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調查顯示中國有超過三分之二消費者曾使用移動設備購物_第1頁
SAP:調查顯示中國有超過三分之二消費者曾使用移動設備購物_第2頁
SAP:調查顯示中國有超過三分之二消費者曾使用移動設備購物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SAP:調查顯示中國有超過三分之二消費者曾使用移動設備購物Posted on2013 年 10 月 17 日 byadmin in消費者研究 ,移動電子商務with0 Comments根據 SAP 的最新調研數據顯示,超過 98% 的中國消費者希望與銀行、電信企業(yè)、零售商、公用事業(yè)單位和其他企業(yè)展開更多移動互動,中國消費者因此也成為了移動商務服務需求最大的消費群體。 SAP 公布了中國的研究結果。研究發(fā)現,中國有超過三分之二 (67%) 的消費者曾使用移動設備購物,并且期望獲得更多移動購物體驗。同時,中國的移動交易業(yè)務也擁有巨大潛力。在從未體驗過移動交易的移動設備用戶中,有 66% 的人對未來

2、嘗試移動交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該研究顯示,消費者正在利用手機體驗日趨多元化的移動商務服務,其中包括搜索產品、響應促銷活動、咨詢客戶服務以及向公用事業(yè)單位提交儀表讀數等等。絕大多數用戶表示,如果企業(yè)或零售商能夠提供更豐富的支付選項,將促使他們購買該企業(yè)或零售商的產品 ; 同時手機未來將在移動支付領域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SAP大中華區(qū)平臺解決方案總經理陸大昕表示:“中國消費者對移動商務服務的需求居全球首位,同時他們還希望體驗更簡潔、功能更豐富的移動商務服務。對企業(yè)而言,這里面蘊藏著巨大商機。一方面,企業(yè)的外延大幅度地擴大了,更多的業(yè)務職能通過移動化設備來完成;另一方面,企業(yè)能夠借助移動設備與消費

3、者展開更加個性化的互動和互聯。通過將移動設備作為一體化的通信渠道、會員卡、個性化的位置感應產品、自助服務終端,以及包括現金、信用卡或Web 貨幣在內的支付手段,全面釋放移動設備的潛能,我們期待精通移動設備的中國消費者和企業(yè)繼續(xù)領跑移動經濟。 ”借助移動商務,實現行業(yè)轉型銀行業(yè)中國的消費者紛紛將移動設備視為與金融服務機構開展通信和交易的基本方式。除了語音通話外,高達85% 的移動用戶使用移動設備支付賬單( 全球平均水平為 55%) ,80%的用戶用它進行銀行轉賬 ( 全球平均水平為52%) ,75%的用戶利用其開設新賬戶(全球平均水平為 48%) 。移動經濟為銀行帶來了絕佳的發(fā)展機遇。銀行可以通

4、過提供新產品和服務創(chuàng)造新的收入流、吸引新儲戶、降低成本、減少欺詐并提升客戶忠誠度,進而提升市場地位。借助創(chuàng)新型移動銀行應用程序和服務,客戶還能夠通過移動設備輕松理財。零售業(yè)移動設備的爆炸性增長使得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正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的消息變得更靈通,要求也越來越苛刻。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的移動購物需求不斷攀升,給零售商創(chuàng)造了極大的盈利空間。在中國,零售業(yè)是移動購物的焦點行業(yè),移動交易的主要對象包括服裝(61%) 、書籍或電子書 (57%) 、娛樂服務 (45%) 、音樂下載 (43%) 等等。中國的用戶會受優(yōu)惠券(37%) 、廉價服務 (31%) 以及專屬服務 (26%) 的吸引,通過手機購買產品。零售商則需積極響應新一代消費者日新月異的消費行為,幫助他們使用移動商務、移動支付技術以及相關工具,從而通過移動設備提高忠誠度,推廣市場營銷活動。電信業(yè)目前,移動運營商想要通過提供新的移動商務增值服務,吸引并留住客戶。在中國, 73% 的用戶表示如果移動商務的安全性能夠讓他們更放心,他們會更多地選擇移動支付服務,其中 48% 的用戶表示需要在如何使用移動支付方式方面擁有更多信心。隨著中國逐漸步入移動經濟時代,消費者希望隨時隨地便捷地訪問各種交易渠道。毋庸置疑,移動運營商能夠在消費者采用移動支付服務方面發(fā)揮重要的推動作用。正如此次研究顯示,通過提供免費的通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