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忠實履行義務》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1頁
初中政治《忠實履行義務》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2頁
初中政治《忠實履行義務》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3頁
初中政治《忠實履行義務》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4頁
初中政治《忠實履行義務》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政治忠實履行義務教學設計與反思第一篇:初中政治忠實履行義務教學設計與反思基本信息課題忠實履行義務作者及工作單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教材分析本課所依據(jù)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權利與義務”部分:“了解憲法與法律對公民權利和義務的規(guī)定,能夠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不僅享有憲法規(guī)定的各項基本權利,還要對他人、對社會履行相應的義務。這些義務來自親情、道德、紀律、法律等各個方面。通過本課,讓學生明白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學情分析對于公民忠實履行義務的三個層次的要求,學生在認識上可能較為模糊,法制

2、觀念和義務觀念不強,缺乏自覺履行義務的責任感。因此在本課中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對中學生樹立法制觀念,自覺履行義務的,做一個守法、具有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意義重大。教學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明確忠實履行應盡義務的要求,提升學生的義務觀念,增強對國家、社會、集體及他人的責任意識,做負責任的公民。知識目標:知道公民忠實履行義務的三個要求,了解法律鼓勵、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以法律為準繩對公民行為的是非判斷能力,提高踐行義務的能力,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忠實履行義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忠實履行義務的三個要求。教學難點:如何真正提升學生的義務觀念,并落實到行動中去。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

3、活動預設學生行為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三、課堂小結出示古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設問:兩句古訓告訴我們什么道理?1、出示200年汶川地震及我國人民紛紛捐款的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思考:我國人民援助汶川地震災民的行為,體現(xiàn) 了憲法提倡的什么精神?2、結合學生實際設問:你認為怎樣做才算是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你認為怎樣做才算是一名合格的中國公民?他們?yōu)槭裁磿|犯法律?我們從中受到什么警示? 一個合格的公民,如何忠實的履行義務? 學生總結公民忠實履行義務的三個具體要求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導入新課。 生討論回答,引出第一個目題: 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

4、去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法律要求做的,必須自覺去做。否則就要承擔法律責任。從而引出第二個目題: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組織課堂活動:看誰答得多結合圖片,分組搶答我國法律要求公民必須做的行為還有哪些? 學生思考回答引出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課堂活動:看誰說的多。我國法律禁止做的行為還有哪些?學生分組搶答。 一個合格的公民,如何忠實的履行義務? 學生總結公民忠實履行義務的三個具體要求【1】井岡翠竹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學會10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89自然段。二、教學重難點:通過學習課文,了解革命根據(jù)地人民在過去和現(xiàn)在所表現(xiàn)出來的崇高品質,歌頌革命精神。三、

5、教學時間:二課時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井岡翠竹嗎?它做過武器殺傷敵人,做過竹筒盛飯,做過紅軍的扁擔挑著中國革命從井岡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國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用場。二、檢查預習:“貞、稠”是翹舌音?!芭?、腥”是后鼻音。“殷”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它的左邊第二筆是“撇”,不要寫成了“豎”?!绊g”字右邊的“刃”不要少寫“點”。三、集體感知課文: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2、反饋交流。想想課文講了什么?3、全文共分為幾部分?四、再讀課文,感受翠竹精神。1、讀1-4自然段,井岡山的翠竹“郁郁蒼蒼,重重疊疊。2、竹之外形,按由遠及近的觀察順

6、序寫。五、靜心默讀,說說井岡翠竹為什么使人難忘?第二課時一、教師簡短談話后,導入新課。二、教師引導學習5-12自然段。領悟寫作手法。1、自由讀課文5-12自然段,想想井岡山竹子的革命功績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2、用“”勾畫出描寫竹子用途的句子?!按睢⒆?、盛、蒸、擺”。用畫出作者使用修辭手法的句子,并在旁邊標明修辭手法。排比、反問、設問、引用等修辭手法。3、引導學生體會:井岡山人民對中國革命的不懈的無私的貢獻及其精神對中國革命深遠的影響。三、師生互動,全班交流。1、從文中受到什么啟發(fā)?2、說說井岡翠竹為什么使人難忘,作者歌頌的只是翠竹嗎?3、為什么說“那毛竹做的扁擔,多么堅韌,多么結實,再重的擔子也能

7、挑得起”?四、總結全文。井岡翠竹是革命的竹子,過去為革命建立功勛,現(xiàn)在和將來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繼續(xù)奉獻。井岡精神是中國人民的革命氣節(jié)和革命精神!井岡翠竹生動地描寫了井岡山翠竹的秀美外形和剛強氣節(jié)。記述了井岡山翠竹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所做的巨大貢獻。全文洋溢著作者對井岡山翠竹的贊美之情和敬佩之情。上完課之后,感覺如下幾方面做得還不錯:1、能找準文章切入點。在理清課文脈絡以及文章內容的學習中,我緊緊圍繞課后的一道思考題:井岡翠竹為什么使人難忘?在初讀課文后,就拋出了這個問題:井岡山500里林海,為什么最使人難忘的是毛竹?學生潛下心來,關注每自然段的內容,給時間讓學生默讀、交流,自

8、然而然地分清毛竹令人難忘的是它長得蒼翠、它們?yōu)槿藗冏龀龅木薮筘暙I。然后順勢進入文本的學習,也緊緊扣住“難忘”二字來組織教學。2、注重了教材內容的學習與寫法指導的并重關系。我非常注重寫法的滲透。如:對于竹子外形的學習后能指導學生根據(jù)作者的寫法仿寫一個描寫翠竹形態(tài)的句子。學習詞語“魂飛魄散、鬼哭狼嚎”的時候,指導學生聯(lián)系當時的情景,描述敵人的樣子。以及文章借物喻人的寫法,我也能做到“大雪無痕”“潤物細無聲”,在學習了第8節(jié),學完井岡山的竹子與井岡山人一樣堅貞不屈后,順勢追問一句:“我們眼中看到的僅僅是井岡翠竹嗎?”孩子們十分肯定地表達,不僅僅是竹子,還有井岡山人民以及千千萬萬革命者。3、注重了朗讀

9、的.指導。語文課上朗讀不出彩絕不是一堂好課,因此,我十分注重朗讀的指導。貶義詞的朗讀,要突出對竹子、紅軍的贊揚;褒義詞的朗讀,要讀出對井岡翠竹頑強的精神等。當然,除了以上較為成功的地方外,也存在很多的不足:1、生成與預設的矛盾總是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這是困擾我的課堂的一個很大的毛病。也許與自己的教學智慧有關,在課堂上,針對學生回答的問題,如果偏離了航道,我總是不能很自然地很巧妙地引導到航道上來,顯得很生硬,所以課堂上就顯得不自如流暢。2、語言文字訓練點抓住了,但是抓得還不夠深,顯得蜻蜓點水般膚淺。這一方面與老師的引導有關,教師引導的語言還缺乏智慧,缺乏深度。另一方面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年代久遠

10、的事物,學生的體驗就沒有那么深刻。第一篇:認識人民幣的教學設計反思一、背景介紹人民幣(俗稱錢)對于六七歲的孩子來說,已有一些認識,好像很熟悉,但在使用時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認識還只是浮于表面。如何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認識人民幣,了解人民幣,使用人民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數(shù)學興趣,這堂課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課前帶著部分學生去商場,看商品特別是文具的價格,購買了一些不同的文具,并把整個過程拍成了錄像,在課堂上結合其他活動,適當使用錄像,發(fā)現(xiàn)效果不錯。二、案例描述教學前我在商場拍了一組本班學生去文具店買文具的錄像,我首先讓學生觀看錄像,學生看到自己的

11、同學參與拍攝錄像,一下子興趣就調動起來了,邊看邊議論。這時我向學生提問:“小朋友,買文具需要什么?”學生紛紛搶著說:“錢!”“錢!”我接著問:“錢幣的種類很多,你們見過哪幾種錢幣?”孩子們七嘴八舌:人民幣、美元、港幣、英鎊我趁熱打鐵:“我們新中國的錢幣叫人民幣。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人民幣,去文具店買你們最喜歡的文具,好嗎?”“老師,我會認!”在調起學生胃口后,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錢說:“小朋友們認識這些錢嗎?你們誰能做小老師,教大家認認這些錢?”孩子們一看到真錢,一下子興奮了,爭先恐后地叫起來:“老師,我會?!薄袄蠋?,我來。”聲音一個比一個大,課堂上一下子炸開了鍋,使我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本來事先打

12、算領著同學們一起認一認,說一說的,看樣子這樣不行,我靈機一動,說:“同學們都認識,都想說,很好,能不能把你知道的有關人民幣的知識給你們小組里的其他同學介紹介紹呢?”然后每組各發(fā)兩套不同面額的模擬人民幣,各小組的同學拿的拿、認的認、摸的摸、說的說,我走到各組去聽一聽,嗬,還真行,從人民幣的面額到圖案、從字樣到怎樣辨真假,都說得頭頭是道,一位平時愛動腦筋的學生拿著一個1元的硬幣說:“這是1元錢,正面是數(shù)字1元和漢語拼音1元,背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圖案”學生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其他同學,這樣通過交流,互補、互學,進一步加深了對人民幣的認識?!袄蠋?,我會分!”在學生認識人民幣后,如何引導學生

13、結合已有的經(jīng)驗,通過自己的分析與思考,了解人民幣的單位呢?我想放手試一試,讓學生小組合作,把兩套人民幣進行整理分類,看看有幾種不同的分類方法?各組學生經(jīng)過熱烈的討論后,想出了多種不同的分法,他們有的找,有的擺放,分出一種后,又試著另一種分法當時,看到學生那種積極參與,認真思考,熱烈討論的學習氛圍,我也被感染了。在匯報時,每個小組都有幾種不同的分類方法。有的學生興奮地說:“我們組把都是1的分成一類,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分一類;都是5的分一類有的學生不服氣地說:“老師,我們認為紙幣分一類,硬幣分一類更簡單一些。”另一組的學生馬上站起來說:“老師,我們組是分新版和舊版的兩類

14、。”有一組在一邊終于沉不住氣了,“老師,我們組也有很多種分法,不過我們認為不管是紙幣,還是硬幣,把有“元”的分一類,有“角”的分一類,有“分”的分一類,這樣更合理一些?!边@時學生的思維非?;钴S,想出了幾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邊說邊示范,把在場聽課的老師都吸引到他們的活動中去了。在討論不同的分法后,我說:“你們的分法都有道理,小朋友再看一看,哪一種分法最實用、最合理呢?”經(jīng)過討論,得出按“元、角、分”把人民幣分類最好,然后引導學生按“元、角、分”把人民幣整理分類,并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袄蠋?,我能行!”見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逐步深入,緊接著我有將學生的活動引入高潮,出示事先模擬好的一個文

15、具店,有各種學生喜歡的文具并標明價格,比如:鉛筆每支5角,橡皮每塊1元,文具盒每個6元5角,刨筆刀每個12元3角“小朋友,咱們今天的文具店想在咱們班招聘一批營業(yè)員,誰愿意應聘?”一只只小手齊刷刷舉起來?!盃I業(yè)員可不容易當,算錯了賬,你可要賠的?!蔽议_玩笑地說。“老師,我能行。”幾乎所有的孩子自信地回答我。我看著孩子急切的樣子,實在無法確定錄取誰,只好對他們說大家輪流來當。幾個“營業(yè)員”走到文具店前,當場穿上我事先準備好的“營業(yè)員”服飾,準備“工作”。其他學生躍躍欲試,想去買文具,這時我提出要求說:“你最想買哪兩種文具?應該付多少錢?怎樣付這些錢?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先和你們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一起合

16、計合計,然后拿好錢排隊去買?”學生一聽,又興致勃勃地討論起來。在商量好后,一名名“顧客”排著長長的隊伍去模擬柜臺購買文具?!邦櫩汀?興奮地告訴我說:“老師,我買一把尺子8角,一支鉛筆5角,一共要花1元3角,我付2元,找回7角?!薄邦櫩汀?說:“老師,我買了1支圓珠筆1元,一個鉛筆盒6元5角,一共要付7元5角,我給他8元,找回5角?!蔽也环判摹盃I業(yè)員”,走到旁邊觀察,這時一個“顧客”給他10元,要買8元5角的文具,他不慌不忙地找出1元5角,我放心地笑了?!邦櫩汀眰冑I得清清楚楚,“營業(yè)員”們賣得明明白白。正當同學們買賣熱烈時,下課鈴聲響了,我只好狠心打斷同學們,說:“你們周末可以去商場幫媽媽買一些

17、日用品,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比?、案例反思1、創(chuàng)設“憤悱”氛圍,開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數(shù)學的原動力“我要學”教師是課堂教學心理環(huán)境、課堂氛圍的直接創(chuàng)造者,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找準學生的起點,發(fā)揮教師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以數(shù)學特有的美感與教師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魅力去感染學生,融抽象知識于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本課教學之初,我先安排一段商店購物的錄像,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迫切的想要了解今天的學習內容,隨后教學過程中又設置了學生再熟悉不過的買文具情境,激發(fā)起學生對數(shù)學的強烈興趣,使學生進入“憤悱”狀態(tài),從而打開思維之閘,使學生進入一個強烈的“我要學數(shù)學”的境界,從而開發(fā)出學生

18、自主探究學習數(shù)學的原動力。2、全體發(fā)展,全面發(fā)展,體驗自主探究學習的成功,讓每一個學生都說“我能學”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是學生從無知走向有知,從知之甚少走向甚多的過程。而現(xiàn)今,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jīng)受了太多的挫折感和失敗感,這正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最大敵人。因此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主動、自主地探索數(shù)學知識,教師必須尊重愛護每一個學生,課堂上我盡量給所有的學生展示自己、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特別是不太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學生,我更多地關注,讓每一個學生體驗成功。在本課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購物方法,他們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多種多樣的。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實踐,對于學生“出格”的回答不會因為不合

19、自己的預想而輕易否定,而是相信學生,因勢利導,讓每一個孩子切實地體驗到“我能學”。這正是學習內驅力的延續(xù)和增強,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有充分的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和熱情。3、注重實踐操作,培養(yǎng)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我會學”在學生有了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后,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進到數(shù)學知識的王國中去遨游。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因而每一個知識點都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礎。要轉變學生傳統(tǒng)的數(shù)學學習方式,就要讓學生在“做中學”,即在實踐操作中,通過觀察、思考、分析來獲得有關的數(shù)學知識。有位名人說過:“聽了就知道,看了就明白,做了才是真正懂了?!痹谏媳竟?jié)課之前,我進行了大量的準備,給學生準備了錢箱、信封等。學生從錢箱中找

20、錢、親自動手分一分,最后還設計了一個模擬購物活動,使學生在做中加深了對人民幣的整體系統(tǒng)認識,在不停的活動中、游戲中將已有的經(jīng)驗數(shù)學化、系統(tǒng)化,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創(chuàng)新性,掌握了數(shù)學學習的方式,從而使學生達到“我會學”的境界。4、注重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個人生活、個人成長的聯(lián)系,鞏固自主探究學習的成果“學有用”在有趣的買賣過程中,學生不僅經(jīng)歷了付錢、找錢及加減計算等活動,還能及時處理購物時發(fā)生的簡單情況,這樣做,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融入社會實踐,服務于生話,真正體現(xiàn)了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使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長盛不衰,學習的動力源源不絕,從而形成學習數(shù)學的良性循環(huán),使學生感到學習數(shù)學有用,這種有用不

21、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指在學生個人成長、發(fā)展的路上有用。從上述案例中我體會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關鍵在于教師。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相信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以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第二篇:人民幣的認識教學設計及反思人民幣的認識教學設計及反思教材分析認識人民幣是西施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四小節(jié)的教學內容。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它是價值的一般代表,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讓一年級的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學習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是學生

22、加深對100以內數(shù)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shù)學概念和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人民幣,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學會簡單的取幣換幣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在換幣取幣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1、(課件出示主題園)、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圖,巧提問題,引導學生明白買東西必須帶錢。探索新知、解決問題1、認識人民幣(課件出示:人民幣圖樣)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或者用過哪些人民幣?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引導學生語言表述。2、人民幣的分類(1)(課件

23、出示:凌亂的人民幣)這些人民幣怎樣分類呢? (2)小組交換,抽學生回答(教師演示課件)3、人民幣的簡單換算游戲:誰是小銀行家?這有一塊價值1元的橡皮,你能想到幾種不同的付錢方法買到它呢?(三) 模擬購物,實踐應用。每組選出一名“超市經(jīng)理”,先由“經(jīng)理”介紹超市商品,顧客用錢去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四)拓展,應用如果我有錢了,我想做 教學反思:一年級兒童年齡小,缺乏社會經(jīng)驗,上市場購物的機會也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認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使學生對人民幣有進一步的認識,使學生在簡單的活動中感知人民幣的價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通過創(chuàng)設

24、教學情境、游戲,運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演示,充分發(fā)揮遠程教育資源多媒體輔助教學功能,讓學生2 在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中學會學習。為了整節(jié)課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在教學本課時我從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資源中心,國之源軟件中心下載了本課件。根據(jù)教學設計對課件作了適當增刪,增刪后的課件有圖片資料:美元、日元、歐元圖片、五套人民幣圖片等,文字材料有:人民幣的知識和教育目的,視頻材料有:認識人民幣的分類,音頻類材料有:欣賞圖片及配樂。直觀、形象、讓學生認識世界各國的貨幣及人民幣的分類情況,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直觀地掌握人民幣的分類;讓學生在優(yōu)美輕松的音樂中身心得到

25、調節(jié),更讓學生受到拾金不昧的愛國教育,通過對人民幣的發(fā)展了解,讓學生對人民幣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人民幣,特別是小面值的人民幣并不是一個新生事物,他們或多或少都有過獨立使用或參與家長使用人民幣購物的機會,針對這一情況,我的教學思路是:第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圖片和提問引出課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重點。通過認一認、說一說、分一分、理一理來進一步鞏固認識人民幣并了解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接著我讓學生在游戲中輕松快樂地掌握人民幣的進率關系是1元10角,1角10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小小超市,購物活動。我知道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在動手、動腦的探索過程

26、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3 知識的,數(shù)學思想的方法,體驗數(shù)學是有用的,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使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購物活動加深了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最后,全課小結,拓展延伸,讓學生保持這份興趣,為下節(jié)課的繼續(xù)學習作好鋪墊。本節(jié)課,我尊重并充分利用學生己有的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教學過程,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索空間里,在各自原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整個學習過程,學生都是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進行認幣、換幣、取幣和付幣。在活動中理解和掌握知識,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也得到發(fā)展,傳授知識的

27、過程中適時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節(jié)約用錢的教育,以及交際過程中的禮貌用語教育,塑造了學生美好的心靈。第三篇:人民幣的認識教學設計與反思人民幣的認識教學設計 崔玉芝一、教學內容:教材第41-43頁的內容,人民幣的認識二、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有了一些認識和使用人民幣的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學習內容是: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和他們之間的關系,能進行簡單的人民幣計算。三、教學目標:1、在現(xiàn)實情境中,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3、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培養(yǎng)勤儉

28、節(jié)約的習慣。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難點:人民幣之間的換算。教學流程:一、實物導入,激發(fā)興趣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小禮物,請看這是什么?生:存錢罐師:對。這是我兒子小時候的存錢罐。你們有自己的存錢罐嗎?那你們知道存錢罐有什么用嗎?生:儲存零花錢。師:對,我們可以把平時的零用錢積攢下來,合理安排利用它。如買學習用品等。師: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錢。錢在我們國家還有一個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嗎?生:(齊)人民幣。師:對,叫人民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人民幣的認識。)師:其實,小明也有自己的存錢罐,請看大屏幕。小明是個勤儉節(jié)

29、約的好孩子,他打算把自己平時積攢的零花錢捐給災區(qū)的小朋友???,小明正在和媽媽一起整理存錢罐里的人民幣呢?。ǔ鍪拘畔⒋扒榫硤D)看到這些,你想提出一個什么問題? 生:存錢罐里一共存了多少錢?師:對,大家想一想,怎樣才能知道小明一共存了多少錢呢? 生:數(shù)一數(shù)師:桌子上的錢又多又亂,有好辦法嗎? 生:分類數(shù)。師:說得好,分分類,整理一下再數(shù),這個辦法好。二、探究新知 人民幣的初步認識(一)、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師:要想分分類,要先會認才行,大家會認嗎?認識的請舉手。看來同學們對人民幣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人民幣。看看大家認識嗎?認識的可以搶答。師出示1元、1角

30、、1分的人民幣,讓學生認讀。光認識還不行,我們再仔細觀察一下這些人民幣的反、正面各有什么?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師:課件出示要求,介紹時要說清兩件事,:1、人民幣的面值是多少?2、人民幣的正、反面的圖案各有什么? 生:這是1元的,正面有。反面有。 這是1角的,正面有。反面有。師:同學們看這是1分的人民幣,現(xiàn)在在市場上很少流通,大家看一下有什么? 生: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認識1分的人民幣師:大家看元、角、分是人民幣的3個單位。你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生:思考 師:(舉起1元的紙幣)老師想用這張1元的人民幣換成1角的人民幣,你們幫幫老師,想想應該換幾張?為什么?(指定學生回答,并讓學

31、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生:因為1元=10角,所以1張1元的可以換10張1角的。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板書:1元=10角。課件演示1元=10個1角。 同學們,根據(jù)1元=10角,你們能推想出1角等于幾分嗎? 生:1角=10分。師:他說1角=10分,你們同意嗎?課件演示1角=10分。 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 生:想。師:邊講邊出示。有一天,小松鼠拿著1角錢到狐貍的商店去換零錢,狡猾的狐貍眼珠骨碌一轉,迅速把9分錢遞給了小松鼠。小松鼠見1角錢能換9個1分的,高興的不得了。同學們,你們替小松鼠感到高興嗎?為什么?你想對小松鼠說些什么呢? 生:學生發(fā)表看法,明確1角應該換10個1分)師:課

32、件演示1角換10個1分。并板書:1角=10分。 生:齊讀,1元=10角,1角=10分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元、角、分之間的關系,根據(jù)單位之間的關系,你們會換算嗎? 生:會師:考考你們試一試:師出示元、角、分的練習。 7元=( )角 50角=( )元 3角=( )分 20分=( )角 生:思考并一一回答。(二)、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師:課件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學生分別認一認,并結合國徽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的思想教育。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認識了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并知道了它們之間的關系,你們認識下面的人民幣嗎?課件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5角、2角。生:

33、學生一種一種的認,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辨認的? 師:小結方法:一是看數(shù)字,二是看單位。這首歌說了一件什么事情?如果平時你撿到了錢怎么辦呢?一分錢對于我們來說數(shù)目很小,但是對于西部的孩子來說可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每人都拿出一分錢捐給他們,就可以改變他們的生活,就可以有學上,有飯吃了!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錢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四、學以致用,加深認識1、自主練習第1題,認一認,連一連。 師:學習了人民幣,你們會用嗎?考考你,請連一連。2、自主練習第2題,拿出10元,可以怎么拿? 學生先同桌說一說再全班交流。3、第5題,練習購物付錢。4、完成第6題。學生先獨立思考,在全班交流。五、課堂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

34、學習了什么內容?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人民幣的認識紙幣和硬幣 單位: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方法:一看數(shù)字,二看單位教后反思:這一節(jié)課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設置情境,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等活動教學。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體會到人民幣的功能和意義,同時滲透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教育。本節(jié)課的設計,以下幾方面體現(xiàn)較好:1、情境教學使整節(jié)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課程非常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也一再強調數(shù)學的素材要來源于學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應用于生活。本節(jié)課的情境來自學生剛親身經(jīng)歷過的“捐款”活動,以 捐款以及其中出現(xiàn)的

35、情況為主線,并溶入動畫角色捐款故事。學生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看得專心、聽得仔細、做得投入、合作得愉快。真正體現(xiàn)了以積極的情感投入,極大地調動思維的活動。2、教學設計注重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jié)課通過小松鼠換零錢的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中掌握了知識,明白了道理。還有學生在聽音樂一分錢時,在欣賞音樂休息的同時,也受到了節(jié)約人民幣的教育。3、較好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變“教”為“導”,整個活動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而是充當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組織者。教學過程始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

36、間。4、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節(jié)課在讓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了愛護人民幣的教育,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并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不足:由于教學過程不夠熟練,個別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夠流暢。第四篇: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及反思課題:認識1元 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執(zhí)教:龍先英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870頁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使學生經(jīng)歷認幣、換幣、付幣、取幣等活動過程,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感受1元的實際價格,感受1元的實際價值。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了

37、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六條。教學重、難點: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經(jīng)常要買東西,小朋友上學要買文具,這些東西都是用什么買來的?(錢)對了,買東西離不開錢。世界上的錢有很多種,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幾種小面值的人民幣。(板書課題: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二、實踐求知1教學例1: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1)多媒體出示例1中的場景圖,指導學生觀察,讓學生說說圖意。師:同學們,你們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有3個小朋友在商場門口,他們可能要到商場買東西)小結:

38、我們要買東西需要人民幣,那我們就要認識人民幣,你認識下面的人民幣嗎?(2)出示1元、1角和1分的紙幣、硬幣。師:你們認識這些人民幣嗎?你是怎樣辨認它們的。你什么時候用過? 引導學生說說1元、1角、1分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使他們認識到可以根據(jù)人民幣上的數(shù)和文字進行區(qū)分。小結:1元、1角和1分的人民幣都有紙幣和硬幣兩種,但它們的幣值是一樣的。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3)教學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課件出示例1中的第二幅場景圖。師:請同學們在觀察這一幅圖,圖中的3個小朋友在做什么?提問:筆記本的價錢是1元,如果你買一本筆記本,你準備怎樣付錢?請同學們用手中的人民幣付一付。學生活動后,交流不同的付

39、錢方法。教師小結:買一本1元的筆記本,可以付1元,也可以付10角,1元就是10角。板書:1元=10角。提問:我們已經(jīng)知道1元=10角,你知道1角等于幾分嗎?請同學們用1分硬幣,數(shù)出1角錢。(4)完成課本第66頁的填空。填完后學生齊讀兩遍。 (5)除了1元、1角和1分以外,1元以內還有這樣一些人民幣你認識嗎?2.教學例2. (1)出示5角、5分和2分的人民幣,問:它們各是多少錢?和組內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辨認這些人民幣的。組織交流后,追問:5角是幾個1角?5分是幾個1分?2分是幾個1分?(2)課件出示一張1元的人民幣,提出要求:這里有一張1元的人民幣,用它可以換幾張五角的人民幣?學生在小組內活動

40、,組織交流時,引導他們說說換錢時的思考過程。追問:請同學們再想一想,幾枚5分的硬幣可以換1枚1角的硬幣?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換一換,并說一說換錢時的思考過程。三、鞏固練習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問:圖上畫了些什么?每種物品的價錢是少?有幾種面值的人民幣?分別是多少?學生獨立完成連線后組織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題。先讓學生各自填一填,再組織交流:左邊一幅圖中的兩張人民幣各是幾角,把它們合起來是多少角?右邊一幅圖中的人民幣各是多少,其中1枚5角與3枚1角合起來是幾角,8角與1元再合起來呢?指出:把幾元幾角合在一起,就是“幾元幾角”。3.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題。引導學生觀察場景圖,問:從圖中

41、你能了解到什么?如果讓你買一枚1元2角的郵票,你準備怎樣付錢?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付錢方法。組織學生交流并理解各種不同的付錢方法。 4. 完成“想想做做”第四題。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圖,問:這里有一些商品,你能說說每件商品的價錢嗎?提出要求:哪兩件商品的價錢和起來是1元? 結合學生的回答,強調;1元錢可以買一個氣球和一本方格本,也可以買一支鉛筆和一根膠棒。追問:1元錢還可以買那些商品?在小組里說一說。 進一步追問:如果用1元錢買一個氣球,應找回幾角?買一支鉛筆呢?小結:用1元可以買到價錢與1元相等的商品,也可以買到價錢比1元少的商品。如果買價錢比1元少的商品,就要找回一些錢。四、創(chuàng)設情境,有機滲透

42、教師:在剛才購物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把人民幣揉成一團;有的同學不小心把人民幣弄壞了;有的同學在人民幣上亂涂亂寫(出示一張上面亂寫的人民幣),他們這樣做對嗎?學生自由說說。結課點睛:這節(jié)課,我們不但認識了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了解人民幣對我們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還知道要愛護人民幣,知道愛護人民幣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課件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愛護人民幣。禁止損害人民幣和妨礙人民幣流通。)板書設計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1元=10角角=10分 1第五篇:認識人民幣教學設計及反思認識人民幣教學案例及反思陳獅嘯教學內容:教育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shù)學書第二

43、冊。 教材簡析:“認識人民幣”這單元是讓學生在現(xiàn)實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解決一些和購物有關的實際問題。教材分兩段安排教學內容:第一段認識面值是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第二段認識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幣。最后安排了實踐活動小小商店。本課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以及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觀察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等活動中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以及元、角、分之間的進率。2、使學生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3、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以及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