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玻纖行業(yè)的需求增長_第1頁
如何看待玻纖行業(yè)的需求增長_第2頁
如何看待玻纖行業(yè)的需求增長_第3頁
如何看待玻纖行業(yè)的需求增長_第4頁
如何看待玻纖行業(yè)的需求增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玻纖紗的材料屬性:改善材料性能,應用領域廣且滲透率提升 1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玻纖行業(yè)的需求本質:技術創(chuàng)造型需求 3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需求來源一:成本降低提升替代性價比 3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1、玻纖價格中樞呈下降趨勢 3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2、案例一:玻璃纖維筋對傳統(tǒng)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的替代 7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3、案例二:汽車輕量化領域玻纖應用經驗 9 HYPERLINK l _TOC_

2、250004 4、案例三:玻纖降價助力風電葉片降本,風電平價時代需求更為廣闊 18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需求來源二:技術驅動性能提升,應用場景拓寬 20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1、技術進步提升性能,可實現(xiàn)應用場景拓展 20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2、案例:玻纖替代碳纖維應用于大型風電葉片 23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我國玻纖市場仍處滲透率提升期 26玻纖行業(yè)趨勢:高端化、智能化,龍頭企業(yè)產品結構優(yōu)化、競爭壁壘增強、周期屬性弱化 29投資策略 30風險因素 30插圖目錄圖 1:玻纖產業(yè)鏈 1

3、圖 2:玻纖材料需求增速由多個下游行業(yè)全方位拉動 2圖 3:全球玻纖需求量一般是工業(yè)增加值增速的 1.6 倍 2圖 4:全球玻纖市場規(guī)模 3圖 5:全球復合材料終端產品市場預計維持 6%增速 3圖 6:玻纖行業(yè)是技術創(chuàng)造型需求 3圖 7:玻纖價格波動中樞呈向下趨勢 4圖 8:巨石噸毛利和噸凈利潤波動區(qū)間抬升 4圖 9:巨石噸營業(yè)成本呈下降趨勢 4圖 10:巨石利潤率中樞提高 4圖 11:巨石天然氣噸耗量和噸采購量趨勢下行 5圖 12:泰山噸天然氣噸采購量中樞下移 5圖 13:巨石噸電力耗量呈下降趨勢 5圖 14:巨石池窯大型化趨勢 6圖 15:巨石制造向智能化、綠色化發(fā)展轉型 6圖 16:巨石

4、人均創(chuàng)收持續(xù)提升 7圖 17:巨石生產人員人均產量持續(xù)提升 7圖 18:以我國為例,玻纖價格長期中樞下降,而螺紋鋼價格上漲,兩者產品價差拉近 8圖 19:玻璃纖維筋相對傳統(tǒng)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具有全生命周期成本優(yōu)勢 9圖 20:汽車輕量化領域玻纖增強復合材料的應用經驗概覽 10圖 21:SMC 的機械化成型工藝 11圖 22:SMC 自 1960 年代興起 11圖 23:以 SMC 為主的壓制成型工藝逐漸普及 11圖 24:1970-1980 年代汽車中塑料占比提升 11圖 25:SMC 粗紗價格多年下降 12圖 26:SMC 體積成本低于金屬件 12圖 27:GMT 在 1990 年代用量增長迅

5、速 13圖 28:熱塑性復合材料在我國逐漸替代熱固性復合材料 13圖 29:長玻纖制件性能優(yōu)于短玻纖制件 14圖 30:LFT 力學性能優(yōu)于其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 14圖 31:LFT 在汽車結構件及半結構件中的應用 15圖 32:21 世紀初 LFT 產量高速增長 16圖 33:21 世紀初歐洲市場 LMT 形成對 GMT 的替代 16圖 34:歐洲 LFT 產量長期穩(wěn)定增長 16圖 35:LFT 滲透率快速提高 16圖 36:巨石 362J 耐磨性能高于同類產品 17圖 37:巨石 362J 力學性能高于同類產品 17圖 38:我國塑料改性化率對標全球有較大提升空間 17圖 39:改性塑料消

6、費量近年增長明顯 17圖 40:我國車用塑料需求對標國外有提升空間(數據為 2018 年) 18圖 41:國內外單車塑料用量均不斷提升 18圖 42:車用塑料應用范圍拓展 18圖 43:玻纖成本占風電葉片成本估算 19圖 44:風電標桿價/指導價不斷下調 19圖 45:2020 年上半年各類能源 LCOE 估算 20圖 46:單位裝機量對應玻纖需求估計 20圖 47: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 20圖 48:玻纖的優(yōu)異性能 21圖 49:風電葉片的大型化趨勢 24圖 50:葉片重量按長度的三次方增加 24圖 51:葉片越長碳纖維減重優(yōu)勢越明顯 24圖 52:替代增強材料相對玻纖的優(yōu)缺點 24圖 53:

7、技術進步推動玻纖增強葉片替代碳纖維等材料,滿足風電大型化和海洋化需求. 25圖 54:玻纖是技術創(chuàng)造型需求 26圖 55:巨石下游需求結構 27圖 56:泰山玻纖下游需求結構 27圖 57:中國人均玻纖消費量遠低于美國 27圖 58:中國人均玻纖表觀消費量加速提高 27圖 59:中國玻纖表觀消費量加速提高 28圖 60:全球玻纖需求量長期保持增長 28圖 61:巨石及收購標的股權結構 29圖 62:高端產品較低端產品價格更穩(wěn)定 29圖 63:當前行業(yè)庫存量偏低 30圖 64:當前行業(yè)庫存天數偏低 30表格目錄表 1:玻纖產品主要特性及用途 1表 2:玻纖在多種領域作為替代材料的舉例 2表 3:

8、汽車工業(yè)用玻璃鋼部件的各種成型方法比較 10表 4:熱塑性復合材料相對于熱固性復合材料能進一步降低成本 12表 5:熱塑性成型工藝較熱固性成型工藝的成本節(jié)約(以英國 W30 系列直升機的制造為例) 13表 6:汽車輕量化材料減重效果及相對成本 13表 7:輕量化材料對比,玻纖減重明顯,且成本較低 14表 8:LFT 較 GMT 優(yōu)化生產工藝,可進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15表 9:LFT 替代金屬的性價比較此前玻纖增強材料進一步提高 16表 10:巨石高模量玻纖與普通 E 玻纖的性能比較 22表 11:浸潤劑組分及其作用 23表 12:巨石電子紗已可滿足高端電子布需求(標記紅色為巨石擁有的電子紗產品

9、規(guī)格). 23表 13:中復連眾部分風電葉片規(guī)格和材料 25表 14:2009-2011 年國內外玻纖廠商推出的用以替代碳纖維的風電葉片用高性能玻纖材料 26表 15:玻纖行業(yè)“十四五”發(fā)展規(guī)劃(征求意見稿)內容 28 玻纖紗的材料屬性:改善材料性能,應用領域廣且滲透率提升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yōu)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鈣、氧化硼、氧化鎂、氧化鈉等,通常用作復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上游主要是葉臘石、高嶺土、石灰石等礦石原料,經高溫熔制、拉絲、絡紗、織布等工藝制造而成,通過形成玻纖制品及玻纖復合材料應用于下游產業(yè)。圖 1:玻纖產業(yè)鏈資料來源:長海股份招股書,中信證券研究部

10、玻纖材料具備強度高、質量輕、耐高溫、耐腐蝕、隔水、隔音、隔熱等性能,廣泛應用于建筑建材、交通運輸、電力電氣、工業(yè)設備、環(huán)保能源等領域,通過與其他材料復合,改善材料性能,可以實現(xiàn)對金屬、木材等其他材料的替代。比如,在化工和水利中用玻纖管道替代鋼管和混凝土管,發(fā)揮其高強、質輕、環(huán)保、耐老化的優(yōu)點;在汽車中用玻纖增強塑料替代傳統(tǒng)鋼材,發(fā)揮其高強、質輕、耐高溫的優(yōu)點。近年來,玻纖行業(yè)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智能制造等舉措不斷提高產品性價比,拓展應用領域,增強對傳統(tǒng)材料的替代性,推動了玻纖需求空間不斷增長。表 1:玻纖產品主要特性及用途種類特性主要應用無堿高強度、電絕緣性強、耐高溫、不耐酸與強堿玻璃鋼增強材料、電

11、絕緣材料、輪胎簾子線中堿高強度、電絕緣性強、耐高溫酸性過濾布及石油、化工等耐腐蝕器皿高堿高強度、耐水性差、耐酸性好耐酸蓄電池隔板、酸霧過濾、電鍍橫槽高強度拉伸強度高、成本高、電絕緣性強、耐高溫、疲勞極限高螺旋槳、防彈衣等耐堿可設計性強、耐堿性好、彈性模量易成型高性能增強(水泥)混凝土電子拉伸強度高、電絕緣性強、尺寸穩(wěn)定性、耐熱、耐腐蝕覆銅板等電子行業(yè)資料來源:秦朔新工業(yè)時代,中信證券研究部表 2:玻纖在多種領域作為替代材料的舉例行業(yè)產品替代品優(yōu)勢建筑建材玻纖瓦陶瓷/水泥瓦全天候性、保溫隔熱性、防水性、隔音性、耐腐蝕性建筑建材門窗框架鋁質、木質門窗框架絕熱性、耐腐蝕性、強度高交通運輸車體用玻纖增

12、強塑料鋼鐵重量輕、強度高、易加工成型航空飛機零部件、小飛機機身傳統(tǒng)金屬重量輕、強度高、耐沖擊、壽命長、阻燃性好電子電氣電器罩殼、電纜管、絕緣子傳統(tǒng)塑料防腐蝕性風電風電葉片鋁質葉片強度高、重量輕化工儲罐、防腐格柵傳統(tǒng)金屬耐腐蝕性、強度高建筑建材玻纖增強鋼筋普通鋼筋耐腐蝕性建筑建材玻纖增強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強度高、質量輕、成型多樣化、質感好,可用于制造建筑裝飾構件、歐陸式建筑及景觀工程運動器材網球拍、賽艇傳統(tǒng)塑料及金屬重量輕、強度高、可設計自由度大、易加工成型、低摩擦系數、良好的耐疲勞性消費品及設施齒輪、手機外殼、家電零部件傳統(tǒng)金屬耐腐蝕、輕質、強度高資料來源:居百年輕鋼別墅微信公眾號,中國玻璃纖維

13、微信公眾號,廣州賽奧碳纖維技術公司,中信證券研究部由于玻纖下游需求廣泛,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組成部分,因此其下游空間增長受到的是多領域的全方位拉動,需求成長穩(wěn)定性較高。一般來講,玻纖行業(yè)需求增速與 GDP 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具有一定相關性,據歐文斯科寧統(tǒng)計,玻纖需求增速一般為當年工業(yè)增加值增速的 1.6 倍。據 Lucintel 的預測,全球玻纖行業(yè)市場容量有望由 2019 年的 88 億美元增長至 2025 年的 103 億美元。其中,風電、航空、交通、電子電氣預計將會是近年來增長較快的行業(yè)。圖 2:玻纖材料需求增速由多個下游行業(yè)全方位拉動圖 3:全球玻纖需求量一般是工業(yè)增加值增速的 1.6

14、倍2016-2022全球復合材料應用領域增速預測76543210資料來源:中國玻璃纖維公眾號,前瞻研究院預測,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歐文斯科寧,中信證券研究部圖 4:全球玻纖市場規(guī)模圖 5:全球復合材料終端產品市場預計維持 6%增速全球玻纖市場規(guī)模(億美元)CAGR全球復合材料終端產品市場預測(億美元)1201008060402005103884.4712.7預測年增速643210201420192025資料來源:Lucintel(含預測),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中國玻璃纖維公眾號,前瞻研究院預測,中信證券研究部 玻纖行業(yè)的需求本質:技術創(chuàng)造型需求隨著玻纖行業(yè)技術的進步,玻璃復合材料的應用

15、領域也越來越廣泛。一方面,技術進步使玻璃纖維紗生產成本降低,因此替代其他材料的性價比更高;另一方面,技術進步使玻璃纖維紗性能提升,進而在高端領域可實現(xiàn)的應用場景拓展。圖 6:玻纖行業(yè)是技術創(chuàng)造型需求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繪制需求來源一:成本降低提升替代性價比1、玻纖價格中樞呈下降趨勢從長時間序列來看,玻纖價格中樞處于向下趨勢,以實現(xiàn)更好的替代性價比。與此同時,龍頭玻纖企業(yè)毛利率相對穩(wěn)定,且中樞上升,源自于沉淀在企業(yè)內部的技術積累帶來的成本下降。圖 7:玻纖價格波動中樞呈向下趨勢無堿粗紗均價(元/噸,左軸)圖 8:巨石噸毛利和噸凈利潤波動區(qū)間抬升巨石噸毛利(元/噸)巨石噸凈利(元/噸)7000

16、650060005500500045004000標準化價格(12/7/3=100,右軸)110100908070605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500-1000資料來源:卓創(chuàng)資訊,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wind,中國建材年報,中信證券研究部注:毛利為玻纖及制品業(yè)務毛利,凈利為總凈利。圖 9:巨石噸營業(yè)成本呈下降趨勢圖 10:巨石利潤率中樞提高5500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巨石噸成本(元/噸)6050403020100-10-20-30毛利率凈利率02Q103Q104Q105Q106Q107Q108Q109Q110Q111Q1

17、12Q113Q114Q115Q116Q117Q118Q119Q120Q1資料來源:wind,中國巨石年報,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研究部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降低主要源自于幾個方向:如配方優(yōu)化、生產效率提升以及單位耗用量的降低等。單位耗用量降低以天然氣和電力為例說明技術進步對降低噸成本的作用中國巨石噸天然氣耗量和噸天然氣采購量自 2015 年來趨勢下行,其中噸天然氣耗量從 2015 年至 2017 年減少了 26.1%。泰山玻纖噸天然氣采購量自 2014 年起中樞下移,2019 年較 2010 年減少了 9.9%。反映了技術進步和規(guī)模效益帶來的單位能耗降低。圖 11:巨石天然氣噸

18、耗量和噸采購量趨勢下行圖 12:泰山噸天然氣噸采購量中樞下移210190170150130110巨石噸天然氣耗量(立方米/噸)巨石噸天然氣采購量(立方米/噸)20152016201720182019170160150140130120110泰山噸天然氣采購量(立方米/噸)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資料來源:中國巨石債項評級報告,中信證券研究部注:將采購均價視為所使用天然氣的均價,用天然氣使用成本/天然氣采購均價計算天然氣耗量;計算噸耗量的分母為銷量,噸采購量的分母為產量。資料來源:泰山玻纖債項評級報告,中信證券研究部巨石噸

19、電力耗量從 2009 年至 2017 年減少了 39.4%,從 2014 年至 2017 年減少了34.4%。圖 13:巨石噸電力耗量呈下降趨勢巨石噸電力耗量(千瓦時/噸)1.210.80.60.40.202009201020132014201520162017資料來源:wind,國家能源局,中國巨石債項評級報告,中信證券研究部注:噸電力耗量用噸電力成本/全國大工業(yè)用電平均電價計算。智能化提升生產效率以中國巨石和泰山玻纖為例。中國巨石:中國巨石積極推進應用大池窯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綠色制造技術,采用專業(yè)化精細化的生產管理方式,單一池窯規(guī)模不斷擴大,人均產量提升明顯。中國巨石智能制造基地是巨石以

20、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第四次創(chuàng)業(yè)的載體,是行業(yè)向制造智能化轉型的標桿。其通過創(chuàng)新應用數字化信息系統(tǒng)、智能化設備和綠色節(jié)能生產工藝,實現(xiàn)生產效率提高 24%,生產成本降低 12%,能源利用率提高 21%,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顯著。巨石在桐鄉(xiāng)和成都擁有兩個智能制造基地共四條生產線,并正以現(xiàn)有智能制造基地為模板向其他生產基地復制推廣,未來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生產效率。圖 14:巨石池窯大型化趨勢資料來源:中國巨石年報,卓創(chuàng)資訊,中信證券研究部圖 15:巨石制造向智能化、綠色化發(fā)展轉型資料來源:中國巨石公眾號,中信證券研究部圖 16:巨石人均創(chuàng)收持續(xù)提升圖 17:巨石生產人員人均產量持續(xù)提升100806

21、040200員工總數(右軸)人均創(chuàng)收(萬元/人)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0250200150100500生產人員人數(右軸)生產人員人均產量(噸/人)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1000080006000400020000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wind,中國巨石債項評級報告,中信證券研究部泰山玻纖:2017 年,中材科技南玻院在國內外首

22、次成功開發(fā)出高強玻纖直熔拉絲一步法生產工藝與裝備系統(tǒng)。池窯投資成本僅為國外高強玻纖 10%,生產規(guī)模是其 5 倍,與原有高強玻纖二步法生產相比,單位原絲能耗降低 50%以上,建成的高強玻纖直熔拉絲一步法生產線單機生產能力達到世界最大。南玻院研發(fā)的高強玻纖的高效低成本制造技術已在高強玻纖系列化原絲生產中成果應用,自 2012 年至 2016 年先后建成 5 座高強玻纖一步法生產線。與立項前生產技術相比,能耗下降 53.8%、浸潤劑消耗下降 27%、貴金屬鉑銠損耗下降 51.5%、單位產品所需人工下降 43.8%,顯著降低了高強玻纖直接制造成本。2、案例一:玻璃纖維筋對傳統(tǒng)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的替代本

23、案例來自于玻璃纖維雜志彌補玻璃鋼筋與鋼筋之間的差距(葉軼),原文來自于美國復材制造協(xié)會官方雜志復合材料制造在 2019 年 3 月刊登的文章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Steel and GFRP Rebar(Mary Lou Jay),講述了美國俄州某橋梁工程使用 OC 的玻璃纖維筋替代傳統(tǒng)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的案例。俄洲交通部的原計劃是使用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是在普通鋼筋表面涂覆環(huán)氧樹脂保護層的鋼筋,具有耐腐蝕性,在美國于 20 世紀 70 年代起得到應用。同時,交通部愿意考慮使用玻璃纖維筋,只要其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起初,應用玻璃纖維筋的成本效益受到了質疑

24、:對玻璃纖維筋的用量要高于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這是由于玻璃纖維筋相對鋼筋模量更高但強度更低,兩者性能不同,需遵循不同的設計規(guī)范。承包商不熟悉玻璃纖維筋,擔心會產生不可預見的費用。最終,由于應用玻璃纖維筋的成本只占項目總造價不到 1%,項目方決定用玻璃纖維筋替代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以檢驗其成本效益。而玻璃纖維筋也在工程中體現(xiàn)了其降低造價的優(yōu)勢。由于關稅等因素,玻璃纖維筋較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成本更低:技術進步帶來的玻纖價格中樞呈下降趨勢,有利于拉近玻璃纖維筋和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的體積成本差距。且由于鋼材進口關稅等因素,當地鋼筋價格上漲了 18%,使得玻璃纖維筋較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成本更低,削減了玻璃纖維筋用

25、量更大帶來的成本劣勢。圖 18:以我國為例,玻纖價格長期中樞下降,而螺紋鋼價格上漲,兩者產品價差拉近無堿粗紗均價(元/噸,左軸)7000650060005500500045004000螺紋鋼:HRB400 12mm:全國(元/噸,右軸)螺紋鋼:HRB400 20mm:全國(元/噸,右軸)605505405305205105資料來源:wind,卓創(chuàng)資訊,中信證券研究部價格穩(wěn)定且可預測:與鋼的價格波動不同,玻纖成本保持穩(wěn)定和可預測,當項目持續(xù)時間拉長至兩三年時,玻纖更能滿足項目方對于材料價格穩(wěn)定性的謹慎態(tài)度。重量輕,節(jié)約運輸及施工成本:玻璃纖維筋的重量是鋼筋的四分之一,所以儲運工地周圍的筋材更容易

26、,減少了運輸成本。安裝同等長度的玻璃纖維筋所需的工時,比鋼筋少三分之一到一半,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安全性更佳:玻璃纖維筋的重量更輕,且表面在潮濕時不會打滑,降低了工人在搬抬時或材料意外掉落時受傷的可能性。使用壽命更長:玻璃纖維筋不會生銹,因此混凝土橋面板不會劣化,從而提高了橋梁結構的使用壽命。項目結束后,OC 認為盡管玻璃纖維筋的初始原材料成本更高,但從全周期成本角度 看則更具經濟性,隨著玻璃纖維筋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其應用也會更加普及,在未來成為 像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一樣的標準應用材料。俄洲交通部同樣認可了玻璃纖維筋的成本效益,并且指示了該橋梁工程的設計公司繼續(xù)為政府設計兩座應用玻璃纖維筋的橋梁

27、。圖 19:玻璃纖維筋相對傳統(tǒng)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具有全生命周期成本優(yōu)勢資料來源:彌補玻璃鋼筋與鋼筋之間的差距(葉軼),中信證券研究部3、案例二:汽車輕量化領域玻纖應用經驗玻纖增強塑料是一種改性塑料,其將玻纖與塑料共混,使得塑料具備更優(yōu)異的抗拉、抗壓、抗折等機械性能。玻纖增強塑料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電子電氣、通訊、軌道交通等領域,且由于具有質量輕的特性,在汽車輕量化領域被大量應用,替代傳統(tǒng)金屬。玻纖增強塑料在汽車中的應用有如下趨勢:(1)從非結構件(如裝飾件)向次結構件(如覆蓋件)發(fā)展,并將進一步向車身結構件和底盤零件方面發(fā)展。從非結構件到結構件,對材料的強度要求更高。(2)從傳統(tǒng)的短玻纖增強

28、熱固性塑料(SMC 等),向短玻纖及玻纖氈增強熱塑性塑料(SFT、GMT 等)發(fā)展,并進一步向長玻纖增強熱塑性塑料(LFT)發(fā)展。從短玻纖到長玻纖,材料的強度更好熱固性材料到熱塑性材料,材料的強度和環(huán)保性更好。在每一發(fā)展階段,由于技術進步,玻纖產品在優(yōu)化性能的同時帶來了更多的成本下降,既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金屬、一般塑料和工業(yè)塑料的替代,又實現(xiàn)了新型玻纖產品對過往玻纖產品的替代,帶動了玻纖需求的增長和玻纖產業(yè)結構升級。圖 20:汽車輕量化領域玻纖增強復合材料的應用經驗概覽資料來源:中信證券研究部繪制(1)玻纖增強熱固性塑料1953 年美國汽車工業(yè)第一次使用玻纖復合材料,通用汽車的 Chevrolet

29、工廠制造的 Chevrolet Corvette 采用了全玻璃鋼車身。起初,玻纖復合材料成型方法以手糊成型為主,工藝速度慢,只能小規(guī)模生產。20 世紀 60 年代,片狀膜塑料(SMC)開始興起。SMC 是一種玻纖增強熱固性塑料,其成型工藝簡單,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高,即先將樹脂糊加到下層薄膜上,然后將短切玻纖均勻分散到樹脂糊上,再往上覆蓋一層帶有樹脂糊的薄膜,最后經 SMC 機組壓輥壓實成膜,即可形成薄膜-樹脂糊-短切玻纖-樹脂糊-薄膜的五層夾心復合材料。從傳統(tǒng)的手糊成型工藝,到部分半機械成型工藝,再到 SMC 成型工藝,玻纖增強塑料成型工藝的成型周期縮短、工作量減小,使得玻纖增強塑料得以大規(guī)模

30、生產,以滿足汽車工業(yè)的需求。玻纖增強塑料在汽車工業(yè)中的應用開始普及。表 3:汽車工業(yè)用玻璃鋼部件的各種成型方法比較成型工藝手糊噴射真空注射真空注射濕法SMC 熱壓BMC 熱壓模壓料注射小、中批應用范圍小批量生產小批量生產量生產小、中批量生產中批量生產中批量生產大批量生產大批量生產大批量生產成型周期30min-幾天30min-幾天30min-4h10-60min20-120min3-15min2-6min20s-2min20s-1min工作量大大大中中中小小小資料來源:1979 年玻璃鋼雜志的玻璃鋼在車輛制造工業(yè)中的應用,中信證券研究部圖 21:SMC 的機械化成型工藝資料來源:中國巨石官網,中

31、信證券研究部圖 22:SMC 自 1960 年代興起資料來源:1976 年玻璃纖維雜志的國外片狀模塑料(SMC)用增強材料,中信證券研究部20 世紀 70 年代起,在 SMC 成型工藝的應用占比提高、模內涂層技術改善 SMC 表面狀況使其能夠應用于車殼外板、以及石油危機后人們日益重視減少汽車油耗的驅動下,汽車玻纖制品迎來了第一個快速發(fā)展時期,玻纖復合材料在汽車應用的年增長速度達 251。圖 23:以 SMC 為主的壓制成型工藝逐漸普及圖 24:1970-1980 年代汽車中塑料占比提升各類玻璃鋼成型工藝中壓制成型法占有率3229261935302520151050美國1977西德1978日本1

32、978日本1986100806040200鑄鐵鋼鋁塑料其他4.61975年型車1979年型車1985年型車資料來源:1980 年王世政國內外玻璃鋼發(fā)展動向簡介,1988 年張慶生不飽和聚酯短切玻璃纖維復合材料 SMC 及 DMC,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1991 年傅連俊國外汽車應用新型材料動向,中信證券研究部由于 SMC 密度較低,其體積成本較鋼鐵件和鋁合金具有顯著優(yōu)勢,高性價比也部分來自于 SMC 材料價格的持續(xù)降低。從 1989 年至 1994 年,SMC 粗紗價格下降了 24%,而降價空間的背后是玻纖廠商通過采用新技術、簡化工藝等手段不斷降低生產成本。據南玻院高建樞先生在 1995 年

33、的論述:“盡管今后國際市場上的玻纖價格仍是相當低的,但各主要玻纖廠商都不擬采取大幅度提價的辦法增加利潤,因為那一定會迫使許多領域的客戶重新考慮回過頭去采用金屬或其它材料來代替玻纖復合材料,這將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各大玻纖公司均采用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的辦法來保持一定的利潤?!?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新材料。圖 25:SMC 粗紗價格多年下降SMC粗紗相對價格(1989=100)1008076110100908070圖 26:SMC 體積成本低于金屬件體積成本(萬元/立方米)3.282.16876543217.56601989199419950SMC鋼鐵件鋁合金資料來源:1995 年高建樞國際玻

34、璃纖維市場與技術新動向,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2008 年魏莉霞塑料及其復合材料在汽車輕量化中的應用發(fā)展,中信證券研究部玻纖增強熱塑性塑料90 年代起,隨著熱塑性片狀模塑料沖壓成型技術和樹脂注射成型技術的研究開發(fā)成功,以玻璃纖維氈增強熱塑性塑料(GMT)為代表的玻纖增強熱塑性塑料成為后起之秀,其一般以短切玻纖氈或連續(xù)玻纖氈作為增強材料。在性能上,熱塑性材料具有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加工性能,且便于回收再生。相比熱固性材料,它韌性更高,受到沖擊時對能量吸收效果更好,且由于可多次重復加熱和變形(熱固性材料加熱后不變形),易于回收利用,更具環(huán)保性,解決了熱固性材料影響健康和環(huán)境等問題。在生產成本方面,熱

35、塑性復合材料也具有明顯優(yōu)勢。相比于熱固性復合材料,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壓制成型只是簡單的相變過程(即熔融和凝膠),而非化學反應,能實現(xiàn)更高的自動化程度更高,顯著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表 4:熱塑性復合材料相對于熱固性復合材料能進一步降低成本特征優(yōu)點缺點相比熱固性復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成型過程只是簡單的相變過程(即熔融和凝生產周期時間膠),而非化學反應,因此將生產周期由 2-8 小時縮短到了 30 分鐘,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自動化縮短了每個制造過程的時間,可進行自動化連續(xù)生產-二次加工再次加熱可重新成形-材料手操作時-缺乏粘性且易起皺制造方法的成熟程度-現(xiàn)有生產水平

36、有待于進一步開發(fā)研究資料來源:1992 年李蓮青熱塑性復合材料和熱固性復合材料的比較以及在航空工業(yè)中的應用,中信證券研究部表 5:熱塑性成型工藝較熱固性成型工藝的成本節(jié)約(以英國W30 系列直升機的制造為例)碳纖維增強塑料為基體鋁合金熱固性成型工藝熱塑性成型工藝重量100%70%70%制造費用100%76%52%資料來源:1992 年李蓮青熱塑性復合材料和熱固性復合材料的比較以及在航空工業(yè)中的應用,中信證券研究部注:該舉例應用材料為碳纖維而非玻纖,但主要旨在說明熱塑性和熱固性兩種不同成型工藝下生產成本的不同。性價比的提升,使得熱塑性復合材料在替代傳統(tǒng)金屬及塑料的基礎上,對熱固性玻纖復合材料也形

37、成了替代,在新階段進一步拉動玻纖需求增長。2001 年全世界 GMT 產量約 15 萬噸, 其中歐洲總量達 9 萬噸, 美國 GMT 年產量達 5 萬噸。美國市場增速為 10%, 歐洲為 15%以上2。圖 27:GMT 在 1990 年代用量增長迅速圖 28:熱塑性復合材料在我國逐漸替代熱固性復合材料24% 27% 28% 31% 32% 33% 37% 39%43% 47% 50%76% 73% 72% 69% 68% 67% 63% 61%57% 53% 50%100%90%80%70%60%50%40%30%20%10%0%熱固性復合材料產量占比熱塑性復合材料產量占比資料來源:2010

38、年方鯤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在汽車輕量化與節(jié)能減排中的應用,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中國復合材料工業(yè)協(xié)會,前瞻經濟學人,中信證券研究部隨著技術進步,玻纖和玻纖增強熱塑性塑料的制造成本進一步下降,替代其他材料的經濟性也進一步增強。表 6:汽車輕量化材料減重效果及相對成本零部件材料相對成本零部件相對成本減重幅度車身結構件軟合金鋼1.01.0基準高強度鋼1.11.010%鋁鎂合金4.02.040%-50%玻纖增強塑料3.00.825%-35%資料來源:2010 年方鯤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在汽車輕量化與節(jié)能減排中的應用,中信證券研究部2 資料來源:2003 年趙鴻漢“十五”期間我國轎車輕量化拉動 GMT

39、 材料熱。表 7:輕量化材料對比,玻纖減重明顯,且成本較低輕量化材料被替代的材料減小質量/%相對成本(每個零件,包含材料和制造成本)高強度鋼碳素鋼101鋁鋼、鑄鐵40-601.3-2.0鎂鋼、鑄鐵60-751.5-2.5鎂鋁25-351.0-1.5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鋼、鑄鐵25-351.0-1.5資料來源:2002 年敖炳秋輕量化汽車材料技術的最新動態(tài),中信證券研究部長玻纖增強熱塑性增強材料21 世紀起,長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LFT)在工業(yè)應用上的技術逐漸成熟。LFT 塑料是以熱塑性樹脂為基體,以長纖維(主要為玻纖、碳纖維)為纖維增強材料的熱塑性復合材料。在性能上,相比較于 GMT 和 SMC,

40、LFT 密度更小、強度更高、耐沖擊性能顯著增強、耐疲勞性能更佳、設計自由度更大。LFT 在性能上的優(yōu)化,也使其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比短玻纖復合材料更為廣泛,可應用于前端模塊、保險杠大梁、儀表盤骨架、電池托架、備用輪胎倉、座椅骨架、腳踏板及整體底板等次結構件中。圖 29:長玻纖制件性能優(yōu)于短玻纖制件資料來源:2017 年張志堅中國巨石熱塑用玻璃纖維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中信證券研究部圖 30:LFT 力學性能優(yōu)于其他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資料來源:2010 年方鯤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在汽車輕量化與節(jié)能減排中的應用,中信證券研究部圖 31:LFT 在汽車結構件及半結構件中的應用資料來源:2010 年孔小寅美國復

41、合材料在車輛領域的應用,中信證券研究部LFT 在生產工藝上進一步優(yōu)化,使得其較原有復合材料,能夠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LFT 能夠帶來更大的綜合成本下降,在上汽通用五菱某車上使用長玻纖材料 PP-LGF30 替代普通玻纖材料 PA6-GF30, 成本降低 30%左右, 重量降低 22%左右3。表 8:LFT 較 GMT 優(yōu)化生產工藝,可進一步降低制造成本LFTGMT成型方法注塑、壓塑、壓注、擠出壓塑加工周期短,生產調整(如更換產品)快長GMT:零件加工廠購買 GMT 片材后需預熱、模壓、后處理。GMT 的模壓工藝成型周期一般在 3 分鐘左右,生產周期長,后處理工作較多,浪費較大。由于受壓時流動

42、等原因,GMT 制品中玻纖的分布不均勻,尤其在薄壁處或邊角處玻纖含量低,導致局部強度不夠。需要在邊角處打孔裝配,做后處理。對加工過程的詳細解釋LFT-G:采用 LFT-G 顆粒料進行注塑成型加工,由于注塑模具比模壓模具具有更高的精確度和設計自由度,可以加工前端組件、儀表板骨架等結構復雜有多個嵌件或孔位的部件。生產效率高,材料浪費少。LFT-D:采用 LFT-D 在線直接模壓成型,成型周期一般不超過 60 秒,而且省去儲存、運輸費用,原材料成本低,生產效率高。制件設計自由,不需要后機械加工;均一的玻纖含量 ;優(yōu)點生產回料可以方便地馬上回收再利用;所需生產空間??;有競爭力的成本;優(yōu)異的沖擊強度缺點

43、需要模具設計有限的輕量化;成本較高資料來源:金發(fā)科技(轉引自艾邦高分子微信公眾號),中信證券研究部3 資料來源:2017 年李彬長玻纖增強 PP 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表 9:LFT 替代金屬的性價比較此前玻纖增強材料進一步提高材料厚度重量相關材料成本相關投資系數部件相關成本鋼0.8mm3.9Kg0.81.61.2LFT2.5-3.5mm2Kg111資料來源:金發(fā)科技,艾邦高分子,中信證券研究部由于 LFT 強度更高、成本更低,LFT 在 21 世紀形成對 GMT 等玻纖復合材料的替代,接力了對玻纖需求的拉動。在歐洲玻纖增強塑料市場,從 1999 年到 2019 年 LFT 保持了相對穩(wěn)定增長,

44、產量由接近 2 萬噸提升至約 12 萬噸,滲透率快速提高。圖 32:21 世紀初 LFT 產量高速增長圖 33:21 世紀初歐洲市場 LMT 形成對 GMT 的替代3002502001501005002004-2009年LFT塑料的產量和增長率25817121(百萬千克) 302520151050全球北美西歐亞洲20042009CAGR資料來源:2010 年方鯤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在汽車輕量化與節(jié)能減排中的應用,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2010 年方鯤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在汽車輕量化與節(jié)能減排中的應用,中信證券研究部圖 34:歐洲 LFT 產量長期穩(wěn)定增長資料來源:德國增強塑料聯(lián)合會(AVK)

45、,中信證券研究部圖 35:LFT 滲透率快速提高資料來源:德國增強塑料聯(lián)合會(AVK),中信證券研究部注:該統(tǒng)計口徑中未包含短玻纖增強熱塑性塑料(SFT),因為其強度最小,無法與上述各類材料相比。AVK 預計 2020 年該統(tǒng)計口徑包含的玻纖增強塑料產量合計 99.6 萬噸,SFT 產量為 119 萬噸。LFT 的應用推廣也形成了對玻纖高端產品的結構性需求,帶動了玻纖產業(yè)結構的升級。中國巨石 2017 年的研究論文中國巨石熱塑用玻璃纖維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張志堅,樊家澍,章建忠,費振宇,徐勝杰)中分析了巨石當時用于 LFT 的玻纖紗代表產品 362J 的性能。LFT 技術對紗的工藝性要求較高,

46、特別是紗線的耐磨性能。用于 LFT 的玻纖紗 362J在耐磨性能、力學性能(拉伸強度、缺口沖擊強度)、氣味和 VOC 指標方面都有較高水平,優(yōu)于同類產品,因此非常適用于車用 LFT。類似 362J,未來也將有更多高性能產品受益于汽車領域玻纖應用的技術進步。圖 36:巨石 362J 耐磨性能高于同類產品圖 37:巨石 362J 力學性能高于同類產品150每千克產生的毛羽量對比/mg114.292.675.175.763.242.4(越少耐磨性能越強)105力學性能相對值100500362J同類產品150濕度75濕度同類產品210095908510010095939191拉伸強度362J同類產品1

47、缺口沖擊強度同類產品2資料來源:2017 年張志堅中國巨石熱塑用玻璃纖維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2017 年張志堅中國巨石熱塑用玻璃纖維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中信證券研究部汽車輕量化需求空間近三年在汽車輕量化趨勢下,我國改性塑料消費量和塑料改性化率(改性塑料產量/初級形態(tài)塑料產量)均明顯提升,但改性化率(20.4%)仍較全球水平(47.8%)有較大差距。圖 38:我國塑料改性化率對標全球有較大提升空間圖 39:改性塑料消費量近年增長明顯我國塑料改性化率(左軸)全球塑料改性化率(右軸)2550204515401035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

48、01720182019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改性塑料消費量(萬噸)同比增速30252015105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資料來源:wind,智研咨詢,中信證券研究部注:我國塑料改性化率用改性塑料產量/初級形態(tài)塑料產量計算。資料來源:智研咨詢,中信證券研究部在單車改性塑料用量方面,我國改性塑料單車使用量約 160 千克,低于歐美國家 250-310 千克、德國 340-410 千克,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長期來看,在改性塑料應用較為成熟的海外市場,單車改性塑料用量仍會隨著材料機械性能提升、應用領域拓

49、寬而持續(xù)提升。圖 40:我國車用塑料需求對標國外有提升空間(數據為 2018 年)圖 41:國內外單車塑料用量均不斷提升4003002001000改性塑料單車使用量(千克)占車重(按整車1.5t)340-410250-310160302520151050德國歐美平均中國300250200150100500汽車單車塑料用量對比中國北美歐洲250190200150 150160152104.566.5200520102015E資料來源:前瞻產業(yè)研究院,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智研咨詢,中信證券研究部圖 42:車用塑料應用范圍拓展資料來源:普利特招股書,中信證券研究部4、案例三:玻纖降價助力風電葉片

50、降本,風電平價時代需求更為廣闊玻纖是風電葉片重要原材料,占葉片總成本約 35%。風電葉片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玻纖、樹脂、夾芯材料。根據明陽智能對葉片原材料的采購情況,我們可推測玻纖和樹脂各占風電葉片原材料成本的 40%左右。據中材科技債項評級報告披露,玻纖和樹脂在葉片總成本中占比約 70%,考慮到兩者占比相近,可推測玻纖占葉片總成本約 35%。圖 43:玻纖成本占風電葉片成本估算資料來源:明陽智能招股書,中材科技債項評級報告,中信證券研究部估算玻纖及相關制品的成本會對風電葉片的成本產生顯著影響。玻纖價格的長期下行,也促進了風電電價的不斷降低,風電性價比不斷提升。圖 44:風電標桿價/指導價不斷下調

51、0.7我國陸上風電標桿價及指導價(元/千瓦時)0.60.50.40.3I類資源區(qū)II類資源區(qū)0.2III類資源區(qū)IV類資源區(qū)資料來源:國家發(fā)改委,中信證券研究部風電平價漸行漸近,降價核心在度電成本的降低,未來玻纖成本下行將進一步創(chuàng)造需求。2019 年,發(fā)改委發(fā)布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確認自 2021 年起新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xiàn)平價上網,自 2022 年起完成并網的海上風電執(zhí)行并網年份的指導價,我國風電平價上網時代漸行漸近。面對補貼退坡,風機廠家必須縮減成本。彭博新能源財經估算 2020 年上半年全球新建陸上風電項目計準 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為 44 美元/兆瓦(或 0.3

52、 元/度)時,較中國燃煤電廠的運營成本(約 35 美元/兆瓦時或 0.25 元/度)仍有差距。未來隨著技術發(fā)展,高性能玻纖提質降本,葉片的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將助力風電行業(yè)更多參與到平價時代,風電作為清潔環(huán)保能源的性價比將得到更直觀的體現(xiàn),需求提高將更為顯著而持續(xù)。圖 45:2020 年上半年各類能源 LCOE 估算資料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明陽智能的風機葉片主要用于配套公司所產整機。根據明陽智能的玻纖采購量與其風電機組產量的對應情況,估計單位 GW 的裝機能產生 1-1.5 萬噸的玻纖需求。若全球年風電新增裝機量維持在 50GW,預計能帶來年玻纖需求 50-75 萬噸。此外,浸潤劑配方經過持續(xù)

53、優(yōu)化能夠提升玻纖和樹脂的界面結合,從而克服高玻纖含量材料中玻纖在樹脂中分散不均勻的難題并增強整體力學性能,有利于復合材料中的玻纖含量的提高和樹脂用量的減少,因此單位 GW 所對應的玻纖需求也具備提升空間。圖 46:單位裝機量對應玻纖需求估計明陽智能玻纖采購量(萬噸,左軸)明陽智能風電機組產量(GW,左軸)單位機組產量對應玻纖采購量(萬噸/GW,右軸)圖 47: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3.46.12.24.54.460.452.74946.354.270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GW)601.141.040.890.9731.52110.55040302010020152016201720182019002

54、015201620172018H1陸上風電海上風電資料來源:明陽智能招股書,中信證券研究部資料來源:全球風能理事會,中信證券研究部需求來源二:技術驅動性能提升,應用場景拓寬1、技術進步提升性能,可實現(xiàn)應用場景拓展玻璃纖維的物理性能主要表現(xiàn)在低密度、高強度、高硬度、高尺寸穩(wěn)定性方面;化學性能主要表現(xiàn)在高抗腐蝕性、高絕緣性、高耐熱性、低導熱系數方面。玻纖具有多種優(yōu)良性能,通過技術研發(fā),增強特定性能,可使其更適用于更多場景。部分特種玻纖的應用如低介電性的電子紗用于 PCB,高模量的風電紗用于大型風電葉片,高耐熱性玻纖應用于機動車排氣系統(tǒng)絕熱材料等。圖 48:玻纖的優(yōu)異性能資料來源:2015 年趙家琪

55、玻璃纖維的應用與發(fā)展,中信證券研究部玻纖的性能與其成分、長度、采用的玻璃配方、浸潤劑、拉絲技術等相關。玻纖的生產是系統(tǒng)工程,生產流程長,原料、專利技術、生產工藝都會對最終成品的性能產生影響。玻纖企業(yè)需要持續(xù)投入研發(fā),提升各環(huán)節(jié)技術,才能使玻纖性能滿足新的需求場景。玻璃配方:以中國巨石為例,針對高強度高模量玻纖的研制方向,公司 2008 年自主研發(fā)了 E6 玻璃配方,2010 年實現(xiàn) E6 配方玻纖開機率達到 95%,并于 2012 年成功獲得專利授權,打破了中國在國外玻纖生產用玻璃配方零專利的局面。2014 年,成功研發(fā) E7配方,在模量和強度方面均有提升,拓寬了公司產品在大功率風電葉片、高壓

56、力容器、高性能拉擠型材中的應用。2016 年,成功推出 E8 高模量玻璃纖維,填補超高模量市場空白,進一步推動大型風力葉片的革新和應用。2017 年,E8 產品實現(xiàn)在萬噸級池窯上的高效生產,突破了行業(yè)在高模量玻璃池窯生產方面的技術瓶頸。2020 年 8 月,E9 超高模量纖維發(fā)布,E9 模量達到 100GPa,超過玄武巖纖維,將其應用在風電領域,有望使得全玻纖葉片的最大長度由原來的 85 米左右提高至 90-100 米。在風電領域,泰山玻纖也通過玻璃配方技術進步不斷滿足風電葉片的發(fā)展需求。2010年泰山玻纖推出 TCR 玻纖產品,TCR 玻纖較傳統(tǒng) E 玻纖采用了新的無硼無氟配方,在強度、模量

57、、耐腐蝕性、耐高溫等方面均有技術突破,并于 2011 年在風能領域成功應用。隨后,泰山玻纖完成高模量高強度 HMG 玻纖的研發(fā),進一步提升機械性能和抗腐蝕性能。 2014 年,泰山玻纖和 AGY 合作建設的 S-1HM 產線投產,以滿足風能市場的高端需求。通過對玻璃配方不斷研發(fā),泰山玻纖在風電領域的產品從 TCR 到 HMG 到 S-1HM 不斷革新。此外,泰山玻纖在 2014 年與 OC 合作推出耐堿 AR 玻纖,主要應用于建筑領域,配方技術的進步進一步完善了產品組合。性能指標單位普通 EE7E8E9剛度彈性模量GPa749095101強度拉伸強度MPa1900-20002800-30003

58、100-35003100-3500軟化點溫度 838921930970膨脹系數10-6k-1 6.15.55.24.7透光性折射率-1.5661.5621.5681.573介電常數(23,絕緣性-6.776.96.81MHZ)酸性溶液浸泡后保留率%81.699.999.999.6堿性溶液浸泡后保留率%99.599.999.799.7耐腐蝕性水煮保留率%99.499.799.799.7海水溶液浸泡后保留率%99.499.899.999.9表 10:巨石高模量玻纖與普通 E 玻纖的性能比較耐高溫性資料來源:中國巨石官網,中信證券研究部注:彈性模量越高剛度越高,材料越能抵抗彈性形變;拉伸強度越高強度

59、越高,材料越能承載拉應力;軟化點溫度越高、受熱膨脹系數越低,材料耐高溫性越好;折射率越高,材料透光性越好;介電常數越高,材料絕緣性越好;溶液浸泡或水煮后保留率越高,材料耐腐蝕性越好。浸潤劑:浸潤劑是決定玻纖制品內在質量的關鍵技術,被稱為“玻纖中的芯片制造技術”。浸潤劑是指在玻纖生產過程中涂覆在玻纖表面的涂層,以改變原有裸露纖維的表面特性。良好的浸潤劑不僅可以改善玻纖與基體樹脂的加工工藝,而且極大地提高兩者的界面相容性,最大化材料的物理機械性能。在玻璃纖維成形過程中,浸潤劑能夠確保玻璃纖維拉絲的順利,對玻璃原絲起到潤滑、保護、集束的作用,賦予玻璃纖維一定的硬挺度和良好的分散性等在后續(xù)加工過程所需

60、要的特性。浸潤劑配方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不斷投入技術研發(fā)、推陳出新,以應對不斷發(fā)展的應用需求。比如,過往的 SMC 制品在加工時,要求纖維分布均勻, 表面無纖維外露, 甚至有些廠家要求 SMC 制品表面光潔度可達到不需要涂料來表面涂飾,這就需要浸潤劑技術將玻纖表面質量提升至上乘4。又比如,面對日益增加的對高強玻纖的需求,中材科技南京玻纖院在 2017 年突破了高強玻纖浸潤劑等關鍵技術,發(fā)明了高強玻璃纖維成膜劑及增強環(huán)氧樹脂的無捻粗紗浸潤劑,解決了高強玻璃纖維加工工藝、復合材料工藝與性能性、浸潤劑關聯(lián)纖維加工生產效率等多因素相互制約的難題,使得開發(fā)出的高強玻纖紗線、織物等產品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