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畢業(yè)論文(設計)題目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研究 學 號 姓 名 系 隊 專 業(yè) 指導教師 二 八 年 六 月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 PAGE IV摘 要近年來我國公眾聚集場所火災發(fā)生頻率越來越高,據(jù)統(tǒng)計從1993年到2004年,全國發(fā)生的120起典型特大火災中公眾聚集場所共發(fā)生特大火災事故73起,約占總數(shù)的60%;造成1946人死亡,約占總死亡人數(shù)的73.5%。公眾聚集場所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已經成為威脅我國公共消防安全的突出問題。面對公眾聚集場所如此嚴峻的火災形勢,為了加強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給將要實施的公眾聚集場所應繳納火災公眾責任保險這一規(guī)定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本文根據(jù)改革開放
2、以來全國公眾聚集場所火災統(tǒng)計情況和消防安全現(xiàn)狀,提出了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理論,建立了公眾聚集場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通過數(shù)學賦值、專家打分以及采用線性加權等評估方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計算了其火災風險度,并給出了公眾聚集場所的火災風險等級分級,最后通過具體實例介紹了本評估方法的應用,同時指出了降低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等級的措施。關鍵詞 公眾聚集場所; 火災風險評估; 指標體系。 Research of the fire risk assessment in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AbstractThe our countrys public gathering
3、 places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fire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from 1993 to 2004, There were 73 serious fire accident in National 120 typical of catastrophic fire in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take up 60% of the total approximately; caused 1946 people deaths, take up 73.5% of th
4、e total death approximately. There was a The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and more, followed by a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the fire occurred more and more .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Qunsiqunshang vicious fire accident, has become a threat to Chinas publ
5、ic fire safety of outstanding problems. Faced with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such a severe fire situ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for fire safety, to be implemented to the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should be paid fire public liability insurance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
6、al support, the paper under the country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fire statistics and fire safety status quo, made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of fire risk assessment, established a public gathering fire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rough the math assignment, the expert poin
7、ts and the weighted linear, such as assessment methods, identified The target weight to calculate its risk of fire, and gives the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the fire risk rating classification, the final adoption of concrete exampl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approach, noting that a public gathering p
8、laces to reduce fire risk rating Measures.Keywords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the fire risk assessment ; Index System目 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01918001 中文摘要 PAGEREF _Toc201918001 h I HYPERLINK l _Toc201918002 英文摘要 PAGEREF _Toc201918002 h II HYPERLINK l _Toc201918003 目錄 PAGEREF _Toc201918003
9、 h III HYPERLINK l _Toc201918004 1 緒論 PAGEREF _Toc201918004 h 1 HYPERLINK l _Toc201918005 2 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現(xiàn)狀分析 PAGEREF _Toc201918005 h 2 HYPERLINK l _Toc201918006 2.1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案例 PAGEREF _Toc201918006 h 2 HYPERLINK l _Toc201918007 2.2 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存在問題分析 PAGEREF _Toc201918007 h 2 HYPERLINK l _Toc201918008
10、2.2.1 擅自投入使用 PAGEREF _Toc201918008 h 3 HYPERLINK l _Toc201918009 2.2.2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PAGEREF _Toc201918009 h 3 HYPERLINK l _Toc201918010 2.2.3 消防安全責任人和職工消防安全素質不高 PAGEREF _Toc201918010 h 3 HYPERLINK l _Toc201918011 2.2.4 建筑消防設施完好有效率低 PAGEREF _Toc201918011 h 3 HYPERLINK l _Toc201918012 2.2.5 采用大量可燃材料裝修
11、PAGEREF _Toc201918012 h 3 HYPERLINK l _Toc201918013 2.2.6 安全疏散設施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 PAGEREF _Toc201918013 h 4 HYPERLINK l _Toc201918014 2.2.7 消防器材配置不符合要求 PAGEREF _Toc201918014 h 4 HYPERLINK l _Toc201918015 2.2.8 自防自救能力低 PAGEREF _Toc201918015 h 4 HYPERLINK l _Toc201918016 3 國內外有關火災風險評估技術綜述 PAGEREF _Toc201918016
12、h 6 HYPERLINK l _Toc201918017 3.1 美國的“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方法 PAGEREF _Toc201918017 h 6 HYPERLINK l _Toc201918018 3.2 英國的“風險評估”方法 PAGEREF _Toc201918018 h 6 HYPERLINK l _Toc201918019 3.3 我國的火災風險評估研究情況 PAGEREF _Toc201918019 h 7 HYPERLINK l _Toc201918020 4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 PAGEREF _Toc201918020 h 8 HYPERLINK l _To
13、c201918021 4.1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的定義 PAGEREF _Toc201918021 h 8 HYPERLINK l _Toc201918022 4.2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 PAGEREF _Toc201918022 h 8 HYPERLINK l _Toc201918023 4.2.1 建立指標體系的原則 PAGEREF _Toc201918023 h 8 HYPERLINK l _Toc201918024 4.2.2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構成 PAGEREF _Toc201918024 h 8 HYPERLINK l _Toc20191
14、8025 4.3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指標權重確定 PAGEREF _Toc201918025 h 10 HYPERLINK l _Toc201918026 4.4 公共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PAGEREF _Toc201918026 h 10 HYPERLINK l _Toc201918027 4.5公共聚集場所火災風險等級 PAGEREF _Toc201918027 h 11 HYPERLINK l _Toc201918028 4.6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應用舉例 PAGEREF _Toc201918028 h 11 HYPERLINK l _Toc201918029 5 降低公
15、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等級的措施 PAGEREF _Toc201918029 h 13 HYPERLINK l _Toc201918030 5.1嚴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規(guī),把好公眾聚集場所使用和開業(yè)前的審核關 PAGEREF _Toc201918030 h 13 HYPERLINK l _Toc201918031 5.2 加強消防宣傳和培訓,提高公眾聚集場所從業(yè)人員的消防意識 PAGEREF _Toc201918031 h 13 HYPERLINK l _Toc201918032 5.3 進一步深化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專項治理工作,徹底消除火災隱患 PAGEREF _Toc201918032 h 13 H
16、YPERLINK l _Toc201918033 5.4 完善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實行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 PAGEREF _Toc201918033 h 14 HYPERLINK l _Toc201918034 5.5嚴格依法監(jiān)督,不斷提高消防執(zhí)法力度 PAGEREF _Toc201918034 h 14 HYPERLINK l _Toc201918035 6 結論 PAGEREF _Toc201918035 h 15 HYPERLINK l _Toc201918036 參考文獻 PAGEREF _Toc201918036 h 16 HYPERLINK l _Toc201918037 致 謝
17、 PAGEREF _Toc201918037 h 17本科畢業(yè)論文(設計)第17頁 共 17 頁1 緒論公眾聚集場所主要是指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體育場館、會堂以及歌舞娛樂游藝放映等場所。近年來公眾聚集場所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時有發(fā)生,已成為威脅我國公共消防安全的突出問題。如2002年全國發(fā)生在公眾聚集場所的火災9499起,死333人,傷464人,直接財產損失17091.4萬元。其中特大火災6起,直接財產損失7219.1萬元,起數(shù)和直接財產損失分別占特大火災總數(shù)24%和59.2%。2003年全國發(fā)生在公眾聚集場所的火災9508起,死288人,傷404人,直接財產損失12494.3萬元。其
18、中重特大火災73起,死亡150人,起數(shù)和死亡人數(shù)分別占重特大火災總數(shù)21.3%和29.2%;從百起火災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看,公眾聚集場所為3人,居各類場所之首。1993年到2004年,在被統(tǒng)計的120起典型特大火災中公眾聚集場所共發(fā)生特大火災事故73起,約占總數(shù)的60%;造成1946人死亡,約占總死亡人數(shù)的73.5%13;1993年到2001年,九年間公眾聚集場所火災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達到6億元人民幣,見表1.1。 表1.1 1993年至2004年我國十大典型特大火災損失情況統(tǒng)計表年份十大典型火災損失情況公眾聚集場所火災損失情況死亡/人受傷/人直接財產損失 /萬元起數(shù)死亡/人受傷/人直接財產損失
19、/萬元1993260106535680.25961157037.7199466833520112.675581508358.6199513778119587115338079199617120310182.36106708559.3199722821515297.161571573340.9199885987217757536181.6199988707782.7559345021.8200045815915739.4638331304720015193486.975112302.72002220716197657219.120032004155125143499476210512177面對公
20、眾聚集場所如此嚴峻的火災形勢,為加強公眾聚集場的消防安全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修訂草案)中規(guī)定:公眾聚集場所應當參加火災公眾責任保險。保險人應當在承保前對投保單位進行消防安全評估,在保險期間內,給予投保單位消防安全指導,督促投保單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規(guī),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因此,為了給保險人在承保前對投保單位進行消防安全評估提供理論支持,實現(xiàn)消防與保險的良性互動,本文從公眾聚集場火災危險性入手,提出了公眾聚集場火災風險評估理論,并圍繞著公眾聚集場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和火災風險評估方法進行了研究探討。2 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現(xiàn)狀分析2.1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案例從表1.1 1993年至2004
21、年我國十大典型特大火災損失情況統(tǒng)計表中可以看出,1994年和2000年是公眾聚集場所特大火災突出的兩年。所謂“突出”是指發(fā)生群死群傷的惡性事故多。1994年11月27日,遼寧省阜新市藝苑歌舞廳火災,死亡233人;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瑪依市友誼館火災,致使323人死亡。兩起事故共傷亡556人,這驚人的數(shù)字使我們難以忘卻。2000年3月29日,河南省焦作市天堂音像俱樂部火災,致使74人死亡;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陽市東都商廈火災,死亡309人;2003年2月2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天潭酒店火災,死亡33人,受傷10表2.1 1993年至2003年10年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公眾聚集
22、場所火災案例起火時間起火單位名稱死人傷人損失/萬元火災原因1993.2.14河北省唐山市林西百貨大樓8154401.2違章電焊1994.11.27遼寧省阜新藝苑歌舞廳2332012.8玩火1994.12.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克拉瑪依市友誼館325130210.9電氣1995.3.13遼寧省鞍山商場3518866電氣1995.4.24新疆烏魯木齊市鳳凰時裝城52642.6電氣1997.1.29湖南省長沙市燕山酒家40797.2違反安全規(guī)定1997.12.12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匯豐大酒店311761.9放火2000.3.29河南省焦作市天堂音像俱樂部7419220電氣2000.12.252003.2.
23、2河南省洛陽市東都商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天潭酒店30933710275.3電焊違反操作2.2 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存在問題分析通過大量的火災案例統(tǒng)計和消防監(jiān)督執(zhí)法調查,目前公眾聚集場所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2.2.1 擅自投入使用建筑物未經消防審核、驗收及消防安全檢查或經審核、驗收、消防安全檢查不合格擅自施工、投入使用現(xiàn)象突出,遺留下先天性火災隱患。2.2.2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用火用電、防火檢查(巡查) 、控制室值班、員工培訓、消防設施維修保養(yǎng)、火災隱患整改、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以及消防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必須建立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一些單位沒有認真按照公安部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
24、理規(guī)定的要求建立健全,有的雖然也建立了一些制度但不符合本單位實際,且內容不具體、不全面,沒有隨著消防法律法規(guī)的修訂和完善及時予以修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符合現(xiàn)行消防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缺乏可操作性。2.2.3 消防安全責任人和職工消防安全素質不高單位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不落實,消防安全責任人不熟悉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職責,不能將消防安全與生產經營同步抓,職工不會使用滅火器、不會引導人員疏散、不會撲救初起火災。公眾聚集場所經營者消防法律意識淡薄。有的公眾聚集場所經營者明知新建、改建、擴建和內部裝飾裝修必須報經當?shù)毓蚕啦块T消防驗收和開業(yè)前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和開業(yè)的規(guī)定,但在建設過程中,無
25、視消防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不向公安消防部門申報驗收和開業(yè)前檢查,特別是公眾聚集場所經營者存在短期行為,視消防法律法規(guī)于不顧,熱衷于走后門、找關系、托門子,逃避公安消防部門監(jiān)督管理,在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情況下,擅自投入使用、開業(yè),遺留下了先天性難以整改的火災隱患。2.2.4 建筑消防設施完好有效率低有許多公眾聚集場所應設而未設火災自動報警、自動噴水滅水系統(tǒng),有的雖然設了但不能正常開通運行,起不到報警、滅火的作用,常閉式防火門不裝設閉門器或閉門器損壞等情況也很突出。 2.2.5 采用大量可燃材料裝修據(jù)有關資料分析,火災死亡人員中,有80 %是因受煙氣、有毒氣體窒息而死亡。采用可燃材料裝修后的建筑,大
26、大增加了火災負荷,且燃燒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質,降低空間能見度, 使人失去逃生能力。公眾娛樂場所如一些影劇院、禮堂的屋頂建筑構件是木質結構或鋼結構,舞臺幕布和木地板是可燃的,觀眾廳天花和墻面為了滿足聲學設計音響效果,大多采用可燃材料。而一些歌舞廳、卡拉OK廳、夜總會等場所更是講究豪華氣派,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纖維織品等可燃材料,直接導致火災荷載大幅度增加。2.2.6 安全疏散設施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疏散樓梯間和疏散走道無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燈沒有或者損壞,安全出口寬度、數(shù)量不足且被封堵、鎖閉、占用、堆放雜物等問題大量存在。2.2.7 消防器材配置不符合要求有的滅火器配置數(shù)量不足、選型不合理,消
27、火栓銹蝕打不開、箱內缺少器材。2.2.8 自防自救能力低火災發(fā)生的規(guī)律告訴我們,火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對人造成致命的傷害,往往在消防隊到達之前,就已經傷亡大半了,要想減少人員傷亡,應在提高公眾聚集場所的自防自救能力上下功夫。這些技術上的或人為上的火災影響因素嚴重制約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據(jù)統(tǒng)計,近年來發(fā)生在公眾聚集場所的火災情況如表2.2所示,引發(fā)這些火災的原因是很復雜的,既有人為因素又有非人為因素。表2.2 近年來我國公眾聚集場所特大火災情況6 年度起數(shù)死亡人數(shù)受傷人數(shù)直接損失/萬元合計31120681157137 875.719911358543 635.0199217183 918.31
28、9933312910110 234.319945065321014 551.81995331728210 764.2199624631710 554.219972312417911 464.0199820484912 267.2199924675911 296.72000274185512 233.3200192196 416.62002962403 856.42003639161 448.9200456913021 215.1220520061071121515422 534.54 456.6根據(jù)表2.2所得的數(shù)據(jù),就火災次數(shù)和人員傷亡情況繪制出年份條件下的曲線圖如圖2.1所示7。可以看出,
29、公眾聚集場所發(fā)生火災的趨勢總體上來說是逐年趨于下降的。這說明我國近些年在預防公眾聚集場所的火災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明顯的。我們從圖中還可以看出曲線每次到達一個高峰的時候總會有一個急劇的下降,到最低點后總會有一個很大的反彈。這也說明了一個客觀事實:人們對公眾聚集場所的火災危險在主觀上高度警惕了,火災事故就會減少。而在安全形勢好的時期,人們在主觀上放松警惕,火災事故就會突然上升。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加強對公眾聚集場所的火災預防,越是在事故低發(fā)時期越是要提高警惕,以防止重大惡性火災事故的發(fā)生。圖2.1 我國近年來公眾聚集場所發(fā)生火災次數(shù)與人員傷亡人數(shù)曲線圖3 國內外有關火災風險評估技術綜述3.1 美國的
30、“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方法美國國家消防局與CFAI 于1999 年一起,在“消防局自我評估”及“消防安全標準”的工作的基礎上,更突出強調了“火災科學”的“科學性”,開發(fā)出名為“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Risk,Hazard and Value Evaluation) ”的方法 8 。美國消防局于2001 年11 月19日發(fā)布了該方案,這是一個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包含了多種表格、公式、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 主要用于采集相關的信息和數(shù)據(jù),以確定和評估轄區(qū)內火災及相關風險情況, 供地方公眾安全政策決策者使用。該方法的要點集中于兩個方面: 一是各種建筑場所火災隱患評估。其目的是收集各種數(shù)據(jù)元素,
31、這些數(shù)據(jù)能夠通過高度認可的量度方法,以便提供客觀的、定量的決策指導。其中的分值分配系統(tǒng)包括: 建筑設施、建筑物、生命安全、供水需求、經濟價值。二是社區(qū)人口統(tǒng)計信息。包括居住人口、年均火災損失總值、每1000人口中的消防員數(shù)目等數(shù)據(jù)元素。該方法已在一些消防局的救援響應規(guī)劃中得到應用。3.2 英國的“風險評估”方法英國 Entec 公司研發(fā)“消防風險評估工具箱” 9,解決了兩個問題: 一是評估方法的現(xiàn)實性。經過對環(huán)境、毒品管理、海事安全等部門所使用的各種風險評估方法進行廣泛考察之后,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對這些方法加以適當轉換,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不同緊急情況進行評估。二是建立了表
32、達社會對生命安全風險可接受程度的指標。Entec 的方法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各類事故和各類建筑設施進行風險評估, 這樣得到一組關于滅火力量部署和消防安全設施規(guī)劃的國家指南。進而對于國家水平上的風險評估設定了一個包括四個階段的通用的程序: 對生命和/或財產的風險水平進行估算; 把風險水平與可接受指標進行對比;確定降低風險的方法,包括相應的預防和滅火力量的部署; 對不同層次的滅火和預防工作的作用進行估算,確定合理、可行地降低風險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國家指南確定后,才能提供一套評估工具,各地方主管部門可以利用這些工具在國家規(guī)劃要求范圍內,對當?shù)氐幕馂娘L險進行評估
33、,并對滅火力量進行相應的部署。該項目要求針對以下四類事故制定風險評估工具: 住宅火災;商場、工廠、多用途建筑和民用塔樓這樣人員比較密集的建筑的火災; 道路交通事故一類危及生命安全、需要特種救援的事故; 船舶失事、飛機墜落這樣的重特大事故。第三個階段是對使用上述評估工具的區(qū)域進行考查,估算其風險水平,與國家風險規(guī)劃指南對比,并推薦應具備的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設施水平。3.3 我國的火災風險評估研究情況火災風險評估方法與應用研究已經引起我國火災科學與消防工程、安全生產、保險等領域的學者的廣泛重視。從檢索到的有關文獻看,已有一些學者在火災風險評估工作的領域做了研究。如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承擔完成的
34、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城市區(qū)域火災風險評估技術的研究”以及景絨等10對城市居住區(qū)火災風險評估的研究,用于指導城市消防規(guī)劃。張一先11采用指數(shù)法對蘇州古城區(qū)的火災危險性進行分級,用于指導該區(qū)域的消防設施改造。關于建筑物的火災風險評估目前也有部分學者在進行初步探索研究。4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4.1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的定義根據(jù)經典的風險定義12, 火災風險是火災風險發(fā)生的概率與火災風險后果的乘積。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 R = P C (4.1)式中: R火災風險;P火災風險概率,表示火災發(fā)生的可能性;C火災風險后果,表示火災危害的嚴重程度。4.2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
35、4.2.1 建立指標體系的原則指標體系的設計是評估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和核心內容。要將影響火災風險的主要因素歸納總結成一系列概念明確、邊界清晰、便于把握的指標,并把這些指標按照其內在的聯(lián)系及隸屬關系組織起來,構造出評估的指標體系,需要廣泛的調查研究、深入細致的分析與綜合。指標體系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評估的作用和功能的正常發(fā)揮,以及評估能否被認可,在行業(yè)領域內能否被推廣10。4.2.1.1 科學性原則指標體系要能夠全面反映所評區(qū)域火災風險的各主要方面, 其主要指標要能夠準確反映某一方面的具體內容,體現(xiàn)科學性。只有這樣,獲取的信息才具有客觀性和可靠性,評估的結果才有較高的可信度。4.2.1.
36、2 從我國的現(xiàn)實出發(fā),所選指標的檢查考核方式要簡便易行,盡量簡化評估工作的程序,容易實現(xiàn)量化,要有可行性。這樣評估的實施方案才容易被各級部門所接受。4.2.1.3 可比性原則所選指標要具有可比性。這樣便于各區(qū)域間進行橫向比較,也便于公安消防部門及時總結共性問題,及時調整有關消防安全技術規(guī)范,更好地指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4.2.2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構成大量調查研究表明,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大小與公眾聚集場所的建筑特征、火災危險源、消防安全管理等因素有關,其評估指標體系10,12,13的構成見表4.1。同時,對于國家和相關部門在一些相關的規(guī)范和法律制度中就某些指標,有相關的最高限
37、制,如果一但達到或超過這些指標,難么就是極高風險,下列指標體系不作要求。表4.1 公共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及評估標準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因素與分值建筑特征0.25人員荷載/人/m2,0.256.06.04.04.02.02.010752建筑高度/m,0.201001005050242410752防火間距/m,0.201410752耐火等級, 0.15四級三級二級一級10752消防撲救面,0.20一面靠近兩面靠近三面靠近四面靠近10752火災危險源0.35電器設備(使用年限),0.3303015155510752裝修材料(A級、B1級材料所占比例%),0.270705050104.04.02
38、.52.51.01.010752消防安全管理0.40消防安全管理組織情況,0.1不健全無義務消防隊較健全非常健全10752安全管理崗位責任制,0.1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執(zhí)行情況,0.1防火巡查、檢查執(zhí)行情況,0.1用火用電安全管理,0.15安全疏散通道管理,0.20無10不執(zhí)行10無10無管理10不暢通稍明確基本明確十分明確752重要崗位執(zhí)行基本執(zhí)行嚴格執(zhí)行752不暢通較隨意7不太嚴格8基本暢通基本到位5基本嚴格5暢通十分到位2非常嚴格2十分暢通10752消防設施配備與完好率/%,0.152107524.3 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指標權重確定火災風險評估指標設計好之后,還需要合理地確定各指標的權
39、重。本文采用專家估測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該種方法取決于評價對象領域中的專家的知識與經驗,各評價指標的權重都由專家作出主觀判斷。設評價對象的評價指標為U=u1,u2,un現(xiàn)有m個專家分別就U 中元素作出權重判定,其結果列于表4.2:表4.2 權重專家估算法計算過程專家u1u2un專家1專家2專家ma11a21am1a12a22am2a1na2namn111=tia1a2an1 顯然表中各行之和等于1,即(j=1,2, ,m)。根據(jù)上表,可取n個指標權重的平均值作為其權重。表中ai(i=1,2,n)表示,即各行之和,那么ai對應于指標ui的權重為: (4.2)4.4 公共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方法根
40、據(jù)上述所建立的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將其分解為由各個組成因素的層次結構,采用了層次分析的方法。公共聚集場所的火災風險度的可采用線性加權模型14進行計算: R = W i F i (4.3)式中: R公眾聚集場的火災風險;Wi最基層指標對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的權重;Fi為最基層指標的評估得分;N最基層指標總數(shù)。4.5公共聚集場所火災風險等級根據(jù)以上公共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方法計算所得分值,可對公共聚集場所的火災風險進行相應分級,見表4.3。表4.3描述的風險特征僅是一種導則,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進行特征組合,產生適合不同類型公共聚集場所的風險分級。當然,風險分級的合理性將根據(jù)應用情況
41、,可不斷進行調整。表4.3 公共聚集場所火災風險等級劃分評估得分風險等級風險特征描述R8.5極高風險公共聚集場所建筑面積和人員密度很大,并且建筑消防設施不健全或損壞很嚴重,法律規(guī)章不落實,可燃裝修材料很多,材料很差。5.5R8.5較高風險公共聚集場所建筑面積和人員密度較大,并且建筑消防設施損壞和沒建設較嚴重,法律規(guī)章難落實,可燃裝修材料較多,材料較差。2.5R5.5R2.5中等風險較低風險公共聚集場所建筑面積和人員密度中等,并且建筑消防設施建設完成,法律規(guī)章部分落實,檢查較好。公共聚集場所建筑面積和人員密度較小,并且建筑消防設施健全和完善,法律規(guī)章較好落實,人員素質較高,建筑設備年限短。4.6
42、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應用舉例根據(jù)以上建立的評估指標體系和確定的評估方法,下面結合具體實例介紹本評估方法的應用。北京藍極速網吧:建筑特征0.25,人員荷載/人/m2 (0.25) 6.04.0,建筑高度/m(0.20)24,防火間距/m(0.20)4,耐火等級(0.15)三級,消防撲救面(0.20)一面靠近; 火災危險源0.35,電器設備(使用年限)(0.3)155,裝修材料(A級、B1級材料所占比例/%) (0.2) 70,惡意放火率/%(0.1)4.0; 消防安全管理0.40,消防安全管理組織情況(0.1)不健全,安全管理崗位責任制(0.1)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執(zhí)行情況(0.1)不執(zhí)行,
43、防火巡查、檢查執(zhí)行情況(0.1)較隨意,用火用電安全管理(0.15)無管理,安全疏散通道管理(0.20)基本暢通,消防設施配備與完好率/%(0.15)60,消防培訓與應急演練頻次/次/年(0.1)無。綜上所述,對照公共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運用火災評估的方法計算的火災風險度為: 該場所火災風險等級介于5.5R8.5,屬較高風險。武警學院圖書館:建筑特征0.25,人員荷載/人/m2 (0.25) 2.0,建筑高度/m(0.20)24,防火間距/m(0.20)1014,耐火等級(0.15)二級,消防撲救面(0.20)三面靠近; 火災危險源0.35,電器設備(使用年限)(0.3)5,裝修材料
44、(A級、B1級材料所占比例%) (0.2) 90100,吸煙管理(0.20)禁止吸煙,用火不慎/%(0.2)10,惡意放火率/%(0.1)2。綜上所述,對照公共聚集場所火災風險評估指標體系,運用火災評估方法計算的火災風險度為:該場所火災風險等級R2.5,屬較低風險。5 降低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等級的措施當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度大于5.5時,就屬高風險。因此,為了降低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風險等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5.1嚴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規(guī),把好公眾聚集場所使用和開業(yè)前的審核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歌舞廳、影劇院、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等公眾聚集場所,在使用或開業(yè)前,應當向當?shù)毓?/p>
45、安消防機構申報,經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開業(yè)。公安部61號令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規(guī)定商場(市場)、賓館(飯店)、體育場(館)、會堂、公共娛樂場所等公眾聚集場所是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該實行嚴格管理。公眾聚集場所使用或開業(yè)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依法辦理建筑工程消防設計防火審核手續(xù),并經消防驗收合格;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組織,消防安全責任明確;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guī)程;員工經過消防安全培訓; 建筑消防設施齊全;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凡不具備上述消防條件的公眾聚集場所,不能同意使用或開業(yè)。認真執(zhí)行消防技術規(guī)范,嚴把公眾聚集場所建筑工程防火設計審核關,杜絕先
46、天性火災隱患新建、改建、擴建、裝修的公眾聚集場所工程項目,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必須認真執(zhí)行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土建部分中著重考慮防火分區(qū)、防火分隔、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疏散通道應避免采用“S”型走道,安全出口的寬度要根據(jù)額定人數(shù)經計算確定,消防設施要充分考慮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消防水幕設施和有效的防排煙設施,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等設施。滅火器材根據(jù)場所使用性質,按照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經計算配置足夠數(shù)量的ABC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在工程裝修中嚴格限制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建筑物的吊頂、地面、隔斷均使用A級裝修材料,減少可燃裝修面積,降低建筑物的火災荷載,電氣線路必須暗敷,穿PVC,塑料管或金屬管保護。5.2 加強消防宣傳和培訓,提高公眾聚集場所從業(yè)人員的消防意識公眾聚集場所應當開展各種形式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從業(yè)人員應當至少半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訓。宣傳和培訓應包括如下內容:有關消防法規(guī)、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規(guī)程;本單位、本崗位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滅火器材使用方法;報火警、撲救初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件優(yōu)化》課件
- 工廠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 《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術》課件
- 2025年上海技術服務合同
- 財務管理中的內外部協(xié)作與溝通機制研究試題及答案
- 產前孕期胎教親子教育重點基礎知識點
- 體育經紀人資格考試中的創(chuàng)新思路探討 試題及答案
- 發(fā)掘潛力游泳救生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過程中的界限與自由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員考試的實踐與理論試題及答案
- 教學課件 金屬學與熱處理-崔忠圻
- 成礦預測課件
- GB∕T 2518-2019 連續(xù)熱鍍鋅和鋅合金鍍層鋼板及鋼帶
- 年產美甲貼100萬張新建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
- 信息時代的研究生 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 契稅補貼申請表
- 西山煤電集團白家莊礦煤層開采初步設計
- 高速公路內業(yè)資料規(guī)范化管理實施細則課件
- 最新金屬軟管設計制造新工藝新技術及性能測試實用手冊
- 心理咨詢記錄--個案5
- 節(jié)煤型高溫沸騰爐的結構設計與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