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內科學預習知識:脾胃系統(tǒng)第一節(jié)胃痛【概說】一、 概念: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癥的病證。二、歷史沿革:1、“胃脘痛”之名最早記載于內經,并對其病因、病位有所論述2、唐宋以前文獻多把屬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屬于心經本身病變的心痛混為一談。3、宋代之后醫(yī)家對胃痛與心痛混談提出質疑4、直至金元時代蘭室秘藏?二十二首立“胃脘痛”一門,將胃脘痛的證候、 病因病機和治法明確區(qū)分于心痛,使胃痛成為獨立的病證。5、此后,明清時代進一步澄清了心痛與胃痛相互混淆之論,提出了胃痛的治療大法,豐富了胃痛的內容。三、現(xiàn)代西醫(yī)學指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
2、消化不良、胃粘膜脫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癥狀者,屬于中醫(yī)學胃痛范疇, 均可參考本篇進行辨證論治,同時結合辨病處理?!静∫虿C】胃痛發(fā)生常因外邪犯胃、 飲食傷胃、情志不暢和脾胃素虛等方面,致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一、病因:1、外邪犯胃:外感寒、熱、濕諸邪,內客于胃,致胃脘氣機阻滯,不通則痛。2、飲食傷胃:飲食不節(jié),或過饑過飽,損傷脾胃,胃氣壅滯,致胃失和降,不通則痛。五味過極,辛辣無度,肥甘厚膩,飲酒如漿,則蘊濕生熱,傷脾礙胃,氣機壅滯。3、情志不暢:憂思惱怒,傷肝損脾,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脾失健運,胃氣阻滯,均致胃失和降,而發(fā)胃痛。4、素體脾虛:脾胃為倉廩之官,主受納何運化水谷,若素
3、體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氣機不暢,或中陽不足,中焦虛寒,失其溫養(yǎng)而發(fā)生疼痛。二、病機 :1、病位主臟在胃,與肝脾有關。( 肝脾兩臟與胃痛發(fā)病的關系如何 )胃痛的基本病變部位在胃,但與肝、脾的關系極為密切。肝與胃是木土乘克的關系。若憂思惱怒,氣郁傷肝,肝氣橫逆,勢必克脾犯胃,致氣機阻滯,胃失和降而為痛。肝氣久郁,既可出現(xiàn)化火傷陰,又能導致瘀血內結,病情至此,則胃痛加重,每每纏綿難愈。脾與胃同居中焦,以膜相連,一臟一腑,互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若稟賦不足,后天失調,或饑飽失常,勞倦過度,以及久病正虛不復等,均能引起脾氣虛弱,運化失職,氣機阻滯而為胃痛。脾陽不足,則寒自內生
4、,胃失溫養(yǎng),致虛寒胃痛; 如脾潤不及,或胃燥太過,胃失濡養(yǎng),或陰虛不榮,脈失濡養(yǎng),致陰虛胃痛。陽虛無力,血行不暢,澀而成瘀,可致血瘀胃痛2、病理性質應分虛實、寒熱:胃痛早期多由外邪、飲食、情志所傷,多為實證 ; 后期常為脾胃虛弱,但往往虛實夾雜,如脾胃虛弱夾濕、夾瘀等。3、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氣滯、寒凝、熱郁、濕阻、血瘀?;静C: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怎樣理解“治肝可以安胃”?肝疏泄失常,影響脾胃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為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氣壅而滯 ; 二為疏泄太過,橫逆脾胃,肝脾( 胃) 不和。一般來說,治療前者以疏肝為主,后者則以斂肝為主。然而,肝氣為病復雜,所以,從肝論治胃痛應調肝之
5、用。 可以疏肝解郁與抑肝緩急兩法先后或同時運用。疏斂并用的組方原則, 體現(xiàn)了調肝之法在病態(tài)下的雙向性調節(jié)作用。肝疏泄功能正常,氣順則通,胃自安和,即所謂:“治肝可以安胃”?!驹\查要點】一、診斷依據(jù)1、以上腹近心窩處胃脘部發(fā)生疼痛, 其疼痛有脹痛、刺痛、隱痛、劇痛等性質的不同。2、常伴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嘈雜泛酸,噯氣吐腐等上胃腸道癥狀。3、發(fā)病特點: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復發(fā)作病史,發(fā)病前多有明顯的誘因,如天氣變化、惱怒、勞累、暴飲暴食、饑餓、飲食生冷干硬、辛辣煙酒、或服用有損脾胃的藥物。二、病證鑒別胃痛應與真心痛、脅痛、腹痛、腸癰等病進行鑒別。1、胃痛與真心痛真心痛是心經病變所引起的心痛證。真
6、心痛多見于老年人, 為當胸而痛,其多刺痛,動輒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氣短、 汗出肢冷,病情危急。2、胃痛與脅痛脅痛是以脅部疼痛為主證,可伴發(fā)熱惡寒、或目黃膚黃,或胸悶太息,極少伴嘈雜泛酸,噯氣吐腐。肝氣犯胃的胃痛有時亦可攻痛連脅,但仍以胃脘部疼痛為主證。3、胃痛與腹痛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 恥骨毛際以上整個位置疼痛為主證。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證。兩者僅就疼痛部位來說, 是有區(qū)別的。4、胃痛與腸癰腸癰病變初起,多表現(xiàn)為突發(fā)性胃脘部疼痛,隨著病情的變化,很快由胃脘部轉移至右下腹部疼痛為主,且痛處拒按,腹皮拘緊,右腿屈曲不伸,轉側牽引則疼痛加劇,多可伴有惡寒、發(fā)熱等癥。胃痛患者始終局限
7、于胃脘,一般無發(fā)熱。【辨證論治】一、辨證要點:應辨虛實寒熱,在氣在血,還應辯兼夾證二、治療原則:治療以理氣和胃止痛為主,再須審證求因,辨證施治。三、證治分類1、寒邪客胃證主癥:胃痛暴作,惡寒喜暖,得溫痛減,遇寒加重;兼癥:口淡不渴,或喜熱飲;舌脈:舌淡苔薄白,脈弦緊。病機:寒邪客胃,陽氣被遏,氣機阻滯。治法:溫胃散寒,行氣止痛。代表方:香蘇散 +良附丸加減。2、飲食傷胃證癥狀:胃脘疼痛,脹滿拒按; 兼癥: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減,不思飲食,大便不爽,得矢氣及便后稍舒 ;舌脈:舌苔厚膩,脈滑。病機:飲食滯停,胃氣阻塞。治法:消食導滯,和胃止痛。代表方:保和丸加減。3、肝氣犯
8、胃證主癥:胃脘脹痛,痛連兩脅,遇煩惱則痛作或痛甚兼癥:噯氣、矢氣則痛舒,胸悶噯氣,喜長嘆息,大便不暢;舌脈:舌苔多薄白,脈弦。病機:肝氣郁結,橫逆犯胃,胃氣阻滯。治法:疏肝解郁,理所止痛。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減。4、脾胃濕熱證主癥:胃脘疼痛,痛勢急迫;兼癥:脘悶灼熱,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飲,身重疲倦,納呆惡心,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脈: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病機:濕熱蘊結,胃氣阻滯。治法:清化濕熱,理氣和胃。代表方:清中湯加減。5、瘀血停胃證主癥:胃脘疼痛,如針刺、似刀割兼癥:痛有定處,按之痛甚,痛時持久,食后加劇,入夜尤甚,或見吐血黑便舌脈: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澀。病機:瘀停胃絡,脈絡壅滯。治法
9、:化瘀通絡,理氣和胃。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前方活血化瘀,后方化瘀止痛。6、胃陰不足證主癥:胃脘隱隱灼痛; 似饑而不欲食兼癥:口燥咽干,五心煩熱,消瘦乏力,口渴思飲,大便干結舌脈: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病機:胃陰不足,胃失濡養(yǎng)。治法:養(yǎng)陰益胃,和中止痛。代表方: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7、脾胃虛寒證主癥: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喜溫喜按;兼癥: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受涼后發(fā)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納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脈: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病機:脾胃虛寒,失于溫養(yǎng)。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代表方:黃芪建中湯加減。( 小建中湯 +黃芪 )嘔吐【概說】一、 概念:嘔吐是指
10、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病證。有物有聲嘔 ; 有物無聲吐 ; 無物有聲干嘔二、 現(xiàn)代西醫(yī)學指的神經性嘔吐、急性胃炎、胃粘膜脫垂癥、幽門痙攣、幽門梗阻、十二指腸壅積癥等, 他如腸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尿毒癥、心源性嘔吐、顱腦疾病,表現(xiàn)以嘔吐為主癥者,屬于中醫(yī)學嘔吐范疇, 均可參考本篇進行辨證論治, 同時結合辨病處理?!静∫虿C】嘔吐發(fā)生常因外感六淫、內傷飲食、情志失調、稟賦不足等,使胃失和降,胃氣上逆一、病因:1、外邪犯胃:外感風、寒、暑、燥、濕六淫之邪,或穢濁之氣2、飲食不節(jié):飲食不節(jié),或過饑過飽,五味過極,辛辣無度,肥甘厚膩,飲酒如漿3、情志不暢:憂思惱怒,傷
11、肝損脾,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脾失健運,胃氣上逆4、病后體虛:脾胃素虛或病后虛弱,勞倦過度,耗傷中氣二、病機 :1、發(fā)病機理:胃失和降,胃氣上逆2、病變臟腑主要在胃,還與肝、脾密切相關【診查要點】一、診斷依據(jù)1、初起嘔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氣味; 久病嘔吐,時作時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氣不甚。2、新病邪實,嘔吐頻頻,常伴惡寒、發(fā)熱、脈實有力。久病正虛,嘔吐無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面色萎黃,脈弱無力等。3、本病常與飲食不節(jié),過食生冷,惱怒氣郁,或久病不愈等病史。二、病證鑒別1、嘔吐與反胃嘔吐相同點病變部位:胃不同點系脾胃虛寒,胃中無火,難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病機:胃失和降,胃終
12、至完谷盡吐出氣上逆有聲有物為特征,因胃氣上逆所致,反胃癥狀:嘔吐有感受外邪、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和胃虛失和等病因2、嘔吐與噎膈相同不同點嘔吐噎膈點癥狀進食順暢,吐無定時嘔吐 進食哽噎不順或食不得入, 或食入即吐,甚因噎廢食病情 病程 預后較輕 較短 尚好深重 較長 欠佳3、嘔吐物的鑒別:嘔吐酸腐量多,氣味難聞飲食停滯,食積內腐嘔吐苦水、黃水膽熱犯胃,胃失和降 嘔吐物為酸水、綠水肝熱犯胃,胃氣上逆嘔吐為濁痰涎沫飲停中阻, 氣逆犯胃 嘔吐清水,量少胃氣虧虛,運化失職【辨證論治】一、辨證要點:首辨虛實實證多由感受外邪、飲食停滯所致,發(fā)病較急,病程較短,嘔吐量多,嘔吐物多有酸臭味。 虛證多屬內傷,有氣虛
13、、陰虛之別,嘔吐物不多,常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脈弱無力等癥二、治療原則:治療以和胃降逆為原則三、證治分類實證1、外邪犯胃證主癥:突然嘔吐 兼癥:發(fā)熱惡寒,頭身疼痛 ; 舌脈:舌苔白膩,脈濡緩 病機:外邪犯胃,中焦氣滯,濁氣上逆。 治法:疏邪解表,化濁和中代表方:藿香正氣散加減2、食滯內停證主狀:嘔吐酸腐,脘腹脹滿,噯氣厭食兼癥:大便或溏或結舌脈:舌苔厚膩,脈滑實。病機:食積內停,氣機受阻,濁氣上逆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代表方:保和丸加減。3、痰飲內阻證主癥:嘔吐清水痰涎,脘悶不食兼癥:頭眩心悸舌脈:舌苔白膩,脈滑。病機:痰飲內停,中陽不振,胃氣上逆治法:溫中化飲,和胃降逆 代表方:小半
14、夏湯 +苓桂術甘湯4、肝氣犯胃證主癥:嘔吐吞酸,噯氣頻繁 兼癥:胸脅脹痛舌脈:舌紅,苔薄膩。 病機:肝氣不疏,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治法: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代表方:四七湯加減虛證1、 脾胃氣虛證食欲不振,食入難化,惡心嘔吐,脘部痞悶,大便不暢舌脈:舌苔白滑,脈象虛弦病機:脾胃氣虛,納運無力,胃虛氣逆治法:健脾益氣,和胃降逆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湯加減2、脾胃陽虛證主癥:飲食稍食即吐,時作時止兼癥:脾胃陽虛證侯舌脈:舌質淡,脈濡弱。病機:脾胃虛寒,失于溫煦,運化失職治法:溫中健脾,和胃降逆代表方:理中湯加減3、胃陰不足證主癥:嘔吐反復發(fā)作,或時作干嘔,似饑而不欲食兼癥:陰虛癥候,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病機:
15、胃陰不足,胃失濡養(yǎng),和降失司治法:滋養(yǎng)胃陰,降逆止嘔代表方:麥門冬湯加減腹痛【概說】一、概念: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的部位發(fā)生疼痛為主癥的病證。二、沿革1、內經最早提出腹痛病名,并提出由寒熱邪氣引起。2、金匱要略對腹痛的辨證論治作了較全面的論述。開創(chuàng)了腹痛證治先河3、諸病源候論始將腹痛獨立辨證,對其病因、證候詳細表述。4、仁齋直指方將腹痛分類,并提出對不同腹痛的鑒別。5、李東垣醫(yī)學發(fā)明強調“痛則不通”的病理學說。在治療原則上提出“痛隨利減,當通其經絡,則疼痛去矣?!睂笫喇a生很大影響。6、古今醫(yī)鑒對各種病因提出不同的治療原則?!笆呛畡t溫之,是熱則清之,是痰則化之,是血則散之,是蟲則殺之
16、,臨證不可惑也?!?、血證論從血瘀治療。三、討論范圍:腹痛常見于西醫(yī)學的腸易激綜合征、消化不良、胃腸痙攣、不完全性腸梗阻、腸粘連、腸系膜血管病變、腹型癲癇、腹型過敏性紫癜、血紫質病、泌尿系結石、內疝、急慢性胰腺炎、腸道寄生蟲等內科疾病以腹痛為主要表現(xiàn)者,可參考本證辨治。凡外科、婦科疾病及科疾病中的痢疾、 積聚等出現(xiàn)的腹痛應參考相關科目及本書有關章節(jié)。【病因病機】1、病變部分涉及肝、膽、脾、腎、大小腸、膀胱等臟腑,包括了足三陰、足少陽、手足陽明、沖、任、帶等經脈,尤與六腑關系密切。2、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積、氣滯、血瘀。3、基本病機為腹中臟腑氣機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經脈痹阻,“不痛則痛”
17、,或臟腑經脈失養(yǎng),不榮而痛。4、病理性質不外寒、熱、虛、實之分,且可互相轉化。如寒痛纏綿發(fā)作,可以寒郁化熱; 熱痛日久,治療不當,可以轉化為寒,成為寒熱交錯之證; 素體脾虛不運,再因飲食不節(jié),食滯中阻,可成虛中夾實之證; 氣滯影響血脈流通可導致血瘀,血瘀可影響氣機通暢導致氣滯【診查要點】一、診斷依據(jù)1、凡是以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的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者,即為腹痛。其疼痛性質各異。2、有與腹痛相關病因,臟腑經絡相關的癥狀,如涉及腸腑,可伴有腹瀉或便秘 ; 疝氣之少腹痛可引及睪丸 ; 膀胱濕熱可見腹痛牽引前陰,小便淋瀝, 尿道灼痛 ; 蛔蟲作痛多伴嘈雜吐涎,時作時止 ; 瘀血腹痛常有外傷或手術史;
18、 少陽病表里同病腹痛可見痛連腰背,伴惡寒發(fā)熱,惡心嘔吐。3、腹痛發(fā)作或加重常與飲食、情志、受涼等因素有關。二、病證鑒別1、腹痛與胃痛的鑒別胃處腹中,與腸相連,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癥狀,胃痛亦時有腹痛的表現(xiàn),常需鑒別。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處,常伴有惡心、噯氣等胃病見癥,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癥狀在腹痛中較少見。2、與其他內科疾病中的腹痛癥狀鑒別許多內科疾病常見腹痛的表現(xiàn),但均以其本病特征為主,此時的腹痛只是該病的癥狀。如痢疾之腹痛,伴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膿血; 積聚之腹痛,以腹中包塊為特征。而腹痛病證,當以腹部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而有些心痛證常以腹痛為初起見癥,應特別注意。3、與外科腹痛相鑒別內科腹痛
19、常先發(fā)熱后腹痛,疼痛不劇,痛不明顯,腹部柔軟,痛無定處; 腸癰腹痛多后發(fā)熱,疼痛劇烈,痛有定處,多居于右下腹痛,壓痛明顯; 見腹痛拒按,嘔吐,大便不通等多屬外科陽明腑實證。4、婦科腹痛相鑒別,婦科腹痛多在小腹,與經、帶、胎、產有關,如痛經、先兆流產、宮外孕、輸卵管破裂等,應及時進行婦科檢查,以明確診斷。【辨證論治】一、辨證要點1、辨別腹痛的性質: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無間斷,堅滿急痛,遇冷痛劇,得熱則減者,為寒痛 ;痛在臍腹,痛處有熱感,時輕時重,或伴有便秘,得涼痛減者,為熱痛 ;腹痛時輕時重,痛處不定,攻沖作痛,伴胸脅不舒,腹脹,噯氣或矢氣則脹痛減輕者,屬氣滯痛 ;少腹刺痛,痛無休止,痛處不
20、移,痛處拒按,經常夜間加劇者,伴面色晦黯,為血瘀痛 ;因飲食不慎,脘腹脹痛,噯氣頻作,噯后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減者,為傷食痛 ;暴痛多實,伴腹脹,嘔逆,拒按等 ; 虛痛病程較久,痛勢綿綿,喜揉喜按。2、辨急緩突然發(fā)病,腹痛較劇,伴隨癥狀明顯者,多因外感時邪,飲食不節(jié),蛔蟲內擾等,屬急性腹痛;發(fā)病緩慢,病程遷延日久, 腹痛綿綿,痛勢不甚,多由內傷情志,臟腑虛弱,氣血不足,屬慢性腹痛。3、辨部位腹痛在少腹多屬肝經病證; 臍以上大腹疼痛,多為脾胃病證 ; 臍以下少腹多屬膀胱及大小腸病證。二、治療原則:腹痛多以“通”字立法,根據(jù)在寒在熱、在氣在血,確定相應治法。根據(jù)辨證的寒熱虛實,在氣在血,確立治法
21、 ( 如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等 ) 。(2) 腹痛以“不通則痛” 為常理,所以應在通法的基礎上,結合審證求因,標本兼治。 (3) 實證者,重在祛邪疏導 ; 對虛痛,應溫中補虛,益氣養(yǎng)血,不可濫施攻下。 (4) 由于“久痛入絡”,對于纏綿不愈的腹痛,可采取辛潤活血通絡之法。三、證治分類1、寒邪內阻證主癥: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溫痛減。兼癥: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清稀或秘結。舌脈:舌質淡,苔白膩,脈沉緊。病機:寒邪凝滯,中陽被遏,脈絡痹阻。治法:散寒溫里,理氣止痛。方藥: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加減。( 正氣天香經血調,陳皮烏藥氣逍遙 ;香附蘇葉淡鹽水,祛寒還將干姜嚼。)2、濕熱壅滯證主癥:腹
22、痛拒按。兼癥:煩渴引飲,大便秘結,或溏滯不爽,潮熱汗出,小便短黃。舌脈:舌質紅,苔黃燥或黃膩,脈滑數(shù)。病機:濕熱內結,氣機壅滯,腑氣不通。治法:泄熱通腑,行氣導滯。方藥:大承氣湯加減3、飲食積滯證主癥: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兼癥:噯腐吞酸,惡食嘔惡,痛而欲瀉,瀉后痛減,或大便秘結。 舌脈:舌苔厚膩,脈滑。病機:食滯內停,運化失司,胃腸不和 治法:消食導滯,理氣止痛。方藥:枳實導滯丸加減。4、肝郁氣滯證主癥:腹痛脹悶,痛無定處,痛引少腹,或兼痛竄兩脅,時作時止。兼癥:得噯氣、矢氣疼痛則舒, 遇憂思惱怒則劇,情緒急躁易怒。 舌脈: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病機:肝氣郁結,氣機不暢,升降失司。 治法:疏肝
23、解郁,理氣止痛。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5、瘀血內停證主癥:腹痛較劇,痛如針刺,痛處固定,經久不愈。 兼癥:飲食較差,食后疼痛加劇,大便不爽,或大便色黑。舌脈:舌質紫黯,脈細澀。病機:瘀血內停,氣機阻滯,脈絡不通。治法:活血化瘀,和絡止痛。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6、中虛臟寒證主癥:腹痛綿綿,時作時止,喜溫喜按。兼癥: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胃納不佳,面色無華,大便溏薄。舌脈: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病機:中陽不振,氣血不足,失于溫養(yǎng)。 治法:溫中補虛,緩急止痛。方藥:小建中湯加減。泄瀉【概說】一、定義:泄瀉是指大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癥的病證。大便溏薄而勢緩者為泄,大便清
24、稀如水而直下者瀉。二、沿革1、本病首載于內經,有“飧泄”、“注下”、“騖泄”等病名 , 并對其病因病機等有較全面論述。2、張仲景金匱要略中將泄瀉和痢疾統(tǒng)稱為下利。3、諸病源候論始明確將“泄瀉”與“痢疾”分述。宋朝以后本病始統(tǒng)稱為“泄瀉”。4、醫(yī)宗必讀為本病治療設有九法,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泄瀉的治法,是泄瀉治療學上的里程碑。治瀉九法: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一、 討論范圍:急慢性腸炎、腸腫瘤、腸易激綜合征、胃腸功能紊亂、腸結核等腸道疾病以泄瀉為主要表現(xiàn)者,可按本篇內容辨證治療。其他疾病過程中伴見泄瀉者,可參考本篇內容辨治。【病因病機】1、基本病機為脾病與濕盛。脾胃運化
25、失調,小腸受盛和大腸傳導失常,清濁不分,相夾而下2、病位在腸,主病之臟屬脾,同時與肝、腎密切相關3、病理因素主要是濕4、病理性質有虛實之分,虛實間可兼夾轉化。暴瀉多屬于實,久瀉多屬于虛【診查要點】一、診斷依據(jù)以大便糞質溏稀為診斷的主要依據(jù), 或完谷不化,或糞如水樣,或大便次數(shù)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數(shù)次以上。常兼有腹脹腹痛、腹鳴、納呆。起病或急或緩,暴瀉者多有暴飲暴食或誤食不潔之物的病史。遷延日久,時發(fā)時止者,常由外邪、飲食、情志等因素誘發(fā)。二、病證鑒別1 泄瀉與痢疾的鑒別見痢疾2 泄瀉與霍亂的鑒別霍亂是一種上吐下瀉同時并作的病癥,發(fā)病特點是來勢急驟,變化迅速,病情兇險,起病時先突然腹痛,繼則吐瀉交作,所吐之物均為未消化之食物,氣味酸腐熱臭; 所瀉之物多為黃色糞水,如米泔,常伴惡寒、發(fā)熱,部分病人在吐瀉之后,津液耗傷,迅速消瘦,或發(fā)生轉筋,腹中絞痛。若吐瀉劇烈,可致面色蒼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陽衰之危候。【辨證論治】一、辨證要點1、辯暴瀉與久瀉: 暴瀉起病急,病程短,次數(shù)頻多 ; 久瀉起病緩,病程長,間歇性發(fā)作2、辨虛、實、寒、熱:凡病勢急驟,脘腹脹滿,腹痛拒按,瀉后痛減,小便不利者,多屬實證; 凡病程較長,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多屬虛癥。糞質清稀如水,腹痛喜溫,完谷不化,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度虛擬現(xiàn)實設備研發(fā)與委托生產合同
- 2024年度機械設備買賣合同樣本
- 2024年度人力資源外包與招聘服務協(xié)議
- 2024年度物流園區(qū)建設與運營合同
- 2024年員工保密協(xié)議模板
- 2024年度自建房施工合同終止合同
- 2024年工程預付款資金監(jiān)管協(xié)議
- 2024出版社與作者之間的出版合同
- 2024年度企業(yè)文化建設合作協(xié)議
- 2024年建筑企業(yè)與監(jiān)理單位服務協(xié)議
- 中國女性生理健康白皮書
- 天然氣巡檢記錄表
- 甲苯磺酸瑞馬唑侖臨床應用
- 民法典講座-繼承篇
- 外包施工單位入廠安全培訓(通用)
- 糖尿病健康知識宣教課件
- 客戶接觸點管理課件
- Python語言學習通超星課后章節(jié)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醫(yī)學-心臟驟停急救培訓-心臟驟停急救教學課件
- 高中英語-Book 1 Unit 4 Click for a friend教學課件設計
- 年產30萬噸碳酸鈣粉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