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德國的公民教育 胡靜主要參考文獻:1、佟斐 .淺析德國政治教育的目的、屬性與績效.全球視野理論月刊.2008.42、任平.德國學校公民教育一瞥.環(huán)球長鏡頭3、傅安洲.聯邦德國政治教育中心述評4、彭正梅.博特斯巴赫共識研究.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55、何亞娟.德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啟示.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07.66、范捷平.德國教育思想研究德國的公民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德國公民教育著名教育家的公民教育思想德國公民教育的發(fā)展進程二戰(zhàn)后不同時期的公民教育理論的變化德國公民教育的概念 公民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希臘城邦,雅典的“公民大會”早已名垂青史,公民教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世紀的希臘。柏拉
2、圖的國家篇、法律篇中都有對公民教育的闡述。 在德國,公民教育也被理解為政治教育,是一門有關政治科學的公民學科。泛指教學、熏陶、修養(yǎng)。 1945年以后,德國教育界已達成一種共識:中小學的公民教育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同時又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德國公民教育二戰(zhàn)后德國公民教育思想的轉變,為什么曾經令世人畏懼和不安的民族在二戰(zhàn)后會發(fā)生如此深刻的變化?德國一向具有公民教育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傳統(tǒng),二戰(zhàn)后德國和議會更是把公民教育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構建了學校政治教育、校外政治教育、強有力的輿論導向和各種社會運作手段在內的政治教育體系。 聯邦政治教育中心“聯邦政治教育中心”
3、的建立標志著獨立自主的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工作在德國正式啟動。聯邦德國建立初期,根據納粹獨裁統(tǒng)治的歷史及聯邦政府和社會需要履行的任務促進民主、寬容和多元化為基礎的政治覺悟的發(fā)展。基于此,西德政府在1952年建立了“聯邦政治教育中心”。目的:“為了在德國人民中強化、傳播民主和歐洲思想”工作目標:“通過盡可能寬泛的信息傳播,促進民眾對政治事事件的認識,強化民主意識,增強參與政治合作的準備。1、德國的公民教育理論政治修養(yǎng)理論 德國的政治修養(yǎng)理論亦稱“政治養(yǎng)成理論”源自德國的 古典修養(yǎng)觀,對當代德國的政治教育思想有理論奠基意義。其基本內涵主要有: 人本思想:赫爾德認為:“人的修養(yǎng)就是發(fā)展人的天賦,個性
4、的養(yǎng) 成和人的自身發(fā)展,使之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主體性思想:指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強調教育要以人的自主發(fā)展為宗旨。 價值論思想:指的是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政治認知參與理論 即政治認知政治認同政治參與理論,這是當代德國政治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政治認知:指的是政治主體對于政治生活中的各種任務、事件、活動及其規(guī)律方面的認識、判斷和評價,即對各種政治現象的認識和理解。 政治認同:“人民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產生的一種感情和意識上的歸屬感”。 政治參與:是指公民通過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表達自己與政府活動的相關的政治行為。政治社會化理論 政治社會化就是社會成員在政治實踐活動中逐步獲取治知識和能力,
5、形成政治意識和立場的過程。它是社會成員與政治體系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互動過程,是社會意識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 德國政治教育中的政治社會化理論歸納起來主要有一下兩點:第一、政治社會化是學習和傳播政治文化的過程。第二、政治社會化是形成政治態(tài)度與政治參與能力的過程。3、德國公民教育的內容民主政治知識教育政治參與技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平教育民主政治知識教育1、國家體制、憲法與民主政治理論2、國家與公民3、民主的敵人4、政治極端主義5、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中的德國政治參與技能教育1、智力的技能(描述表達、分析解釋、評價判讀)2、行動的技能(溝通與合作、意愿表達、民主監(jiān)督)民族精神教
6、育 指的是弘揚自由、平等、博愛、民主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教育內容主要有:(1)對現實存在的紛爭、矛盾、問題盡心分析;(2)學習歷史識,認清歷史,重視歷史;(3)學習基本的社會信息等。(3)凱欣斯泰(納)認為,每一個具有國家公民身份的人,必須完成三各重要的課題:A、有固定的職業(yè)B、在福利方面享有權利,也必須負有義務C、在文化里求得心靈生活,在工作場所中有豐富的經驗。 實施這三個課題的教育順序為:職業(yè)教育,公民教育,普通主人教育。 認為:國家的公民教育強調的是國家公民的道德,因此教育的基礎應該建立在義務、工作與故鄉(xiāng)三個范圍上。義務 責任感的喚醒工作 了解道德的應用故鄉(xiāng) 培養(yǎng)對故鄉(xiāng)的愛進而擴大到
7、對國家、社會的愛。2、斯普朗格(1)斯普朗格(18821963)德國文化教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國現代教育學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既是教育理論家又是教育實踐家。(2)他認為,國民教育不能只是視為一種技術,而是要達到一種目的,即從知識的獲得到概念的形成,從受教導到內在心靈的形成,這些都是公民教育的重點。 公民教育的內含最重要的有三個方面: A、國民道德 B、個人道德 C、個人責任三、德國公民教育的發(fā)展進程1、封建君主專制時期馴服的臣民教育2、魏瑪共和國時期國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3、納粹時期國家至上的政治教化4、二戰(zhàn)后聯邦德國民主政治教育封建君主專制時期馴服的臣民教育 在整個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下的近代德國,
8、其政治教育 始終是以培養(yǎng)“馴服的臣民”為最高目標。 在普魯士崛起時期,從大候選到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再到弗里德里希二世,整個普魯士精神的象征都是“尚舞精神和軍國主義”這種高度井然有序的機械式的效率同政治服從以及“國家利益至上”的臣仆觀念結合在一起,構成了這一時期的公民教育的核心內容和目標。 在威廉二世掌權之后,要求學校要服務與反對社會民主主義的政治斗爭,要以多種方式維護帝國的統(tǒng)治。魏瑪共和國時期國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 1919年魏瑪憲法中規(guī)定“所有學校都要追求道德教育、公民意識、德意志民主性和民族和解精神的目標,共和國政府和教育部門開展以公民意識、德意志民族精神、民族和解思想以及對待不同宗教或政治見解者的寬容感為基本思想和主題的政治教育活動”。納粹時期國家至上的政治教化 希特勒上臺后,把尼采的“超人哲學”思想運用到政治領域,提出由“民族精英”施行統(tǒng)治的領袖原則。這一時期的政治教育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幾乎完全決裂于西方教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寵物營養(yǎng)的影響因素與調節(jié)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汽車美容師考試心理調適試題及答案
- 寵物營養(yǎng)與食品科技創(chuàng)新試題及答案
- 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復護理
- 2024美容師考試高效備考的方法與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汽車維修工燃油系統(tǒng)檢測試題及答案
- 公務員省考中的汽車維修工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內蒙古巴彥淖爾一中高一下學期第一次學業(yè)診斷語文及答案
- 二手車評估師的市場預測方法與考試試題及答案
- 藥理學思維題解析及答案
- 外研版五年級英語下冊期中測試含答案
- 面癱中醫(yī)臨床路徑完整版
- GB/T 37546-2019無人值守變電站監(jiān)控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 GB/T 17879-1999齒輪磨削后表面回火的浸蝕檢驗
- GA 61-2010固定滅火系統(tǒng)驅動、控制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 簡明大學物理電子版
- 脊柱彎曲異常篩查結果記錄表
- 公路工程結算表
- 舉升機每日維護檢查表
- 質量目標及計劃分解表
- 《信息化教學評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