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結構概述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cabdeb68cfaeddf2ee43de694af765/c4cabdeb68cfaeddf2ee43de694af7651.gif)
![分子結構概述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cabdeb68cfaeddf2ee43de694af765/c4cabdeb68cfaeddf2ee43de694af7652.gif)
![分子結構概述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cabdeb68cfaeddf2ee43de694af765/c4cabdeb68cfaeddf2ee43de694af7653.gif)
![分子結構概述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cabdeb68cfaeddf2ee43de694af765/c4cabdeb68cfaeddf2ee43de694af7654.gif)
![分子結構概述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cabdeb68cfaeddf2ee43de694af765/c4cabdeb68cfaeddf2ee43de694af76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子結構概述分子結構概述2特征(1)無方向性視離子為球形電荷 (2)無飽和性 只要空間條件許可,每個離子周圍盡可能多地吸引異性電荷離子 2特征(1)無方向性視離子為球形電荷 (2)無飽和性 二、離子鍵強弱的度量晶格能 1晶格能(U)由相互遠離的氣態(tài)正負離子,生成1mol離子晶體時所放出的能量。即:Na+(g) + Cl-(g) NaCl(s) U(=-H)nMm+(g) + mAn-(g) MnAm(s)計算方法:二、離子鍵強弱的度量晶格能 1晶格能(U)由相互遠離的氣(1)M. Born-F. Haber(波恩-哈伯)循環(huán) -411=109 + 242/2 + 496 + (-349) +
2、(-U) U=788(kJmol-1)(1)M. Born-F. Haber(波恩-哈伯)循環(huán) -(2)理論計算波恩-朗德公式(kJmol-1) A馬德隆常數(shù)(與晶格類型有關:NaCl型=1.748,CsCl型=1.763) Z+、Z-陽、陰離子電荷 r0r+r-(pm)(核間距)n波恩指數(shù)(與離子電子構型有關)(2)理論計算波恩-朗德公式(kJmol-1) A馬德電子構型 He Ne Ar(Cu+) Kr(Ag+) Xe(Au+)n 5 7 9 10 12 若陰、陽離子電子構型不同,往往取其平均值。如NaCl=(7+9)/2=8 電子構型 He Ne Ar(Cu+)卡普斯欠斯基公式n+、n-
3、化學式中正、負離子數(shù)目卡普斯欠斯基公式n+、n-化學式中正、負離子數(shù)目2影響因素且與n有關 U大小可以預測化合物的某些性質,如熔、沸點高低,硬度大小 NaCl型晶體NaINaBrNaClNaFBaOSrOCaOMgOBeO離子電荷核間距/pm晶格能/kJmol-1熔點/K硬度(莫氏標準)1318686933-12947321013-12797861074-12318911261-2277304121963.32257320427033.52240347628434.52210391630736.52165-28339.02影響因素且與n有關 U大小可以預測化合物的某些性質,如熔三、單鍵的離子性
4、百分數(shù)1Pauling經(jīng)驗公式AB型化合物: P%P%P%P%0.20.40.60.8149151.01.21.41.6223039471.82.02.22.4556370762.62.83.03.282868992三、單鍵的離子性百分數(shù)1Pauling經(jīng)驗公式AB型化合物2漢納-斯邁思公式單鍵的離子性百分數(shù)%=16(A)+3.5(A)22漢納-斯邁思公式單鍵的離子性百分數(shù)%=16(A)+3四、離子晶體1晶體特征和晶格類型(1)晶體特征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固定的熔沸點有些晶體具有各向異性 四、離子晶體1晶體特征和晶格類型(1)晶體特征規(guī)則的幾何(2)晶體外形和內(nèi)部結構七大晶系: 立方、四方、正交、三
5、方、六方、單斜、三斜十四種晶格: P-不帶心,C-底心,F(xiàn)-面心,I-體心,H-六方點陣,R-三方點陣 三方、六方、三斜均不帶心 晶格: 質點在空間構成的格子(又稱為結晶格子或點陣),無限延伸 結點: 每個質點在晶格中所占有的位置 晶胞: 晶體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復單位 (2)晶體外形和內(nèi)部結構七大晶系:十四種晶格: (3)晶體類型依晶格中質點不同分為: 離子、原子、金屬、分子晶體 (3)晶體類型依晶格中質點不同分為:2離子晶體(1)離子電子層結構 2e型: Li+、Be2+、H- 8e型: Na+、K+、Mg2+、Al3+、Cl-、O2-、F- 多數(shù)主族離子 18e型: Cu+、Zn2+、C
6、d2+、Ag+、Sn4+、Ga3+ ds區(qū)低價,p區(qū)高價 9-17e型: Mn2+、Fe2+、Fe3+、Co2+、Ni2+ d區(qū)后半部分離子 18+2e型: Pb2+、Sn2+、Bi3+、Tl+ p區(qū)長周期低價 2離子晶體(1)離子電子層結構 2e型: Li+、Be2+(2)離子半徑三套數(shù)據(jù)A)1926年,Goldschmidt-Wasastjerna(哥德希密特-瓦薩斯耶那)用光學方法測得(規(guī)定):r(F-)=133pm,r(O2-)=132pm。B)1927年,Pauling規(guī)定配位數(shù)為6的r(O2-)=140pm,從核電荷數(shù)和屏蔽常數(shù)推算: 電子構型相同的離子半徑反比于最外層電子上的有效
7、核電荷: (Cn取決于最外電子層主量子數(shù)n的常數(shù)) (2)離子半徑三套數(shù)據(jù)A)1926年,Goldschmid例如求r(F-)和r(Na+): 已知NaF核間距,即r+r-=231pm Na+: =0.852+0.357=4.15 Z-=11-4.15=6.85 F-: =4.15 Z-=9-4.15=4.85 r(Na+)=95.8pm r(F-)=135.2pm C)R. D. Shanon(桑諾)規(guī)定:r(O2-)=140pm,和r(F-)=133pm。用哥德希密特方法,并經(jīng)修正。例如求r(F-)和r(Na+): 已知NaF核間距,即r+A)同主族同價,從上到下,半徑增大;B)同周期最高
8、價,從左到右,半徑減??;C)同一元素,價態(tài)越高,半徑越小;D)對角線規(guī)則: 變化規(guī)律 Li+(60pm)-Mg2+(65pm);Na+(95pm)-Ca2+(99pm);Sc3+(81pm)-Zr4+(80pm) A)同主族同價,從上到下,半徑增大;變化規(guī)律 L3離子晶體的空間結構(晶體類型) (1)AB型立方晶系a=b=c,=90 NaCl型晶體 屬立方面心晶格3離子晶體的空間結構(晶體類型) (1)AB型立方晶系a=CsCl型晶體 屬簡單立方晶格CsCl型晶體 屬簡單立方晶格立方ZnS型 屬立方面心晶格立方ZnS型 屬立方面心晶格3離子晶體的空間結構(晶體類型) (1)AB型立方晶系a=b
9、=c,=90 配位數(shù) 晶胞中離子個數(shù)比 化學式CsCl型: NaCl型: 立方ZnS型: 8 1:1 6 6:6 4 4:4 3離子晶體的空間結構(晶體類型) (1)AB型立方晶系a=正負離子充分接觸;盡可能多地接觸相反電荷離子(2)配位數(shù)與r+/r-的關系離子晶體穩(wěn)定的原則:(4r-)2=2(2r-+2r+)2r+/r-=0.414r+/r- 陽離子的配位數(shù)=0.414 6 0.414 4(增加陽離子或減少陰離子) 0.732 8 正負離子充分接觸;(2)配位數(shù)與r+/r-的關系離子晶體穩(wěn)分子結構概述只適用于離子晶體!r(Ca2+)/r(F-)=99/133=0.7440.732Ca2+離子
10、的配位數(shù)為8,F(xiàn)-離子的配位數(shù)為4 實際有偏差,外界條件、電子構型、數(shù)值在交界點時均影響其配位數(shù) 只適用于離子晶體!r(Ca2+)/r(F-)=99/133=(1)熔沸點高,硬度較大且脆;(2)熔融或水溶液可導電,完美晶體不導電;(3)易溶于極性溶劑,難溶于非極性溶劑。 4離子晶體特性水溶液中,溶解難易取決于U:晶格能越大,不利于溶解 正負離子水合熱越大,越有利于溶解 (1)熔沸點高,硬度較大且脆;4離子晶體特性水溶液中,溶解可以證明:若r+r-,對U有利,不利于溶解;若r+r-,對H水合有利,有利于溶解。例如:LiX中,LiF難溶,LiI易溶;LiClO4NaClO4KClO4RbClO4C
11、sX中,CsI溶解度小,CsF溶解度大;K2PtCl6、K2NaCo(NO2)6、酒石酸鉀等難溶??梢宰C明:若r+r-,對U有利,不利于溶解;物質LiFNaFKFRbFCsF溶解度(mol/1kg水)0.100.9516.012.624.0物質LiINaIKIRbICsI溶解度(mol/1kg水)12.312.08.77.23.0物質LiFNaFKFRbFCsF溶解度(mol/1kg水)物2. 共價鍵理論1916年,德Kossel(科塞爾)(離子傾向于形成稀有氣體結構穩(wěn)定)1916年,美G.N.Lewis(路易斯)(電子配對,2e、8e穩(wěn)定)1927年,Heitler-London(海特勒-倫
12、敦)(量子力學運用到H2分子上,價鍵理論VBT或電子配對法)1931年,Pauling (雜化軌道理論,鍵角問題) 1940年,Sidgwick(西奇威克)等人提出 ,60年代,R.J.Gillespie(吉來斯必)等人發(fā)展 1932年,美Mulliken(密立根)-德Hund(洪特) (分子軌道理論MOT)2. 共價鍵理論1916年,德Kossel(科塞爾)一、價鍵理論(VBT或VB法) 1927年,Heitler-London(海特勒-倫敦)在研究H2分子結構時提出,Pauling等人發(fā)展?;疽c:1具有自旋相反單電子的兩原子相互靠近時,核間電子云密度增大,達到平衡距離時可形成穩(wěn)定的化學
13、鍵共價鍵;一、價鍵理論(VBT或VB法) 1927年,H分子結構概述一、價鍵理論(VBT或VB法) 2一個原子有幾個單電子(又稱為未成對電子,含同層激發(fā)態(tài)),就可以和幾個自旋相反(一般不考慮)的電子配對,從而形成幾個共價鍵共價鍵的飽和性; 第二周期中,N、O、F原子因為沒有2d軌道,電子不能被同層激發(fā)(激發(fā)所需能量由多形成的共價鍵放出的能量得以補充),因此,不能形成與族序數(shù)相同的最高價化學鍵數(shù)。但P、S、Cl、Br可以。 一、價鍵理論(VBT或VB法) 2一個原子有3共價鍵的方向性兩原子沿著原子軌道伸展方向重疊,軌道重疊部分越大,形成的共價鍵越穩(wěn)定最大重疊原理。除了s軌道外,p、d、f軌道均有
14、一定空間伸展方向,故軌道重疊必須沿著一定的方向共價鍵的方向性。例如HF形成:3共價鍵的方向性兩原子沿著原子軌道伸展方向重疊,軌道重疊部H2O形成: H2O形成: 4共價鍵鍵型 鍵 兩原子軌道以“頭碰頭”方式重疊,軌道重疊部分對鍵軸(兩原子核連線)呈圓形對稱。4共價鍵鍵型 鍵 兩原子軌道以“頭碰頭”鍵 兩原子軌道以“肩碰肩”方式重疊,軌道重疊部分對鍵軸呈反對稱。 一般鍵比鍵重疊面積大,強度大。 鍵 兩原子軌道以“肩碰肩”方式重疊,軌道重疊部配位鍵H+NH3配位鍵H+NH3二、雜化軌道理論 為了解釋多原子分子空間構型,如CH4、H2O等。1931年,Pauling等人提出。雜化后成鍵能力增強。軌道
15、“雜化”形成分子過程中,同一原子中(一般為中心原子)能量相近的原子軌道“混合”形成一組新的軌道,這一過程稱為軌道的雜化,新的軌道稱為雜化軌道。幾個原子軌道雜化后可形成幾個雜化軌道。能量相近:非過渡元素原子,ns、np、nd; 過渡元素原子,(n-1)d、ns、np或ns、np、nd。 二、雜化軌道理論 為了解釋多原子分子空間構型,如CH4、H2即1個ns軌道+1個np軌道“雜化”,形成2個(sp)雜化軌道。如BeX2、CO2、HgX2、Ag(NH3)2+。成分:1/2s和1/2p夾角:180,直線型。形成和形狀:1sp雜化即1個ns軌道+1個np軌道“雜化”,形成2個(sp)雜化軌即1個ns軌
16、道+2個np軌道“雜化”,形成3個(sp2)雜化軌道。如BX3、COX2、NO3-、CO32-等。成分:1/3s和2/3p夾角:120,三角形。形成和形狀:2sp2雜化 即1個ns軌道+2個np軌道“雜化”,形成3個(sp2)雜化即1個ns軌道+3個np軌道“雜化”,形成4個(sp3)雜化軌道。如CX4、CH4、SO42-、PO43-等。成分:1/4s和3/4p夾角:109.5,四面體形。形成和形狀:3sp3雜化即1個ns軌道+3個np軌道“雜化”,形成4個(sp3)雜化即1個ns軌道+3個np軌道+1個nd軌道“雜化”,形成5個(sp3d)雜化軌道。如PX5等。成分:1/5s和3/5p和1/
17、5d夾角:90、120和180,三角雙錐形。形成和形狀:4sp3d(dsp3)雜化即1個ns軌道+3個np軌道+1個nd軌道“雜化”,形成5個即1個ns軌道+3個np軌道+2個nd軌道“雜化”,形成6個(sp3d2)雜化軌道。如SF6等。成分:1/6s和3/6p和2/6d夾角:90和180,八面體形。形成和形狀:5sp3d2(d2sp3)雜化 即1個ns軌道+3個np軌道+2個nd軌道“雜化”,形成6個即1個(n-1)d軌道+1個ns軌道+2個np軌道“雜化”,形成4個(dsp2)雜化軌道。(配合物,過渡金屬)6dsp2雜化成鍵能力:spsp2sp3dsp2sp3dsp3d2即1個(n-1)d
18、軌道+1個ns軌道+2個np軌道“雜化”,7不等性雜化 形成的雜化軌道中具有孤對電子。如H2O、NH3等。雜化軌道形狀不完全相同。8具有重鍵分子中心原子雜化(1)雜化軌道成鍵時形成鍵,決定了分子形狀;(2)未雜化的相互平行的軌道(p、d等)可形成鍵。C2H4: 7不等性雜化 形成的雜化軌道中具有孤對電子。如H2O、C2H2(N2) :CO2:C2H2(N2) :CO2:三、價層電子對互斥(VSEPR)理論 1940年,Sidgwick(西奇威克)等人提出,60年代,R.J.Gillespie(吉來斯必)等人發(fā)展。為了解決共價型分子空間形狀問題。1ABm分子中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越相互遠離,排斥力
19、越小,體系越穩(wěn)定。中心原子A價層電子對數(shù) 2 3 4 5 6電子對圍繞A在空間排布 直線 三角形 四面體 三角雙錐 八面體中心原子A雜化方式 sp sp2 sp3 sp3d sp3d22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計算三、價層電子對互斥(VSEPR)理論 1940A為主族元素原子,價電子數(shù)=族序數(shù);B為一價基團,如H、X、OH、R等,1個B提供1個電子;B為二價基團,如O、S、=CH2等,B不提供電子;B為三價基團,如CH、N等,減去1個電子。A為主族元素原子,價電子數(shù)=族序數(shù);分子或離子 電子對數(shù) 雜化方式 電子對或雜化軌道形狀 分子或離子形狀 分子極性 分子或離子 BeX2 2 sp 直線型 直線
20、型 非 CO2、HgX2、HCN、C2H2 NO3- 3 sp2 三角形 三角形 / SO3、BX3、CO32-、H3BO3、C2H4 SO2 3 sp2 三角形 “V”型 極 NO2-、NO2、O3、SnCl2 CX4 4 sp3 四面體 四面體 非 NH4+、SO42-、PO43-、H2SO4、SO2X2 NX3 4 sp3 四面體 極 三角錐 H3O+、SO32-、PX3、SOX2 H2O 4 sp3 四面體 “V”型 極 SX2、NH2-、H2S、BrF2+、XeO2 分子或電子雜化電子對或雜分子或分子分子或離子 BeX2 2 分子或離子 電子對數(shù) 雜化方式 電子對或雜化軌道形狀 分子
21、或離子形狀 分子極性 分子或離子 PX5 5 sp3d 三角雙錐 三角雙錐 非 SOF4 SF4 5 sp3d 三角雙錐 變形四面體 極TeCl4、SbF4-、IO2F2- ClF3 sp3d 5 三角雙錐 “T”型 極IF3、XeOF2 ICl4-ICl2-SF6IF55 sp3d 三角雙錐 直線型 / I3-、XeF2 6 6 6 sp3d2 sp3d2 sp3d2 八面體 八面體 八面體 八面體 非 極/ 四角錐 四邊形 PCl6-、AlF63-、SiF62- BrF5、SbF52-、XeOF4 XeF4 分子或電子雜化電子對或雜分子或分子分子或離子 PX5 5 s3影響電子對間斥力大小
22、因素(1)電子對夾角 90120180 ClF3: 3影響電子對間斥力大小因素(1)電子對夾角 90120(2)孤對-孤對孤對-成鍵成鍵-成鍵(相同角度) (3)重鍵三鍵雙鍵單鍵 (4)電負性影響ABm型分子B相同,A不同。A的電負性越大,成鍵電子對越靠近A原子,成鍵-成鍵電子對間斥力越大,鍵角越大。 例如:H2O(104.5)H2S(92.2)H2Se(91)H2Te(89.5) NH3(107.3)PH3(93.3)AsH3(91.8)SbH3(91.3) (2)孤對-孤對孤對-成鍵成鍵-成鍵(相同角度) (3)A相同,B不同。B的電負性越大,成鍵電子對越靠近B原子,成鍵-成鍵電子對間斥力
23、越小,鍵角越小。PF3(97.8)PCl3(100.1) PBr3(101) PI3(102)AsF3(96) AsCl3(98.7) AsBr3(99.7) AsI3(100.2) A相同,B不同。B的電負性越大,成鍵電子對越靠近B原子,成4應用電子對構型為三角雙錐時,孤對電子優(yōu)先占據(jù)“腰”的位置;電子對構型為八面體時,孤對電子優(yōu)先占據(jù)對角線“赤道”的位置。 4應用電子對構型為三角雙錐時,孤對電子優(yōu)先占據(jù)“腰”的位置四、分子軌道理論(MOT)簡介 對于O2分子,用VBT法,電子均已配對,其磁矩=0B.M.。且H2+、He2+離子中的單電子鍵,VBT也無法解釋。 基本要點: 分子中所有原子的電
24、子圍繞整個分子在分子軌道上運動。這與VBT中電子分別屬于一個或兩個或三個核運動(定域理論)不同,稱為非定域理論。分子軌道根據(jù)其形狀可分為、等(與、鍵不同)。 四、分子軌道理論(MOT)簡介 對于O2分子,1原子軌道線性組合成分子軌道兩個原子軌道可以組成兩個分子軌道 (1)從能量分 成鍵軌道:兩原子間電子云密度增大,軌道能量低于原子軌道。反鍵軌道:兩原子間電子云密度減小,軌道能量高于原子軌道。非鍵軌道:兩原子間電子云密度基本不變,軌道能量等于原子軌道。1原子軌道線性組合成分子軌道兩個原子軌道可以組成兩個分子軌(2)從對稱性分軌道: 形狀以鍵軸呈對稱 (2)從對稱性分軌道: 形狀以鍵軸呈對稱 分子
25、結構概述軌道: 以通過鍵軸的平面呈反對稱 軌道: 以通過鍵軸的平面呈反對稱 分子結構概述分子結構概述(1)對稱匹配(2)能量相近 H(1s)(-1318kJmol-1)Cl(3p)(-1259kJmol-1)(3)最大重疊 主要為外層軌道的重疊,內(nèi)層重疊較小,故認為內(nèi)層電子主要圍繞一個核運動。 2線性組合三原則(1)對稱匹配2線性組合三原則(1)能量最低原則(2)Pauli(保里)不相容原則(3)Hund(洪特)規(guī)則3分子軌道中電子排布三原則(1)能量最低原則3分子軌道中電子排布三原則4應用同核雙原子分子4應用同核雙原子分子H2(1s)2 HH 反(抗)磁性 鍵級=1 He2(1s)2(*1s
26、)2 鍵級=0 (H2+、He2+的鍵級均為1/2,順磁性)Li2(1s)2(*1s)2(2s)2 或Li2KK(2s)2 LiLi 反(抗)磁性 鍵級=1 Be2KK(2s)2(*2s)2 鍵級=0 H2(1s)2 HH 反(抗)磁性 鍵級=1 He2B2KK(2s)2(*2s)2(2p)2 順磁性 鍵級=1 兩個單電子的鍵 C2KK(2s)2(*2s)2(2p)4 反(抗)磁性 鍵級=2 N2KK(2s)2(*2s)2(2p)4(2p)2 反(抗)磁性 鍵級=3 O2KK(2s)2(*2s)2(2p)2(2p)4(*2p)2 順磁性 鍵級=2 B2KK(2s)2(*2s)2(2p)2 順磁
27、性 F2KK(2s)2(*2s)2(2p)2(2p)4(*2p)4 反(抗)磁性 鍵級=1 FF 等電子原理 O2-、O2+、O22-、O22+、N2+、N2-等 異核雙原子分子(離子)用等電子原理處理。如CO=N2,NO=O2+ F2KK(2s)2(*2s)2(2p)2(2p)45離域鍵()的形成(1)O3結構 中心O原子采用sp2雜化,余下1個未雜化含2個電子的pz軌道。與2個配位O的pz軌道(均有1個電子)相互平行,肩并肩重疊形成離域鍵(鍵)。“34”5離域鍵()的形成(1)O3結構 中心O原子(2)Hckel(休克爾)分子軌道法中心原子雜化軌道與配位原子軌道形成鍵,從而決定了分子的形狀
28、 O-O鍵級=1.5,反磁性 (2)Hckel(休克爾)分子軌道法中心原子雜化軌道與配(3)形成條件參與形成離域鍵(鍵)的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且有相互平行的p軌道;相互平行的p軌道上電子總數(shù)小于p軌道總數(shù)的2倍。(3)形成條件參與形成離域鍵(鍵)的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平(4)實例 “34”:O3、SO2、NO2-、CO2(兩個相互垂直)“33”:NO2(或34)“46”:NO3-、CO32-、SO3、BF3(一般認為BCl3中無鍵,鍵長太長)“44”:CH2=CH-CH=CH2,“66”:C6H6“mm”:石墨(4)實例 “34”:O3、SO2、NO2-、CO2(兩分子結構概述分子結構概述 6反
29、饋配鍵(1)CO的結構所以,CO的偶極矩0 (2)H3PO4等結構 同理,H2SO4、H2SiO3、HClO4等。但第四、五、六周期元素的原子,由于原子半徑更大,軌道無法重疊,不形成此類鍵。6反饋配鍵(1)CO的結構所以,CO的偶極矩0 (2Lewis價鍵理論Lewis價鍵理論五、鍵參數(shù)和分子性質 1鍵能與鍵級有關(1)鍵能在T=0K,A-B(基態(tài)) A + B,符號D(A-B)。雙原子分子的鍵離解能D就是鍵能E。 多原子分子的鍵能等于鍵離解能的平均值 NH3(g) NH2(g) + H(g) D1=427kJmol-1NH2(g) NH (g) + H(g) D2=375kJmol-1NH(
30、g) N (g) + H(g) D3=356kJmol-1E(N-H)=(D1+D2+D3)/3=386(kJmol-1) 五、鍵參數(shù)和分子性質 1鍵能與鍵級有關(1)鍵能在T=(2)鍵焓 標準壓力和298K下:A-B(g) A(g) + B(g) 所需要的能量稱為AB分子的鍵離解焓(HE)。 與鍵能差別不大,都可以表示共價鍵的強度。 (2)鍵焓 標準壓力和298K下:A-B(g)(3)影響因素同一元素:叁鍵雙鍵單鍵(但不是倍數(shù)關系);同核雙原子分子:核間距越大,鍵能越?。坏?F-F(155)Cl-Cl(240)Br-Br(190)I-I(149) O-O(142)S-S(268)Se-Se
31、(172)Te-Te(126) N-N(167)P-P(201)As-As(146)Sb-Sb(1217) 第二周期的N、O、F半徑小,價電子數(shù)多,電子云密度大,原子間排斥作用強。而H-X、C-C、Si-Si鍵能正常。異核雙原子分子,越大,E越大。例如: HF(565)HCl(428.02)HBr(362.3)HI(294.6) (3)影響因素同一元素:叁鍵雙鍵單鍵(但不是倍數(shù)關系)(4)意義 E越大,鍵越牢固,分子越穩(wěn)定,斷裂該鍵越難。(4)意義 E越大,鍵越牢固,分子越穩(wěn)定,斷裂2鍵長核間距一般地,鍵長越短,E越大。同一元素,單鍵雙鍵三鍵(但不是倍數(shù)關系);不同元素,越大,鍵長越短。Sch
32、omaker-Stevenson(斯脫莫克-斯梯文森)公式: dA-B=rA+rB-0.09|A-B|2鍵長核間距一般地,鍵長越短,E越大。分子極性與分子的對稱性有關;磁性與單電子數(shù)目有關。3鍵角決定分子形狀4鍵極性 核正電荷重心與電子云的負電重心是否完全重合。 雙原子分子的越大,鍵的極性越強,即向離子鍵過渡。5分子極性與磁性分子極性與分子的對稱性有關;3鍵角決定分子形狀4鍵極六、分子晶體與原子晶體質點、質點間的作用力干冰:面心立方結構六、分子晶體與原子晶體質點、質點間的作用力3. 金屬鍵理論金屬原子(離子)分層堆積,金屬原子(離子)之間有電子氣在自由移動或金屬離子沉浸在自由電子的海洋中。金屬
33、鍵的強弱(決定了金屬的理化性質)與自由電子數(shù)或金屬離子價態(tài)成正比,與離子半徑成反比。金屬的通性:光澤、導電、熱(隨溫度變化)、加工性能等均與自由電子有關。一、自由電子理論或改性共價理論3. 金屬鍵理論金屬原子(離子)分層堆積,金屬原子(離子二、能帶理論 1為使金屬原子的少數(shù)價電子能夠適應高配位數(shù)結構的需要,成鍵時價電子必須是“離域”的;2金屬晶格中原子很密集,能組成許多分子軌道,而且相鄰的分子軌道的能量差很小能帶模型。例如對于Li原子:分子軌道理論的應用 二、能帶理論 1為使金屬原子的少數(shù)價電子能夠適應高配位數(shù)結3Li原子的1s能級互相重疊形成了金屬晶格中的1s能帶,2s能級互相重疊形成了金屬
34、晶格中的2s能帶等等,每個能帶可以包括許多相近的能級,因而每個能帶會包括相當大的能量范圍;4依原子軌道能級的不同,金屬晶體中可以有不同的能帶(例如金屬鋰中的1s和2s能帶)。充滿電子的原子軌道能級所形成的低能量能帶叫做滿帶;有未充滿電子的能級所形成的高能量能帶叫做導帶。從滿帶頂端到導帶底之間的能量差通常很大,以致于低能帶中的電子向高能帶躍遷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把滿帶頂和導帶底之間的能量間隔叫做“禁帶”。3Li原子的1s能級互相重疊形成了金屬晶格中的1s能帶,2分子結構概述5金屬中相鄰的能帶有時可以互相重疊。例如Be(1s22s2),其2s能帶應該是滿帶,似乎鈹應該是一個非導體。但由于鈹?shù)?s能
35、帶和空的2p能帶能量比較接近,同時當鈹原子互相靠近時,由于原子間的相互作用,使2s和2p軌道能級發(fā)生分裂,且原子越靠近,能級分裂程度增大,以致使2s和2p能帶有部分互相重疊,它們之間沒有禁帶。同時由于2p能帶是空的,所以2s能帶中的電子很容易躍遷到空的2p能帶中去。故鈹依然是一種具有良好導電性的金屬,并顯示一切金屬的通性。5金屬中相鄰的能帶有時可以互相重疊。例如Be(1s22s2 一般金屬導體的價電子能帶是半滿的(如Li、Na等)或價電子能帶是全滿,但有空的能帶與其滿帶能差小,甚至發(fā)生部分重疊(如Be、Mg等)。當外電場存在時,電子躍遷,可以導電。 一般金屬導體的價電子能帶是半滿的(如Li、N
36、絕緣體(如金剛石),其價電子在滿帶,導帶是空的,而且滿帶頂與導帶底之間能量間隔大。所以在外電場作用下,滿帶中的電子不能越過禁帶躍遷到導帶,不能導電。半導體(如Si、Ge)的能帶中,與絕緣體相似,但其禁帶寬度很窄,在一般情況下,完美的、無缺陷的Si、Ge晶體一般不導電(尤其在低溫下)。但當光照或在外電場作用下,由于Eg很小,滿帶上的電子很容易躍遷到導帶上去,使原本空的導帶充滿電子,同時在滿帶上留下空位(常稱為空穴),因此使導帶與原來的滿帶均未充滿電子,故能導電。絕緣體(如金剛石),其價電子在滿帶,導帶是空的,而且滿帶頂與三、金屬晶體1面心立方緊密堆積(ABC) 配位數(shù)=12,晶胞中原子個數(shù)=4a
37、2 +a2 =(4r)2三、金屬晶體1面心立方緊密堆積(ABC) 配位數(shù)=12,晶問題:已知Cu為面心立方晶體和晶胞a,計算銅的密度和Cu的r。問題:2體心立方堆積(AB) 配位數(shù)=8,晶胞中原子個數(shù)=2,空間利用率=68.02%2體心立方堆積(AB) 配位數(shù)=8,晶胞中原子個數(shù)=2,空3六方緊密堆積(AB) 配位數(shù)=12,空間利用率=74.05%3六方緊密堆積(AB) 配位數(shù)=12,空間利用率=74.0 在一層中,最緊密的堆積方式,是一個球與周圍 6 個球相切。 在一層中,最緊密的堆積方式, 在中心的周圍形成 6 個凹位,將其算為第一層。123456 在中心的周圍形成 6 個凹123456
38、第二層 對第一層來講第二層最緊密的堆積方式,是將球對準 1,3,5 位。123456 第二層 對第一層來講第二123 第二層 將球對準 1,3,5 位 123456123456 對準 2,4,6 位,其情形是一樣的 第二層 將球對準 1,3,5 位 第二層為 B 層。AB,123456 第一層為 A 層, A,B 兩層的相關位置如圖所示。 堆積中與第一層一致的稱為 A 層;AB, 與第二層一致的則稱為 B 層。 堆積中與第一層AB, 與第二層 關鍵是第三層,對第一、二層來說,第三層可以有兩種最緊密的堆積方式。 第一種是將球對準第一層的球,該層屬于 A 層。 關鍵是第三層,對第一、二 第一 第三
39、層球對準第一層的球,它屬于 A 層。123456 第三層球對準第一層的球,123456 于是每兩層形成一個周期,即為 AB AB 堆積方式,堆出六棱柱形的單元。B 層A 層A 層稱為六方緊密堆積。 于是每兩層形成一個周期,即為 B 層A 層AABABA六方緊密堆積的主視圖ABABA六方緊密堆積的主視圖ABABA 從 A 層中心的球去考察配位數(shù) 同層有 6 個球與其相切 上下層各 3 個球與其相切 配位數(shù)為 12 ABABA 從 A 層中心的球去考察配位數(shù) 同層有 6 123456 第三層的另一種排列方式,是將球對準第一層的 2,4,6 位。123456 第三層的另一種排列方式,是1234561
40、23456 該層的位置不同于 A,B兩層,它是 C 層。123456123456 該層的位置不同于 A 第四層再排 A,A 層是以中心有球為特征的。123456 第四層再排 A,A 層是以中心123456123456 于是 ABC ABC 三層形成一個周期。得到面心立方堆積。123456 于是 ABC ABC 三層 為什么說這是面心立方堆積,后面詳加說明。123456 為什么說這是面心立方堆積,123456面心立方緊密堆積的主視圖ABCAABC面ABCAABCABCAABC 從 A 層中心的球去考察配位數(shù)配位數(shù)為 12。 同層有 6 個球與其相切 上下層各 3 個與其相切。ABCAABC 從
41、A 層中配位數(shù)為 12。 ABC ABC 形式的堆積,為什么是面心立方堆積? 我們來加以說明。123456 ABC ABC 形式的堆積,為什么12 黃色球是第一層,屬于 A 層 黑色球是第二層,屬于 B 層 黃色球是第一層,屬于 A 層 綠色球是第三層,屬于 C 層 第四層又是黃色球,屬于 A 層 綠色球是第三層,屬于 C 層 這顯然是 ABC ABC 形式的堆積 這顯然是 ABC ABC 形式的堆積 在圖中畫出輪廓線 正立方體 在圖中畫出輪廓線 正立方體 除立方體的頂點之外,在每個正方形面的中心各有一個球。 除立方體的頂點之外,在每個 所以第二種緊密堆積稱為面心立方堆積。 123456 所以
42、第二種緊密堆積稱為123456 從該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層球在正立方體中的排列方式。BCA層層層 從該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層球BCA層層層 面心立方堆積和六方堆積,這兩種堆積都是最緊密堆積 空間利用率為 74.05 % 面心立方堆積和六方堆 空間利用 還有一種空間利用率稍低的堆積方式 體心立方堆積 還有一種空間利用率稍低的 立方體 8 個頂點上的球互不相切,但均與體心位置上的球相切。 立方體 8 個頂點上的球互不相 空間利用率為 68.02 % 配位數(shù)為 8 空間利用率為 68.02 % 配位數(shù)為4. 分子間作用力偶極矩方向:由正到負。數(shù)值可以實驗測得。非極性分子,=0。極性分子:(德拜,D)
43、=qd 1D=3.3310-30Cmq偶極電荷(難測),d偶極長(正負電荷重心間距)(難測)有些書上有q、d值,均為假設條件下的計算值。如:設H-Cl的偶極電荷q為一個電子電荷=1.60210-19C,根據(jù)實驗測得的=1.03D得到:d=/q=2110-12 m=21pm同樣可設d為核間距=127pm,可得q=0.2710-19C。一、分子偶極矩 衡量分子極性大小 4. 分子間作用力偶極矩方向:由正到負。數(shù)值可以實驗測得1永久(固有)偶極2誘導偶極3瞬時偶極分子的熱運動產(chǎn)生的瞬時偶極 1永久(固有)偶極2誘導偶極3瞬時偶極分子的熱運動產(chǎn)生二、分子間作用力又稱Van der waals(范德華)
44、力 1類型(1)取向力 存在于極性與極性分子間。每個極性分子均可視為一個小的外電場,使整個體系中分子排列有序。是永久(固有)偶極間的結合力 二、分子間作用力又稱Van der waals(范德華)力 分子越大,取向力越大;溫度越低,取向力越大;分子間距越小,取向力越大。分子越大,取向力越大; 在外電場(其他極性分子等)作用下,電子云發(fā)生位移(正負電荷重心位移),稱為分子變形,產(chǎn)生誘導偶極。誘導偶極與永久(固有)偶極間的作用力稱為誘導力。存在于極性與極性(包括離子與離子、離子與分子)、極性與非極性分子間。(2)誘導力 在外電場(其他極性分子等)作用下,電子云分子固有偶極越大,極性越強,誘導力越強
45、;分子變形性越大,誘導力越強;與溫度無關;分子間距越小,誘導力越大。分子固有偶極越大,極性越強,誘導力越強; 由于分子的熱運動、原子、分子瞬時振動離位等產(chǎn)生瞬時偶極(電子與核運動不完全同步),瞬時偶極間的作用稱為色散力。存在于任何分子間。變形性越大,色散力越大;組成與結構相似的分子,分子量越大,越容易變形;分子間距越小,色散力越大;除少數(shù)極性很大的分子外,色散力占主要。 (3)色散力 由于分子的熱運動、原子、分子瞬時振動離位等(1)遠弱于化學鍵 化學鍵一般為100800kJmol-1,分子間作用力只有幾十kJmol-1,小12個數(shù)量級。(2)作用范圍小一般在300pm內(nèi)。(3)無方向性和飽和性
46、2特點(1)遠弱于化學鍵2特點(1)熔沸點HeNeArKrXeF2Cl2Br2I2BF3BCl3BBr3BI3有機物同系列隨碳原子數(shù)增加,熔沸點升高。組成與結構相似,分子量增加,色散力增加,分子間作用力增加,熔沸點升高。(2)溶解性強極性分子易溶于極性大的水中。如HX、NH3等。非極性分子易溶于非極性溶劑。在CCl4中Br2比I2的溶解度更大(I2分子間作用力大)。 3對物質性質的影響(1)熔沸點3對物質性質的影響三、氫鍵 與電負性大的X原子共價結合的氫原子,由于公用電子對強烈偏向X原子,使H原子幾乎成為裸露的質子。當該H原子與另一個電負性大、半徑小、帶有孤對電子的Y原子接近時,發(fā)生強烈的吸引
47、(靜電作用)氫鍵(一般不認為是化學鍵)。 1形成 三、氫鍵 與電負性大的X原子共價結合的氫(1)分子間氫鍵HF、H2O、NH3、HF-H2O、NH3-H2O、NaHCO3、H3BO3等。依固、液、氣依次減弱。(2)分子內(nèi)氫鍵 (1)分子間氫鍵 (1)X、Y的電負性越大,氫鍵越強。(2)Y的半徑Y的半徑越小,氫鍵越強。HCl間無氫鍵。(3)相鄰原子的電負性HCN分子間、丙酮和HCF3分子間等有氫鍵。但CHF3分子間無氫鍵(大學化學1997,10(44)(4)相鄰基團體積越大,越弱。H2O-H2O強于C2H5OH-C2H5OH2影響因素(1)X、Y的電負性2影響因素(1)有方向性和飽和性(2)強于
48、分子間力,弱于化學鍵3特點(1)有方向性和飽和性3特點(1)熔沸點分子間氫鍵使熔沸點升高。HFHClHBrHI; H2OH2SH2SeH2TeNH3PH3AsH3SbH3; H2OC2H5OHH2OHFNH3 ?分子內(nèi)氫鍵使熔沸點降低。4對物質物理性質的影響(1)熔沸點4對物質物理性質的影響溶質和溶劑間氫鍵,使溶解度增加;溶質分子間氫鍵使分子極性減小,在極性溶劑中溶解度減小。NaHCO3Na2CO3,Ca(HCO3)2CaCO3(因為晶格能)(2)溶解度溶質和溶劑間氫鍵,使溶解度增加;溶質分子間氫鍵使分子極性減?。?)水的物理性質比熱大;冰的密度小。(4)分子構型 蛋白質脫氧核糖核酸DNA中起連接的作用?!皼]有氫鍵,沒有生命。”(5)酸性分子內(nèi)氫鍵,往往使酸性增強。Ka 6.210-12 9.910-11 5.010-9(3)水的物理性質Ka 6.210-12 四、離子極化 在電場作用下,外層電子云被拉動變形,產(chǎn)生誘導偶極的作用(正負離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用戶體驗在醫(yī)療技術中的應用
- 環(huán)境友好的農(nóng)業(yè)技術與商業(yè)發(fā)展新模式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七單元 1861年俄國農(nóng)奴制改革 第2課 農(nóng)奴制改革的主要內(nèi)容(2)教學說課稿 新人教版選修1
- 水質保護技術發(fā)展與未來趨勢分析
- 物流科技創(chuàng)新推動產(chǎn)業(yè)升級的路徑
- 2024年01月東莞銀行佛山分行公司2024年招考客戶經(jīng)理崗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01月“夢工場-從心出發(fā)為夢而變”招商銀行南京分行寒假實習生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01月福建2024年福建海峽銀行大學畢業(yè)生校園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 第三單元 牽手地球村 第10課《你好世界公民》說課稿 粵教版
- 2025年度老年用工法律風險控制協(xié)議
- 2025年中國銅畫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4年全國體育專業(yè)單獨招生考試數(shù)學試卷試題真題(含答案)
- 2025屆高三八省聯(lián)考語文試卷分析 課件
- 2025年度檢修計劃
- 2024-2025學年冀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
- 商業(yè)綜合體市場調研報告
-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fā)展 課件 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
- 2025屆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學高考仿真模擬英語試卷含解析
-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變壓器投標書-技術部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