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無道-誅暴秦教案_第1頁
伐無道-誅暴秦教案_第2頁
伐無道-誅暴秦教案_第3頁
伐無道-誅暴秦教案_第4頁
伐無道-誅暴秦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現(xiàn),2、了解有關陳勝、吳廣起義以及秦朝滅亡的基本歷史知識3、了解楚漢之爭的簡單情況。過程與方法:1、通過引導學生探究秦末農民起義爆發(fā)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2、引導學生思考秦亡前后,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zhàn)爭性質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初步比較戰(zhàn)爭性質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感: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秦的暴政是激起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從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教學重點:秦末農民戰(zhàn)爭教學難點:秦亡前后,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zhàn)爭性質的變化教學方法:利用掛圖,通過閱讀課本、討論、表演等方式進行探究式教學教

2、具:秦末農民戰(zhàn)爭形勢圖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10課“秦王掃六合”,同學們還記得秦是在哪一年統(tǒng)一六國的嗎?(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六國后的秦始皇可謂是威震四海,為此他變得更加不可一世。他自稱始皇帝,奢望秦朝的統(tǒng)治能夠千秋萬世。事實上,秦始皇有沒有得償所原呢?是,沒有。他做夢也不會想到,他費盡畢生精力,苦心經(jīng)營的秦王朝竟然是一個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那么,赫赫一時的秦王朝為什么會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的問題。講授新課:一、秦的暴政教師提問現(xiàn)在給兩分鐘同學們閱讀課文第一子目的內容,思考老師之前提到的問題:為什么赫赫一時的秦王朝會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呢?學

3、生回答秦末農民起義推翻了秦朝引導那農民為什么要發(fā)動起義呢?學生秦朝推行暴政,迫使農民不得不起來反抗引導很好。那么秦的暴政都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學生為了修宮殿、陵墓、長城和馳道等,秦朝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萬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萬的農民脫離農業(yè)生產,社會經(jīng)濟遭到嚴重破壞。秦朝的賦稅也很重,農民要將收獲的三分之二上繳國家。刑法殘酷,單是死刑就有車裂等十多種,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鄰里都要受到牽連。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統(tǒng)治更加殘暴。歸納回答得很全面,現(xiàn)在我們在黑板上歸納一下:11、徭役繁重2、賦稅沉重3、刑法殘酷4、秦二世的統(tǒng)治更加殘酷講解我們先來看看秦朝的徭役。秦朝法律規(guī)定男子從17歲到60歲都必須

4、為國家服役。當時全國人口不過二千萬人左右,被抓去服役的人加起來就不下三百萬。就是說每二十個人中,就至少有三個人需要去服役,而這二十個人中只有三、四個才是青壯年男子,其他的都是老弱病殘、婦女小孩。同學可以想象一下,給抽去最主要的勞動力之后,農業(yè)會受到何等的打擊,剩下的人們的生活是何等的困苦。大家知道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嗎?話說,秦始皇時代,有一對新婚夫婦,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范喜良在新婚之夜就被征發(fā)去修長城,由于承受不了沉重勞役的折磨,終于死在長城上。孟姜女在家里日夜思念自己的丈夫,飽含深情地為丈夫縫制好一件御寒的大衣,就歷盡艱辛,跋涉千山萬水,滿懷希望地去看望丈夫??墒?,來到長城邊上卻得

5、到丈夫已經(jīng)死去的消息。她傷心欲絕,放聲痛哭,哭聲震動天地,淚水濺到長城上,城墻立刻倒塌了一大段,形成了一個四十里長的大缺口。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不僅反映了當時人們境況的悲慘,也是當時勞動人民對秦始皇修筑陵墓、宮殿、馳道、長城這么多勞民傷財工程的控訴?!扒厥蓟蔬M行那么多工程,除了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之外,當然還要大量的錢。為了從百姓身上搜刮錢財,他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賦稅。田租、口賦、雜賦等加起來就占去了農民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人們是這樣描述當時百姓生活的情況:男子力耕不足食,女子紡織不足衣”。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百姓的生活是如何的悲慘。除了沉重的徭役、賦稅,秦朝的刑法也是讓人聞之色變的。剛是死刑就有十多

6、種。其中,車裂就是將人的兩手、兩腳和腦袋分別綁在五匹馬上,然后讓馬向五個不同的方向拉,知道人的身體四分五裂,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五馬分尸。相比之下,一些腰斬、剖腹、戮尸等就算是比較仁慈的死刑了。如果一個人確實犯了罪,遭受如此殘酷的刑罰還可以說是罪有應得,但事實上,有些人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就被抓入大牢,甚至糊里糊涂就給砍去了腦袋。這就是當時最不合理,最不人道的刑罰:連坐。一個人犯了罪,往往會牽連到他的家族和鄰里。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兒子繼位,人稱秦二世。他的統(tǒng)治更加的殘暴,連秦始皇都望塵莫及。這樣就使朝廷上人人自危,忠臣不敢說話,奸佞小人當?shù)溃幻耖g則民怨沸騰。最后終于導致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

7、的農民起義。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陳勝吳廣起義。二、秦末農民戰(zhàn)爭1、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9年)引導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二個字目的內容,看看陳勝吳廣是怎樣發(fā)動起義的。學生公元前209年,九百多個窮苦農民。被征發(fā)到漁陽戍守長城。他們走到大澤鄉(xiāng),遇到連日大雨沖毀了道路,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誤期者要被處斬。他們之中的小隊長陳勝和吳廣,設計殺死了押送的軍官,號召大家起義。秦末農民起義就爆發(fā)了。補充由于起義首先發(fā)生在大澤鄉(xiāng),所以這次起義我們也稱它為大澤鄉(xiāng)起義。課文上有一幅大澤鄉(xiāng)起義圖。站在前面振臂高呼的人是陳勝,而跟在他后面緊握大刀的人則是吳廣?,F(xiàn)在我想請兩位同學來扮演陳勝吳廣,重現(xiàn)一下當時

8、陳勝吳廣是如何商議發(fā)動起義,又如何發(fā)動群眾的。我和其它同學就來充當窮苦百姓。(1)起義過程。講解起義發(fā)生后,起義軍“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以“伐無道,誅暴秦”為口號,接連攻下了幾座縣城,在陳建立了政權,國號稱為“張楚”陳勝自立為王,并封吳廣2為假王,接著就派主力軍向秦朝的都城咸陽方向進攻,一直打到咸陽附近驪山。這就把秦二世下壞了,他急忙下令赦免當時在驪山修筑陵墓的幾十萬刑徒,將他們組織起來,配合秦軍鎮(zhèn)壓這場起義。在秦軍強大的攻勢下,不到半年,起義就被鎮(zhèn)壓下去,陳勝、吳廣也相繼被部下殺害。(2)意義提問這次規(guī)模空前的農民起義雖然被鎮(zhèn)壓下去,但卻歷來都本人們所稱道?,F(xiàn)在請同學們歸納一下它的意義

9、。學生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tǒng)治。過渡不錯,這次起義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陳勝、吳廣雖然死了,但各地的農民并沒有從此而屈服。接下來是誰接過了起義的大旗呢?學生項羽、劉邦2、項羽、劉邦起義(1)巨鹿之戰(zhàn)(時間公元前207年)過渡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項羽和劉邦領導的農民軍繼續(xù)進行反秦斗爭。在這過程中,有一個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就是巨鹿之戰(zhàn)。請同學們看課文65頁的動腦筋部分,看看這個故事里包含了一個什么樣的成語?學生破釜沉舟。提問動腦筋下面還有一個孫子正和爺爺在爭論。同學們是贊同孫子的觀點,還是爺爺?shù)挠^點呢?學生孫子的。

10、提問為什么?學生項羽這招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當時的情況是,項羽在兵力上處于絕對的劣勢,接近1:10的比例。按照常規(guī)的戰(zhàn)術,不大可能取得勝利,而項羽的做法是將他和士兵們的退路堵住了,要么勝利前進,要么戰(zhàn)死沙場。為了活命,將士們除了與敵人英勇戰(zhàn)斗,別無選擇。這就大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斗志,起到以一擋十的威力。項羽在特殊的情況下,運用特殊的做法,應該說是非常高明的。過渡在項羽指揮巨鹿之戰(zhàn)的時候,劉邦也沒有閑著。他率兵一直打到咸陽。由于當時秦軍的主力都在對付項羽,結果讓劉邦撿了個大便宜,輕輕松松就攻陷可咸陽。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就這樣走到了它的盡頭。(2)秦朝的滅亡(公元前207年)過渡所謂“一山不能藏二

11、虎”,秦朝滅亡后,兩位農民軍的領袖面臨著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由誰來做皇帝呢?論實力吧,項羽確實比劉邦強大得多,但是他們又有個約定,誰先攻破咸陽誰就做皇帝。雖然秦軍的主力是給項羽的軍隊給打敗的,但是咸陽卻是劉邦先攻下的,論理應該是劉邦做皇帝。項羽當然不會甘心將寶座拱手相讓。于是,為了爭奪皇位,項羽、劉邦在秦朝滅亡后又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三、楚漢之爭講解之所以叫“楚漢之爭”,是由于項羽原本就是楚國名將的后代,加上巨鹿之戰(zhàn)后,他的威望和實力都大增,不但自封為西楚霸王,還封劉邦為漢王。因此,人們就把他們爭奪天下的戰(zhàn)爭稱為楚漢之爭。雖然戰(zhàn)爭初期項羽無論在實力還是威望上都占據(jù)優(yōu)勢,但公元前202年卻

12、被劉邦在垓下之戰(zhàn)中打敗了。項羽在烏江邊上自刎而死,劉邦則建立了西漢王朝,定都長安。劉邦既是漢高祖。3四、漢朝的建立(時間:公元前202年都:長安)設問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閱讀課文最后一段小字部分,想一想,劉邦為什么能夠打敗原本比他強大的項羽呢?“學生劉邦進入咸陽后,廢除苛政,約法三章”,贏得民心,而項羽進入咸陽湖,大肆殺掠,火燒阿房宮,喪失民心。引導從項羽和劉邦不同的結局中,我們可以悟出一個什么道理嗎?學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五、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秦的暴政、秦末農民起義以及楚漢之爭。其中,秦末農民起義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秦的暴政是秦末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現(xiàn)在請同學們綜合之前學到的內容,思考一

13、下:楚漢之爭與之前的農民戰(zhàn)爭在性質上是否相同?楚漢之爭是項羽和劉邦爭奪統(tǒng)治權利的斗爭,因此算是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奪權斗爭,而農民戰(zhàn)爭則是被統(tǒng)治階級反抗統(tǒng)治階級殘酷統(tǒng)治的戰(zhàn)爭。成語:指鹿為馬;鴻鵠之志;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約法三章;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楚河漢界;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等。六、鞏固練習:最后推翻秦朝的是()A、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軍B、項羽領導的農民軍C、劉邦領導的農民軍D、劉邦、項羽領導的農民軍七、板書設計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一、秦的暴政1、徭役繁重2、賦稅沉重3、刑法殘酷4、秦二世的統(tǒng)治更加殘酷二、秦末農民戰(zhàn)爭1、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9年)(1)起

14、義過程(2)意義: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tǒng)治。2、項羽、劉邦起義(1)巨鹿之戰(zhàn)(時間公元前207年)(2)秦朝的滅亡(公元前207年)三、楚漢之爭四、漢朝的建立(時間:公元前202年都:長安)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10課秦王掃六合,同學們還記得秦是在哪一年統(tǒng)一六國的嗎?(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六國后的秦始皇可謂是威震四海,為此他變得更加不可一世。他自稱始皇帝,奢望秦朝的統(tǒng)治能夠千秋萬世。事實上,秦始皇有沒有得償所原呢?是,沒有。他做夢也不會想到,他費盡畢生精力,苦心經(jīng)營的秦王朝竟然是一個二世而亡的短命王4朝。

15、那么,赫赫一時的秦王朝為什么會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討的問題。講授新課:一、秦的暴政教師提問現(xiàn)在給兩分鐘同學們閱讀課文第一子目的內容,思考老師之前提到的問題:為什么赫赫一時的秦王朝會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呢?學生回答秦末農民起義推翻了秦朝引導那農民為什么要發(fā)動起義呢?學生秦朝推行暴政,迫使農民不得不起來反抗引導很好。那么秦的暴政都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學生為了修宮殿、陵墓、長城和馳道等,秦朝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萬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萬的農民脫離農業(yè)生產,社會經(jīng)濟遭到嚴重破壞。秦朝的賦稅也很重,農民要將收獲的三分之二上繳國家。刑法殘酷,單是死刑就有車裂等十多種,而且一人有罪,家族

16、和鄰里都要受到牽連。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統(tǒng)治更加殘暴。歸納回答得很全面,現(xiàn)在我們在黑板上歸納一下:1、徭役繁重2、賦稅沉重3、刑法殘酷4、秦二世的統(tǒng)治更加殘酷講解我們先來看看秦朝的徭役。秦朝法律規(guī)定男子從17歲到60歲都必須為國家服役。當時全國人口不過二千萬人左右,被抓去服役的人加起來就不下三百萬。就是說每二十個人中,就至少有三個人需要去服役,而這二十個人中只有三、四個才是青壯年男子,其他的都是老弱病殘、婦女小孩。同學可以想象一下,給抽去最主要的勞動力之后,農業(yè)會受到何等的打擊,剩下的人們的生活是何等的困苦。大家知道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嗎?話說,秦始皇時代,有一對新婚夫婦,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

17、姜女。范喜良在新婚之夜就被征發(fā)去修長城,由于承受不了沉重勞役的折磨,終于死在長城上。孟姜女在家里日夜思念自己的丈夫,飽含深情地為丈夫縫制好一件御寒的大衣,就歷盡艱辛,跋涉千山萬水,滿懷希望地去看望丈夫。可是,來到長城邊上卻得到丈夫已經(jīng)死去的消息。她傷心欲絕,放聲痛哭,哭聲震動天地,淚水濺到長城上,城墻立刻倒塌了一大段,形成了一個四十里長的大缺口。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不僅反映了當時人們境況的悲慘,也是當時勞動人民對秦始皇修筑陵墓、宮殿、馳道、長城這么多勞民傷財工程的控訴。秦始皇進行那么多工程,除了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之外,當然還要大量的錢。為了從百姓身上搜刮錢財,他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賦稅。田租、口賦、雜

18、賦等加起來就占去了農民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人們是這樣描述當時百姓生活的情況:“男子力耕不足食,女子紡織不足衣”。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百姓的生活是如何的悲慘。除了沉重的徭役、賦稅,秦朝的刑法也是讓人聞之色變的。剛是死刑就有十多種。其中,車裂就是將人的兩手、兩腳和腦袋分別綁在五匹馬上,然后讓馬向五個不同的方向拉,知道人的身體四分五裂,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五馬分尸。相比之下,一些腰斬、剖腹、戮尸等就算是比較仁慈的死刑了。如果一個人確實犯了罪,遭受如此殘酷的刑罰還可以說是罪有應得,但事實上,有些人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就被抓入大牢,甚至糊里糊涂就給砍去了腦袋。這就是當時最不合理,最不人道的刑罰:連坐。一

19、個人犯了罪,往往會牽連到他的家族和鄰里。5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兒子繼位,人稱秦二世。他的統(tǒng)治更加的殘暴,連秦始皇都望塵莫及。這樣就使朝廷上人人自危,忠臣不敢說話,奸佞小人當?shù)?;民間則民怨沸騰。最后終于導致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陳勝吳廣起義。二、秦末農民戰(zhàn)爭1、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9年)引導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二部分的內容,看看陳勝吳廣是怎樣發(fā)動起義的。學生公元前209年,九百多個窮苦農民。被征發(fā)到漁陽戍守長城。他們走到大澤鄉(xiāng),遇到連日大雨沖毀了道路,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誤期者要被處斬。他們之中的小隊長陳勝和吳廣,設計殺死了押送的軍官,號召大家起義

20、。秦末農民起義就爆發(fā)了。補充由于起義首先發(fā)生在大澤鄉(xiāng),所以這次起義我們也稱它為大澤鄉(xiāng)起義。課文上有一幅大澤鄉(xiāng)起義圖。站在前面振臂高呼的人是陳勝,而跟在他后面緊握大刀的人則是吳廣?,F(xiàn)在我想請兩位同學來扮演陳勝吳廣,重現(xiàn)一下當時陳勝吳廣是如何商議發(fā)動起義,又如何發(fā)動群眾的。我和其它同學就來充當窮苦百姓。(1)起義過程講解起義發(fā)生后,起義軍“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以“伐無道,誅暴秦”為口號,接連攻下了幾座縣城,在陳建立了政權,國號稱為“張楚”。陳勝自立為王,并封吳廣為假王,接著就派主力軍向秦朝的都城咸陽方向進攻,一直打到咸陽附近驪山。這就把秦二世下壞了,他急忙下令赦免當時在驪山修筑陵墓的幾十萬刑

21、徒,將他們組織起來,配合秦軍鎮(zhèn)壓這場起義。在秦軍強大的攻勢下,不到半年,起義就被鎮(zhèn)壓下去,陳勝、吳廣也相繼被部下殺害。(2)意義提問這次規(guī)??涨暗霓r民起義雖然被鎮(zhèn)壓下去,但卻歷來都本人們所稱道。現(xiàn)在請同學們歸納一下它的意義。學生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tǒng)治。過渡不錯,這次起義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陳勝、吳廣雖然死了,但各地的農民并沒有從此而屈服。接下來是誰接過了起義的大旗呢?學生項羽、劉邦2、項羽、劉邦起義(1)巨鹿之戰(zhàn)(時間公元前207年)過渡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項羽和劉邦領導的農民軍繼續(xù)進行反秦斗爭。在這過程中,有

22、一個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就是巨鹿之戰(zhàn)。請同學們看課文65頁的動腦筋部分,看看這個故事里包含了一個什么樣的成語?學生破釜沉舟。提問動腦筋下面還有一個孫子正和爺爺在爭論。同學們是贊同孫子的觀點,還是爺爺?shù)挠^點呢?學生孫子的。提問為什么?學生項羽這招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當時的情況是,項羽在兵力上處于絕對的劣勢,接近1:10的比例。按照常規(guī)的戰(zhàn)術,不大可能取得勝利,而項羽的做法是將他和士兵們的退路堵住了,要么勝利前進,要么戰(zhàn)死沙場。為了活命,將士們除了與敵人英勇戰(zhàn)斗,別無選擇。這就大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斗志,起到以一擋十的威力。項羽在特殊的情況下,運用特殊的做法,應該說是非常高明的。6過渡在項羽指揮

23、巨鹿之戰(zhàn)的時候,劉邦也沒有閑著。他率兵一直打到咸陽。由于當時秦軍的主力都在對付項羽,結果讓劉邦撿了個大便宜,輕輕松松就攻陷可咸陽。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就這樣走到了它的盡頭。(2)秦朝的滅亡(公元前207年)過渡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秦朝滅亡后,兩位農民軍的領袖面臨著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由誰來做皇帝呢?論實力吧,項羽確實比劉邦強大得多,但是他們又有個約定,誰先攻破咸陽誰就做皇帝。雖然秦軍的主力是給項羽的軍隊給打敗的,但是咸陽卻是劉邦先攻下的,論理應該是劉邦做皇帝。項羽當然不會甘心將寶座拱手相讓。于是,為了爭奪皇位,項羽、劉邦在秦朝滅亡后又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三、楚漢之爭講解之所以叫“楚漢之爭

24、”,是由于項羽原本就是楚國名將的后代,加上巨鹿之戰(zhàn)后,他的威望和實力都大增,不但自封為西楚霸王,還封劉邦為漢王。因此,人們就把他們爭奪天下的戰(zhàn)爭稱為楚漢之爭。雖然戰(zhàn)爭初期項羽無論在實力還是威望上都占據(jù)優(yōu)勢,但公元前202年卻被劉邦在垓下之戰(zhàn)中打敗了。項羽在烏江邊上自刎而死,劉邦則建立了西漢王朝,定都長安。劉邦既是漢高祖。四、漢朝的建立(時間:公元前202年都:長安)設問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閱讀課文最后一段小字部分,想一想,劉邦為什么能夠打敗原本比他強大的項羽呢?學生劉邦進入咸陽后,廢除苛政,“約法三章”,贏得民心,而項羽進入咸陽湖,大肆殺掠,火燒阿房宮,喪失民心。五、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秦的暴政、秦

25、末農民起義以及楚漢之爭。其中,秦末農民起義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秦的暴政是秦末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F(xiàn)在請同學們綜合之前學到的內容,思考一下:楚漢之爭與之前的農民戰(zhàn)爭在性質上是否相同?楚漢之爭是項羽和劉邦爭奪統(tǒng)治權利的斗爭,因此算是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奪權斗爭,而農民戰(zhàn)爭則是被統(tǒng)治階級反抗統(tǒng)治階級殘酷統(tǒng)治的戰(zhàn)爭。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板書)第一篇:官逼民反二、自主學習(一)(多媒體投放在大屏幕上)時間:3分鐘任務:請同學們快速的閱讀課本有關“秦朝暴政”的大小文字,然后思考:秦朝的暴政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3分鐘過后老師以啟發(fā)式進行教學)多媒體出示材料:材料一:秦朝法律規(guī)定,男子17歲就需要到官府登記戶籍,從此開

26、始服徭役,直到60歲才能免除。據(jù)估計,當時全當時全國人口有2000萬,秦始皇北筑長城征調三十萬,南戍五嶺又五十余萬,修建阿房宮、驪山陵又七十余萬,加上修馳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調服役的不下三百萬人?!編焼枴浚翰牧弦徽f明了什么問題?【生答】:秦朝的徭役繁重。為強化學生對徭役繁重的理解體會投放圖片欣賞:老師做簡單敘述。7多媒體出示材料:材料二:秦朝的賦稅,主要有田租、口賦、雜賦三種。這些賦稅加在一起,要占到農民收獲物的三分之二。【師問】:材料二說明了什么問題?【生答】:秦朝的賦稅沉重。多媒體出示材料:材料三:當時在秦國市場上,有這樣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鞋子沒人買,拐杖卻是搶手貨?!編焼枴浚翰牧先f明了什

27、么問題?【生答】:秦朝的刑法嚴酷。為加深學生對刑法嚴酷的體會了解,多媒體投放文字材料加以證實:“按照國家規(guī)定:國家的法令.先是黑京面(即在臉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種侮辱刑),然后劓(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種酷刑),砍斷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腳),又腰斬(攔腰斬斷),最后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醬).一人有罪,家族和鄰里都要受罪.即誅九族和連坐法”。多媒體出示出土的秦朝的刑具圖片:【師問】:秦始皇的暴政簡直可以和夏桀商紂相提并論了,但是秦始皇再厲害也難逃一死,那么,秦始皇的繼任者秦二世胡亥是個怎樣的皇帝呢?【生答】:秦二世比秦始皇更加殘暴。他和趙高狼狽為奸,任意殘殺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埋葬

28、秦始皇時殉葬大量宮女和修墓室的工匠。【師敘】:宦官趙高更是飛揚跋扈,連秦二世也不放在眼里,在他的身上還產生了一個成語,你知道是什么?【生答】:指鹿為馬(學生若有會的,讓學生回答出并講一講該故事,若不會老師來說和講故事)【師總】:那么我們用一首打油詩來總結一下秦朝的暴政。一生讀眾生聽)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長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邊關,至今未歸還;老三忙耕田,租稅沉甸甸;飯菜不得飽,一家難團圓;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難?!具^渡】:毛主席生前說過一句話: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秦朝官逼民反,老百姓只能揭竿起義了。第二篇揭竿起義自主學習(二)時間:3分鐘任務:快速的閱讀課本有關“陳勝吳廣起義”的大小文字,然

29、后完成表格:大澤鄉(xiāng)起義時間公元前209年領導人陳勝、吳廣直接原因遇雨不能按時到達,按律當斬結果被秦軍鎮(zhèn)壓地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農民起義意義他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反抗殘暴的統(tǒng)治8(紅顏色字體,是在學生自學3分鐘后有學生一一填寫的。在講到爆發(fā)的直接原因時播放視頻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多媒體投放大澤鄉(xiāng)起義的經(jīng)過(課件動畫)(【師問】:合作探究)陳勝、吳廣起義為什么能得到各地農民的響應?說明了什么問題?(啟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討論1分鐘)【生答】: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生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師問】:拓展延伸)如果陳勝吳廣在前行漁陽戍邊的途中沒遇雨,秦末的農民起義還會

30、爆發(fā)嗎?為什么?(啟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討論1分鐘)【生答1】:不會。按期到達就沒有違反秦律不會被斬首。【生答2】:會。陳勝吳廣的隊伍不起義還可能有其他的隊伍起義。因為秦朝是個暴政的國家。(老師視情況而定,多引導學生展開辯論,深入的探討)【師總】:同學們看問題很到位也很深入。這正反映了這場農民起義的爆發(fā)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由于實行暴政即使陳勝吳廣不起義可能就有李勝趙廣起義,因為秦朝的暴政“官逼民反”?!具^渡】:陳勝吳廣的起義軍聲勢浩大但由于力量分散,再加上秦軍十分強大,起義很快就是敗了,陳勝吳廣也先后被殺。陳勝吳廣雖然失敗了,但喚醒了各地的農民起義,其他的起義軍繼續(xù)接過推翻秦朝的大旗,繼續(xù)開展著

31、倒秦的戰(zhàn)爭。第三篇:楚漢之爭自主學習(三)時間:3分鐘任務:請閱讀有關“秦朝滅亡”大小文字,同時注意思考、秦朝是被誰滅亡的呢?、劉邦為什么能打敗項羽建立漢朝?(3分鐘之后,找1-2個學生起來回答第題,為加深學生印象,多媒體投放滅秦的動畫設計)采用超鏈接的方式了解“巨鹿之戰(zhàn)”巨鹿之戰(zhàn)時間公元前207年戰(zhàn)爭雙方項羽和秦軍結果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特點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紅顏色字體,是由學生一一填寫的。)【師導言】:在巨鹿之戰(zhàn)中項羽力量弱于秦軍,但他走了一步險棋取得了勝利。你知道這個成語嗎?你怎樣看待項羽的這種做法?(啟動小組合作學習討論1分鐘,提問2-3名學生代表各抒己見)【生答】:略【師總】:當時項羽在

32、軍事上處于絕對劣勢,按常規(guī)戰(zhàn)法,很難取利。項羽采取這種做法,破釜沉舟,激發(fā)了將士們的斗志,要么前進,要么戰(zhàn)死疆場,沒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違背兵法,兵書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說法。項羽在特殊情況下,運用這種特殊做9法,應該說是高明的。(再看劉邦伐秦):【師導言】:在項羽和秦軍巨鹿之戰(zhàn)的同時,有文臣蕭何張良和武將韓信輔佐的劉邦直搗黃龍,進軍咸陽,秦朝統(tǒng)治者向劉邦投降,以此為標志,秦朝滅亡。所以說,是誰結束了秦朝的統(tǒng)治?【生答】:劉邦【師問】:秦朝共存在了多少年?【生答】:從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前后共15年?!編煂а浴浚呵爻瘻缤隽?,國不可一日無主,那么,對于推翻秦朝劉邦項羽都有

33、功勞,他們該由誰來當皇帝呢?我們來看看歷史的選擇吧!有一個詞語叫做“鴻門宴”就與劉邦項羽有關,哪位學生講一講該故事?學生講故事(略)【師問】:在鴻門宴的故事中包含著一個成語你知道是什么嗎?【生答】:項莊舞劍志在沛公【師導言】:正是由于項羽的大意與短視,最終釀成了大錯特錯:烏江自刎項羽和劉邦這場爭奪帝位的戰(zhàn)爭進行了四年,即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史稱“楚漢之爭”。劉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漢王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當上了皇帝的劉邦欣喜若狂,后來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大風歌大風歌-劉邦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播放多媒體音頻欣賞)(:【師問】:合作探究)項羽

34、在巨鹿之戰(zhàn)中以少勝多戰(zhàn)勝秦軍,可后來在楚漢之爭中卻被實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劉邦打敗項羽死前嘆道“天亡我也,非戰(zhàn)之罪也?!蹦阏J為他的說法對嗎?請說說你的理由。(啟動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探究2分鐘,然后由3-4名學生代表展示個人答案)【生答1】:(在學生回答的同時老師幫助學生梳理答案)不對。(1)劉邦進入關中后,約法三章,廢秦苛法大得人心;項羽相反,巨鹿之戰(zhàn)后,活埋秦降卒20萬人,進入關中后,縱兵燒殺搶掠,大失人心。【生答2】:(2)劉邦善于用人,身邊有一批謀士良將,如蕭何、張良、韓信等;項羽則不能容人,連謀士范增最后也憤然離去【生答3】:(3)劉邦有關中做根據(jù)地,無后顧之憂;項羽沒有。(老師在學生回答

35、后鼓勵表揚,激發(fā)學生學習、參與的激情)【師問】:(合作探究)學習了本課,你知道本課涉及到了哪些成語故事嗎?【生答】:指鹿為馬、破釜沉舟【生答】:霸王別姬、項莊舞劍志在沛公【師總】:約法三章、楚河漢界、四面楚歌。顆粒歸倉(小結)10(依據(jù)表格由2個學生一一填寫)大澤鄉(xiāng)起義時間領導人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地位西漢時間人物都城(學生填完表格,老師齊讀詩歌總結)始皇修建阿房宮,驪山陵墓萬人動。徭役兵役極繁重,死刑車裂十多種。陳勝吳廣起義中,推翻秦朝立大功。項羽巨鹿戰(zhàn)強秦,劉邦建漢歌大風。當堂訓練1、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A)A、秦的暴政B、焚書坑儒C、修建宮殿和陵墓D、法律殘酷2、我國歷

36、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爆發(fā)的地點是(C)A、陳B、沛縣C、大澤鄉(xiāng)D、漁陽3、推翻殘暴的秦朝統(tǒng)治的(C)A、陳勝吳廣起義B、項羽的起義軍C、劉邦的起義軍D、劉邦項羽起義軍4、秦朝滅亡的時間是(B)A、公元前209年B、公元前207年C、公元前206年D、公元前202年5、下列消滅秦軍主力的是(C)A、涿鹿之戰(zhàn)B、牧野之戰(zhàn)C、巨鹿之戰(zhàn)D、長平之戰(zhàn)6、項羽和劉邦爭奪帝位的戰(zhàn)爭是(C)A、巨鹿之戰(zhàn)B、長平之戰(zhàn)C、楚漢之爭D、城濮之戰(zhàn)復習導入: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短命王朝,它迅速滅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滅亡后,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什么戰(zhàn)爭?結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農民戰(zhàn)爭和楚漢

37、之爭的廢墟上,建立了西漢王朝,漢朝究竟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一、文景之治1、休養(yǎng)生息的原因和措施教師先解釋何為休養(yǎng)生息,即在社會大動蕩或長期戰(zhàn)爭之后統(tǒng)治者實行的寬刑薄賦政策,以保養(yǎng)民力,增殖人口,達到恢復和發(fā)展經(jīng)濟、穩(wěn)定統(tǒng)治的目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實施,使西漢經(jīng)濟迅速恢復發(fā)展,穩(wěn)定和鞏固了漢朝的封建統(tǒng)治秩序。這種統(tǒng)治措施,使統(tǒng)治者、勞動人們皆大歡喜,到惠帝、呂后兩朝,經(jīng)濟逐步恢復,到文景年間,社會經(jīng)濟全面回升,出現(xiàn)了治世局面-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漢文帝與景帝共在位39年,實行輕徭薄賦、獎勵生產、與民休息的措施,使得社會安定,人民負擔進一步減輕,社會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后世對之評價較高,把這

38、樣的治世稱為文景之治。二、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在講課之前,先解釋什么是大一統(tǒng),即中央加強對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統(tǒng)11一領導,形成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局面。漢武帝時能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決非偶然,如果沒有從高祖文景之治,近半個世紀實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如果沒有景帝時平定七國之亂,奠定了鞏固的政治基礎,恐怕大一統(tǒng)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大一統(tǒng)的局面出現(xiàn),也和漢武帝這個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統(tǒng)治措施密切相關。然后教師結合課文,并提供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資料(部分見相關資料和媒體資料),由學生分組討論歸納漢武帝為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采取了哪些措施,為什么,教師逐條和學生分析討論。例如關于重視人才的內容,學生

39、可根據(jù)材料介紹一兩個下層人物,突出漢武帝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關于推恩令的內容,在學生講述后,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回答情況再補充強調:諸王除了嫡長子繼承王位、爵號外,可以推恩,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由皇帝定封號。這樣,可以使一個大王國分割成許多小侯國,使王國封地越來越小,權力越來越分散,大大削弱王國同中央對抗的實力。后來,漢武帝又用其他方法如酌金奪侯等,逐步奪去王侯的爵位,徹底解決了王國問題。為進一步加深理解,教師可讓學生把推恩令與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作比較,進一步分析它的巧妙之處。關于鹽鐵經(jīng)營權由中央專賣和取消地方鑄幣權,教師可從國家稅收和商品交換的角度提問此項措施的必要性??苫仡櫱厥蓟式y(tǒng)一貨幣、度量衡的

40、原因,提醒學生學會類比及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教師也可聯(lián)歐元的出現(xiàn)進行講述。關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內容,可以在學生講完后,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背景,如何評價這一措施。鍛煉學生學習在歷史情境中思考問題。最后,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綜述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措施,并逐條列出來,既作為板書,又可作為本目小結。三、西漢的衰亡東漢的建立和結束本目內容雖為小字,但建議教師配合媒體資料的圖片簡單講解。例如:介紹王莽,他如何篡位,改制背景及失敗,綠林、赤眉起義推翻王莽政權。1、光武中興(老師提問,學生閱讀書上內容,可互相討論得出答案)問題:劉秀在哪些方面調整了統(tǒng)治政策?可分為哪幾條?每一項措施分別有什么效

41、果?為什么后人稱為“光武中興”?(1)釋放奴婢。(2)三十稅一。(3)精兵簡政。(4)廢除苛法。(5)整頓吏治。西漢后期至王莽時期殘破的社會局面,經(jīng)過光武帝劉秀十多年精心治理,轉變?yōu)楸容^安定的局面,經(jīng)濟得到恢復,如人口由東漢初年的1000多萬,增加到2100萬。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他使衰敗的漢朝重新振興,所以謚號“光武”。歷史上稱他統(tǒng)治的時期為“光武中興”。2、外戚宦官專權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使東漢統(tǒng)治腐敗。禍不單行,東漢末年災荒連年,出現(xiàn)水災、旱災、蝗災。人民忍無可忍終于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起義。3、黃巾大起義河北巨鹿人張角是太平道的首領。張角利用“太平道”,通過傳教和治病進行宣傳和組織;經(jīng)過

42、十幾年,參加人數(shù)達幾十萬。起義前張角提出了預言,下面來看“黃巾軍預言”你能理解它的含義嗎?(引導學生分析“蒼天”、“黃天”“天下大吉”分別代表什么?簡單介紹甲子的含義指184年。)從預言上反映出起義明確了斗爭目標“黃天當立”,起義時間“歲在甲子”,是有準備的起義。184年,張角領導農民幾十萬人起義,起義軍頭裹黃巾,稱為黃巾軍。他們攻占城市,焚燒官府,捕殺官吏。東漢統(tǒng)治者在起義軍的進攻之下驚恐萬狀,坐立不安,調集全國部隊鎮(zhèn)壓起義軍。在東漢軍隊和地主武裝的聯(lián)合進攻下黃巾軍主力12經(jīng)過九個月的英勇戰(zhàn)斗,最終失敗了。經(jīng)過黃巾起義的沉重打擊,東漢政權土崩瓦解,名存實亡。教材依據(jù)設計思想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第

43、12課大一統(tǒng)的漢朝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二課“西漢初期的文景之治,為西漢進入強盛時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漢武帝削弱封國勢力,使其無力與中央政權對抗,實現(xiàn)了政治上的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大力推行儒學教育,使儒家思想成為法定的封建統(tǒng)治思想,實現(xiàn)了思想上的大一統(tǒng)。引導學生如何在統(tǒng)一國家建立的背景上評價漢武帝,這個評價的基本方向是沿著統(tǒng)一國家建立的學習主題進行的。同時也可說明,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措施順應了統(tǒng)一國家建立的歷史潮流,是符合歷史發(fā)展的方向的。1、知識與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現(xiàn)的原因和現(xiàn)象,培養(yǎng)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列舉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主要史實,評價漢武帝,培養(yǎng)學生辯證

44、、綜合、分析史實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學習本課,結合秦的歷史,進行對比,找出秦鞏固統(tǒng)治的措施與西漢的大一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系,并由此得出西漢為何能出現(xiàn)較長時間的強盛局面;通過典故、圖片、知識樹等教學資料,了解漢武帝統(tǒng)治的史實,認識“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封建統(tǒng)治思想所起的作用。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不僅是西漢強盛的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它對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漢由貧窮到強盛,使我們認識到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統(tǒng)治者政策的調整、人民的辛勤勞動是國家強盛的重要原因。重點: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重點突破:漢初六七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帶來的經(jīng)濟繁榮,為西漢進

45、入強盛時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這也是課文前兩目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漢武帝得以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客觀條件;漢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是他能夠完成大一統(tǒng)的主觀因素。本目的重點是寫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削弱封國勢力,使其越分越小,再也無力與中央政權對抗,實現(xiàn)了政治上的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大力推行儒學教育,使儒家思想成為法定的封建統(tǒng)治思想,實現(xiàn)了思想上的大一統(tǒng)。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歷史意義,課文中未作任何理論性的評析,這就為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留下了充足的空間。13教學難點教學準備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難點突破:首先,應理解實行該政策的原因:漢初,諸子百家各派學說仍很活躍,不利

46、于中央集權,不適應漢武帝時政治上大一統(tǒng)的需要。其次,要把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核心內容是把儒家學說抬高到“獨尊”的地位,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再次,漢武帝推崇的“儒術”與孔孟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經(jīng)過董仲舒的改造、發(fā)揮,吸收了法家、道家學派的一些思想,即所謂“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雜之”最后,設太學,以“五經(jīng)”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學教育,是實行“獨尊儒術”的必然結果。適合本課教學的掛圖和課件教師活動導入新課復習導入: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短命王朝,它迅速滅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滅亡后,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什么戰(zhàn)爭?結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農民戰(zhàn)

47、爭和楚漢之爭的廢墟上,建立了西漢王朝,漢朝究竟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引入新課“大一統(tǒng)的漢朝”講授新課學生活動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回答。教學過程一、文景之治1、休養(yǎng)生息的原因和措施展示材料:“民失作業(yè),而大饑謹。人相食,死者過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羊?!睗h書食貨志同學們,西漢建立后,面臨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經(jīng)濟形勢?課本的第一段和這則材料真實的反映了西漢初期的經(jīng)濟狀況,不光是谷物奇缺,價格昂貴,甚至出現(xiàn)了人吃人的現(xiàn)象,那么請同學們結合我們前面學過的知識,分析西漢初期經(jīng)濟蕭條的原因有哪些?2、文景之治漢朝從劉邦開始包括文帝和景帝三代統(tǒng)治者為穩(wěn)定社會秩序和鞏固統(tǒng)治是怎樣克服

48、這種困難的?采取了哪些措施?經(jīng)濟蕭條、國家貧困秦的暴政和秦末以我們把西漢初年漢高祖和他的后繼者們針對經(jīng)來的長期戰(zhàn)亂造成的濟凋敝采取的這些措施叫做“休養(yǎng)生息”或“與民休息”。下面我們把這些措施用關鍵詞把它找出來。我們從“漢文帝穿的衣服質地比較粗糙,他寵愛14的夫人,也不能穿拖地的長裙。幃帳上不許繡花?!边@些文字更能體會出當時統(tǒng)治者的樸素與節(jié)約,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的這種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的局面稱為“文景之治”。請同學們先把課本第三段大字內容看一遍,結合材料思考“文景之治”時的社會經(jīng)濟情況具體表現(xiàn)如何?出示材料:漢興七十余年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庚皆滿,而府庫馀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史記平準書“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現(xiàn),是建立在漢初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基礎上的,而漢初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實施是在吸取秦亡教訓的條件下開始的。請同學們看課本P68面“動腦筋”的題目,思考討論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