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本息計算的爭議及解決_第1頁
民間借貸本息計算的爭議及解決_第2頁
民間借貸本息計算的爭議及解決_第3頁
民間借貸本息計算的爭議及解決_第4頁
民間借貸本息計算的爭議及解決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民間借貸本息計算的爭議及解決在民間借貸案件中, 無論是律師代理還是法官審理, 本金和利息的計算總是那樣地讓人絞盡腦汁, 今天分享馮彥彬法官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審判實務經驗, 利用數(shù)學中的一元一次方程或多元一次方程, 得出通用公式, 再復雜的本金和利息均可一網(wǎng)打盡。借款合同中,當事人雙方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時, 借款人已還部分款項, 但該款項究竟是還部分本金還是利息, 往往是民間借貸案件當事人爭執(zhí)的焦點。貸款人認為是還的利息,這樣本金不減少,還能繼續(xù)滋息,就會多得本息總額;而借款人主張是還部分本金,則減少本金,少支付本息總額。對此爭執(zhí),法院應如何裁判?實踐中,自我國合同法實施以來

2、,主流觀點認為,應當先還利息。其法律根據(jù)是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二百零五條、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一條。分析這三個條文的關系: 合同法司法解釋 (二)二十一條規(guī)定先利息后本金順序的根據(jù)在于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 是對該條的文意解釋和擴張解釋, 將借款合同關系擴張到一般債的關系; 而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的立法根據(jù)在于交易慣例; 合同法六十一條于本題而言, 就是借款合同的交易慣例, 與二百零五條的立法根據(jù)一樣在于交易慣例。因此,問題歸結于 “民間借貸先付利息的根據(jù)在于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的立法根據(jù),即民間借貸交易慣例 ”這一判斷。而這一判斷是否正確?筆者認為,這樣分配雙方利益是不公平的。首先,合同法第

3、二百零五條的立法根據(jù)在于金融借款合同交易慣例, 而不是民間借貸的交易慣例。 專家學者對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規(guī)定的立法背景的闡述, 都是基于金融借款的交易慣例而提出的, 而沒有以民間借貸的交易慣例作為理由 (如李國光主編:合同法釋解與適用,新華出版社 1999 年出版,第 964 頁)。認為第二百零五條的立法根據(jù)包括民間借貸的交易慣例, 這一判斷沒有事實和理論證據(jù)證明。因而,該條款應當適用于商業(yè)借貸,而不是當然適用于民間借貸。同時,也無任何證據(jù)證明民間借貸的交易慣例也是先還利息。其次,民間借貸中的利息爭執(zhí), 并不當然適用金融借款合同交易規(guī)則。 由于民間借貸與金融借款合同法律關系的主體、 內容和客體

4、均有差異, 必然存在糾紛處理的差異,在制定民間借貸規(guī)則時要符合民間借貸的實質和規(guī)律, 而不能照搬金融借款的規(guī)則。 特別是利率上的差異, 決定了在有關利息的計算、 給付等相關爭議問題上的裁判規(guī)則也不相同。 如原司法解釋規(guī)定, 民間借貸保護利率是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 4 倍,最新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規(guī)定年利率 24%的絕對保護標準,其實也是銀行貸款利率的 4 倍。就利率而言,民間借貸與金融借款相比,更有利于貸款人,而不利于借款人,裁判規(guī)則上已向貸款人傾斜。因而,在借款人償還部分款項、 但未約定還的是部分本金還是利息時, 不應再向貸款人傾斜, 繼續(xù)沿用商業(yè)銀行貸款先給付利息的規(guī)定。 事實上,民間借貸司法

5、解釋的出臺, 證明了民間借貸適用不同于金融借款的裁判規(guī)則。 這也是一種民商分立的思路, 這一思路體現(xiàn)了 “不同情況不同對待 ”這一弱勢意義上平等對待的公平理念。再次,從利益衡量維度觀察, 民間借貸也不能適用金融借款的利率給付規(guī)則。 法律規(guī)則包括司法解釋這樣的裁判規(guī)則背后是沖突的利益關系, 在法律規(guī)則的制定上要切實平衡所涉各方的利益, 要反映并符合規(guī)范對象的實質和規(guī)律, 這才是良法,這是司法公正的大前提。 各國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 根據(jù)調整對象的性質不同,解決利益沖突的規(guī)則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取舍的方法;二是優(yōu)先方法;三是中庸方法。而中庸之道,往往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鬃釉疲骸爸杏怪疄榈乱?,甚

6、至矣乎。 ”亞里士多德論述道: “一切有識之士都在避免過多或過少,而尋求中道或選取中間。 ”“中道就是過度和不及的居間者。 ”中庸應當是裁判規(guī)則和裁判的最高的境界。因此,即使是有交易慣例能夠證明民間借貸應 “先息后本 ”,也是不公平的,是貸款人憑借其有利地位的不公平條款。最后, “本息同付 ”也符合民法法定孳息的本質。法定孳息的最大特點在于,法定孳息與原物的 “從隨主 ”的附隨特征,是一體的,設定處理規(guī)則,亦應遵循這一特質。綜上,筆者認為,此類爭議不應適用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 也不應適用合同法六十一條、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一條,而應用衡平原則來考量,求得較佳的解決方案。既不 “先息后本

7、”傾斜于貸款人,也不 “先本后息 ”,傾斜于借款人,而應持 “本息同時 ”支付的中間立場。具體的計算方法是:認定一部分是還部分本金,一部分是還該部分本金至還款時的利息。 部分本金和該部分本金至還款時的利息之和等于實際還款數(shù)額。 這兩部分如何劃分, 是個技術問題, 應用數(shù)學方法進行計算,具體計算方法為:第一種情況,當約定了借期內的利率和逾期利率相同或約定了借期內的利率但未約定逾期利率時,可利用數(shù)學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得出通用公式。已知:實際已還款額為 w,利率為 r,借款至還款期間為 n 個月,設:欲求的已還本金為 x。則有:實際已還本金: xw(這里的 “為.”乘號),即 x=w(1r.n),此

8、為通用公式。例如:若已還款額是 2 萬元,月利率是 1,借款至還款期間是 10 個月,根據(jù)上述計算方法得:x=2( 110 1)1.8(萬元)即已還部分本金1.8 萬元,已還利息2000 元。第二種情況,如果雙方約定了借期內的利率又約定了逾期利率時, 可利用數(shù)學中的多元一次方程組求解。如已知:實際已還款額為 w, 借款時利率為 r1,借期為 n1 個月,逾期利率變?yōu)?r2,屆期至還款期間是 n2 個月。設:借款時至屆期時還本金及利息為 w1,還本金為 x1;屆期至實際還款時還本金及利息為 w2,還本金為 x2。則有方程組:ww1w2x1w1( 1 n1.r1)x2w2( 1 n2.r2)舉例說

9、明如下:已知實際已還款額為30 萬元,借款月利率是1,借款期限為10 個月,逾期利率為月利率2,屆期至還款時間也為10 個月。則有:30w1 w2x1w1( 1 10 1)x2w2( 1 10 2)10 1%10w22 w1將上列四個方程聯(lián)立,解這個四元一次方程組得:w110; w2 20;x1=9;x2=16即借款時至屆期時還本金 9 萬元,利息 1 萬元;屆期后至實際還款時還本金 16 萬元,還利息 4 萬元。若當事人約定有兩次逾期利率時, 則可以前述思路, 組成六元一次方程組, 分別求得三個階段的本金及利息。 多次變化時依此類推。 實踐中雙方當事人約定利率不變?yōu)槌B(tài),約定逾期利率為特殊,

10、所以,實際計算還是很方便的,并不復雜。即使復雜,那也是公平的需要,畢竟效率是公正前提下的效率。出師表兩漢:諸葛亮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

11、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澳?”,是以眾議舉寵為督:親賢臣, 遠小人,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親小人, 遠賢臣, 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 靈也。 侍中、尚書、 長史、 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