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材世界史德育資源的研究-以人教版教材為例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ec67b355b51cf30e09f73b4d579a5d/c8ec67b355b51cf30e09f73b4d579a5d1.gif)
![高中歷史教材世界史德育資源的研究-以人教版教材為例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ec67b355b51cf30e09f73b4d579a5d/c8ec67b355b51cf30e09f73b4d579a5d2.gif)
![高中歷史教材世界史德育資源的研究-以人教版教材為例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ec67b355b51cf30e09f73b4d579a5d/c8ec67b355b51cf30e09f73b4d579a5d3.gif)
![高中歷史教材世界史德育資源的研究-以人教版教材為例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ec67b355b51cf30e09f73b4d579a5d/c8ec67b355b51cf30e09f73b4d579a5d4.gif)
![高中歷史教材世界史德育資源的研究-以人教版教材為例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ec67b355b51cf30e09f73b4d579a5d/c8ec67b355b51cf30e09f73b4d579a5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 號:1220090105研究生姓名:李曉曉論文分類號:G427答辯日期: 2014 年 6 月 11 日所獲學位: 教育碩士所在學院: 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專 業(yè):學科教學(歷史)導師姓名和所在學院:陳德正教授,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論文題名: 高中歷史教材世界史德育資源研究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并列題名: 無英文題名: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material world historyresources of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for example PEP關鍵詞(中):高中教材;德育;歷史;世界史;德育功能關鍵詞(英
2、):Senior high school textbook;The moral education;history;History of the world;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原 創(chuàng) 性 聲 明本人鄭重聲明:所提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經(jīng)注明引用的內容外,論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為獲得聊城大學或其他教育機構的學位證書而使用過的材料。對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本人承擔本聲明的法律責任。學位論文作者簽名:日期導師簽名:日期學位論文使用授權聲明本學位論文作者
3、完全了解聊城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即:聊城大學有權保留并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學位論文的復印件和磁盤,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聊城大學可以將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編入有關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匯編學位論文。學位論文作者簽名:日期導師簽名:日期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摘要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習專業(yè)知識中度過的,因此,學科德育理所當然的成為學校提高德育實效的重點。目前,專門性德育正在學校積極地實施著,被認為進行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學科德育的德育功能還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它的德育滲透的功能還未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學校德育效率
4、低下,學科德育被忽視被形式教條化,學科德育研究任重而道遠。歷史課程中含有豐富的德育素材,這經(jīng)常被人們忽視。本文中第一章首先對德育以及歷史德育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第二章中主要從愛國主義教育、人文主義教育、開放與改革精神教育、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教育、社會主義民主觀念和遵紀守法的教育、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教育等方面對歷史教材中世界史部分的德育資源進行分析。并以人教版歷史教材世界史部分內容的為例來進行介紹和分析,來說明歷史教材中德育資源的豐富多彩。第三章中介紹了人教版教材中德育資源豐富多樣性、復雜性、時代性等的特點,并針對這些內容在教材編寫、教師教學和教學評價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能對歷史教材中德育資源的合理
5、利用提供一些意見。本文主要通過對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世界史部分的德育資源的研究,希望能夠進一步加深對其德育思想的理解,為當代的德育體系提供豐富的理論素材,同時可以豐富歷史學科的內容。研究歷史學科的德育素材,對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和精神文明,全面開闊當代青少年的眼界,培養(yǎng)青少年的國際意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具有一定的啟迪意義。關鍵詞:高中教材;德育;歷史;世界史;德育功能i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ABSTRACTStudents spent most of the time in learn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refore, subject
6、of course wa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t present,actively implement the professional moral education is school, is considered the main formof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Subject of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has notbeen aroused peoples enough atten
7、tion and its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hasnot yet been fully made use of.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the low efficiency ofschool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subject is ignored by the form instance, subject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is a long way to go.History curriculum c
8、ontains abundant moral education material, it is often overlooked.This article first chapter first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history ofmoral educ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from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humanisticeducation, the open and reform spirit education, ecologi
9、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nsciousness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law education, good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in history teaching world history part of moraleducation resources is analyzed. In one version of history textbook part of the history ofthe worl
10、d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and analysis, history teaching material with the helpof the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of rich and colorful. In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resourc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are teaching materials rich diversity, complexity,tim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and ac
11、cording to these contents in the textbook, teachersteaching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hoping tothe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history teaching to provide some advice.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o the history textbooks for high schools a
12、re part of the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of world history research, hope to be able to further deepen theunderstanding of the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for the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system provide a rich theory of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can enrich the content of thehistory. Study history of
13、moral edu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full of contemporary youth, open eyes toii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cultivate teenagers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lsohas the certain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
14、e.Key Words:Senior high school textbook;The moral education;history;History of theworld;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iii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目 錄緒論 . 1第一節(jié) 相關概念 . 1第二節(jié) 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 2第三節(jié) 國內外研究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 . 3第一章 高中歷史學科的德育現(xiàn)狀 . 5第一節(jié) 高中德育現(xiàn)狀 . 5第二節(jié) 高中學科德育現(xiàn)狀 . 6第三節(jié) 高中歷史學科的德育現(xiàn)狀 . 7第二章 歷史教材中世界史部分德育資源分析以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為例 . 9第一節(jié) 愛國主義
15、教育 . 9第二節(jié) 人文主義教育 . 11第三節(jié) 全球化思想 . 13第四節(jié) 開放與改革精神教育 . 14第六節(jié) 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教育 . 17第三章 如何更好地發(fā)揮世界史的德育功能 . 21第一節(jié) 人教版教材中世界史部分德育資源特點 . 21第二節(jié) 如何更好的發(fā)揮世界史的德育功能 . 22結 語 . 29參考文獻 . 30致謝 . 32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位論文 . 33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緒論第一節(jié) 相關概念什么是德育?這是德育學界一直存在爭論的一個問題。 教育大辭典中解釋為 :“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中國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倫理道德教
16、育以及有關的價值觀教育”。新課程改革中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其中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主要強調的就是對青少年除智育之外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德育?!扒楦?、態(tài)度、價值觀的問題都依附于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之中 ,是在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得以形成和發(fā)展的”。而學科課程是以學科為中心來編制的課程。學科德育是指各學科將本學科各種各樣蘊含德育因素的內容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滲透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各學科育人的功能。它是以知識為載體、以課堂為途徑的動態(tài)育人過程。對道德教育來說,學科課程問題分為兩類:一為專門的德育學科課程;二為存在于其他
17、學科課程中的,學科內容中包含的德育內容及其構成的對道德教育的影響,即間接的德育課程。我國有專門的德育課程,同時依然重視各科的德育功能。各科教學是對學生傳授知識和道德教育的最常見、最基本的途徑, 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各科教師要進行教育工作,為人師表,培養(yǎng)人才,必須認真進行本學科的德育工作,結合本學科特點,將德育教育工作貫穿在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教育學家杜威就曾指出:“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學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目前學校的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被稱之為“永恒的建設性的道德遺產(chǎn)”的歷史學科在德育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
18、用?!皻v史是永恒的建設性的道德遺產(chǎn)”。在中學各門課程中,歷史課既有與其他課程相同的寓思想教育于教學之中的特點,也有與數(shù)學、語文、理化等課程大不相同的特點。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 ,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歷史人物的感人事跡和豐富的歷史事件。歷史教學的獨到之處,一是由于歷史知識與德育的一致性,德育是歷史知識本身固有的屬性之一;二是由于歷顧明遠.教育大辭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5.謝麗琴.落實課堂教學完善政治課堂教學功能J.中國對外貿易(英文版),2011,56.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緒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83.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19、001,246.1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史教學的根本教學目的是由史學的社會功能所決定的,而史學的社會功能之一本來就是德育。因此,在歷史課程中對中學生進行德育是大有可為的。其中現(xiàn)行的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內容又分為中國史和世界史兩部分內容。相比于中國史來說,世界史部分內容有其特殊的德育功能。世界史縱橫各大洲、史料豐富、內容廣泛,完全可以通過世界史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思想道德、人生價值觀等方面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世界史教學能夠一定程度上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有利于站在世界的高度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加強青少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系統(tǒng)認識,提高對世界多元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全面認識和理解。第二節(jié) 選題的目的
20、及意義選題目的:各個學科的教學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常見、最基本途徑,它對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樹人,德育是促進一個人健康成長、成才以及培養(yǎng)其良好的思想品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應該滲透到學校教學的每一門學科之中。其中無論是在德育和歷史教育的目的方面還是在德育的內容和實現(xiàn)的有效途徑方面,歷史學科都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學者周燕學指出: 歷史教材中有大量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發(fā)明家、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等為一種新制度的建立、一種新技術的發(fā)明、一種新理論的誕生等進行不懈奮斗的事跡,對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無不具有啟發(fā)教育作用
21、”。本研究主要通過分析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中世界史部分的德育資源說明現(xiàn)現(xiàn)行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的豐富內容,使教師們認識到歷史學科中世界史部分內容重要的特殊的德育功能。從而更好地加強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質,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選題意義:歷史作為一門社會人文學科包括著豐富的社會人文思想,同時歷史學科中蘊涵著豐富的德育資源,因此歷史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的挖掘并利用這些資源,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提供更多的生動素材,讓歷史學科成為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中學生接觸的世界性的東西越來越多,這也使他們對世界史方面的內容更加感興趣。我國歷史源遠流長
22、,文化遺產(chǎn)豐富多樣,對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然而我們不能因此否認世周燕學.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德育問題J.賀州學院學報,2002,61.2“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界史的重要地位。世界史上下數(shù)千年,縱橫五大洲,史料豐富,可以通過世界史的內容對學生進行人文主義、世界主義、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等多方面的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的、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目前我國對世界史部分的內容的重視程度要遠遠低于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這嚴重制約了歷史學科德育功能的發(fā)揮。忽略世界史的德育作用容易造成學生思維狹窄、目光短淺和缺乏國際意識等諸多問題。世界史的史實散見于中學歷史教材中,是非常豐富的德
23、育資源,我們應該充分挖掘和運用這些史料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德育教育。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學生應該具備開放性思維,增強國際意識,以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tài),尊重、認同其他國家文化,吸納人類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本研究主要通過對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世界史部分的德育資源的研究,進一步加深對其德育思想的理解,也可以為我們當代的德育體系提供豐富的理論素材,可以豐富歷史學科的內容。同時,研究歷史學科的德育素材,對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和精神文明,全面開闊當代青少年的眼界,培養(yǎng)青少年的國際意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具有一定的啟迪意義。第三節(jié) 國內外研究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國內現(xiàn)狀: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中國有專門
24、的德育課程。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對中學生的德育工作可以只依賴專門的德育課程呢?這顯然是不夠的。國家教育部門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1995年頒布的中學德育大綱中強調各學科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和進行德育教育的最經(jīng)常和基本的途徑,對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案骺平處熞M行教書育人工作,同時要結合各學科特點,認真落實本學科的德育任務要求,在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貫徹德育教育工作;在我國歷史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中,道德教育主要還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面目出現(xiàn) ”。如由北師大、首都師大、天津師大合編的教材中學歷史教學法概論中只是在闡述歷史教學的三項任務之一,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才涉及到道德
25、品質教育。胡厚福著的德育學原理一書中,只在“德育組織形式”一章中第一節(jié)涉及到各學科對德育的作用,其中歷史學科更是只用了寥寥數(shù)字概括。在檀傳寶所著的德育原理一書中也只有兩頁的內容介紹各學科的德育功能,并未有所展開。專門介紹歷史德育書籍王福友.我國中學歷史教育視野下的德育研究關于歷史教學中道德教育的思考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3.3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中的著作幾乎沒有。論文也是這種情況,在中國知網(wǎng)中搜索“德育”的關鍵詞,可以找到162,901 條結果,而搜索“歷史學科德育”能搜到4,554條結果 ,而搜索“世界史德育”的關鍵詞所得結果竟然只有5篇,且全部出自棗莊學院學報,這充分說明了目前
26、對世界史內容的德育功能不夠重視的現(xiàn)狀。曹勝強在應當重視世界史教學的德育價值一文中指出世界史教學能夠提升德育教育的效能,有利于站在世界的高度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認識,增強對世界多元化發(fā)展的全面系統(tǒng)理解。同時他在文中也提到中國對世界史內容德育功能的重視與西方存在著很大的距離。國外現(xiàn)狀:現(xiàn)在,在許多國家出臺了各種德育計劃、大綱、方案等,但并沒有設置專門的德育學科,在這些國家道德教育一般采取間接方式進行,即主要通過人文學科等非專門的道德教育學科進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它們更加重視其他學科的德育功能?!懊绹敶掠龑W家托馬斯里克納( TLickona )認為,各科教學對
27、道德教育是一個沉睡的巨人,潛力極大”。里克納還列舉了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的一些價值因素。比如歷史教材中包含的許多歷史偉人的德行和自律精神。在西方,世界史內容被看為“國際教育”的一部分,受到重視。早在 17世紀,夸美紐斯就已經(jīng)提出編寫公共教材,主要包括歷史、科學、智識在內,希望能夠借此為全世界所有人的思想和想象打造共同的基礎和框架?!八踔琳J為,只有世界史才能給世界人民提供新的共同基礎、一個全新的立足點?!笔澜缡返牡掠逃饔脤τ谖鞣絹碚f一直都受到重視,始終沒有動搖過。麥克尼爾也認為,一種明白易懂的世界史,能夠“培養(yǎng)個人和人類整體休戚與共的意識”,他甚至將此看作是“我們時代的歷史學從業(yè)人員
28、的道德責任”。綜上所述,我國對世界史內容的德育功能認識不足,并未引起重視。本課題研究主要通過對高中歷史教材中世界史德育資源的研究,來填補關于世界史德育資源方面特 別 是 高 中 歷史 教 材 中世 界 史 德 育 資源 的 研 究空 白 。 進 一 步補 充 歷 史課 程 的 德 育資源,使人們更加重視世界史的德育重要性。 陳雪茜.高中語文人格教育的研究與實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曹勝強.應當重視世界史教學的德育價值J.棗莊:棗莊學院學報,2009,115.4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高中歷史學科的德育現(xiàn)狀第一節(jié) 高中德育現(xiàn)狀青少年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和關鍵時期。美國著名的心
29、理學家埃里克森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階段,其中 1218 歲為青少年期。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這一分期之內。埃里克森認為本階段最大的危機時自我同一性以及同一性混亂,發(fā)展任務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亂。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提出的一個核心概念,“它是指個人對自己的本質、信仰和一生前后一致的比較完善的意識”。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高中時期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時期的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從而促進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不僅對青少年甚至對于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學生開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看社會,去思考問題,但他們往往經(jīng)驗不
30、足,缺乏客觀的眼光,難以全面而準確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同時難以判斷事件的是非對錯,這就必然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問題?!敖陙?,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教育部門,以及很多中學都開始重視學校的道德教育,紛紛采取多種措施來開展中學德育工作,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現(xiàn)在中學德育工作的效果實際上并不理想,有些現(xiàn)象不容樂觀,并且處理起來頗為棘手,這也是我們當前進行德育工作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在當前中學中中學生抽煙酗酒、厭學、早戀、沉迷網(wǎng)絡等現(xiàn)象比較嚴重,造成了比較惡劣的影響,令家長和老師們非常擔心。而中學生在校內、外打架斗毆、勒索錢物等違法亂紀事件在許多中學中也比較嚴重。另外,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外的各種先進成果傳入
31、國內,我國在物質、經(jīng)濟、文化都得到極大發(fā)展。除此之外國外的文化等也不斷傳入中國,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人民的思想等產(chǎn)生了很大的沖擊。特別是處于價值觀的形成時期的青少年,他們對事情的判斷還不成熟,更加容易受各種思想的影響。因此,在國外文化的沖擊下,一些青少年開啟排斥我國傳統(tǒng)文化,認為它們都是落后的,青少年們產(chǎn)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這些都是對中國自身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認識不足導致的。這些都說明青少年思想尚不成熟,我們應適當加以引導促進他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這就更要求對青少年進行更好的德育 何先友.青少年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7. 劉濤.探析
32、中學德育現(xiàn)狀與對策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5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教育。第二節(jié) 高中學科德育現(xiàn)狀“學科德育模式是教學具有教育性規(guī)律的反映。任何知識技能的傳授總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相聯(lián)系的,學科德育體現(xiàn)了知識與道德、教學與教育、教書與育人的統(tǒng)一?!薄0凑盏掠逃诸?,學科課程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專門的德育課程,也就是直接的德育課程;第二類是主要是其他學科課程中包含的道德內容及對道德教育的影響,即間接地德育課程。我們可以設置一個專門的學科課程去進行道德教育,但同時這應該與各科教學結合起來進行,而不應該忽略間接德育的重要性。杜威強調間接德育重要性指出:“如果我們將品德發(fā)展作為一種終極的教育
33、目標,同時又將知識的獲得和理解力的發(fā)展這些在學校教育生活中占用大部分時間的工作視為與道德無關的話,學校德育實際上就會是毫無希望的事情”。在許多國家并沒有專門的德育學科的存在,主要采取間接地方式進行。在中國和許多東方國家,都設有專門的德育課程。中國直接的德育課程主要指的就是思想政治課程。各科教學對德育教育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第一,學生對各科文化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是提高學生理性能力的重要途徑,可以為道德教育提供必要的先決條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學生在學校學習的自然、社會、思維方面的知識是世界觀和正確道德行為的基礎”。第二,各學科本身包含著重要的德育素材,不利用各科教學來進行道德教育是教育
34、的一大損失。對此,國家和政府都相當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的法規(guī)和政策以促進對學生的道德建設。 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指出: 德育要寓于各學科教學之中,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當前我們的德育工作面臨諸多困境,同時德育工作實效不高的情況下,學科德育是幫助我們提高德育效率,走出當前德育困境的最有效方式。認真研究學科德育的特點和實施對于我們對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學科德育已引起了足夠的重視,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學科德育主要是從學科的內容出發(fā),以學科內容為載體,對學生起到道德教育作彭壽清.學科德育:一種有效的德育方式J.重慶
35、:重慶大學學報,2005,134.John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ylosophy of Education (NY :Macmillan,1916,1958), 411.檀傳寶.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7,252.余麗華.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6 “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用。這就要求德育內容在教學中自然而然的滲透,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使學生在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的同時不感覺到受了思想教育。如果牽強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不僅不能起
36、到教育作用,還會引起學生們的反感。比如在教導學生要注意保護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時,可以在工業(yè)革命后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方面入手來向學生講述,若是生硬的向學生講述要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則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會有反作用產(chǎn)生。第三節(jié) 高中歷史學科的德育現(xiàn)狀“中學歷史教學成當承擔起歷史的使命,充分發(fā)揮學科的教育功能,把加強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品質作為重要任務”?!霸谄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實驗)中對于歷史的課程性質的介紹中指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和規(guī)律,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中在課程目標中規(guī)定通過歷史教學,使學生
37、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逐漸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加深對以人為本等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從這上面我們也可以看出歷史重要的德育功能。里克納就指出歷史課中歷史人物的德行和自律精神都是重要的德育中可以利用的價值因素。在人教版的歷史教材中,一般在每章開始的學習建議的地方都會有關于道德教育的內容,如:了解我國古代歷史的輝煌成就,增強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自豪感或者愛國主義情感等等一些內容。通過這些我們也可以看出歷史中德育資源的多樣化,同時你可以看出現(xiàn)在對于學科的德育作用更加重視的事實。通過以上國家規(guī)定、教材等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歷史的德育功能已經(jīng)比較重視。那么在
38、歷史的德育功能良好的開發(fā)利用過程中都存在哪些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呢?一、歷史教師隊伍的素質白壽彝先生曾說過:“歷史知識,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增長智慧、培養(yǎng)歷史感、時代感、民族自豪感,提高對祖國前途和人類前途和人類的認識及信心的重要武器。把歷史知識交給更多的人,是歷史工作者的光榮職責”。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yè)的越歷史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的一些看法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17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懷念吳晗同志C.白壽彝史學論文集.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404.7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來越重視,教師的隊伍擴大
39、,素質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真正充分發(fā)揮歷史的德育功能,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不僅對歷史知識充分了解,同時要求教師掌握心理學、教育學、課程論等相關內容,這樣才能充分高效的發(fā)揮歷史學科的德育功能。二、評價制度問題我國已經(jīng)推行素質教育多年,也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我們不能否認,面對高考的壓力,到目前為止現(xiàn)在對教師和學校的主要評價標準還是以學生成績和升學率為主的。分數(shù)則是衡量學業(yè)成績的唯一標準,學生的升學錄取只以分數(shù)取勝。在分數(shù)面前,任何老師和學生都不敢大意,學生們?yōu)榱丝既「叻值靡陨龑W,也樂意參與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題海戰(zhàn)術、死記硬背等傳統(tǒng)教學模式;正是這種應試教育考試的學生評價
40、體系成為推進新課程的“瓶頸”,學校和教師唯分是好,在開展課堂教學中時采用“滿堂灌”,進而未能將新課程落實到日常教學中。這種情況下,就造成了學校和教師只注重考試內容,對德育工作的不夠重視,忽視教材中的德育資源。這是我們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8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章歷史教材中世界史部分德育資源分析以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為例中學德育大綱中規(guī)定的高中階段德育內容要點分為: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馬克思主義常識和社會主義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勞動和社會實踐教育、社會主義民主觀念和遵紀守法的教育、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教育等方面。歷史教材中世界史內容德育資源豐富多樣,世界史內容對高中生
41、的德育教育有著特殊的作用。本章主要從愛國主義教育、人文主義教育、開放與改革精神教育、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教育、社會主義民主觀念和遵紀守法的教育、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教育等方面對歷史教材中世界史部分的德育資源進行分析。現(xiàn)行的高中歷史教材主要分為人教版、岳麓版、北師大版、人民版等四個版本。在這里,我們主要以人教版高中教材為例對世界史的德育資源進行分析。第一節(jié) 愛國主義教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歷史教學。一些人認為中國史的內容更能體現(xiàn)出愛國主義,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世界史對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yǎng)作用不大。脫離世界史而學習中國史,探索悠久的中國史是是片面的、不深刻的。它不僅切斷了中國史與世
42、界史的聯(lián)系,也限制了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的闡述,并且這種看法顯然沒有認識到比較學習法的重要性。歷史現(xiàn)象往往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在一定范圍內相互對照,能夠產(chǎn)生強烈的對比效應,能夠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發(fā)達的生產(chǎn)力等使一些人逐漸產(chǎn)生崇洋媚外的心理。他們看不到中國的進步,認為我們國家民族的事物樣樣不盡如人意,他們失望、頹廢,甚至對身為一個中國人產(chǎn)生自卑感。這并不是我們學習中國史能解決的,它有賴于世界史的學習,使學生能對世界其他各國產(chǎn)生清醒的認識。人教版教材在編排上就注重了中西方的比較,它采用一單元中國史內容,然后是介紹一章同時期世界史內容的形式,這樣的編排能使學生更
43、好的認識相同時期內中西方的發(fā)展情況,使學生進行更客觀的評價。我們認為世界史對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通過講述中國文明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9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歷史教學中必然會講述到地區(qū)、國家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從而體現(xiàn)出各地區(qū)和國家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對其他各國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通過向學生講授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使他們對我國的發(fā)展等有更好的認識。同時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人教版必修三中第三單元的開始就提到:“以四大發(fā)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文明與發(fā)現(xiàn),對周邊國家乃至世界文明的進程,都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 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傳入西方之
44、后對西方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造紙術經(jīng)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fā)展。火藥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fā)展,從而使封建城堡不堪一擊,在她們面前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開始不斷衰落。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人們的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時代。歐洲人還借鑒中國的印刷術,造出了屬于自己的活字印刷機,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边@是在介紹四大發(fā)明的時候出現(xiàn)的一段話,通過這段話我們意識到四大發(fā)明有著重大作用??墒菃渭兺ㄟ^這段話學生不可能真正理解其真正意義。在后面的世界史內容學習中,學生們會學習到歐洲文化的發(fā)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內容,并且了解這些時間對
45、歐洲乃至于全世界的影響。通過這些學生才能更好的認識到四大發(fā)明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影響,并產(chǎn)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有些人可能認為古代中國科技領先,可是近代之后就一直處于落后挨打的局面,就沒有對世界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這種看法是片面的。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對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正處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反映了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這都在很大程度上對世界范圍內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增強了各國人民反侵略的信心。這些都能從另一個層面使同學們對我國的歷史有一個更加客
46、觀全面的認識。對培養(yǎng)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二、通過古代文明古國的興衰,對比說明中國歷史強大的凝聚力和連綿不絕,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學生們在中國史中可以了解到中華文明綿延數(shù)千年,幾千年來一直延續(xù)發(fā)展,屹立于世界的東方。雖然中間也有分裂,可仍會再度出現(xiàn)高度統(tǒng)一的局面。黑格爾就曾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5.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7.10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經(jīng)說過:“中國歷史作家層出不窮,持續(xù)不斷,實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從世界范圍來看,除中國以外,上古世紀的文
47、明沒有一個能夠持續(xù)到現(xiàn)在的??死锾匚拿鳟a(chǎn)生于公元前 3000 年代末,在公元前 2000 年就滅亡了;而產(chǎn)生于公元前 2000年代前的文明,只有埃及和兩河流域的文明持續(xù)到了公元前 1000 年左右,但到公元前 1000 年代后半期他們最終失去了政治獨立,最終被人們遺忘,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而中國文明從夏商周以來傳承到現(xiàn)在,從未間斷過。這在全世界的古代文明中是僅有的。這充分說明我們中華民族及其文化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學生們通過這些史實的了解能夠感覺到中國歷史的光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三、我們可以在世界史中學習到各種愛國人士的英雄事跡同時,在世界史中也存在很多愛國的英雄人物,這些都能對
48、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在人教版選修四“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中提到圣雄甘地。19 世紀中葉,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一戰(zhàn)后,英國殖民者與印度人民之間的矛盾不斷惡化升級。在這樣的背景下,甘地舉起非暴力抵抗的旗幟,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紛紛投入到擺脫殖民奴役,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甘地不斷為爭取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而努力直到去世。甘地的事跡反映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很好的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的題材。在選修四中還提到“新土耳其的締造者凱末爾”。土耳其慘敗后,被迫簽訂屈辱的停戰(zhàn)協(xié)定與和平條約。在這種狀況下,凱末爾呼吁人們不惜任何代價捍衛(wèi)民族的尊嚴和榮譽。他說過:“This nation has never
49、lived without independence .Eitherindependence or death.”(這個民族(指土耳其)從未失去過獨立.要么獨立要么死亡。)凱末爾領導土耳其人民進行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瓜分、捍衛(wèi)民族主權的斗爭。在 1923 年洛桑條約中,殖民者承認了土耳其的國家獨立和基本主權。之后,凱末爾采取種種措施促進土耳其的發(fā)展。這些國外的愛國人士的事例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第二節(jié) 人文主義教育20 世紀以來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但同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逐漸疏遠,過分強調知識教育和工具教育,人文教育、人文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缺失,使人們缺乏正確的
50、社會理想和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缺乏社會公德和對人的理 莊國雄,馬擁軍,孫承叔.歷史哲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6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選修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6.11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解和寬容?!叭宋闹髁x(humanism)是指社會價值取向傾向于對人個性的關懷,注重強調維護人性尊嚴,提倡寬容,反對暴力,主張自由平等和自我價值體現(xiàn)的一種哲學思潮與世界觀”。歷史是人文主義學科,是對學生進行人文主義教育的重要的資源。這就要求在歷史教學中更加注重滲透人文主義教育。2002 年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要求:“通過歷史教學,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
51、過程,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從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也反映出歷史學科重要的人文教育作用。教材是學科內容的體現(xiàn),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托。教材中貫穿著人文精神才會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在歷史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主義的教育素材。通過世界史內容的學習,可以了解“以人為本”思想的形成過程。在古代希臘,就有的學者把對神的關注轉向人間,試圖從實際出發(fā)探討宇宙萬物的本來面目,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無論是智者學派,還是蘇格拉底或柏拉圖,他們的思想都蘊含著西方人文主義的萌芽。(舉例說明,如智者學派人是萬物的尺
52、度的命題、蘇格拉底的知識即美德等)14 世紀以后,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文藝復興在意大利興起,并擴大到歐洲其他地區(qū),人們以各種方式宣揚人性的力量。在文藝復興的推動下,自然科學得到很大的發(fā)展,科學家們揭示了許多自然界的奧秘。人文主義思想不僅對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選修二中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一課中提到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宣揚反對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民主思想,把“天賦人權”“分權制衡”“主權在民”等作為民主政治的核心內容。比如斯賓諾莎的“天賦人權”思想;洛克的權力分立思想;盧梭的“主權在民”思想。這些能使學生體會到人文思想的巨大影響,都能使學生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同時,人文精神
53、還包括人道主義精神,這在教材中也有所體現(xiàn)。1950 年,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美國干涉朝鮮內戰(zhàn)。很快,美軍將戰(zhàn)火燒到中朝邊境的鴨綠江畔。1950年,金日成向毛澤東主席發(fā)動求援電報,請求中國援助。為維護國家安全,援助社會主義國家朝鮮抵抗外來侵略和干涉,組建中國人民志愿軍,開始抗美援朝作戰(zhàn)。這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人道主義精神和愛好和平的精神。在選修三中和平與發(fā)展一章中,聯(lián)合國的成立、世界人民的反戰(zhàn)和平運動都體現(xiàn)出了全球人民愛好和平,一致保衛(wèi)世王玉平.科學普及與人文的幾點思考J.科普研究,2010,17.朱琳.歷史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探析M.重慶:重慶師院學報,2003.12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界和平的人道主義
54、精神。在選修三“20 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中介紹了 20 世紀以來人類的主要戰(zhàn)爭以及人類不斷追求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人類追求和平的高尚,反人類罪行的丑陋。法西斯勢力的色厲內荏,反法西斯力量的堅韌不拔,愛好和平力量的百折不撓,都用活生生的事例充當著真正的歷史教員。在講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課本中寫到“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戰(zhàn)爭中軍民共傷亡 9000 余萬,直接軍費開支 1.1 萬億美元,參戰(zhàn)國物資總損失價值 4 萬億美元” 。從這段文字以及下面兩個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戰(zhàn)爭對人類造成的損失,通過這些內容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戰(zhàn)爭的危害,從而從另一個角度促使學生體會到和平的重要性從而更加愛好和平。第三
55、節(jié) 全球化思想與其他內容相比,世界史部分內容有其特殊的德育作用,即全球意識和世界意識。世界是一個整體,各國之間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離。15 世紀末到 16 世紀,一些勇敢的歐洲航海家克服重重困難,追波踏浪,開辟了由歐洲前往亞洲、美洲等地的航路。新航路的開辟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tài),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日益成為一個整體。自新航路開辟以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lián)系就不斷加強,特別是近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的經(jīng)濟及其他方面的交流增多,聯(lián)系不斷加強。在這種趨勢下,對學生的教育應該滲透全球化思想。這里所說的全球化思想并不是說思想一致化,也不是指拋棄自己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而是指的是要
56、意識到全球是一個整體,各個國家地區(qū)之間息息相關。國家的決策和政策不僅對自己國家有巨大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選修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6.13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的影響,對整個世界的發(fā)展和格局都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各國之間加強合作才是促進本國及其全球發(fā)展的必要措施。美蘇“冷戰(zhàn)”開始后,西歐國家逐漸意識到必須走聯(lián)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獲得發(fā)展?!?951 年,法、意、荷、比、盧、聯(lián)邦德國六國簽訂了巴黎和約,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967年,它與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西歐國家經(jīng)濟聯(lián)系不斷加強,經(jīng)濟實力大大提高。同時,國家之間相互幫助有利于
57、維護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西斯國家的侵略對全人類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構成嚴重威脅?!拔鞣矫裰鲊?、社會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要求聯(lián)合起來,抗擊侵略”。1942 年元旦,26 個國家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lián)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lián)盟的正式形成。最終,在全球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共同合作下,取得了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第四節(jié) 開放與改革精神教育開放和改革精神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永不衰敗、生生不息的巨大推動力。在經(jīng)濟和科技迅速發(fā)展的今天,一個國家缺乏開放和改革精神很快就會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國,被日新月異的世界所遺忘。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和改革精神是進行學生德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前文中也有提到全球
58、化趨勢不斷加強。這更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意識,同時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能夠有選擇的學習西方文化。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向來都是低調的,缺乏大刀闊斧的改革精神。從商鞅變法到戊戌變法大都以失敗而告終。這也使一些人認為中國不適合改革創(chuàng)新。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人創(chuàng)新意識和改革精神的發(fā)展。通過世界史的學習學生們可以意識到改革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它和開放的精神一樣是不可缺少的。為了防止外來勢力對日本的侵入,日本閉關鎖國二百多年,只允許中國、朝鮮、荷蘭等過在特定地區(qū)通商。閉關鎖國并沒有使日本逃脫被侵略的命運,反而這期間日本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社會矛盾日趨尖銳。最終,19 世紀中葉,美國軍艦闖入日本港口,打破了日本緊
59、閉兩百多年的國門。這就從反面說明了開放的重要性,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同時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開放意識。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后,日本高速發(fā)展,20 世紀初,日本完全廢除了與西方列強的不平等條約,獲得國家主權的獨立和完善??墒?,日本在這之后,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2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選修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5.14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竟然同西方國家一樣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對近代的中國和其他國家都產(chǎn)生了極壞的影響。通過這些我們應該讓學生知道開放固然重要,但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是非不分的學習所有的東西。
60、人教版的選修一為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主要就介紹了中外歷史上重大的改革。選修一中共九個單元,其中第一、五、六、七、八等五個單元介紹的都是國外的各種重大改革。包括:梭倫改革、歐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861 年俄國農(nóng)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等。在一章的開頭都會先介紹改革的背景,中間會介紹改革的主要內容,最后介紹改革的影響。這種方式使學生能對改革的始末有很好的了解,意識到改革的重要作用。在人教版第八單元介紹了日本的明治維新,西方列強的侵略,給日本社會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日本人被迫面向世界。隨著日本民族危機加劇,要求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中下級武士以“尊王攘夷”為口號,走上了日本政治舞臺。尊王攘夷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9 What's your hobby 說課稿(說課稿)-2024-2025學年湘少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數(shù)1 反比例函數(shù)說課稿 (新版)北師大版
- 10《爬山虎的腳》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四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2023三年級英語下冊 Unit 2 Animals at the Zoo Lesson 8 Tigers and Bears說課稿 冀教版(三起)
- 2025民間個人借款合同書范文
- 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第13周 6.2卓爾不群的雅典說課稿
- 2025常年法律顧問合同
- 19《一只窩囊的大老虎》第二課時(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001
- 2025獨家經(jīng)銷合同范本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礦井災害應急救援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江蘇南京市金陵飯店股份限公司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公共政策分析 課件匯 陳振明 第0-9章 導論、緒論:政策科學的“研究綱領”- 政策監(jiān)控
- C語言程序設計 教案
- 2025年牛津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冊全冊單元重點知識點與語法匯編
- 《小學作文指導》課件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方程應用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5新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表
- 海洋工程設備保溫保冷方案
- 文藝演出排練指導服務合同
- 人教版(2024新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一單元《數(shù)學游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