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論文_第1頁
外國文學論文_第2頁
外國文學論文_第3頁
外國文學論文_第4頁
外國文學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外國文學論文篇一:外國文學開題報告書說明1.本表需在指導教師和有關(guān)領(lǐng)導審查批準的情況下,要求學生認真填 寫。3.若課題因故變動時,應向指導教師提出申請,提交題目變動論證報 告。篇二:外國文學(論文格式范例)呼嘯山莊中的哥特風格分析張如怡202200051104中文2班【論文摘要】:哥特小說最早出現(xiàn)在18世紀的英國,并由此掀起了 一股哥特小說的創(chuàng)作熱潮,許多作家或多或少地將哥特風格運用到自己的 作品中。艾米莉勃朗特則把哥特風格淋漓盡致地融入到了呼嘯山莊 中,使這部小說充滿了迷幻色彩?!娟P(guān)鍵詞】:艾米莉勃朗特,哥特,呼嘯山莊導論呼嘯山莊是19世紀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說, 是英國文學史

2、上的一部經(jīng)典之作。艾米莉勃朗特則被譽為英國文學中的 “斯芬克斯”。呼嘯山莊中充滿迷幻色彩的哥特風格的描寫更是為這 部小說增添了不少看點和值得品讀研究的的細節(jié)。但是它在出版之初并沒 引起太大反響,反而被一些學者斥為駭人聽聞、荒謬絕倫、毫無意義的一 部作品,受到激烈攻擊。直到半個世紀以后,它的價值才逐漸被人們發(fā)掘, 特別是其中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哥特式風格的描寫更是給讀者帶來一種神 秘、緊張、刺激的閱讀快感。本文將從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人物 類型以及主題意識方面分析哥特風格在呼嘯山莊中的體現(xiàn)及其影響。 有不少研究人員已經(jīng)從上述幾個個方面分析了哥特風格在呼嘯山莊的 運用:鄧穎玲論艾米莉勃朗特對哥

3、特傳統(tǒng)的發(fā)展(外語教學, 2005年第4期)認為,艾米莉在借鑒哥特傳統(tǒng)的同時,在小說故事的場 景構(gòu)筑、主題、人物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對哥特小說進行了改造和發(fā)展,拓 寬了哥特小說的廣度與深度;蒲若茜的呼嘯山莊與哥特傳統(tǒng)(外國 文學評論2002年第2期)認為小說打破了維多利亞時代社會小說的范 式,觸及了人性深處的非理性層面,達到了哥特形式與激情內(nèi)容的完美統(tǒng) 一。還有數(shù)十篇期刊論文同樣作了相關(guān)討論,但就角度和深度上沒有超出 上述兩篇文章。本文將這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了綜合,并在一些環(huán)境、人 物細節(jié)上體現(xiàn)出的哥特風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哥特風格在呼嘯山莊中的體現(xiàn)更為明顯。一、哥特小說的起源及其特點哥特小說中

4、的“哥特”(Goth)一詞古代北歐條頓民族(即古日耳曼 族)的一個部落的名字,這個部落原是游牧民族,“曾以野蠻剽悍、嗜殺 成性而著稱”。大約公元5世紀條頓民族摧毀了強大的羅馬帝國,羅馬 人稱哥特人為蠻族、未開化的民族。西羅馬帝國滅亡一千多年以后,意大利人法薩里(Vaari,151l 1574)用哥特一詞來指稱一種為文藝復興思想家們所不齒的中世紀建筑風 格。這種“哥特式建筑”曾風行于12至15世紀的歐洲,主要用于建造教 堂和城堡。其特點是高聳的尖頂,厚重的石壁,狹隘的窗戶,染色的玻璃, 幽暗的內(nèi)部,陰森的地道甚至還有地下藏尸所等等。這樣,“哥特”的 派生詞“Gothic”就具有了“野蠻的”、“粗

5、野的”,“中世紀的”、“黑暗的”等多重意義。而瓦爾馬認為,在英語中,“哥特”一詞的真正 歷史開始于18世紀,主要具有野蠻、中世紀和超自然三種含義。到了18世紀中后期,哥特一詞又成了一種新的小說體裁的名稱。這 一名稱最初來自1764年賀拉斯沃波爾(HoraceWalpole)發(fā)表的小說奧 特朗托城堡(TheCatleofOtranto),其副標題就是“一個哥特故 事”(AGothickStory)發(fā)生在中世紀古堡里的關(guān)于家族敗落的故事。隨后,哥特小說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盛行于英國,佳作頻出,影響深 遠?!坝缣匦≌f,簡言之,即一種恐怖和神怪小說,這種小說多以中 世紀的城堡、修道院、廢墟或荒

6、野為背景,描寫由于滿足個人情欲或爭奪 財產(chǎn)而引起的迫害、謀殺等籠罩著神秘的恐怖氣氛,具有怪誕緊張的不尋 常故事。在這種小說中,一切都被夸張到驚世駭俗的地步,容不得任何中 間的、尋常的、平凡的、一般的東西,因此又被稱為黑色小說”。 李偉昉:黑色經(jīng)典:英國哥特小說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第 2 頁。肖明翰,英美文學中的哥特傳統(tǒng),.外國文學評論,2001,(3)。李偉昉:黑色經(jīng)典:英國哥特小說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第23頁。布呂奈爾等:什么是比較文學,葛雷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1989,第126頁。二、呼嘯山莊中的哥特風格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說呼嘯山莊無論在

7、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故事情 節(jié)、人物類型以及主題意識方面都體現(xiàn)了濃郁的哥特風格。(一)環(huán)境的惡劣恐怖雖然呼嘯山莊的故事并不是發(fā)生在陰森恐怖的古堡里,而是在荒 野的山莊里,但山莊古老的歷史、抑郁而陰森的氣氛以及惡劣的氣候毫不 亞于前者:呼嘯山莊坐落在約克郡的一個荒原上,它遠遠高于海平面,完 全暴露在惡劣的氣候中,這里終年刮著猛烈的北風?!澳阒灰匆豢捶孔?盡頭那些疏疏落落、干枯低矮極力倒向一邊的樅樹,還有那朝一邊伸著細 枝、好像在向陽光求乞的荊棘,就會想見從山那邊刮過來的北風的那股勁 頭了”;山莊外面:“狹窄的窗戶都深深地砌在墻壁里面,房子的四角都 有巨大突出的石塊護衛(wèi)著?!贝箝T周圍留著“奇形怪狀的

8、雕飾”,還刻著 “一五。這個年份”和“哈頓恩肖”;山莊里面,終年不見陽光透進 來,陰森森的,冒著一股寒氣。呼嘯山莊彌漫著一種既暴烈又多變、 既真實又荒誕、既狂熱又冷酷的奇特氛圍。艾米莉以詩人敏銳獨特的想象, 緊緊扣住大自然中的原始意象,把筆觸伸入到了人物靈魂層面中的野性空 間,向人們展示了那足以席卷一切的心靈風暴,與試圖扼殺心靈的人為荒 原之間的沖突。荒原與風暴是呼嘯山莊中最基本、最典型,也最富有 意蘊的原始意象。(二)情節(jié)上的哥特風格呼嘯山莊中的一個場景一一洛克伍德的夢境被拉爾夫??怂狗Q為 “整個英國文學中最動人的場面”:他睡在凱瑟琳的床上,在恐怖的夢魘 里,他抓著窗外那個哀號著的鬼的瘦小手

9、腕,把它按在破窗玻璃上,“來 回地擦著直到鮮血滴下來,粘濕了床單?!迸c凱瑟琳素未謀面卻被驚醒 的洛克伍德堅信那是她的亡靈,而深愛凱瑟琳的希思克利夫更深信不疑:“我很相信鬼魂,我相信它們能夠,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方平 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第5頁。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方平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3.第 2930 頁。而且的確是生存在我們中間!”失去愛人的希思克利夫渴望借亡靈來 撫慰自己的痛苦。黑夜的顏色與鬼靈的飄渺融為一體,而夢的不真實和醒 后的真實世界完全重合,似真似幻的場景帶給人們驚心動魄的恐怖體驗。 夢境中的亡靈,血跡斑斑的手,打破的玻璃窗,無一不透露出詭異

10、的哥特 色彩。這種意象的怪誕“令讀者產(chǎn)生驚懼、敬畏的心理,感到它高不可攀、 深不可測,而自己則渺小微弱?!边€有洛克伍德來山莊被一群惡狗圍攻,希思克利夫吊死就要產(chǎn)仔的長 毛垂耳狗,亨德萊把刀子插進耐莉的牙齒間、把自己的嬰兒沿著樓梯往下 扔,凱瑟琳用指甲把伊莎貝拉的胳膊擰得發(fā)青,小凱瑟琳嫁給已經(jīng)死去的 小林頓這些令人觸目驚心、毛骨悚然的景象,無不使人聯(lián)想起陰森恐怖的 哥特畫面。在小說的末尾,我們還讀到,呼嘯山莊一帶的鄉(xiāng)親經(jīng)常看見希思克利 夫和凱瑟琳一起在荒原上、在教堂附近、在宅子里面游蕩;甚至不會撒謊 的牧羊的小孩也哭哭啼啼地說,看到希思克利夫和一個女人在在山崖底下。 這些描寫都充滿了濃厚的哥特味

11、,使作品蒙上了一層神秘氣氛。(三)人物類型的哥特模式呼嘯山莊中許多人物變態(tài)扭曲的性格、極致永恒的愛、狂暴的復 仇心理以及怪異可怖的行為無不體現(xiàn)出濃厚的哥特風格。希思克利夫就源自于哥特傳統(tǒng)中的惡棍英雄,他既是迫害者又是被迫 害者。希思克利夫從小飽嘗生活的艱辛,無父無母,流落街頭,幸得好心 的老恩肖先生收留,沒想到卻落入更深重的苦難深淵,受到亨德萊的百般 虐待和壓迫,遭到戀人的遺棄,發(fā)誓報仇。自此,一個被壓迫者變成了殘 暴的壓迫者,為了復仇,他謀取了亨德萊的財產(chǎn),騙取了畫眉山莊的所有 權(quán)。甚至在下一代身上施展他的復仇計劃,不僅折磨哈里頓與小凱瑟琳, 甚至連自己的親生兒子也沒有一點骨肉之情,只有赤裸

12、裸的厭惡。這種狂 暴與激情帶來一種摧毀一切的破壞力量,他的所作所為無不帶有哥特式色 彩,簡直是惡魔一般,最終不僅導致了恩肖和林頓兩個家族的毀滅,而且 導致了兩代人的悲劇。呼嘯山莊的女性形象也和哥特體小說的女性形象有相似之處。希 思克利夫的妻子伊莎貝拉和典型哥特體小說奧特朗托城堡的女主人公 不僅有著相同劉甫田、徐景熙:文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第17頁。的名字,而且有著相似的性格“美麗,敏感,柔弱,被動”她自小 生長在畫眉山莊,養(yǎng)尊處優(yōu),溫柔順從,被希思克利夫惡棍英雄的魅力所 吸引,成為其復仇的犧牲品。嫁給希思克利夫之后,遭到百般凌辱,終于 不堪壓迫而離家出走。(四)主題上的

13、哥特風格哥特小說的主題大多是通過家族仇恨、繼承權(quán)的爭奪揭示人性的邪惡 和陰暗。呼嘯山莊的主題就涉及復仇、陰謀和繼承權(quán)的爭奪。呼嘯山莊的老主人恩肖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一次外出時帶回了被遺 棄的希思克利夫。老恩肖十分疼愛希思克利夫,可是這卻招致了老恩肖的 兒子亨德萊的嫉妒和怨恨,但老恩肖的女兒凱瑟琳卻和希思克利夫成為了 親密無間的好朋友。老恩肖死后,亨德萊繼承了遺產(chǎn)。于是,亨德萊百般 虐待希思克利夫,讓他從事繁重的體力活,把他當下人看待,甚至禁止他 和凱瑟琳來往。這對童年時期的玩伴,此時已經(jīng)成長為心心相印的戀人, 亨德萊禁止他們來往徹底激怒了希思克利夫,激起了他瘋狂的復仇決心。 他曾對耐莉說:“我

14、在打算怎樣報復亨德萊。我不在乎能等多久,只要最 后能報仇就行,希望他不要在我報復之前就死掉?!比欢鴦P瑟琳在以為希 思克利夫已經(jīng)死了以后與富有體面溫文爾雅的林頓結(jié)合。絕望的希思克利 夫冒著大雨與黑夜間出走。多年以后發(fā)了一筆橫財,返回呼嘯山莊,開始 為他以前所受的虐待以及失去的愛情瘋狂復仇。他首先以賭博的方式從亨 德萊的手中騙得了呼嘯山莊,使其窮困潦倒,郁郁而終,并將他的兒子哈 里頓降格為奴仆,剝奪他受教育上進的權(quán)利。然后,他又去畫眉山莊尋找 他失去的愛人凱瑟琳,凱瑟琳在婚姻與愛情中無法做出選擇,身心憔悴, 香消玉損。為了騙取畫眉山莊,他勾引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與成婚。后來 又誘使林頓與凱瑟琳之女一

15、一小凱瑟琳與自己體弱多病,奄奄一息的兒子 結(jié)婚,騙取了畫眉山莊的所有權(quán)。希思克利夫甚至將仇恨的目標轉(zhuǎn)向下一 代,瘋狂虐待哈里頓、小凱瑟琳,甚至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放過。由此 可見呼嘯山莊的主題一一復仇與爭奪繼承權(quán)一一完全是屬于傳統(tǒng)的“哥特主題”。MarieMulvey-Robert,ed.,TheHand- booktoGothicLiterature,NewYork:NewYorkUniverityPre,1998,P116.班級:漢語言1201班姓名:鄭曉晴學號:202200265日期:2022年5月23日哈克貝利費恩蓄奴制反抗與自由對比矛盾海明威說:“整個現(xiàn)代美國文學都馬克吐溫的著作哈克

16、貝里費 恩歷險記,這是我們最優(yōu)秀的一部書,此后還沒有哪本書能和它匹 敵?!?可見這本書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在馬克吐溫的作品中,兒 童第一次在美國文學中以主人公的形象出現(xiàn),而哈克貝利的形象也成為了 文學史的經(jīng)典。二十世紀英國著名詩人艾略特說:“誰能比奧德修斯更像 希臘人?或者比浮士德更像德國人?比堂吉訶德更像西班牙人?比哈克更 像美國人?”3哈克貝利富有正義感、追求自由,正是美國人崇尚歷險、 堅持個性的精神寫照。2馬克吐溫文集,馬克吐溫著,楊棟譯,中央編譯出版社、京華出 版社,2022海明威全集,歐內(nèi)斯特米勒爾海明威著,肖杰譯,北 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223艾略特文集,托斯艾略特著,湯永寬、裘

17、小龍等譯,上海譯文 出版社,2022自由與反抗湯姆和哈克貝利都屬于當時美國南部傳統(tǒng)教育中所謂的“壞孩子”, 不愿被套上傳統(tǒng)教育的枷鎖,本能地要求突破傳統(tǒng)文化,使自己的天性得 到發(fā)展,向往自由。馬克吐溫運用對比的手法,把生機勃勃的兒童心理和 陳腐刻板的生活環(huán)境加以對照,嘲笑資產(chǎn)階級兒童教育的清規(guī)戒律。哈克從小沒有受過家庭、和社會的,是真正的放蕩不羈的角色:骯臟, 缺乏管教,幾乎不識字,語言粗魯。他整天東游西逛,對長輩的說教不屑 一顧,總是渴望跑到無人管束的地方去,總是想擺脫文明社會的束縛。但 這種所謂文明社會的生活方式卻束縛了一個生氣勃勃的少年的思想和活力, 壓制了他自由的天性。哈克無法忍受這種

18、生活,最后只能棄而遠之。他崇尚自然,覺得在樹林里聽自然的聲音,睡得才是最安穩(wěn)的,“穿 上我原來的破衣爛衫,重新躲到我那只裝糖的大木桶里,自在逍遙、心滿 意足。”哈克貝利要拯救的黑奴吉姆,是當時所謂文明的白人世界所堅決 否認的階層;他抵制美國傳統(tǒng)教育制度,與當時的社會準則和價值觀念格 格不入。這些行為舉止都是他對于成人世界的一種反抗表現(xiàn)。除了對于自由的向往,小說里還充滿了反抗意味。哈克貝利作為一個 反抗者,對美國當時存在的社會制度,教育制度都存在著強烈的不滿。首先就是對當時美國刻板傳統(tǒng)的教育制度的反抗。在小說的第一章, 哈克就說:“道格拉斯寡婦拿我當她的兒子,說是要給我受點教化??墒?因為那寡婦

19、一舉一動都很講究規(guī)矩和體面,實在太悶氣,在她家里過日子 可真是一天到晚活受罪;所以我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就偷著溜掉了?!焙眯?的道格拉斯寡婦和沃森小姐出于同情收養(yǎng)了可憐的小哈克。她們費盡心思, 企圖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模式改造哈克。她們迫使他學文識字,信 奉上帝,努力成為一個能被社會接受的體面人。無論是在小說的開始還是 故事的結(jié)尾,哈克都因要反抗傳統(tǒng)的美國教育制度而偷著溜掉和再次出逃。 在小說結(jié)束時,斐爾普斯太太想收哈克做干兒子,讓他有機會成為文明人, 這同樣讓哈克無法忍受當時所謂的規(guī)矩和體面。文明人的說辭最終讓一個 渴望自由的少年不堪重負而選擇逃離。其次是對宗教制度的反抗。宗教制度從某種角度

20、上說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 的集中體現(xiàn)。小說中寫到“教堂里不見人影,興許有一兩頭豬,因為教堂 門上沒有鎖,夏天豬就愛躺在木頭拼成的地板上,因為那兒涼快。你要留心就會發(fā) 現(xiàn):大多數(shù)人只有非上教堂不可的時候才去教堂,豬卻跟人不一樣。”這 里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閑筆,將不喜歡去教堂的大多數(shù)人與喜歡到教堂乘涼的 豬相提并論。正是哈克反宗教的一個例證,對宗教的僵化及人性的偽善揭 示得入木三分。華珍小姐接著告訴哈克,只要他每天做禱告,不管他要求什 么都能得到。出于孩子的好奇,哈克進行了驗證,卻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樣。很 多人都無法不在強大的宗教勢力面前妥協(xié),哈克卻能對周圍虛偽的客套寒 暄和現(xiàn)實大膽質(zhì)疑。他以孩子特有的純真好奇敏

21、感以及親身感覺表達了對 宗教制度的反抗。他既不去教堂作禱告,也拒絕通過學習那些詭詐世故的 處世哲學和虛假的文雅舉止而成為一個所謂的文明人。他的這些行為舉止 都與當時的社會準則和價值觀念格格不入。再者,小說中描寫對比最為激烈著墨最多的是對蓄奴制度的反思與反 抗。小說中濃墨重彩的描繪了哈克幫助吉姆逃亡的曲折經(jīng)過和復雜的心路 歷程,這無疑是小說的核心部分。在存在社會等級蓄奴制的社會里,哈克 一方面從當時社會普遍認同的道德標準出發(fā),評判好壞善惡;另一方面又 以一個孩子獨特的觀察思考和價值觀行事,遵從個人的道德感覺,而非社 會的道德評判標準。這實際上也是馬克吐溫自身對奴隸制的思考過程和對 解放黑奴的覺悟

22、過程。哈克貝利的探險其實就是一種在內(nèi)心聲音指引下追求自由、接近自然 的一種探索過程。他試圖幫助黑人吉姆逃跑的想法,是他通過對社會的思 索得出的一個決定,也是由探索走向拯救的一個決定。他用他那雙童話的 眼睛去看這個世界,用他童話里的心去分辨是是非非,去思考直到他發(fā)現(xiàn) 世界是如此的混沌不堪,于是他的探索逐漸轉(zhuǎn)變?yōu)樘颖?,以拒絕成人世界 的文明、向往沒有開發(fā)的自然作為逃避的方向。在經(jīng)歷了種種歷險后,哈克貝利還是選擇離開去漫游。這是他的選擇, 是他的生活態(tài)度,而不是被迫的流浪。而歷險是自由與個性的發(fā)展,是為了獲得新鮮與刺激的體驗。主人公哈克塑造成了一個有著正義感的美國現(xiàn) 代文明的代言人。對比與矛盾在小說中,馬克吐溫采用了非常多的對比手法來展示美國的景象和社 會的狀態(tài)。美國社會族歧視的劣根性和頑固性,和顛倒黑白是非不分的特 點在對比下更加突兀和明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