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諸暨市浬浦中學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09d9a0904bf597a7864b22e95d9b99/1109d9a0904bf597a7864b22e95d9b991.gif)
![浙江省諸暨市浬浦中學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09d9a0904bf597a7864b22e95d9b99/1109d9a0904bf597a7864b22e95d9b992.gif)
![浙江省諸暨市浬浦中學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09d9a0904bf597a7864b22e95d9b99/1109d9a0904bf597a7864b22e95d9b993.gif)
![浙江省諸暨市浬浦中學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09d9a0904bf597a7864b22e95d9b99/1109d9a0904bf597a7864b22e95d9b994.gif)
![浙江省諸暨市浬浦中學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09d9a0904bf597a7864b22e95d9b99/1109d9a0904bf597a7864b22e95d9b9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學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 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一支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它的()A質量變小,比熱容變小,熱值變小B質量變小,比熱容變小,熱值不變C質量不變,比熱容不變,熱值變小D質量變小,比熱容不變,熱值不變2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快B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C調節(jié)小提琴的琴弦松緊可以改變
2、聲音的音調D超聲波的響度太大,超過人耳的聽覺范圍所以聽不到3如圖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勻速拉動物塊A時,物塊B靜止不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則物塊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為( )A4N,向左B4N,向右C6N,向右D6N,向左4物理學中,常用圖像來表示一些物理量間的變化關系,下列圖像表示正確的是()A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隨時間變化的關系C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v隨物距u變化的關系D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隨體積變化的關系5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射向O處的光學元件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S點,去掉光學元件后,光線會聚于S點,則該元件一定是( )A凸面鏡B凹面鏡
3、C凸透鏡D凹透鏡6下列的估測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A一節(jié)物理課的時間約為40 sB中學生身高16dmC一根新鉛筆的長約為10mmD運動會上中學生200米跑時間大約為20min7三盞燈“220V 100W”、“220V 60W”、“220V 40W”都正常工作,則三燈中最亮的是( )A“220V 100W”B“220V 60W”C“220V 40W”D一樣亮8在某些重要會議入場時,采用人臉識別系統,識別系統的攝像機可以自動將鏡頭前0.5m處的人臉拍攝成數碼相片,通過信號線傳遞給計算機識別. 攝像機的鏡頭 ( )A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5mB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為0.5mC相當于凸透鏡,焦
4、距可為0.2mD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為0.2m9在城市居民小區(qū)附近的高架橋兩側設有34m高的由特殊材料制成的透明板墻,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車輛行駛安全B阻隔車輛產生的噪聲C使聲音更集中傳得更遠D減少對居民小區(qū)的光污染10音樂,能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下列關于樂器的發(fā)聲現象,說法正確的是()A笛子發(fā)出的聲音是一種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B演奏吉他時撥動不同粗細的弦是為了改變其響度C用大小不同的力擊打鼓面是為了改變其音調D能分辨出梁祝是用小提琴演奏的,是因為不同樂器發(fā)聲時音色不同11下列發(fā)生了物態(tài)變化的現象中,屬于凝華的是()A灑在地板磚上的水不見了B剛出冷庫的凍肉比原來重C加在
5、飲料中的冰塊越來越小D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12早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象。如圖所示,他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一個小孔,發(fā)現光線透過小孔在墻壁上形成一個倒立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蠟燭在墻上形成的像是虛像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要是圓形的C小孔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現象能說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13下列關于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一切發(fā)聲體都在振動B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C15時空氣中聲速為3108 m/sD聲音在氣體中比在固體中傳播得快14估測是初中生應具備的一種技能,下列所估測的數據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人的正常體溫
6、是37B初中生的身高大約為170mmC普通鉛筆的長度大約為40cmD中學生百米賽跑速度大約為12m/s15小宇在同學生日宴會上,敲擊注入高度水的幾個相同玻璃杯,為同學演奏一曲優(yōu)美動聽的生日快樂歌,如圖所示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為了改變聲音的()A響度B音調C音色D振幅16下列現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釋的是A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在水面處“折斷”了B月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C平靜的河面映出橋的“倒影”D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射到地面,形成圓形光斑17圖所示是校運會上運動員百米賽跑的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以地面為參照物運動員是靜止的B運動員跑完全程所用時間約為13sC運動員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做勻速直
7、線運動D發(fā)令槍響后,終點計時員聽到槍聲開始計時比看到發(fā)令槍口冒出“白煙”開始計時更準確18將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距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把一個物體放在該透鏡正前方20cm處,則透鏡成( )A倒立、縮小的像B倒立、放大的像C倒立、等大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19當光具座上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B光屏上像的特點與照相機相同C僅將凸透鏡移至60cm刻度線處,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D僅將蠟燭移至20cm刻度線處,光屏上模糊成像類似遠視眼20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超聲波一定比次聲波傳播速
8、度快B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C我們能區(qū)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D城區(qū)禁止鳴笛是為了阻斷噪聲的傳播21 “用電流表測量小燈泡的電流”的部分電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導線連接c、e,電流表只能測量通過燈泡L1的電流B用導線連接d、e,電流表只能測量通過燈泡L2的電流C用兩根導線分別連接a、d和c、e,電流表只能測量通過燈泡L2的電流D用兩根導線分別連接b、d和c、e,電流表只能測量通過燈泡L2的電流22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前句描述的運動物體和后一句的參照物分別是A青山 青山B竹排 青山C竹排 竹排D青山 竹排23手機已經成為人
9、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拍照工具。如圖是使用手機拍攝鮮花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手機拍照使用的光學鏡頭相當于凹透鏡B鮮花通過光學鏡頭成正立縮小的實像C鮮花到光學鏡頭的距離應大于二倍焦距D鮮花所成實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24將重為5牛的物體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容器溢出3牛重的水,物體受到的浮力()A可能等于2牛B可能等于4牛C一定等于3牛D一定等于5牛25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A因質量減半,所以它的密度減半B它的體積減半,所以密度減半C它的質量、體積、密度都減半D雖然質量和體積都減半,但密度卻不變26下列關于生活中熱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A打開冰箱門,看見門前冒白氣,這是汽化現象B秋天
10、的早晨,花草上出現露珠,這是熔化現象C電冰箱內側壁會看見附有一層白色的霜,這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D北方的冬天,冰凍的衣服變干,這是汽化現象27關于力和運動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草地上滾動的足球逐漸停下來,是因為足球沒有受到力的作用B由于慣性,投出去的籃球能夠在空中繼續(xù)飛行C物體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靜止D一小孩推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未動,是由于小孩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28如圖所示,是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對a、b、c三種固體物質持續(xù)加熱時,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其中a、b是同種物質,a、c質量相同,則下列正確的是( )At 1t2時間內物質a的溫度不變,內能不變B溫度從T 1升高到T 2時,a物
11、質吸收的熱量比b多Cb的質量大于a的質量Da的比熱容大于c的比熱容29關于圖中的家用電能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電能表是用來測量電路消耗電能多少的儀表B該電能表示數表示家中本月已消耗的電能是32386.1kWhC指示燈閃爍的越快,表明電能表所在電路的總功率越小D小明家同時使用的用電器總功率可以超過10000W30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B根據響度可以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C醫(yī)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的D禁止鳴喇叭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加油站掛著“請熄火加油”“請不要使用手機”等警示標語這樣要求是為了
12、防止火花點燃汽油引起火災,因為在常溫下汽油容易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燒開水時,水沸騰后在壺嘴處放置一塊玻璃片,會發(fā)現玻璃片上有水滴,且玻璃片的溫度會升高,這是因為壺嘴噴出的水蒸氣發(fā)生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時會_熱。32地震發(fā)生前往往會看到很多動物集體出逃,那是因為動物會聽到地震即將來臨前產生的_。這說明聲音能夠_。在雪山上,禁止大聲喧嘩,是因為聲音能夠傳遞_,容易引起雪崩。33人眼的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_鏡,能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成像。若某人的眼睛將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前,應佩戴_鏡矯正。34如圖(a)所示,小欣用刻度尺測出玩具小甲蟲的長度為_cm。接著她又想測量玩具小甲蟲上
13、了發(fā)條之后在水平面上運動的速度。于是,她在水平放置的長木板上做了兩個標記A、B,如圖(b)所示。用刻度尺測出A、B間的距離s=32.00cm,并標出AB的中點M。接著,她讓上了發(fā)條的玩具小甲蟲從A點開始運動,同時用秒表開始計時,測出小甲蟲運動到M點所用的時間t1=3.2s,以及小甲蟲運動到B點所用的時間t2=7.2s,則小甲蟲在MB段的平均速度為_cm/s,小甲蟲在AB間做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35冬冬每天騎自行車上學,學校與他家的距離為3km。他在去學校過程中,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則他上學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m/s,需要_s到達學校。3
14、6一位同學身高1.72米,站在平面鏡前3米處,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_米,像高_米,他向平面鏡走近了0.5米,人和像之間的距離為_米,像的大小將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37如圖所示,物體AB距平面鏡3m,在平面鏡中成的像是A1B1,若在A1B1在平面鏡之間放置一塊足夠大的木板CD,則人眼_(填“能”或“不能”)通過平面鏡觀察到像A1B1;若物體AB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鏡,那么2s后,物體AB與鏡中的像A1B1的距離變?yōu)開m,則像A1B1的大小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8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_鏡,用同一架照相機先給小華拍一張全身像后,再給他拍一張半身像,那么攝影師
15、應該_照相機暗箱長度(填“拉長”、“縮短”或“不動”)。如有鏡頭焦距不同的四架照相機,它們所用的底片規(guī)格相同,分別用它們在同一地點拍攝同一景物,則在圖中,照片_機甲拍攝的。39將塑料繩的一端扎緊,盡可能將其撕成更多的細絲,用干燥的手從上向下捋幾下,觀察到如圖所示的現象這是因為塑料絲帶了_電荷(選填“同種”或“異種”),這種使塑料絲帶電的方法稱為_,塑料絲帶電的實質是_在物體間轉移40如圖所示,是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內物體通過的路程為_,整個時間段內,物體的速度為_,物體在內的速度比內的速度_(選填“大”或“小”)。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八(2)班的同
16、學在地質公園進行研學活動時,小明撿到一塊形狀怪異的小化石(不吸水),為測量小化石的密度,他利用已學知識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1)小明首先將托盤天平放置于水平工作臺上,將游碼放在標尺的_處,發(fā)現指針的位置如圖甲所示,要使橫梁水平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2)將小化石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內,向右盤中加減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當橫梁重新平衡時,所用砝碼的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小化石的質量為_g;(3)用量筒和水測量小化石的體積,小化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況如圖丙所示(忽略細線的體積),則小化石的密度是_g/cm3;(4)若小明先測出小化石的體積,將小化石從量筒中取出,然
17、后用天平稱出其質量,求出小化石的密度。這樣測得的小化石的密度將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42中山神灣種植的菠蘿爽口甜美,如圖所示是某實驗小組測量菠蘿密度的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如下,請你完成下列問題:(1)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后,發(fā)現指針指在刻度盤的右邊,則應該將平衡螺母向_(選填“左”或“右”)方向移動;(2)實驗小組切了一塊菠蘿放入玻璃杯,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燒杯和菠蘿的質量,所用砝碼的個數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讀數是_g;(3)取出菠蘿,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燒杯和水的質量,所用砝碼的個數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4)將菠蘿放入燒杯水中,在水面到達的位置處
18、作標記a,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燒杯、水和菠蘿的質量,所用砝碼的個數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5)從燒杯水中取出菠蘿,再往燒杯加水,直到水面到達所作標記a處為止,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燒杯、水的質量,所用砝碼的個數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丁所示;(6)這塊菠蘿的質量為_g;這塊菠蘿的體積為_;這塊菠蘿的密度為_;(7)實驗小組在討論交流時認為:實驗步驟_填序號)的操作可以省去;從燒杯水中取岀菠蘿時帶走一部分水,會影響所測菠蘿密度的結果。你認為是否影響測量結果?如果有影響,會使測量結果偏大還是偏?。縚。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國慶長假,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車到外地游玩,細心的他觀察到汽車速度計的
19、指針一直停在如圖所示的位置回答下列問題:此時汽車的速度是多少,合多少?汽車以這樣的速度行駛30min,通過的路程是多少?汽車在勻速行駛過程中向前面遠處的大山鳴笛,6s聽到回聲,大山多遠?聲速為44用刻度尺多次測量自己正常步行時,一步走過的距離(步長)如表中所示。接著根據自己的步長,估測家到學校的距離;從家走到學校共1057步,歷時8分30秒。測量次數連續(xù)行走的步數/步測得的距離/米121.30231.92353.29 (1)測得的步長是多少米?(2)家到學校的距離是多少米?(3)行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D【詳解】比熱容和熱值都是物質的特性,
20、蠟燭在燃燒過程中會燃燒一部分,質量變小,而比熱容和熱值都不會改變。故選D。2、C【詳解】A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B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故B錯誤;C調節(jié)小提琴的琴弦松緊可改變琴弦振動的頻率,即改變聲音的音調,故C正確;D超聲波的頻率高于20000Hz,頻率太高,即音調太高,其不在人耳的聽覺范圍之內,所以聽不到超聲波,故D錯誤。3、B【詳解】以B為研究對象,B在水平方向受彈簧測力計對其向左的拉力和物體A對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為B靜止,所以這兩個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為4N,方向向右故選B4、B【詳解】A水在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水沸騰過程中,繼續(xù)吸收熱量,
21、但溫度保持不變,完全汽化后溫度升高,故不是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故A錯誤;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路程應隨時間增加而增加,且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即s-t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故B正確;C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圖示顯示的是物距變大,像距變大,故C錯誤;D根據m=V可知,同一物體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關系,故D錯誤。5、D【詳解】由題意可知,光線通過該元件發(fā)生了折射,故應為透鏡;沒有光學元件光線會聚于S點,有光學元件時會聚于主光軸的S點,說明光線經過透鏡后發(fā)散了一些;而凹透鏡對光起發(fā)散作用,說明該元件是凹透鏡。故選D。6、B【詳解】A一節(jié)物理課的時間約為40min,故A不符合實
22、際;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dm左右,故B符合實際;C一根新鉛筆的長約為15cm,故C不符合題意;D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故走完200m用時200s=3.3min,所以跑完200m用時應小于3.3min,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B。7、A【詳解】三盞燈“220V 100W”、“220V 60W”、“220V 40W”都正常工作,這幾個燈的實際功率都等于他們的額定功率,所以“220V 100W”的燈最亮,故選A。8、C【詳解】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人在攝像機前0.5m,可以得到物距是0.5m,攝像機的原理是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
23、、縮小的實像,所以0.5m2f,凸透鏡的焦距f0.25m,選項C符合題意9、B【詳解】在城市居民小區(qū)附近的高架橋兩側設有34m高的由特殊材料制成的透明板墻,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即阻隔車輛產生的噪聲,減小噪聲污染。故選B。10、D【詳解】A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A錯誤;B 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彈奏吉時不斷用手指去撥動粗細不同的弦,琴弦振動的頻率就會改變,所以這是為了改變音調,故B錯誤;C 用大小不同的力擊打鼓面,鼓面的振幅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不同,故C錯誤;D 人們能辨別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故D正確。故選D。11、B【詳解
24、】A灑在地板磚上的水不見了,是蒸發(fā)屬于汽化現象,故A錯;B凍肉上的冰是水蒸氣凝華所形成的,故B正確;C冰塊變小是熔化成了水,故C錯;D樟腦丸變小屬于升華現象,故D錯。應選B。12、D【詳解】A小孔成像時,蠟燭在墻上形成的像是實際光線匯聚而成的,是實像,故A錯誤;B小孔成像時,對小孔的要求是要小,不要求形狀一定是圓形的,故B錯誤;C小孔成的像大小,由物距和像距決定,可以放大,也可以縮小,故C錯誤;D小孔成像現象,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而形成的,故D正確;故選D?!军c睛】要能區(qū)分實像和虛像,實像是由實際光線匯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虛像是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形成的,不能用光屏承
25、接。13、A【詳解】A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就停止,故A正確 ;B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一般在20Hz20000Hz范圍內,在此范圍以外的聲波(超聲波和次聲波),人耳聽不到,故B錯誤;C15時空氣中聲速為340m/s,故C錯誤;D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較大,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較小,故D錯誤。故選A。14、A【詳解】A正常人體溫在36至37之間,孩子的體溫一般會略高于成年人,大概在36至37.5之間,故A符合題意;B初中生的身高大約為160cm,故B不符合題意;C一支新的普通鉛筆長度大約是18cm,故C不符合題意;D中學生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百米賽
26、跑的成績比步行快得多,在78m/s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5、B【詳解】玻璃杯中盛有水,敲擊時玻璃杯和水一起振動發(fā)出聲音水位越高,質量越大,越難振動,頻率越小,音調越低所以注入不同高度的水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16、A【解析】(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產生的現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fā)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就會出現光的折射現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等都是光
27、的折射形成的【詳解】A. 筷子的光線從水攝入空氣,發(fā)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是光的折射現象,符合題意;B. 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不符合題意;C. 平靜的河面映出橋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不符合題意;D. 陽光下,茂密樹林的地面有許多小圓斑是小孔成像的結果,而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不符合題意。故選A.17、B【詳解】A百米比賽中,運動員相對于地面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運動員是運動的,故A錯誤;B根據生活實際可知,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時間為13s,故B正確;C運動員在賽跑的過程中,要經過起跑、加速、沖刺等幾個過程,所以運動員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D光
28、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遠大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所以看到發(fā)令槍口冒出“白煙”開始計時更準確,故D錯誤。故選B。18、B【詳解】把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可在距凸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f=15cm,當u=2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選B。19、C【詳解】A由圖可知,物距u=50.0cm-30.0cm=20.0cm2f20.0cmf像距v=80.0cm-50.0cm=30.0cm30.0cm2f由得到15.0cmf10.0cm故A錯誤;B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與此原理相同,故B錯誤;C僅將凸透鏡移至60cm刻度線處,此時物
29、距為60.0cm-30.0cm=30.0cm像距為80.0cm-60.0cm=20.0cm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正確;D凸透鏡成實像,物遠像近像變小,僅將蠟燭移至20cm刻度線處,物距增大,像距變小,光屏位置不變,像成在光屏的前方,由于近視眼所成的像在視網膜的前方,所以光屏上模糊成像類似近視眼,故D錯誤。故選C。20、C【詳解】A聲速與頻率無關,超聲波與次聲波在相同介質中傳播速度相同;故A錯誤;B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是2020000Hz;物體振動產生聲音,但人不一定聽見,故B錯誤;C我們能區(qū)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確;D在城區(qū)禁止汽
30、車鳴笛,是在聲源處防止噪聲的產生,故D錯誤。故選C。21、A【詳解】A用導線連接c、e,只有燈泡接入電路,電流表只能測量通過燈泡L1的電流,故A正確;B用導線連接d、e,兩只燈泡串聯接入電路,電流表測量通過L1、L2的電流,故B錯誤;C用兩根導線分別連接a、d和c、e,兩燈泡并聯,電流表只能測量通過燈泡L1的電流,故C錯誤;D用兩根導線分別連接b、d和c、e,兩燈泡并聯,電流表在干路上,測量通過燈泡L1和 L2的總電流,故D錯誤。故選A。22、C【詳解】ABCD“小小竹排江中游”,被研究的物體是竹排,竹排在運動,竹排和青山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選擇青山為參照物;“魏魏青山兩岸走”,被研究的
31、物體是青山,青山是運動的,青山和竹排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選擇竹排為參照物;由此可知,前句描述的運動物體是竹排,后一句的參照物是竹排,故C符合題意。故選C。23、C【詳解】A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故A錯誤;BCD照相時,被拍景物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在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故BD錯誤,C正確。故選C。24、C【詳解】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浸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將重為5牛的物體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容器溢出3牛重的水,所以物體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3牛。故選C。25、D【詳解】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跟其質量和體積的無關,一杯水
32、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質量和體積減半,密度不變,故A、B、C均有誤,D正確,故選D。26、C【詳解】A打開冰箱門,看到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錯誤;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錯誤;C電冰箱內側壁上的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固態(tài)小冰晶,故C正確;D北方的冬天,冰凍的衣服變干,冰吸熱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屬于升華現象,故D錯誤。故選C。27、B【解析】A、草地上滾動的足球逐漸停下來,是由于阻力的作用,故錯誤; B、投出去的籃球,由于慣性,籃球繼續(xù)在空中飛行,故正確; C、受平衡力的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錯誤; D、小孩推地面上的木箱,箱子不動
33、,因此箱子受平衡力作用,故小孩用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錯誤 28、C【詳解】A由圖象知,t1t2時間內物質a的溫度雖然不變,但繼續(xù)吸收熱量,所以其內能增加,故A錯誤;B溫度從T1升高到T2時,a物質的加熱時間比b物質短,所以a物質吸收的熱量比b少,故B錯誤;Ca、b是同種物質,比熱容相同,升高相同的溫度時,b的加熱時間長,b吸收的熱量多,根據Q=cmt知,b的質量大于a的質量,故C正確;D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對a、c兩種物質加熱時,0t1時間內兩種物質吸收的熱量相同,c物質升高的溫度較小, a、c質量相同,根據Q=cmt知,a的比熱容小于c的比熱容,故D錯誤。故選C。29、A【詳解】A電能
34、表安裝在家庭電路的干路上,用來測量電路消耗電能多少的,故A正確;B電能表示數表示一段時間消耗的電能,由于不知道本月初的電能表示數,所以不知道本月消耗的電能,故B錯誤;C指示燈閃爍的越快,說明電流做功越快,即電路的總功率越大,故C錯誤;D小明家同時使用的用電器總功率最大為所以小明家同時使用的用電器總功率不可以超過10000W,故D錯誤。故選A。30、C【詳解】A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B根據音色可以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故B錯誤;C聲可以傳遞能量也可以傳遞信息,醫(yī)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的,故C正確;D禁止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故選C。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
35、,20分)31、汽化 液化 放 【詳解】1常溫下汽油容易由液態(tài)汽化為氣態(tài),彌漫在空氣中;23水沸騰后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如果這時在管口放置一玻璃片,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著在玻璃片上,玻璃片的溫度將升高,因為水蒸氣液化放熱。32、次聲波 傳遞信息 能量 【分析】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聲音能夠傳遞信息和能量。【詳解】123地震時會產生次聲波,因為次聲波的頻率低于人的聽覺頻率下限20Hz,所以人聽不到,但有些動物能聽到,因此地震發(fā)生前往往會看到很多動物集體出逃,這說明聲音能夠傳遞信息。由于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同時傳遞能量
36、,大聲的呼喊就可能會產生共鳴,從而引起雪崩?!军c睛】考查了次聲波的特點,屬于基本內容,比較簡單33、凸透 凹透 【詳解】1人的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2某人的眼睛將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前,為了使像成在視網膜上,需要佩戴對光有發(fā)散作用的透鏡,即凹透鏡。34、4.924.95 4 變速 【詳解】1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玩具小甲蟲起始端對應的刻度值為0,末端對應刻度值為4.92cm,玩具小甲蟲的長度為4.92cm;2由題知,玩具小甲蟲從M點運動到B點所用的時間:t3=t2t1=7.2s3.2s=4s,從M點運動到B點的路程:s
37、=s=32.00cm=16.00cm,則小甲蟲在MB段的平均速度為:v=4 cm/s;3小甲蟲在后半段所用時間大于前半段所用時間,故小甲蟲在AB間做變速運動。35、4 750 【分析】(1)根據學校與他家的距離可知半程距離,根據變形公式分別求出通過前、后半程的時間,從而得出他上學整個過程需要的時間,根據計算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2)由上知可到達學校所用的時間?!驹斀狻?學校與他家的距離為3km,故半程距離為:,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6m/s,根據,通過前半程的時間:;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3m/s,通過后半程的時間:;他上學整個過程需要的時間:;則他上學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
38、由上知,冬冬需要750s到達學校。36、3 1.72 5 不變 【詳解】12人位于平面鏡前3m處,根據物像到平面鏡距離相等,所以人的像到平面鏡距離是3m;人高1.72m,根據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高1.72m;34他向鏡面走近0.5米,人和像到平面鏡距離都為3m0.5m=2.5m,人和像的距離為2.5m+2.5m=5m,人向鏡面走近,人大小不變,像大小不變。37、能 4 不變 【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體經平面鏡成的是虛像,物體和像之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物體和像的連線與鏡面垂直?!驹斀狻?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的,不是實際光線照到像點,
39、所以鏡子背面放什么物體都不會影響成像。2物體AB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鏡,那么2s后,由可得,物體移動的距離則物體AB距離平面鏡的距離為由于物體和像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為2m,則物體AB與鏡中的像A1B1的距離變?yōu)?像與物永遠大小相等,即使物體離像變遠,也相等,人在視覺上感覺的像變小,但事實上像的大小不變?!军c睛】本題要求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平面鏡成特點,易混處有三個:像與物的距離和像與鏡的距離易混;像相對于物的速度和像相對于鏡的速度易混;視覺像的大小和真實像的大小易混,請在解題時注意區(qū)分。38、凸透 拉長 D 【詳解】1根據照相機原理可知,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2用同一架照相機先給小華拍一張全身像后,再給他拍一張半身像,照相機底片上的像變大,像距變大,所以攝影師應該伸長照相機暗箱長度。3如圖從乙丁丙甲,像距逐漸增大,像逐漸變大;所以甲拍攝照片是D,丙拍攝照片是A,丁拍攝照片是C,乙拍攝照片是B。39、同種 摩擦起電 電子 【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LY/T 2675-2024石斛
- 五年級下冊聽評課記錄表
- 魯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7.1《自然特征與農業(yè)》聽課評課記錄
- 生態(tài)修復資源共享合同(2篇)
- 甲乙方協議書(2篇)
- 2025年硫酸黏菌素類產品合作協議書
- 七年級數學上冊第29課時和、差、倍、分問題聽評課記錄新湘教版
- 新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17.3.2一次函數的圖象1》聽評課記錄21
- 統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課《大自然的語言》聽評課記錄
- 七年級(人教版)集體備課聽評課記錄:1.2.1《有理數》
- 機動車商業(yè)保險條款(2020版)
- 《大小比較》(說課課件)二年級下冊數學西師大版
- 張五常子女和婚姻合約中的產權執(zhí)行問題
- 口腔粘膜常見疾病
- 校園安全派出所
- 餐廳值班管理培訓
- XXXX無線維護崗位認證教材故障處理思路及案例分析
- 酒店春節(jié)營銷方案
- 營銷管理方案中的定價策略與盈利模式
- 2024年西寧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臨沂市高三一模(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模擬試題)物理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