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頁一 課程性質、目標 基礎化學是一門綜合、實用、創(chuàng)造性學科,是化工、醫(yī)藥衛(wèi)生、環(huán)境、材料、能源、信息、能源、農林、生命科學與技術基礎。當人類面臨環(huán)境保護、能源開發(fā)、功效材 料研制、新藥開發(fā)研制、可連續(xù)發(fā)展等問題時,化學都是不可缺乏,因為化學是能夠創(chuàng)造新物質學科,化學與人類衣食住行親密相關。 就醫(yī)藥專業(yè)而言,基礎化學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素質課程,再針對高職高專院校藥學相關專業(yè)學生來講,基礎化學是其必備專業(yè)素養(yǎng),是他們未來專業(yè)課程基礎課,能夠說是他們未來進入藥學領域大門敲門磚。第2頁一 課程性質、目本課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藥學基礎素養(yǎng),同時也培養(yǎng)他們動手能力。藥品本質是化學物質,更確切說是藥品所含對生命體
2、起作用物質,它們化學本質是化學物質。經過學習本門課程,使學生掌握與藥品劑型、劑量相關一些基礎知識以及藥品本質化學基礎知識。進而掌握一些藥品貯藏、運輸、使用注意事項。第3頁二、課時本課程屬于教學與實踐相結合課程,要求學生有較強動手能力。每七天4課時,共有52課時。第4頁三、開設年級 本課程開設年級是 11 級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yè)一班、二班。第5頁四、教材分析選取教材是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出版基礎化學。本教材特點有:1、是二十一世紀高職高專醫(yī)藥衛(wèi)生、化工類規(guī)劃教材;2、從當前高職高專教學特點出發(fā),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3、內容以“必需、夠用”為標準,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及其實驗內容整合在一起。全書
3、分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實驗三大部分。第6頁4、教材內容深廣度適中,重視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試驗技能教學,理論聯絡實際,重視對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重點突出、基本原理敘述清楚、概念準確、語言簡練、深入淺出,比較切合我校學生實際。5、無機及分析化學部分將四大平衡與定量分析化學中四大滴定有機結合在一起,突出了各種基本化學分析方法實際應用。有機化學部分按照官能團次序介紹了烴及其衍生物和糖類、脂類、蛋白質等內容。試驗部分將各類試驗內容詳細細化,做到同理論教學內容緊密結合。6、教材編寫結構包含教學目標、本章小結、習題,特色鮮明。第7頁五、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一) 教學重點:溶液
4、與膠體性質、化學鍵分類及其與化學物質聯絡、有機官能團性質及其化合物分類與性質、化學試驗操作規(guī)范。二) 教學難點:分析化學滴定方法原理及試驗操作、有機化合物官能團與藥品分類關系、藥品劑型設計與化合物性質關系。 第8頁六、教學設計(一)教學設計理念1、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索,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2、理論聯絡實際,較強動手操作能力;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獨立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能力,為學生終生發(fā)展服務。第9頁(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了解無機、分析、有機化學試驗技能以及化合物命名規(guī)則;(2)了解化學結構式特征與物質性質聯絡;(3)掌握物質化學性質特征與其貯藏、運輸、使用聯絡。2、能力目標:(1)利用所學
5、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分析實際問題;(2)能依據化學結構式判斷化合物種類;第10頁(3)能依據化合物種類進而聯想其貯藏、運輸、使用注意關鍵點;(4)掌握一些常見藥品特點與其化合物化學性質聯絡; (5)掌握一些化學試驗規(guī)范操作技能。3、情感目標:(1)初步具備發(fā)散思維能力;(2)含有團體協(xié)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3)增強職業(yè)道德意識,嚴于律己,增強未來作為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者使命感。第11頁00000000理論:溶液和膠體、化學反應速率、滴定分析、烴類及其衍生物、糖類、脂類、蛋白質;化學試驗基本知識及其操作規(guī)范試驗:化學試驗儀器使用操作、化學試驗結果驗證。 (三)教學主要內容第12頁七、教學方法和伎倆 轉變以“
6、知識為本位”,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傳統(tǒng)教學模式。堅持“以人為本”教學方式,變過去主動為被動,以學生為主體。所以,我們在選擇教學方法和伎倆時候應該重視引導啟發(fā)性、開放性、靈活性。第13頁1、教學方法:(1)任務導向法:學生在試驗課教學過程中要完成任務,為完成任務,學生必須規(guī)劃設計試驗實施方案和步驟,然后按規(guī)劃實施操作,讓學生經過學習、分析,在實踐中總結并形成能力。(2)案例分析法:經過經典案例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學習,既能夠豐富學生視野,也能夠讓學生從中總結經驗和教訓,為學生更加好地從事醫(yī)藥工作打下基礎。(3)頭腦風暴法:充分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放松頭腦,盡情想象,最終從眾多想法中總結出大
7、家認可處理方法。(4)勉勵學生自我拓展,充分試驗課堂自我學習。 第14頁2、教學伎倆: 應用當代教學技術伎倆輔助教學,對于提升深入課程教學效果非常顯著。在本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主要采取以下幾個伎倆輔助教學。(1)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在本課程階段,為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應用了圖片、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技術制作了多媒體教學課件,直觀向學生展示等學生難以了解教學內容,取得了良好效果。(2)對于實踐項目教學,輔助不一樣記憶類型、不一樣能力層次學生進行試驗實踐學習,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經過教學試驗實踐,學生普遍能找到適合自己學習方法,獨立完成課堂學習任務第15頁八、考評方式及成績評定1、成績評定總則:以百分制計算總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含試驗匯報)占總成績50%,期末考試成績占50%。總成績滿分100分,60分即取得該課程分。2、平時成績評定:、包含三部分試驗匯報,出勤率,課堂表現等(其中上完試驗課后,要求填寫試驗匯報成績占到平時考勤25%)??荚u成績百分比組成平時成績、試驗匯報、期末考試成績各20%、30%、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式餐廳轉讓合同范本
- 產品配方轉讓合同范例
- 公司代經營合同范例
- 2024年重慶市大足區(qū)婦女聯合會招聘筆試真題
- 化肥品牌轉讓合同范本
- 書宣傳推廣合同范本
- 企業(yè)燃氣合同范本
- 公寓鋪子轉讓合同范本
- 個人首套房屋購買合同范本
- 化工購銷合同范本
- 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認識時分》教案(無錫公開課)
- 軌道交通云平臺業(yè)務關鍵技術發(fā)展趨勢
- 打造金融級智能中臺的數據底座
- 工程合同管理教材(共202頁).ppt
- ANKYLOS機械并發(fā)癥處理方法
- 道路橋梁實習日記12篇
- 第十章運動代償
- 氬弧焊機保養(yǎng)記錄表
- 明星97iii程序說明書
- 《企業(yè)經營統(tǒng)計學》課程教學大綱
- 交通安全設施養(yǎng)護技術.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