辨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里邊我們不能獲得什么特殊的東西。” 黑格爾哲學史講

9、演錄第一卷 西洋人立在西方化上面看未來的文化是順轉,因為他們雖然覺得自己的文化很有毛病,但是沒有到路絕走不通的地步,所以慢慢的拐彎就可以走另一文化的路去;至于東方化現在已經撞在墻上無路可走,如果要開辟新局面必須翻轉才行。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推薦書目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商務印書館,1999年。王前中西文化比較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較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 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思想觀念的三個領域 真(本體論、認識論)善(倫理、宗教)美(藝術)真

10、要求一個客觀共認的確實知識的,便是科學的精神;這種全然蔑視客觀準程規(guī)矩,而專要崇尚天才的,便是藝術的精神。大約在西方便是藝術也是科學化;而在東方便是科學也是藝術化。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商務印書館,2010年。中醫(yī)是否是科學?告別中醫(yī)中藥 促使中醫(yī)中藥退出國家醫(yī)療體制簽名的公告 告別中醫(yī)中藥:中醫(yī)一直自我標榜為“仁術”:一、裝腔作勢,欺騙患者。二、推行異物、污物、毒物入“藥”,坑害患者。三、以嚴格的“奇方”追求“奇效”為難患者,并為醫(yī)生的無效施治開脫責任促使中醫(yī)中藥退出國家醫(yī)療體制簽名的公告:修改憲法,刪除憲法第21條有關中醫(yī)的內容;采取適當措施,讓中醫(yī)在5年內全面退出國家醫(yī)療體制,回歸民

11、間;立即停止缺乏科學原理、違背科學精神、沒有安全保障的中醫(yī)中藥研究;善待已經取得相關執(zhí)業(yè)和職稱資格的中醫(yī)師。 中醫(yī)是否是科學?何祚庥,中科院院士,粒子物理、理論物理學家。 “中醫(yī)是偽科學”段向群 方舟子 1、科學講究創(chuàng)新,絕不崇古 。2、科學研究的是普適的自然規(guī)律,它沒有國界,不具有民族、文化屬性。 3、科學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各個學科都相互聯系、統(tǒng)一在一起,不存在一個與其他學科都無聯系、甚至相互沖突的獨立科學學科。 “同一個病,在中醫(yī)說是中風,西醫(yī)說是腦出血。中醫(yī)說是傷寒,西醫(yī)說是腸窒扶斯。為什么這樣相左?因為他們兩家的話來歷不同,或說他們同去觀察一樁事而所操的方法不同。西醫(yī)是解剖開腦袋腸

12、子得到病灶所在而后說的,他的方法他的來歷,就中檢察實驗。中醫(yī)中風傷寒的話,窺其意,大約就是為風所中,為寒所傷之謂。但他操何方法由何來歷而知其是為風所中,為寒所傷呢?因從我外表望著象是如此。這種方法加以惡謚就是猜想,美其名亦可叫直觀。這種要去檢查實驗的,便是科學的方法。這種只是猜想直觀的,且就叫他玄學的方法。玄學總是不變更現狀的看法,囫圇著看,整個著看,就拿那個東西當那個東西看;科學總是變更現狀的看未能,試換個樣子來看,解析了看,不拿那個東西當那個東西看,卻拿別的東西來作他看?!绷?,2010年,41頁。 “當知中國人所有的有所指而無定實的觀念,是玄學的態(tài)度,西方人所用的觀念要明白而確定,是科學的

13、方法” 同上,43頁?!爱斨袊怂械挠兴付鵁o定實的觀念,是玄學的態(tài)度,西方人所用的觀念要明白而確定,是科學的方法” 同上,43頁。科學是指由事物動因引發(fā)的確定而又明顯的知識 ??茖W是可重復的客觀規(guī)律 ??茖W的特點:可被懷疑、可證偽 ??茖W方法:按照明確的推理原則,收集可觀察、可經驗、可測量的證據。 為何說中國人缺少科學思維? 1、西方重實證,中國偏玄想。 2、西方重學術、中國重技藝,輕學術。“中國既秉科學的精神,當然產生無數無邊的學問。中國既秉藝術的精神當然產不出一門一樣的學問來。而這個結果,學固然是不會有,術也同著不得發(fā)達。因為術都是從學產生出來的。單講治病的法子不講根本的學問,何從講

14、出法子來呢?就是臨訂經驗積累些個決竅道理,無學為本,也是完全不中用的?!绷?0頁。 算經十書 :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張丘建算經、夏侯陽算經、五經算術、輯古算經、綴術。另有:九章算術注、黃帝九章算經細草、數書九章、測圓海鏡、詳解九章算法、算學啟蒙、四元玉鑒 九章算術 第一章、方田第二章、粟米第三章、衰分第四章、少廣第五章、商功第六章、均輸第七章、盈不足第八章、方程第九章、勾股祖沖之( 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算術之學特廢于近代數百年間耳。廢之緣有二。其一為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實事;其一為妖妄之術謬言數有神理,能知往藏來,靡所不效。卒于神者無一效,而實者亡一存,往昔圣人研以制世利

15、用之大法,曾不能得之士大夫間,而術業(yè)政事,盡遜于古初遠矣。 徐光啟 為什么古代中國人會缺少科學思維1、重實務,輕純粹之學問。2、不重邏輯推理。3、對名的輕視。4、本體論的虛無。重實務,輕純粹之學問哲學(愛智慧)哲學家就是愛好真理本身的人。雅典學院之七藝: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為 基礎周禮保氏:“養(yǎng)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禮、樂、射、御、書、數”周禮保氏:“養(yǎng)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禮、樂、射、御、書、數”不重邏輯推理邏輯學是亞里士多德創(chuàng)立的,是研究思

16、維形式,思維規(guī)律的學科。邏輯學可建立科學方法所需要的明確的推理原則。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三段論對名的輕視所謂全稱前提,我是指一個事物屬于或不屬于另一事物的全體的陳述;所謂特稱前提,我是指一個事物屬于另一個事物的有些部分、不屬于有些部分或不屬于另一個事物全體的陳述;所謂不定前提,我指的是一個事物屬于或不屬于另一個事物,但沒有表明是特稱還是全稱的陳述。例如,“相反者為同一門學問所研究”或“快樂不是善”。工具論中國人反對條分縷析的概念分析法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 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

17、鑿之?!比砧徱桓[,七日而渾沌死。 莊子應帝王海德格爾指出:邏各斯的原始含義就是表述、說,它也就是noein,通常譯作“思想”,海氏譯作“直觀”,并且認為“巴門尼德已經取它作為解釋存在的線索了”。 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三聯書店1987年,第43、44頁。錫德尼 雪萊對名的輕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第十四章)“道隱無名” (第四十一章) “老子書中每說及道字,總是沒有一定的界說,亦沒有一定的名詞。你看他說妙,說玄,說一,說樸,又說玄牝,天

18、門,自然,混成,無極,大象,玄德,種種閃爍不定的名詞,正可以看得出他找不到一個正確的名詞的痛苦,又可以看得出這老子哲學思想的對象,實在是不可名的?!痹S嘯天:老子,中國書店影印本,1985 年,第26頁。 對名的輕視“滌除玄覽” (第十章)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第五十六章)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二章) 對名的輕視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篇 “辯不若默,道不可聞道不可言,言而非也”莊子知北游“概念判斷只用在相對而不能施于絕對”梁,第四章,佛教的形上學方法,102頁?!稗o,達而已矣”論語衛(wèi)靈公 “夫人不言,言必有

19、中”論語先進“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論語子路) “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禮。”荀子 非相對名的輕視“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憲問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陽貨 “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周易系辭“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闭撜Z雍也 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闭撜Z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保▽W而 中國古代往

20、往對一個概念名詞注者紛起,莫衷一是。不同時代、甚至同一時代不同的人對同一名詞的理解都有很大出入,往復辯難時常常陷入言辭之爭,無法交流,難以發(fā)現真正的矛盾和互相促進。本體論的虛無“中古自極古的時候傳下來的形而上學,作一切大小高低學術之根本思想的是一套完全講變化的絕非靜體的。他們只講些變化上抽象的道理,很沒有去過問具體的問題。” _梁,第四章西洋中國印度三方哲學之比觀(中國哲學之情勢)132頁。中西形而上學的不同西方形而上學對宇宙本體的追問是靜止的,絕對的。中國形而上學對宇宙本體的追問是變化的。 西方形而上學的方法具體、確定。中國形而上學的方法抽象、是虛指。梁,第四章西洋中國印度三方哲學之比觀(中

21、國哲學之情勢)131133頁本體論的虛無“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道德經四十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經十六章“生生之謂易,是天之所以為道也。天只是以生為道,繼此生理者,即是善也。 ”程顥 遺書卷二上懷疑事物的靜止存在 “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無知乎?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莊子齊物論“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二章中國人的認識目的是 “自見其趣,自明妙理”。“毫不動

22、搖地堅持不發(fā)表任何意見,不作任何判斷” 皮浪(古希臘羅馬哲學,北大編,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342頁。)中西懷疑論的區(qū)分1、西方懷疑論是為了追求真知,中國懷疑論是為了追求真人?!坝姓嫒硕笥姓嬷?(莊子大宗師) 中西懷疑論的區(qū)分2、西方懷疑論叫人繼續(xù)往下追求研究,中國懷疑論者安危于自然狀態(tài)?!俺J姑駸o知無欲”道德經第三章 “同乎無知,其德不離”莊子馬蹄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境界莊子人間世 3、老莊懷疑論的精神歸宿就不是“苦惱意識”,而是“幸福意識”。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便可“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莊子養(yǎng)生主 中國人的真理觀 1、不堅持將一

23、種真理一以貫之。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敝^:“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于是,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泰伯2、反對普遍真理觀。 彼人含其明,則天下不鑠矣;人含其聰,則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則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則天下不僻矣。 莊子胠篋 “求真”思維上雙方的優(yōu)點與缺點。西方之優(yōu)點:重邏輯推理,以及概念的分析,問題的探討系統(tǒng)而嚴密。在理論的歷史延續(xù)中,問題脈絡清楚,有層次,有利于促進問題的逐層深化。 西方之缺點:過于重視概念分析,常常使分析僵化、呆板、瑣碎。東方之優(yōu)點:重體驗、感悟,不僵化、不靜止地看待事物,而將事物看為變動不居,生生不息的對象。強調事物的相對特質,既使概念的陳述豐富、生動,也認識到了概念的局限性,而突出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