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莊子選講_第1頁
老子莊子選講_第2頁
老子莊子選講_第3頁
老子莊子選講_第4頁
老子莊子選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小國寡民老子第八十章 先秦諸子百家,其中儒法道墨四家,對中國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影響是最大的,牽涉到整個封建社會幾千年,統(tǒng)治者需要它,作加強統(tǒng)治的理論根據(jù);一般人需要它,作行為處世的精神支柱。如杜甫的儒家思想,李白的道家思想等等,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廣東的名山羅浮,是道家的樂園。1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老子之后是莊子,并稱“老莊”。李耳,楚國苦縣人,字伯陽,一名重耳,外字聃,亦稱老聃。號為老子。 哲學觀是“道”,它產(chǎn)生于物質(zhì)世界和宇宙之先,它支配一切,主宰一切,是客觀唯心主義。人生觀比較消極,認為人生不過是一場夢。政治觀是絕圣棄智,忘情寡欲。同時,也反映了一些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如對立統(tǒng)一、相互

2、依存等。六朝時期的“玄學”,談玄成為當時士大夫的時尚,以此逃避現(xiàn)實,深受其影響(竹林七賢)。 代表作是老子,又稱道德經(jīng),共八十一章,五千多字。2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唐代時,因當朝天子與道教教祖李耳同姓,故尊崇老子,推尊為“太上玄元皇帝”,兼褒莊子。唐玄宗在位時,大力提倡道教。) 3 這一章反映了老子的政治理想,希望倒退,希望復古,退回到原始社會。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

3、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4活用: 使動(小 寡) 意動(重 甘 美 安 樂)通假:伯/佰詞:徙(遷移。調(diào)職,指平調(diào),如果升官是“遷”,降職是“左遷”) 輿(車子) 甲兵(鎧甲和兵器) 復(又,再)固定結(jié)構(gòu):有所無所 動詞加代詞“所”構(gòu)成,有地方,沒地方。5重死:把死看得很重,不愿輕易付出生命。 烈士之節(jié),死有重于太山,有輕于鴻毛者,但問用之何在耳。(燕丹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周文凱“重于泰山”“輕于鴻毛”本義考,咬文嚼字2009.1222)6 百川灌河(秋

4、水) 莊子的藝術(shù)特色為歷代所稱道,那就是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想象力非常豐富,夸張、幽默諷刺手法,大量運用寓言故事,讓人讀起來感到內(nèi)容廣大,應接不暇。 本篇是一個寓言故事,將神話與人世摻雜在一起,通過對話,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點。開卷有益的是,告誡人們不要局限于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而驕傲自滿。7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岸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

5、長見笑于大方之家?!?本文主人公:黃河神河伯,海神若。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之祖。 伯夷:伯夷叔齊兄弟齊名,都是商末孤竹君之子。他的父親死時立叔齊繼位,叔齊謙讓于伯夷,伯夷說父命不可違,結(jié)果兄弟倆都逃離。后來周武王伐商,兩人叩馬進諫。周有天下,兄弟恥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最后餓死,因而稱其有義。又一說他們采薇而食時,遇一農(nóng)婦說他們,“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餓死。9一、注意其詞性、意義或用法。 時 川 焉 東行 東面 水端 望洋 殆 見笑 者:1.指代人 2.指代原因二、賓語前置。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三、形容詞的活用(意動用法)。 少 輕 多四、通假字。

6、 辯/辨 10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nèi),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人處一焉。11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

7、多于水乎?12近義詞在排比句中的應用:拘 篤 束局限,限制盡此矣:許多事情,在行為人自己看來,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以天下為己憂,以天下為己任,很了不起,可是把它放在宇宙間來看,也是極微小的事情而已,仍象毫毛的末梢。13 運斤成風(徐無鬼) 表揚匠石跟對手配合默契表現(xiàn)出來的高超技藝。借匠石拒絕宋元君之事,喻自己因惠施之死而失去了辯論的對手。 惠施,戰(zhàn)國時宋人,名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張“合同異”說,認為一切事物的差別對立是相對的。由于過分夸大事物的同一性,結(jié)果往往流于詭辯。漢書藝文志名家著錄惠子一篇,今佚。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4運斤成風顧謂從者郢人堊慢其鼻端聽而斫之郢人立不失容嘗試為寡

8、人為之臣之質(zhì)死久矣吾無與言之矣15 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離物之意,曰:“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nèi),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無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huán)可解也。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16 惠施多辯術(shù),他的書很多,他的學說錯誤雜亂,他說的話也不中肯。他分析事物的含義說:“極大無限大,叫做大一;極小無限小,叫做小一。(平面)沒有厚度,不可以重疊,但可以擴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樣低,山和水一樣平(高低是相對的)。太陽到正中時也正是偏斜的時候,萬物剛生出就馬上向死亡轉(zhuǎn)化。大體相同和小部分相同有程度上的差異,因此稱為小同異;萬物中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這才稱為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