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 單元測試題說明: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一、基礎知識(每題3分,共21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 數(shù)落(sh) 多財善賈(g) 傳記(zhun) 杳無音信(mio)B. 毗鄰(b) 前后相屬(zh) 伺候(sh) 潔身自好(ho)C. 便箋(qin) 人才濟濟(j) 靜謐(m) 博聞強識(zh)D. 混淆(xio) 信手拈來(nin) 徜徉(chng) 穩(wěn)操勝券(qun)【答案】D【解析】A 杳yo無音信;B毗鄰(p)伺候(c)C便箋(jin)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色素 奔馳 急剎車 守株待兔 B掃描 和諧 軟著陸 振耳
2、欲聾 C脈搏 巨摯 殊不知 游刃有余 D博愛 臨摹 地溝油 門廳若市【答案】A【解析】B項震耳欲聾,C項巨擘,D項門庭若市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隊伍 化建設已經(jīng)有了制度保障?,F(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日新月異, 從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為現(xiàn)實。到半夜,小說終于脫稿了,他 地摸著胡子,長長地松了口氣。 A. 年輕 以至 躊躇滿志 B. 年青 以致 躊躇滿志 C. 年輕 以致 自鳴得意 D. 年青 以至 自鳴得意【答案】A【解析】 中應選“年輕”?!澳贻p”指人的歲數(shù)不大,有相比較而言之義;而“年青”則為處于青年時期,不合語境。中應選“以至”?!耙灾痢笨?/p>
3、以表示表示時間、數(shù)量、程度、范圍等的延伸,也可以用于下半句的開頭,表示由于上文所說的動作、情況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結(jié)果;而“以致”用于下半句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jié)果(多指不好的結(jié)果)。再說,“躊躇滿志”是中性詞,形容對自己的現(xiàn)狀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鳴得意”是貶義詞,自己表示很得意,所以應選A。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 A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B陜西剪紙粗獷樸實,簡練夸張,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zhàn),于是使用水聲設備來尋找潛艇,成了同盟國要
4、解決的首當其沖的問題。D關(guān)于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種種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話和傳說,說明古埃及人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敬鸢浮緿 【解析】A、B 兩項中的“無所不為”、“半斤八兩”多用于貶義,這里用來贊美年輕科學家的勇氣和陜西、江南剪紙的風格,感情色彩不協(xié)調(diào);C項中“首當其沖”比喻“首先受到攻擊或遭受災難”,用在句中和句意不符;D 項中的“想入非非”可以當中性詞用,意思是“一般人的認識所達不到的玄妙境界”,在此是對的。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考古學家對兩干多年前在金字塔新出土的文物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對墓主所處時代有了進一步的了解。B縱觀科學史,科學的發(fā)展與全人類的文化是分不開的
5、,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國也是如此。C讀完但丁的神曲,讀者就會被這詩一般的語言所感染,使讀者感到余味無窮,不忍釋卷。D王教授在實驗室里半個月,好像與世隔絕了,于是他回到家,強迫著自己看了十天的報紙?!敬鸢浮俊窘馕觥宽棥皟汕Ф嗄昵靶鲁鐾痢辈缓线壿?;C項屬于成分殘缺;D項“看了十天的報紙”有岐義,是指“近十天來的報紙,還是看的時間是十天”,不明確。6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 人格_,_。_,_,_,_。 它要求一個人應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勇于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義務 是做人的尊嚴、價值和品質(zhì)的總和 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 是指人與動物相區(qū)別的內(nèi)在規(guī)定性 做到
6、自尊、自愛、自強、自律 A B C D【答案】D【解析】先用排除法排除,是人格本質(zhì)屬性,是人格的具體內(nèi)容,根據(jù)邏輯順序,先排除,答案在C與D中選。再根據(jù)文體是議論文,注意論點、論據(jù)的關(guān)系,這段文字是總-分-總的關(guān)系,再根據(jù)議論文的論證結(jié)構(gòu),提出-分析-解決可得出答案。7歇后語一般由兩部分構(gòu)成,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下面歇后語前后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山頭上吹喇叭名(鳴)聲遠揚 B. 半斤對八兩平分秋色C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D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圓)【答案】B 【解析】半斤對八兩的意思是差別不大,而平分秋色的意思是分高低。不能搭配。二、論述類文
7、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懊献拥佬陨啤?,以孟子人性思想為性善論,無疑是正確的。但性善只是孟子對人性的具體認識,只是他整個人性思想的一個結(jié)論。只說到性善,不對孟子提出這一結(jié)論的理據(jù)做深入的研尋探討,就不可能全面認識孟子人性思想的豐富內(nèi)容及其深刻意義。 一個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的問題,是孟子對“生之謂性”的反對和批駁。孟子雖然也認為人性是天生的,但他反對“生之謂性”的說法。他不是從人的生物本能看人性,而是從人和禽獸的區(qū)別上看人性,認為只有把人與禽獸區(qū)別開的那些屬性,即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些特征才是人性。關(guān)于這一點,張岱年先生有詳盡的論述。他說:“孟子所謂性者,正指人之所以
8、異于禽獸之特殊性征。人之所同于禽獸者,不可謂為人之性;所謂人之性,乃專指人之所以為人者,實即是人之特性?!薄懊献铀^性,指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而非指人生來即有的一切本能?!币匀酥詾槿说奶匦詾槿诵裕侨诵哉撋弦粋€大創(chuàng)造和大貢獻。給正確認識人性提供了正確的思路。孟子人性思想的又一個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靶摹薄靶浴薄疤臁比叩年P(guān)系,是性善論的核心思想。心、性都在人,而性是天賦,又屬天;天在人之外、人之上,但同時就體現(xiàn)在人性中。所以“知其性,則知天”,知性亦即知天。天不再是高不可及,不能認識,而成為可以認識;人要知天,不假外求,只需修養(yǎng)自己的心性即可。通過盡心、知性,上達于天,為的是“事天”
9、,即順應天道,安頓自己的人生,也就是安身立命。如此,建立起了由修養(yǎng)心性而上達于天的理論架構(gòu),完善了天命與人生、天道與人道合一的天人合一思想。以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為人性和盡心知性知天,通過修養(yǎng)心性而溝通天人,達到天人合一。這兩點是孟子人性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對儒學和中華文化發(fā)展的影響巨大而深遠。以仁、義、禮、智等德性為人性,無此“非人也”,而善性并非自然具足,“求則得之,舍則失之”。這就提出“做人”的問題。人生的第一要務是修養(yǎng)心性,提升自己,擺脫禽獸境界,堂堂正正做人。中國文化中沒有人間和天國兩個世界的分別,只有一個天人合一的世界。中國人不追求死后進入天堂或極樂世界,而是“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留
10、取丹心照汗青”,追求在人間、在歷史中的不朽。生和死是統(tǒng)一的生命過程。死是生的繼續(xù)。人的物質(zhì)生命是短暫的,人死后,軀體腐爛,物質(zhì)生活方面的一切失去意義;而人的精神生命則可以長留人間,在歷史發(fā)展中永垂不朽。不朽不在于生前物質(zhì)生活之所得,而在于立德、立功、立言之“雖久不廢”。中國人又講“畏天命”,講“天理”,把“天理良心”合提。盡心知性和事天立命合一,人生和天命合一,道德良心的自我約束和對天命的敬畏合一。人性溝通天人,人道天道合一。人道本于性,即本于天道。所以“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指出了
11、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選自錢遜孟子人性思想的核心理念,有刪改)8、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全面深刻的認識孟子人性思想的豐富內(nèi)容和深刻含義,只懂得“孟子道性善”還不夠,還要進一步研究討論他提出性善論的理論依據(jù)。B孟子從人和禽獸的區(qū)別上來看人性,他講的人性,只承認那些人之所以為人的屬性,而排斥與生俱來的本能中于禽獸相同的屬性。C孟子以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為人性,是人性論上一個創(chuàng)造和貢獻,他澄清了人性的內(nèi)容,為人們進一步認識人性指明了方向。D孟子認為安身立命的途徑是順應天道,順應天道即“事天”,“事天”的方式是“盡心、知性”,亦即竭盡心力幫助別人,發(fā)揮自己的善良天性?!敬?/p>
12、案】D【解析】“亦即竭盡心力幫助別人,發(fā)揮自己的善良天性”不符合文意,原文第三段表述為“通過盡心、知性,上達于天,為的是“事天”,即順應天道,安頓自己的人生,也就是安身立命”故選D9、下列理解與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A張岱年關(guān)于“孟子所謂人之性,指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而非指人生來即有的一切本能”的論述,證明了作者關(guān)于孟子人性內(nèi)容的觀點。B孟子的性善論“心”“性”“天”三者的關(guān)系為核心思想,構(gòu)建由修養(yǎng)心性而上達于天的理論,使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完善。C基于對未知世界的淡漠,中國人不追求死后進入天堂或極樂世界,而是想“留取丹心照汗青”,追求在人間、在歷史中的不朽。D為了證明“人性
13、溝通天人,人道天道合一”觀點,作者引述了中庸里的一段文字,并進一步指出中庸闡明了人與自然相處的和諧之道。【答案】C【解析】“基于對未知世界的淡漠”因果錯誤,原文第六段表述為“中國人不追求死后進入天堂或極樂世界,而是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留取丹心照汗青,追求在人間、在歷史中的不朽”故選C10、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告子說“生之謂性”,即人與生俱來的一切本能都是人性,其實,他的觀點混淆了人性與禽獸性,并沒有認清人性的本質(zhì)特點。B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應該以發(fā)揮萬物的本性為起點,進而達到幫助天和地化育萬物,與天、地齊名并列為三的至高境界。C孟子還將人性具體化,即人性即仁、義
14、、禮、智等德性,同時,人的善性并不是自然具足的,如果自己不注意修養(yǎng)身性,善性也會流失。D孟子的“天人合一”說認為,天與人是有區(qū)別的,即使天是在人之外、人之上的;同時天與人又是統(tǒng)一的,即天體現(xiàn)在人性之中。【答案】B【解析】“與天、地齊名并列為三的至高境界”無中生有,無依據(jù)故選B三、文言文閱讀(20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題。(1)叔孫通者,薛人也。及項梁之薛,叔孫通從之。敗于定陶,從懷王。懷王為義帝,叔孫通留事項王。漢二年,漢王從五諸侯入彭城,叔孫通降漢王。漢王敗而西,因竟從漢。(2)漢五年,已并天下,諸候共尊漢王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
15、高帝患之。叔孫通知上益厭之也,說上曰:“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臣愿征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高帝曰:“得無難乎?”叔孫通曰:“臣愿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上曰:“可試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為之?!保?)于是叔孫通使征魯諸生。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污我!”叔孫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4)遂與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為學者與其弟子百馀人習之月馀,叔孫通曰:“上可試觀?!鄙霞扔^,使行禮,曰:“吾能為此?!蹦肆钊撼剂曇?。漢七年,長樂宮成,諸侯群臣皆朝。儀: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廷中陳車騎步卒衛(wèi)
16、宮,設兵張旗志。傳言“趨”。殿下郎中夾陛,陛數(shù)百人。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xiāng);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xiāng)。大行設九賓,臚傳。(5)于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zhí)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至禮畢,復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zhí)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喧嘩失禮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蹦税菔鍖O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叔孫通出,皆以五百斤賜諸生。諸生乃皆喜曰:“叔孫生誠圣人也,知當世之要務?!保ㄈ〔挠谑酚浭鍖O通傳)【注釋】肄:學習、練習 謁者:官名,掌接待賓客及贊禮。11.下列語句中詞
17、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叔孫通知上益厭之也 益:漸漸B.度吾所能行為之 度:估量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D.竟朝置酒 竟:直至終了【答案】C【解析】C項,據(jù)第三段“若真鄙儒也”之前的內(nèi)容“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污我!”和叔孫通笑著說:“你等真是的儒生”及下一段眾儒生被征召的情況來看,叔孫通此處斷不會認為他們“品德低下”,應當譯為“見識淺陋”。課文曹劌論戰(zhàn)有“肉食者鄙”,出師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句子。1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A. 漢王敗而西,因竟從漢
18、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B. 及項梁之薛 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C. 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 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D. 度吾所能行為之 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答案】A【解析】A項均為介詞“趁機”。B項:到(動詞)/的(助詞)。C項:按照(介詞)/在(介詞)。D項:所字結(jié)構(gòu),助詞,可譯為“的”或不譯/被(介詞),被動句固定句式“為所”1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A.諸侯共尊漢王為皇帝于定陶 諸侯一起擁戴漢王在定陶即位為皇帝。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 您所侍奉過的人主將近十位了,您都是憑當面阿諛得到了信任和富貴。C.陳車騎步卒衛(wèi)宮,設兵張旗幟 擺開戰(zhàn)車騎兵步兵以拱
19、衛(wèi)皇宮,設置士兵的隊列,并豎起旗幟。D.以尊卑次起上壽 按照地位高低的次序起身上前,為皇帝祝壽?!敬鸢浮緾【解析】C項:“車騎”翻譯成“戰(zhàn)車騎兵”錯。要據(jù)上下文仔細辨別其翻譯中的細微之處。據(jù)文章第二、三段可知,這是叔孫通為漢帝制定禮儀以使君臣的尊卑有序,朝堂上當然不會像作戰(zhàn)那樣排兵布陣。14.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叔孫通有眼光、識時務的一組是( )(3分)漢王敗而西,因竟從漢 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 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御史執(zhí)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 叔孫生誠圣人也,知當世之要務A. B. C. D. 【答案】B【解析】寫的是高帝的做法,據(jù)此可排除A、C兩項;寫的是
20、叔孫通幫助恢復古禮后的效果,不能說明其“識時務,有眼光”,據(jù)此可排除D項。15.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劉邦初即位,不喜歡繁文縟節(jié),崇尚簡易B.跟隨劉邦征戰(zhàn)的將軍們不懂禮儀,表現(xiàn)粗魯C.叔孫通幫助朝廷建立了一套莊重威嚴的禮儀D.魯?shù)厝迳怨淌貧夤?jié),堅決不與叔孫通合作【答案】D【解析】據(jù)第二段可知,是高帝“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后,群臣才沒有了尊卑禮法。16.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短句。(5分)天 之 道 其 猶 張 弓 與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舉 之 有 馀 者 損 之 不 足 者 補之 天 之 道 損 有 馀 而 補 不 足 人 之 道 則 不 然
21、損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處。(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答案】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馀者補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解析】可在讀懂大意的基礎上,據(jù)標志詞進行輔助斷句。如據(jù)實詞“補不足”、“人”、“損”,據(jù)虛詞“之”、“是以”等可輔助判斷?!緟⒖甲g文】叔孫通是薛縣人。等項梁到了薛縣,叔孫通便投靠了他。后來項梁在定陶戰(zhàn)敗,叔孫通就跟隨了懷王。漢高帝二年(前205),漢王劉邦帶領五個諸侯
22、王攻進彭城,叔孫通就投降了漢王。漢王戰(zhàn)敗西去,叔孫通也跟了去終于投靠了漢王。漢高帝五年(前202),天下已經(jīng)統(tǒng)一,諸侯們在定陶共同尊推漢王為皇帝。當時漢高帝把秦朝的那些嚴苛的儀禮法規(guī)全部取消,只是擬定了一些簡單易行的規(guī)矩??墒侨撼荚诔嬀谱鳂窢幷摴?,醉了有的狂呼亂叫,甚至拔出劍來砍削庭中立柱,高帝為這事感到頭疼。叔孫通知道皇帝愈來愈討厭這類事,就勸說道:“那些儒生很難為您進攻奪取,可是能夠幫您保守成果。我希望征召魯?shù)氐囊恍┤迳业淖拥軅円黄鹬贫ǔ⑸系膬x禮。”高帝說:“只怕會像過去那樣的煩瑣難行吧?”叔孫通說:“我愿意略用古代禮節(jié)與秦朝的禮儀糅合起來制定新禮節(jié)。”皇帝說:“可以試著辦一
23、下,但要讓它容易通曉,考慮我能夠做得到的。”于是叔孫通奉命征召了魯?shù)厝迳?。魯?shù)赜袃蓚€儒生不愿走,說:“您所奉事的將近十位君主,都是靠當面阿諛奉承取得親近、顯貴的。我們不違心替您辦這種事。您辦的事不合古法,我們不走。您還是去吧,不要玷辱了我們!”叔孫通笑著說:“你們真是鄙陋的儒生啊,一點也不懂時世的變化?!笔鍖O通就與征來的三十人一起向西來到都城,他們和皇帝左右有學問的侍從以及叔孫通的弟子一百多人演習了一個多月,叔孫通說:“皇帝可以試來視察一下?!被实垡暡旌?,讓他們向自己行禮,然后說:“我能做到這些?!庇谑敲钊撼级紒韺W習。漢高帝七年(前200),長樂宮已經(jīng)建成,各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來朝拜皇帝。那
24、禮儀是:先在天剛亮時,謁者開始主持禮儀,引導著諸侯群臣、文武百官依次進入殿門,廷中排列著戰(zhàn)車、騎兵、步兵和宮廷侍衛(wèi)軍士,擺設著各種兵器,樹立著各式旗幟。謁者傳呼“小步快走”。大殿下面郎中官員站在臺階兩側(cè),臺階上有幾百人之多。凡是功臣、列侯、各級將軍軍官都按次序排列在西邊,面向東;凡文職官員從丞相起依次排列在東邊,面向西。大行令安排的九個禮賓官,從上到下地傳呼。于是皇帝乘坐“龍輦”從宮房里出來,百官舉起旗幟傳呼警備,然后引導著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上的各級官員依次畢恭畢敬地向皇帝施禮道賀。諸侯王以下的所有官員沒有一個不因這威嚴儀式而驚懼肅敬的。等到儀式完畢,再擺設酒宴大禮。諸侯百官等坐在大殿上都斂
25、聲屏氣地低著頭,按照尊卑次序站起來向皇帝祝頌敬酒。斟酒九巡,謁者宣布“宴會結(jié)束”。最后監(jiān)察官員執(zhí)行禮儀法規(guī),找出那些不符合禮儀規(guī)定的人把他們帶走。從朝見到宴會的全部過程,沒有一個敢大聲說話和行動失當?shù)娜?。高帝非常得意地說:“我今天才知道當皇帝的尊貴啊?!庇谑鞘诮o叔孫通太常的官職,賞賜黃金五百斤。叔孫通出來后,把這五百斤黃金都賞賜給了儒生,這些儒生都高興地說:叔孫先生真是大圣人,通曉當代的緊要事務。四、古代詩歌閱讀(9分)鑒賞下列兩首詩歌,完成17-18。題烏江亭(唐)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夏日絕句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6、。17、下列對詩句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3分)A“勝敗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說勝敗之事,不能預料。B“包羞忍恥是男兒”,是說項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兒。C“卷土重來未可知”,是說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為的。D“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是說人要有骨氣,不管是活著還是死去,都要頂天立地?!敬鸢浮緽【解析】這句意思是說:能夠忍辱負重的才是真正的男子漢。項羽并未“包羞忍辱”,而是自刎烏江。18、杜牧和李清照對項羽的評價迥然不同,分別說明二人對項羽自刎的態(tài)度及其持此態(tài)度的原因。(6分)【答案】杜牧:對項羽自刎持否定態(tài)度。因為勝敗乃兵家常事,遭遇挫敗不灰心才是真正的男兒。項羽應該等待時機,卷土
27、重來。(3分,大意對即可。)李清照:對項羽自刎持肯定態(tài)度。因為人要有骨氣,不管活著還是死去,都要頂天立地。(3分,大意對即可。)【解析】本題考點是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解答此題需在仔細研讀這兩首詩歌的基礎上進行。題烏江亭詩由項羽兵敗自刎之地興發(fā)感慨,對項羽不能忍辱負重總結(jié)勝敗教訓予以批評與諷刺,并對其雄圖大業(yè)歸于覆滅深表惋惜。本來,楚漢相爭,早成既成歷史,而此詩卻別出新解。杜牧的態(tài)度很明確,他認為項羽不該自刎而死,應該等待時機,卷土重來。易安居士和太史公一樣孤苦,丈夫去世,國破家亡,對太史公筆下的項羽這樣的好男兒深表同情,其實文中態(tài)度明確,肯定項羽自刎表現(xiàn)了他的骨氣,是頂天立地的
28、大丈夫。五、默寫題(10分)19.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原句,每空1分。(1)侍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曾皙描繪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臨風, 一路酣歌的美麗動人的景象:_,_,_。(2)孔子認為“禮”在國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為“_,_?!保?)燭之武退秦師中晉國、秦國聯(lián)合圍攻鄭國的理由是: , 。(4) ,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得復見將軍于此。(鴻門宴)(5)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 ,莊不得擊。(鴻門宴)【答案】(1)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2)為國以禮,其言不讓(3)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4)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5)常以身翼蔽沛公【解析】略
29、六、現(xiàn)代文閱讀(21分)閱讀下面這篇現(xiàn)代文,完成20-24題。秋風桐槐說項羽 梁衡這里屬于江蘇省宿遷市。我原本以為故里者只是一座古樸的草房,或農(nóng)家小院,不想這項羽故里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與項羽有關(guān)的舊物也只有兩棵樹了,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斯人遠去,舊物難尋,今天要想觸摸一下他的“體溫”,體會一下他的情感,就只有來憑吊這兩棵樹了。那棵青桐,樹上專門掛了牌,名“項里桐”。據(jù)說,項羽出生后,家人將他的胞衣(胎盤)埋于這棵樹下,這桐樹就特別的茂盛,青枝綠葉,直沖云天。項羽是公元前232年出生的,算到現(xiàn)在已有兩千二百多年了。梧桐這個樹種不可能有這么長的壽命。但是,這棵“項里桐”卻怪,每當將要
30、老死之時,樹根處就又生出一株小桐,這樣接續(xù)不斷,代代相傳。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已是第九代了。在中國神話中梧桐是鳳凰的棲身之地,有桐有鳳的人家貴不可言,項羽在此樹下出生蓋有天意。桐樹之東不遠處,有一棵巨大的中國槐,說是項羽手植。它體型龐大,巍然如山,又壽命極長。由于此地是黃河故道,歷史上黃河幾次決口,這故里曾被淹沒、推平,唯有這棵槐樹不死。其樹身已被淤沒六米多深,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其實是它探出淤泥的樹頭,而這樹頭又已長出一房之高,翠枝披拂,二人才能合抱。歲月滄桑,英雄多難,這個從淤泥中掙扎而出的樹頭某年又遭雷電劈為兩半,一枝向北,一枝向南,撕肝裂肺,狂呼疾喊,身上還有電火燒過的焦痕。向北的那枝,略挺起身子
31、,斗大的樹洞,怒目圓睜,青筋暴突,如霸王扛鼎;向南的一枝已朽掉了木質(zhì)部分,只剩下半圓形的黑色樹皮,活像霸王剛剛卸落的鎧甲。但不管南枝、北枝都綠葉如云,濃蔭潑地。兩千年的風雨,手植槐修成了黃河槐;黃河槐又煉成了雷公槐。這攝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靈的古槐,日修月煉,水淹不沒,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壯哉項羽!項羽的家鄉(xiāng)在蘇北平原,兩千年來不知幾經(jīng)戰(zhàn)火,文物留存極少,而他的故里卻一直沒有被人忘記。清康熙四十年,時任縣令在原地豎了一塊碑,上書“項王故里”四個大字,從此這里就香火不絕,直到現(xiàn)在有了這個旅游城。城內(nèi)遍置各種與項羽有關(guān)的游樂設施,其中有一種可在架子上翻轉(zhuǎn)的木牌,正面是項羽、虞姬等各種畫像,翻過來就
32、是一條條因項羽而生的成語。如:破斧沉舟、取而代之、一決雌雄、所向披靡、拔山扛鼎、分我杯羹、沐猴而冠、錦衣夜行?,F(xiàn)在我們常用到的成語總共也就一千來條,項羽一人就占到百條。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歲呀,政治、軍事生涯也只有五年。后人多欣賞他的武功,倒忽略了他的這一份文化貢獻。項羽是個失敗的英雄,他的失敗緣于他人性的弱點。他學而無恒,不肯讀書,學兵法又淺嘗則止;他性格殘忍,動不動就活埋俘虜幾十萬;他優(yōu)柔寡斷,鴻門宴放走劉邦,鑄成大錯;他個人英雄,常單騎殺敵,陶醉于自己的武功。這些都是他失敗的因素。但他卻在最后失敗的一剎那,擦出了人性的火花,成就了另一個自我。垓下受困,他毫無懼色,再發(fā)虎威,連斬數(shù)將。當他
33、知道已不可能突圍時,便對敵陣中的一個熟人喊道,你過來,拿我的頭去領賞吧。說罷拔劍自刎。他輕生死,知恥辱,重人格。寧肯去見閻王,也羞于再見江東父老。他與劉邦長期爭斗,看到生靈涂碳,就說百姓何罪?請與劉邦單獨決斗。狡猾的劉邦當然不干。這也看出他純樸天真的一面。項羽剛烈堅強又優(yōu)柔寡斷,欲雄霸天下又留戀家鄉(xiāng)。他少不讀書,臨終之時卻填了一首“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好歌詞,感天動地、流傳千古。他殺人如麻,卻愛得纏綿,在身陷重圍、生死存亡之際還與虞姬彈劍而歌。他身上的這些矛盾、沖突、故事,有巨大的悲劇之美,因此他是藝術(shù)境界中的人物,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好原型,民間說唱的好話題。連國粹京劇都專為他設了一個臉譜。直到現(xiàn)在,
34、他的故里又出現(xiàn)了這個旅游城,城門、大殿、雕像、車馬、演出、射箭、投壺、立體電影、仿古一條街。項羽是民間篩選出來的體現(xiàn)了平民價值觀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們喜歡他的勇敢剛烈、純樸真實,就如喜歡關(guān)羽的忠義。百姓自覺地封他為神,這就像商人把關(guān)羽奉為財神,沒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覺地信。歷史上的“兩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國人的偶像,是與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兩個價值體系。一個是做人,一個是愛國。項羽是一面歷史的多棱鏡,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譜,滿足人們多方位的思考。后人紛紛從不同角度褒貶他,評點他,抒發(fā)自己的感慨。唐代詩人杜牧抱怨項羽臉皮太?。骸皠贁”沂虏黄冢呷虗u是男兒?!彼未睦钋逭諈s推崇
35、他的這種剛烈:“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毛澤東則借他來詮釋政治:“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倍驮谶@個園子里,在秋風梧桐與黃河古槐的樹蔭下,我看見幾個姑娘對著虞姬的塑像正若有所思,而一個小男孩已經(jīng)爬到烏騅馬的背上,作揚鞭馳騁狀。這個旅游城的設計是以游樂為主,所以強調(diào)互動,游人可以上去乘車騎馬,可以與雕像擁抱照相,可以出入項羽的臥房、大帳。但是有兩個地方不能去,那就是青桐樹下和古槐樹旁。兩棵樹周都圍了齊腰的欄桿,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再嬉鬧的游人到了樹下也立即肅穆而立,禮敬有加。他們輕手輕腳,給圍欄系上一條條紅色的綢帶,表達對項王的敬仰并為自己祈福。于是這兩個紅色的圍欄便成了園子里最顯眼
36、的、在綠地上與樓閣殿宇間飄動著的方舟。秋風乍起,紅色的方舟上托著兩棵蒼翠的古樹。站在項羽城里,我想,我們現(xiàn)在還能知道項羽,甚至還可以開發(fā)項羽,第一要感謝司馬遷,第二要感謝這兩棵青桐和古槐。幸虧有這青桐、古槐為項羽故里存了一脈魂,為我們存了一條漢文化的根。我以為要記錄歷史有三種形式。一種是文字,如史記;一種是文物,如長城、金字塔;第三種就是古樹。因為世間比人的壽命更長,又與人類長相廝守的活著的生命就只有樹木了。它可以超出人十倍、二十倍地存活,它的年輪在默默地幫人類記錄歷史。秋風梧桐,黃河古槐,塑造了一個觸手可摸的項羽。(有刪改)20.下列詞語的讀音與書寫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扛(
37、gng)鼎 歲月滄桑 B、棲(x)身 淺嘗則止C、褻(xi)玩 破斧沉舟 D、馳騁(chng) 生靈涂碳【答案】A 【解析】B棲q,淺嘗輒止;C破釜沉舟;D生靈涂炭21.下列詞語中的“疾”與第段“狂呼疾喊”之“疾”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3分)A、疾馳 B、疾惡如仇 C、奮筆疾書 D、疾風暴雨【答案】D【解析】A和C中“疾”都是“快速地”;B中“疾”是“恨”;D和例句中的“疾”都是“強勁”的意思。22、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項羽故里被設計成以游樂為主的旅游城,但作者并沒有否定這種商業(yè)化的做法。B、第段末對姑娘和小男孩的描寫,暗示項羽故里對他們僅具有游樂價值。C、第段
38、“紅色的方舟上托著兩棵蒼翠的古樹”,既是寫景,也是抒情。D、作者認為司馬遷和青桐古槐一樣,都為我們存了一條漢文化的根?!敬鸢浮緽 【解析】“只具有游樂價值”錯,此處描寫仍是對“滿足人們多方位的思考”的解說。23、第段寫出了手植槐的 、 、 的特點(6分)【答案】體型龐大,壽命極長,歷經(jīng)磨難,軀體殘缺,綠葉濃蔭,生命力強【解析】第段寫了手植槐樹的多方面特點,閱讀時注意分層歸納概括,任選三點填空即可。24、本文以“秋風桐槐說項羽”為題目,請結(jié)合第-段回答,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說項羽”的?(6分)【答案】留下許多與項羽有關(guān)的成語,是項羽對文化的貢獻;項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具特色的英雄形象(如果答“項羽
39、是個失敗的英雄”也算對);項羽為后世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提供了原型和話題;項羽成為中國人做人的價值體系中的偶像;作為一個歷史人物,項羽滿足了人們多方位的思考?!窘馕觥窟@是一道歸納概括題,難度不大,閱讀時候注意找準答題區(qū)間,分層概括(評分標準:每點1分)。七、寫作(60分)2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國學熱,即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習的熱潮。近幾年來,許多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學的學者,都呼吁、提倡,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要忘本。于是這些學者就進而以不同方式進行了不同影響的宣傳,激起了中國人民對重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激情。日前,在成都街頭出現(xiàn)了一個幼童,背著書包騎在牛背上,穿著長衫的父親則在前面牽著牛。這一幕
40、被網(wǎng)友拍下來后,迅速走紅網(wǎng)絡,“父親醉心國學讓兒子騎牛上學”的話題也引起了廣泛討論。“這是我們?nèi)粘?nèi)容,我平時去銀行、菜市場都是騎驢去?!薄膀T牛上學”的父親表示,自己此舉確實是在踐行國學文化。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緦懽魈崾尽?在堅持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當下,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就成為了關(guān)乎民族發(fā)展與未來的大事。而文化自信要求人們珍惜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并將其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繼承并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國精神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F(xiàn)今高考作文命題所肩負的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裝飾裝修承包合同示例
- 2025超市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范文
- 江蘇省無錫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
- 推動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創(chuàng)新策略與實踐路徑
- 物業(yè)項目經(jīng)理廉政管理
- 廣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三位角色綁定及動畫》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VS測試與可測性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人力資源綜合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陽理工學院《金融統(tǒng)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25學年阜陽市重點中學高考百校聯(lián)考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信息技術(shù)(基礎模塊)模塊六 信息素養(yǎng)與社會責任
- 《企業(yè)知識產(chǎn)權(quán)國際合規(guī)管理規(guī)范》
-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學期期末檢測數(shù)學試題
- 智慧醫(yī)聯(lián)體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主要水域資源分布及開發(fā)利用
- 《中電聯(lián)團體標準-220kV變電站并聯(lián)直流電源系統(tǒng)技術(shù)規(guī)范》
- 2024年鄭州黃河護理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文檔版
- 非機動車交通管理及規(guī)劃研究
- 勞務派遣及醫(yī)院護工實施預案
- 華電行測題庫及答案2024
- 蘇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題(原卷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