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9.桃花源記課件(共53張)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933e304812aaa467831d28c6da488d/57933e304812aaa467831d28c6da488d1.gif)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9.桃花源記課件(共53張)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933e304812aaa467831d28c6da488d/57933e304812aaa467831d28c6da488d2.gif)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9.桃花源記課件(共53張)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933e304812aaa467831d28c6da488d/57933e304812aaa467831d28c6da488d3.gif)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9.桃花源記課件(共53張)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933e304812aaa467831d28c6da488d/57933e304812aaa467831d28c6da488d4.gif)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9.桃花源記課件(共53張)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933e304812aaa467831d28c6da488d/57933e304812aaa467831d28c6da488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9.桃花源記課件(共53張)桃花源記八年級語文課件壹課文導讀八年級語文課件簡介陶淵明(公元352或365年-公元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杰出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江西首位文學巨匠。陶淵明詩文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清高耿介,灑脫恬淡。影響了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作品有飲酒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陶淵明作品共傳世詩125首,文12篇,被后人編為陶淵明集。公元405年秋,為了養(yǎng)家糊口,來到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
2、名督郵,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陶淵明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fā)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于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tǒng),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人折腰!”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本文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面的“序”。寫作年代大約是421年,當時陶淵明已經(jīng)歸隱田園16年了。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
3、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fā),產(chǎn)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愿干預這種現(xiàn)狀,只好借助創(chuàng)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與美好情趣。創(chuàng)作背景“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這種體裁主要通過記事、記物、寫景來抒發(fā)的感情和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主要分為碑記、游記、雜記三種。碑記是古代一種刻在石碑上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游記是一種描寫旅行所聞的散文體裁;雜記是古代因事見義,雜寫所見所聞,不多加議論的散文體裁。文體知識貳識字識詞八年級語文課件邑人 間隔 儼然 屋舍 黃發(fā)垂
4、髫 阡陌 詣太守 便要還家 豁然開朗yjinynshtioqin mhuyoy字音積累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緣:沿著,順著。行:走,這里指劃船而行。之:助詞,的。逢:遇見,碰到。夾岸:溪水兩岸。數(shù):幾。鮮美:新鮮美好。為:作為。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繽紛:繁多的樣子。甚:很,非常。異:驚異,詫異?!皩Ω械襟@異?!敝捍~,指見到的景象。前:名詞作狀語,向前,往前。窮:盡。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5、復前行,欲窮其林。復:再。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前行,忘記了路程的遠近。2、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忽然遇見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長在(溪流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遍地,新鮮美好,落花紛紛。3、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漁人對此感到非常驚異,再向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不真切。舍:離掉。初:起初,開始。才:僅僅,只。儼然:整齊的樣子。良田:肥沃的土地。屬
6、:類。1、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桃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到頭了,便出現(xiàn)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好像有些光亮。漁人于是下了船(上岸),從洞口進去。2、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3、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這里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阡陌:田間小路。交通:交錯相通。相聞:可以互相聽到。悉:全,都。黃發(fā):長壽的特征,用來指老人。垂髫
7、:垂下來的頭發(fā),用來指小孩。并:副詞,一齊,一并。怡然:快樂的樣子。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可以互相聽到。2、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3、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閑快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乃:于是,就。具:詳細。要:同“邀”,邀請。設:擺設。食:飯菜。咸:全,都。問訊:打聽消息。1、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那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2、便要還家,
8、設酒殺雞作食。3、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云:說。妻子:妻子兒女。邑人:同鄉(xiāng),鄉(xiāng)鄰。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遂:于是,就。間隔:隔絕,不通音訊。乃:竟然,居然。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為:對,向。嘆惋:感嘆。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9、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延:邀請。辭:告辭。去:離開。語:告訴。不足:不值得,不必。道:說。1、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zhàn)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斷絕了來往。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他們)問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晉了。3、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都很感嘆惋惜。4、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余的人各自又把
10、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5、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漁人)逗留了幾天后,向村里人告辭離開。(臨別時)村里人囑咐他說:“這里的事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扶:沿著,順著。向:先前的。志:做記號。詣:拜訪。如此:像這樣。遂:終于,竟。得:找到。及:到。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漁人)已經(jīng)出來,找到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一路上)到處做了記號。3、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2、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漁人到了(武陵)郡城,
11、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番經(jīng)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末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欣然:高興的樣子。規(guī):打算,計劃。未果:沒有實現(xiàn)。尋:隨即,不久。問津:訪求,探求。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高興興地打算前往。但沒有實現(xiàn),不久,因病去世,以后就再也沒有探尋(桃花源)的人。便要還家( )同“邀”,邀請通假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古義:新鮮美好。今義:(菜肴、瓜果等)滋味好。緣溪行古義:沿著,順著。今義:緣故,緣分。阡陌交通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指運輸事業(yè)。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2、古義:妻子兒女。今義:單指男子的配偶。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古今異義不足為外人道也古義:不值得,不必。今義:不充足,不滿(某個數(shù)目)。無論魏晉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表條件關系的關聯(lián)詞,不管。得其船,便扶向路古義:沿著、順著。今義:攙扶,扶著,扶持。尋向所志古義:先前的。今義:向著,朝向。古今異義之忘路之遠近漁人甚異之具答之處處志之桑竹之屬結(jié)構(gòu)助詞,的。代詞,指見到的景象。代詞,他們。助詞,補足音節(jié),不譯。代詞,這。尋向所志尋病終動詞,尋找。副詞,隨即、不久。尋一詞多義其復前行,欲窮其林其中往來種作余人各復延至其家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得其船代詞,那。
13、代詞,指桃花源。代詞,自己。代詞,漁人。代詞,他的。便舍船,從口入屋舍儼然動詞,舍掉。名詞,房屋。舍一詞多義為武陵人捕魚為業(yè)不足為外人道也動詞,作為。介詞,對,向。遂與外人間隔遂迷,不復得路副詞,于是,就。副詞,竟然。遂一詞多義乃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副詞,于是,就。副詞,竟然,居然。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 )處處志之(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異,對感到詫異名詞作狀語,往前、向前名詞作動詞,做記號詞類活用省略句便舍船,從口入便要還家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林盡水源省略主語“漁人”,可補充為“(漁人)便舍船,從口入”。省略主語“桃花源人”和賓語“漁人”,可補充為“(桃花源人)便要(漁人)還家”。
14、省略賓語“之”,可補充為“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省略介詞“于”,可補充為“林盡(于)水源”。文言句式判斷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倒裝句問所從來“所從“是介詞結(jié)構(gòu)”從所“的倒裝,正常語序應為“問從所來”。文言句式叁課文解析八年級語文課件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15、。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課文原文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
16、,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讀課文,完成下面的線索順序圖。進入桃花源桃花源再尋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發(fā)現(xiàn)做客離開漁人在桃花林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為漁人進入桃源渲染了氣氛,為為后文描寫桃花源的美好圖景做鋪墊。發(fā)現(xiàn)桃花源漁人進入桃花源后,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世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自然環(huán)境這些景物都是人間鄉(xiāng)村可見之物,給人“真實”之感。這幾句話語言極其簡潔,卻字字真醇,韻味十足,描繪了一幅和平寧靜、幽美淡遠的村居圖。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
17、髫,并怡然自樂。生活情景由遠及近,由景及人,寫桃花源人的裝束以及平靜勞作,幸??鞓返膱鼍?,描繪出一幅祥和古樸的生活場景。進入桃花源桃花源中的人見漁人,為什么“乃大驚”?說明什么?乃大驚”說明桃花源人對漁人感到陌生,大為驚奇,逼真地寫出了桃花源人與世隔絕的久遠。為下文“自云先世避秦時戰(zhàn)亂”和“無論魏晉”做鋪墊?!氨阋€家,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表明了什么?表明了桃花源人淳樸真誠、熱情好客的民風。這與當時爾虞我詐、巧取豪奪、傷風敗俗的污濁的社會現(xiàn)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做客桃花源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漁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人為什么“皆嘆惋”?漁人“具言”:桃花源之外的社會,朝代不斷更替,戰(zhàn)爭
18、連年不斷,賦稅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災難嚴重。嘆惋原因:桃花源中的人們安定,富足,和諧,而外面的世界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按酥腥苏Z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痹蚴鞘裁??桃花源人對自己美好生活的珍惜,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里平靜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筆。做客桃花源“詣太守,說如此”這句話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內(nèi)容?若將其內(nèi)容寫出來,效果有何不同?包括他發(fā)現(xiàn)和訪問桃花源的整個過程,村中人的生活情況,以及他歸途中所做的標記等,還可能包括希望太守派人去探個究竟?!叭绱恕倍?,指代以上所有內(nèi)容,簡練之至!此處若一一寫出,就會導致文章前后內(nèi)容重復,拖沓冗長。離開桃花源漁人出桃花源時,“處
19、處志之”,為什么再次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這樣寫,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是筆下的虛構(gòu)世界,并非真實景象。表明安寧和平、沒有壓迫的桃花源只不過是虛構(gòu)的一個美好的社會罷了。離開桃花源文章結(jié)尾寫劉子驥尋訪桃花源的情節(jié)是否多余?把真實的歷史人物引入此事中,故事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也就更濃。同時,說明像桃花源這樣的社會只是一種理想,一種不可能實現(xiàn)的理想。再尋桃花源學完本文,你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它環(huán)境幽雅,風景優(yōu)美。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桃林神秘: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狀奇特;林中人神秘
20、: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結(jié)局神秘:不復得路,探訪未果。是一個幸福的地方。黃發(fā)垂髻,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zhàn)亂,安居樂業(yè));村民款待漁人,殺雞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深度思考如此美麗、神奇又幸福的地方,世上真的存在嗎?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不存在,是虛構(gòu)的。漁人離開時,“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后來“尋向所志”,卻“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欣然規(guī)往”,卻“未果,尋病終”。深度思考陶淵明為什么要虛構(gòu)這樣一個“桃花源”呢?虛構(gòu)這樣一個世外桃源,是與所處的現(xiàn)實社會相對照的。虛構(gòu)世外桃源,是不滿社會現(xiàn)實的一種精神寄托。寄托了渴望改變黑暗現(xiàn)實的政治理想,
21、寄予了對黑暗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表達了對和平安寧、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反對壓迫、反對戰(zhàn)爭的強烈愿望。深度思考桃花源記是一篇虛構(gòu)作品,有著濃郁的主觀理想色彩,可讀來卻給人一種“逼真”的效果。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1)進出桃花源的路徑,真切具體,似乎有跡可循。漁人離開的時候,“處處志之”,所經(jīng)所歷也是真實可感。此外,漁人往來所坐的交通工具船,也是日常所見之物。這一切都是人間經(jīng)歷,沒有任何奇幻的仙界色彩,都使人感到真實。(2)桃花源雖然美好,也是人間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氣象。(3)文章首尾設計的兩位人物,都似真實可信。開篇以一個捕魚人的經(jīng)歷為線索展開全文。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很肯定,似乎真有其事;結(jié)尾的劉子驥是當時存在的一個真實人物,這便更加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性。深度思考在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樣的理想?反對戰(zhàn)亂,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會理想。“桃花源”已經(jīng)成為人們心中的理想世界,成為美的象征。無論社會怎樣發(fā)展,人類追求幸福安寧生活的愿望從未改變。深度思考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記敘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描繪了一個沒有戰(zhàn)亂、沒有剝削和壓迫、和平寧靜的“世外桃源”,表達了對東晉的黑暗統(tǒng)治和長期戰(zhàn)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及對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鹽酸阿夫唑嗪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過濾式自救呼吸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電商進出口貿(mào)易合同3篇
- 2025年立式感應水龍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電子捕鼠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煙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潤滑銅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復式防火卷簾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不銹鋼標示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有機葵花籽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QAV-1自我監(jiān)查確認表
- 特殊感染手術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旅館治安管理制度及突發(fā)事件應急方案三篇
- 土地增值稅清算底稿中稅協(xié)版
- 監(jiān)理項目部基本設備配置清單
- 小區(qū)綠化養(yǎng)護方案及報價(三篇)
-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考核試題及答案
- GB/T 13024-2003箱紙板
- 2023年上海各區(qū)初三數(shù)學一模卷
- GB 1886.232-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羧甲基纖維素鈉
- 《港口管理》課件綜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